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城乡同治 打造完美乡村
深化城乡同治 打造完美乡村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攸县县委书记 邝邹飞 2012年2月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回顾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深化城乡同治,打造完美乡村,全面加快‚五年倍增、福民强县‛步伐。下面,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讲八个方面的意见。
一、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在纷繁复杂的宏观形势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有提升。全年完成GDP217.8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优化到16.6:53.7:29.7;财政总收入18.5亿元,增长4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增长40.9%;规模工业产值263亿元,增长47%。东城新区建设强力推进,城市发展迈入了‚两江四岸、一城四区‛的新阶段。‚洣水河‛牌电线电缆成为我县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县域综合实力稳定在全省十强,中部六省排名提升到第22位。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荣 1 誉称号。
——产业发展有亮点。园区攻坚战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全面开工,干法水泥点火投产,桐坝电站今年可望发电,多个影响深远的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型工业化考核名列全省前茅。江桥、联星、上云桥、网岭、鸭塘铺、菜花坪、财政、国土、规划等乡镇街道及部门,为园区攻坚和项目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改、商务、畜牧以及莲塘坳、新市、大同桥、坪阳庙、石羊塘、槚山、烟花产业办等部门和乡镇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规模花炮企业达到61家,株形、老虎岩、何岭、南水、七里坪、福寿湾等村积极引进和服务花炮企业。旅游、文广新、广电台、酒埠江、酒仙湖、严塘、琴陂、阴山港等部门和镇村积极投身旅游升温战,‚湖南•酒埠江•攸县香干文化节‛办出了名气,阳升观、罗家坪被授予‚湖南特色旅游名村‛。农村工作部、水利、农业等部门积极服务,粮食产量达到51.4万吨。煤炭年产能跃升至700万吨,煤炭、安监、黄丰桥、鸾山、桃水、湖南坳、柏市等部门和乡镇促进资源产业升级卓有成效。市场服务中心、工商等部门推动市场升级和繁荣,商贸物流整体迈上新水平。
——城乡同治有影响。持续深入开展‚三创四化‛和‚洁净攸县‛大行动,推动了文化园、防洪堤、迎宾大道、S315、醴茶高速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探索了‚四分运行‛、‚重奖重罚‛、‚大评小奖‛、‚租金浮动‛等一批机制制度,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矿区综合治理和‚五小行业‛整治,城区基本实现了可视范围内不见垃圾,被评为全省‚最干净‛的县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省委书记周强、省长徐守盛等各级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专题刊发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大批省内外兄弟县市来我县考察交流。一年来,城建投、住建、交通、公路等部门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交警、城管、市政、环卫等部门加强管理,优化 2 服务;农发行、长沙银行、农信社等金融部门服务中心,支持有力;学校、群团、老干部等各界热情参与,真情规劝;皇图岭、丫江桥、鸾山等乡镇搞活镇区,盘活经营;乌坳、胡公庙、谢家垅等村组协助征地,配合拆迁;黄竹、富头、下田、邱家垅、达水桥、冯家坳等村组环境洁净,争创示范,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城乡面貌的历史性改观,爱县爱乡的归属感普遍增强。
——改善民生有实效。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决议,民生事业有计划地加快推进。10万60岁以上的老年群众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县进入了人人养老有工资的新时代。着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区中小学校建设,高考万人上线率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新农合整体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群众看病费用大幅下降。全面启动第二水源阳升观水库项目规划设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验在全省推广。新建安居房1005栋、廉租房706套,一批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城乡低保年保障人数突破40000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5%,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社会保障救助功能不断增强。就业创业环境继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银行储蓄余额达到116亿元,年净增2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9886元、11180元,增长14.7%、23.6%,汽车、旅游成为更多群众的消费时尚。
——社会管理有创新。坚持开展理论宣讲和文明规劝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不断更新观念,文化、源佳、新漕、新虎塘、小集、八角等一批村(居、社区)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积极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湘东赛歌会、城乡健步行、区域联动送戏下乡等‚健康生活、生活健康‛活动蓬勃开展。泉塘、柘双、涟滩、山关、宁家坪、双江等一批村深化生育文明创建,我县被评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模范县。坚持创新管理、健全制度,工业园、3 交警、教育、审计、税费办、皇图岭、坪阳庙、大同桥等部门和乡镇运用预安销号绩酬挂钩制度,有效推动了工作;黄丰桥、鸭塘铺、新市、水利、S315指挥部等乡镇和部门,黄公、金坑、万新桥、茅坪、中洲、山门等村将联合办公落到了实处。认真实施‚清网行动‛和‚安全维稳百日竞赛‛活动,信访、人社、行办、渌田、网岭、鸭塘铺、坪阳庙、菜花坪等部门和乡镇积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公、检、法、司重拳打击各类犯罪,三联、大田、灯笼桥、马址陂、老君潭、贺家坪等村扎实开展走访摸排,全县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公众安全感测评位次明显提高,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称号。《人民日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先后对我县社会管理创新给予了报道,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课题组深入我县调研‚攸县模式‛。
——班子队伍有活力。创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推进村级组织‚五基‛规范,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加强。罗家坪、南北街、同联、大祥等村(社区)民主管理反响良好,民政、柏市、网岭、渌田等部门和乡镇推进并村工作实,幽居、罗家桥等并村并心有成效,全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坚持重品行、重基层、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圆满完成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换届,班子队伍整体结构、能力素质不断优化。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社会化行风评议,严查违法乱纪行为,确保了换届之年风清气正、有序运转。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县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切实加强监督,县政协广泛集聚民智、积极参政议政,武装民兵、工青妇、工商联、老龄老干、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群众真心拥护、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服从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仅用15天时间完成了村级区划调整,10天时间实现了新农保参保率100%。成绩来之不易,精神更 4 为可贵。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跟不上‛:一是观念跟不上新形势,很多单位和同志仍然是常规式、传统式思维,不善创新、不敢争优、不能落实。二是发展跟不上一方阵,无论是县域经济,还是项目建设,仍然较大幅度落后于全省十强第一方阵,部分方面甚至落后于第二方阵。三是建设跟不上高标准,乡村建设规划不力,城乡建设精品不多,部分地方管理不严、乱占乱建。四是招商跟不上快节奏,仍然用心不够、决心不足、见效不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的意识还不够强。五是作风跟不上严要求,有的同志工作疲沓、被动应付,有的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坚持,有的难题一拖再拖、没有突破。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要让成绩掩盖存在问题,不要让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要让荣誉麻痹忧患意识。
二、2012年的目标和重点
2012年将是我县发展顺势调整、蓄势待发、乘势赶超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关键是要好中求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一切发展要素,全速推进‚五年倍增、福民强县‛进程。
2012年全县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五年倍增、福民强县‛,坚持又好又快,推进‚四化两型‛,打好‚三大战役‛,加快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转型、加快改善民生,强管理、办实事、抓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3.5%,达到236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达到22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达到1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 5 入分别达到22800元、13000元,增长15%和17%。
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必须牢固树立五大理念,即项目是第一龙头、园区是第一战场、招商是第一选择、民生是第一取向、管理是第一动能,强化措施、强力推进。
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必须紧紧扣住‚6+3‛重点,即攸州工业园、网岭循环经济园、火车南站物流园、东城新区总部经济园、县城中心商业区和酒埠江旅游区六大园区和煤铁资源、花炮、农业三大面上产业,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必须切实抓好“三个一批”,即煤电一体化、桐坝电站、抽水蓄能、煤炭扩界增能技改、直供电、家居城等一批重要产业项目,醴茶高速、衡茶吉铁路、旅游环线、攸县发展中心、阳升观水库、管道燃气、文化园、防洪堤等一批重点基础工程,城乡同治、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卫生院、矿区治理、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一批重大民生实事,更快建设、更早见效。
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必须继续突出城乡同治,提高标准、乘势而进。城乡同治是我们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已经被总结成为特定的做法和经验,进入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专门作出部署,在全省推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强管理、抓落实、争一流、当表率,真正创树造福于群众、经得起检验的典型示范。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方向、调优目标、落实措施,将城乡同治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力推动民众同教化、素质同提升,城乡同规划、设施同建设,卫生同保洁、事务同管理,收入同增长、成果同享受,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完美乡村。
三、抓实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坚持产业兴县、产业兴乡、产业兴村战略不动摇,切实促使县域经济实力更强、社会就业机会更多、群众增收渠道更广,努力打造群众富裕、集体富裕、共同富裕的富裕乡村。
要切实增强产业氛围。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表面上是招商的差距、项目的差距、企业的差距,实质上是理念的差距、环境的差距、作风的差距。要大力倡导‚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全民创家业‛的风尚,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公务员是公仆‛的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企业服务年‚三大活动‛,下大力气创新管理、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努力让城乡成为自由创业的热土。
要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坚持‚一村一品‛的方向,鼓励每个乡村从自身优势出发,认真研究、积极发掘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产品或产业。坚持规模经营的路径,稳妥推进土地、林地流转,大力培育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龙头带动的方法,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做强攸县麻鸭、攸县豆腐产业,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坚持水利强基的措施,加大涉农资源整合力度,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发动群众高效推进以浅塘挖深、危塘加固和疏浚渠圳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积极发展花炮产业。在提升煤铁资源产业安全、规模、科学发展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和集聚效应初显的有利条件,坚持标准、用活政策,进一步加快花炮产业发展。切实抓好大同桥、石羊塘、槚山、新市等重点乡镇花炮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创树本土品牌。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倾力搞好各项服务,严格落实烟花产业办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小时办结,确保花炮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要持续推进旅游升温。毫不犹豫将旅游升温战持续高标准地打下去,切实加快景区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品位。特别是乡村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流、葱郁的林木,都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要有针对性地严格保护、有效开发。要加强旅游景区有关村的规划建设,适时推进穿衣戴帽宜居改造,全面完成鸾山镇、酒仙湖村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工作。要引导支持群众利用田园风光,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强村、生态名村、文明新村。
四、抓实文明教化,提升全民素养
文明教化,既是提升环境质量、幸福指数、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必要手段。虽然我们在文明教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文明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如乱扔纸屑、随地吐痰、无序停车、冷漠待人等不卫生、不文明、不礼貌行为在诸多地方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紧扣今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将文明教化推向各行各业、家家户户,进一步提升全民素养,打造文明乡村。
要加强宣传教育。每一个村都要以‚攸县精神‛、‚三十条‛、‚六鉴‛、‚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化活动,每一户发放一本《攸县文明礼仪规范手册》,切实加强‚文明卫生、文明用语、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要层层培训宣讲骨干,组建专门宣讲队伍,定期下乡讲授文明礼仪知识。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组织离退休干部、教师等中坚力量开展义务宣讲。要在各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专访,深入报道文明新风,坚持曝光文明陋习,在全县形成家喻户晓、共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要加强措施促动。定期开展上街进村入户文明规劝活动,对重点地段、8 人口密集场所开展经常性地义务规劝,对突出的不文明问题实行处罚教育,做到以罚帮劝、以劝促规、规劝结合;认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考试,做到以考督学、以学促用、学用结合;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礼仪演讲等选评竞赛活动,做到以讲推评、以评促赛、赛评结合;结合乡村洁净大行动,积极开展‚大评比、小奖励‛活动,做到以评活奖、以奖促建、奖建结合。通过规劝、学用、赛评、奖建多种方式促推文明教化的有效开展。
要加强重点推进。推进文明礼仪进机关,所有机关带头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所有机关干部职工要争做文明服务、传递文明的表率。推进文明礼仪进学校,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从小培养守规则、讲礼貌、爱卫生的良好习惯。推进文明礼仪进企业,结合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文化,积极塑造文明企业、文明员工。推进文明礼仪进商家,加强业主文明礼仪培训,加强城乡市场文明创建,积极营造‚环境整洁、待客热情、明码实价‛的营商氛围。推进文明礼仪进公交,切实加强公交出租司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推进文明行车、文明服务,将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打造成展示文明的名片。
五、抓实洁净家园,打造优美环境
乡村完美的基础是家园洁净,城乡同治的基础是环境优美。今年,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决心巩固‚洁净攸县‛成果,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秩序的整治,努力打造美丽乡村。
强力推进“五项治理”。坚持‚把城市当作客厅来呵护、把农村当作公园来建设‛的理念,在抓实‚五个看不见‛的基础上,强力推进五项治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分散处理,积极推行垃圾科学处理和环保焚烧,力争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环保焚烧炉,每个自然村建一个特殊废品收集 9 池,每户在较偏僻地方建一个焚烧池,在室内备臵纸张、塑胶、玻璃、金属等四个废品回收筐,在山边、田边或土边挖一个有机肥积肥氹(坑),努力解决‚洁而不分‛的问题;全面推进城镇、村庄道路、水系、庭院和山地绿化,严格落实封山育林,严厉禁止乱砍乱伐,号召全县每人每年栽三棵树,努力解决‚洁而不绿‛的问题;全面推进解决公路两旁、街头村尾、房前屋后的规范管理,适时适地推进村庄穿衣戴帽,着力消灭乱堆乱摆、乱搭乱建等脏乱差现象,努力解决‚洁而不美‛的问题;全面推进水源保护、河渠治理与企业、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实施乡村改水、改厕、改圈工程,尽快启动集镇排污渠、净水池建设,努力解决‚洁而不清‛的问题;全面推进车辆乱停乱放整顿和摩托车行驶规范管理,强制摩托车驾驶员佩戴安全头盔,切实规范交通、市场、‚五小‛行业经营秩序,努力解决‚洁而无序‛的问题。
严格落实“五个到位”。充分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的要求,制定科学、系统、可行的城乡同治标准指引全民创建。要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明确职权、明晰职责,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统一明确政协联络委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村(居、社区)和公共场所都要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到规劝到位,全县党员干部带头,突出‚文明十不公约‛、‚门前三包‛,发动一切力量,运用各种形式,上街引导、进店劝导、入户宣导,确保入户率、见面率;做到设施到位,乡村和各家各户必备的卫生设施必须限期到位,垃圾填埋场、焚烧炉等基础设施今年基本建成使用;做到奖惩到位,将村组纳入到镇区实行一体化考核,按月公布,奖优罚劣,个别工作不力、疲沓应付的直接予以通报批评、处分罚款,直至免职撤职;做到领导到位,乡镇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镇村成立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城乡同治协会,协助指导,协同创建。
突出“二区六带”示范。‚两区‛即城区、景区,‚六带‛即106、S315、攸安连接线、醴茶铁路和酒埠江至南冲公路、宁家坪至东洪公路沿线,加各个乡镇部门机构所在地,要求标准要更高、管理要更严,都要成为各个片区的卫生窗口和文明示范。与此同时,各乡(镇)村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制定、修编和管理,都要配齐配强规划管理人员。全县乡村干部要把‚不损田、不占路、不毁林、不堵河道、不破‘风水’‛当作执行规划的基本常识和工作底线,以实际行动对攸县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六、抓实济困维安,促进社会和谐
济困维安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在一线,全力以赴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维护正义、确保安全,努力打造和谐乡村。
要全力保障民生需求。民有所求,即有所应;民有所需,即有所为。要高标准、严要求把新农保、新农合、廉租房、安居工程、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和慈善救济等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高起点、全方位抓好城区公立中学、农村寄宿制小学和文化园、停车场、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妇幼活动中心和计生国家优质服务县创建等各项民生工程,让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要全力扭转信访形势。要充分认识当前全县信访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看到信访问题对全局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充分看到很多问题还是因为我们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要求未落实,坚定决心和措施促使信访形势全面改观。要坚持开门接访、定期接访、干部下访、有事陪访制度,切实畅通诉求渠道。要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活动,最大限度削减信访‚存量‛,大面积化解信访积案,力争不产生新的信访难案。要正确引导教育群众,强化‚上访要依法理性、违法上访要受处罚‛导向,11 坚决打击缠访闹访、恶意上访、违法滋事行为。要严格信访‚三包‛、责任倒查、绩酬挂钩制度,对县级领导、乡村干部、办点干部实行联动考核奖惩。
要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安全重于泰山,一定要守土有责、常抓不懈,认真排查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切实抓好矿山、建筑、花炮、食品、药品、校车等重点行业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关乎根本,一定要深入走访排查,及时掌控社情民意,定期更新公民信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要对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吸毒人员、闲散人员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帮教转化,对治安重点地区和复杂场所进行重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彻底清查各类治安隐患,不断提升社会和谐度和公众安全感。
七、抓实联合办公,增强服务效能
村级定期联合办公是提升基层服务管理的有效探索,是统筹落实各项机制制度的有力抓手,是便民服务、调处纠纷、村务管理、提供咨询、教育教化的综合性平台。实践证明,执行得好、运用得好的乡村,工作又上了新水平;认识不够、执行不力的乡村,往往变成了疲于应付的负担。对此,我们务必要端正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好、完善好,以此全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满意乡村。
要把基本情况摸详实。情况不明,无所事事。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干部上门走访、一线调研。一定要亲历亲为把各项前期工作做扎实,该走访的一定要走访,该当面的一定要当面,该公示的一定要公示,该送达的一定要送达,该宣传的一定要宣传,该记录的一定要记录,该建立台账的一定要建立台账。不能浮在空中,凭经验办事,拍脑门办公,更不能麻木不仁,漠视群众意见。
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要善‚分‛,静下心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分析主要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分析动态趋势、分析处理方法,分门别类整理,分工负责到位;要善‚合‛,将走访和办公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去走访,细致分析来预安,全面落实才销号,避免走访与办公‚两张皮‛;要善‚传‛,认真落实咨询宣讲,及时上报社情民意,将群众的声音传递给党委政府,将各级政策传递给基层群众;要善‚管‛,做好村内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对村里的重要文件资料、表格台帐及时分好类、归好档。
要把具体问题抓落实。为民、便民、利民是推行联合办公的最终目的。要强化镇村干部的主体意识,强化县直单位的责任意识,强化群众的参与意识,统筹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形成上下联合办公、雷厉风行落实的良好局面。要坚持当场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需要研究的问题集体商量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联合办公解决,敢于深入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问题中去,做到事无巨细、不分难易,逐一解决。要坚持高强度督查、常态性考核,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督促指导工作落实,全面运用预安销号、定期述职、绩酬挂钩加强奖优罚劣。
八、抓实五基规则,强化基础保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我们制定实施村级‚五基‛规则,基层的保障力、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但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作风不深入、工作方法不得当、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要树立强基层、打基础就是谋长远的理念,尽最大努力推进‚五基‛落实,做到真正重视基层、真情关心基层、真心爱护基层、真切加强基层。
要夯实基层组织。按照‚便于加强管理、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优化完善村级组织设臵,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城乡同 13 治协会,鼓励农民依法自愿互利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且各个企业和经济组织都必须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切实抓好企业改制和部分退休干部党员转入村社区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功能。切实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分批次完成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任务,注重抓好村级区划调整后续工作,实现基层组织的稳步夯实。
要严格制度管理。当前基层诸多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管理问题、制度问题,管理不善、制度不严最终导致职责不清、落实不力、作风不好,我们必须把严格制度、加强管理当作基本功课来做好。要规范基本工作方法,科学运用预安销号制度,确保工作效率更高。要完善基本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和‚四议两公开‛等各项管理制度,促进群众自治和阳光服务。要贯彻绩酬挂钩制度,落实执行比例标准、发放差额标准和考核奖惩标准,做到真区分、真奖罚、真兑现。通过制度的巩固提升,不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要开展结对共建。基层条件艰苦、责任重大、力量薄弱,必须竭尽全力、想尽办法帮助扶持。今年将全面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一线,重点指导开展礼仪教化、参与洁净家园、协助济困维安、加强联合办公、落实五基规则。各办点单位要每月参与办点村的联合办公,每季集中组织一次办点村的规劝教化活动,每年为办点村办好一件实事。下基层结对共建,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组织部门要牵头负责对结对共建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加强指导、及时通报情况、及时完善提升,并把考核结果与单位年终考核和干部提拔任用紧密挂钩,努力形成联创共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同志们,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4 让我们多一份担当、多一份用心、多一份坚持,为深化城乡同治,打造完美乡村,加快建设‚智慧攸县、实力攸县、魅力攸县、幸福攸县‛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坚持城乡同治 打造幸福家园
坚持城乡同治 打造幸福家园
中共攸县县委 攸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21日
城乡环境卫生是一项横跨时空、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复杂工作和系统工程,既不是一地一事之举,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多种手段,推动全员创建、科学创建、人文创建和城乡联动,方能取得实效。自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开展“四创四化”、打好“三大战役”的总体部署下,我们县以“三创四化”(创建国家或省级平安畅通县、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城市和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洁净攸县大行动”为抓手,先县城、后镇区、再乡村,逐年梯次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创建为全国平安畅通县、省级卫生县城,成功承办了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全县实现了“五个基本看不见”,即城乡公共区域可视范围基本看不见垃圾、主干道基本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街面基本看不见私搭乱建厂棚、门面商店基本看不见商品出店摆放、执法整治现场基本看不见大的争执纠纷。较好地凸现了“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改善了人居环境,保障了群众健康;经济效益,资产得到增值,市场增加效益,招商增添魅力;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深了,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几年来环境卫生治理的实践,我们有四个较为深刻的体会:
一、坚持宣教开路,动员全员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与否,关乎群众健康幸福、折射社会管理水平、影响地域发展大局,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群众工作,必须组织全覆盖、深层次、多回合的宣传教化,引导全县各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积极投入。一是开展大讨论。近些年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了规划建设观、大众公共观、生态环境观、礼义荣辱观等“十大观念”,提炼了“厚德从善、崇文重教、诚信守法、尚勤敢超”的“攸县精神”,讨论了“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编撰了《思鉴》、《政鉴》、《德鉴》、《礼鉴》、《法鉴》、《廉鉴》“六鉴”系列公民教育读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镇客厅理论”、“农村公园理论”的概念,即要求把城镇当作客厅来呵护,把村庄当作公园来建设,在大讨论中使干部群众深化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的认识。二是实施大教化。围绕学习和弘扬科学理念、先进文化、主流思想,使全县人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礼仪、讲科学的习惯,先后组织百人宣讲团深入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1200余场“新观念面对面”宣讲活动;组织10万余名机关单位和中小学生开展“万人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广泛开展“生活健康、健康生活”系列大型群众文娱活动和基本常识演讲赛、抢答赛等活动,努力促使城乡环境建设、“三创四化”、“洁净行动”等理念和规范进村入户,深入人心。三是组织大规劝。坚持每月开展上街下乡进村入户文明规劝活动,当场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参加人员包括县级领导、机关干部、群团组织、在校学生、离退休干部等。每年全县参与规劝和清扫行动人员超过10万人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等各类宣传资料30多万份,纠正不文明行为10多万人次。通过领导示范、部门组织、干部参与、群众践行,推动了文明教化的持续深入,促进了文明卫生的习惯养成。
二、突出创建引领,提升城镇品位。城市是社会文明的主要创造地、推动地和示范地。我们坚持紧跟全市部署,按照打造一流中等城市的标准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全面打响城市提质战为契机,以深入开展“三创四化”活动为总抓手,引领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纵深推进,为环境卫生城乡同治打头阵、当示范。坚持多元化投入。通过财政投入、BT、BOT、搭建城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各类公共设施配套。近三年来,我们加大投入,改造街巷122公里,街面“刚改柔”75万平米,改造城区下水道58.6公里、自来水管网55公里,新建公厕45座、垃圾中转站10座,新增公共
绿地35万平米、路灯4340盏、果皮箱2500只、侧挂桶3160只,深入实施了城区“穿衣戴帽”工程,建设或改造了湘东大市场、洣江风光带、文化广场等一批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抓好了城区标志性建筑、大街小巷、106国道“百里长廊”和道路两旁、休闲广场等场所的景观绿化、亮化建设,实现了城市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实施公司化保洁。将城区92.7万平米主街道和33.6万平米小街小巷清扫保洁权通过竞标的形式,全部承包给两个有实力、有经验的保洁公司,实现了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公司化;坚持城区住宅开发小区化、小区管理物业化,将云升山庄、丽水山庄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的环境卫生全部交由物业公司负责,有力提升了小区保洁、保安、保绿水平;将“牛皮癣”治理、灭鼠除害、建筑装潢垃圾清运、主街道门店经营广告牌、余土清运、绿化养护、路灯维护等全部推向市场,实现公司化运作、社会化管理。近三年来,共拆除违章建筑和厂棚15600余处,清除违规户外广告 2150处、总面积38900平米,清除遗留垃圾4.5万吨。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城市精细管理办法》、《市场精细化管理及考核细则》、《社区精细考核细则》,将社区文明创建、卫生创建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对城区12个社区逐月开展督查考核,并届时评选出文明卫生组和文明卫生户予以表彰,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延伸。运用市场化经营。我们在做旺做活城区经营的同时,注重通过党建帮扶集中办点镇区、对乡镇土地经营净收入实行全额返还等举措,将镇区土地经营全面推向市场,从而调动了乡镇经营镇村、管理镇村、建设镇村的积极性。2010年,全县有三分之二的乡镇拍卖了土地,乡镇土地经营收入、镇区建设投入均超过了亿元。今年已有7个乡镇拍卖了土地,竞拍总收入3900万元。
三、开展洁净行动,美化乡村环境。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重点在城市,难点在乡村。为此,我们通过深入开展“洁净攸县”大行动,将环境卫生治理覆盖乡镇并延伸至乡村,形成了“城乡共建、城乡互动、城乡同治”的良好格局。针对农村地区卫生习惯改变难、垃圾处理难、长期坚持难、经费保障难等突出问题,探索推行了“四分”模式,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由点到面、由突击向常态的转变。一是分区包干。将村级卫生区划分为村级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村级公共区包括主干道、主水系、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集贸市场等,由村集体出资,聘用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农户责任区指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晒坪、水沟、绿化区等,各农户按要求落实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保持日常整洁。二是分散处理。每家农户原则上配备一个垃圾池,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户分类收集,并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方法分类减量、化整为零,就地从简处理,做到厨余垃圾就地堆肥还土、可回收利用废旧物资集中回收、回收难度较大的“白色垃圾”焚烧填埋处理。目前,全县农户配备垃圾池13万多个,普及率超过了80%,垃圾基本做到了入池处理。三是分级投入。县财政每年预算乡(镇)村洁净行动专项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500万元用于支持镇区创建,500万元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补贴到村,用于村庄洁净行动;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支持,弥补村级经费不足;各镇区居民和乡村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负责镇区和村级公共卫生区的日常保洁,基本形成了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居)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多级投入模式。四是分期考核。强化激励措施的运用,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县考核乡镇镇区,并抽检到村,考核结果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公布;乡镇参照县考核办法考核到村,并抽查到组,考核结果向全镇进行公开;村考核组,并延伸到户,各村对各组的卫生情况进行交叉检查评比,考核结果在全村进行公示。
四、建立工作机制,谋求长行久效。巩固和提升环境卫生城乡同治的成果,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近两年,我们立足实际,推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绩酬挂钩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对乡村推行“重奖重罚”机制。县考核乡镇镇区,每季考核排前三名的乡镇,在享受
县财政资金扶助的基础上,奖励3—7万元;排后三名的乡镇,取消县财政资金扶助,同时处罚3—7万元。乡镇考核村,给予1000—3000元不等的考核奖罚。村考核组,给予100—200元不等的考核奖惩。近两年来,全县已累计兑现奖罚资金500余万元。同时,建立“三创四化”和洁净行动举报投诉奖罚制度,对举报投拆的群众给予100元/次的举报奖励且为其保密,对被举报投诉的有关乡镇负责人、分管副职和村主要责任人分别处以200元、100元不等的罚款。对干部推行绩酬挂钩机制。将各乡镇、部门单位和村、社区的洁净行动目标细化、任务量化,纳入全县主要工作预安销号和绩酬挂钩内容,将县、乡、村三级干部40%的工作津补贴用于工作预安销号、绩酬挂钩,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实行按月预安、按月考核、按月兑现,并坚持在“三创四化”、“洁净大行动”中锻炼干部、考验干部、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大大提高了工作执行力,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的落实。对业主推行量化考核机制。在主要街道、重点市场实行百分量化日考核计分办法,对经营户卫生状况、经营秩序进行逐日考核计分。在政府管理的门面、市场摊位租金以及环卫处的卫生规费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奖补资金,将考核分与租金挂钩,分值越高租金越少,分值越低租金越高,分值降至底线,取消承包资格,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对户主建立“大评小奖”机制。对各农户采用“大评比、小奖励”的办法进行激励,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或分组公示,对清洁户给予毛巾、牙膏、雨伞等价值10—20元的小额物资奖励。通过精神和物资激励调动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
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虽然我县在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群众的期盼、离实际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经验,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环境卫生城乡同治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第三篇:城乡同治经验材料
***狠抓城乡环境同治出成效
***镇地处我县中西部,辖49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与**、**交界,素有“一脚达三阳”之称,G**国道、S3**省道和县道**公路、**公路在此交汇,**铁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发达,是我县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咽喉之地,现有人口7.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近3万人,是的经济强镇、文化中心镇,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重镇。
由于交通位置优越,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城镇人口增多,但由于各类基础设施的薄弱,再加上居民、经商人员的生活陋习,生活垃圾随意倒,摊店随处放,车辆随意停,公共地带随心占,导致小城镇难以美观、整洁。环境卫生“脏、乱、差”也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2013年5月以来,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班子紧紧围绕“建设美丽***镇,打造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着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并将此工程定位为“一号工程”,大力开展交通秩序、市容秩序、市场秩序、治安秩序四项整治,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了城乡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目前我镇由过去黄牌警示上升为全县先进行业。
主要做法与经验是:
一、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做到全民参与
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组织发动是关键,只有把行政推动与广泛发动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爱护环境、改造环境、提升环境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环境治理工作机构,组建了专门的班子,制定了工作方案,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由书记镇长负总责,通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明确职能职责。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对各村、居委会的考核内容。全面落实以村(居)为主的职责,责任下沉,层层分解任务,级级落实责任,加大对农村的整治力度,打好“全民战”和“持久战”。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六月中旬,组织镇机关及站所和相关村(居)人员100多人,连续三天上街入户宣传,悬挂横幅100多条、永久性标语30余处并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进一步规范居民的生活习惯,逐步改变居民的生活陋习,使全镇形成了环境卫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规划和建设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城镇品牌,促使乡村面貌、承载能力实现提升。一是精心编制规划。始终把城乡规划作为环境治理的龙头来抓,不断加快规划编制步伐,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对镇村规划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提高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农村社区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和城乡资源配置更趋优化。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致力于改善人居和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镇共投入200多万元,添置了环卫车、洒水车、移动垃圾斗车等环卫硬件设施,同时明确了环卫工作的待遇,硬化了断头街道路面和白钢街,清淤了下水道,规范了垃圾填埋场,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已熄灭
150盏路灯重新亮了起来,各村也按要求配置了斗车,垃圾箱,新砌了垃圾池。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对街道实行精细化管理,一天两次大清扫,全天保洁,实行定点分时段投放垃圾。同时对城区环境卫生实行公司化运营,实行收、支双线分离,公司只负责环卫工作,环卫费由城区的居委会和相关村来收取,同时出台了严格的考核细则,并根据考核结果,每月定期拨付资金到公司,并督促公司及时拨付环卫工人的工资以及待遇来调动积极性,确保取得实效。同时动用老党员、热心公益事业的有心人士参与农村乡村清洁工程,不断扩大参与,用身边的人来感化、动员群众自觉参与卫生行动。目前全镇共有热心人士40余人。
三、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实现全面整治
按照重点整治、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和创建活动,实现了城乡环境的同治、同变、同美。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城乡街道大清扫、垃圾杂物大清理、户外广告大整治、违规棚屋大拆除、街边路边大绿化、城乡道路大通畅等六大行动,努力让***镇“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建立完善“定点投放、按点收取、公司运营、政府补助”的垃圾处置机制,完善农村垃圾分类集中转运、分类分户焚烧、分类集中焚烧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因地制宜,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同时对一些重点地段开展整治,把过去的一些死角扭转为干净地带。如瑶塘村,撤区并乡前是一个老乡政府所在地,人口密度大,一直是一个卫生死角,但从镇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以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树立了农村环境的一面旗帜。二是抓好生态创建工作。全面启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建设沼气池600多口,改厕近5000座。加强城乡环境质量监测监控,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化肥养鱼,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着力推进“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新型城乡生产生活方式。
四、坚持当前与长效相结合,建立常态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要强化治理,更要健全机制,精细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推行“多元投入”、“责任落实”、“考核奖惩”等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高效地推进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多元投入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街道居民收取环卫费,同时采取吸收社会捐助,解决公益性岗位,政府财政兜底等运作模式,确保投入机制常态化、固定化。二是责任落实机制。实施城镇管理重心下移、监管前移,实行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农户包门前卫生、秩序和绿化工作制度,将环境治理责任层层落实。将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到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内容,与奖金挂钩。同时要求每个村缴纳6000-8000元的环境综合治理保证金到财政所,设立专门账户,专门用于村环境综合治理日常工作开支和考核,该保证金不退,当年没用完,结存到下一年,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严格的检查考核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书记、镇长亲自定期、不定期上路督查。同时聘请了义务监督员全天上街巡逻,既确保了环卫工人到岗到位履行职责,又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检查纠正,使这一工作走上常态。同时要求各村要安排1-2名专门保洁员,负责区域内环境卫生工作。政府还组织进行了多次并且不定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第四篇:城乡环境同治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同治 努力创建宜居幸福xx
环境有软硬之分,环境有好坏之别,没有分别的是环境关乎每一个人。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要部署,在全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会后,东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正式启动,目前正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同治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既是惠民利民的大事,更是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抓手。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发展需要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构成,本身并不包括环境因素,但是,现实生产力各种因素能量的最大发挥、最佳组合的形成、最高效率的实现,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个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够形成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资源的高地、经济发展的平台。因此,“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也是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我们必须坚持抓环境就是抓经济、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一、以把握“三个环节”为基础,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稳步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基础在群众。我乡从落实工作责任入手,切实保障了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把党政负责作为开展整治工作的首要环节。我乡把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作为一项事关改善民生和发展环境、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市委“大干新三年,冲刺百强县”的重要举措。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坚持经常性研究布置,经常过问检查,切实帮助解决队伍、设施、制度、规划、投入等重大问题,以此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二)把各村联动作为推进整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城乡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统筹做好全乡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建设、规划、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宣传、监察等成员单位既分工负责,履职尽责,严格执法,加强舆论引导和督查问责,又切实树立起全局观念,加强协调配合,做到互通信息,快速反应,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了综合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把群众参与作为深化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人民群众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力量,也是最能直接影响整治是否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城乡群众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杜绝各类损害城乡环境的不良现象发生。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七进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使综合整治转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参与整治、处处争创卫生”的良好局面。
二、以突出“三个重点”为核心,务求取得工作实效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是要切实转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我区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抓手,在工作实效上下功夫,让群众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地变化。
(一)突出宣传氛围营造
以宣传造声势、以教育促行动。全区各乡镇、街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区、村庄等公开场所设置专题板报3200余期,悬挂固定宣传标语750余条,印发宣传画、宣传资料6.5万余份,出动宣传车1500台次,在XX电视台“XX新闻”和区级报刊《新XX》开辟专栏各1个,各级媒体播放宣传条目150余条,刊发宣传文章430余篇,组织大型宣传活动21次。滚动宣传环境整治工作和文明卫生先进典型,不断强化文明公德教育,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拓展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宣传治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卫生常识、健康知识和治理动态、典型经验,使治理工作家喻户晓,充分激发起全社会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突出全面综合整治
1、集中突击,迅速打开整治工作局面。我区将乱搭乱建、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六乱”现象作为整治工作的突破口,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一是加快震损废墟清理和风貌打造。全区共清理各类建筑废墟和垃圾58672吨,整顿、规范农房重建施工场地726处,拆除违章搭建的建(构)筑物7800平方米。主要公路干线两侧民房风貌已在去年底前按照川西民居风格打造完毕。二是着力抓好场镇环境卫生治理。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共落实清扫保洁人员500名,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确保场镇环境卫生达标,并在“城中村”实现了统一清扫保洁。同时,区整治办还为各乡镇配发了保洁服500套。三是着力抓好环境卫生与容貌秩序整治。加强便民服务点的规范管理,迁移便民服务点5处;修复受损排水管网、边沟44.8公里;新增乡镇垃圾中转站24个、环卫车辆12台、垃圾箱(果皮箱)1387个;清除小广告20余万处(张),整治店招店牌1800余处,规范广告位置200余处;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点76处,治理机动车违章停放876台(次);修复受损道路62处,路灯200盏;取缔无证废品收购站(点)71家,做到了公路沿线200米范围内无废品收购站(点)。四是着力抓好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破产企业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清理卫生死角1500余处。“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落实到位,城乡秩序明显好转,“六乱”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2、找准载体,持续推进工作稳步开展。区整治办统筹安排,不断细化整治工作措施,制定印发了有关通知和方案。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办法,并迅速实施。区整治领导小组带领监察、目督、建设、交通、水务、环保、工商等部门,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级各部门进行了多次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和整改。各牵头部门通过培训会、现场会、建立示范点、定期检查督促等方式,进一步把“三路七进”活动落到实处。区直机关工委开展了“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公民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人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引导干部自觉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纠正不文明行为。区总工会联合区环保中心、团区委等部门印制了《环境整治倡议书》,在全区中小企业中广泛宣传,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节能降耗等活动。区教文体局落实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并利用学校假期,对校园安全进行了集中检查,对校园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区旅游局联合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对小桥村、碧水蓝天等旅游景点、农家乐的食品卫生、经营秩序进行了检查,促进了食品卫生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009年新增国家2A级景区1个。区XX局与区妇联在区委党校举办了环境整治“进社区”、“进家庭”培训,规范社区干部行为,形成了“XX牵头、部门协同、街道主抓、居民参与、共驻共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格局。区农业局利用中央“乡村清洁工程”项目资金138.15万元,为7个乡镇的7个村修建垃圾房14处、垃圾箱770个、有毒有害垃圾处理池161个、污水厌氧净化池35口,配备人力垃圾清运车14辆。与区妇联合作,以XX村为“进村入户”示范点,通过互评户比,公布检查分数等方法,农户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并于7月3日召开了现场会,带动了全区环境整治“进村庄”、“进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形成了“我参与、我受益”的良好氛围,“三路七进”活动在全区取得较好的成效。
3、明确主题,强力推进专项攻坚整治
一是开展“公路、水路(河道、水域)、铁路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攻坚月活动。辖区县、乡公路沿线及村道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占道经营及修建占道现象得到遏制,新增、完善候车棚等路政设施147处,标识清晰明显,路面干净、平整无破损,边沟通畅无堵塞,XX渡口管理有序,为群众提供了整洁、便利的出行条件。XX铁路沿线乡镇、街道积极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开展整治工作,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共同维护铁路安全防护设施和沿线清洁卫生。投入48万余元、人力4800余人次、机具22台次,治理水库12座,取缔肥水养鱼面积3500亩,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和河道生活垃圾77吨,整治入河排污口4处,修复、疏浚河流和输引水渠道80公里,解决安全饮水7910人。水源地保护区内无排污现象发生,水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XX、XX、XX三镇相互配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全力打捞XX河水葫芦,水生有害生物得到初步控制。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着力巩固集中突击阶段“六乱”整治效果,针对前期遗留的难点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村民庭院和居民小区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将村民庭院和居民小区打造成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形象窗口。2009年,全区新发展庭院经济1300余户,新建沼气池1200余口,改厨、改厕、改圈1076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204966户。
二是开展“市场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攻坚月活动。区环境整治办会同市工商XX局、区工商局、区卫生执法监督所,指导、督查区属34个专业市场和7个小区农贸市场的整治工作。一是重点整治集贸市场环境卫生,在巩固前阶段的环境整治效果基础上,防止脏乱差“回潮”,努力营造文明、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二是重点整顿集贸市场管理秩序,规范集贸市场摊位设置、车辆停放等交易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缺斤少两、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4、巩固深化,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12月初至年底,全区全面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活动。一看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学习贯彻情况;二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实施情况;三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落实情况;四看整治氛围营造和群众配合参与情况;五看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六看队伍和机制的建设情况;七看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情况;八看问题和不足的整改情况。以此作为检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年来工作成效的良好契机,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常态化发展,以清洁、整齐、优美的环境为新的一年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奠定基础。在此期间,依法强制拆除XX职业教育园区、二环路等市级重点工程规划区内违章建筑1000余平方米,收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
(三)突出督导检查整改
区府与各级各部门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书》。区整治办认真制订督查计划,严格考核整治目标责任落实情况,面向社会公开检查结果和检查评分。加强对有代表性和重点性工作的督查,把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面上工作和点上工作、教育和执法、常规督查和效能督查结合起来,有力有效推进整治工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三、以创新“三个机制”为保障,健全完善工作制度 我区从投入、监督、考核三个方面入手,狠抓机制建设,有力地确保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开展。
(一)强化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14个乡镇均与市环卫处签订了生活垃圾填埋协议,填埋费用列入财政专项预算。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街道、乡镇用于环境卫生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XX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资金达XX万元。同时,各乡镇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
(二)完善监督机制。为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导力度,我区一是实行区级领导包片负责制度。由全区XX余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分片负责全区XX个乡镇和XX个街道办事处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也普遍实行了“党委委员包片、中层干部包村(居)、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机制,做到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是建立整治工作日常督查制。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两个专项督查组,由区人大两位副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区整治办、区监察局、区目督办等部门为成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集中督查、专项督查和暗访。并将督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且向社会公示。三是开通了“111111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4小时社会公开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受理公开电话群众投诉XX余件,接办“12345”市长公开电话转办1件,XX市政务服务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曝光2件,市治理办督查整改通知2件,“12319”建设服务热线转办15件,《XX晚报》及XX网报道1件,均已得到妥善处理并及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和投诉人,办结率100%,满意率在98%以上。四是不断建立健全规范城乡管理秩序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场镇、市场、乡村庭院、食品卫生等11项管理办法,各乡镇、街道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保洁管理、小区秩序等管理办法,全区各级城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五是实行了行政问责制。
(三)逗硬考核机制。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与单位和领导个人的考核直接挂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考核标准,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
四、以密切“三个结合”为外延,不断拓展工作内涵
(一)坚持整治与自治相结合。按照“强化基层、夯实基础,重心下移、管理前移,居民自治、公约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强社区(村社)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职能,充分调动其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指导制定和完善居(村)民公约,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居(村)民公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整治和保护环境成为居(村)民的自觉行动;积极引导社区(村社)建立志愿服务队、强化物业管理,解决社区(村社)保洁人员不足的矛盾,发动居(村)民开展环境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二)坚持整治与教育相结合。坚持整治与教育并重,促综合治理。对乱丢乱摆、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对脏乱差现象突出、整改措施不力的单位,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依法依规采取教育引导、公开曝光等有效措施,突出人性化整治,保证效果。针对城区小广告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区整治办与市城管办合作,在城区人流量大的小区、市场出入口设置了信息发布栏40余处,规范各类小广告、便民信息等的发布。
(三)坚持整治与创优相结合。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安排,相互促动,共同推进。通过开展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切实通过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共同参与环境整治,维护整治成果。
五、2010年工作打算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一)强化宣传发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持续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广泛开展养成良好公共行为习惯的系列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社会舆论的作用,建立健全区、乡镇、村组、社区多层次考核评比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使群众真正成为环境整治的主体。
(二)突出整治重点,不断巩固整治成效。着力巩固“六乱”整治效果,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针对前期遗留的难点问题,集中开展“三个整治”。一是集中整治乡容村貌。治理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实施庭院环境绿化美化,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多栽树,抓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二是集中整治交通沿线。抓好公路、铁路、河道沿线整治规划和相关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交通沿线的垃圾收运处理、废弃建筑和设施清理。三是集中整治重点部位。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的环境秩序的整治力度,集中力量整治“脏乱差”问题。
(三)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整治规划。结合灾后城乡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按照省、市城乡环境“四化”标准要求,及时对环境整治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完善,力争通过两年时间,使全区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味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新局面。
(四)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场镇功能。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按照“区域统筹、经济适用”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夯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硬件基础。一是逐步完善场镇排水、排污、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适时新建一批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公交站点等,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增添一批垃圾桶、垃圾车、转运站等环卫设施,确保场镇保洁全覆盖。三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路网建设,增设交通节点的标识标牌,规范场镇停车秩序。四是要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功能设施,跟上城市建设步伐。五是要大力实施场镇、庭院绿化美化工程,优化人居环境。六是要抓好XX高速XX出口综合服务区建设和城市干道景观打造,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城市形象。
(五)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整治工作基础。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参与、形成合力”的原则,着力抓好管理、保洁“两只队伍”建设。一是建设一支懂管理、会管理的场镇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各级管理机构的人员和职责,尽心尽责,切实负担起管理责任。二是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场镇保洁队伍,并逐步探索场镇、村社保洁市场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城乡环境保洁的水平。
(六)抓好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迈向纵深。我区积极响应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拟定推荐了基础条件较好的XX村等XX个单位申报省级示范镇、村,制定了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争取在XX年底,建成首批省级示范镇、村。通过抓典型、树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创造清洁、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第五篇:城乡环境同治
城乡环境同治,我们一起来
常宁六中:王凌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今天,我站在这里,领取这个荣誉,实在有些诚惶诚恐,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像我一样,甚至比我做得更好的不乏其人。我要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会更加努力,力争做得更好!
“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摆在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我们教师和学生也不甘落后。总的来说,体现为以下几个面。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市委市政府对改善城乡环境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创新精神。常宁市坚持全覆盖、深层次、持续密集的宣传,引导全市各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积极投入。常宁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全体教师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充分明确城乡同治,人人有责。
二是学校行动到位。实施城乡环境同治专项行动以来,盐湖镇镇党委及镇府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常宁六中全体师生迅速行动起来,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一日三小扫,一周一大扫,坚决不留死角。现在走进常宁六中,你会感到惊讶:地上看不到一张废纸,墙上看不到一个鞋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连厕所都冲洗的干干净净。学校还多次组织全校师 1 生到盐湖镇街上清理白色垃圾,美化环境卫生。目前,常宁六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去年兴建食堂时遗留的部分建筑垃圾,学校领导也会在最短时间内联系车辆进行清理。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乱扔,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实现小手拉大手,环卫大家有。
三是个人管理到位。环境整治三分建、七分管,管护跟不上,整治成果必将付之东流。公共卫生实际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首先要讲个人卫生,古人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我个人而言,讲究个人卫生,将自己的家,自己的寝室打扫干净;注意公共卫生,不乱丢乱扔;重视衣着穿戴,做到整洁大方。给学生树立标尺,潜移默化。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学校以城乡环卫同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制度管理,督促学生讲究个人卫生,爱护环境卫生。各位班主任、科任教师以身作则、率身垂范,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学校每周评选“爱卫之星”,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学生的卫生习惯逐渐形成,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卫生也明显好转。
城乡同治,环境卫生了,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提高了,生活幸福了,我们归属感也随之增强了。
最后,我衷心希望城乡环卫同治,能坚持下去,越走越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家更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