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面对复杂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引领、经济运行指导、项目扶持和面向企业优质服务等措施,不断推动全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全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2.47亿元,同比增长23.02%;实现总产值233.05亿元,同比增长27.34%;实现营业收入229.19亿元,同比增长27.48%;上交税金8.62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产值101.89亿元,同比增长31.47%。圆满完成了全年市、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实施中小型微型工业企业升级晋档。在深入全区400余户中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代区委、区政府制定了《XX区中小微型工业企业升级晋档考核奖励办法》,选择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63户工业企业,划分四个档次,从加强预警监测、项目扶持倾斜、帮助解决融资困难、提升企业品质、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和严格考核奖励诸方面引导和激励企业逐步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目标,为汉台工业强区培育力量,增强后劲。
(二)研究制定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在多次深入调研、论证和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代区委、区政府起草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加大政策支持、落实财税扶持,加快园区建设、发挥聚集优势,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管理能力,落实职能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六大方面分二十八条提出了我区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工作措施和要求,结合汉台实际紧密,具体而明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成为我区新时期鼓励和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三)积极争取中省项目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建立起了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项目储备库。全年抓住有利时机,分期分批向上推荐申报铺镇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大秦机械传感器零部件生产线、汇力实业贷款贴息、明冠公司扩大产能等18个项目。截至目前,85%申报项目获得批准和资金扶持,尚有部分也将陆续获得批准和扶持。
(四)有效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更新完善全区资金需求企业台账,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今年分四批向工行、邮政储蓄银行、长安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推介资金需求企业60余户,截至目前,累计协调银企合作贷款过亿元,有效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生产和建设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五)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一是面对招商引资虚多实少、无从下手的局面,与各镇、办紧密配合,逐户建立招商引资台账,从立项、选址、建设到投产运行,全程跟踪服务,由虚变实。二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参加如西洽会、中博会等务实性招商活动,提前调研推介企业并印制项目册等宣传资料,会议期间有针对性地接洽谈判,较好展示我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成就及亲商安商富商良好形象的同时,吸引了一批投资者来汉发展。全年中小企业系统招商引资项目12个,本年度实际到位投资6.63亿元,占全年任务5亿元的132.6%。
(六)在创业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入开展中小企业人才状况调研活动,摸清我区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和培训方向,有针对性研究制定人才培训工作计划,通过采取合作办学、指导有关镇、办事处开展培训等方式,全年共培训中小企业系统人员4000人次。二是积极向企业推荐优秀人才。在全区重点规模企业中广泛征集岗位需求,摸底回来各种空缺岗位200余个,通过市、区人才交流中心及其举办的就业洽谈会进行招聘,同时积极开展全国中小企业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有效解决空缺岗位急需人才100余个。三是通过政策引领和环境优化,激发和调动了一大批创业者的积极性,全年新增工商企业500户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800个,新增从业人员3500人次。
(七)完成了几方面单项重点工作。一是开展了创建小型微型工业企业孵化园前期调研和入园企业征集工作。就此项工作,我局于汉江产业园区办公室进行了研究和分工,我局负责入园企业的摸底、筛选和征集,截至目前共调研有入园意向小型微型工业企业60余家,经筛选符合产业定位条件企业近30家。二是深入包抓村、社区和企业认真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调研工作,向群众印发调研问卷6000份,印制并发放学习资料1500份,召开各类型座谈会16次,个别访谈36次,共收集到各类问题56个。解决村组和大多数村民当前最期盼解决的问题12个。三是认真做好龙江办事处龙江村、刘台村秸秆禁烧包抓工作,全局干部分两班全天候驻村蹲点,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挤出13000元用于两村秸秆禁烧工作经费补充,圆满完成了秸秆禁烧包抓工作。
(八)加强运行监测管理,为全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和评价依据。努力抓好15个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监测平台、70个企业进入全省中小企业预警监测网工作,坚持做好月汇总、季分析、半年总结,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统计报表质量和预警监测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协调解决,保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是实施区委“三年打基础,两年大起步”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全面实现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推动我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狠抓各项产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强化督促指导,加强协调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全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任务:2014年计划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119.3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总产值272.4亿元,年均增长22%;完成工业产值115.35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营业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22%;上缴税金9.24亿元,同比增长14%。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做好升级晋档企业的扶持培育工作。对确定的升级晋档企业,通过项目扶持、技改贴息、帮助融资、协调服务等措施,促其稳步发展,逐步实现由小到大的发展目标,实现经济总量的新突破。
(二)在项目扶持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提前谋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项目储备库,并加强项目筛选、论证和申报工作。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中小微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2014年力争落实各类项目10个以上,申报扶持资金不低于1500万元,落实到位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三是加大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包抓项目做到“紧抓不放,步步跟进,全程服务”,力争使新上、技改项目如期建成投产达效。
(三)在融通资金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我局的职能作用,积极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一是继续完善资金需求企业台账,分批向专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推荐资金需求企业并跟踪协调,尽可能多的促成银企合作。二是加强对融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的规范指导扶持工作,扩大担保机构及小额贷款机构注册资本金。全年力争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企业解决急需生产和项目建设资金不低于1亿元。
(四)在园区基础建设和创建小型微型企业孵化园工作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按照省、市、区对工业园区的归口管理要求,协助汉江产业园区办公室抢抓国家财政扶持机遇,争取扶持资金,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推进工业化进程。二是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孵化园工作。在铺镇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招驻30—50户有产品、市场前景好、符合环保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条件的企业入驻,为成长型小微企业零租金提供生产场地和发展环境,使企业在孵化园中健康成长,逐步发展壮大,有效培育工业发展后劲。
(五)在创业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有计划组织培训各类人才4000人次,进一步提高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实施品牌战略,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帮助有条件的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申请名优品牌、绿色品牌认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创新。全年计划新增就业4000人。
(六)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继续坚持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一些务实性的招商活动,力争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汉入园投资兴业。二是鼓励本地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人才和资金,促进本地企业借力发展。三是对我区引进的各类中小企业项目,主动上门服务,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存在问题,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亿元。
(七)在优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加快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推进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强运行监测,建立健全统计网络,坚持月汇总、季分析、半年总结制度,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统计报表质量和预警监测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年专项检查不少于4次,确保隐患整治到位和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八)在机关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局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综合工作能力,将干部思想统一到齐心协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工作全局,注重日常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按照区目标办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对各镇、办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年度检查考核工作,推动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圆满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乡(镇)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精心组织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打基础,创环境”,全乡非公有制经济延续了近年来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狠抓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的经济运行,确保全乡经济总量增长目标的实现。全年,我乡非公有制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巨大困难,较好地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促进了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二)是狠抓集群式发展,促进非公经济提质增效。集群式发展是非公有制经济形成规模、聚集资源、拓展市场、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手段。我们紧紧围绕集群做文章,坚持走小企业、大集群的路子,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充分依托我乡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劳动力优势,鼓励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了一批专业市场,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并重点支持了红狮果厂、两河养殖场、及芝麻田小水电开发等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我乡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集群化发展。
(三)是狠抓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一是组织有关企业及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二是针对企业反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主动调研,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狠抓政策性项目资金的争取到位,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总体而言,总量少,比重低,实力弱,规模小,制约因素多,有些问题比较突出。
(一)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轻视管理,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二)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在私营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
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比重较大,参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三、××年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建议
(一)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出台的各项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努力营造适合于我乡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从我乡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策略。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中去,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精、做强,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制约我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
1.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要积极引进人才,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全面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
2.进一步加大融资招商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在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对于本地投资兴办的工业项目应享受与外来投资者同等优惠政策及奖励。
3.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要逐步建立起市场运作、政府扶持,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兴办一批技术服务机构。
第三篇: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高岗街道办事处
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2013年,高岗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区第一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长安战略”,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区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现将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2013年高岗街办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截止11月底,完成总产值10.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14%,其中工业总产值74271万元,营业收入90718万元,利润总额3903万元,上交税金876万元。
二、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
2013年截止11月底,高岗街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13万元。招商引资企业9家,计划总投资31400万元,已到位资金9666万元,其中,虹省混凝土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300万元,目前已投资3216万元,旭日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投资2450万元,正洽谈项目有两家,名渭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
三、技改项目完成情况
多年来造纸业都是高岗的一项主要产业,2013年,高岗街办根据上级的环保精神,配合省市区环保局的工作,对高 岗的造纸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中大门纸业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截止11月底已投资2300万元,截止11月底已投资2900万元。对于环保指标不达标的高鑫宇文纸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关停。
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情况
2013年以来,高岗的两个专业村发展趋势良好。高岗落高村的建材租赁业,由先前的家庭个体业,通过联合联营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学习借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走上了正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竞争。分布以高岗名一村为中心的食品加工业,2013年9月份,在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高岗街办协同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对高岗辖区内的大小食品加工业进行了一次食品安全大整治,共检查整治60多家,对于卫生不达标的脏、乱、差企业责令其停产整顿,对于无证照生产的要求补办证照,并在高岗街办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办公室,责任到人,长期监管,使高岗的食品加工业得到正规化管理,健康发展。
五、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2013年以来,高岗街办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经常进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深入企业巡回宣传,全年共对企业进行安全大检查8次,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培训会2次,使企业负责人高度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警钟 长鸣。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老企业设备陈旧老化,产品质量低劣,跟不上市场要求,急需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
2、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仍是发展的一大约束。
3、群众素质急待提高,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的改善,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七、2014年工作计划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继续加大技改力度,引导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
3、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坚决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发生。
4、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高岗街道办事处 2013年12月14日
第四篇: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总结
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总结
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镇委、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对非公经济工作的指导和领导。镇共有规上、限上企业47家,其中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两家,党员人数69人。针对非公企业的经济发展,镇党委定期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分析非公经济发展情况;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通报经济形势,广泛征求各行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对全镇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与非公企业建立广泛联系,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把握动态,形成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首先引导“主阵地”建设不断夯实。创新教育培训载体,深化思想政治引导,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了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主阵地”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把创新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与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机结合,突出了重点、形成了特色,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指明了方向。政企面对面有效地缩短了企业与政府的距离,走访、调研、座谈、政策解读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沟通、增进了共识,为企业发展赢来良好政策环境;
其次注重转变工商职能。加强对工商所负责人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由执法监管向服务职能的转变,不定期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为企业发展制定服务方案。
再次注重建立领导帮扶联系点。两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均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并由镇主要领导联系一名党员、联系一名业务骨干、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与业主党员的联系,服务企业发展。坚持每季度到包联企业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每年搞一次专题调研,为企业办一件实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个发展项目或引进一项技术,参加一次企业党组织活动。通过定期检查、召开会议,帮助解决非公企党员在思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好地形成了业主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推进的良好局面。
最后注重对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引导。把非公企党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全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之中,充分发挥组织、统战、工商等部门的优势,采取理论宣讲、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门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党的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引导他们强化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让非公企负责人真正理解、支持党的工作。对一些不愿意组建党组织的业主或出资人,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耐心做思想动员工作,讲清楚其负责人和员工在评选、推荐劳动模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种政治待遇时,一律不予考虑,打消其思想顾虑,促使业主或出资人支持党建工作。
第五篇: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工作总结
海西州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上半年
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011年11月,海西州立足实际,结合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研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海西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这充分体现了州委对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州委对非公党建工作的殷切希望;体现了州委对非公党建工作的亲切关怀。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党工委成立以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海西州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主要职责》、《海西州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成员单位职责》、《海西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海西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州委组织部、州委统战部、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州发改委、州环保局、州安监局、州国土资源局、州综治办、州工商联、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州工商局等部门作为州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各委员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督促和规范企业健康发展,维护企业及其职工合法权益,帮
助企业树立诚信经营意识,加强企业与党委、政府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强六好”创建活动的通知》(青非工委[2012]10号)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省上相关文件,党工委及时下发了《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强六好”创建活动的通知》,创先争优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发展强、党建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的“双强六好”创建活动,是全面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是发挥好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企业发展中政治引领作用的基本要求,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促进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
我州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州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刚成立,各项工作刚刚起步,党建工作督促力度不大,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式方法不多、不够灵活。另一方面,有的非公企业在抓组建党组织和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非公企业对成立党组织的认识还不到位,存
在“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现象;有些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存在的党的工作单一化、形式化,使党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非公企业中的党员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各个层次,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分散且流动性大,劳动时间集中,难以组织有效的管理和教育等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明确目标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到2012年底,建成全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数据库;所有有3名及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所有符合建会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及时依法组建工会;所有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及时组建共青团组织;所有符合建会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建立妇联组织;未建立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要选派党建指导员;到2012年底,全州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二)扩大组织覆盖。按照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重视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意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出资人入党。企业规模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出资人,可由县以上党组织做好教育、引导和培养工作。引导和督促流动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100%建立党组织;确保在非公企业工作的党员100%参加
党组织活动;确保非公企业党的工作100%覆盖)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条件成熟的,要单独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单独组织条件的,要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挂靠组建或行业统建等形式组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确保党员的非公企业全部实现党的组织和群团组织全覆盖。党组织和党团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扩大工作覆盖。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可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党组织。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推动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先进文化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