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2010年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

时间:2019-05-13 18:2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卫生局2010年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卫生局2010年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

第一篇:市卫生局2010年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

市卫生局有关情况汇报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史上资金投入量最大、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时期。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有4家医院获“全国百姓放心医院”荣誉称号。多渠道筹集资金5亿多元,完成了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和3处镇卫生院病房楼建设,迁址新建了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7处医疗机构,新建改建省级重点规划村卫生室319处,引进了全国一流的双源CT、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分别平均提高了15个和30个百分点,报销最高额度由5000元提高到了6万元,累计为468.2万人次的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3.57亿元。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近三成。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接种门诊在潍坊市率先全部了达到省级示范标准,一类疫苗全部向儿童免费接种,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乙肝防控项目。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多年来未出现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认真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6.2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了以“技术向上挂、服务往下沉、乡村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机构协作,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大力开展“医院无红包、满意在卫生”活动,得到了省纪委的充分认可。

二、2010年卫生工作总结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于今年6月16日零时在全市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六个月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次增加了12%,次均住院费用下降了25%;门诊、急诊人次增长了37%,每人次费用下降了27.8%。

(二)完善新农合制度。农民个人筹资标准人均增加10元。结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财政增加补助情况,两次调整补偿方案。形成新农合“全国转诊”的工作格局,中央电视台对此作了报道。我市采取的定额支付管理模式得到了卫生部专家认可。截至11月30日,本年度为69.8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8520万元。

(三)加强卫生基础建设。投资近5亿元迁址新建了市立医院,规划建设了皮肤病防治站综合门诊楼、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和纪台、孙集医院病房楼,建成省重点规划村卫生室103处。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市直医院与10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并与3处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

(四)认真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6.2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对特殊慢性病患者进行了随访管理和干预。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我市承担潍坊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力争到2012年3月底基本完成试点任务。工作中重点开展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五项改革。

三、2011年卫生工作打算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卫生工作总 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医改这条主线,坚持“创先争优、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主题,突出抓好“建设、改革、巩固、提高”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更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㈠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加强监督审计,按上级要求适时开展基本药物省级挂网招标采购工作。建立健全绩效工资制度,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注重向优秀人才及高科技含量、高风险和关键岗位倾斜。

㈡不断增强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增强新农合的保障能力。选择部分病种实行限价医疗或定额补偿。建设新农合报销公示短信平台,提升监督水平。

㈢大力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好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市皮肤病防治站门诊综合大楼、迁址新建羊口医院三项重点基建工程。完成89处省重点规划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任务。

㈣加快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大力支持市级医院技术上挂三甲医院,积极推广和转化新技术项目。建立区域医疗协作平台,促进城乡医疗机构以医疗技术服务为纽带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规范农村医疗市场秩序和乡村医生诊疗行为。

㈤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突出寿光特色,积极推进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五项 改革。

㈥全面落实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㈦探索建立“数字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集全市医疗管理、新农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电子政务等10项子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卫生信息系统,使卫生信息在全市范围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第二篇:##市卫生局“十五”期间卫生工作总结和“十一五”卫生工作目标暨2006年工作要点

**市卫生局“十五”期间卫生工作总结和“十一五”卫生工作目标暨2006年工作要点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兴医和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使我市卫生事业始终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监督执法先进集体、郑州市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等200余个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称号。

一、“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一)卫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在以往投入资金8000万元用于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使我市的113个乡镇卫生院、12个县(市)、区防疫站、妇幼保健院(所)达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人员、设备、房屋配套)的基础上,自2003年起,市政府每年又投入100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一台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B超仪等设备,在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建成100个规范化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提高了农村的医疗急救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使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2005年又投入1000万元用于全市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目前7所示范乡镇卫生院已有3所完成主体建设,其余4所将在12月底前完成主体建设。

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作为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巩义市,2004年有56.8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7.5%,截止目前,参合农民就诊310.9万余人次,共补助资金3205.5万元。2005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财政又投入500万元用于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该市试点工作自8月1日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参合农民45.6万人,参合率达86.4%。截止11月底,全市共补助25912人次,补助金额达160万元,为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同。

三是实施“十百千工程”,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改善农民就医条件。2003年在全市实施的“十百千工程”,即在我市农村推广10项适宜技术,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为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为村卫生所免费培养1000名 1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作为200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大楼建设已全面完工。六县市和上街区分中心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行,届时,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水平将极大提高。

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我市经过多年努力,已基本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疫情网络和疾病控制体系。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不断加大艾滋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力度,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等各项政策,建立了有效的防治工作体系。据统计,我市传染病发病率由80年代的567.07/10万下降到目前的171.47/10万;传染病漏报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我市已实现连续50余年无鼠疫,20余年无白喉,12年无脊髓灰质炎报告。特别是2003年我市的非典防治工作坚持科学防治,群防群控的原则,在全社会构筑起了抵御非典的铜墙铁壁,实现了没有发生一例临床诊断SARS病人,没有一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双零”目标,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三是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工作,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协同当地政府,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参照市级模式分别组建卫生监督执法专业队伍,目前全市已有三个区成立了卫生监督所,监督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保证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同时,开展了个体诊所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合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督力度,重点打击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承包科室和雇佣“医托”等违法执业行为,进一步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3、城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市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来,共投入1.6亿元,加强市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设计科学、装修新颖的病房楼等建设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病人就医环境。

二是建立“引人、育人、留人”长效机制,加快人才培养。

近年来,市卫生局党委把握医疗卫生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引人、育人、留人”的长效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截止到2004年底,市属医疗机构共有硕士研究生156人,博士6人。并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脏外科专家朱晓东和 2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到市七院和市儿童医院担任名誉院长,不仅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提高了我市的整体医疗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医政管理,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监管的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督管理;制订医疗质量评估标准,成立市医疗质量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全市市属、县市区属、企事业、民营共6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质量评估;加强血液、麻醉、检验、院内感染控制等专项管理工作。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各县市供血库、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血液管理情况进行了监控,保障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开展麻醉质控和临床检验室质控,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强化重大医疗事故上报制度,建立了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急救工作管理,成立郑州市急救专业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对市内各急救站实行动态管理,在近三年多次重大突发事件抢救中,卫生系统反应迅速,抢救及时,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四是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拓宽医疗卫生服务渠道。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市按照“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在全市新建了3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多种便民服务项目,履行了“一公开、二优先、三实行、四免费”的服务承诺,为居民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开具了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举办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提供了双向转诊、家庭病床、康复理疗等特色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目前在市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已基本形成。由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7月,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卫生部领导及兄弟省市代表的一致好评。

4、妇幼保健工作成绩突出

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努力降低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技术服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河南省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郑州市从事婚前医学检查、助产技术、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技术培训考核。二是完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妇产科儿科建设,大力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活动,加大爱婴医院管理和监督力度。我市的孕产妇死亡率由1993年的102.84/10万下降到2004年的60.0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0年的41.41‰下降到2004年的15.14‰。

5、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科学防治,防病治病与农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方针,以农村病区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不断推动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 3 展,目前,我市共改水590处,受益人口达36.07万人,碘缺乏病、布病、氟病等地方病患病率大幅下降。连年被评为全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

6、中医和科教工作硕果累累

我市的中医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机构已基本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和乡村医生“能中会西”的良好局面。荥阳市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中医工作,通过项目建设,为农村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好地医疗服务。中牟县在完成创建省中医工作重点县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积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完善网底服务。目前已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单位。

进一步开展科技兴医工作,近三年来,仅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就取得省、市级科研立项共326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122项。市一院开展的《三度90%以上严重烧伤救治的临床研究》、《相对低温持续作用致深度烧伤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项目;市二院首创的“双次自体骨髓移植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技术”、“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眼睑下垂”;市儿童医院开展的“小儿脑瘫的超早期诊断方法”;市三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市七院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并顽固性心哀、抗房颤双腔起搏器置入、冠状药物控释支架置入、造血肝细胞移植治疗心衰技术、机器人辅助下微创冠脉搭桥术等技术创新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

7、纠风专项治理进一步深入

一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取得新成效。近五年来,对市直医疗机构所有临床在用共计约6300余个品种规格的药品(毒、麻、精、放类除外)及2200个品种的医用材料进行了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医用材料分别为约4200、1083个品种规格,成交金额总计6.75亿元,中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15.36%,共让利患者8700余万元。

二是加大收受“红包”、“回扣”的查处力度。实行了医院和药商建立联谊会制度,截止目前,已有270多家药品(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了承诺书。严格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药品收入全部上缴市财政专户,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奖金与药品收入彻底脱钩的规定。积极推广“一、二、三线”处方逐级签字和“百元处方、检查项目”患者签字认可制度。设立“郑州廉医581”帐户,开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新途径。

三是积极开展争创“廉医、诚信、为民”医院活动,努力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坚持公示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药品价格,公示率达到100%;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送交患者签字知情率达到100%。建立医院评价结果信息发布制度,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价格、单病种费用等信息通过市卫生信息网“行评专栏”发布,并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等 4 信息公开发布,让患者自己选择医院,引导患者自愿选择诚信度高、质优价廉、服务好的医院就医。

(二)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较为顺利,但也正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也不断出现,政府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已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同时,卫生改革与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善。

1、农村卫生发展严重滞后

一是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难以保证;二是农村疾病控制形势严峻;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四是农村卫生政策落实不到位。

2、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

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投入不到位,六位一体功能亟待强化。

3、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够健全,职能发挥不够到位

卫生法制建设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滞后,卫生执法力量分散,执法队伍薄弱,执法能力不强。

4、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由于卫生事业发展与我市经济发展不能保持同步,卫生投入不足,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使公立医疗机构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过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同时也由于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对医疗保障投入水平不断下降,导致个人负担过重,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长期受到抑制,“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是卫生改革与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的改造和建设,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健全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 系和信息网络,加强急、慢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加快建立和完善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逐步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和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统筹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比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办好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保证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需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城市新建地区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调整市属医院布局、引进社会资金等形式举办高水平的综合医疗机构或高精尖专科医疗机构。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由综合、专科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组成的城镇医疗服务网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认真贯彻落实《2001年—2010年妇女发展纲要》和《2001年—2010年儿童发展纲要》。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和五保户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适应依法治国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2010年,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45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5岁。

三、2006年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2006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我市全面实现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市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大力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2006年卫生工作的整体思路,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1、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内要完成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市骨科医院病房楼项目要于第一季度投入使用。市二院3月下旬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市中心医院病房楼 6 开工建设,市五院病房楼年底竣工,并通过重点项目工程验收,市七院完成新院主体工程建设。

2、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未成立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县(市)区必须在上半年建立独立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并实行卫生行政综合执法。

3、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和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4、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快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预备队和应急医疗救治队伍的日常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办好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保证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需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城市新建地区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调整市属医院布局、引进社会资金等形式举办高水平的综合医疗机构或高精尖专科医疗机构。

(二)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逐步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切实缓解我市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去年巩义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扎实做好五县(市)一区的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未例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市内五区应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而更多地惠及我市广大农民。与此同时,要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把我市第一批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好,使其真正成为我市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典范。

(三)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强化制度落实

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继续加强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疗救治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认真做好母婴阻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对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继续全部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

进一步提高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规范治疗率为重点,全力以赴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等项工作。加强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快速。以巩固和保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为重点,加强对薄弱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的督导,确保“四苗”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继续保持在90%以上。以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继续做好爱国卫生和地方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郑州市救灾防病预案》的要求,确保灾后无大疫。

(四)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今年要围绕建立和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服务体制和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探索公立医疗机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运行模式,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大和引导外来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卫生领域,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壮大发展卫生事业。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总之,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和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其它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规范服务、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五)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

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一定要遵照“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条例》,切实把发展中医事业提到重要日程,纳入责任目标,将中医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将中医机构建设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医工作的指导,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抓住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名”战略,增强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六)切实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按照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环节:一是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违规行为;二是认真贯彻《献血法》,对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采供血、临床输血的日常监管,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三是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检查;四是开展对《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五是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做好有关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依法查处危 8 害劳动者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六是认真落实“四城联创”整治工作方案,努力完成创建工作任务。重点是强力开展“五小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彻底改变“五小单位”脏、乱、差的局面。各县(市)、区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整治工作责任制,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卫生部门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

(七)统筹做好医政管理、妇幼保健、卫生科教和领导干部保健工作

一是加强医政管理,强化全行业监管。按照卫生部关于今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管理年”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在全市医疗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及方法进行修订完善,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应急救治队伍建设,实行急救站分级管理,完善各种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严格标准,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准入,加快构建我市分工合理、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医疗服务体系。贯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产生危害。

二是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继续贯彻实施“两纲要和两规划”,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是加强卫生科技教育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全省卫生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创新、引进、推广”战略,加大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力度,加强重大疾病科研攻关,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招标。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管理,继续抓好基层无学历人员培训,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管理。

四是做好我市领导干部保健工作。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保健工作的要求,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已于去年年底正式成立,并隶属于市卫生局管理。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保健工作,市保健办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市属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的保健工作。

(八)加强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坚持把反腐纠风工作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着力纠正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探索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新模式,加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实行纠风工作全行业管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继续巩固和深化社会服务“三级”承诺制,加大医务人员自我教育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探索和建立卫生系统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巩固纠风专项治理成果,以争创“廉医、诚信、为 9 民”医院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向郭春园学习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卫生系统的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市卫生局计划”卫生工作计划

2008年全市卫生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达小康,建设新___”的总体要求,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突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三大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建设全国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实现医疗卫生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指导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08年我市卫生事业奋斗目标。

一、跨江发展

1、全面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基本完成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建设,启动江南、江北的对口帮扶工作,浦口区中心医院建成第一医院分院,六合区人民医院建成鼓楼医院分院,努力提高江北地区的卫生综合实力。

二、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妇幼卫生

2、全面巩固小康指标成果,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100,人均筹资额110元以上,农民参保率97以上,基金使用率90以上,农民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30。

3、六城区新(改)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1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年内建成5个省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4、在秦淮区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试点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力争城市居民和农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分别达45和60以上。

三、疾病预防控制

6、加强疫情监测,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90/10万以下,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

7、做好计划免疫工作,脊灰、麻疹、百白破、乙脑、流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24小时卡介苗接种率城区达98、农村达95以上。

10、市疾控中心检验项目100达到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A类疾控机构检验能力标准,区县达80。

1

1、全面推广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做法和经验,在街道(镇)设立卫生监督、疾控中心分支机构,夯实公共卫生网底。

四、卫生监督执法

1

2、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继续在经卫生许可的餐饮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率达95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100,食物中毒及时查明率100,力争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1

3、50以上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车辆基本符合卫生部标准;卫生监督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五、应急管理

1

1

5、建立健全全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指挥网络通讯系统。

六、医疗机构管理

1

6、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___地区区域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1

7、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推进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工作,鼓楼医院、第一医院、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口腔医院、高淳县医院、江北人民医院率先通过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评审。

18、落实“三合理”规范,试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巩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同城互认,完善惠民医疗服务体系,推进“药房托管”工作,努力缓解困难群体“看病贵”问题。

19、制定___市医疗机构内部财务控制规定和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分配机制,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

20、建成第二医院、脑科医院、儿童医院、胸科医院等病房大楼和江宁区医院门诊大楼并投入使用;启用南山医院,南医大二附院托管第三医院;加快推进鼓楼医院南扩、第一医院南扩、妇幼保健院妇儿保健中心大楼和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医院、高淳县新区医院等工程进度。

七、科技兴医和人才培养

2

1、完成“213”人才的新一轮选拔工作,建设___市卫生系统的高级人才库。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扶持3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6个领军型人才。

八、中医工作

2

2

九、行风建设

2

4、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十、综合管理

2

5、建立卫生电子政务平台,实现许可、处罚网上运行。

2

6、在市应急指挥中心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运行医疗机构管理、计划免疫、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干部保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

2

7、局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完成率达100;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完成率达100。

28、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警医共建,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和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29、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重点办好两个专版、两个专栏。局直属单位全年正面宣传4000篇、7000篇次以上。

30、开展档案管理达省级标准工作,鼓楼医院达省特一级,胸科医院、市疾控中心、市血液中心达省一级标准。

>>>>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市卫生局2008年卫生工作总结

×市卫生局2008年卫生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市委、政府创业竞赛活动,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强行风建设,认真开展纠正医药

购销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及院务公开工作,杜绝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扎实抓好各项医疗、预防保健等卫生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落实公共卫生体系项目建设

(一)扩建市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楼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项目占地面积385平方米,建筑面积2310平方米,属六层框架结构,工程总投资230万元(含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购臵)。该项目于2008年8月通过市规划局的批准,同年10月进行网上公开招标,12月动工,2008年5月,完成主体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完工,验收后可交付使用。

(二)改建市立医院传染科病房

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指导原则》的要求,市立医院传染科病房在去年改造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改扩建传染病房,预计总投入113万元,其中土建40万元,设备73万元,改建后病房面积达1000平方米,病床20张。

(三)乡镇卫生院建设

一是麻沙中心卫生院产科综合楼建设,370平方米,总投入80万元,该项目年底前完工将投入使用。二是将口卫生院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被我市市委、市政府列为2008为民办实事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421平方米,建筑面积

1744平方米,总投入120万元,10月工程动工,预计2008年5月将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是回龙卫生院完成了门诊及产科的改造和装修,面积400平方米,投入近10万元。

二、防疫、妇幼保健工作

继续加强计免接种工作,莒口、回龙、书坊卫生院完成计免门诊规范建设。全市出生3057人,计免建卡率100%,全市儿童卡介苗接种率100%,乙肝疫苗接种及时性率100%,小麻糖丸接种率98.8%,百白破98.8%,麻疹为98.2%,儿童计免保偿率为100%。加强病毒性肝炎综合防制工作,对重点人群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乙肝疫苗2450人份、甲肝疫苗3500人份。继续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至目前,全市发现结核病涂阳病人130人,治愈率85%以上,完成全年任务的。今年,各种法定传染病9种622例,与去年对比下降21.56%,占前4位的是肝炎、结核病、淋病和梅毒。完成省下达的鼠疫、麻风病及皮防防制任务。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抓好农村改水改厕,今年农村饮用自来水工程改造45个行政村,资金投入464万元,受益人口3.2万人;改建三级化粪池户厕535户(其中沼气池60户),共投入48.7万元。

妇幼方面:一是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落实妇女儿童保健措施,加强宣传,发放宣传单5000多份;据统计今年全市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87.79%,纯母乳喂养率达79.97%。二是加强全市孕产妇管理,系统管理率89.75%,规范管理率为88.29%,共筛查出高危孕妇1068人,筛查率为32.4%,管理率达100%;新法接生率100%,住院分娩率达99.58%,产前检查率95.51%,产后访视率94.21%,婴儿死亡10.31‰,均低于省定标准。查处12例非法家庭接生案件。今年,我市实现了孕产妇死亡率为零。三是抓好全市儿童系统管理,以村为单位儿童系统保

健覆盖率为100%,管理率为89.73%;全市7岁以下儿童体检21458人,查出疾病及缺点人数6388人,占29.77%,治疗率为80.23%,筛查体弱儿429例,筛查率2%,管理率100%。四是积极开展妇科病普查工作,全市共查1368人,患病率48.6%,对患有疾病的妇女均给予相应治疗和卫生保健指导。

三、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一)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行为

一是积极推行招标采购制度。县级医疗机构积极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据统计,今年,市级医疗机构参加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金额699.3万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74.3%,让利给患者36.85万元;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跟标采购。二是进一步完善药品购销制度。各医疗单位建立健全药品购销各项制度,成立药事委员会,对药品购销渠道进行监督管理。市立医院还成立药品评审专家库和药事监督小组,药事委员会和专家库成员在药事监督小组的监督下开展药事活动,该院还引入竞争机制,对药房(库)人员试行考核、评比末位待岗改革。三是积极开展诚信药房活动。今年,结合全市医疗机构开展 “先进药房、先进药库” 评比活动,我局与药监局联合对各单位的药房、药库进行指导、检查、验收,以促进药房、药库的规范化建设。市立医院在开展诚信药房活动中,对群众反映有回扣行为的药品或用药量不正常的药品,医院经认真调查、核实,无论有无反映的情况,均暂停止使用或改换剂型和厂家,通过监督检查,发现有16种药物存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坚决予以停止使用(停止进药和退回厂家)。漳墩卫生院实行药房托管,杜绝了医药采购的不正之风,受到南平市卫生局的赞赏。

(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诚信的服务意识。组织各医疗单位开展医德医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的专题教育活动;学习卫生行业纪律“八不准”及惩处办法,并把内容公开在院务公开栏内。市立医院还将“八不准”及惩处办法,通过门诊大厅公示栏、电子滚动屏幕向社会公示,加强社会监督。各单位通过开展医德医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的专题教育活动,人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医德医风明显好转,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如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产科病房工人杨巧兰同志在整理床铺时,拾到一本银行存折内有人民币725元和现金500元,立即交还失主;市立医院妇产科两位医护人员在出诊救治难产产妇时,收到当时难以拒绝的“红包”,回院后立即主动将“红包”上交院方处理。今年以来,共退回“红包”3人次,金额500元,上交“红包”2人次,金额200元。通过明察暗访,没有发现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收取处方提成和收受“红包”、回扣的现象。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情暖医院、优质服务”及向社会服务承诺等活动。我局于7月初转发了《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医疗机构开展“情暖医院、优质服务”活动的通知》,同时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的实施方案》。各医疗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纷纷掀起开展“情暖医院、优质服务”和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的热潮,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建立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确定责任人。市立医院采取四项措施公开向社会服务承诺,即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倡议书、建立“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的三级承诺机制、制定并公开违诺行为的处理办法,制定医患双向协议书,确保患者的权益和义务。

三是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各医疗卫生单位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公开药品单价及各项医疗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市立医院实行电脑网络收费,及时提供规范的住院、门诊费用一日清单,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同时不定期开展大金额病历检查和医疗收费进行自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6月,各单位对收费情况进行了自查,并根据文件精神停止了2001年以来南平市制定的新的医疗收费项目。中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各种便民惠民措施,如开设外科病房、聘请省级专家、引进高新设备、推出手术费8.5折优惠、开设平价病房、救护车免费接诊、对急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等11种常见病实行低于物委收费标准300至800元不等的单病种最高限价收费等措施,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今年,该院对特困户采取优惠政策,共帮扶了三位特困户(一疝气病人、一五保户食道癌病人、一双肾膀胱结石子女不赡养病人),给予手术费,药费减免和困难补助费共计15022元。

四是加强监管,提高医疗质量。为加强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7月,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市设有产科的14所医疗保健单位进行产科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去年10月至目前,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为零。8月4-6日,我局还抽调有关人员,对全市12所乡镇卫生院的执业行为、病案质量、合理用药、医院感染管理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在9月已整改完毕。同时还要求市中医院、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对所属的村卫生所进行全面检查,卫生局进行随机督查。针对今年医疗纠纷发生较多,12月10日,我局召开院长会议,对今年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各医疗单位也相应制定了责任追究制。

五是查找问题,及时整改。我局及各医疗单位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领导接待日和发放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查找

第五篇: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2011年上海市卫生监督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意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升卫生监督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一、进一步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1、加强各级卫生监督所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落实卫生监督经费,使卫生监督所的执法装备、办公用房、执法车辆达到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标准。

2、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卫生监督所参照公务员管理改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充实一线卫生监督员,不断优化人员结构,确保日常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卫生监督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

3、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落实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经费,加强卫生监督稽查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4、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按照《2011年-2014年上海市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技术支持水平。

5、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对卫生监督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的扶持力度,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注重对现场执法技术等卫生监督重点领域的研究,努力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

6、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根据本市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件要求,优化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核以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审批程序,做好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核工作以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并联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

二、做好世博会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

7、做好世博会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根据《关于下发<2011-2011年上海世博会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完成世博园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工作。强化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加强世博会期间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有效维护公共卫生秩序。

三、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8、建立和完善职业病综合防治体系。以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为目标,实施《上海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升职业病综合防治能力。

9、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按照本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10、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上海市职业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质控中心,加强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和培训,规范职业卫生服务行为,提高职业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1、扩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在本市开展卫生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基层职业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探索本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和监管模式。

12、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涉水产品和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工作

13、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本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本市重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检查工作。

14、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现制现售水和管道分质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继续推进本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试点工作,在嘉定、奉贤两区开展本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本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试点区县范围,同时完成卫生部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试点工作。

15、加强涉水产品和消毒产品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涉水产品、消毒产品和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认真做好《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11版)》和《省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的贯彻执行工作。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6、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继续做好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的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冬春季呼吸道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

17、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口腔、内镜等科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18、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严防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加强对村卫生室和家庭病床的医疗废物监管,进一步规范其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监督检查。

19、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继续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备案工作。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监督检查。

20、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监督检查。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监督检查和宣传指导,督促学校和托幼机构进一步规范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

六、加强医疗服务和血液安全监督管理

21、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结合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加强对《上海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效果的评估,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大型医用设备、医疗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的监管。探索中医医院科室设置及名称的规范管理。继续开展医疗广告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专项治理和整顿,规范医疗广告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2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拟定本市《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上海市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管理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

23、提高医疗服务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管理系统,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信息支持平台。

24、加强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指导和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培训,增强其依法执业的意识和自觉性,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25、继续加大血液安全监督力度。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单位的监管,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严格规范采供脐带血行为。应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打击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冒名顶替献血等不法行为的力度。

七、继续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和整治“医托”工作

26、继续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工作。重点打击固定场所无证行医行为,特别是非法接生、非法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建立健全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大对无证行医处罚力度,并认真做好相关司法衔接工作。

27、继续开展整治“医托”工作。根据《上海市整治“医托”工作方案》要求,通过采取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综合整治、疏堵结合等措施,严厉打击“医托”违法行为,维护医疗服务秩序。

八、认真做好卫生监督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28、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公开工作。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制定本市卫生监督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各区县卫生局应根据要求,制定辖区卫生监督信息公开工作管理规范,落实信息公开工作。

29、加强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处置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处置流程,加强投诉举报信息的报告和分析,不断提高投诉举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下载市卫生局2010年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卫生局2010年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卫生局拥军优属工作(模版)

    市卫生局拥军优属工作措施实 近年来,市卫生局立足于卫生服务的双拥职能,多措并举,切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不断推动我市双拥工作迈向新高。 加强组织领导,把拥军优属工作作为重点工......

    市卫生局20xx年卫生工作总结(合集)

    市卫生局20xx年卫生工作总结一、20xx年主要工作情况(一)卫生改革。今年全市卫生系统加快推进以“两权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改革,xx等xx家卫生院顺利实施“两权分离”改革。......

    市卫生局2006年卫生工作总结[合集五篇]

    文章标题:市卫生局2006年卫生工作总结[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2007年1月17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是......

    2013年卫生局卫生工作年终总结

    县卫生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年来,通过卫生系统干部职......

    2009年卫生局卫生工作年终总结

    2009年卫生局卫生工作年终总结××县卫生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卫生事业的健......

    市粮食局工作十一五规划

    文章标题:市粮食局工作十一五规划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搞活粮食流通这一重点,做大做......

    市卫生局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XX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市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讲话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

    市卫生局团委工作要点

    **市卫生局团委工作要点一、坚持党建带团建,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1、深入实施"五带"工程,全面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巩固局机关、医院、下属单位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