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XX镇土地未批先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情况汇报
关于XX镇土地未批先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情况汇报
4月份,分局接市局监察大队通知“群众举报XX村甲鱼塘在基本农田内违章搭建和村民反映XX村违章建房”,在处理过程中牵涉到XX镇历年来的遗留问题。为此,分局对历年来的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涉及18个行政村,X宗地面积X亩,并分别向市局监察大队和镇党委、政府进行了书面汇报,引起了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及XX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分局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遏制新的违法用地的发生。另一方面,认真对待、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组建了处置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通过逐宗走访摸底、征求和听取意见后,对X宗违法用地按照地类、地点、面积、地上物状况和时间,分门别类进行了归类,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了研究,并向镇政府提出了先易后难、逐步给予处理和完善的处置建议。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部署处置工作,并分别在5月、11月亲自主持召开了由村书记、主任参加的处置违规(违法)建设用地的专题会议,对一些不顾大局的村级领导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强调从今后绝不允许出现违法用地的现象,如果再出现新的违法现象,绝不妥协,坚决拆除,并追究所在区域领导责任,对现有存在的违法用地,必须无条件服从整改,妥然处理。为妥善处理我镇的历史遗留问题,市局领导也多次作出指示,并于11月4日与镇政府作出了具体协调意见。
分局根据协调意见,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用地,坚决拆除。对在一般农田上和建留区范围内、符合规划的,给予补办建设用地手续。对涉及到基本农田的违章建设用地,原则上要求自行拆除,确有实际原因的,也必须报请镇主要领导同意和取得国土部门支持后,在今年的土地规划调整中调整好,完善用地手续。
目前,我镇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09年未出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等违法行为。历史问题的处置已基本达到市局及镇党委、政府的处置要求。其中:X宗已按照市局的意见完善手续、拆除了X宗。还有X宗根据市局与镇政府的协商意见,也正在逐步处理中。
XX市国土资源局XX分局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报:XX市国土资源局、XX镇人民政府
第二篇:铁路用地未批先用整改查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铁道部办公厅
关于铁路项目用地未批先用问题整改查处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2011年3月,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路、铁路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0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国土资源、公路、铁路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协调,相互配合,保障公路、铁路项目建设及时供地和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地方各级国土资源和铁路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积极协调配合,加快铁路项目建设用地的报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铁路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依法依规用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铁路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严格依法依规管地用地,妥善解决铁路项目用地未批先用问题,现提出以下整改查处意见。
一、实事求是,分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分类处理”的原则,对铁路项目未批先用违法用地问题进行整改查处。
(一)铁路主管部门对用地手续不完备的已建、在建铁路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二)对2011年1月1日以前开工项目存在的未批先用违法用地,在征地补偿达到规定标准的基础上,责令用地单位做出检查,限期完善用地审批手续。
(三)对2011年1月1日以后新开工项目存在的未批先用违法用地,要严肃查处,既要处理事又要处理人,即在征地补偿达到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处以罚款并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对事对人处理到位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二、强化服务,严格监管
铁路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要积极配合未批先用违法用地的清理、整改、查处工作,整改查处到位后,抓紧用地组卷报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对已整改查处到位的违法用地项目,尽快完善用地审批手续。今后,对铁路项目未经批准用地就开工建设的,一律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和铁路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落实《通知》要求,主动服务,严格监管,完善铁路项目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强化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教育和管理,确保铁路项目建设依法依规用地。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铁道部办公厅
2011年9月23日
第三篇:《土地管理学》土地未批先占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案例中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局的土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危害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居民饮水问题:一个煤场需要打井五、六个,这么多的煤场会从居民那里取水,而他们人和牲畜不但饮水会是问题,水的纯净度也是问题。②环境污染:粉尘污染。
③生存问题:一亩地给村民补偿12000元,这个补偿数目,可能都不够煤老板和部分领导一吨饭的开支,而它却作为农民以后生存的依靠。
④土地问题:地方政府带头破坏社会公正,非法占用耕地、草地、林地,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导致了耕地退化。
2、案例中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的根源是什么?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案例中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 答:⑴内在驱动力的根源: ①地方政府“内部效应”:
政府部门在管理活动过程中,背离公共利益,而谋求内部私利,造成政府失灵。土地被征用是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永久占用,原本属于农民的大片林地也被村委会和乡政府一并出卖,相关负责人涉嫌低买高卖赚差价。②寻租活动:
据了解,在xxx煤炭物流交易中心成立之前,该片区域就存在部分乱象。在2009年5月,所在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就下发一份《关于限期整顿xxxx、xxx煤炭市场的通知》“在2009年底前,对xxxxxxxx公路两侧无证非法煤炭经营摊点必须进行彻底清理取缔。清理取缔要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避免走过场。”
通知要求,这两侧的煤炭市场进行重新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成环保、高效的煤炭物流园区。而就在当年5月,xxxxxx在沙尔营启动了煤炭物流交易中心,力图打造集煤炭集运、洗选加工及外运销售的大型物流中心。
在此“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乱占滥用耕地的冲动。由于按照2009年旧的土地规划是不符合的,地方相关的运作系统,就以“临时征地”进行处理,先行征用,再等待新的规划下批。在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出台之前,用“以租代征”的手段非法占用了耕地。⑵从制度上:
①建立健全土地法律体系,使土地管理有法可依;
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村务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③建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集体管理机制; ④建立更加有力度的土地违法行为惩处制度,鞭策地方政府依法办事,及时纠正土地市场失灵和扭曲,消除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3、如何建立良好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于土地管理的互动合作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有利于管理目标和公共决策的贯彻执行。否则,反之。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需要按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以合理的税收制度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同时,尽量使事权与财权对等。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合作模式,并使之制度化。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模式是谈判磋商和等级命令。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能够有效地促进各地方和中央政府官员为公共利益协同行动。
4、如何在土地利用管理过程中进行全程实时监督并建立有效防御机制? 除了用常规方法对土地管理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外,强调应用:“3S”技术,建立土地调查、监测体系。在对土地资源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监测系统,跟踪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决策执行情况,再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反馈给管理决策层,协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加强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公共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减少公共决策失误的几率。建立健全土地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组建强有力的执法队伍。保障土地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向地方派驻土地督察专员,监督土地执法行为,严肃查处土地方面的违法案件。
5、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关于土地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化水平?
成立由市长牵头,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市公安局、检察院、民政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参加的专项工作组,不定期督查对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督办群众对上级部门整改意见落实执行情况。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农民诉求,督促指导整改工作,直至所有问题解决。
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研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答复解决。同时,对已查清的问题,向群众进行了通报和公示,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查实的违纪问题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严肃处理,涉嫌违法问题由司法依法查处,在群众反映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工作组不撤离。督促指导村委班子规范村务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村务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集体管理机制。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主要包括:第一,准确收集土地利用信息。信息是作出决策、执行、评估和监测的依据,必须收集、传递、整理和应用准确、可靠、全面、系统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第二,科学预测后果。科学的预测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之一,不预测后果的决策是盲目的决策。第三,遵循基本程序,就是提出目标、分析界定问题、设计方案、预测效果、作出抉择。第四,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决策执行情况,再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反馈给管理决策层,协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五,符合法律规定,建立专门的法律审查程序。第六,考虑可行性,充分考虑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具备可操作性。第七,互动反馈调整。决策者要跟专家以及社会群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广泛地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决策需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执行过程中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
6、基于从严执法的角度对于土地违法行为的惩治建议?
⑴在打击土地违法行为中,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必须采取罪严厉的手段依法追究违法者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土地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选择影响面大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依法处理,以达到以案说法,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⑵“分罪”立法:即将原罪重构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非法破坏农用地罪”;通过适当提高法定最高刑的幅度,增加附加刑及非刑罚方法,进一步完善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刑罚配置。
第四篇:深圳市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规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规定》的通知
(2004年11月12日)
深府〔2004〕193号
《深圳市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规定》已经市政府三届一三五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实施前建成或竣工的房地产,申请人申请房地产权初始登记时,如不能提供《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第三十条第(一)、(二)、(三)、(四)、(五)项规定文件的,可以提交下列文件:
(一)补办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文件
凡1982年7月前建成或竣工的房地产,用地单位至今占有使用,但土地权属证明资料不全或没有土地权属证明的,由用地单位向国土部门申请,经调查、测绘后,国土部门对拟核定的土地权属进行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国土部门依法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特区内在1982年8月至1988年1月3日《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实施之前,宝安、龙岗两区在1993年7月14日《深圳市宝安、龙岗区规划、国土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前建成或竣工的房地产,用地单位有报建资料但无土地权属证明的,经用地单位申请,国土部门对
拟核定的土地权属进行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国土部门依法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时,年期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长使用年限。年期从土地开始使用时起算。原行政划拨土地使用年期,从开始使用时计算。1982年7月以前已建成竣工的,从1982年7月起计算。
(二)补办规划确认文件
特区内在《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实施前建成或竣工的房地产,宝安、龙岗两区在《深圳市宝安、龙岗区规划、国土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前建成或竣工的房地产,用地单位有土地权属证明但无报建资料或报建资料不齐的,经用地单位申请,规划部门核实建筑物现状功能、面积,除严重违反规划外,应补办规划确认文件。
(三)工程质量合格证明
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工程由建设单位自行委托有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房产进行检测、鉴定,并由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建筑质量合格证明。工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收集的工程档案现状出具归档证明文件。
(四)消防安全证明
对未进行消防报建的建、构筑物,经检查、整改,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由公安消防机构出具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法律文书;对已报建的建、构筑物(包括已报公安、消防部门审批并经消防验收但未合格的),只要满足原审核意见,经验收基本合格,由公安消防机构出具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法律文书。
第三条 申请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申请人应按规定补交市场地价。按规定程序批准改制立项的市、区国有企业,其应补地价的80%转国家资本金,但符合《深圳市到期房地产续期若干规定》补交地价条件的,其应补地价的50%转国家资本金。
第四条 土地权属公告应在公开媒体上刊登,同时在该房地产的出入口张贴,公告期为30日,公告费由申请人支付。
第五条 已核发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地产,经登记部门核实其房屋所有权与其土地使用权权属相符的,可办理换发房地产权证手续。
第六条 未经初始登记已核发房地产代用证的房地产,经登记部门核实,权属清楚的,可办理抵押、转移等其他相关房地产登记。
第七条 《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实施前在合法的建设用地上进行合作建房或转让房地产的,按规定补交地价后,可以办理房地产登记。
第八条 购房者因房地产开发企业被吊销或注销营业执照无法登记但具备其他法定条件的,购房者可向登记机关申请房地产登记。
第九条 已批准预售并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买受人已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因房地产开发企业欠缴地价但具备其他法定条件而不能办理初始登记的,可为合法房地产买受人办理房地产登记。
土地管理部门应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欠缴的地价进行追缴;在本规定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后仍拖欠地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从事新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
第十条 经市房改主管部门批复办理了房改手续但未办理房地产登记的安居房,按本规定可以办理房地产登记的,应提供市房改主管部门核实文件。
第十一条 纳入《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及《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调整范围内处理的房地产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义乌市农村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细则(试行)
义乌市农村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细则(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实施《国土资源部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土资函„2015‟40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浙政办„2014‟7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切实破解农村建房难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46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住房(含宅基地,以下简称农房)的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切实保障农民不动产权利,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指2014年3月27日之前,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违反土地、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建设农房(不含庭院、辅助用房及乱搭乱建的房屋等),至今未依法处理的情形。
2014年3月27日之后的违法建房,按现行政策处理。第三条 农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坚持“尊重历史、客观公正、面积法定、让利于民”的原则。
第二章 土地违法的处理
第四条 农房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按户控制面积内的未批部分按每平方米150元的标准罚款。超出部分在不动产登记时予以标注,但不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四)1999年1月1日起至2014年3月27日之前建成,超出按户控制面积少于一间的,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按户控制面积内的未批部分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罚款。超出部分在不动产登记时予以标注,但不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按户控制面积标准按照《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取得置换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确定。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予以拆除:
(一)超出按户控制面积一间以上部分;
(二)1999年1月1日起,因未批先建造成“一户多宅”的;
(三)新宅基地批准后,原宅基地未收回或旧房未拆除的;
(四)其他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形。
第八条 2009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准日之后至2014年3月27日之前,农民建房违法占用前的地类为建设用地(含存量建设用地和已农转用土地),且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可以确定为宅基地的,或者违法占用前的地类为非建设用地,且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可以确定为宅基地的,可按本细则规定处理。
第九条 1999年1月1日起,农民建房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面
(二)未经规划许可的,依据建设时的改造政策,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定用地规模和规划建设指标。对符合规划的,确认房屋所有权;对不符合规划的,按本条前项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1993年11月1日之后建成的农房,属未实施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或农村更新改造村庄,建房经规划审批的,按规划审批的层次确认房屋所有权,其中有升建且不超过一层的,升建层部分予以标注,但不确认房屋所有权;未经规划审批,且不超过四层的,三层(含)以下部分确认房屋所有权,第四层在不动产登记时予以标注,但不确认房屋所有权。
第十三条 对不符合本细则第十一、十二条情形的,依据规划法律法规予以拆除。
第四章 处理程序
第十四条 已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农房,按下列程序处理:
(一)农户提出申请,填写处理表;
(二)村级组织按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的要求开展农户建房情况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予以公示;
(三)公示无异议的,村级组织将符合处理条件的农户上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
(四)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规划、国土、行政执法等部门对村级组织上报的材料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予以公示;
未办理审批手续但已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由镇人民政府(街
问题。
第五章 产权登记
第十七条 本细则规定需拆除的农房,在未拆除之前,不得办理不动产登记。
第十八条 按本细则规定处理的超占宅基地、超建建筑的面积应在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但不确认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超占、超建部分待今后拆建、翻建时予以拆除。
第十九条 因实施新农村建设、拆迁安置联建的农户,可按共有方式申请不动产登记。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新农村建设、拆迁安置合法取得的农房,可参照本暂行办法处理。在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使用权人为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第二十一条 有偿使用费收取的标准和办法按《义乌市农村宅基地超标准占用有偿使用细则(试行)》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