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350人
一、全年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XXX城镇新增就业XXX人,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600人的111.36%;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80人,占市下达目标任务1700人的110.5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5人, 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00人的110.83%;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2%以内,实际控制在4.15%以内。
二、主要工作成绩和工作措施
(一)分解细化任务指标,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责任 年初,我们在总结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着手提出本年度的工作思路。在上级下达今年工作任务后,XXX将就业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特点,合理分解指标,层层落实责任。
(二)加大宣传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氛围 一是开展专项活动,送岗位送政策到城乡劳动者手中。在“春风行动”、“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活动“等活动中发放促就业宣传资料20万份;
二是接受创业服务56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10人,其中参加创业培训28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人数1000人;推荐用工诚信企业27个;推荐诚信服务机构8个。开展春风行动是“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的真实行动,是帮企业选人才,帮农民找工作的实在行动,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家门口、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三是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今年,为了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我县通过开展“上门走访、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完善基础台账,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并使就业援助活动常态化。为了促进困难人员尽快就业,我们对XXX公益性岗位全面、彻底的清理核查,严格岗位管理。对新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群体。今年公益性岗位认定 1307个,新招聘大学生公益性岗位54个。
四是落实再就业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审核2013年度未审核社保补贴资料,包括XXX镇公招、开发、乡镇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和劳保岗公益性岗位、残疾人联合会和2013年度漏审人员,认真做好2013年社保补贴发放工作。本着应发尽发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身份审查,截止目前,共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 11447本,年审通过6067本。三做好了公益性岗位补贴相关工作。2014年起,严格按照XXXX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XXX社发【2013】402号)分季度发放岗位补贴,截止目前,公益性岗位补贴共发放520.17万元。
五是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教育部门交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246人,通过电话访问毕业生本人和毕业生家长等形式,进行相关的职业介绍政策、大
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宣传。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和帮扶,截止目前,已取得联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2.44%。
六是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服务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求职需求。对用工存在缺口的企业及时收集缺工信息,常年为各类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用工平台,引导求职者求职。多渠道促进就业。XXXX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10000 个,职业介绍成功率达到60% 其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3000个。由于我XXX经济快速发展,用工需求量同步增长,用工条件改善,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市场求职人员较去年大幅增加,月均近上百人求职招聘,为此,我们在市场常设用工单位招聘摊位,提供面对面的就业服务。
三、2015年就业形势预测
1、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可能将继续。一方面信息化程度高企业对用人需求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学生期待的 比实际能力。
2、结构性失业依然严峻。劳动密集型用工缺口大,技能型人才缺口更为明显。
3、职业教育较为滞后,职业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4、用人成本增加。
四、2015年工作安排
1、强力推进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既就业数据监测制度,力争年底实现县、乡镇、社区的三级联网,建立XXX就业服务网,力争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全国公共招聘网,2015年实现XXXXXX信息与全国联网。
2、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二是做好公益性岗位补贴资料的收集、上报。
3、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做好企业用工和劳动者职业介绍工作、特困就业群体公益岗位开发工作。
第二篇:关于城镇新增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镇新增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龙山县2012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龙办法[2012]96号文件精神,我中心把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实践“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力争按时完成分配我中心的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一)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今年,我中心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截止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4020人,完成州定目标任务3000人的134%。
(二)宣传报道任务完成情况:今年,我中心十分重视新闻报道,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实施工作,向公众公开工作情况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我们共在省、州人社网、县人民政府网、红网等发表新闻宣传报道信息稿件20余篇。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初我们把今年的工作任务分解到月,并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社区上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抽查情况及时向五个社区进行通报,督促社区劳保中心及时整改。截止2012年5月底,民安劳动保障站共聘用了20名下岗失业人员作为社区工作人员, 即加强了社区力量,又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将任务层层分解,捆绑到个人,为为民办实事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切实抓好就业岗位开发。今年来,我们继续在就业援助工作上下功夫积极开发就业援助岗位。一是为了解决我县零就业家庭就业难的现状,近年来我们在民安城区范围内与城管局一起开发了265个清洁员的岗位,专门用于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合理整合公益性岗位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公益性岗位开发合力,从部门中将可以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腾出来,合理整合,统筹使用,2012年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1358个,主要集中在交通协管、保安、保洁等岗位。
三是切实抓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及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工作。近年来,我们积极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失业人员、大学生自主创业,2012年截止10月底,共发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8000余万元, 发放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资金17万元。扶持2000余人自主创业,扶持的项目遍布经商、养殖、种植、运输等多个产业,带动了3000余人就业。
四是切实抓好定单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城镇就业。今年来,我中心为城区共计68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其中与画布咖啡屋联合培训48名餐厅服务员,与名典咖啡屋联合培训52名餐厅服务员,与国际商务会所联合培训58名餐厅服务员,与土家巧手工艺有限公司联合培训375名机绣工,为龙辉服装厂培训125名服装缝纫工、为成美水泥厂培训焊工25人。同时为申报小额担保贷款的2141名创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其中城镇失业人员达300余失业人员,带动城镇就业800余人。
五是切实抓好新闻宣传。我局对新闻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宣传方案,明确了任务要求,确定了新闻专抓人员,明确了奖罚措施,让新闻宣传促进工作的开展和具体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就业人员多,就业岗位少,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政府与部门之间脱节。近年来,中央进一步要求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提出了就业再就业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省、州、县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就业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事情,也无能力全部包揽下来,需要全社会、各级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二是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不足。制约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影响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四、对城镇新增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公益性岗位开发合力,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减少不稳定因素,促进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抛弃“开发公益性岗位是人社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人社部门有义务为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但无权包揽。
二是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要在了解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意向、报酬要求等基本情况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劳动技能,为他们实现就业打好基础。
三是继续采取政策鼓励措施。激励更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及个体户聘用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自己的经济实体、企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促进就业和就业岗位开发。有序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择业,为灵活就业人员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
四是进一步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要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好氛围。要让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树立“凭自己劳动挣钱最光荣,让别人去说吧”这种理念;让社会各界正确对待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让社会各界反向思维,理解和关心他们,推动城镇新增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篇:六枝特区人资社保局多措并施促进城镇新增就业工作
六枝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报党委、政府信息信息
(第 期)
时间:2012年3月12日签发人:
人资社保局多措并举促进全区城镇新增就业
一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重点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有
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就业技能水平。组织城乡初中、高中毕业生未升学人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二是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就业。加强与区内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联系,及时将单位用工信息提供给城镇失业人员,免费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三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以鼓励创业,促进充分就业为目标,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大力实施创业促进就业计划。对有创业愿望劳动者进行综合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对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跟踪服务、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及木岗工业园区、岩脚工业园区、郎岱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四是积极兑现优惠政策,激励用人单位安置失业人员就业。充分利用税费减免、自主创业人员扶持政策、微型企业发展扶持等优惠政策,激励用人单位增加就业岗位,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
(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光)
第四篇: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城镇化是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转移人口是我国城镇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住房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转移到城镇定居面临的众多重要而现实的重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偏高、住房价格快速上涨趋势仍未彻底扭转、农业转移人口收入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储蓄和家庭财产偏少等大背景下,要妥善解决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预防其对推进城镇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新增城镇人口、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问题,为我国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镇人口的住房现状
(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过多个阶段,城镇人口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内地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50%。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3.73%,比2012年提高1.16%。我国成为近30年来世界上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2014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2014年全球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2014年发达国家有8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比2011年的78%提高四个百分点。而最不发达国家2014年仅有49.5%居住在城市,比2011年提高两个百分点。非洲和亚洲是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大陆,2014年分别仅有40%和4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该报告预测到2050年,发达国家将有8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欠发达国家将有63.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全球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6.4%。该报告还预测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人口高峰14.53亿人,之后逐渐回落,到2050年降为13.84亿。205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75.8%,将有10.5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仍有3.3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2年末,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8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国家统计局前副局长贺铿和现任总经济师姚景源都表示,按户籍人口计算,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远低于世界47%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以201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全国非农业户口人口为384339361,仅占全国的29.14。我国城镇化的过程将是已经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和尚在农村的农民进入城镇,定居城镇,成为城镇居民的过程。根据联合国《2014年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至2030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3.29亿,2030年至2050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5100万。我国城镇人口的增加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转移,并且城镇人口的增加主要集中于2010-2030这一阶段,其中2010-2015和2016-2020年间城镇人口各增加约1亿人,2020-2025年期间增加约7000万,2025-2030年期间增加约5000万,之后逐步放缓。
这些数据表面,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速度将处于世界前列,每年将有数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大规模的人口向城镇转移给城市带来大量劳动力,也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水平、城镇承载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住房现状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房地产相关数据测算得,到2010年,全国积累住房存量179亿平方米,2.2亿套的住房,按2010年常住人口的家庭户来算,户均1.02套;2012年全国城镇家庭户的住房套数为2.31亿套,户均0.98套;“十二五”末全国城镇家庭户的住房套数是275683997套,户均套数为1.08套/户。从结构上看,一线城市存在缺房问题,部分三四线城市甚至省会城市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调查范围为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社区街道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农民工。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245人,年龄分布为16~25岁区间的为8954人,25~35岁区间的为10553人,35~45岁区间的为7516人,45岁以上的为2402人。调查数据表明,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有7.88%的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
国内部分部门和学者也开展了调查。2011年,河南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课题组就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问题开展了调查。对45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83人,1001~1500元的有130人,1501~2000元的有118人,2001~2500元的有70人,2500元以上的有56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18.2%、28.4%、25.8%、15.3%和12.3%。受访者中有127人在城市购买有住房,136人居住的是单位提供的住房,194人自己租房,分别占受访对象的27.7%、29.8%和42.5%。人均住房面积在5m2以下的有100人,5~10m2的有118人,10~15m2的有63人,15~20m2的有58人,20m2以上的有118人,分别占受访对象的21.9%、25.8%、13.8%、12.7%和25.8%。
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拥有1套房左右。根据很多城市常住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外地务工人员的现状,可以进一步推测具有本地城镇户籍的城镇常住人口户均拥有1套以上的住房。随着近年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城镇户籍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基本可以认为,当前我国具有本地城镇户籍的城市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而与此相对的是,转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居民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较少,租住带有厨房和卫生间的独立套房屋的比例也不高,多数仍然与他人合租,或者住在不具备独立厨房或卫生间的房屋,人均居住面积较小、居住条件较差。
二、新增城镇人口住房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在城镇居住和生活,产生巨大的住房需求。我国房地产在过去十多年间增长迅速,价格远超出普通居民承受能力,新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住房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农村居民收入低。大量农村人口和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小的多。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的3.2倍、3.1倍和3.1倍。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的居住支出占人均年纯收入的比重上升,与城镇居民在居住支出上的差距逐渐缩小。
第二,农村居民家庭财富普遍较少。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业生产收入较少,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支出负担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时有发生,家庭储蓄较少。另一方面,受过农村土地位置偏僻、经营流转制度限制等因素制约,农村土地、宅基地等农民主要财长价值不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镇,这些财产价值进一步下降,土地经营权流转等财产收益比较有限。
第三,城镇住房价格涨幅过快,价格高。2003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大幅快速上涨的影响,房间收入比快速提高,农民收入增速不及住房价格增速,绝对差距不断拉大,购房压力加大。朱仁友等分析了2002年至2010年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房价收入比,分析表明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比整体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空间非均衡性突出、区域差异明显,特别是部分省会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偏高。戴静采用按不同收入水平的房价收入比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出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计算表明,对低收入户20%而言,房价收入比最高为28.1,高收入户20%的房价收入比也高达8.2,全是平均为13.3。同时,我国住房租赁价格涨幅也较快,房屋租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偏大。链家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北京房租绝对水平涨幅分别为18%、15%和14%。据估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城区房租与收入比高达40%,而南京等二线城市局部地区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达30%以上。
综上,移居城镇的农村人口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对住房需求最大的群体。然而,由于农村居民家庭储蓄少,家庭财产价值较低,移居城镇后,通常缺乏足够的资金在较短的时期内购置自有住房或者租赁具备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屋。
三、应对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将有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而这个群体目前缺乏足够的资金购置或租住设施较为齐备的房屋,住房问题是其在城镇安居乐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条件,平稳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防范拉丁美洲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贫民阶层固化等问题,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促进区域全面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户籍制度及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城镇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资源的均衡分布;为中小型城镇发展设置优惠条件,促进中小城镇发展,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小城镇劳动力吸纳能力;政策向中西部地区、集中成片贫困区等相对不发达地区倾斜,加大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这些地区的竞争力;吸引劳动力就近就业,移居到原居住地附近的中小城镇,使其可以较为顺利的融入城镇。
二是加大保障房、廉租房建设力度。政府可以建设新的保障房、廉租房,也可以购买或租赁存量住房,扩大房源,解决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为农村人口在移居城镇的最初时期提供过渡性住所,降低困难群体住房支出等经济压力,节省初期生活开支、增加储蓄,帮助其渡过暂时性困难,有利于其开展生活,为在城市长期立足奠定基础。
三是盘活存量住房。城镇原有户籍居民通常拥有多余的住房,通过税收、行政、法律法规等手段,鼓励城镇居民将多余的空置住宅在市场流通或进入出租市场。研究和探索向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征收房产税,向空置住房征收税费,以及强制空置一定时间以上的住房进入租赁市场。开放商
四是规范和限制房屋租赁价格。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对房屋租赁价格进行评估并制定房屋租赁指导价格,规范租赁价格,抑制租赁价格过快增长。鼓励较长的租赁期限,保护租户的权益。规范房产中介的行为,努力形成透明、统一、稳定的房屋租赁市场。
五是坚决制止强制城镇化。要防止强制农民离开农村移居城镇的错误做法,尊重农民的意愿,使其能够进得来,留得下,也能回得去。要保留农民的土地、宅基地,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流转土地经营权。
参考文献
[1]朱仁友,丁如曦.2002年~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比分析.价格月刊.2012(07)
[2]戴静.北京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实证分析研究.劳动保障世界.2012(5
第五篇:城镇新增就业将900万人以上 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今年就业工作定下的预期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就业稳定增长,如何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成为本次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南昌市举行2012年春季系列人才招聘大会,图为招聘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新闻回放: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这是我国首部促进就业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就业优先”。
让“就业优先”战略深入人心
前不久,家住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的刘淑华夫妇在市就业办的结对帮扶下,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办的同志亲自到家里了解情况,跟我们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刘淑华言语中充满了欣喜。
“我们组织专人对就业困难,特别是零就业家庭集中进行入户调查,帮助就业。”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代表介绍说,今年烟台将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确保申报的城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
据统计,2011年我国实现“十二五”就业的良好开局。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比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最高值1204万人增加了17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到去年底总体就业率90.6%,就业人数比上年增加26.2万人。农民工就业稳步推进,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
一场场专场招聘活动的持续举办,一年一度的“春风行动”在各地广泛开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等让安徽省盲人职业学校校长席蔚菁代表看到了党和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决心。“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一定要让‘就业优先’的战略深入人心。”席蔚菁说。
“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新闻回放:“直至不久以前,人们还深深沉迷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幻觉,突然间,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日益严重的招工难以及由此引起的前所未有的加薪压力。如果说在劳动力过剩条件下就业困难关乎民生的话,在二元经济尚未消失条件下出现招工难问题,则既关乎民生又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久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代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城镇新增就业将900万人以上 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发帖于:新闻聚焦时间:2012-03-06 18:55:36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复制链接 我来说两句(452)
就业问题同样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业是生活的基础,也是稳定的保障,更是发展的前提。”裴春亮代表认为,做好百姓就业工作,引导好群众的创业热情,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报告原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委员热议:“这两年大学生的就业率确实提高了,对此,我深有感触。”许皞委员也是河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对大学生就业十分关注。他说,自己所在的学院共有4个专业,今年的毕业生已经被抢光了,基本上不存在就业难题。他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性矛盾,社会上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如果大学生找工作只是盯着公务员岗位和事业单位,找不到工作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上,政府在推动大学生就业方面已做出很多努力,大学生创业可享受补贴,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参加就业见习,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不要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就高人一等,走向社会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上,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发挥自身优势,一步步走向理想的岗位,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
900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一数字与去年持平,不过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之际,能稳住就业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超过900万人,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就业的政策措施。
城镇化率超50% 失业率4.6%内 新增就业900万人
2012年03月06日 05:5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魔码一下 城镇化率51.5%
制图杨仕成
华西都市报记者邓宇
“我国城镇公民数首超农村,发生里程碑式变化,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胡晓义 经过今年的努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全面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可以宣告基本建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城镇化一定要重心向下,就是要注意小城镇的发展,不要一味地只发展大城市。要下大力气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问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
[报告摘录]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华西都市报记者邓宇陈诚阮长安北京报道
昨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对于我国城镇公民数首超农村的里程碑式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作出解读,城镇化发展历史变化的同时,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正逐步建成。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表示,城镇化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小城镇的发展,不要一味地只发展大城市,要下大力气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问题。
■报告解读
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建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城镇化率超越50%这一转折点的出现,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要求我们在更高层面和以更大强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
2011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取得重大进展。新农保试点迅速扩大,同步开展了城居保试点,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政府的基础养老金;再经过今年的努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全面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可以宣告基本建成。
解决2.3亿流动人口的住房就业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
“对我国而言,城镇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个人认为还要加速城镇化的步伐。否则想要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是很难做到的。”对于如何加快城镇化,贺铿表示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有所调整。城镇化一定要重心向下。所谓重心向下,就是要注意小城镇的发展,不要一味地只发展大城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城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要加强整个城市各个层次的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而城镇建设的目标是要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可能就近转移。
对此,贺铿表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加就业岗位。“这次人口普查有2.3亿人是流动人口,我们把这2.3亿人计算在城市人口里,但是,它是流动的,可能住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工作也是不稳定的。所以,在这里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这才是真正城镇化。”
■对接四川
四川城镇化率41.83% 速度空前
2011年,四川省城镇化率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达41.83%,创下四川城镇化史上空前的发展速度。今年,我省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我省将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提高城镇化率。”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说,“两化”互动是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着力重点。
同时,四川今年还提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目标任务,保持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提供优质创业服务;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创业型城市创建模式;大力推进信用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