第一篇:创先争优与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研究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对保护及引导好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地方政府执行力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能正确执行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政府的干部错误执行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的行为并不鲜见。一些时候有的干部明明知道错了,不公开承认错误,也不改正错误,而是采取“补救”措施,使得错上加错。有的干部为了掩盖错误,极力狡辩,颠倒是非曲直。有的干部掩盖事实真相,欺骗公众,破坏政府公信力。
(二)以文件落实文件,以通知贯彻通知,虚假执行上级政策。当前,一些地方会海之灾蔓延。一事当前,有的干部首先想到的便是开会。在他们看来,开了会即重视、贯彻、落实了,即工作了,就算是执行了上级的命令;开了会,即向下有个说法、向上有个交代了,即可以心满意足了,就算是贯彻了上级精神。开了会就要下通知、传达文件。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常常可以看见这样哪样的通知,这样那样的文件,有时文件标题太长读起来都让人绕口,放在桌上厚厚一叠,仔细一翻,很多内容几乎一样,基本是层层转发。
(三)上不推,下不动,被动执行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现实中的不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是小事情积攒成大问题。有的干部被动执行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上级催一催,他就动一动,甚至有的畏难、畏险,推也推不动。
(四)唯上唯书,照抄照转,机械执行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有的地方政府和干部没有领会和理解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的要义、精髓,也没有与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很好结合,貌似执行,实质上干着破坏之事。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唯长官意志办事,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
二、创先争优活动是创建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创先争优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夯实党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党员干部的先进意识。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对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始终保持先锋队的本色,激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政府的高效运转提供充实的队伍保障。
(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极大地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组织观念,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廉洁政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极大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忧所思所盼所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全力抓好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政府高效廉洁服务建设 坚持在抓工作落实中创先争优,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工作落实,积极推进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努力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
(一)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不断推进政府改革,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机构改革。通过创先争优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自觉性、责任感、紧迫感,形成支持改革推进改革的广泛共识。一是精简合并人员机构。通过规范机构设置、优化组织结构、严格编制管理、加强监督制约,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二是清理制度文件。对空洞过时、约束力和操作性不强的,影响办事效率和阻碍加快发展的制度,进行“废、改、立”,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政府履职能力。三是畅通政务渠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调整办事流程、设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政务公开,方便人民能够更好地参与政府各项决策活动。四是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节俭意识,努力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搞铺张浪费的“政绩工程”;逐步实现政府自动化无纸化办公,实施以网络为核心的电子政务,促进政令更畅通,办事更高效,开支更降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争创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素质,促进高效型政府的建设。
随着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问题、新困难与新挑战不断出现,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改造学习,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素质,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通过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更加自觉和勤奋地学习,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切实掌握和运用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一是增强学习意识与提高学习能力结合。把学习当作第一义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转化为开展工作的创新力、创造力。二是丰富内容与夯实储备结合。把素质提高、本领增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夯实党员理论知识储备。三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坚持联系实际的原则,紧紧抓住全局性大事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探讨,形成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三)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员干部勤廉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廉洁型政府的建设。
切实推进反腐倡廉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把党员领导干部勤廉教育纳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做到创有目标、争有方向,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一是完善教育制度。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栏平台,开展学先进、讲廉洁活动;运用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形式,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完善监督制度。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决策监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保证权力依法运行。三是完善预防制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有效排查和化解廉政风险。四是完善惩治制度。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建立健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四)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践行群众路线相结合,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丰富创先争的内涵,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宗旨,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保障群众利益,进一步提升服务型政府形象。一是坚持民生优先。大力改善民生,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二是坚持服务质量提高。通过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意见,现场解决问题;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办事预约等方面的便利,让群众少跑冤枉路,让干部多为民解忧排难。三是坚持意识领先。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篇:创先争优与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研究—1
创先争优与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研究
(省农牧厅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活动,突出特色,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遵循法治原则。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一切工作都应纳入法治范畴和法治轨道。这不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则,也是政府工作运行的规则。
二是遵循责任原则。服务就是履行责任。责任原则要求政府建立一套完整而有制约机制的服务行政责任体系,使社会公众能够有效监督政府,真正实行民主行政和责任行政。
三是遵循效能原则。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不仅要追求可以量化的服务成效,更要追求能够使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服务功能。
四是遵循竞争原则。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为运作平台的,其竞争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政府与市场、社会公众之间的竞争关系,要求还权于市场和社会公众,还利于民;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要求引入企业经营治理理念,服务、推动并参与竞争,政府通过竞争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二、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需要把握的几个导向 一是把握公共服务职能的顾客导向。新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顾客”或“客户”。因此,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要求或市场为导向,扩大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以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共参与决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政府公共服务以社会的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加大公众意见在评估中的作用。
二是把握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导向。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转变为政府利用社会的力量由社会自治和半自治组织以及私营企业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实现公共治理和服务的社会化。政府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地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公共服务的客体来讲,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意味着把对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及其评价的选择权交给了公众,这样就会迫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不得不把公众作为顾客,树立顾客意识。
三是把握公共财政体制的结构调整导向。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从公共支出的领域来看,政府公共服务可分为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两部分,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模式应逐步加大公共支出结构中社会性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
四是把握更新行政文化导向。行政文化是行政治理的灵魂。深入开展执行文化的学习,大力推进政府执行文化建设,强化执行意识,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牢固树立“治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增加政府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以取得最佳绩效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准则。
三、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行政执行力,建设高效政府。建设高效政府是政府运转方面创先争优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只有运转高效,才能体现和代表先进性。因此,要按照创先争优的本质要求,以提高行政执行力为重点,努力建设高效政府。
一是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外,政府各部门所掌握的政务信息应当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人依法及时、准确、充分地公开。对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向社会承诺的事项及其完成情况等,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和公开;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责、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处罚标准等,要向群众公开。推进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简化工作程序。按照《政府工作规则》对政府会议和发文的要求和规定,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要带头转变文风,参加会议讲话或发言要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对上报的请示、报告和各种综合材料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要亲自审核把关。改革财务管理制度,简化财务审批程序。大力精简应酬性活动。除党委、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重要活动外,政府领导不参加接见、合影等应酬活动;一般不出席以部门名义召开的各类表彰会;除统一安排的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对外合作项目外,政府领导一般不出席各类庆典、剪彩活动。
三是狠抓执行力。把抓执行力作为考核干部和检查部门工作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标准,加强对工作的量化考核,建立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凡是政府议定的事项,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执行;凡是政府向群众承诺的事,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落实;凡是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事,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改进和吸纳;要加强对抓落实工作的考核和督办,探索建立重点部门、重点工作和重大决策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信访工作,不断拓展诉求渠道,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二)教育监督并重,建设廉洁政府。廉洁性是评价政府管理水平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现代政府追求的所谓“善政”的基本要素之一。为此,要坚持教育监督并重,努力建设廉洁政府。一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依法行政领导责任制,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规范政府决策程序,形成民主集中、科学决策的工作局面。认真接受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群众和社会监督及上级部门的工作监督。政府法制机构每年结合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一次抽查,评定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质量,查找问题,落实整改。
二要加强教育培训。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每季度举办一次公务员学习讲座,有计划地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行政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管理以及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政策。要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政府领导和部门领导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培训活动和党委中心组、党校学习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统一组织安排的各类讲座、报告会等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外出考察学习;鼓励各级公务员参加在职学习、培训。
三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财政投资项目审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安全、设施维修等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钱、管物,用制度规范机关日常管理,形成高效、严密、科学、有序的政府工作秩序。完善行政督察制度,政府督查和监察部门要不断拓宽行政监察和政务督查渠道,建立信访和行政监察联动机制、行政效能问题投诉机制、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机制。强化对行风、政风的监督检查和评议,严格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离任审计、绩效审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制度,审计、监察部门要发挥作用,重点对财政投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进行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监督。
(三)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属性在于“公共性”的价值导向。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1、完善公共服务职能。一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系。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二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要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提高公共产品的总量与质量,使公平服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服务模式。从公共服务支出来讲,应以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为主;从公共服务消费来讲,应当做到覆盖面广、水平适度、兼顾公平与效率;从发展过程来讲,应当优先完善教育与科技公共服务;从公共服务供给来讲,应当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四是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组织和企业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坚持政府购买劳务、购买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应标承办劳务和服务,进行合同管理,按合同兑现报酬。五是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科技补贴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制度、公共服务参与制度、社会合作制度等。六是实现人人享有公共服务的目标。满足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要,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幼有所教。
2、明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途径。一是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强化战略引导职能;强化平衡协调职能,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保护职能,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规避风险。二是弱化微观管理职能。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方式。凡能由市场调节、企业自己决定、中介机构能提供服务的事项,政府坚决退出不再审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坚决下放,不能“错位”、“越位”。
第三篇:服务型政府研究
浅谈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无疑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市场中的绝对支配和主导作用,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行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和主体作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本文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简要论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创建问题。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要务就是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切实解决好政府越位、缺位的问题,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把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把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要充分运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和特征: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 10:29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保虎
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只提供市场、企业和个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众所周知,现代经济学普遍把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
共物品(除政策、法规外)往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于企业而言,投资于公共物品无利可图;对个人而言,则往往无力承担。而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又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即某人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消费,却不愿意支付或充分支付生产成本而依赖他人支付。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以及避免被搭便车的心理)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大家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经济学上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划分方法很好地界定了服务行政的范围:政府只应该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不需要也不应该涉足私人物品的生产。私人物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实现有效率的供给,政府没有必要介入私人物品的生产。二是政府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虽然政府应当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决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生产。即使事实上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的服务,也没有理由因此而禁止私人企业去尝试和寻求其他方法,也就是在不使用强制性权力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方法。人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使一种在过去不可能由那些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人排他性独享的服务成为一种可供交易的服务,进而使市场方法能够在它此前无法适用的领域中得到适用。政府不得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意味着私人和私人企业可以进入这些领域,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向私人开放,与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并不存在矛盾。作为服务型政府,不仅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因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服务行政的弊端会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相兼容。
五、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合理分权是完善政府治理、优化政府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分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权;上下级之间的权力下放;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划分等。合理分权是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合理分权是我们建立服务型政府所遇到的一个最复杂的结构性难题,解决得不好,就可能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社会失序和国家混乱,这是我们在分权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但分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合理的分权至少可以带来以下几点好处:第一,最大好处是可以带来经济上的效率;第二,可以合理地控制政府的管理幅度,不至于因为管理幅度过大而造成管理失误;第三,可以减轻中央的财政负担;第四,可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第五,可以有效地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第六,在政治上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建立问责制政府,转移政府责任,明确政府核心工作,便于政府的绩效评估。实现合理分权,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继续简政放权。把政府该放的权力放好、放到位,不能明放暗不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做好有关行政审批项目下放的承接工作,推进各部门组织机构、职能配置、运行方式法治化。大力推进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推行联合审批,进一步搞好“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二是继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抓好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完善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权限及审批程序,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三是继续提升政府效能。持续开展“三提升”活动,全面提升行政效率、落实到位率和群众满意率。紧紧抓住政府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四是继续优化发展环境。满腔热情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继续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以“开放、公平、有序”为目标,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总之,要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执笔:李文伟,市政府经研室副主任)
第四篇: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公管091:陈滢旭学号:0909510
4“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是这几年很流行的词语。我们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能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地明白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想过“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一个新术语。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电子政务就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工作网络化。它实质上是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科学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描述,一般我们将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我们教材第一章中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解释。
关于“服务型政府”,有关专家将其定义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从“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它们各自的概念来看,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它们都是朝着能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服务为目标的。其中,“电子政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要让将传统的政府转变为电子化的政府,然后由电子化的政府过度到服务型的政府。但是我们不能将“电子政务”等同于“服务型政府”来看待。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中所借助的一种工具,它能为实现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发展好电子政务,更快,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不管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浸透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技新时代要想建立服务型政府,就要使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有其自身的很多功能:1.政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2.电子政务可以很好地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监督力度。4.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提供决策支持。5.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众服务。6.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借助电子政务可以大大增加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政府提供一种全新的为工作服务的方式。我们可以不必进出政府部门,在家点击网页进入政府网站就能了解政府的工作运作和相关手续的办理。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网络时代的政府承载着大量的公众业务,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行的核心和调节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提高政府现代化服务效能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所以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有着社会自然发展选择的必然性。创建服务型政府就要克服传统政府所存在的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风气。改变政府部门服务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政府办事成本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认同程度产生了质疑。这样传统的政府办事方法,不仅影响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同时也违背了人民
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那么,借助电子政务的手段实现服务型政府是毋庸置疑的,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政府通行电子政务改革实现“服务型政府”相比“传统政府”公共服务,有很多其特有的优点。
1.方便公众享用政府服务:互联网是一个24小时全天提供服务的,它相比传统政府公共
服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另外,互联网作为全球的网络,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进行双向交流。电子政务它能随时提供最新的信息,而且信息量非常大。
2.降低政府服务成本:电子化服务可以 减少客户服务人员的数量,大大降低纸质文件在纸
张、印刷、传递等方面的费用。对资料采用电子文档存储,还可以节约很多空间。
3.提升政府分品质:实行电子化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公众访问政府网站状况、对
政府的评价以及进一步明确潜在的服务需要,并针对公众的需求提供个性服务,让公众得到更为满意的服务。电子化服务,是政府服务的信息内容量更多,服务的速度更快,服务的效果更好,服务针对姓更强。
4.促进电子化民主进程:政府电子化服务将使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
面电子化服务要求政府服务树立起“一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必然会提高政府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赢得社会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
另一方面,电子化服务为公众参与政府事务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即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的各种行动,是政府事务更为公开、透明,又可以让公众参与政府的具体决策,大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5.推进政府服务的持续创新:互联网为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便捷、高效的服务桥梁,为政府服务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府电子化社会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公众参与的形式方便灵活,服务项目多种多样,这对推动政府服务的持续创新将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我国是近几年才采用电子政务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但我国的电子化服务型政府的发展速度相当迅速。已经在朝着目标方向努力跟进了。通过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还有助于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提高对公众的服务质量,实行政务公开,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网络民主。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只有采取电子政务才能事半功倍。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将电子政务运用到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去了。现在,我国各级政府建立的公共服务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公共服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速、全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服务: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申请续办驾驶执照,和交通违章查询,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堵塞报告,电子地图等等
2、个人服务: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申办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还可以申办结婚证和相关信息查询。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物品捐赠,天气预报查询„„
3、信访服务:提供网上信访服务,将网络上的信息和相关问题根据类型转入政府机关内部的处理系统中不同人员的信箱,整理后做相应的处理。
4、预约服务:电子政务将受理各种申请和答复、办事预约,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安排。
5、教育服务:家长和学生可在网上进行各小学、中学、大学的相关信息检索。参加网上学习,网上学历认证等
6、就业服务:政府网站上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岗位培训的、专业技能考试、登记求职、劳动部门介绍等信息
7、纳税服务:可在政府网站完成税务查询、更改纳税人资料,缴纳税款等活动。、8、保险服务:通过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有利于加深社会
保障系统的建立和普及。还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等。
9、法律服务:在政府网站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同时,使公民可进行网上相关法律知识的咨询和司法程序的了解等。
10、文化娱乐服务:在网上进行各种旅游资讯和图书馆书记查询,公开文化娱乐活动举办的信息发布等等
11、商务服务:可申请营业执照并查询相关信息,例如企业投资指南、更改商户资料、商务部门介绍。商户可在网上进行政府费用的缴付等。
12、旅游服务:提供旅游线路查询、旅游饭店预订、景点门票预订、机票及列车票务服务等。
如此可见,要想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加强电子政务的开发和利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只有借助“电子政务”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
虽然中国的上网人数占全球的很大一部分,但是中国公共服务电子化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我国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比较低,很多部门把收集的数据当成独家所有,没有互联互通、协同办公。很多数据都只是内部所有,我们普通市民根本没有办法通过网络途径来查找这些宝贵的数据。
2、我国各政府网站的整合力度不够,各个政府部门内部网站与门户网站之间的信息很难进行有效共享。这就造成目前不少政府网站的协调效益非常差,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3、我国政府网站的使用效率不高。很多公民反映政府网站对问题的回复都比较慢,甚至直接没有音讯。公众的服务请求在政府机构之间来回穿梭,没有明确地落实到位。导致其政府网站只能被当成一个摆设,对公众没有实际作用。
4、网络服务非常薄弱,我国政府网站的服务人群少,服务领域窄,服务形式单调,直接服务能力弱,以及服务程序非常浅。很多政府网站不能提供网上咨询和查询政务,很多政府链接都是不完善的,这些都是严重阻碍电子政务效益发挥的因素。
5、公共对政府网站抱怨较多。虽然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进步很快,成绩也很明显,但由于政府网站的建设并不完善,很多都是形式主义,导致了民众的抱怨很多。政府应该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那么政府就要提出一些政策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电子化。要帮助公民强化对电子服务的认识,也要重视服务设计,是政府网站更加完善。此外,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政府网站的信息量加大;瞒足公众需求,超越公众期望;加强应用集成,促成职能重组;提高政府服务网站的有效性;全面创新服务观念与机制;及时了解电子服务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过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必然的选择。而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实现电子化就要发展“电子政务”。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利用好“电子政务”,让它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解释概念
必然性
关系
好处、功能、目标。。9-10 实例77-8474-75
第五篇: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任务之一。指遵循社会公正和民主,按公共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法定机制和程序而组建起来的,为公民提供满意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由西方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首先提出。在我国,温家宝2004年2月21日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主张,并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要求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由四方面基本关系决定:(1)普遍公民主权基础上的民主与宪政关系: 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质和政府为公民服务的地位;(2)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主体,政府为市场经济服务;(3)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为公民社会服务;(4)直接公共服务与间接公共服务的关系: 前者是满足公民的直接需求;后者是通过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满足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基本特点是:(1)以民为本的政府;(2)职能有限政府;(3)法治政府;(4)信用政府;(5)廉价政府;(6)民主参与政府;(7)不断自我完善和创新的政府。
(上述辞条引自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