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0年行业形势
2009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0年行业形势(分析篇)
序 言
2009年即将结束,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是是非非基本尘埃落定,2010年即将迎来,在这里,仕一邦房地产投资研究中心通过本文对即将过去的2009年房地产市场所经过的变化与起伏进行总结,并利用敏锐的宏观剖析对2010年房地产行业形势进行分析。
本文的立足点是“宏观经济分析”,分析的基础来源是各种“数据”与政策指导分析,仕一邦房地产投资研究中心并不只通过简单的数据阐述,而是透过数据本身深入分析并详细阐述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应变。
目录
第一部分:2009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分析 …………………………………… P5
一、2009年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 P5 1、2009年大陆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 P5
2、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 P7
二、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与房地产之关联 …………………………………P8
1、投资保持高位,基础建设及房地产投资仍然维持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P9
2、消费者信心好转,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增长…………………………………… P12
3、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出口继续企稳回升…………………………………… P13
4、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四季度CPI转正……………………………………… P14
5、房地产在宏观经济中的表现………………………………………………… P16
三、2009年全国房地产运行情况与分析……………………………………… P18 1、2009年房地产市场急剧升温………………………………………………… P18
2、多种因素促进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扬,房价持续高涨……………………… P20
四、2009年底“新”政影响…………………………………………………… P21
1、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大陆上一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不充分的.........P21
2、房价偏高,调整空间较大………………………………………………… P23
五、2009年行业总结…………………………………………………………… P24
1、三分之一年刚性需求,三分之二年投资投机………………………………… P24
2、政策一“放”就“火爆”,一“紧”就“低迷”………………………… P24
3、资本盛宴:61家开发商融资4000亿……………………………………… P24
4、地王凶猛…………………………………………………………………… P24
5、房价疯狂…………………………………………………………………… P24
6、二手房井喷………………………………………………………………… P24
7、年底新政,“遏制”当头…………………………………………………… P25 第二部分:2010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与展望分析……………………………… P25
一、大陆房地产市场再次、继续调整的方向分析…………………………… P25
二、2010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与分析……………………………………… P26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继续增长…………………………………………… P262、2010年全国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小幅下跌可能最大…………… P27
3、全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P27
4、保障性“政策房”上市数量将增大,但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影响意义深远,短期影响不会很…… P28
5、供需变化趋向“供大于求”………………………………………………… P29
6、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可能会加大……………………………………… P29
7、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受到“抑制”,行业“盘整”预期增大………………P30
三、2010年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及应对……………………………………… P31
1、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对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政策…………………… P31
2、财政货币政策多管其下,抑制不合理需求………………………………… P31
3、完善供给结构,进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P32
4、引导银行业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地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P32
四、2010年整体行业展望……………………………………………………… P32
第一部分:2009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分析
一、2009年经济发展形势状况概述:
2009年全年,大陆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制定的一揽子计划的积极干预下,经济发展状态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09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形势逐步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09年全年GDP增长约为8.5%左右,但大陆经济仍面临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自主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不良资产潜在风险逐步增大等问题。1、2009年大陆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陆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投资刺激计划、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遏制了大陆经济快速下滑,稳定了主要区域内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
(1)、内需逐步回升
主要区域内投资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约为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拉动约为4个百分点,内需共拉动经济增长约为11.3个百分点,内需增长速度高于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主要区域内经济平均近10%的增长速度。
投资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3%,比上年同期加快了5.6个百分点。大陆政府主导的基础投资成为本轮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名义增长近40%,高于平均水平近5.5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来看,大陆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增长约83%,高于平均水平近43.6个百分点。同时,农业、铁路、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与民生领域投资大幅提高,投资结构得到优化。
消费稳步提高。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0%,实际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住房、汽车等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回升至43%左右,汽车销售增长近30%,家电、建材、家具等相关产品消费形势良好。
(2)、工业生产加快
前三季度大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幅达到12.3%。发电量呈逐月回升态势,1-9月份,发电量累计增长1.9%,特别是8、9月份发电增速回升至9%以上。自5月份以来,货运周转量增速稳步回升,1-9月份货运周转量由1-5月的增长1.8%回升到5%。
(3)、物价下降势头得到遏制
受上年翘尾因素和总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大陆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都出现同比下降的走势,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但自7月份以来,大陆价格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止跌趋稳,8、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了0.5%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价格环比水平开始上涨表明扩内需一揽子政策已经消除了通货紧缩,有助于强化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4)、经济景气稳步回升
大陆政府的“中国大陆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显示,与工业生产同步的一致合成指数在2009年2月份见底,3-9月份连续7个月回升,可以判断大陆宏观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并形成企稳回升态势。领先工业增长约6个月的经济先行指数在2008年11月份触底,此后连续9个月稳步回升,表明在未来6个月内,工业生产会继续回升。反映工业企业信心的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回升,连续六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2009年8月为54.0%,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表明未来3-6月制造业将持续增长。预计今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9%,四季度达到10%,全年增长8.5%,实现全年保8%的目标已成定局。
2、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仕一邦房地产投资研究中心清醒认识到,大陆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有的问题还在进一步积累。
(1)、大陆政府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有些行业仍在重复建设
目前,大陆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从低端到高端产能、从内需到外需产能、从传统到新兴产能均不同程度面临过剩问题。同时,部分项目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管理不规范、项目趋同化倾向突出等问题,重复建设有所显露。一是外需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难以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大陆出口呈现急剧下滑趋势,导致大部分为外需服务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其中不仅包括纺织、鞋帽、箱包等低端产能,而且还包括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高端产能。二是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产能已经过剩,但在建和新建项目仍有加大的规模。据统计,2008年底大陆粗钢产能6.6亿吨左右,目前实际需求为4.7亿吨左右,1.9亿吨左右产能出现闲置。水泥行业总产能达到17-18亿吨,而市场需求量大约为14亿吨,存在3-4亿吨过剩产能。三是部分新兴行业也显露产能过剩迹象。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在大陆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求市场尚未充分建立。但是在本轮大规模投资的刺激下,部分新兴行业由于新建项目快速增长,产品需求相对滞后,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迹象。
(2)、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拉动,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
2009年初以来,大陆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特征。在政府大规模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下,出现了国进民退和国有资本与民争利的局面,部分国有资本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挤出了社会投资。如国有企业在各地土地拍卖中频频成为“地王”,中粮收购蒙牛,国有亏损企业山东钢铁收购民营盈利企业日照钢铁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基本退出航空运输领域。社会投资由于受到市场信心、国外需求、融资约束、市场准入限制等影响,增长乏力,尚未出现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当前的消费增长也主要靠政策引导和鼓励,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尚难形成。
(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供给而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贷款,然后再将贷款转贷给企业或项目,使债务信贷化。今年新增贷款的增量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据人民银行的调研,2009年5月末,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特别是县级平台几乎没有盈利。政府投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较低,透明度较低,银行对平台及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水平难以准确评估,信贷资金监管难度较大,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与房地产之关联: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回暖之势,而除了基础设置的大幅透支投资外,广泛的内需并未完全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房地产及与之相关联的投资继续成为投资增长点,而广泛消费并未保持快速增长。从外需来看,总体仍在底部徘徊,年末受到西方国家节日消费的需求,四季度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并开始有所增长。
货币信贷看,在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背景下,7、8月份的整体信贷规模较上半年明显收缩,但结构分析显示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并未见明显减弱。从物价水平来看,通缩压力减轻,CPI在09年年底转为正增长。
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有逐步复苏的迹象,投资增速仍将处于高速,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第四季度CPI迎来拐点,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初现,出口继续缓慢增长,信贷将延续四季度的投放速度。
从宏观经济引申至房地产行业:
1、投资保持高位,基础建设及房地产投资仍然维持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自09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直至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继续拉动经济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32.9%,8 月份累计同比增长 33.0%,当月同比增长 30%。
图表 1: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资料来源: CEIC,联合证券研究所
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到四季度,政府投资虽然继续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角色已经减弱,与政府投资相关的行业投资经历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减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地方政府投资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前者继续表现强势,后者则因为政策倾向以及宏观经济调整方向等原因开始调整减速。
图表 2:政府投资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放缓
资料来源: WIND 图表 3: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的不同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09年一季度末开始的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带动了房地产投资的重新高涨,09年二季度初逐步成为开始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投资的增长点。1-8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21147亿元,累计增长 14.7%,其中7月单月增速为 19.6%,8月单月增速为 34.6%,较上月有大幅度提升。
1-8 月房屋新开工面积 6.31 亿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5.9%,7 月份同比增加 0.3%,8月份同比增加 24.2%。不断加速的房地产投资将成为下半年投资保持高增长的支撑性力量。
图表 4:1、2、3季度房地产投资强劲增长
资料来源: WIND 图表 5:全国商品房新开工与施工面积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 WIND
09年下半年信贷的收紧一度引发市场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担忧。贷款增速的下降不一定会引发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首先,自有资金而不是银行贷款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再者,最近的新增贷款收缩主要来源于票据融资,而票据融资本来也并非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 6:月度新增贷款和投资规模没有必然相关性
资料来源: CEIC 图表 7:国内贷款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较小
资料来源:高盛全球经济
2009年二季度开始的的高投资带来了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目前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会限制一些投资项目的审批。另外,目前因为房价的过快上涨而使得房屋销售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形势预期,并且09底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宏观政策调整期,房贷政策执行层面也有所收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房地产行业未来的投资能力。这些因素是下一个阶段投资高位增长的限制因素。
总结,09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但是未来上升的空间有限,预计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左右。
2、消费者信心好转,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增长:
继09年二季度末开始国内消费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763亿元,同比增长15.1%,比 1-7月份加快 0.1个百分点。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16亿元,同比增长 15.4%,比上月加快 0.2个百分点,剔除掉通缩因素,实际增长更为强劲。
零售总额增幅提高主要是由于汽车及与汽车和房地产相关的耐用消费品销售持续强劲。7 月份汽车类销售同比增长 32%,8月份同比增长 34.8%;家具类 7 月同比增长42.5%,8月份同比增长 41.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7月同比增长 25.8%,8月份同比增长 36.6%。大部分生活基本品的销售仍保持稳健增长。
从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品零售增速变化来看,城市的消费品零售增速在8月份继续扩大到15.3%,较上月上升0.3%,县及县以下的农村消费零售增速在6月份见底后再次出现增长的迹象。
目前中国大陆正在逐渐走出通货紧缩,在未来进入到温和通胀阶段。温和的通货膨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费的增长。可以预计在不久的2010年,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3、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出口继续企稳回升:
自09年三季度末开始,世界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开始发挥效果,许多国家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从美、日、欧国家经济增长情况看,美、日、欧 GDP 环比均已于二季度出现快速回升,尤其是美国,从一季度的环比增长-6.4%回升至二季度的-1.0%,环比增长迅速,预计三季度可能回升至 2.0%的正增长水平,复苏态势日益明显。而欧洲亦从一季度的-2.5%回升至-0.1%,日本从一季度的-2.6%回升至-0.2%,均好于市场预期。而且欧洲和日本的GDP 同比增速亦开始出现好转,触底回升。
图表 8:美、日、欧 GDP 环比都出现快速回升
资料来源: Bloomberg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大陆的出口遭受重创,从2008年四季度起大幅下滑,但是进入到2009年二季度后,随着海外市场的好转,出口开始逐步恢复,出口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三、四季度延续了这一趋势。
图表 9:中国大陆出口同比降幅缩小,环比逐步改善
资料来源: :CEIC
中国大陆的出口表现滞后于欧美经济一个季度左右。欧美经济在二季度仍然处于衰退之中,所以中国大陆三季度的出口复苏比较缓慢。随着欧美和日本在三季度的经济都走出衰退的深渊,中国大陆制造业的外需环境正在改善,因此可以期待2010年出口将进一步复苏。
不过,未来出口的不利因素主要是贸易保护主义。9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大陆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在未来三年内分别征收 35%、30%和 25%的从价关税。美国此举动势必产生示范效应,不仅会诱使美国国内其他产业相继效仿,也必然引起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大陆进行出口限制,引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4、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四季度 CPI 转正:
09年三季度起,中国大陆通货紧缩的压力已经减轻。CPI 指数仍然维持在负值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去年的翘尾因素,但进入四季度,CPI已经转正。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8%,比上月降幅扩大 0.1个百分点。考虑翘尾因素,7 月份是-1.4%,6月份是-1.3%,因此 CPI 环比实际上是持平的。随着翘尾因素的减弱,进入四季度底CPI转为正值。
中国大陆CPI指数编制中,食品价格指数有比较大的权重(33.6%),因此,食品价格的变动对于 CPI 指数的变动意义重大。到了 8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 1.2%,环比转为正值,其中食品 CPI 作出了最大贡献。
令人担忧的是货币因素。如果一个经济体货币供给增加过快,也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经济学理论中,还被经验事实所证明。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CPI的变动存在着时滞,在中国大陆,这个时滞大概是6个月。譬如,2007年8月M1增速达到22.8%的近期新高,2008年2份 CPI也随即创出了 8.7%低于6月份的 15300 亿元,也远低于09年上半年的每月平均信贷增量 12277 亿元。
信贷增速放缓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一)新增信贷下半年往往出现季节性回落。随着上半年贷款的高速投放,主要银行要完成全年投放指标,已经没有业绩上的压力。
(二)判断银行的放贷能力,可以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存贷比,另一个是资本充足率。目前中小银行的存贷比已经上升到比较高的高位,这制约了这些银行的放贷能力。
图表 10:上市银行的存贷比
资料来源:中银国际研究
自09年二季度起各家银行贷款加速增长,使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过快,各主要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已经触及到监管的底线。货币政策机构出于防范银行业风险的考虑,对此出台了新的监管措施,加强了对银行业资本金的要求。
2009年8月25日,银监会向商业银行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主要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7%,其他银行不得低于 5%。
随着信贷增量回落至正常区间,贷款结构的变化比贷款增量更值得关注。票据融资减少,一般性贷款增加,是三季度后信贷结构的特征,贷款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其中在三季度里,中长期贷款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部分,并且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得到了较大的增长,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但是,09年9月份的开始,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一段高速“火热”期,居民的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继续表现出活期化趋势。所谓的活期化,是指银行存款结构中定期存款的相对减少,活期存款的相对增多。事实上,从7月份开始,居民存款开始环比减少,比上一个月减少了 192 亿元,09年8月后延续了这种趋势,居民存款环比减少800亿元。这表明了“储蓄搬家”现象的存在。
“储蓄搬家”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不无关系。股市的连续上涨,吸引了众多的资金进入。还有一部分存款转化为购房的首付,进入到楼市。
企业活期存款比重在08年下降后,也逐渐触底回升。这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转好,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企业的流动性改善,在经济回暖的大趋势下,企业盈利面将逐渐好转。09年7月份,银行间利率水平开始显著上浮,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但仍然高于7月以前的利率水平。
5、房地产在宏观经济中的表现:
09年1-8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147亿元,累计增长14.7%,其中7月单月增速为 19.6%,8月单月增速为 34.6%。
1-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 6.31 亿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5.9%,7月份同比增加 0.3%,8月份同比增加24.2%。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行业有着众多的上下游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也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复苏。因此,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加的新的支撑点。
图表 11: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投资的新支撑点
资料来源:WIND 上海证券
由于房地产销售领先于房地产投资,所以三季度开始后的房地产投资的高涨实际上是受益于房地产销售市场的火热。房地产销售的火爆也带动了家具、建筑装潢等消费行业的快速增长。
图表 12:房地产销售带动了房地产投资的高涨
资料来源:WIND 上海证券
三、2009年全国房地产运行情况与分析1、2009年房地产市场急剧升温
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09年大陆房地产市场表现远好于预期,出现了投资加快、销售增加、价格快速上涨和资金来源充裕等新情况。(1).投资增长:逐季加快,回升势头好于08年预期
在市场回暖、销售增加等因素的带动下,今年以来大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逐季加快。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了7.8、13.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7582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了6.3、10.2个百分点。测算表明,9月份当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达37%,高出8月份2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此前业界预测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在10%以内甚至出现负增长,目前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已经达到17.7%,全年增速预计在20%左右,远远好于08年预期。
(2).销售增加:三大需求集中释放,市场销售猛增
进入2009年中旬以来,随着市场的迅速升温,房地产销售大幅增加,出现了近年来所没有过的“井喷式”行情。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84亿平方米,同比增幅达44.8%,创自1998年房改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6.4%;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3.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30.6%。商品房销售总额达27532亿元,同比增长73.4%,而去年同期是下降了15%。
分地区来看,2008年市场调整幅度较大的地区销售增长也更快。如随着楼市的逐步回暖,北京、上海、浙江等热点地区成交量持续回升。1-9月份,北京市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主要地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幅都在50%以上。
(3).价格上涨:同比涨幅由负转正,环比连续上行
在成交量不断放大的同时,房价也持续上涨,同比涨幅由负转正,环比连续7个月正增长。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8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这是自年初以来,房屋销售价格连续第3个月同比上涨;环比上涨0.7%,环比连续7个月正增长。
分地区看,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有57个,比6月份增加了26个,其中涨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深圳11.1%、温州8.2%、金华7.7%、银川6.1%、宁波4.9%;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3个,比上半年减少31个,其中降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石家庄下降3.7%、吉林下降3.3%、岳阳下降3%、唐山下降2.9%、徐州下降2.8%。近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较大,房价屡创新高,同时西宁、银川、天津、南昌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加速上涨趋势也更大,更创历史新高,表明大陆房地产市场的涨价潮正在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三线城市,并且全国房地产行业“涨”声一片,持续高涨的房价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开始了09年底出台的“国四条”等连续抑制政策,这对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也对明年的市场预期更加谨慎。
(4).资金来源充裕: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长明显加快
受货币政策宽松、销售量增加和直接融资增加三大因素的影响,09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充裕,增长较快,有效缓解了开发商资金紧张的局面。仅仅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8991亿元,同比增长3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5.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长明显加快,占资金来源的比重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国内贷款增速达47.2%,同比加快了近40个百分点,占资金来源的比重达21%,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达107.7%,去年同期则是下降14.9%,占资金来源比重为13.7%,同比提高了6.6个百分点。
(5).供给回升:施工面积增速止跌回升,新开工面积强力反弹
仅仅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7.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施工面积增速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7.3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4%,降幅比1-8月缩小5.5个百分点。施工面积增速持续回升,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表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量价齐升”和去库存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商的市场信心正在逐渐恢复,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正在不断增强。
(6).国房景气指数持续走高
09年的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08,比8月份提高1.00点,比6月份提高4.5点,是今年以来连续第2个月保持在100以上。从分类指数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0.01,比8月份提高2.26点;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7.75,比8月份提高1.93点;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93.93,比8月份提高0.68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90.32,比8月份提高1.01点;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99.06,比8月份提高4.11点。
2、多种因素促进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扬,房价持续高涨:(1).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直接原因
房地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松紧对房地产运行有决定性影响。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住房消费,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银行信贷大幅增加,同时出台了降低了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优惠、减免交易环节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刺激了住房消费。供给方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开发商提供了充裕的资金,缓解了开发商资金紧张的局面;需求方面,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降低购房首付款比例,导致包括自住和投资投机在内的市场需求被同时放大。在供给弹性较小甚至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前期积压的市场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从而引起了房价的大幅上涨。
(2).通胀预期是间接诱因
基于对世界各国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担忧,加上国内外经济触底回升势头好于预期,投资者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对其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断增大,在经济不景气、金融市场发展缓慢、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置业买房成为大陆高收入者资产保值增值的首选。如果说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需求还是以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为主的话,那么进入二季度以来,投资和投机型需求则成为市场需求主体和房价上涨的主力军。进入三季度,随着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如收紧二套房贷),投资投机需求有所抑制,引起了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成交量的再度萎缩,出现“价升量滞”的局面。但进入四季度,由于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慌以及对2010年政策预期的谨慎,部分城市外来投资资金的大量进入,供应量不足等影响,房价持续高涨,屡创新高,造成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火爆”异常,这种形势由一线城市向省会城市、中小城市等二、三线城市逐渐蔓延开来。
(3).消费结构升级是重要基础 :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国家消费结构中基础性生存性消费如食品、衣着类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下降,发展性享受性消费如居住、医疗、教育、交通等在消费支出中比重上升(即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8年大陆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09年大陆人均GDP将超过3500美元,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目前和未来若干年,住房和汽车等将始终是大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今年以来房市升温,除了投资投机需求集中释放而外,也是与大陆居民结构持续升级,对住房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分不开的。
四、2009年底“新”政影响
临近09年末政府连续出台多个新政策,并提出“遏制”房价,打击投机行为的政府基调,以此来调整或调控“火爆”异常的房地产市场,但无论是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还是从目前的价格水平来看,大陆房地产市场未来调控和调整的空间和可能性依然存在,甚至还比较大。
1.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大陆上一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不充分的:
在宏观经济景气循环的四个阶段(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依次有“低增长、低物价”、“高增长、低物价”、“高增长、高物价”、“低增长、高物价”四种组合。实际上,房地产行业也有着类似的循环规律:
(1)一般而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总是以成交量的下降为先兆,但此时房价依然坚挺,出现所谓“量跌价升”阶段;
(2)接着价格和成交量会双双下降,即“量价齐跌”阶段;
(3)随着价格的下跌,有效需求不断增加,成交量开始回升,进入“量升价低”阶段;
(4)最后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成交量的持续增加,投机需求不断活跃,进而演化为“量价齐升”阶段。
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房地产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根据行业发展周期,可以把2000年以来大陆房地产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2年):“量升价低”阶段。这一阶段全国房价涨幅较小,三年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年均涨幅为2.0%。由于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累积的大量真实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再加上价格涨幅较小,导致该阶段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年均增幅20%以上)。
第二阶段(2003-2007年):“量价齐升”阶段。从2003年开始,受经济景气周期上升、筹办北京奥运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房屋销售持续增加(年均增幅24%左右);与此同时,全国房价也步入快速上升通道,5年期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年均涨幅超过了7%。
第三阶段(2008年):“量跌价升”阶段。随着市场不断活跃和投机活动的增加,全国房价继续增长,但不断攀升的高房价将大部分自住改善性购房者挤出市场,加上2008年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抑制和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该阶段市场成交量急剧萎缩。2008年全国房屋成交量下降近两成,为1998年房改以来的首年下降。
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国际经验,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大陆从2008年开始的房市调整持续还不到1年,如果以房价环比负增长为调整标志,上轮调整仅持续了7个月时间(2008年8月到2009年2月)。进入2009年,受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提前结束调整。可见,上一轮大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2.房价偏高,调整空间较大:
衡量房价高低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通过绝对价格法、房价收入比和价格租金比三种方法来衡量大陆房价总水平的高低。(1)房价收入比总体偏高:
当住房用来满足自住性需求时,支撑房价高低的主要是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通常用“房价收入比”来表示。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对50多个国家的首都城市进行调查后认为,一套住房的合理价格应在居民年收入的2至3倍,当超过6倍时,大多数人就会无力购买,市场就会出现问题。根据测算,2007年大陆房价收入比已高达7.8:1,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收入均突破了10:1,北京核心区更是达到22:1的高位,明显高于东京、伦敦和温哥华等国际性大城市。
(2)价格租金比逐年提高,市场泡沫和风险不断积聚:
当房产作为投资需求时,决定房价的重要因素就是房屋租金,国际上通常用“价格租金比”来表示房价水平的高低。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这里我们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和租赁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房价与租金价格的相对变化。如果比值大于1,说明价格租金比较高,投机成分和市场泡沫增大;反之,如果比值小于1,则说明价格租金比较低,市场的投机成分和泡沫在减少。表3数据显示,近年来,大陆房地产市场“价格租金比”持续大于1,2003年全国为1.03,2004-2008年一直在1.04以上,2009年前三季度也达到1.04。价格租金比持续高于1,说明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升,大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和泡沫成分在不断增大。
(3)从绝对水平来看,大陆一线城市房价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2008年,在美国芝加哥,一套面积2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6.4万美元,按此计算单价约9240元/平方米;日本东京市区一套面积80平方米的公寓楼再加停车位售价约为3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92万元,每平方米约为2.4万元。反观国内,北京2009年四环以内70%以上楼盘售价达到2万元/平方米。考虑到购买力平价、大陆住房只有70年的土地使用权,再考虑到美国、日本的人均收入超过大陆数十倍甚至几十倍,像大陆北京、上海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因此,不论从行业发展周期还是从衡量房价的三大指标来看,当前大陆房价总水平明显偏高,调整的空间和可能都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说还比较大。
五、2009年行业总结
1、三分之一年刚性需求,三分之二年投资投机:
2009年房地产市场,大概用三分之一年刚性需求,三分之二年投资投机;三分之一年惶恐,三分之二年癫狂较为合适。
2、政策一“放”就“火爆”,一“紧”就“低迷”:
从09年房地产可以充分认识到政策倾向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度,但执行力度更重要!
3、资本盛宴:61家开发商融资4000亿:
不管上市没上市,集体发公司债。2009年,地产企业尽情享受一餐异常丰富的资本盛宴。
4、地王凶猛:
房价疯狂,比房价更疯狂的是地价!
5、房价疯狂: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楼市,非“涨”字莫属。如果要在这个字前加一个限定字,“疯”字绝对合适。
6、二手房井喷:
2009年房价上涨是疯狂的一年,成交量翻番、价格飞涨、供小于求、购房者恐慌,特别是二手房市场,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之势。
7、年底新政,“遏制”当头:
09年底连续出台的相关政策,给2010年房地产市场定基调。
第二部分:2010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与展望分析
1.一、大陆房地产市场再次、继续调整的方向分析:
2009年以来,在经济刺激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陆房地产市场提前结束调整而急剧升温,出现了投资和价格回升、成交量大幅增加、资金来源充裕等新情况、新变化。从发展趋势来看,尽管大陆2010年房地产市场调整比较大,但宏观经济景气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流动性充裕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将使2010年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小于盘整下挫的可能性,故房价明显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第一阶段政策调整:已经从2009年底开始作出宏观及政策调整——2009年房地产市场房价过快上涨,屡创新高等问题,应引起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为稳定房价,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连续多条政策就是基于此来推出的,新政策的出台基调: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下一阶段政策倾向:应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把鼓励首次置业需求,保护二次改善需求和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为下一阶段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方针。
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是下一阶段的政策倾向。
需要关注的未来新政策是:差别化金融政策和土地有效供应政策的提出,可能会随后导致金融部门和土地部门出台不同政策,来落实2009年底“国四条”精神,打压房价是基调。此外,2010年的更多新政策,执行力度的关注应该来源于整治市场乱相,包括囤地、捂盘、假按揭、乱收定金、哄抬房价等等。接下来,土地招拍挂可能做调整,上海预申请制度可能被全国推广;商品房预售将被严格执行,可能会提高预售标准等等。
二、2010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与分析:
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小于盘整下挫的可能性。
尽管大陆房地产市场再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但调整的具体时间和幅度主要取决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两大因素。
从政策因素来看,随着经济企稳回升态势的确立、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大,货币政策操作将不断收紧,这将引起房地产市场调整;
但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明年经济形势好于今年,这又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促进作用。总体判断,尽管大陆房地产市场存在调整的可能性,但2010年全国房市调整即房价和成交量大幅下降的可能不大,但基于2009年底政府“遏制”政策倾向出台的原因,2010年房地产打压性调控方向已经定性,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小于盘整下挫的可能性。继续出台新的政策应该是未来的政策倾向发展方向,但如果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不排除明年房价又会延续价格非理性平稳上涨的可能,但大涨的可能性极小。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继续增长;
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负增长的情况将明显改善。
首先,09年以来房价上涨和销售回升将推动2010年开发投资增加。
其次,09年以来国家降低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将降低行业融资门槛,增强开发商的投资能力,但这种局面预计将在2010年作出相应调整,这对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有极大的影响。
第三,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屋销售的增加使房屋库存大大减少,有限的库存将鼓励开发商加快投资的可能。
第四,自09年底出台的“抑制”政策表明,中央政府2010年的政策基调,但从根本上无法撼动明年继续增长的房地产投资增长的继续,但投资入场的门槛将提高,这对于市场行业的深入“盘整”有极大的影响。
第五,2010年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继续深入将对相关产业的投资起到刺激作用,必将带动商业营业用房投资较快增长。再加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大,预计明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2010年全国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小幅下跌最大可能:
随着09年相继推出的“抑制”政策出台,房价继续高涨的局面将会得到相应的“遏制”,特别是相关货币政策趋紧的预期,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排除明年部分城市出现房价和成交量出现下降的可能。但总体上看,受宏观经济景气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流动性总体宽松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支撑,明年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但在平稳上涨的同时出现小幅下挫的可能性极大。
3.全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这里仍采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实际房价的高低及其泡沫程度,我们测算了全国34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房价收入比。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城市房价收入比偏高。在大陆大陆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房价收入比低于6.0:1的只有2个,高于6.0:1小于8:1的地区有12个,介于8:1和10:1的地区也有12个,高于10:1的有9个。
(2)房价收入比偏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和大连、厦门、天津、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房价收入比均超过了10:1,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较低。
(3)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也偏高,需引起关注。如西北地区的兰州和西安,西南地区的成都、南宁和昆明,中部地区的南昌和太原等。
4、保障性“政策房”上市数量将增大,但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影响意义深远,短期影响不会很大:
在2009年12月18日上午召开的2010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中,住建部表示,并明确提出大陆明年将继续大规模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建180万套廉租房和130万套经济适用房。其中经适房的面积将严格执行60平方米的标准。各地可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和调整购买经济适用房人群的收入标准。
发展方向——
(1)、2010年将加大保障性“政策房”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既是保障民生的需求,也是拉动经济的需求。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业,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一方面解决了社会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了中国大陆百姓住房的困难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货币补贴丰富保障形式:
随着住房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低收入群体通过政府提供帮助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其他群体更多地通过在市场上购买或租赁普通住房来解决。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可以从实物配租向货币补贴转变的发展趋势日益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政府给中低收入人群贴钱让其自己解决租房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3)、保障性住房短期不会“挤压”商品房市场:
虽然国家出台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措施,但由于保障性住房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城乡低收入家庭,因收入所限,无论国家是否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措施,他们都没有能力对原有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实际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去购买商品住房,进而也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际影响。他们的住房需求只有政府采取措施予以保障。基于此,所谓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的“挤出效应”应该说是站不住脚的。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既可以带动各方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也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重塑社会各界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从而促进大陆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4)房地产市场的“二元化”划分:
其实,通过住房市场的“二元化”划分,可以切断两个市场资金和价格的互动,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住房市场系统,从而可以维护最中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同时也保障了高收入群体改善居住条件、投资房地产获取投资收益的客观需要,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和福利。
5、供需变化趋向“供大于求”:
(1)、明年市场供应量大:
2009年的土地成交数量相当惊人。不少项目会在2010年进入市场。
同时由于2009年楼市的飞涨,已经让许多开发商加大开工量,2010年中旬开始将集中上市,届时市场供需可能出现倒转,即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2)、购买力大量释放,2010年需求减少:
2009年面对形势一片“火爆”的市场,不少开发商加快了推盘的步伐,同时购房者出于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慌、对房价上涨预期等原因,造成09年房地产市场购买力极大释放,对于2010年,特别是上旬利来的房地产市场淡季,经过上旬后,中旬开始整个市场供应量增大,将极大影响房地产行业市场的供需变化趋势。
6、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可能会加大:
无可否认,经历了近一年的火热运行,当前的市场形势和信心已经全面恢复。
但一片欢歌的背后,开发商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是已经上市的开发商,要发展,要做业绩。有些是想上市,要储备土地。加上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融资渠道通畅,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地王。但从成本角度分析,不少项目的楼面地价偏高。市场恢复信心的同时,明年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不少项目运作的空间很狭窄,风险也很高。
当下许多开发商的确“不差钱”,但不差钱是基于什么样的结构呢?数据表明,1-10月,开发商在国内贷款、自筹资金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以定金及预售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为主的其他资金来源增速进一步提高,1-10月达671.11亿元,增长67.3%,其总额比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总和还高54.23亿元。
目前为楼市适度降温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明年全球央行加息成为一致的动作行为,中国大陆央行明年加息几乎已是必然,同时不排除对个人二套房贷利率收紧可能。当市场遇冷,销售回款一旦收缩,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压力就会扑面而来。
7、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受到“抑制”,行业“盘整”预期增大:
(1)土地价格增长,对开发商资金门槛增大:
首先,2009年突飞猛进的地价成为房价上涨的第二大动力。但也成了开发商入市门槛增大必然,特别是对中小开发商的压力增大,开发商如要发展,必须有更多可开发的土地资源,但持续上涨的地价,对中小开发企业的资金要求增大,这将不可避免的抑制企业本身的高速发展。
(2)、提高土地出让金比例,开发商资金链压力更大:
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如果开发商拖欠价款,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
目前全国各个城市对于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及首付比例并无统一规定,出让土地会分别签订合同,约定首付比例和分期缴纳时间,大部分在20%-30%之间,远低于此次五部委通知的规定。该通知的实质就是全国统一并普遍提高了开发商拿地的首付款,由此会对其资金链形成压力。同时,文件的出台,会挤出开发商手中的部分资金,进而促进开发商加快楼盘销售,回笼奖金。
这一政策对资金充裕的公司影响有限,对势力弱的小房产公司会有打击。并且这个政策应该只是个开始,政府应该还哟后续动作,这样会对整个行业形成“综合打击”。
(3)后续政策预期,增加开发商压力:
以住建部、国土部等部门牵头的调控措施政策正在酝酿之中,其基本思路是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其中,国土部关于加强房地产批后监管、严厉打击闲置土地等措施已具雏形,只待发布时机。思路是,与金融管理机构联手增加土地市场透明度,重点监管典型“地王”和闲置地。政策框架可以预期的是,强化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已是板上钉钉;加强预售交易环节监管和市场透明度方面也或有新规。
以上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业影响意义深远,对于中小开发企业影响更大,2010年行业“盘整”预期增大。
三、2010年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及应对:
尽管2009年以来房市升温对扩内需和保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也不利于行业发展和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大陆房地产市场调控将以“稳”字优先,坚持增加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并举,把鼓励首次置业需求,保护二次改善需求和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作为制定下一阶段房市政策的基本方针。
1.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对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政策:
当前大陆房地产市场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消费不足是指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消费过度是指相当比例的高收入阶层拥有多套住房,存在多占、滥占住房资源。因此,针对大陆房价总体偏高和价格涨幅过快的情况,根据大陆房地产市场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的现象,未来大陆房地产调控政策应把增加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作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满足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2.财政货币政策多管齐下,抑制不合理需求
严格执行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政策,中止年初出台的包括利率七折优惠、降低首付款比例和减免交易环节税等在内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随着经济回升和物价进一步升高(如达到3%),适时上调利率。进一步加大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限制。对非本地居民购房出台一定的政策限制。加快推出征收物业税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3.完善供给结构,进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但从保障性住房占住房总供给的比重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来看,大陆保障性住房供应依然不足,建设步伐依然缓慢。未来几年,国家应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市场有效供给,达到平抑房价、满足需求和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对国有大型企业进入房地产市场,争当“地王”,助推地价和房价进行政策限制。
4.引导银行业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地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坚持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房价水平、建造成本、居民收入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扩大对房价比较合理、泡沫和风险比较小的地区的信贷投放。
四、2010年整体行业展望:
■在市场供给方面,由于企业资金实力加强后加大供给成为自然选择、国土资源部近期加大“囤地”调查力度以及住建部及地方政府将采用“窗口指导”方式督促企业开工,仕一邦认为原则上大部分城市并不存在短期内供给不足的局面。
■在成交量方面,预计2010年一些省市交易量受高房价的影响会下降,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由于房价绝对水平和涨幅仍较低,交易量仍可能增长,全国总的销售量会比较平稳,但由于2009年全年购买力的极大释放,2010年相比2009年成交量会长时间低迷。■在不动产确权价格走势方面,预计2010年不动产确权价格缺少空间和动能继续不断上行;而不动产确权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远远小于短期内盘整下挫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 抑制及遏制投资投机需求的调控政策影响深远;
09年购买力极大释放,09年销售价格的大幅上扬已经远远超过07年; 宽松的货币政策收紧预期; 主要城市成交量预期低迷;
购房者对不动产保值增值及通货膨胀预期恐慌的心理变化; 以及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开发企业加大快速推盘及回笼资金压力; 部分城市商品房供过于求等。
第二篇: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回调的影响,住房销售 低迷,房价涨势逐步回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调整程度 逐步加深。208年下半年,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中央及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鼓励住房消费、活跃房地产市场 的调控政策。2009年较高的房价将有一定下行空间,随着房价的 合理回归,政策逐步落实,自住型需求将陆续释放。
一、我国仍处在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阶段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住房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不同,我国正处在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阶段,住房水平低和需求比较旺盛,是 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其中除了少数低收入群体住 房需要政府提供保障性外,还有几种类型的住房需求依靠住房市 场:
一
类是刚刚步入社会不久,成家立业需要住房的年轻人,包
括本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和外地进入大中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他 们需要的住房是功能设施齐全、舒适、方便,小户型、价格适中,可以承受得起的住房。一类是已经购买房改房,生活水平提高,希望以小换大改善居住条件的人群。这两部分人具有一定收入和 经济能力,借助银行贷款,可以购买普通住宅,他们是社会的基 本群体,占大多数,也是住房市场自住型的基本需求群体。还有
一
类是投资型需求。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财富有了较大增长,需 要有保值增值的渠道和工具,一部分人选择了住房市场。购置住 宅不是为了自己居住和使用,而是为了出租获利或住宅涨价后出 售获利,是通过购房实现手中的货币增值。
二、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作用
从2007年年末开始,住房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进入调整期,其 根本原因是市场内在规律对房地产行业几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
和问题进行自我强制调整的结果。2004年以来,在我国经济较快 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向好的基础上,投 资型住房消费大量入市,不断推高房价以获利;开发商大量高价 拍地,以获取更高的回报,推高了住房的成本;自住型消费者在“买涨不买落”的心理驱使下,集亲戚朋友之力提前购房,透支 了部分基础消费需求。几种因素叠加,埋下了隐患,导致了目前 住房市场需求减少、调整期的到来。
第一,大量投资者进入,市场需求过旺,使房价快速上涨,脱离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加之市场供应的中小户型、中低价 位的住房偏少,将普通消费需求挤出了市场。
第二,房地产市场过快发展、房价过高弓l起了国家连续实施 房地产调控政策,随着宏观调控的累积效应发挥作用,尤其是对 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的调控,一些投资性和投机性资金撤出住房 市场。
第三,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向下调整,消费者收入预期及对房价预期发生变化,观望气氛浓厚,加剧了 市场调整的程度。
虽然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短期内对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较大影
响,但此次调整是对前几年房地产业过快增长和房价虚高的修正。将使过高的房价逐步向合理水平回归;使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更 加合理。这次调整是我国房地产业自19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经
历的真正市场周期性调整,得到市场的锤炼和洗礼的房地产业将 更具竞争力。房地产市场只有充分调整到位,才具备持续、健康 发展的基础。
三、影响209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1、影响住房消费者预期变化的因素分析
2008年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前期国家偏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影响下,消费者预期比较悲观,持币观望。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 策的调整,消费者预期将逐渐发生变化,在观望中寻找机会。一
是国家已经将支持房地产业稳定发展作为保增长的重点产业,并 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从政策层面上给予消费者 信心。二是我国连续出台强力度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力争2009年 经济增长保持在8%以上,在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基本稳定了 预期。三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目前仍然处在经济较快增长阶段。从较长时间看,住房价格仍然是稳步上升的趋势。近期房价下行 是对前期房价过高的修正,而且国家连续出台多项鼓励住房消费 政策,一旦房价调整到位,将会出现反弹。因此,部分自住型消 费者开始关注房市,而理智的投资型消费者也在观察抄底的机会。
2、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分析
2008年下半年,国家连续五次降低贷款利息,五年以上的贷
款利息降低1.9个百分点;为了鼓励住房消费,将购买普通住房
8的贷款优惠利率由基准利率的0.5倍下调到O7倍,使利用按揭
8...贷款购房者节约了较大的利息费用。据银行计算,按等额本息还 款方式的按揭贷款,以上两项因素使月还款额节约18%左右。1O月份,财政部、税务局决定购买9O平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契税减按 1%收取,使购房成本降低了2%以上。同时,对个人购买和出售住 房暂免印花税,出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出售普通住房 给予营业税的优惠,降低了二手房的交易成本。
3、住房的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004年以来,尤其是2007年,我国住房价格较快上涨,一定 程度偏离了居民的承受能力,使得住房市场量缩、价落。经过一 年的调整,房价仅回落到2007年末的水平,2007年价格虚高的水 分并没有挤掉,虽然国家优惠政策降低了居民购房成本,但与居 民的实际支付能力还有距离。据央行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居民未来三个月有购房意向占比仅为133分别比上季和同期下
.%,..降1.8和2.8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反映出房价调 整还没有到位。
综上分析,住房市场调整正在进行中,消费者持币观望等待
机会,市场存量房较多,房价还有下行的空间,直至下跌到消费 者接受的水平,整体看调整有向深度发展的势头。由此预计2009年上半年,房价承接2008年的下滑势头,房价水平将继续回落。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各地区调整的进度和幅度不尽一致。一 些调整比较早、调整幅度较深的城市,随着价格的下降,将有自 住型需求陆续入市。随着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大量入市,下半年 市场成交量将出现趋稳的迹象。
四、政策建议
在国家已经出台较多的调控政策条件下,2009年政策的立足
点应该关注和解决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遵循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第一,在市场调整中,应以开发企业自救为主,鼓励开发商
针对市场需求开展多种方式营销、合理定价,协助缓解与老业主 矛盾,打消开发商降价的后顾之忧,只有房价合理回归,才能释 放需求。
第二,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和自我修正作用,利用市场的力量挤出泡沫,这样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的 调整和市场洗牌,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第三,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解决经济适用房和限价
房建设和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应适时调整规划,可尝试采取政府 收购作为廉租房,或扩大申购范围,甚至可以转为商品房的方式 解决弃购现象。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科学、合理的核算经济适用房 和限价房的发标价格,选择交通方便的地点。对于建设经济适用 房和限价房增加成本、甚至亏损的开发商,要给予减免税费、资 金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积极参-9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第四,重视开发商资金紧张和存量房增加的问题,地方政府
可以收购资金链断裂的项目作为廉租房,避免出现烂尾楼;并鼓 励社会资金(包括企业和机构)低价收购部分存量房,用于做周 转宿舍或出租。
第五,着手研究和解决制约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问题,应抓住调整机遇建立行业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如地方财 政与房地产业的关系、物业税、规范市场及房地产融资机制创新 等,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廖英敏)
经济复苏前景有待观察
从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2008年
下半年以来的回落趋势,GDP增速进一步下降到6.%,比上年四
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但是,随着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 施和效应的逐步显现,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和先行指标明显好转。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2月份加
快4.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同比增长28.8%和15.9%,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4.2和3.6个 百分点。可以判断,一季度应为本轮经济回落的底部,二季度经 济增长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这样,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 况下,我国经济有望率先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复苏前景及
可持续性不容乐观。
首先,一季度消费、投资增长达到较高水平,但在相当程度
上是政府政策效应的反映,如政府大规模增加投资、信贷规模急 剧扩张、家电下乡等,而市场主导的内需扩张缺乏有力支撑。经 济增长持续下降,对就业和收入预期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大量 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和收入下降,不利于 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如果短期需求回升主要来自中间需求而非 最终消费需求,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还会加剧已 经存在的产能过剩。从投资看,年初以来,出口占比较高的外向 型企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四季度进一步下降。通过产业关联和收入
第三篇: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遍地开花,投资(含投机)购房盛行,消费者追涨购买使大量需求提前释放……可以说,2007年10月以前,无论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或是长沙、南京、重庆、武汉、北海等非一线城市,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值有史以来最红火也是最疯狂时期。
从2005年“国八条”算起,到后来的“国六条”、限制外资政策、增
加个人所得税、增加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发行国债、调低利息税、历次加息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多部门联手严查、加强住房保障,再到2007年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的房贷新政、国土资源部的39号令(236号文),两年多时间,调控政策出台之密集、数量之多、时间持续之长、措施之严厉,在我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无疑,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关键的一年。
宏观调控得到落实执行
2008年,宏观调控将进一步深化,并得到落实执行,叠加效应将日益显现。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房地产热将降温,投资将有所回落,开工项目也将适量减少。
但由于持续很久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得市场的前行仍具有相当的惯性,不少地区房地产发展投资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未完工项目的继续,使得2008年尤其2008年上半年的各地市场热点区域增多。
正因为城市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使城市轮廓线向四面八方同步外延,使得城市的市场热点区域也增多。如长沙,不再是城中、城东独领风骚,城北、城南、河西的地区供应比重也将增加。
不过,正因为这种城市轮廓线向四面八方同步外延的发展趋势,使得城市的热点区域增多,却让热点的相对热度下降。所谓热点多了就意味着热点丧失或减弱,不在少数的你我彼此彼此使得难分彼此。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就39号令土地供应调控的相关政策向记者做进一步解读时表示,国土资源部强调要保障住房供应量,首先是重点保证住宅用地需求,特别是要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的供应。其中规定,必须单独列出城市建设用地中涉及的住宅用地,其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不得低于申报住宅用地的70%。不符合该要求的,不得批准用地。要优先安排、供应列入供地计划的廉租住房用地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对未完成供地计划的,第四季度不得供应其他商品住宅用地。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宏观调控的落实,城市房地产产品结构将更科学化、合理化:70/90新政的影响将逐步体现,90平米以上房型将继续向节约面积发展。
在长沙,从2000年本人曾服务过的“同升湖”、“山水芙蓉”开始到2007年的“保利”、“绿城”等几十个别墅物业的集中放量,可以预见长沙高端房地产市场还将加大,高档住宅市场将出现分水岭。而其实,这一趋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差不多。只是,一些别墅等高档住宅市场相对刚性但需求相对不足,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同时,另一方面,政府将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以政策和需求为导向,调整供给结构,积极发展二级市场。并加大对房地产业秩序进行规范和整顿,维护市场健康运行。
保障性住房开发规模增加
目前,在长沙已经在全国成立了住房保障工作局。如果该局确实能为住房保障工作起到成效的话,相信会在全国其他城市陆续成立此类机构。
2008年,住房保障政策将进一步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应、投资、资金、项目开工及产品供应的相对比例将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预期改变,投资(投机)需求和自住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消费者变得相对理性。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进一步观望,进而出现持币待购、惜购等现象,供求矛盾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减。
高度卖方市场将逐步被扭转,甚至可能转化为买方市场或相对均衡市场。同时政府将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确保保障型住房的土地供应,拿地竞争激化,大地块土地供应模式可能被相对改变。
政府一方面严格控制高端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力求总量平衡,调整结构,稳定市场,符合“90/70”政策的小户型、低总价房屋产品供应将增加。
在开发规模方面,将导致部分原本新立项、新投资的非保障性住房开发规模下降。同时,受宏观调控尤其是土地、金融等新政策影响,保障性住房的开发规模将增加。一些原本计划安排布局的大盘,可能分细或把多期并拢来开发。
项目开发和上市速度将加快,一般较难再现大规模、大面积的捂盘、囤房、惜售现象。
房价整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回落。保障性住房和小户型的价格相对稳定,别墅价格相对刚性但需求相对不足,大户型、商住两用房、商业地产房屋及城区部分豪宅等高档住宅、二手房的房价将可能较大幅度下降。
因此,房地产行业可能从“暴利时代”转入“微利时代”或“常利时代”,暴利时代逐渐远去甚至走向终结。
市场竞争更
第四篇: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与发展任务分析(二)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与发展任务分析
(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顾云昌
第二个问题:楼市发展的趋势
现在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同行有些迷惑,是不是现在又要打压房地产啦?房地产又要像92、93年那样了?我个人认为历史不会重演,现在的情况和92、93年大不一样。主要的差别在于现在是旺盛的需求带动房地产市场,而十年前则是投资拉动市场。我们现在进入住房、汽车时代,消费由住房、汽车领先,房地产业在国务院文件里定位为支柱产业,我们的产业是万岁事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就当前而言,一是宏观经济处于新周期的上升期,老百姓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比较好,有利于我们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正遇到千年等一回的发展良机;二是产业发展基本面——需求旺盛不变。刚才所说的3+1这个旺盛的需求不变。现在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太旺了;三是有18号文件指导我们这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18号文件是本届政府指导房地产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房地产不仅3、5年兴旺没问题,即使20年都没问题。因为近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的20年,过去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现在说:全面建小康,住房定兴旺。
在认清发展机遇的同时,又应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挑战之一,如何有节奏的释放需求。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要抑制不正常的、非理性的需求,比如,被动性需求如何慢慢地释放,投资需求要加以限制。有些地方商业用房的需求膨胀也要加以控制。挑战之二,结构性矛盾的调整。从全国看,中低价位房子供不应求的情况还较突出。长沙或者说整个湖南这个矛盾不是最突出的,这与过去几年来经济适用住房量比例大有关系。国家有关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出台,提出要实现两个控制:一是控制销售对象,一是控制供应面积。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开发办的领导跟我说整个长沙、湖南的房价不是很高,没有多少泡沫,我同意这个判断。挑战之三,注意地区的差异,要谨防过热。房地产市场和一般市场有两个最大的不同点:第一政府主导性强,第二地区差异性大。为什么说政府主导呢?房地产市场需要土地,而土地是政府垄断的,开发需要融资,目前负责融资的四大银行都是国有的。加上决定需求的房屋拆迁的数量和速度,也是有政府控制的。而土地和资金的投放量往往决定了商品房的供应量,就会决定整个市场的供求情况。房屋拆迁量决定了相当比例的需求情况。所以在现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最大的考验是政府调控能力的考验、政府对土地和资金供应量多少的把握。
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差异性与市场的政府主导性有关。同样是发达城市,由于各地政府在市场调控中的方法和力度有差异,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就有很大的差别。上海、杭州、长三角地区房价这几年涨得很快,遏制房价的继续快速上升成为重点。而在广州等地,在房价连续数年稳中有降的情况下,促进房价稳中有升,减少空置房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重点。而在北京,近两年平均房价稳中有降。实际上北京单个的楼盘的房价没有降而是稳步上升。原因是经济适用住房和郊区楼盘比例提高了,一平均就下跌了,那么北京楼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于进一步搞活二手房市场,规范多种市场行为,继续保持供求平稳。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要防止两种过热或过热苗头:第一种过热是盲目性过热,第二种过热是泡沫性过热。什么叫盲目性过热,有的地方土地供应量很大,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很多,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空置房增加,房价下跌。这种过热现象容易产生,也容易调整,一般靠市场自身力量就可以调整。空置量过多了,开发商放慢步伐,政府土地少批一点,慢慢改善。而泡沫性过热,其表现与盲目性过热是相反的,市场表现不是供大于求是供不应求,卖得比盖得快,房价涨得快,开发商手里的空置房几乎没了,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泡沫。什么是泡沫?泡沫是价格的表现。商品房的销售价均远远超过实际成本。泡沫是怎样形成的?第一,供不应求造成了房价上升,第二,投资者介入进一步加大供不应求,特别是炒房者介入越多房价会越炒越高。泡沫有大有小:小泡沫、中泡沫、大泡沫、特大泡沫。小泡沫、中泡沫可以控制,可以慢慢吸收。而大泡沫、甚至特大泡沫往往要破灭的。破灭就是像香港97年的情况,价格已经到了顶点了,上不去了,崩盘了,房价一落千丈,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害。我认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不存在过热,长沙、湖南的楼市不过热,楼市持续健康发展。过热不过热,盲目性过热还是泡沫性过热最后都要反映在房价上面。盲目性过热表现房价下跌,泡沫性过热表现房价上升。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房价稳步上升,是正常的。急速上升肯定是供不应求造成的,供不应求可能是由于实际需求拉动,也可能实际需求加上虚拟需求(投资需求)一起拉动了需求。后者是比较讨厌的事情,有较大的风险。特别当前中国的金融体制以银行贷款为主的情形下,风险都挂在银行账上。
第五篇:2012年房地产行业形势分析报告与预测
2012年房地产行业形势分析
2012年国家仍然延续上的公民福利政策之路,房地产业将在挤压与淘汰中顽强成长。
由于上对货币从紧政策、限价政策、限购都没有对商品房限制达到预期、保障性住房在人民强烈呼吁声迟缓走到台前,城镇住房刚性需求根本不会逆转,房地产业也绝对不会崩盘,商品房开发商确实难,商品房价格涨也难,降也难。保障性住房批量上市那一天,就是房地产业政策松动的光环,要等到下半年。
2012年房地产业仍属于国家为经济放缓做贡献,为国家调控GDP走势的杠杆之一。
一、房地产政策调整
2012年国家对房地产政策一是完善,二是调整,三是继续整顿,国家将进一步理顺房地产政策,纠偏改错,使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国家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基建政策与使用管理政策;
2、国家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土地分类供应政策;
3、一线城市征收房产税将陆续出台;开征房产税之时,就是限购房政策自动取消之日;
4、国家按区域性调整政策性商品房政策;
5、下半年对商品房的金融政策将适度调整;
6、下半年对商品房的管理政策会也会适度调整,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二、土地供应量走势
土地供应量走势为:2012年土地供应总量会适度增加,但不会超过2011年15%,土地供应向政策性商品住房倾斜。对一二线城市商品住房土地供应仍属于严控范围。呈现商品住房有钱也无地的局面;三四线城市为了财政积累,将商品住房土地供应量会适量放开。1
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性商品住房和商品住房国家采用了不同的土地供应方式,政策性商品住房将是土地供应主体。
1、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方式:以计划经济形式供应占总土地供应量15%。
2、政策性商品住房土地供应方式:以计划加市场经济形式供应,实行限制性招、拍、挂。占总土地供应总量50%。
3、商品住房土地供应方式:以市场经济形式供应,招、拍、挂。占总土地供应总量35%。这样的土地供应格局基本定型。由于地方财政情况没有较大的好转,地方土地财政的态势暂时无法缓解。
三、房地产资金走势
对房地产金融货币从紧的政策会维持到明年的下半年。主要原因是以下五个问题造成的:
1、由于相互制约的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调整不到位;
2、连续出台的金融政策没有到达预期,反而拉高了CPI,CPI回落缓慢;
3、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没有进行合理调整,政府需构建防范经济
泡沫风险围墙;
4、保障性住房不能如期到位,保障性住房属于公共产品全额由中央财政与
地方财政支付,由于这两年公民福利年年超标,直接影响国家财政预算的总盘子;
5、仍然要利用房地产把过快的GDP拉下来,维持到国家理想经济目标。
所以,2012年金融管理对房地产资金走势仍处于货币从紧的态势,当国家保障性住房按计划批量上市那一天,房地产业政策就会松动,要等到下半年。
四、保障性住房走势
国家由于财政问题对保障性住房会进一步放开,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融入进来,参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加强对保障性住房使用监管。保障性住房建设资与使用管理资金将以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指令性任务按分配,纳入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
一线城市:第一批廉租房与公租房陆续到位,第二批廉租房与公租房开建;
二线城市: 第一批廉租房与公租房部分转变为政策性商品住房销售,用来
保障资金回笼。第二批廉租房与公租房开建,来填补第一批廉租房与公租房未完成的任务。
三线城市: 第一批廉租房与公租房开建,由于资金缺口进展缓慢。
四线城市:廉租房与公租房由于地方财政无资金调配,要等到2013年启动。
五、政策性商品住房——限价房走势
限价房属于政策性商品住房之列,由于我国庞大的城镇人口对房产的需求市场,30年内房地产的需求都属于刚性需求期。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实行金融严格从紧的政策,计划期的限价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11完成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将有一大部分会被改变性质,地方政府将保障性住房变为政策性商品住房出售。这样,既解决了庞大限价房群体的需求,又可以使地方政府可以迅速完成资金回笼,呈现政策性商品住房PK保障性住房,政策性商品住房PK商品房两种局面。致使政策性商品住房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新的相互角逐的战场。
六、商品房走势
无人能够改变城镇住房刚性需求的局面,但商品房不会走出计划与市场经济共存的怪圈。土地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循环,建设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循环。地方政府不堪财政捉襟见肘的压力,为了迅速回笼资金,将部分保障性住房改变为政策性商品住房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对商品房较大冲击的态势已经形成。2012年商品房的金融政策仍然是以从紧为主,城市商品房的态势仍然严峻。
一、二线城市商品房:按土地按市场经济运行,建设按计划经济模式中运行。全年是“紧、紧、紧、松”。商品房从紧的政策对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商来说,可能会逼迫房地产开发商转向为商业办公用房开发,这是房地产业的一个危险信号。
三线城市商品房:这里的房地产商比一、二线城市日子好过的多,他们属于在计划与市场夹缝中游离生存的企业。全年中央政府是“紧、紧、紧、松”。
地方政府是持续土地财政的做法,房地产业必须完成地方财政税收。
四线城市商品房:属于穷则思变地区。应该说四线城市房地产商日子最好过。地方政府是必须超额完成地方财政税收,乘上土地财政最后一班车。
七、商品房价格走势一、二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走势仍然不乐观,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走势仍然和2011年一样,上涨空间较大。
一线城市价格:将回落空间4%—8%,反弹空间3%—5%。,二线城市价格: 将回落空间3%—5%,反弹空间4%—6%。
三线城市价格: 将上涨空间3%—5%。
四线城市价格: 将上涨空间4%—8%。
八、房地产业产业质量标准化走势
在房地产业的大调整中,除了去解决市场与资金问题,每一个房地产企业决策者都会想到解决本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
2012年房地产业的产品标准化会有四点突破:
1、房地产业的产品标准化;
2、房地产业产品工艺化;
3、房地产业配套产品标准化;
4、房地产业配套产品工艺化。
现行粗框大面积房地产业建设,一无法有效的控制作业时间,二无法有效的控制建设与装修成本,三无法有效的控制作业质量。产品质量标准化与质量工艺化是我国房地业必经之路。
九、2012年房地产业的警示
1、房地产企业由于大市场原因不得已转入到商品办公用房开发时,必须考虑到本企业自有资金与确有保证的贷款流动资金能否坚持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如果没有资金实力,进入商品办公用房开发请三思。
2、2012年房地产开发商根据房地产政策对土地的供应及土地价格问题会出现:一是对商品住房的土地需求的减少,二是违心的向商品办公用地转移,对其土地需求的增加。后者是一个危险想信号,当大量房地产商将转入商品办公用房开发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真正形成,其原因是资金回笼太慢,在基建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控制因素,当形成无法控制局面时,就会出现建设资金链断裂。
3、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新增人口的住房矛盾会激增。
结束语
2012年国家对房地产政策是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的政策,以确保公民福利政治,以保证改革脆弱期平稳过渡。我国公民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不会变,保障性住房回暖,政策性商品房成为市场新的垄断,商品房在困难中向前。
文档来源:白菜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