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人教部编版(2016)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9)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积累运用(68分)
一、写出汉字的拼音朋友。(8分)
二、拼写乐园。(8分)
三、巧辨双胞胎。(12分)弯()休()象()湾()体()像()昨()关()岛()作()天()鸟()
四、照样子,组词。(9分)
五、在图框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六、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花:①一种植物; ②样子或形状像花的; ③模糊不清; ④用掉。1.今天买足球,我花了一百元钱。().2.我最喜欢梅花,因为它的生命力很顽强。().3.奶奶的眼睛花了,看什么都像蒙了一层纱。().4.雪花在空中飞舞,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特别:①十分,非常; ②与众不同,不普通。5.这件工艺品构思很特别,市场上从没见过。()..6.妹妹的装扮特别显眼,我一眼就发现她了。()..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例:天上的白云雪白雪白的,像一群小绵羊。(仿写比喻句)1.田野葱绿葱绿的,像。2.枫树长得又高又大,像。例: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补充句子)3.种子 睡觉。4.邓小平爷爷 植树。
八、读句子,根据意思写诗句。(6分)
1.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
3.无情的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茵茵的一片。
九、日积月累。(5分)
1.与其锦上添花,不如。
2.我属马,比我大一岁的人属,比我小一岁的人属。
3.有关诚信的名言,我知道《 》的“轻诺必寡信”,《左传》的“ ”,还有《韩非子》的“ ”。
4.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读写天地(32分)
十、课内阅读。(6分)
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1.照样子仿写含数字的词语。(3分)
四面八方
2.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中,“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可以看出孩子们想早点救出公主的 心情。(1分)
3.画线句子是个 句,表现了孩子们炸死魔王,救出公主后 的心情。(2分)
十一、开心阅读。(11分)
有趣(qù)的动物语言
狗看到主人,总是不停地摇尾巴,这是在说:“这就是我。”狗用尾巴当扇子,将自己身上的气味传向四方,让主人闻到。狗犯了错误(wù),总是夹紧尾巴,防止身上的气味传出。
猫和主人亲热时,常用脑袋在主人腿上来回摩(mó)擦,这是在说:“我爱主人。”猫摩擦时会将一种香味留在主人身上。邻居的猫闻到这种气味便识趣地走开。
一只狼追一只小兔,眼看就要到口。突然,它伤心地离去。原来,它从小兔身上闻到了其他狼留下的气味,好像听到同伴在说:“小兔是从我嘴(zuǐ)里逃走的。”凶残(cán)的狼从不抢同伴的食物。1.短文介绍了、和 三种动物的语言。(3分)2.想一想,它们在说什么?(6分)
(1)狗夹紧尾巴,好像在说:“ ”(2)猫用脑袋在主人腿上摩擦,好像在说:“ ”
(3)狗在吃食物时,看见另一只狗走来,狗竖起尾巴,好像在说:“
”
3.狼为什么不追小兔?在文中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2分)
十二、快乐写话。(15分)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她)的外貌、爱好和你们在一起快乐的事情吧!我的好朋友
期中测试卷
一、yǒnɡ zuì tāo xiū zhuànɡ shānɡ suàn xuǎn
二、邮局 甘甜 民族 钱币 炒饭 游戏 补充 使劲
四、留下 留心 留客 精灵 精力 精神
发财 财产 财务
五、蓝蓝 碧绿 温暖 美丽 凉爽 细长
六、1.④ 2.① 3.③ 4.② 5.② 6.①
七、1.一块柔软的绿毯 2.一把绿色的太阳伞
3.在松软的泥土里 4.在天坛公园认真地
八、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九、1.雪中送炭 2.蛇羊
3.老子失信不立小信成则大信立 4.奔涌长耸
十、1.示例: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2.迫切 3.排比喜悦
十一、1.狗 猫 狼
2.(1)主人,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2)我爱主人,主人也要爱我哟!
(3)这是我的食物,这是我的地盘,不许你进入。3.凶残的狼从不抢同伴的食物。
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及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评价,激励、导向等多种功能。它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部分,又包括编制试卷、测试、评分、分析等一些小环节,而编制试卷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他既耗费精力,又往往难以尽入人意。整个测试的目的,功能往往通过试卷体现出来。试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若试卷失误过多,则测试的目的很难达到。这就明确要求我们应妥善而科学地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因此,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应特别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测试的目的
由于测试目的的不同,对测试的内容及形式要求均有不同。比如说,学生学完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之后,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我们编制试卷时应紧扣教学内容,题目不能太难,试题质量也不必像总结性那么高。而总结性考试,一般在学期末或学年末,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结束后进行,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该时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做出全面总结性评定。如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都属此类。由于它具有总结性的特点,所以试卷的覆盖面要广,要求性高。
可以这么说,明确考试目的,是编制小学语文试卷应做的第一项工作。做好了这项工作,我们才可以向前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二、坚持做到“不超课标”“不超前”
所谓“不超纲”,是指我们在编制小学语文试卷时要注意不超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标》所规定的范围,努力做到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语文知识,应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它对学生在各个年级段应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具有具体要求。而课本则是新大纲的这些要求的具体承担者,它将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化为形象的语言材料,以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正因如此,我们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用来评定教学效果,考查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语文试卷当然也应坚持做到这一点。这样做,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有助于教师确切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所谓“不超前”,是指我们在编制试卷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语文学习的阶段性,要以考查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作为编制试卷的出发点,考查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运用等情况。而即将学到的新知识不应该作为编制试卷的材料的来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超前”已被越来越多试卷编制者及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认识,他们所使用小学语文试卷,“超纲”现象并不多见。但是,试卷考查内容“超前”的现象依然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只要这样,我们才能编制出合格要求的试卷,试卷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试题表达要明确,指导语应清楚,例题要典型
试题表达要明确,主要是指试题的语言应简明易懂,切忌啰嗦、含糊。如作文题,对小学生来讲,不能把范围限制得太窄,至使学生冥思苦想,没有东西可写。也不能太宽,使得学生不知要写什么、从何写起。比如《学校的一天》这样的题目就不适合小学生写。因为是指写整个学校一天的所有情况,还是要写“我”在学校的一天的所有情况,还是要写“我”在学校的一天?不清楚。
指导语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的,如果用词过于深奥或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学生就会因不懂题意或产生歧义而影响考试的效果。因此,我们特别强调指导语应清楚。
有时,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试题的做法,我们还可以在试卷上举出例题作为示范。此时,要特别注意列举的题目一定要典型,既有代表性,又能说明问题。比如下面这道题中的例题正起到了这种作用。
照样子,填上适当的答案
例: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夏天
1.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
2.黑暗对晚上正如光明对()
3.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不难看出,例题中包含两组词,每组词中前一个词是后一个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特征。学生根据这个提示,就会很容易地做好这道题目。
第二篇:部编人教2020-2021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2020-2021学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年级语文
(时间:7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拼音小乐园。
(28分)1.小猴子,摘果子。(6分)
zhi
b
w
chi
yin
you
in
un
ɑ
u
zh
ch
wo
yuɑn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节:
2.小松鼠,连一连,请帮图片找名字。(8分)
3.小青蛙,拼一拼,想一想括号里该填什么。(6分)
l-ǘ→()j-ǚ→()ch-()-()→chuánɡ
s-u-ān→()t-ōu→()q-()-()→quān
4.小白兔,看图片,写音节。(8分)
二、字词小城堡。
(32分)1.猜一猜,连一连。(6分)
2.拼一拼,写一写。(11分)
我家有sì()kǒu()rén(),这lǐ()tóu(),最有趣的shì()我bā()shí()岁的爷爷,他shǒu()脚灵活,ěr()不聋,眼不花,可有意思le()。
3.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一个笔画,变成另一个字。(5分)
例:一(十)
十()
白()
了()
人()
大()
4.数笔画,写笔画。(4分)
(1)
“牙”共()笔,第四笔是()。
(2)“向”共()笔,第三笔是()。
4.填上合适的反义词。(6分)
5.三、句子小擂台。
(照样子,写句子)(9分)(1)星星是夜空的花朵。
是 的花朵。
(2)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像。
(3)爸爸看书,妈妈看书,我也看书。,也。
四、课文直通车。
(6分)1.弯弯的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 尖。
2.江南可采莲,莲叶。
五、阅读天地。
(10分)香蕉树妈妈,个子高又大,生下胖娃娃,长得像月牙,从小手拉手,兄弟不分家。
1.香蕉树妈妈长得什么样?我用
线画出来。(2分)
2.谁长得像月牙,从小手拉手?我用——线画出来。(2分)
3.读儿歌,我又认识了新的生字宝宝,我用
画出来。它的读音是()。(2分)
A、xiānɡ jiāo
B、xiānɡ jāo
4.这首儿歌写的是,它的特点是。(4分)
六、看图写话。
(15分)大家看一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先想一想,再写几句连贯的话。
第三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9)
五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卷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lǐ mào yòu zhì wǔ rǔ ɡuī ju shēn yín()()()()()chuān suō jǐ lianɡ chuán cānɡ jù jué yǔn nuò()()()()()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6分)辩()掏()援()谣()壁()锦()辨()淘()缓()遥()璧()绵()3、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好似(shì sì)困窘(jiǒnɡ jǔn)迸出(bènɡ bìnɡ)应声(yìnɡ yīnɡ)家禽(qín qínɡ)歼灭(qiān jiān)粗糙(zào cāo)勉强(qiánɡ qiǎnɡ)4、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1)手疾眼快()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 急速(2)浑黄一体()①浑浊 ②糊涂,不明事理 ③天然的 ④ 全满(3)随心所欲()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副词)将要(4)负荆请罪()①背 ②担负 ③背弃,辜负 ④亏欠、拖欠 5、把词语补写完整,并选择填入句中。(6分)彬彬()()娓娓()()任()任()()()堂堂()尽脑汁()寝忘食()舌如簧()声屏气 他长得 __________,待人接物_____________,说话____________,工作__________,大家都很喜欢他。
6、根据要求变换句子。(6分)(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喂,到阳光小区坐几路公交车? 用上礼貌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10分)(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
(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 》、《 》、《 》,王熙凤是《 》中的人物。
(4)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你最喜欢的一篇是《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的人物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幅你积累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一句你积累的名言或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4分)(一)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3、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3分)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3分)(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1分)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6、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3分)(二)__________________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不用付钱()夫人()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分)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1分)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 ________________。(3分)4.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2分)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2分)6、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合适的标题。(1分)三、习作(30分)我最_______的一个人。
写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的感激、钦佩、怀念、愧疚……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mào wū rǔ guī jǚ 外()()()fù jì diàn è hào 天()()()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蹄()梁()禽()谣()啼()粱()离()摇()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勾。(2分)1、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老汉。(mò méi)2、炮弹在您的身边爆炸,您倒在血泊里……(pō bó)3、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jiáo jué)4、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zhòng chóng)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5分)杯()车()不()代()势()可()1、写出两个“千”字开头的四字词:()()五、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3分)楚王看见了 问他们 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 他是哪里人 六、请根据要求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3分)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2、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七、我是小医生,一定能治好它们的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1、他们迈着轻快的步子担着沉重的货物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2、武松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
八、请把下列的诗句、名言、对联等补充完整。(4分)1、地满红花红满地。
2、少年易老学难成,。
3、归来饱饭黄昏后,。
4、你的座右铭是: 。
九、在本学期1—4单元的课文中,哪个主人公最让你喜欢,为什么?不少于50字。(5分)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15分)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2分)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3分)。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 ”划出来并说说原因。(3分)6、假如你就是被救的一位村民,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3分)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
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用“—”画出写母亲表情的句子。(1分)2、按要求改写句子,意思不变。(2分)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把”字句:
“被”字句:
3、母亲每一次开完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2分)4、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2分)5、默读划双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会想什么?(2分)6、仔细读读最后一句话,联系全文想想:妈妈悲喜交加,她“悲”的是:
“喜”的是:
(2分)7、儿子哭着没有把话说完,请你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用“是您……,是您……,是您……”这个排比句式把儿子的话说完。(2分)8、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第三部分:习作(35分)一、小练笔:写信封(5分)杨红是上海市新闸路170号楼405室的一名小学生。(邮政编码:200040)张华是北京市海淀区3号楼601室的一名小学生。(邮政编码;
100085)张华和杨红本来是一对好朋友,现张华想写一封信给杨红,可是信封却不会写,请你帮他写一个信封。
二、作文。(30分)题目:我得到了______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3)450字左右。
400 440 480 520 560
第四篇: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1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匿(nì)
熏陶(táo)
免冠(guàn)
伤痕累累(lěi)
B.烙饼(luò)
憋闷(mèn)
驾驭(yù)
一气呵成(hē)
C.叱咄(chì)
麾下(huī)
捯气(dǎo)
战战兢兢(jīng)
D.塞下(sài)
冻馁(něi)
阎罗(yán)
血雨腥风(xu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霹雳
礼聘
烟囱
千钧之力
B.掂量
荣膺
腌臜
两协插刀
C.招架
盘恒
笑涡
如坐针毡
D.俯身
名讳
绰号
天纶之乐
3.根据提示默写填空。(9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3)把酒问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秋远塞若为情!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2分)(?)
A.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已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他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商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6.格列佛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了解与观察,也彰显着时代特色,饱含对时代的讽刺。请结合《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书中多次提到中国,请你写出两项关于中国的内容。
(2)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说说“慧骃”是怎样教育子女的。(说出一个方面即可)
7.某班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7分)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要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写一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3分)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已》)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已》)
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2分)
(一)一碗热汤(14分)
赵向辉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流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
“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
000元!”
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
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2分)
第一次特别对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
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3分)
4.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5.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3分)
(二)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13分)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
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例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望看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齜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4分)
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3.设置悬念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色。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善良大度、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多才多艺的人。
B.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后的得意与兴奋。
C.“弟弟”的“长风衣”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在文中多次出现,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借“弟弟”所写小说中主人公的话,巧妙地点明文章中心,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弟弟”的由衷赞赏之情。
(三)(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①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
4.【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分)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磨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所呈现的画面。
2.仔细阅读下阕,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体会词人内心的情感。
三、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从前,在一个铁匠铺里,有一块放在那里很久的木头。它看见铁匠整天叮叮当当地把一块块毛铁打成各种各样的用具。心里十分美慕,同时也自卑自己的无用。于是,它请求铁匠把自己打成锄头,铁匠微笑着说:“你有你的用处!”木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的用途,再三请求铁匠,铁匠无奈地把它塞进火炉。木头快燃尽时,它透过一扇门,看见了屋里的床和柜子,突然明白了什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
一、1.【答案】D
【解析】A.“冠”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guàn。B.“烙”应读作lào。C.“捯”应读作dáo。
2.【答案】A
【解析】B.两协插刀——两肋插刀。C.盘恒——盘桓。D.天纶之乐——天伦之乐。
3.【答案】(1)何妨吟啸且徐行
(2)闲登小阁看新晴
(3)被白发欺人奈何
(4)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5)舍鱼而取熊掌也
(6)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4.【答案】C
【解析】A.成分残缺。滥用介词“让”;使句子缺主语,可删掉“让”。B.用词不当、偷换主语,可将“让该片”删去,并把“赢得”改为“突破”。D.“前后”与“上下”语意重复,可删掉“上下”。
5.【答案】C
【解析】A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B项,“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D项,《儒林外史》描写的是一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而不是商人及官绅的活动。
6.【答案】(1)中国人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有印刷术;中国语言拼写困难。(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绝不溺爱子女。18
岁以前,除了几天以外,不让它们吃到一粒燕麦;也很少让它们吃奶。在夏天,它们早晚都在户外吃两个钟头的青草,它们的父母在一旁监督。
?示例二:让子女接受艰苦的训练。让子女们在陡峻的山岭跑上跑下,或者在坚硬的碎石地上跑来跑去,以训练它们的体力速度和耐性。它们跑得浑身出汗时,就命令它们跳进池塘或河里,全身浸在水中。
?示例三:定期检验运动情况。每年集会四次,表演跑跳技能和其他体力或者技巧方面的本领。
?示例四:重视子女们的学习。
让它们学习有关节制、勤劳、运动和清洁的功课。(意思对即可)?
7.【答案】(1)示例: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示例:②说一说同窗趣事
③抒一抒师生真情
(3)示例一: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示例二:几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示例三: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二、(一)
1.【答案】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
【解析】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梳理能力。细读文章,抓住“特别对待”中的“特别”,根据文中语句,采用“何人以何种方式做何事”这一模式概括作答即可。要抓住两个要点“服务员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背着老婆婆”。
2.【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②推动情节发展(或“为后面情节作铺垫”),因为天冷,老婆婆才会想要喝碗热汤。③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从环境的特点、这段描写与情节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立冬后的小城路为人物提供了出场背景。因“凉”而取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老婆婆走进店里买一碗热汤喝。另外,还要注意写法方面的特点,寒冷与店内人们的热心形成对比,突出了“善良”这一主题。
3.【答案】①二三等奖还未抽出,如果不继续抽奖,经理就食言了。②写继续抽奖才能引出顾客看穿抽奖活动并放弃领奖的内容,表明顾客受到经理善心的感染,突出了善心的传递,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语境,从该情节与后文内容和全文主题之间的关系两个角度思考。“继续抽奖”的结果是“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且作者借客人之口揭开了抽奖的真正目的,也表现出客人的善良,从而深化了主题。
4.【答案】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突出经理不想让客人看穿他刻意安排这次抽奖活动来帮助老婆婆的心理,表现了经理的善良和机智。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的分析能力。先确定描写方法,然后结合经理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倒箱子的掩护动作,体会经理这次抽奖是特意安排的,目的是帮助老婆婆,从而表现了经理的善良和机智。
5.【答案】①为人实诚、本分。②关爱老伴,有责任心。③坚强乐观。④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能力。结合老婆婆进店只是想买一碗热汤喝,给生病的老伴买药、带肉饼、照顾老伴可以看出她为人本分,有责任心。得到别人的帮助,高兴得流泪,坚定生活下去的信心,可以看出她坚强乐观,容易满足。
(二)1.【答案】腿有残疾的弟弟每天到广场上弹吉他,并把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能力。首先阅读全文,把握关键信息,采用“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结果”的形式作答。需要注意解答本题时,要突出弟弟的身体状况——从第⑨段中“把左腿的又肢摘下来”可知弟弟是残疾人。还要交代弟弟挣钱的目的——根据第⑧段“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概括。
2.【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琴盒里的钞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钞票在琴盒里的状态,烘托了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兴奋与得意。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根据“悠闲”“躺着”“一脸的得意”可确定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体会对钞票的描写其实是为了表现弟弟的情感和心理。根据“得意”可确定要表现的是弟弟助人后的兴奋与得意。
3.【答案】示例:第③④段设悬:为什么弟弟中午回来时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晚上回来时它却“干干净净”?第⑧段解悬:原来弟弟挣钱是为了帮助乞丐。这样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写法鉴赏能力。首先要找到文中设置悬念的地方,所谓悬念,即叙述过程中只说结果,而不说原因,引起读者对事件原因的探究,待后文恰当处予以明示的手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如弟弟最初去的时候回来风衣上“布满了脚印”,而晚上再回来时就“干干净净”了,暗示他和乞丐们已经和解,而没有明示和解的原因,文章最后揭示,原来弟弟唱歌是为了帮助乞丐,和解的原因不言而喻,人物形象瞬间高大,文章的主题也得以凸显。
4.【答案】B
【解析】“神采飞扬”一词是神态描写,不是动作描写。
(三)1.【答案】D
【解析】A.介词,在/介词,比。B.连词,所以原因。C.能够/同“德”,感恩、感激。D中均为“归依”。)
2.【答案】(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3.【答案】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里要注意先翻译句子的意思:年龄还没有到三十岁,如果在道德和学问上多下些功夫,(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这样吧。根据句意进行断句。
4.【答案】(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
(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
?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1)从“计日以还”“天大寒”“弗之怠”“不敢稍逾约”,可以看出宋濂“勤奋好学”“诚信”的优秀品质。(2)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差
距”“希望”,然后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
【乙】文参考译文:
我看见您题写的字,认为这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写的)。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我小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吃的穿的都很匮乏。即使知道应该早些向先生请教,学习知识,然而母亲老迈,不得已就先做了官。所以年轻的时候,能够在学习上下的功夫不过十分之五,而做了官的时候,能够在学习上下的功夫就只有十分之三了。所以我的学问就衰退不进步,到了今天已落在各位后面。我私下看您的天资超强,有父母可以依靠,年龄还没有到三十岁,如果专注于道德和学问,(所取得的成就)应该不仅仅是这样吧。不敢说您现在所拥有的成就,不足以在众多贤士中称雄,但还是没有达到古人的高度,所以为您过往的岁月感到惋惜啊。
(四)1.【答案】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战旗、号角、人马构成一幅庄严、肃杀的画面。(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画面。作答时,既要发挥想象,概括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又要语言生动,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2.【答案】①下片前四句虚写:词人想象自己驰骋疆场的情景赢得功名的荣耀,表达了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②最后一句实写:现实是自己年老体衰,无所事事。虚与实,壮和悲,理想与现实,形成反差,作者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和词人情感的把握。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出下片中的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前四句紧承上片,仍是梦境中驰骋疆场的回忆,是虚写,表达报国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是实写,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然后结合全词内容,揣摩词人内心的情感。
三、【答案】略。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一、字词积累。(27分)
1.看拼音,写词语。(15分)
tàqīnɡhuàlángchìbǎngpèngqiǎofǔmō
duǎncūjiānyìnɡzhēnɡbīnɡxiōnɡèbōluó
lutuoxiùfēnɡsuíbiànyǒnɡɡǎnjìnɡài
2.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8分)
结彩水山天日奇艳
其乐东西日夜练功
3.照样子,写一写。(4分)
美丽的衣裳自由地飞翔的红领巾地流着
例:那孩子觉得热急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觉得。
例: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一,就。
二、记忆回放(27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睡了的蚕,吃了几天的,就爬到蚕山上,吐出儿来,要的房。
(2)春天,树上开满了,远远望去,一片的朝霞。
(3)嫩绿的闪着,广场上成了一片水里一
群的孩子,快乐的好像一样!
(4)木兰回乡后,了战袍,换上了的女装。
(5)感谢的祖国,让我们地成长。
3.诗词积累。(6分)
《春雨》随风潜入夜。
《游子吟》,报得三春晖。
《春晓》,处处闻啼鸟。
4.我会连线。(4分)
天平山上白云泉一吟双泪流
两句三年得山寺桃花始盛开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人间四月芳菲尽云自无心水自闲
三、阅读乐园。(33分)
(一)一只与狼斗的鹿(14分)
一群鹿在草地上一边晒着温暖的太阳,一边吃着青草。突然,草丛中出现了一只狼。众鹿见到狼,都吓得四处逃命。只有一只鹿毫(háo)不惧(jù)怕,冲上去用犀(xī)利的角与狼搏(bó)斗。一直斗了很久,这只鹿心想,不用大伙一起上,只要再上来一两只鹿,就能把狼杀死,可一直不见鹿上来助阵。最后,这只鹿被狼咬翻在地。临死前,这只鹿痛(tnɡ)心地说道:“看来不是我们鹿族软弱无能,而是因为自私破坏了团结,才使整个鹿族落到这个可悲(bēi)的地步。”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忽然——()痛苦——()
2.鹿和()搏斗,最后鹿()。(2分)
3.搏斗时,鹿想到了什么?用“﹏﹏”画出文中的句子。(2分)
4.“痛”用部首查法应查,再查画。“再”用部首查法应查,再查画。(4分)
5.照样子,从文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里。(3分)
(摇)尾巴()太阳()青草()上去
6.鹿为什么会被咬死?用原文回答。(2分)
(二)国宝大熊猫(17分)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的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滑,它的四肢(zhī)和肩(jiān)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最逗(du)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pō),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wán)皮的孩子。长大以后,它不太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它睡觉的时候,你去逗它,它睁开眼睛看看你,接着又呼呼地睡了。它睡醒后,就扭(niǔ)动着胖胖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大熊猫最爱吃的是新鲜的竹叶、竹笋。你看,它抓着一大把竹叶,吃得多香啊!
1.短文有自然段,第自然段描写了大熊猫的外形,分别从、、、和这五方面来写大熊猫外形的。(7分)
2.大熊猫被称作是我国的“”。它最爱吃、。(3分)
3.读一读,填一填。(4分)
胖胖的()短短的()圆圆的()毛茸茸的()
4.照样子写词语。(2分)
又厚又滑()()
5.小时候的大熊猫和长大以后的有什么不同?请用“”在文中画出句子。(2分)
四、口语交际。(5分)
小红看见一位刚运动过,满头大汗的同学,趴在水池边正要喝自来水。便走上前
对这位同学说:
这位同学说:
五、看图写话。(8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相关文章:
1.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2.二年级的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3.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精选
4.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5.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6.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和答案
7.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8.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期中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