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镇某某村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
民主管理顺民心
和谐稳定促发展
农村税费综合改革后,村干部职数减少,社会管理面临面广、人少、事多、管理难的问题。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疲于调处矛盾纠纷,无力抓经济发展。干部有怨言,党群有怨气。@@@@镇****村“民主管理”的办法破解了这一难题。
一、打破行政组界,划分基层自然小组
****村位于@@@@镇东南部,由过去草家畈村和河口村合并而成,离镇区1公里许,全村版图面积45平方公里,下设5个行政组,949户3689人,党员71人,4名村干部,村级面临干部人数少和群众需要解决问题多的矛盾,党员有怨言,群众有怨气,村民间扯皮拉筋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开展土地平整以来的分田问题、群众生产用水纠纷等各种矛盾问题纷繁复杂,社会不和谐,抓经济社会发展更是空话。
第八届村委会产生后,根据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笠同志“树立和谐促发展,坚持稳中求发展,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要求,****村“两委会”一班人广集民意,科学决策,决定打破行政组界限,本着方便服务,便于管理,随塆就片,及时高效的原则,将全村划分为14个自然小组,每组选出1-2名代表负责管理和服务本自然组的事务。
二、严格代表条件,规范服务管理职责
根据村“两委会”集体讨论意见,自然小组代表必须具备“处事公道正派、德高望重、思想素质好、办事热情高且愿意积极为村级事务作贡献”的条件,从历任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处事公道正派的年轻村民这几类人群中产生,通过分别召开自然小组村民大会,由该自然小组全体村民集体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村干部与各小组代表签订代表包保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义务,并张贴公告予以公示。
为了规范管理,真正将代表职能落到实处,本着服务和管理并重的原则,村“两委会”严格规范了代表的职责和管理任务。一是明确了代表职责:宣传中央、省、市、县相关强农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村级政务、财务执行和管理;反映和收集群众诉求、意见和建议;处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当好治安、计生信息员;参与村级经济建设和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等。二是完善了代表退出机制。对消极不作为或者开会3次不到的代表即行除名。三是保障代表的政治经济待遇。经村委会决定,每人次按照50元/月的标准对代表予以交通、通讯补偿,年终根据平时工作另行予以物质、精神表彰。阶段性工作实行误工记工。在村务方面具有重要发言权,村委会在作出重大决定时需征求代表意见,重大项目的审批需经代表表决签字。四是充分发挥代表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责。代表参与村级组织社会 2 治安管理、计生工作等多项村级事务,有权参与监管重大工程建设事项。
三、发挥主体作用,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村着眼于加强民主管理,着力于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和谐稳定。
1、实行服务与管理关口前移。推行小组代表包保责任管理,以自然塆为单位,每位小组代表包保15—28户,把人、地、物、事纳入跟踪管理;实行服务与管理关口前移,贴近群众,增近了解,减少了到村委会反映问题、处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服务管理的全天候、零距离。
2、加强公益项目监督管理。凡涉及到公益事业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惠农补贴的审核、施工、监管,以及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关系群众利益的推荐评选,必须要有村民代表的全程监督和表决方可实行。民主管理得到真正落实,村民代表积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新“三万”活动开展以来,革家畈地区村民代表马延科、戴世照、吕国加、谢传保积极行动起来,动员群众参与,积极协调,全程组织参加了本地的挖万塘活动和五组、六组通村公路整修工作,并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
3、落实舆情信息管理。一是落实好人口计生政策,全面掌握本小组人口动态,为群众服务管理提供基础性资料,减少 3 管理盲区,同时又能及时向群众传达政策、法规,提供各种惠民信息,便利了群众办事。二是落实小组代表负责各类民情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小组代表当好治安信息联络员,及时收集关系社会稳定的民情信息,视情况轻重缓急,定期反馈汇报,突发情况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4、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小组代表参与纠纷调解,当面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诉求给予社会评价,对调解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本村5组村民谭才昌、谭从金山场纠纷长达6年之久,牵涉村干部精力最多。新一届村委会落实小组代表民主管理制度后,代表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在全面了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下,找准了问题根源并如实反映群众诉求,做好了当事人思想工作,最后依法合理解决,深受当地群众好评。革家畈五组9户村民土地平整分地问题,镇村两级干部反复协调12次未决,时间长达两个月,村民代表谢传保、陈忠新主动反复做工作,矛盾纠纷最终圆满解决。
四、凸显稳定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稳定促进集体经济大发展。新一届村委会成立以来,****村通过民主管理,基本做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分担了部分社会管理事务,为村干部谋求发展赢得了时间。村干部村干部充分利用和谐稳定的大好时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市农行的支持下,4 组建了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为菇农和香菇加工户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实现服务得民心,集体得实惠。通过多种途径、灵活方式,****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上半年全村纯收入达到90多万元,化解过去建设债务60余万元,成功化解了过去新农村承建商催款上访的闹心事。
2、稳定带来社会效应大提升。****启动新农村建设以后,入住新村的经销香菇商户才50余户,且个体资产有限,难以做大做强。由于担保合作社的成立,今年入住户数迅速增加至300多户,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经销户达到120户。在镇委、政府的组织牵头下,%%%%%公司在****村建立了中南地区最大的%%%%交易大市场,吸引了中外客商来此进行香菇贸易,带动了香菇产业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出口一条龙发展,也拉动了****村旅游业发展,涌现出了吉祥山庄、吉祥农家等达到星级标准的农家旅游乐园。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0元,村民极大部分都自盖了新楼房,不少农户购买了小汽车,添臵了新器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稳定造就企业发展优环境。优良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吸引了大批村民来此入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香菇交易大市场内秩序井然,交易有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2011年湖北****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建成投产经营,年可创利税2000万元以上。****公司总经理&&&表示,5 选择****村落户,不仅仅是看中这里优质的中外客户资源,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发展环境——和谐、稳定、有生机。目前还有!!!!!等4家规模企业提出入驻****村并签订意向协议。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村以民主管理为切入点,切实落实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职能,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人人参与、共谋发展,逐步实现村民代表、村委会、党委政府三级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此种模式正逐步推广到@@@@镇其他各村,目前,@@@@镇近1/4的村采取了此种基层代表治理模式。民主管理促稳定,和谐之花处处开,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努力下,@@@@镇社会管理模式必将走出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和兴镇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3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构建平安和谐和兴
中共和兴镇委员会 和兴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和兴镇党委、政府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有效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坚持三个围绕,打造三个中心,着力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取得了初步成效。2006——2011年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杯”乡镇。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
创新是动力,和兴镇党委、政府重投入,抓创新,投入50多万元,有效整合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和涉及民生等部门力量和资源,建立了和兴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分设治安管理服务、群众工作、便民服务三个中心,入住工商税务、村镇建设、民政优抚、人口计生、治安巡逻、司法服务、矛盾化解等20多个服务窗口,实现了部门办公“一体化”动作,接待群众“一条龙”服务,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的社会管理服务格局。建全台帐,完善制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优化服务窗口,明确职责任务,公开办事程序,推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
二、围绕基层平安创建,打造治安管理服务中心。
和兴镇党委、政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平安创建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齐抓共管格局。
(一)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党委书记是平安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各单位主
情、访民意、排民忧、解民难。三年来,对全镇近两万户农户走访6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化解率100%;帮助近百户困难户脱贫致富,为广大群众送去平安、送去法律、送去致富信息,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五)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监管和服务力度。在治安管理服务中心设立了流动人口、安臵帮教、司法服务等窗口,对流动人口、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两劳释放人员和留守儿童、低保户、五保户及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加强管理,提供服务。一是建立了信息化台账。根据不同人群,分别建立了流动人口、精神病人、两劳释放人员、留守儿童、五保户、低保户、鳏寡孤独群体台帐;二是分类管理和服务。针对不同类别,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开展工作;三是动态管理。台账运转经常化,信息变动及时化,跟踪服务规范化;四是管理与服务并举。全面落实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方针,切实解决子女上学、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问题,免费提供司法维权服务。推动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重要民生工程的进展,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和谐的基础。
(六)深入开展专项活动。在创安活动中,镇党委政府依托治安管理中心,深入开展星级平安村、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创建活动,落实了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责任追究和典型带动机制,各村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选准载体、制订方案,使平安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平安、创好平安大家安的浓厚氛围。在普法工作中,我们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各事业单位、企业、村居、学校、家庭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讲座,发放宣传纸,刷写墙体标语,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三年来,共举办法律讲座228次,普法宣传876次,发放宣传单6万余张,刷写墙体标语80多条,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学法、用法新高潮。在打
4由窗口人员接待后报上级相关部门统一为其代办;同时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在各村设立便民服务工作站,村干部为便民服务代办员,代办员受理村民提出的申请后,报送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理,让群众少找一次人,少进一道门,少进一次城。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方便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自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达100多件,其中即办件占70%以上,办结率100%,无群众投诉件。群众普遍称赞道:便民服务中心是个宝,工作人员素质高,热情服务程序少,过去一事办几天,现在一刻就办了,临走还要问声好。
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提升了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有力促进了和兴镇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止201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9亿元,较五年前增长166.3%;完成财政收入290.4万元,较五年前增长17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0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今天的“政通人和、百业兴盛”的局面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带一流的队伍,建一流的阵地,创一流的业绩。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汇报
狠抓落实 务求实效
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1日)
各位领导:
榆阳区作为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试点县区,担负着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率先取得成效的重大责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一部署,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放在工作全局来谋划和推进,动员全区各方面力量,重点抓好民生民计、基层建设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我们坚持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源头性、根本性工程,全力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40多亿元,实施十大类300多个民生项目,建成以经济适用房和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亮点民生工程,建立每户2-3千元标准的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继续完善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长期困扰百姓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难题得到
有效解决。从今年起,每年安排新增财力50%用于民生建设,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乡低收入家庭就业问题,加大医疗、教育、住房、生态各项民生工程建设,构筑覆盖全民、创新领先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分别较2006年翻了一番,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对区委、政府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把夯实基层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今年来,我们立足区情实际,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把社会管理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不断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基层党建。以“升级晋档”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榆阳区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今年“七一”,安排6万多元集中慰问我区建国前33名老党员,让困难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引导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农村党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吸收80名返乡创业企业家出任村委书记、主任,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引领发展、维护稳定的本领。特别是文昌集团董事长张文堂
担当古塔乡黄家圪崂村村主任后,计划投资3亿元,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推动了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和谐矿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地企(村矿)和谐共建领导小组,出台《和谐村矿建设实施办法》,成立了什拉滩、常乐堡等涉及16个煤矿的8个村企联合党支部,通过积极探索“入股”新途径、提高吨煤提取资金的比例、加快矿区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移、推开煤矿结对帮扶制度等方式维护了矿区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了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实现了村矿和谐建设的良好起步。自2006年以来,我区煤矿累计投资7570万元,支助孤寡老人、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达900多户(人),帮扶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工程34处,修筑道路9条3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所在村组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全区共计提取煤炭开采环境治理补偿费5332万元,其中的70%全部量化兑付到群众手中,30%由政府统筹用于什拉滩、柳八滩、乔界等新农村建设,最近,吨煤提取资金比例由2元提高到4元,将有效提升村民收支水平,极大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别是什拉滩村通过土地折价入股,成立矿区运输公司,组建承揽矿区土建工程公司等方式,村集体预计收入780万元,村民收入3000多万元;村范围内4家煤矿各出资2000多万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420栋居民小别墅,推动村矿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向纵深发展,树起了陕北能化基地村矿和谐建设的典型样板。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针对全区现有20多万流动人口,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方法新举措。把社区(村)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让群众知道有话跟谁说、有事找谁办;根据不同管理对象的特点,分类制定管理服务措施,抓好特殊人群教育转化工作、校园及周边地区安保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助老中心上门服务孤寡老人工作;按照每个村(社区)有一处固定场所、一名信息员、一套信息设备、一套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镇、村两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信息及时采集、情况动态掌握、服务迅速跟上、问题有效处理;建成乡村文化站点、“农家书屋”和社区体育活动点400多个,加强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工作,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着力开创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紧紧抓住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县区的重大机遇,狠抓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质量水平。着力构建立体化综治维稳网络,2008年以来,先后招聘治安协警265名,安置“4050”治安联防员350名,录用部队转业安置人员108名,充实到基层一线,进一步壮大优化警力配置,建立小区、巷道、街面、出入城区卡点、城外堵截点的“五级巡防”机
制,形成点线面网格化全天候的强大人防体系。向科技要警力,投入4000万元,全力实施榆林城区“街道探头扩面”工程,筹资600万元,实现城区居民小区技防措施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防控大格局,社会治安感满意率明显提高,2010年,被市委授予全市平安区;着力做好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工作,构建信访工作大调解格局,率先建成全市技术一流、运行高效的综治维稳指挥中心,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综治维稳办公室和工作站,形成区乡村三级矛盾排查网络,动态调查收集社情民意,评估社会稳定风险。同时,在各乡镇(办事处)、村组(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最大限度地将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两年无重大突发性群体上访事件,“一控三下降”指标全部在掌控范围之内。紧扣“机制创新、职责扛死、办结彻底”的工作思路,实行领导包抓、集中交办、跟踪督办信访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活动,率先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信访联合接待大厅”, 完善信访、综治、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彻底解决连续上访20多年的尉迟达侠和张克平等多起信访难题,及时处理榆林制革厂、地毯厂、造纸厂等二十余家企业改制过程中遗留问题。今年,我区各级领导干部累计接访约访群众136批1626人次,走访下访群众79件(次)765人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90余
件,中省市交办的60件信访案件全部报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建设、创建安全型企业三大工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重点行业安全进行专项整顿,健全全区统一的应急救援体系和机制,完善了200多个应急预案,采取挂牌督办、跟踪整治、限期整改等一系列措施,连续五年保持重特大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把强化领导、齐抓共管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领导是根本,协同管理是保障。作为试点县区,我们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进,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常委会,组织学习领会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全面梳理经济跨越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区上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1个乡镇、7个,办事处和区级各职能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任务分解表》,明确各职能部门、乡镇、单位职责,层层分解任务,层层狠抓落实,并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全区各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工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同时,进一步强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初步建立起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
机制互联、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总体来看,我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县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幸福现代新榆阳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推荐)
探索“四联四组链条式”管理 着力营造幸福和谐新社区
——灵乡镇谈桥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自今年四月灵乡镇谈桥社区列入大冶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和谐、平安”社区为中心,把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构建法治平安社区、加快跨越发展作为社区改革、发展的总抓手,探索 推行联户组团式管理、联部组装式服务、联防组合式调解、联合组建式共享式的社会管理“四联四组模式“,着力打造创新社区管理的平安链、便民链、调解链、公共服务链“四条链条”,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化建设,有力提升了社区社会管理水平,推动社区科学和谐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探索联户组团式管理、打造社区平安链
第一、参照网格化、探索联户组团。社会管理创新,分类管理是基础。我们按照合理、便利、均衡的原则,将全镇135平方公里的按划分为园区、社区、镇区、景区等6大网格;将参与社会管理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精细化原则安排到每一个网格,同时结合谈桥社区实际,将社区管辖14个居民小区、1个集中居住点,2600人按“相对毗邻、联系方便、渊源深厚、和睦共处”的原则,以每30户左右为基础划分19个联户细化网格,同时根据“组织推荐、群众选举”的方式选出网格中心户长,对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在网格管理过程中,中心户长成为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每个网格管理员对网格的“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住房设施清、隐患矛盾清”。通过建立村(社区)联户网格数据库对现有社会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搭建镇村管理两级平台,镇、村、中心户长三级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第二、参照项目化、打造平安巡逻链条。我们成立了镇巡逻队——社区联防队——网格联防小组三级治安巡逻链条。一是组建镇治安巡逻队,根据市政法委要求,2012年5月,我镇率先组建了由15名退伍军人组成的专职治安巡逻队伍,队伍严格按照军事化要求,24小时在镇区、园区、社区扎实有效地开展治安巡逻。自队伍组建以来,参与治安保卫工作31次,协助抓获种类犯罪嫌疑人17人,成功协助处置交通纠纷4起,协助4名受伤群众得到及时救治,各类违法犯罪现象明显下降。二是组建社区义务联防队。以社区干部牵头,以中心户长、社区民兵为主要力量组成义务联防队。三是建立网格邻里守望联防小组。以中心户长牵头,网格居民为小组成员,形成社区、镇、网格三级联防机制,组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格,维护辖区的治安防范及公共设施安全。
第三、参照科技化、打造平安视频链条。在谈桥社区按要求设立社区警务室,以警务室为基础构筑社区平安链。一是建设平安视频监控链。我们投入300万元建设中心镇区——谈桥社区——网格联户三级视频监控链。中心镇区投入220万元建设了镇区监控系统,谈桥社区投入60万元在主要路段、路口及重要部位设置22个视频监控点,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的发生,视频监控 2平台启用后,社区的偷盗现象几乎消失,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二是建设平安大喇叭。投入5万元共安装了16个平安大喇叭,每天定时段(早上7:00-7:30,下午5:00-5:30)播送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好人好事、社区新闻、农业种殖养殖技术等内容,丰富了广大居民的知识面和日常生活,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三是建设平安交通系统。我们投入20多万元在社区主要路段设置减速带和交通标识,以保障广大居民出行安全。
二、探索联部组装式服务,打造社区便民链条 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宗旨在于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幸福群众,因此我们充分整合便民资源,不断健全社会管理服务便民链条。
第一、大力整合便民资源。根据群众诉求,将国土、民政、劳动保障、计生、新农合、农业、林业、水利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集中组建镇便民服务中心,将信访、综治、司法、法庭、公安等社会维稳部门集中组建社会维稳中心,将农技、农机、畜牧、就业等涉农、培训部门联合成立“三农”服务就业培训中心,将文化、体育、各类文体协会集中组建文体服务中心。通过定期大接访形成大信访机制,群众“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大幅提升,万人发案率、百户发案率均保持较低水平。
第二、全力打造便民平台。我们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高标准建设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完善了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卫生室、农资超市、远教剧场、健身 娱乐等基础设施,配置“民生服务110”,健全村级一事一议,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对公共资金支出等重大事宜进行讨论,激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大家管、大家建的热情。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敞开流水线办公、全程跟踪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咨询,引荐群众办理事项,引导群众“有困难到社区,要上访找支书”,做到“矛盾化解不出村”。试点开展以来,共登记群众诉求31项,解决了29项,办结率达93.5%。
第三、着力优化便民服务。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安装饮水机、电视机、休息椅,设置了办事指南触摸屏,为农民群众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在村便民服务室落实了村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谈心说事制度,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室全部实行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运行机制,对即办件、退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代理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能办迅速办不拖沓,不能办说明原因不推诿,有效保证便民中心工作正常运转。
三、探索联防组合式调解,打造社区调解链
调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试点中我们不断创新矛盾调处的排查化解思路,着力打造中心户长——社区居民理事会——“五老”和谐会——居委会——镇维稳中心的5级矛盾排查调解链,尽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村镇”。
第一、组建“五老”和谐会矛盾调解队。镇设立“五老”和谐总会,全镇22个村(社区)设立“五老”和谐分会,主要 4 由政治威望高、工作经验丰富、社情民意熟悉、群众基础好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组成,主要职能是调处、化解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社区以镇“五老”和谐会为领导,相应组建了社区“五老”和谐会矛盾调解队,自组建以来已成功协助调处化解了37起小矛盾纠纷,为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作出了极大贡献。
第二、组建社区人民调解室。我们根据社区矛盾特征,参照市民调中心成立了社区人民调解室,民调室、警务室协助社区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矫正对象、吸毒人员、邪教人员、易肇事精神病人、闲散青少年等重点特殊人群的管理,摸清底数,落实教育、服务、管理和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第三、组建社区矛盾调解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理事会、“五老“和谐会、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的“三会”作用。按网格管理的模式,成立“三会”联网化解矛盾的机制,形成网格上排查矛盾中心户长——社区居民理事会——“五老”和谐会——居委会——镇维稳中心的5级化解机制。中心户长担任联户网格的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组织员、帮教员。以调解员的身份就联户各类矛盾地进行首位调处,对于矛盾冲突比较严重的纠纷则以信息员的身份向社区居民理事会报告进行次位调处,解决不了的依次由“五老”和谐会、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层层把关化解矛盾,级级尽力将矛盾化解在自已的“责任田”。
四、探索联合组建式共享机制,打造社区公共服务链 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内容是延伸公共服务,让村民充分 享受市民待遇,为此,我们突出用市场机制延伸公共服务,更加方便群众。
第一、推行把“村干部当镇干部用”。积极探索社区干部当镇干部使用的用人机制和千分考核机制,按照“群众有威信、经济有保障、政治有地位、工作有考核”的要求,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对社区干部工资全面实行统筹,试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列席镇党委会、班子会制度。试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千分制工作考核机制,社区党组织书记从工资中拿出6000元作为各项工作保证金,将信访维稳、计划生育、会纪会风、一些突击性的工作纳入考核内容,按月考核、同奖同赔。通过试行实施,镇、社区干部联通考核机制已初见成效。
第二、建设社区卫生保洁体系。落实卫生保洁环卫制度,组建社区自愿保洁队伍,对自愿保洁员发放一定数额的奖补工资,建立“以户为单元、中心户为基础、社区为主体”的生活垃圾作业链,镇建立垃圾焚烧场、组建设垃圾池、联户设立固定垃圾箱,保洁员定期打扫责任区卫生,指定垃圾回收点,集中垃圾运输处理,构建社区保洁工作长效体系,同时通过改水、改厕、改厨,开展文明卫生居民户评选,每周在学校、中心网格开展环保及卫生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落后卫生面貌,提高居民的卫生保洁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加快文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采取镇政府、社区、社会知名人士多方筹资的方式,组织对社区农家书屋的改造扩容,建设一批运动场和文化活动中心,根据居民自愿报名成立社区文艺队、篮球队,定期组织召开广场舞会,居民在社区广场开展开展文体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加 健康时尚。通过灵成工业园和灵乡镇农民就业培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使社区居民户至少能掌握一项从事农业生产或种殖、养殖的技能或技术,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服务、自谋发展。
近半年来通过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实现了政府一元社会管理向公众多元参与社会管理的良好转变。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镇村社会管理新规律,创新乡镇管理新机制,触入现代管理新理念,不断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服务质量,为加快灵乡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强力的支撑。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
简阳市平泉镇人民政府
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我就平泉镇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以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提供保障。突出领导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级抓落实,在全镇上下真正形成了各司其职,步调一致抓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我镇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预防,狠抓治理,扎实开展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强化法制道德建设。结合“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积极引导干部、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2、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定期的排查清理,各村义务巡逻队队伍的组建及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自防自治活动。
3、针对当前形势,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今年以来,由于新桥5社部分农户的搬迁、换届选举、南瓜桥沱江市场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工作,我镇矛盾纠纷总量有所攀升,给我镇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为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我镇重点强化了“大接访”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大调解工作,做到小矛盾纠纷不出村,大矛盾纠纷不出镇。
4、切实提高特殊人群的管理水平。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并在人、财、物上给以保障。按照“政府牵头,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措施。
(三)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定位。重新界定了机构设置。由以前的三个办公室增加到了四个办公室。办公室的初步设置:
1、行政综合办公室(原党政办、财政所)。
2、社会管理办(原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办、安办、大调解中心、交管办)。
3、公共服务办(原计生办、民政办、便民服务中心)。
4、经济发展办公室(原农业服务中心、经济办)。现我镇已将明确政府职能的请示上报了市编委,等侯市编委的回复。
二、存在的问题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各时期,我镇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将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防火、防汛设施比较简陋。
2、随着化工工业园区等项目的推进,信访维稳工作的难度必然加大。
3、群众的文化素质修养有限,需进一步提升。
4、镇村两级综治工作队伍人数不足,装备滞后,难以完全发挥维稳社会稳定主力军的作用。
三、下一步的打算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争取,完善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认真落实我镇的信访维稳工作相关制度,特别是要强调领导责任包干制,责任落实到人。
3、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镇范围内继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4、尽量完善基层维稳工作的相关配套,强化基层维稳力量的主力军作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清楚的看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清醒的估计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促使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我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平泉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