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上半年劳务输出及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 作 汇
报
劳务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协调、群众自愿 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大劳动力输转力度,全区劳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半年,全区培训劳动力1.68万人次,占计划任务2.54万人次的 73%;新建劳务基地30个,输出输转劳动力6.15万人次,占计划任务8万人次的76.9%;创劳务收入1.23亿元,占计划任务2.4亿元的51.25%。劳务输出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做法及成效
1、宣传动员到位。把宣传动员作为劳务输出重要环节,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营造了浓厚的劳务输出舆论氛围。一是动员大会召开及时。全市劳务工作现场会议结束后,我区迅速召集各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甘浚镇开全区劳务工作现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会后,各乡镇召集村社负责人,及时召开了本乡镇劳务工作动员会,提高了全区各级干部的思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想认识,为劳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宣传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设臵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书写宣传标语、开办电视专栏等形式,深入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意义和作用。止目前,全区编发《劳务输出务工指南》10万册,黄金时段播出劳务滚动字幕100条,成立专题报道小组3个,赴区内外用工单位采访报道3次,制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在北京新疆打工》等专题节目16期,开辟了电视、广播劳务经济促增收专栏,举行外出务工人员欢送仪式21次,书写劳务输出墙体标语4020条,形成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三是拓展了宣传内容。广泛宣传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外出务工生产生活、政策法规、权益维护等基本常识,跟踪报道输出人员生活工作、经济收入及创业致富情况,以现身说法教育群众,打消了思想顾虑,增强了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2、工作措施有力。一是健全劳务工作机构。成立了区劳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6名,充实了区劳务工作办公室力量,由劳务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区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组建了由乡镇长任站长,分管副书记、副乡镇长任副站长,3—5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劳务工作站,负责本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党政统一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整合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等5所学校培训资源,成立区农科教培训中心,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健全完善职教中心职能,成立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区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用工单位对接,开展“委托式”、“合作式”培训,止目
前,全区参加培训人员达1.68万人次(技能型培训 1813 人)。由区农办牵头,农口部门参加,赴各乡镇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54期,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次;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部分乡镇举办信访、劳务输转知识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统筹协调、分级承担的原则,采取区、乡、部门和农民各拿四分之一和整合项目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和农业发展等各方面资金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区财政已从中央财政扶贫、“三西”扶贫、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科技培训及干部培训资金中调剂7万元用于劳务培训;各乡镇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300—500元补助,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3、服务实效明显。一是加强信息服务。组织专门力量,广开信息渠道,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止目前,收集发布可靠劳务信息95条,印发《劳动力市场动态》1300多份,提供务工岗位7.52万个;各乡镇设臵固定宣传栏,及时公布各类用工信息,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输出,降低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强化政策服务。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就业实行继续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以农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制定了计划生育、培训补助、土地浇灌、农忙帮扶等措施和办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简化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杜绝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各种乱收费,有效降低了外出务工成本。三是拓宽输出渠道。各乡镇和联系部门组建劳务小分队54个(现已派出32个),联系用工岗位1600多个,并完成了组织输出工作;由区委分管领导带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
参与,赴浙江联系用工岗位3200个,输出任务已全面完成;各乡镇派出工作人员57名,到输出50人以上的基地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成立了劳务维权中心,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援助,帮助落实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工资发放,协调处理劳务纠纷,确保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责任追究跟上。一是健全考核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劳务输出工作评价体系,由区劳务办负责,以劳务工作机构设臵、输出人数、输出质量、劳务收入为重点,制定了劳务工作考核细则,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区农办、劳务办、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加,定期深入乡镇和部门,对派出劳务小分队、联系劳务基地、输出劳务人员等情况进行督查;采取每月汇报、季度通报的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寻找缺点和不足,并定期向各乡镇、有关部门通报,推动了劳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劳务工作领导责任,明确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劳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劳务工作直接责任人,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了乡镇,落实到了具体负责人头上,明确要求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措施不力和成效不大的,将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确保了劳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缺乏认识,措施不够得力,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成效不十分明显。
二是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规模小、力量分散、形式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乡镇在培训的过程中,走过场,图形式,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制约了输出的速度和规模。
三是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还没有完全联接互动,农民工基本权益还没有得到全面保障。
三、下半年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力争全面完成输出输移8万人次、培训劳动力2.54万人次、劳务收入2.5亿元的任务。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在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上求突破。一是要充实一批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发挥“两个培训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补充一批社会办学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突出培训重点,优化培训内容重点搞好餐饮、保安、建筑、制造、缝纫、电子、家政等岗位技能培训,辅之以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引导性培训,把培训向乡镇、中心村社、田间地头和街道、社区延伸,切实降低参训成本,扩大培训范围。
2、广开就业渠道,在劳务输出市场对接上求突破。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务对接,找准劳务输出市场,建立稳定的跨区域的劳务合作关系。培植发展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与外地劳务市场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签劳务订单。利用驻外机构同外省市联系,获取用工信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劳务输出信息窗口、服务窗口和维权窗口。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就业合作关系,把培训的过程变成对接的过程,实
现培训、对接、维权三位一体。
3、依法维权护权,在保护务工合法权益上求突破。继续搞好维权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继续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取消涉及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按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维权和保护意识。健全维权保障机制,发挥劳动监察部门作用,依法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
4、坚持联动原则,在拓宽劳动力转移领域上求突破。完善劳务信息网,使上级的政策、企业的用工信息、城乡的劳动力资源等情况全部进入系统。拓宽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方便地服务。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动员升学无望的青年及时参加就业培训。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政策,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就业。
5、打造劳务品牌,在提高劳务输出信誉上求突破。推出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严把劳务输出质量关,维护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农民工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广泛宣传打工领域的先进典型实例,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主动外出的意识,在全区形成强烈外出务工氛围。
6、营造宽松环境,在外出务工服务管理上求突破。在劳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有一定规模的劳务基地,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发挥挂职干部作用,采集劳务信息,协调管理服务,进行招商引资。做好组织发动输出等各环节的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真
正做到出发有人送、途中有人管、到站有人接。
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针,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积极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产业富民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推进措施。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0个,会员14890户,其中,专业协会102个,会员5100户;农产品流通运销协会188个,贩运协会120户,带动农户3.5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40.7%。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从事种植业的65个,占15.8%;从事养殖业的30个,占7.3%;从事加工运输业的312个,占76%;其它3个,占0.7%。从服务内容来看,以生产加工为主的99个,占24.1%;以产品销售为主的308个,占75.1 %;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3个,占0.7%。从组建主体看,农民合作创办型308个,占总数的75%,有会员或社员10020人;基层组织举办型8个,占总数的2%,拥有会员650人;部门领办型19个,占总数的4.6%;企业带动型35个,入会农户1750户,资产总额84万元。
一、做法及成效
1、试点示范,典型推动。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优势显著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加强引导和扶持。对兴隆村制种协会、廿里堡养牛协会、新墩镇韭菜协会、长绿蔬菜协会、十号村养猪协会等特色优势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指导,规范了运行机构,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典型示范推动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2、创新形式,多层培育。把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优势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优势结合起来,引导村社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农民联合闯市场上;与区供销社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场地、人才、网络、经营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为农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依托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联合农户组织建立产销协会,统一品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3、健全机制,逐步规范。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方针,在鼓励引导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现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正确处理好农民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和经营机制,建立了以会员为主体的明晰的产权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了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增强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4、营造环境,加强引导。本着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建设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跨村跨乡等跨区域合作,如长绿协会,吸收小满、新墩、梁家墩等乡会员。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中,农业、民政等部门紧密配合,简化办事程序,只要农民志愿加入、有章程、有制度、民主选举产生组织机构,就准予登记发证,登记、发证和年检时只收取100元工本费。
5、理顺关系,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利益关系,严格按《章程》规定进行利益分配,如长绿蔬菜协会、兴隆玉米制种协会分别按10%的比例向会员进行利润返还。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真正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道路。正确处理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只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者、指导者和保障者,只能起培育和引导作用,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主体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协会内部运行不规范,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责权利关系不清,合作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经销公司之间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没有形成与合作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是协会规模小,缺乏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竞争力不强,对农户带动能力弱,绝大多数协会仅在乡村范围内活动,没有形成网络,抵御风险能力弱。
三是合作组织的登记注册不规范,绝大多数协会没有登记注册,已经登记注册的也不统一,有的在乡镇登记,有的在科协、农业部门登记,有的在民政、工商部门登记,登记注册比较混乱。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
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举办培训班、设臵宣传点、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市场经济知识、合作理论、财务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参与热情和合作意识,推动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2、政策扶持,促进加快发展。落实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对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地、有章程制度的专业协会进行扶持。协调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解决专业协会启动资金不足问题。在登记注册等方面提供方便,水电、土地等基础实施建设上给予倾斜和扶持,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3、完善机制,推动规范发展。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完善组织章程,明确办会宗旨、会员权利、义务,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立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交纳会费、岗位责任、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等各项制度,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产品运销和内部资金融通等系列化服务,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4、积极引导,促动健康发展。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根据行业特点,成熟一个成立一个,不搞一个模式。制定指导性章程框架和示范性内部管理制度,供协会成立时参考。对示范点重点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鼓励、完善、发展的态度,总结经验和办法,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协会来,共同办好协会。
5、理顺关系,促进协调发展。明确政府部门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职责,政府只引导不包办,只扶持不干预,维护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协会的关系,完善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体系,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基层组织的关系,防止基层组织越俎代庖,使合作组织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和会员代表大会赋予的权利开展工作。
第二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XX镇XX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2011年,我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在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技能和就业技能,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现就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辖12个合作社,666户,2241人,其中劳动力1156人,男劳动力620人,女劳动536力人,现有耕地面积3741亩,全村主要以种植(拱棚蔬菜、玉米制种等),养殖业为主。目前全村有拱棚蔬菜20座,养殖大户65户。今年人均纯收入是5040元。
二、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有计划的进行安排
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我村专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村干部及社长为成员的劳动力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订了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安排表。为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培训内容
根据我村的基本情况和群众的需求情况,这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主要开展以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技术、拱棚蔬菜种植技术、玉米制种田间管理技术、奶肉牛养殖技术、瘦肉猪养殖技术、农村户用沼气国债资金建设项目等为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为辅助培训内容。
(三)培训方式
今年我村突破往年传统的搞培训就呆在会议室讲课的传统方式,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创新思路紧紧围绕农民的培训需求,采取了以下方式: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时,授课教师将系统的科技知识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同时运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资源
和多媒体课件或者是VCD光盘教学,吸引群众,增加培训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培训效果。
2、坚持集中授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由于集中授课存在人员多不便交流的问题,每次集中培训完以后,都有意识的组织群众开展交流讨论,让群众当场提问,加深了培训人员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了教学相促的作用。
3、坚持技术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村在给农村群众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尽量把培训场地选择在实地,组织技术人员和群众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内,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增强培训效果。
4、课堂讲解与经验介绍相结合。我村不但请相关的技术人员讲解,还请我村的土专家,田秀才根据自己的种植技术和致富经验进行经验交流,使群众有学习榜样。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农户的思想认识不高,对培训工作不在意,参训率不高。
2、个别农户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培训,接受新鲜事物的积极性不高。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1.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个别农户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并结合农时特点开展温室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培训,注重突出培训特色和实际效果,争取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全村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2、加强能人培养和管理。根据全镇“11555”农村能人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本村能人培养管理机制,结合我村能人的实际和特长优势,明确培养责任人和培养措施,积极为农村能人提供信息、协调资金、联系销路,搭建成长平台,不断提高农村能人的致富能力。同时加强对农村能人的管理和使用,将农村能人充实到培训师资库,使他们从学员变成教员,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农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XX县供销合作社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自2008年XX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照县有关部门的指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来,通过五年的不断努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办社宗旨,通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培训,使农产品经纪人业务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农户在选择种植作物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至2012年,已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户XX人(次)。组织有序的培训不仅对提高全县广大农民素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普及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得到规范、健康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主要组织的培训内容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让广大农民从根本上了解认识了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意义。使其认识到每一个成员所拥有的产权、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变,不会成为公司,不会成为公社。
(二)市场营销的常识和策略。使广大农民了明确了种植销售的方向,可以更好的围绕市场发展制定种植销售计划策略。
(三)XX县域内农产品的基本常识。使其培训人员加深了对当地农产品的了解,可以更好的选择农产品种植发展的方向。
(四)经验交流。通过农产品经纪人之间,经纪人与农户之间的交流探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XX县主要农产品的流向。农产品流向的学习中让更多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加深了对本地农作物销售动向及销售地的了解。
(六)介绍XX兴办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学习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案例。让本地农产品经纪人、农户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更好的发展本县的农业经济。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劳动力技能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我县农村大部分务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培训难度较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一)强化宣传,做好发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发放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悬挂横幅等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劳
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培训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抓好农产品经纪人、农户急需的实用技术培训,最大限度的培训经纪人、农户,提高经纪人、农户素质,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培训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对开展的各类培训认真进行总结 ,做好各类培训资料的归类整理,同时认真总结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建立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使培训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扎实有效。
加强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培训,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社将继续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XX县供销合作社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自2008年XX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照县有关部门的指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来,通过五年的不断努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办社宗旨,通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培训,使农产品经纪人业务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农户在选择种植作物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至2012年,已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户XX人(次)。组织有序的培训不仅对提高全县广大农民素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普及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得到规范、健康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一.主要组织的培训内容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让广大农民从根本上了解认识了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意义。使其认识到每一个成员所拥有的产权、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变,不会成为公司,不会成为公社。
(二)市场营销的常识和策略。使广大农民了明确了种植销售的方向,可以更好的围绕市场发展制定种植销售计划策略。
(三)XX县域内农产品的基本常识。使其培训人员加深了对当地农产品的了解,可以更好的选择农产品种植发展的方向。
(四)经验交流。通过农产品经纪人之间,经纪人与农户之间的交流探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XX县主要农产品的流向。农产品流向的学习中让更多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加深了对本地农作物销售动向及销售地的了解。
(六)介绍XX兴办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学习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案例。让本地农产品经纪人、农户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更好的发展本县的农业经济。二.当前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劳动力技能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我县农村大部分务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培训难度较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一)强化宣传,做好发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发放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悬挂横幅等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培训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抓好农产品经纪人、农户急需的实用技术培训,最大限度的培训经纪人、农户,提高经纪人、农户素质,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培训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对开展的各类培训认真进行总结 ,做好各类培训资料的归类整理,同时认真总结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建立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使培训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扎实有效。
加强农产品经纪人,农户培训,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社将继续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就业工作主要情况
2008年,我市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实施方案,狠抓组织落实。坚持培训和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缓解企业用工难为目的,统筹城乡就业,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建立培训就业一体化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认真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系列培训。加强就业服务,使培训后的农村劳动者大量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大大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今年1-9月,全市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40344人,完成年任务80.69%;技能培训20295人次,免费技能鉴定4408人。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作为农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市政府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各部门共同做好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在局内部,由职业培训科牵头,就业科配合,就业服务 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共同推动工作的展开。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列入为民办实事的一项任务,提出全市要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就业培训3万人、免费技能鉴定5000人。市政府办印发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市委市政府200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工作措施和进度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全力以赴,3次召开全市技能培训会议,动员部署农村劳动力培训鉴定工作,并分解下达具体任务,建立逐月通报制度。蕉城、古田、福鼎等县市区将任务下达到乡镇,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劳动保障、农办、财政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认真组织实施,形成统一领导、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落实。
二、开展调查摸底,逐步摸清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摸清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和就业愿望,是做好农民工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作。周宁县在82个行政村配备了村级劳动协管员,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组织协管员,在乡镇派出所和村委会的配合下,进村入户逐一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每两年编造一次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花名册,比较真实地掌握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向和培训内容。古田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劳动保障局、农村社会联动服务中心会同各乡镇政府,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建立劳动力数据库,实行动态 管理。柘荣县由劳动保障局和妇联牵头,依托各村妇女干部配合乡镇包村干部共同开展农村劳动力调查摸底。福鼎市劳动保障局组织人员分3组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和农民工培训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报刊、大幅标语、有线电视等各种形式,结合在全市开展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政策宣传力度,营造关心支持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整合培训资源,精心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开放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等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大力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采取资质认定确定了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培训中心和技术学校作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同时积极与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既注重发挥公办培训机构作用,又整合培训力量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培训力量参与培训。福安市各方筹资30万元组建技能培训中心,立足本市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等主导产业,与数控机床、船舶修造等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并依托或联合市教师进修校及其他职业学校力量实施培训;福鼎市通过开展对“一园三区”的用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采取依托企业基地,校企挂钩,订单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培训效果。一是前移培训关口,提倡上门服务。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提倡深入乡镇、深入农村,就近就地培训,培训机构派师资、带教材,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让学员吃住在家、学习在村,方便了农民,减轻了负担。在培训方法内容上,做到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既有基本权益保护、城市生活常识、职业道德的培训,又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二是联合厂、校、基地三方力量,实行浓缩实训。引进企业入驻培训基地或直接利用企业场地,进行企业式管理实训,专业教师讲授理论,企业师傅带班教学,学员亦工亦学,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后直接进入实践操作,经过阶段性实训,最后采取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技能鉴定考核,增强培训效果,学员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三是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确保就业率。蕉城区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与阳光办配合,主动到企业搜集用工信息,按用工单位需求“订单”培训,帮农民谋“婆家”,帮企业相“媳婿”,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培训的农民工被东宁和康宁超市、夏威和远藤食品公司等录用。古田、屏南县分别与福州鼓楼区、马尾区签订了劳动力资源协作开发协议,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协作开发劳动力资源,两区定期把区内企业用工信息提供给两县,两县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岗位需求,定向组织培训,分别 向两区有序输送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
五、强化就业服务,做好技能鉴定,巩固培训成果。注重培训与就业的结合,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同时,做好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所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全部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服务和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加强山海劳务协作,与福州市签订了山海劳务协作协议,实行对口帮扶。定期举办劳动力供需见面会,将劳务派遣机制延伸到农村,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库区移民和被征地农民作为劳务派遣的重点对象,通过“定向培训、就地消化、就地转移”的办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为参训者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坚持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通过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工种行业人员的持证率。至今年9月底在提升培训劳务输出培训和预备培训中技能鉴定2万多人次。二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强培训、职业指导、用工等信息的传递;三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确定培训项目,走“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路子,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就业率。四是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培训学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对培训后就业的学员采取适时服务,加强与学员的联系,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由于培训和 就业的良性对接,使培训学员的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宁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