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入户问卷调查报告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入户问卷调查报告
作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时间:2007-1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改善占人口最多的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无疑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改院开展了涉及29个省(市、区)、230多个村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36份,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农民的声音 1.当前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现阶段,农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哪些呢?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子女上学难、费用高问题,提高收入问题是农民最期望解决的三种基本公共服务,认同度分别达到70.8%、70%和63.7%。另外,农民对养老、就业、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度也较高,分别达到46.7%、42.6%、39.8%和36.6%(见表1)。由此可见,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提高收入)和发展经济的生产类基本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道路、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调查数据还可以看出,农民对文化娱乐、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趋势。
2.农民对各级政府出台和落实惠农支农政策、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满意度分析 在农民心中,各级政府出台的涉及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惠农、支农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产生的效果是否显著,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是否满意,是此次调查的重点。
调查显示,86.5%的农民对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中央惠农政策满意或基本满意;64.1%的农民对省、市政府在具体贯彻中央惠农政策的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但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农民占到了30%和5.9%;对县、乡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满意度也较高,达到51.8%,但选择不满意的农民占37.9%,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农民占10.1%。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从中央到地方,农民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逐级下降,而对各级政府“不满意度”却逐级提高。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农民对中央出台涉及公共服务的惠农政策是拍手叫好的,但在具体落实中存在“走形变样”问题,越到基层,这种倾向越明显。
另外,农民对乡镇站所、村民自治组织、农村民间组织、乡村妇联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满意度也较高,满意度均超过了50%。但对乡镇站所的不满意度较高,达到43.9%,说明“七站八所”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仍然难以达到农民的要求(见表2)。
3.各级政府出台的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惠农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效果如何,农民是怎么评价的呢?调查显示,11.5%和14.2%的农民认为,这些惠农政策对提高农民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作用明显,66.5%认为,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农资价格和其他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55.6%的农民认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尽管农民纯收入提高,但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纯收入增长幅度;22%和30.2%的农民认为,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作用不明显,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见表3)。由此可见,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还要加大惠农、支农的力度。
二、民生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
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与医疗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项构成了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1.农村教育
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对缓解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起到明显作用了吗?在农民看来,农村教育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呢?
(1)义务教育是农民眼中最重要的教育。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对义务教育需求度最高,达到49.2%,其他依次是农业技术培训(32.8%)、外出务工培训(11.4%)、职业教育(5.4%)。值得注意的是,近1/3的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表示出较强烈的需求(见表4),表明传播现代农业技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2)对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农民对农村义务教育现状总体上满意的,4.2%和41.3%的农民选择非常满意和较满意,二者合计达到45.5%;但仍有44.7%的农民选择不满意(见表5)。
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农民关心的首要问题,表现在农村教学质量差(40.3%)和教师素质差(28.6%)。优秀教师的流失、农村基础教学设施落后是造成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学校离家远(12.6%)与上学花费多(15.3%)也是农村义务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见表6)。
(3)教育负担仍然过重。教育负担可以从实际支出负担和心理负担两方面反映。调查显示,34.7%和40.4%的农民认为,同五年前相比,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和有所提高,二者合计达到75.1%;10.1%的农民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只有9.6%和5.2%的农民认为有所降低和明显降低(见表7)。这种趋势从农户每年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上得到近一步验证,支出-收入比在40~60%的家庭占到21.6%,60%以上的家庭累计占到35.5%。也就是说,超过1/3的农户年教育支出占到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见表8)。
从农民心理负担看,34.1%和42.6%的农民感到子女上学负担非常重和较重,二者合计达到76.8%;只有5.1%的农民感到教育负担不重(见表9)。可见,缓解子女上学负担重的问题对农民来说仍然十分迫切。
2.农村基础医疗
(1)“自己买点药吃”是农民生病后首选的诊治方式。调查显示,64.3%农民自己生病后选择“自己买点药吃”治疗,只有不到30%的农民选择去医院看病;如果是家属得病,有51.4%的农民选择了“自己买点药吃”,而且有39%的家属采取了不治疗的方式,即硬挺着,只有9.6%的农民选择了去医院看病(见表10)。
(2)农民看病贵、医疗服务水平低是农村基础医疗服务最突出的问题。造成农民有病不去医院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看病贵”、“医疗服务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在全国农村试行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37.2%的农民感到看病比以前便宜了,比如,农村孕妇生孩子绝大多数去乡镇卫生院(49%)或县医院(42.1%),只有3.5%的农民选择去私人诊所生孩子。但调查发现,仍有57.1%的农民认为现在看病比以前更贵。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农民生病后不去就诊的原因,70.8%是由于医疗费用太高,看不起病;42.7%是由于当地医疗水平太低,大病在当地医院根本看不好;还有31%和28.6%的农民是由于医疗费不报销和看病不方便而放弃就诊(见表11)。可见,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深入分析“看病贵”原因发现,药品价格高(98.7%)和医疗机构乱收费(51.3%)是造成看病贵的主要因素。另外,检查项目多(37.6%)和农民收入少(29%)、个人支付比例高(15.2%)也是造成看病贵的原因(见表12)。
(3)农民参加新农合的比例较高,报销比例低是新农合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显示,68%的农民参加了新农合,但仍有32%的农民没有参加。农民对新农合比较满意,满意度为47.7%,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农民分别为18.7%和11.2%。农民对新农合不满意的原因,首先是报销比例太低(68.3%);其次是只管大病、不管小病的保障模式(20.7%);再者是定点医院收费高(16.3%)。另外,门槛费用高(14.2%)、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13.6%)、定点医院医疗水平差(12.4%)、报销手续麻烦(11.8%)等也是农民对新农合不满意的原因(见表13)。
对于新农合的保障重点,47.9%的农民认为应当是保大病或住院费用;34.3%的农民认为应当保小病或门诊;还有17.8%的农民认为应当二者都保(见表14)。当我们问农民“您愿意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前提下,按比例多交钱吗?”,76.9%的农民回答不愿意,只有18.5%的农民回答愿意,表明绝大多数农民不愿意再多掏保费。
3.农村社会保障
(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比例较低,但最低生活保障费对改善农民生活作用明显。调查显示,农民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仅为25.9%,57.1%的家庭没有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多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感到最低生活保障费对改善生活发挥了作用(64.9%)(见表15)。
(2)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较窄,参保率较低,传统的“养儿防老”依然是农民的主要养老方式。调查显示,56.5%的农户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农户中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多数没有领取过养老金,占被调查农户的78.3%;只有20.9%的老人曾经领取过养老金。另外,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54.7%的乡镇没有敬老院。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的背景下,45.7%和39.2%的农民依然选择了传统的“养儿防老”和“靠自己”的保险模式;还有34.2%的农民把养老寄托在政府身上;依靠土地也是农民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占调查农民的27.5%;只有19.3%的农民选择了买商业保险来防老。另外,17.7%的农民老了之后到底依靠谁,还不知道(见表16)。
导致农民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组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85.7%)和参保费太多(60.6%);17.8%的农民对为什么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说不清楚;还有6.9%的农民认为到岁数领到的养老金太少,不划算。这种结果,一方面说明了政府具体组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长期滞后,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对养老保险知识的宣传不够,很多农民根本不了解何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不强(见表17)。
(3)基本社会保障在农民工中的覆盖率偏低。调查显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偏低,分别只占12%、22.8%和37.7%(见表18)。与城镇相比,农民工参保率要低的多。虽然农民在城镇干着脏、累、险的工作,但仍没有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4.农民工就业服务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去城镇打工。被调查的农户中,70.9%的农户有人外出打工,而且以男性为主。那么,农民工希望政府在公共就业方面提供哪些服务呢?他们在城镇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吗?
(1)农民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调查显示,农民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主要包括免费就业培训(69.9%),组织劳务输出(49.8%),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5.6%),为农民工提供医疗、养老保险服务(34.8%)。其他公共服务还包括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27.5%)、提供廉租房(15.4%)等(见表19)。
(2)靠亲友介绍是农民工找工作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55.6%的农民工是通过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而通过政府组织安排工作的只占23%;还有近20%的农民通过“闯世界”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见表20)。这组数据暴露出政府在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农民有序流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方面还很不到位,难以满足农民外出就业的需求。
(3)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的比例较低。调查显示,农民工接受有组织的技能培训的比例极低,只占11.4%,88.6%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即使接受过技能培训,73.4%的农民感到对寻找工作、增加收入的效果并不明显。
调查还显示,农民工接受安全培训的比例也比较低,只占32.2%;30.5%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安全培训。农民工多从事高危险职业,在没有任何安全培训的情况下,遭受工伤的可能性极大。
(4)工资低、欠发工资是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显示,62.1%的农民认为,外出务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工资低。即使在低工资下,还有35.6%的农民工曾被拖欠过工资。由于农民工在城镇处于弱势地位,当被拖欠工资时,52.9%的农民工只能忍气吞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47.7%的农民工才去求助政府部门。与老板协商私了也是农民工追讨工资常用的方式(34%)。在采取了以上手段还不能追回劳动报酬时,农民工才被迫采取暴力手段威胁老板补发工资,或是求助讨债公司。只有不到20%的农民工采取到法院告状的方式来追回欠资(见表21)。
第二篇: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7.9-2012.7.30
调研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村民
调查主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调查人员:导读本次调查报告显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力,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
(一)、**村概况
**乡位于内乡县城南,距县城7公里素有内乡南大门之称,豫249省道纵穿其境,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81亩。辖15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以下,是一个经济、文化、通讯、交通都比较发达的郊区型乡镇。近年来,党政府越来越关注新农村建设,**村在此新农村建设之风下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主要做法
1精心策划,科学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村坚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来做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努力做好群众新农村建设思想工作,在全村经济文化建设中不断向前跨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道路是居民居住地的血管,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新农村的进步的关键所在。**村道路建设从来没有停止,如今**村的道路四通八达,正在给这所不断发展的新农村以不竭的动力。全村道路不但实现了的硬化,还实现了道路的绿化美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并没有出现人们之前关于新农村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担忧。**村街道整齐划一,街道路面是崭新的水泥路面。各个街道相连相通,给予村民出行很大的便利。**村的河道由过去的臭水沟到如今的灌溉主干道,村民都说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变废为宝。新农村建设也包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今健身广场建设起来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在健身广场尽情演绎。健身广场的设立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做出了卓越贡献。新农村建设在于农村居住环境的科学合理化,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利益,而且彻底的刷新了农民的生活风貌。
(三)、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做法将新时代的元素注入传统农业
农民,农业,农村是小康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系全党工作的根本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传统的农业税收制度,2006年起国家废止农业税收条例,改革农业税费制度,是一种短期效果很大的突破措施。这种农民种田国家不但不收钱,还定期给农民提供补贴的制度,极大的带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应。过去,村里常常有人因为种地得不到很好的经济收益而将良田弃置,如今农村鲜少有这种现象。农村里农田兴旺了,老百姓的笑脸也多了起来。不但农田肥了,**村的养殖种植业也红了。村里成立了养殖种植业帮扶中心,定期的给个体户做培训教管理,村民们时常打趣:“农民也上课堂了!”。村里的养殖业主要以养殖家禽为主,各个养殖户联合养殖形成统一的规模,家禽购进,养殖,销售形成统一体系,彻底地解决了农民养殖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养殖业发展的问题。**村种植业发展红红火火,果园逐年丰收。**村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指导农民种植各种果树,给农民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如今的果园也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走出家门,新农村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慧眼独具,发展潜在“农业”
全球经济日益多元化,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思想日益深入民心。如今,多元化也开始进入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不断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榜样,**村经济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当下,城市生活越来越快的节奏给城市居民带来心灵上的各种压力,人们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多渴望回归自然,而如今新农村生活已不再使他们望而生畏。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一枝独秀的,新兴经济产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村把传统农业融入到新兴经济产业发展的潮流中,新兴经济产业正在把自己新鲜活力的经济元素注入传统农业,届时我们将
看到一个新农村的新兴经济发展体系不断地壮大兴旺!
(四)继续深入建设政治文明的主要做法正确认识和把握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体现在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上,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关键、生态文明是核心、政治文明是保障。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全新的视野和举措,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政治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在为农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性平台,在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秩序维系、冲突矛盾化解等多种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它可以更好的团结和凝聚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建设新农村而奋斗。以村民参与管理,实现民主权利为内容的政治文明的实现,能够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与深层的支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2强化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迈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能够有效运用
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来组织生产,这就不仅需要生产的组织者和劳动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热爱农村、奉献农村,知荣辱、明是非,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农民。**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板报宣传、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等方法不断强化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观念的不断现代化
众所周知,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为了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必须促进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农民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方面,更是农村现代化的目的和归宿。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观念的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灵魂和核心。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民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首先必须明白人的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内涵及其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村农民观念不断现代化,一些传统的带有弊端的观念,例如男尊女卑,母以子贵等逐渐被农民所摒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村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在**村继续前进。我所看到的**村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方面,在这里,我虽然不能用语言描述所有新农村的新气象,但是新农村的新生活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中。通过这次深刻的调查,我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立场和决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2012)
2013-06-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一)背景与概念
基本公共服务是以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政府为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建立一个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通过多项措施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予以强调,在全面免费义务教育、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标准和保障办法。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我们有必要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若干年实践之后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改进的方向,进行认真的调研和思考。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而是对制度性供给不均、财政供给不均和成果享受不均的克服,具体包括机会均等、标准相同和结果相当三个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作为面向公众的政策措施,其评价除了考察各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感知效果和对未来的信心。本次调查主要从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本教育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对公众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信心指数进行评价。
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是指公众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将其与自身的期望进行比较之后所形成的满意或失望的主观感受。
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信心指数,是指公众基于对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观感受,结合对经济社会形势的判断和对政府相关服务部门的行为预期,对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基本公共服务变化趋势的预测。
(二)研究发现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主持开展了“2012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态度调查”,这次调查所拟推论的总体是中国城镇地区居住的16岁及以上的人口,具体操作定义为中国大陆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中居住在社区(居委会)辖区中的16岁及以上人口。抽样方法采取四阶段(市辖区、县级市—居委会—家庭户—个人)复杂抽样设计,调查在2012年4月到5月间实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070份。调查数据显示:
1.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信心较高
总体来看,公众对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基础设施、基本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得分较高,均超过3分(满分为5分),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偏低,平均得分为2.84。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3.07。
在信心指数方面,总体信心指数为79.4,且各类公共服务的得分均超过50分,即公众对各项服务的前景都持积极预期,认为其未来三年将会变得更好。相比而言,公众也依然是对基础设施的信心最高,信心指数达88.7,对环境保护的信心最低(65.2)。但进一步细化分析后发现,不论哪个地区、哪种身份属性的人群,都对食品安全不太满意,对其未来的改善状况也不乐观。这说明,食品安全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偏低、信心严重不足。
2.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对西部的扶持方向应有所调整
东、中、西部各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感到很满意,满意度平均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对基础设施、基本教育和社会保障。但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的满意度要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居民,医疗卫生方面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医疗卫生的不平衡是当前地区间最为严重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同时,各地受访者较低预期的一致性和东部地区的积极预测则说明,这种地区间不平衡的状况在未来三年并不会有多大改善,并且发达地区的优越性将会继续保持。此外,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对基础设施和基本教育满意度最高,且对其前景预期也是最乐观的。
3.由制度安排造成的不均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区域和居民户籍
主城区居民的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非主城区居民。可见,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分割不仅体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也体现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而将六大类基本公共服务按照是否受到户籍限制进一步细分为普受型和差异型时发现,普受型基本公共服务无论任何户籍类型的人群,都可以平等地享受到,因此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满意度差别不大;而差异型基本公共服务由于受到户籍类型(农业、非农业)和户籍属地(本地、外地)的限制,居住在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的满意度均高农业人口。此外,在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信心指数方面,本地居民的满意度评分和对未来的预期均高于户口在外市县的居民,尤其是本地非农业户口居民,满意度和积极预期都高于其他类别人群。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关于公共服务类别的设计和供给存在制度性区隔,主要还是从本地城市户籍居民的需求角度出发,而对外地农业户籍居民,即农民工群体的考虑较少。
4.年龄较大的城市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年轻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景预期较为消极
总的来说,各年龄组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基本呈正态分布,并且即年龄越大的城市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水平越高。但年轻人的满意度较低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结构和压力感受造成的,在老年人最为需要的医疗卫生方面,老年群体的满意度并不太高。对六项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前景方面,不同年龄段的预期在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差异。并且对这两类公共服务的预期都与年龄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的群体,做出的预期越积极。
5.教育程度与对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预期负相关
受访者的教育程度与他们对基础设施、基本教育、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呈负相关。不过,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却正好与这一趋势相反,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其满意度略微上升,但差异并不显著。而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前景预期的预期方面,教育程度与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前景预期呈正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对这两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景预期越积极。此外,教育程度可能和就业状况以及工作单位交互作用,而加深了教育程度较低人群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时的弱势地位。
6.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性差异不显著
就职于不同性质单位的人群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在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基本教育方面并没有什么差异,而对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评价则与单位性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属于体制内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是所有群体中最高的,其次是社会团体,而国有企业职工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是所有群体中最低的,甚至略低于自由职业者。关于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国有企业职工的评价均分最高,而就职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群最为不满。
7.工作状态与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景预期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各个群体对于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预期大体还是比较相似的,都是对基础设施和基本教育最乐观,对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最悲观。但具体而言,不需要工作的人群,包括离退休和在家持家的人表现得最为乐观;没有工作或工作部稳定的人群,包括失业下岗和有临时工作的人群表现得最为悲观,尤其对医疗水平、社会保障等于经济能力和就业单位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前景感到相对悲观;而有固定工作的群体,对于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预期都处于中间水平。
8.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人群对基本公共服务较满意
人们的收入水平与他们对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均有显著相关。具体而言,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越高,但月收入在3001元以上的群体之间对医疗水平满意度没有什么差别。这说明医疗水平的不均等问题在低收入群体中比较严重。而对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信心指数最高的人群也主要集中在中层和中上阶层,除环境保护外,底层民众对各类服务的信心指数都是最低的。尤其是对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的预期。
(三)政策建议
1.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需加强
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持不满意态度的人群明显高于其他类别公共服务,许多公众认为已有的改善措施和未来规划还有欠缺,对其未来的改善程度持保守态度,并且这种不满意和低信心也是跨越地域、户籍和社会阶层存在的普遍现象。这说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主要不在于地区或群际的差别,而是整体水平的不足。
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活生产安全都是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关于公共安全的关注和投入都主要集中在社会治安方面,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偏低、信心严重不足。因此,食品安全的管理和服务力度应是全国和各地政府在今后中的公共服务建设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2.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对西部的扶持方向应有所调整
一方面,中央财政应当继续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扶持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并促进转移支付制度下地方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中央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目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在重视教育开发的同时,应当将公共安全和医疗卫生领域也纳入重点扶持领域。尤其在医疗卫生方面,西部地区的政府财政投入和居民满意度都与东中部地区有明显差异。此外,还应注意推进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配套体制。
3.城乡统筹发展仍然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努力方向
为了从机会均等、标准一致、效果相当三个维度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第一,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的项目和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农村居民逐步纳入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的全民共享;第二,解除户籍限制,在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负担能力的前提下,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在城务工的农业户口人群逐步开放所在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三,在服务项目和内容的设施上,扩大民意征询范围。
4.体制性公共服务差异化改革初见成效,对非正规就业人群保障仍然加强
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看,体制内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社会保障方面,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越感也仍然明显。目前已有的改革都是依托就业单位推进的,而许多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都比较松散且不稳定,自由职业者又没有雇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些人群大多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缺乏制度性保护。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加强对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劳动权益保护,关注基本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通过相关管理规则和监督措施的建设,能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将这些人群纳入基本保障的范围,并落实到具体部门监督实施。
5.加大对底层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提升均等化水平的关键
社会底层群体在教育程度、就业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弱势地位存在一致性且有相互强化的作用,从而使得这部分人群面临自身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弱和制度性保障相对欠缺的双重困境。而对基本公共服务,尤其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缺乏信心的人群正是主要集中在低教育程度、非正规就业、低收入和低自我认同的底层群体。因此,无论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宗旨还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针对底层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关键。此外,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隐性匮乏的特殊人群,也应予以相应救助获基本社会福利服务。
6.医疗卫生均等化是当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紧迫任务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医疗卫生的不均等在地区性差异、制度性差异和群际性差异上都有所体现,问题比较突出。基本医疗卫生虽然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但对地区性倾斜和对特殊人群的额外补助涉及较少。考虑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因此对特殊地区和人群应当有不一样的扶助政策,才能实现最终的结果相当。
2016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一、我市城镇社区公共服务现状
从2016年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以来,我市城镇社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一是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861万元,用于解决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问题。二是建立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4.5万人,全市普遍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为其进行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三是就业服务成效显著,截止2016年底,共组建了33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创建充分就业社区3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240个,引导社区居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049人。四是卫生计生服务质量大大提升,截止2016年底,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68个,建成社区计生服务室73个,配备专职计生专干87人,社区计生协会433人,城镇社区卫生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五是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构建起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的保安服务网、群防群治防控网和技防工程网。六是文化、教育、体育活动卓有成效,全市建成社区文化活动室45个,有21个社区拥有健身场所,42个社区配备体育设施。与此同时,城镇社区商业服务发展势头强劲,各类便利店、餐馆、美容美发、家政等生活服务项目进入社区,形成了以社会福利和商业性互为补充的社区服务体系。
二、我市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近年来,尽管我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如社区“一部三室三站一场”的建设尚未完全达到要求,城镇社区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尚未真正列入建设计划,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才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不尽人意,爱心超市建设未达要求,社区内机关单位的体育、文化设施一般不对社区居民开放,服务热线电话不健全,社区民间组织较少等等。
三、加快我市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在社区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社区服务、居民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第二,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是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对社区认同感的增强,广大社区居民不仅关注社区的事务,而且参与社区的活动,推动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和繁荣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邻里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社区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氛围。
第四,目前,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社会弱势群体和部分职工的生活困难、人口老龄化、城市外来人员激增等问题都比较突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就是要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二、全面推进社区建设需要着重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的轨道。第二,要解决困难群体生活和社区就业再就业问题。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社区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通过采取临时救济、减免学杂费和提供廉租房等多种措施,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要大力组织开展邻里互助、社会帮扶活动。要积极做好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第三,要把完善居民自治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一是城市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二是社区居委会要完善自治功能,依法自治。三是社区居民要增强自治意识,广泛参与。第四,要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培养和建设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多渠道、多形式选聘优秀人才,并通过法定程序充实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要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培训和大力提倡、鼓励有抱负的青年干部到社区去工作。要保证社区组织必要的办公经费和工作条件。第五,要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社区建设的组织保证。社区党组织要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支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保障社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要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适时、适宜、适度地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
三、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第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居民自治,健全社区队伍。要经常研究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推进社区建设中的困难,保证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第二,各有关部门要在社区建设中要找到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指导做好社区党建、社区教育、科普、文化、体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法律援助等工作。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第三,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履行好自身职责,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民政部门作为各级政府具体负责社区建设日常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履行职责,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来抓。
安康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市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市民政局、双创办、汉滨区政府组成调研组,采用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安康市社区公共服务现状,重点是对中心城市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城市社区129个,涵盖人口近50万。其中:汉滨区47个,汉阴县8个,石泉县10个,宁陕县9个,紫阳县15个,岚皋县6个,平利县4个,镇坪县1个,旬阳县26个,白河县3个。社区类型划分为:居改社型(由城区内的老居委会过渡而成)有61个,占总数的47.3%;村改社型(在城中村或乡镇集镇村基础上设立社区居委会)40个,占总数的31%;小区型(由新建居民小区构成)28个,占总数的21.7%。现有社区工作人员515名。其中:党员34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5人,占12.6%;高中(含中专)411人,占79.8%;初中39人,占7.6%。30岁以下的51人,占10%;30至50岁之间的407人,占79%;51岁及以上的57人,占11 %。全市城市社区共注册备案各类社会组织79个。其中:家政服务队22个,舞蹈队7支,书画社6个,老年人协会14个,各类便民服务队30个。另有365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与村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工作特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省有关加强社区工作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理念,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八大工程”,大力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
(一)社区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设。按照以“以党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修订完善了《党员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规范社区党组织活动。采取“从上面派、从内部找”等途径,选优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制定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民主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意识。2008年,通过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成功选举出社区居委会干部515人,新一届社区居委会干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得以优化。二是建立各级政府指导社区工作制度。市县区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2009年,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安办发[2009]34号),要求各级财政拨付“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每月不低于1200元报酬,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每月不低于800元报酬”。目前,除汉滨区、紫阳县略低于上述标准执行外,其余县对社区干部的工资报酬及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均已得到落实。同时,按照一般规模社区每年不低于10000元的标准(规模较大的社区适当增加)拨付了公用经费。市上还对工作表现突出、落实社区资金到位好的县区给予奖励性补助。各级都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明创建以及“双创”工作等重大先进评选上,广泛征求社区意见,树立社区工作权威。
(二)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加强。一是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针对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建立了市级引导、县区为主、社会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特别是按照“一部三室三站一场”(即党支部办公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低保和劳保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的要求,采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建设资金的办法,对部分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进行新建和改扩建,从2007年开始,这些项目总投资达3450万元(其中:中省市投资920万元,地方投资2530万元)。二是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全市129个社区居委会中,已得项目支持的有115个,占88%,新建的公益性用房都在200平方米以上,最多达650平方米,室外健身场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共建成社区服务站124个,“一站式”服务大厅5个,社区计生卫生服务站125个,社区警务室129个,社区图书室(阅览室)117个,文体活动站78个,慈善超市1个,残疾人服务设施15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14处;结合“双创”工作,各级加大了对社区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力度,仅中心城市就新建和改造公厕33个,购置活动公厕7座,配置健身器材550件,新建室内垃圾站12座。这些建成的社区基础设施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载体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民本”纽带。
(三)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一是构建了以服务困难弱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各社区均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建立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全市近5万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建立了以关爱下岗失业人员为核心的社区再就业服务网络。仅2010年全市实现4009人再就业。二是构建了以服务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便民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科技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家政服务、律师服务站等多种类型的服务网点,对计划生育、再就业服务、低保手续办理等社会事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
我市虽然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经济较为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围绕社区公共服务的投入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加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制约了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一)社区职能划分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据不完统计,我市社区平均承担10多类近百项工作,既有治安、文体、教育、卫生、救助、再就业、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也有物业管理、家政、餐饮维修等便利性服务,还有上级布置的禁毒、流动人口管理、商业维权等专项任务以及开会、学习、参观、检查等临时性事务,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考核评比,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例如,仅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就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管理与精神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等40多项。在调研中,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最多是,弄不清自己承担了多少项工作,哪些应该管,哪些不应该管。有的工作不仅占用大量人力,还要挤占社区捉襟见肘的工作经费,不堪负重。例如,在中心城市静宁社区调研时反映,该社区每年要承担背街小巷路灯、下水道维修等费用1万多元,市政部门则认为这些道路的产权不属于国有,谁的路谁维护。在当前普遍要求“工作进社区”的口号下,有的部门实际是“工作交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和人员保障并没有跟进,将社区居民委员会这一法律上规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视作“准行政性机构”,将政府及派出机关对社区“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变成纯粹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客观上造成了社区居委会组织主动为居民服务和及时向上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弱化,社区的自治作用难以发挥。在调研组走访中,不少居民认为居委会干部是“给政府办事”,而不是“为居民议事”,影响了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
(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薄弱,公益性用房政策难以落实。近几年,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解决了大部分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但全市仍有23个市区办公用房为租用或借用,占到总数的18%。老的居民区大多位于繁华地带,存在土地的限制,即使已经列入改扩建项目的,很难找到合适地块,办公用房、室外健身场地面积普遍达不到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要求,一些社区找地比找钱还难。例如,中心城市后张岭社区320平方米办公用房,就是通过水电三局实业公司、张岭派出所协调来的,由于未取得产权,该区域面临拆迁,新的社区办公用房选址重新成为棘手问题。同时,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缺位、监督不力,新社区的公益性用房政策形同空文。国务院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要按照建筑面积百分之一的比例无偿帮助所在社区建设社区用房,或折成相应资金支持社区建设”,但我市至今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按照规定办理,导致社区公益性用房严重不足,损害了社区的健康发展。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日益突显,以中心城市为例,城区仅建成农贸市场8个,且分布不合理,多数居民小区无小型蔬菜超市,部分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区域有市无场,形成了一些马路市场。早期开发的居民小区没有建设配套的停车场,背街小巷也没有设计停车位,停车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另外,由于社区缺少老年活动室、公共活动场所,许多有益的群众性健康文化体育活动无处可去,不得不放弃或占用人行道等公共交通场地,而一些单位、学校的活动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的长期闲置,却以安全为由,不愿意向社区居民开放。
(三)社区资金短缺,影响工作正常运转。由于绝大多数社区没有经济实体,主要靠政府下拨经费和向辖区内共建单位筹集,严重的经费不足,导致社区很多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社区主要是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民政、计生、公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为主,而居民大量需要的物管、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极为欠缺。以汉滨区为例,除了位于中心城市的双堤、静宁、教场等社区有社办企业,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有保障外,其它社区的工作人员工资普遍在每月600至800元之间,低于全市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并且都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过低的收入无法吸引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社区服务队伍,当前从事服务的主要是退休职工、家庭妇女、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管理的主要是民选社区支书、主任。从社会上招聘的大学生,因工资报酬偏低,不能安心于社区的工作,不断出现人员流失,导致当前社区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直接影响了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四、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安康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理顺社区工作职能。针对当前社区服务行政化倾向严重和工作任务超负荷的实际,必须理顺社区工作职能,创立新的工作模式。现有的社区服务内容较为混杂,有社区代政府部门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有社区应该承担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互助性自治服务,还有社区内的商业服务等。只有在“行政归行政,社区归社区,市场归市场”的前提下,实行“政社分离”、“市社分离”,才能理顺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搞好社区服务。建议参照苏州、深圳等地经验,实施社区体制创新、组织再造。采用“一个核心三大体系”,即以党工委为领导核心的,政府主导下社区工作站的公共服务体系、居委会主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市场主导下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对原有的社区服务站职能进行整合,各部门在社区原有的办事机构统一并入社区工作站,实行“一站式”办公,主要承办部门下派的具体任务,以便社区能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好群众性、公益性的自治服务。将履行政府职能的社区工作站从居委会组织体系中剥离出来,有利于节约政府行政资源。例如,退休老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民政系统在各个社区推出星光老人之家服务,社保系统又有一套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制度。虽然同是落实到社区,却是两头管理,分开出资,各自开展活动。今后的社区工作站可分别对两个部门负责,工作合二为一,经费统筹调拨,以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政府确需社区居委会配合的工作,则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实行政府发包或购买服务,并为社区组织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设备。二是建立“双向”评议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召开评议会,由社区对政府各职能部门服务社区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一项指标。同时,统筹建立对社区工作的考核考评办法,减少社区行政性工作考核项目,完善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评议制度,社区的自治工作和财务状态必须及时向居民公开,接受居民对社区的监督、评议,政府可将评议结果与社区公共经费、项目扶持等政策挂起钩来。
(二)规划社区公共服务。鉴于现有的社区工作很多是解决开发商撤走后的遗留问题,十分被动和滞后。要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科学统筹制定全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根据社区人口状况、区位特点、居民需求,确定社区服务发展目标、实施阶段和工作方案等,综合考虑社区建设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开发与管理等关系,整合卫生医疗、文化体育、养老、教育、救助、再就业、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绿化环保等社区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针对社区公益性用房不足的问题,结合规划和建设管理,从源头抓起,抓牢抓实。一是在规划新小区时,详细规划中应有公益性用房的位置、楼层和面积的说明,开发商应当同时向民政部门备案,建立规划、住建、民政、房管四部门联席制度,小区建成后公益性用房应先移交民政部门指定的社区居委会,规划部门才能验收。没有移交的开发商,应没收其保证金作为开展社区服务的工作经费。二是社区办公用房现为租用、借用,没有产权的,规划部门要认真查找过去的相关资料,对已规划为社区用房而开发商擅自改变用途的,要责成开发商归还,并将其不良行为纳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对原来规划时就没有提出要求,且现在已无法规划建设的,要通过安排“民生工程”项目的方式尽快解决,并在旧城改造工作中,优先解决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和办公用房问题。调查摸清社区现有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公共设施,开放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等活动场地,通过改造、置换、帮建、共建等多种途径,增加满足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提供社区经费支持。经费是社区建设的难点,落实经费,促进社区管理全面发展。一是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工资、社区服务经费及工作经费等列入预算。按照新增财力逐年递增,保证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养老、医疗及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水平,确保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落实好“费随事转”的要求,政府工作延伸到社区,凡需经费和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经费一定要落实,切实减轻社区的经费负担。应将社区办公经费配套资金直接拨付到社区,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二是采取社会集资、个人捐赠、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资方式。以发行福利彩票等方式筹集的福利基金,应更多用于社区福利事业。建立社区服务基金,鼓励社区共建单位、个人和优秀企业家为社区服务捐赠,用于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资助贫困大学生、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推动社区举办经济实体,开展家政、物业、信息等居民大量需求的服务,给予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确保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和谐建设。
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为了提高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水平以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了能使已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综合运用能力,依据中央电大与省电大关于综合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笔者参加了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本次调查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法,笔者制定了比较合理的社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对象的筛选、相关调查问卷网址的发送、指导被调查者进行网上调查及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相应的访谈、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笔者主要除规定的网上“问卷法”,还以“非结构式访谈法”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就需探知的被调查者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等若干选项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笔者依据本次社会调查活动的相关要求,在金华市本级范围选择了5位调查对象,指导调查对象参与了省电大的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网络问卷调查,并就某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访谈。笔者认为,就调查对象对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看,公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并不高,尤其在基本医疗卫生、基本住房保障和基本公共教育。
二、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 在对于基本住房保障满意度的调查中,根据受访者的反应,可以看出基本住房保障服务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保障对象的覆盖面较窄,城市保障性住房保障的对象是具有城镇户口的低收入家庭或个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中部地区大批农民工涌入浙江省,大量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融入城市,他们却往往不符合廉租房的申请条件,也无法或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他们的基本住房保障成为普遍性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浙江省各地开始积极新建公租房,但仍然存在供应量不足、摇号配租等待时间长、配套设施不健全、贫困人群聚集等问题。二是居住空间分异,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职业背景、文化取向、收入状况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于同类相聚,居住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相对分化的现象。目前保障性住房大多为集中建设,这样极易产生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低收入群体过度聚集并与其他社会群体隔离,由此会引发大量问题,如拥挤、公共设施匮乏等城市环境方面的问题,甚至是犯罪率提高、失业、严重依赖社会福利政策等社会问题。
小区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医院、学校、绿化带等等,或因政府财力有限,或因相关部门互相推诿,往往容易遭到忽视,导致投资不力,进展滞后。且保障性住房通常地处城郊,地理位置不合理,结果造成入住居民工作、生活极为不便,影响了小区的入住率,甚至出现退租现象。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性住房,却成为居民的“鸡肋”,整体满意度大打折扣。
(二)基本医疗卫生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最关注的公共服务领域这一项70%受访者都关注了基本医疗卫生,公共医疗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能力不够。在浙江省基层的一些社区,尤其是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很少,社区医院的规模也不大,很多还是私立诊所,在疾病高发的时期,经常出现看病排队的现象,与繁重的工作量相比,人手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社区门诊只有一个医生。并且一些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能力不够、设备不全,不少居民得了病之后虽然不是大病却也要去大医院治疗。
(三)基本公共教育问题
对于公共教育问题,受访者对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满意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当前主要存在的“入园难”和中小学择校难,因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虽然本市有多家小学和幼儿园,但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差别很大,如果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必需要花大量的钱择校,即使这样,也未必一定能进入好学校。
三、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思考
(一)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应当增加公租房的供给,保障外来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基本住房需求,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房源的充足,对于经济状况得到提高,不在适用该类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应让其及时退出。要认真研究当前保障性住房在配套建设上还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切实按规划完善和落实配套建设;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在交通、电力、供排水、教育、医疗等方面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二)增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 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比如社区医疗机构的设施标准、人员标准等,对于人员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或者内部培训来保证公共卫生人员的供应,不仅是数量,还要有质量,建立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是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三)规范公共基础教育
政府应当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做到公民对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了如指掌,避免学校乱收费。另外,政府要加强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提高乡镇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办学能力,至少让每个公立学校的办学实力基本均衡,规范学校的收费标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真正实 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办学的效率。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即了解了浙江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大致状况,也了解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一起。
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为了提高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水平以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了能使己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综合运用能力,依据中央电大与省电大关于综合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笔者参加了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
笔者依据本次社会调查活动的相关要求,在金华市本级范围选择了陆平范等5位调查对象,指导调查对象参与了省电大的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网络问卷调查,并就某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笔者认为,就调查对象对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看,大体上说是可以的,但是,在基本住房保障的服务提供上其满意度存在很大问题。
二、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存在问题
从我市的现实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分为基础型、广泛型和迫切型等几种。通过本次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调查,我认为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以及就业这几项是广大城乡居民当前最关心、最迫切的的公共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人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应该成为现阶段我市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保障问题
基本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构建规范稳定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本问卷设置了共五题问卷。分别为“请问当地中小学校的学杂费免收情况”“您本人目前是否参加了以下医疗保险?”“如果您目前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认为自己所参加的医疗保险方式有何不足?”“您参加了以下何种养老保险?”等,从调查与访谈中,我们看出社会保障基本做的还是可以的,绝大多数公民参加了一项或多项保险,但也有部分偏远山区的人员由于不了解相关政策没有参加保险,或者有参加保险但却对取保方式不甚了解导致错过补偿机会。
(二)公共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是指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灾难的伤害;其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着安全保障。公共安全是一门科学,它关系一种伦理道德,反映一种文化,是一门管理艺术和操作技术;它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危害或足以危害特定和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公私财产安全和法定其他公私利益的安全。
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调查,本问卷设置了共四题问卷。分别为“您对您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如何?”“您认为在公共区域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等安防设施对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否有帮助?”“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公安见警率如何?”“ 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治安问题主要由什么原因引起?”等,从调查与访谈中,我们看出我市市民对地区安全总体上是满意的,电子监控设备对公共安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出现事故时对事故的事后调查有很大帮助。当然问题还是有存在的,特别是外来人员的流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
(三)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决定着每个家庭的生计。对劳动者而言,就业和再就业是他们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权利;对社会而言,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而言,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对国家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稳定之基,也是安国之策。
而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关于就业问题的调查,本问卷设置了共四题问卷,分别为“当地政府就业服务”“就业岗位获得途径”“希望政府有何种提高就业率的措施”及“影响就业的障碍性因素”等,从调查与访谈中,我们发现群众对政府就业服务满意度欠佳,表示就业信息严重不足,人们获得就业岗位的途径多数是通过自己寻找或依靠各类广告媒体,极少数是经过政府牵线搭桥就业的;民众对政府在就业方面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能更多的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多牵线通过召开劳动力招聘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
三、关于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思考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做好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有利于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体制,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以及就业问题是当前民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急需政府花力气解决的。当然除了这几个具体问题外,从整体而言,公共服务的区域性差异比较明显,城镇地区在无论是资金投入、基础设备还是居民整体素质都明显优于农村地区,这种软性差距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最后笔者就依据此次调查后所得到的反馈对我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提高做一点思考,并给出一点小建议。
(一)转变地方政府执政观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它的实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另一方面,逐步推进中国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消除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福利政策的工具,虽然不是整体政策的制定者,但却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评价的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来源于对地方基层政府的认识。
因此,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转变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促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强调以人为本。
(二)合理布局社会治安,确保百姓安居
公共安全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将给我们带来了广泛的消极影响。
首先,公共安全问题影响经济;其次,公共安全问题影响政府公信力,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如果不能依照法律办事,不能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不尊重公众的知情权,那么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只会越来越低;最后,公共安全问题影响社会公众。当公共安全问题突然出现时,由于人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容易造成心理恐慌。再加上谣言的传播和信息不畅,和周围公众不安行为的影响,处于对自身和亲人的安全的担心,人们往往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使恐慌进一步蔓延。„„
因此务必要处理好公共安全问题,笔者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相关部门到镇、村、社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整治措施。镇政府、派出所和村委实行“捆绑式”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体系。严厉打击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的管理,从“抢”、“盗”案件发生的源头进行整治。
充分发挥各村治保会的作用,加强治安人员村里村外各路段的巡查,同时有关部门重视对治安人员的培训,增强治安人员防护的意识和技能。
在多发地段安装治安摄像头。
(三)加大改善公共就业服务,解决百姓生计问题
公共就业服务是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部分。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等内容,以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还面临就业难。另外招工难也困扰着企业,企业需要一定技术的工人社会上又满足不了,面临着双向矛盾的情况,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社会各界都应倾注力量:
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快施行“资源共享、城乡对接、高速快捷”的服务方式。在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接续社会保险、劳务管理服务及维权等方面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对就业困难对象,全力实施就业援助,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失业预警预报制度,完善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
总之,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既让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现状,又让我学会了如何开展一次科学的社会调查,并透过调查来看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整个调查实践过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让我获益匪浅,非常感谢学校学院给我们这次活动的机会,也希冀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进行更多的类似调查活动,让我们更加的充实。
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调查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社会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的时间安排
依据省电大及市电大关于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综合实践的相关规定,笔者于2012年X月-X月参加了以“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
第一阶段:2012年X月X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会,明确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阶段:2012年X月X日——X月X日确定调查对象,指导调查对象完成问卷录入、完成对调查对象的访谈、社会调查问卷整理和分析。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18日完成社会调查活动报告的撰写。
(二)调查内容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本次调查主要围绕这三个基本点来展开。
(三)调查方法
为使此次社会调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能取得最真实的数据反馈,用作调查报告的撰写,笔者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调查对象、发送调查问卷网址、指导被调查者进行网上调查及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相应的访谈,最后对问卷数据进行整
理和分析。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调查报告,笔者还专门研读了赵淑兰编写的《社会调查方法》一书,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四)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浙江省义乌市18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问卷调查对象人员分布均匀,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布均匀;年龄段在20-5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以下、高中和本科;有学生、公务员和个体户职业;收入在1万以下到10万之间;本地城镇和农村户口。
二、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现状的综述
从我市的现实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分为基础型、广泛型和迫切型等几种。通过本次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调查,我认为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以及就业这几项是广大城乡居民当前最关心、最迫切的的公共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人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应该成为现阶段我市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障问题
基本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构建规范稳定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本问卷设置了共五题问卷。分别为“请问当地中小学校的学杂费免收情况”“您本人目前是否参加了以下医疗保险?”“如果您目前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认为自己所参加的医疗保险方式有何不足?”“您参加了以下何种养老保险?”等,从调查与访谈中,我们看出社会保障基本做的还是可以的,绝大多数公民参加了一项或多项保险,但也有部分偏远山区的人员由于不了解相关政策没有参加保险,或者有参加保险但却对取保方式不甚了解导致错过补偿机会。2.公共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是指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灾难的伤害;其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着安全保障。公共安全是一门科学,它关系一种伦理道德,反映一种文化,是一门管理艺术和操作技术;它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危害或足以危害特定和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公私财产安全和法定其他公私利益的安全。
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调查,本问卷设置了共四题问卷。分别为“您对您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如何?”“您认为在公共区域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等安防设施对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否有帮助?”“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公安见警率如何?”“ 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治安问题主要由什么原因引起?”等,从调查与访谈中,我们看出我市市民对地区安全总体上是满意的,电子监控设备对公共安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出现事故时对事故的事后调查有很大帮助。当然问题还是有存在的,特别是外来人员的流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
3.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决定着每个家庭的生计。对劳动者而言,就业和再就业是他们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权利;对社会而言,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而言,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对国家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稳定之基,也是安国之策。
而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关于就业问题的调查,本问卷设置了共四题问卷,分别为“当地政府就业服务”“就业岗位获得途径”“希望政府有何种提高就业率的措施”及“影响就业的障碍性因素”等,从调查与访谈中,我们发现群众对政府就业服务满意度欠佳,表示就业信息严重不足,人们获得就业岗位的途径多数是通过自己寻找或依靠各类广告媒体,极少数是经过政府牵线搭桥就业的;民众对政府在就业方面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能更多的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多牵线通过召开劳动力招聘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
三、关于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思考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做好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有利于健
全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体制,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以及就业问题是当前民众最为关心
也是最急需政府花力气解决的。当然除了这几个具体问题外,从整体而言,公共服务 的区域性差异比较明显,城镇地区在无论是资金投入、基础设备还是居民整体素质都明显优于农村地区,这种软性差距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最后笔者就依据此次调查后所得到的反馈对我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提高做一点思考,并给出一点小建议。
(一)转变地方政府执政观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 与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 择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它的实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另一方面,逐步推进中国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 消除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福利政策的工
具,虽然不是整体政策的制定者,但却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评价的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来源于对地方基层政府的认识。
因此,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转变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促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强调以人为本。
(二)合理布局社会治安,确保百姓安居
公共安全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将给我们带来了广泛的消极影响。
首先,公共安全问题影响经济;其次,公共安全问题影响政府公信力,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如果不能依照法律办事,不能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不尊重公众的知情权,那么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只会越来越低;最后,公共安全问题影响社会公众。当公共安全问题突然出现时,由于人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容易造成心理恐慌。再加上谣言的传播和信息不畅,和周围公众不安行为的影响,处于对自身和亲人的安全的担心,人们往往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使恐慌进一步蔓延。„„
因此务必要处理好公共安全问题,笔者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相关部门到镇、村、社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整治措施。
2、镇政府、派出所和村委实行“捆绑式”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体系。
3、严厉打击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的管理,从“抢”、“盗”案件发生的源头进行整治。
4、充分发挥各村治保会的作用,加强治安人员村里村外各路段的巡查,同时有关部门重视对治安人员的培训,增强治安人员防护的意识和技能。
5、在多发地段安装治安摄像头。
(三)加大改善公共就业服务,解决百姓生计问题
公共就业服务是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部分。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等内容,以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还面临就业难。另外招工难也困扰着企业,企业需要一定技术的工人社会上又满足不了,面临着双向矛盾的情况,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社会各界都应倾注力量:
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快施行“资源共享、城乡对接、高速快捷”的服务方式。在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接续社会保险、劳务管理服务及维权等方面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对就业困难对象,全力实施就业援助,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失业预警预报制度,完善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
四、总结
总之,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既让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现状,又让我学会了如何开展一次科学的社会调查,并透过调查来看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整个调查实践过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让我获益匪浅,非常感谢学校学院给我们这次活动的机会,也希冀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进行更多的类似调查活动,让我们更加的充实。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3267.htm.百度词条关于公共服务的解释
<2>《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与综合绩效评估》.陈昌盛 蔡跃洲
<3>《社会调查方法(高职高专)》.赵淑兰
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为了提高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水平以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了能使已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综合运用能力,依据中央电大与省电大关于综合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笔者参加了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本次调查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法,笔者制定了比较合理的社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对象的筛选、相关调查问卷网址的发送、指导被调查者进行网上调查及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相应的访谈、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笔者主要除规定的网上“问卷法”,还以“非结构式访谈法”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就需探知的被调查者关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等若干选项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
笔者依据本次社会调查活动的相关要求,在嘉兴市本级范围选择了8位调查对象,指导调查对象参与了省电大的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网络问卷调查,并就某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笔者认为,就调查对象对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看,公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是特别高,尤其在基本医疗卫生、基本住房保障和基本公共教育。整个国内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地方政府公共职能的“缺位”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尚未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普遍将经济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大量资金投入竞争性领域和那些投资多、见效快和周期短的公共服务项目,不能体现公民的真正需求!
(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
许多地方政府因整体财力不足,以致在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无法满足辖区内居民对基本公共产品的需求。
(三)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公平性
有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缺乏公平性,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例如,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少地方政府制定政策,要求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缴纳“借读费”以在当地就读,这就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差异。
(四)公共产品提供模式单一
缺乏灵活性。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某些公共产品的提供模式单一,完全由市场或者政府提供。政府完全包揽的单一主体模式下,政府高度垄断的公共产品供给行为会破坏稀缺资源趋于最优配置的过程,造成交易成本增多和社会资源浪费,产生严重的“政府失灵”,另外也会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呈现所谓“短缺经济” 的特点,而公共服务的过度市场化,会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偏离了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性质。
(五)地方政府间职权不清
导致公共服务的提供出现重合或者缺位。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权分配不清,承担的责任与其财政能力不相匹配,导致了某些政府无力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 ;同时,有些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上存在重合的情况,导致公共产品的重复供给和公共资源的浪费。
二、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
在对于基本住房保障满意度的调查中,根据受访者的反应,可以看出基本住房保障服务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保障对象的覆盖面较窄,城市保障性住房保障的对象是具有城镇户口的低收入家庭或个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中部地区大批农民工涌入浙江省,大量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融入城市,他们却往往不符合廉租房的申请条件,也无法或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他们的基本住房保障成为普遍性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浙江省各地开始积极新建公租房,但仍然存在供应量不足、摇号配租等待时间长、配套设施不健全、贫困人群聚集等问题。二是居住空间分异,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职业背景、文化取向、收入状况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于同类相聚,居住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相对分化的现象。目前保障性住房大多为集中建设,这样极易产生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低收入群体过度聚集并与其他社会群体隔离,由此会引发大量问题,如拥挤、公共设施匮乏等城市环境方面的问题,甚至是犯罪率提高、失业、严重依赖社会福利政策等社会问题。
小区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医院、学校、绿化带等等,或因政府财力有限,或因相关部门互相推诿,往往容易遭到忽视,导致投资不力,进展滞后。且保障性住房通常地处城郊,地理位置不合理,结果造成入住居民工作、生活极为不便,影响了小区的入住率,甚至出现退租现象。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性住房,却成为居民的“鸡肋”,整体满意度大打折扣。
(二)基本医疗卫生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最关注的公共服务领域这一项70%受访者都关注了基本医疗卫生,公共医疗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能力不够。在浙江省基层的一些社区,尤其是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很少,社区医院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很多还是私立诊所,在疾病高发的时期,经常出现看病排队的现象,与繁重的工作量相比,人手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社区门诊只有一个医生。并且一些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能力不够、设备不全,不少居民得了病之后虽然不是大病却也要去大医院治疗。
(三)基本公共教育问题
对于公共教育问题,受访者对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满意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当前主要存在的“入园难”和中小学择校难,因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虽然本市有多家小学和幼儿园,但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差别很大,如果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必需要花大量的钱择校,即使这样,也未必一定能进入好学校。
三、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思考
(一)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应当增加公租房的供给,保障外来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基本住房需求,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房源的充足,对于经济状况得到提高,不在适用该类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应让其及时退出。要认真研究当前保障性住房在配套建设上还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切实按规划完善和落实配套建设;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在交通、电力、供排水、教育、医疗等方面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二)增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
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比如社区医疗机构的设施标准、人员标准等,对于人员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或者内部培训来保证公共卫生人员的供应,不仅是数量,还要有质量,建立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是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三)规范公共基础教育
政府应当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做到公民对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了如指掌,避免学校乱收费。另外,政府要加强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提高乡镇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办学能力,至少让每个公立学校的办学实力基本均衡,规范学校的收费标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真正实 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办学的效率。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即了解了浙江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大致状况,也了解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一起。
第四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xx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服务工作的需求,增强管理服务针对性,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广大流动人口服务,我们按照市计生委要求,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调查表”问卷调查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共发放了问卷500份,其中:男性182人,女性318人(未婚169人,已婚149人)。
二、调查结果汇总情况
1、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服务方面有需求的 53人,占 10.6 %。
2、子女教育就学方面有需求的62人,占 12.4 %。
3、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有需求的138人,占 27.6 %。
4、住房保障方面有需求的144人,占28.8%。
5、社会保障(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方面有需求的 33人,占 6.6%。
6、社会救助和帮扶方面有需求的21 人,占4.2 %。
7、法律咨询和援助有需求的35人,占 7 %。
8、社会治安、民主政治权利有需求的 14 人,占2.8%。
三、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权益保障
根据调查结果,流动人口的劳动保障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多
1数流动人口都没有享受法定的休息日,超时工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更谈不上每周两天休息、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待遇。绝大部分人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一部分人不能按月领取工资,还有少数扣发工资的现象。此外,有些妇女不能享受孕期劳动保护。按照有关规定,雇主有义务向雇员提供相关的保险,如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女职工的生育保险等。但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享受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的流动人口分别不到10%,这将使她们在面对各种风险时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对于劳动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缺乏本市居民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无法与户口为本地、在相同部门就业流动人口的劳动保障状况相比较,难以判断导致这种状况是由于她们的外来者身份,还是第三产业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本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值得做进一步的深人调研,真正找准问题所在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便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
此外,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面对的问题,如超时工作、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相应的保险等,还有一些流动人口特别要面对的问题没有在问卷中反映出来,如她们是否享受女工应有的劳动保障(即“四期保护”),如果她们怀孕了雇主会怎样对待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
(二)医疗卫生保障
由于缺乏医疗保险或用工单位的相应福利政策,经济问题是制约外来流动人口使用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少流动人口提出怕花钱多或因上班没有时间而不去医院看病。
调查结果反映出流动人口对社区中方便廉价的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到城市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不愿意把钱花在症状不明显、不影响工作的一般妇科病上。而上班的女工为了看妇科病请假可能也难以启齿。根据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流动人口中开展一般卫生知识和生育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并向她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应鼓励社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功能,例如社区的医疗卫生系统如何能够以负担合理的价格满足外来人员的基本需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也可采取简化看病手续、调整门诊时间等吸引更多的顾客。同时,这些流动人口大部分都没有医疗保险,因此可能会导致她们拖延看病治病。
(三)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
调查发现,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流动人口十分有限,拥有相应证书或曾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人则更少,说明在对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亟待改进。同时有不流动人口表达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愿望,如果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她们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参加培训活动。当然,还要注意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妇女的不同需求。
流动人口对相关的法律虽然有所耳闻,但是尚不清楚她们对
法律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了解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
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仍然是以家人亲属为主,她们在回答中提到最多的帮助来源是自己的家人(40.3%),其次是朋友(20.9%)、自己(18.9%)、政府(9.3%)、工作单位(6.1%)。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婚和未婚的妇女有较多差异:更多的已婚妇女得到家人的帮助,而未婚妇女则更多提到朋友的帮助。总的来说,当地政府和工作单位在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方面还没有起到主要作用。此外,一部分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生活方式缺乏认同感也是影响她们参与现住地社会生活的障碍。
(五)流动人口自己反映的困难
除了以上发现的问题之外,还有调查对象提出来的她们认为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主要有经济、就业、家庭等几个方面,不过未婚和已婚流动人口之间在很多方面的需求都有较大差异。经济方面:大部分人反映生活中的困难之一是收入低。这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以及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分不开的。
就业方面: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认为在生活中的困难是没有固定的工作或找不到称心的工作,还有超过40%的未婚流动人口希望在就业方面得到社会保障机构的帮助,反映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面临的困难。一方面,由于她们个人条件所限,在就业市场中显然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她们也缺乏正当的就业渠道和有
力的社会支持网络。
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当一部分未婚流动人口提出了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再教育,显然在这方面社会和雇主都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服务;缺乏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的机会,更制约了她们的就业和发展。
家庭与子女教育方面:多数已婚妇女提出的困难和社会保障需求是解决户口和子女上学问题,还有一部分提出了住房和卫生保健问题。由于大部分已经生育的妇女都把子女带在身边,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显然成为她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四、建议与打算
(一)要通过召开会议,举行培训班、引发宣传资料、设计计生宣传橱窗、墙报、标牌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宣传,提高了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和参与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同时,举行由乡镇和行政村计划生育管理员参加的培训班,并把《规范》、《流动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印制成小册子,发放到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手中,达到人手一份。通过这些形式的宣传教育,使计生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计生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要采取多重措施,提高外出人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一是乡镇计生办的深入基层,进村办证;二是协调劳务输出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集体办证,已婚育龄妇女就地康健,签订合同,现场办证,随后由我们负责完善手续;三是在行政便民服务大厅设置流动人口办证窗口,明确专人负责,在节假日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做到了随到随办。
(三)要加强与流出人口集中地计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取得他们对流入人口的关心和帮助,对流动人口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提供免费服务,做到与当地人口同等对待。
(四)要坚持立足实地,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加大优质服务力度,按照“针对新形势,研究新办法,建立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的思路,把政策交给群众,生活上服务群众,生活上方便群众生产上帮扶群众。在生育服务方面,要为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季度B超孕情、环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设立避孕药具凭卡免费发放点,开展妇科病查治、乳腺检查、查病治病等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在生产服务方面,要对生产经营上有困难的流动人口,由计生、公安、工商等部门牵头,以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为主,开展帮扶活动,为流动人口解决经营办证,门面承租等实际问题。在生活服务方面,要围绕群众需求,想方设法为流动人口解决住房、保险、医疗、子女入学入托等生活困难,使流动人口处处感到亲切和温暖,感受到关爱关怀。
xxxx年6月9日
第五篇:关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王庄村小王庄
王妍 U200917689 新闻学院广电0901
一、被调查村组: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原马乡镇)王庄村小王庄
基本概况:小王庄是王庄大队一个较大的村组,全村组约78户人家,有人口500多人。本村家庭中以种地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为主要收益来源。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较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在本乡仍属于较贫困的村。村里文化活动极少,因此,看电视、打棋牌、聊天就成为村民的主要娱乐消遣方式。河南是输出劳动力的大省,本村也不例外,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且外出人员以男性为主,女性持家。年轻夫妇多同时外出打工。平时的村里,很是宁静祥和。调查发现,本村90%以上的村民安装了有线模拟电视,8%左右的家庭仍为无线模拟电视,只有不到1%的家庭安装了卫星电视。有线网络的入户率比较高,村里用户安装有线电视的时间多为1-2年。
二、调查访问的方法
先走访了乡村的相关负责人,了解了被调查村组的基本情况,然后从被调查村组的78户人家中抽取了12个较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村民作为访问对象,对象兼顾了年龄,从14-60岁的各个年龄段;由于女性在收听广播电视方面有较大的相似性,笔者在此次的12份调查问卷中,选取了5名女性、7名男性;同时在此次调查访问中,兼顾了受教育程度(从小学以下水平到本科学历)、依靠传统农业和以外出经商为主的受访者的比例平衡。
最后,笔者根据村民对提问的回答填写调查问卷,最后由被调查者签字。
三、调查访问的主要内容
电视方面:本村家庭中拥有电视机的台数以1台和2台为主,拥有2台的多为1台彩色电视机+1台黑白电视机。原来村里多为黑白电视机,收视的频道数只有6套左右,近1—2年来,随着安装有线模拟电视的户数增多,收视的频道数目也在逐渐增加。当问及对电视作用的认识时,大多数被调查对象都比较一致的回答是可以学些技术、增长见识、了解外部变化和时事政策。在媒介的接触上,绝大部分以电视为主,手机其次,再次是VCD或DVD,电脑使用极少,整个村子只有2户安装了电脑。报纸杂志的订阅者也基本没有,只有几个小学教师家中有些许报纸杂志。都是儿女在用电脑,一家已经联网、一家没联网。一般情况下,家里都有书,但主要是孩子用的教科书。家里有DVD或VCD的,主要是播放一些娱乐类的和科技类的光碟,例如《赵本山小品》、《民间小调》、《怎样科学养猪》、《放羊的星星》等。广播电视跟电脑、书籍、DVD、VCD等比较,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电视这个媒介。
被调查村组在平时收看电视的时段基本上是晚上18::00之后,农忙时间则基本不看电视。平时看电视的时长,男性为1—2个小时,期间多看新闻;女性则多为3小时以上,收听收看的多为电视连续剧。由于近一两年来有线电视安装范围的扩大,多数家庭能收到30套以上频道数目。在节目选择上,老年人较喜爱的节目有《梨园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每周日晚8点15分开始);中年人对电视节目不太感兴趣;青年人则比较喜欢湖南电视台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少年儿童则比较倾向于中央电视台的少儿类节目。
调查发现,被调查村组中看对农节目、涉农节目等与农业有关的节目的人并不多,看cctv-7的对农栏目的更是少之又少了。了解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围坐在一起群聊获得,而舍弃一个人闷坐在屋里看电视。我想这也从一个侧面放映了城乡在某些方面的差别,农村了解讯息的途径更原始、更落后些,但却有更具有人情味一些„„其实,对农村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的要求是比较低的,而且很容易满足。农村不比城市:它好像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在这样的节奏中生活的他们,动也不动地呆在电视机前几个小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看电视在选台(频道)方面随机性比较大、变动也比较大,缺少系统性和固定性。
影响村民收视对农节目满意度的因素,根据村民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时间上,村民白天一般不呆在家里(除吃饭外),或下地干活、或聚众聊天、或干些琐事杂事,一天下来,只有晚上有闲暇时间坐下来看电视。而有些对农节目等在白天也播。
二、被调查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一些对农节目和农民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贴近性不强,所以好多村民,他们宁愿选择本市、县夹杂有何时打药、何时补肥追肥的农资农药广告,而不选择一些介绍与之无关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对农节目。
三、有些涉农或对农节目内容不吸引人、缺少新意及节目数量少。
四、供电保证不了。农村停电现象比较常见,尤其是夏天,连续几天晚上停电的情况并不罕见。相反,几乎是年年都有那么几天。
关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惠农政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知晓“村村通”政策的村民并不多,大多数,约90%以上的人不清楚,6%左右的人听说过,但也是沾修路“村村通”的光,他们本人并不知晓自己听说的是修路“村村通”还是广播电视“村村通”。更有甚者,整个王庄村的妇联主任王现芝女士都说不曾听说过农村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程。虽然由于她也算是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村官,安装有线电视的费用比普通村民的略低,但她否认在安装方面国家政府有补贴。
就被调查村组村民希望增加的对农电视节目的内容方面而言,多数同意并希望增加用工招工信息、农业市场信息、气象信息等方面的内容。春节期间会特别留意的电视节目类型,以综艺娱乐类为最多,其次是新闻信息类,再其次就是农业技术类、影视剧类。对于选择收看对农或涉农节目的被调查者,他们向笔者列出了几点原因:
1、学习农业知识与技术
2、了解相关的时事政策
3、增长见识
4、了解与自己有关的资讯等等。
经常收看的电视频道,这个通常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加以区分。未安装有线电视的用户,家里基本上只能收视河南卫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河南二套)、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5套)、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驻马店电视台1-3套、汝南电视台、梁祝有限台等几个省、地市、县乡级频道,他们一般比较喜欢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类似于湖北电视台的经视直播)和河南卫视;对于安装有线电视的用户来说,都市报道仍会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其次是中央电视台的几套节目,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湖南卫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央7套栏目的收视上,80%左右的受访者说偶尔看,但栏目的名称记不清楚,没太留意,10%的受访者说经常看,比较喜欢《致富经》、《乡土》和《聚焦三农》,他们喜欢里面讲的成功致富人士和其他涉农内容。
笔者通过网络和对县乡科技部的访问中了解到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是一个省级的对农专业频道,里面包含有许多对农节目,例如《致富招招鲜》《乡音剧场》等,地市级的电视台也有好多对农或涉农节目,如驻马店西平电视台《农民画展进省城》《情系棠溪》等在省级对农节目评比中获奖。但是,唯一不足的是,被调查的村组,无论家中是有线电视、无线电视还是卫星电视,都无法接收到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和一系列对农专业频道及对农专业节目,所以在调查问卷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被调查者无从回答,导致几题的信息空白。
我村安装卫星接收设备的用户属于是自家安装,有线电视安装用户基本上是几户统一安装,安装时没有拿到乡、村的补贴。有线电视安装的时长一般为1-2年,因为基本是这两年新安装的,所以暂时还没有过报停。数字电视在本村的安装户数为0,没有用户订购数字频道。在收看电视方面,平时与春节相比,春节期间收看的时间更长,主要的伴随活动是吃饭、剥花生种;大多数家庭收视选择的控制权掌握在家中孩子手中(平时例外,大多数孩子上学,不上学的多外出打工,都不在家)。
广播方面:村里设置了高音喇叭,一个村组安装一个小喇叭,多安装在村头的田地里,村民经常收听到的广播内容是“大会通知(村干部会议)”、偶尔播放一下农事提醒、交电费通知。调查中发现,多数家庭(达98%以上)不收听广播,54%的家中没有收音机,拥有收音机的家庭也不收听广播。有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偶尔听听收音机,但也是随意搜台,没有固定的收听频率和收听节目,收视对农节目更是少之又少、又不固定。
笔者询问了村民不听广播的原因,根据回答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没有图像,只能靠听觉,不形象生动。
2、不像电视一样可以有字幕,容易听漏信息,容易听不清楚。
3、没有新花样、没有新意,又广告多。
4、信号不好,形成干扰,影响收视和感知。
村里有人群聚居的场所(就是关于分地,讨论村里大事儿的时候人群聚居的地方),一般是在村组中心一家没有围墙的院子里。村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是聚众聊天、打棋牌、看电视。返乡农民新购置的电子产品有DVD、VCD、手机等,购买较多的牌子有海尔、创维、康佳、美玲等。
四、被调查村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状况和思考 状况:随着近一两年来村里有线电视的逐渐普及,村民收看收听电视方面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能收看到的电视频道总数也有了几十套,与城市里没订购数字电视的用户在收看电视方面已经差别不大,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本村中,村民对电视机等媒介,即传统媒介的依赖性比较大,电脑这种新型媒介在本村中只有2台,并且还联网困难,网费忒高,在现代媒介方面还比较落后。广播这种媒介在被调查村组越来越受到冷落。报刊书籍的订阅并不多,报刊入户率也比较低。本村没有家庭订购数字电视,他们愿意接收数字电视网络改造,但不愿增加收视费,他们也接受不了为了收看数字电视而多收取收视费。
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已经比较大,村民收看的基本频道(基本频道就是安不安装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都能收到的频道)有:河南卫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cctv-
1、梁祝有线台。村民能收到的对农专业频道只有cctv-7,村民对农村频道或三农节目感觉一般,他们比较期待更加贴近生活的农业科学技术类和牲畜饲养类节目。大多数村民(在调查访问的主要内容中有具体数字显示)不清楚广播电视“村村通“政策。村民希望国家能够实施并加大补贴力度,但最主要的是希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思考:农村中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是说不可能,也不是说提高起来困难重重,也不是说村民不支持、实在交不起钱,笔者认为,欲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应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如进城务工返乡人员买回家的电脑却无法联网、使用等),和城市居民拥有一样的设施资源,这样农村电视频道数目增加、农民了解外部讯息的途径增多,农民的选择空间增大,国家政府就更能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引导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其次,应该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提供更多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资料,为农民减少农活,腾出更多的农闲时间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再次,应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许多电视节目不是农民不喜欢看,而是看不懂。太多的书面语言,太多的流行网络用语,让本来就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防不胜防。许多节目,尤其是那些本该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节目,现在却许多农民欣赏不了(就拿2010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来说,本来是大家共同观看的,但由于有太多的网络潮词、新词,许多年纪略大一点的农民如坠五里雾中,听着演员们嘴里叽里呱啦,看着电视观众笑的前俯后仰,而他们却一脸茫然,根本不明白)。所以要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要么制作一些更贴近农民生活的,不过,节目制作者的文化水平一般比较高,要想非常贴近农民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是上上策,或说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