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农对策分析(大全)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农对策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农对策分析2007-02-02 21:53:
31□ 作者:
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
2、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江立武1 朱红根2 刘小春2
▲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阶段地方财政困难及其解决的具体对策研究”(05yj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总量小、结构偏、体制僵”等主要特征,提出了强化支持重点,加大支出力度;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等财政支农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 财政支农 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政府财力已经
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认识并加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财税政策及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界和各级财政部门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财政支农的特征分析
总量小
我国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比较利益低,“三农”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虽然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从总量上看,财政农业投入仍然偏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增长。从“一五”的 99.58亿元增加到“九五”的亿元,增长了倍,总体上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却大大慢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另外,按照wto《农业协议》,我国农业综合支持量可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 %,而目前仅有 %。和发
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结构偏
流通环节多于生产环节。与 wto规则和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相比较,我国政府支持农业的特点是流通环节多于生产环节,实践证明这种支持方式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中间环节流失较多,农民应该得到的利益没有完全得到。
间接投入多于直接投入。例如,政府通过拨款支持农口事业单位(所谓七站八所)为农业提供科技示范、病虫害防治来为农民服务,通过修路引水、培训指导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而不像发达国家直接对农民或农场主收入进行补贴。
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对象上范围狭窄。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农业资金的使用,一是政府的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70%左右,而用于农业建设和科技投入的支出比重低;主要用于非营利性的事业,一般不用于营利性的企业
单位;只能用于农业本系统的单位,而不用于其他部门或系统的农业项目;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
体制僵
主要表现为支农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上级政府,地方财政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很难再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农业追加投入;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不协调、重复投入,力量分散,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弱化,法定预算常常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比较大,预算不稳定,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现象经常出现,同时,预算项目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大,导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弱化了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资金的监督管理反馈差,没有形成制度
化、规范化,“一拔、二转、三不管”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分资金、下指标,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浪费了财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的对策
强化支持重点、加大支出力度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财政除了重点支持大江大河治理、重要水库加固除险,还要继续围绕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要进一步改革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性服务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
要重点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对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及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方
面的支持。应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支持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财政贴息、对农户的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处理给予财政补助等。
要加大粮食生产的支持 要把促进粮食生产作为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目前,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主要有,取消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生产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要合理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优先顺序 将有限的政府财力运用到农
村急需所用之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必须分阶段、分区域地排出优先顺序,应该先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后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先保证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同时要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事权。
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上,应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注重资金的绩效评价,建立资金
使用的反馈制度,同时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使各项资金分配方式纳入规范化管理制度之中;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首先要认真执行农业财政资金的预算,不能留有预算缺口或虚列支出。其次要积极推动部门预算,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各项财政改革,对于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明确管理责任,确定专人负责;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上,财政部门应当利用本系统内监督机构和审计部门的力量,对于农业财政资金运行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逐步形成有效的农业财政资金监督检查机制;在投资责任上,总的原则是按照项目规模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凡属地方项目或中央补助投资的地方性项目,其投资、建设、管理和职责完全下放给地方。属于中央项目的,均由中央政府或有关部门负责,也可通过某种方式委托地方建设或管理。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
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的收入的直接补贴;是在主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这种补贴方式,一方面可以形成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农民、农业生产者使用优良品种。随财力的增强逐步扩大,可以在重点产区建立良种推广补贴制度;是逐步将一部分农产品出口补贴转为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要抓住粮食仍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增加对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对渔民和牧民生态移民和转产转业等,也应给予直接补贴;是继续加大对受灾地区农民的收入补贴。
采取区别对待的政府投入政策,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财政投入政策。我国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央、省级财政依赖程度低,而西部和老少边陲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因此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相应承担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等等。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农对策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农对策分析
□作者:
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2、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江立武1朱红根2刘小春
2▲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阶段地方财政困难及其解决的具体对策研究”(05yj2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总量小、结构偏、体制僵”等主要特征,提出了强化支持重点,加大支出力度;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等财政支农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财政支农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政府财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认识并加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财税政策及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界和各级财政部门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财政支农的特征分析
总量小
我国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比较利益低,“三农”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虽然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从总量上看,财政农业投入仍然偏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增长。从“一五”的99.58亿元增加到“九五”的4938.88亿元,增长了48.6倍,总体上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却大大慢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另外,按照wto《农业协议》,我国农业综合支持量可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8.5,而目前仅有3.3。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结构偏
流通环节多于生产环节。与wto规则和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相比较,我国政府支持农业的特点是流通环节多于生产环节,实践证明这种支持方式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中间环节流失较多,农民应该得到的利益没有完全得到。
间接投入多于直接投入。例如,政府通过拨款支持农口事业单位(所谓七站八所)为农业提供科技示范、病虫害防治来为农民服务,通过修路引水、培训指导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而不像发达国家直接对农民或农场主收入进行补贴。
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对象上范围狭窄。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农业资金的使用,一是政府的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70左右,而用于农业建设和科技投入的支出比重低;主要用于非营利性的事业,一般不用于营利性的企业单位;只能用于农业本系统的单位,而不用于其他部门或系统的农业项目;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
体制僵
主要表现为支农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上级政府,地方财政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很难再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农业追加投入;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不协调、重复投入,力量分散,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弱化,法定预算常常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比较大,预算不稳定,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现象经常出现,同时,预算项目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大,导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弱化了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资金的监督管理反馈差,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一拔、二转、三不管”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分资金、下指标,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浪费了财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的对策
强化支持重点、加大支出力度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除了重点支持大江大河治理、重要水库加固除险,还要继续围绕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要进一步改革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性服务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
要重点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对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及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应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支持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财政贴息、对农户的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处理给予财政补助等。
要加大粮食生产的支持要把促进粮食生产作为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目前,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主要有,取消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
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生产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要合理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优先顺序将有限的政府财力运用到农村急需所用之处。公共财政覆盖
农村必须分阶段、分区域地排出优先顺序,应该先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后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先保证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同时要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事权。
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上,应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注重资金的绩效评价,建立资金使用的反馈制度,同时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使各项资金分配方式纳入规范化管理制度之中;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首先要认真执行农业财政资金的预算,不能留有预算缺口或虚列支出。其次要积极推动部门预算,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各项财政改革,对于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明确管理责任,确定专人负责;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上,财政部门应当利用本系统内监督机构和审计部门的力量,对于农业财政资金运行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逐步形成有效的农业财政资金监督检查机制;在投资责任上,总的原则是按照项目规模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凡属地方项目或中央补助投资的地方性项目,其投资、建设、管理和职责完全下放给地方。属于中央项目的,均由中央政府或有关部门负责,也可通过某种方式委托地方建设或管理。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
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的收入的直接补贴;是在主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这种补贴方式,一方面可以形成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农民、农业生产者使用优良品种。随财力的增强逐步扩大,可以在重点产区建立良种推广补贴制度;是逐步将一部分农产品出口补贴转为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要抓住粮食仍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增加对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对渔民和牧民生态移民和转产转业等,也应给予直接补贴;是继续加大对受灾地区农民的收入补贴。
采取区别对待的政府投入政策,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财政投入政策。我国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央、省级财政依赖程度低,而西部和老少边陲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因此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相应承担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等等。
第三篇:财政支农
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思考
在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问题,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增加支农资金的总量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却成为摆在涉农部门面前的大课题。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支农问题严峻,且矛盾的焦点就是效率低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作为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子系统,是对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一次改革,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相对于财政支农资金分散使用、管理而言的,它是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种支出资金,整合使用、整合管理,以及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支持效果。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涉及资金管理的问题。支农资金的整合就是要实现农业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责任性”的统一,重点解决分割管理状态下资金的安全性不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由农业财政部门主导,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突出财政支农重点,盘活现有存量资金,建立捆绑投入机制,在不改变支农资金特点和性质的前提下,变分散到各部门的平均投资模式为相对集中统一的投资模式。
政府为此也做了许多的工作。2004-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05]31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的力度,提高使用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向各地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462号);2008年财政部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来发展现代农业。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之中,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遇到了种种问题,如思想仍然不统一,思想解放速度太慢,社会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持不够等,这都将损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效果。
我们知道,我国属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小农大国,而且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是短缺的。正是财政支农资金的这种稀缺性,为我们探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花费,也就是说,它摒弃了传统的单纯关注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而是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经济学视角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质上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一个合理的资金整合共享体系,不能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因此,可以才下面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1)制度规范: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正式制度,并辅之以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法经济学理论认为,法律与经济学有相当的共通之处,可以用法律为经济奠定制度基础。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更有利于推进合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匹配和均衡,是整体制度化结构得以真正确立的重要条件。但实际上,我国一直缺乏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与之匹配的整合共识,只是靠行政手段配置庞大的财政支农资源。
(2)内涵拓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拓展资金内涵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具有很强的稀缺性,所以应该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为引线,以资金整合为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向“三农”领域转移,发挥协同倍增效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支农较少考虑用信贷资金作为财政投资不足的有效补充,同时由于农业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赢利低得特点,导致其对市场资本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在加大激励机制建设的同时,强化县级政府责任,以此降低风险预期。
(3)外围突破:逐步整合农业资源诸要素,实现整合外围的突破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逐步向要素整合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所以,应该通过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品种资源、营销渠道等诸要素合理整合创新,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给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篇: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抓住关键环节
改革支农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莱州市财政局
盛京斌
杜镇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基层财政部门,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探索财政支农新方式,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努力推进地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找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入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是增加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三农”投入的积极性。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基层财政可用财力相对不足,单纯的“蜻蜓点水”式投入,远远不能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坚持既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着力提高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又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农民的关系,合理划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投入责任,才能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示范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新农村建设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实力、基础条件及农民的生活习俗,围绕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做文章,如农村环境的亮化美化、垃圾集中处理、厕所卫生清洁、小病不出村、有娱乐活动场所等,不片面追求“洋气”,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看,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就是既要全面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承受能力和具体要求,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受益最大的事干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实惠。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包办”新农村建设,而是应把主要财力和职能放在“领路”、“铺路”上,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为群众办一些实事,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的变化,尝到新农村建设的甜头。莱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点推进整修街道、植树造林、清理卫生和推广新能源“四件事”,二年内确保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60%以上的村庄主要街道实现硬化,“四旁”、“四荒”植树1.5万亩,90%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面推广太阳能、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三是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从各种统计数据看,目前大部分基层财政都是“吃饭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严格管理、提高效益 与增加投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才能切实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各种“借机揩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行为,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特别是防止现在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设,没过几年就要拆除的事情发生。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建设新农村,不是弱化城市发展,而应统筹规划,以城带乡,良性互动。我们认为,我国要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人口,全部进入大中城市是不现实的,根据农民进城的难易程度及资源利用效率,县级市、中心镇是农民居住、就业的最佳转移地。近几年来,莱州市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思路,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十五”期间,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0.5万人增加到21万人。我们今后的初步规划是建成32公里的新外环路,竣工30万平方米商品楼,完工云峰水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拉开承载50万城区人口的中等滨海园林旅游城市发展框架,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探索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新机制
资金投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公共财政职责所在,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政策、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势在必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充分展现党中央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而且有利于通过财政增加投入的明显信号和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社 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一是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做大经济财政蛋糕的基础上,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后,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三是通过做大做强当地工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目标。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服务业和反哺农业的基础。莱州市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扶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工业经济既快又好发展:构筑“两带五区”经济发展格局,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机遇,规划建设一条50公里长的交通干线产业带和一条108公里长的沿海产业带,沿两条产业带膨胀壮大三山岛临港产业、开发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城区服务业、南部建材产业、土山盐化工业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区。“两带五区”面积8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6%。目前,“两带五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壮大支柱产业,重点膨胀机电、建材、黄金、盐及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四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0%;培植骨干企业,根据纳税额、销售收入、从业人员、注册资本等指标,每年从7000多户企业中筛选50户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2家;发展品牌经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引进、消化、吸收、转化能力,莱州市被确定为“全国民营科技密集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响“中国石都”、“中国草艺品之都”两大产业品牌,鼓励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之路。目前,已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9个,名牌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
三、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生活宽裕是生产发展的具体体现。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没有生产发展,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就没有资金来源,“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没有物质基础。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全国而言,县级就是农村。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5年,莱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6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546元;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由2001年的86位前移到2004年的第67位。今后,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做大农村经济财政“蛋糕”上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政策。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继续稳定和强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已出台的“三补贴”政策。针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推行政府支持、“民办公助”新思路,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在直接受益的范围内,继续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二是按照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住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植这个关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济效益。目前,莱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0多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订单作物面积达到33万亩,3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心,在大力发展优质订单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种苗、畜牧、水产三大产业。及时调整优化畜牧生产布局,三年内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基地100多个,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万吨;大力发展沿海养殖业,全市优质、高效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5万亩,工厂化养鱼大棚发展到1000多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6万亩。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 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必须积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通过财政贴息、投资参股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支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今后,莱州市将以上市公司登海种业为龙头,打造“中国(莱州)种谷”,打响“中国种苗第一市”品牌,三年内实现全市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种苗企业达到20余家,在全国累计推广玉米种植面积1亿亩。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农民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从莱州市情况看,受农村税费改革和各项惠农政策影响,当地农民年收入达到**元,五年内平均增长**%。虽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继续扩大。下一步,要继续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要把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块状经济、做优品牌产品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形式,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各种变相收费行为,切实防止乱涨价、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切实让农民负担减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尽快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是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年,虽然政府用于农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但用在农村的投入还很不够,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不仅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能够加速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在当前财政资金供给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莱州市将积极筹措财政支农资金3.2亿元(其中农村教育2.2亿元,社会保障2500万元,卫生事业1300万元,经济发展2600万元,人居条件改善1400万元,惠农政策1200万元,村级转移支付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奖励300万元),进一步完善路网、水网、电网、林网、通讯网、科教网、卫生医疗网、社会保障网建设等“八大网络”,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积极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当前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文化事业也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但这并不是一时一事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使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建立 更加规范和有效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大力支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支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要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同时,要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乡村政府债务。
五、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监管,不仅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也是衡量农业财政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确保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整合支农资金,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农业资金投向、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提高资金合力和整体效益。多莱州当地情况看,目前整合支农资金已经具备了比较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有明确的政策要求和各地的试点经验,各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统一和深化。我们将积极做好各项推动和协调工作,以农业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以主导产业和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
二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 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前的老套路、老办法,只有从改革创新中找出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效能作用。作为县级市财政部门,我们将通过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中介评审制等,并建立项目库制度来完备基础管理;通过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实现资金分配的科学化;通过强化资金运行监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县级报帐等管理措施,来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探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和奖优罚劣制度,对在支农专项资金使用做得较好的单位和项目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扶持。
三是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今后,我们将把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检查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有关部门联合检查,以及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检查等各种方式,并自觉接受审计等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厉查处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多地、更直接地送给农民。
总上所述,大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财政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基层财政部门,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财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切实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第五篇: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任务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任务
市财政局、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内容摘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充分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是推动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详细分析了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投入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等工作措施。
〔关 键 词〕 财政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发展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突出。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推动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市财政局与市委政策研究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县(特区、区)、乡镇、村、农户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三农”建设投入的组成。“十五”以来,中央、省和我市各级财政出台了若干政策,加大了我市农村建设投入。“十五”期间,各级财政在我市农村的投入累计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24.6%。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投入累计近25亿元。包括“我市从2002年开始税费改革以来减免农业税6688.92万元;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投入2.8亿元;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户进行直补”以来累计投入1027万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贫困地区教育投入14.1亿元,其中包括从2004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累计投入;2005年以来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投入6064万元;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4亿元;农村“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工程累计投入10228万元;“沼气池”建设“十五”期间累计投入3700万元。2005年以来“茅草屋”改造工程累计投入4000万元。从分级投入的情况看,“十五”期间中央、省、市级投入9亿元、县级投入26亿元。从投入的建设项目结构上看,生产经营性投入1亿元、社会事业投入1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亿元。
2、“十五”期间政府投入的成果。“十五”以来随着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0.3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9.7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7.1%;粮食总产量从2001年的72.57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77.86万吨;农村人均占有粮从2001年的319公斤增长到2005年的3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313元增长到2005年的1863元,年均增收110元;基本解决2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计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十五”期间财政投入的效益分析。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的状况看,各级政府的投入总体效果是明显的。
一是财政资金的投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五年累计引导社会投入60亿元。虽然财政投入占农村全部投入的比例很大,达到了总投入的35%,但是没有财政的大量投入,难以撬动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且在一些领域,农民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沼气池建设、改灶、改房、改厕、改圈、改路等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项目上大大超过了财政资金投入的比例,以沼气池建设和茅草屋改造项目为例,财政投入和农民投入比例分别为1:2和1:1.5,这个比例只是对少部分农户的直接投入,还不包括农民自行投入建设资金。
二是财政资金量力而行,做好四个“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农村重点项目倾斜、向农村教育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2001年至2005年间我市财政总收入累计达816423万元,各级财政投入我市农村35亿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的 42.87%;我市“十五”期间对农村公路投入1.02亿元,农网改造投入4亿元,水利工程投入1亿元,三笔投入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7.3%;“十五”期间
全市农村教育投入14.1亿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17.27%;“十五”期间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资金财政投入6253万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0.77%。四项合计共计20.7453亿元,占财政对农村投入总额的59.27%。通过四个“倾斜”性投入,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农村面貌达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水、电、路村村通。“两基”攻坚顺利通过验收。农村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三是政府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带动城市各方面的投入,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增强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推动了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至2005年,全市政府融资17.46亿元,带动城市相关建设投入50亿元以上,农民外出务工据测算有30万人以上,其中在本市务工的农民工占总外出务工人数35%以上。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863元中有将近35%来至于外出打工收入。
四是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统一纳入部门预算。根据预算改革的要求,早编细编预算。将财政支农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保证了支农资金的来源,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项目资金被随意进行再分配、再调整的情况。财政支农专款专用核拨制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资金滞留,提高资金到位率和及时性。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反馈和考评制度。打破原有支农资金部门管理的状况,实行全市统一按项目统筹安排资金。
二、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使调研真实可靠,调研组以村为单位,选择了全市四个乡镇不同类型的12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基本情况如(表一)所示:以下一些分析数据由于不是部门统计项目,部分数据属于调查测算数据、部分数据属于部门项目累加数据。
1、“吃饭财政”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39亿元,较2000年增长2.22倍,年均增长26.3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3亿元,较2000年末增长1.79倍,年均增长22.79%。地方财政支出27.6亿元。由于全市财政收入基数较小,尽管每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比例很大,但增长绝对值仍然比较小,特别是在支出当中“保工资、保运转”的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接近80%,直接用于建设的资金不多。我市农村面大,基础条件较差,欠帐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入。如表二所示:
表中基础设施部分包括水电路解决得比较好,水是绝大部分已经解决,但标准低,相当部分需要改造。电的问题解决得最好,但情况比较复杂,有农网电、城网电和企业电。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农户没有进入农网;由于国家已经不直接拨款改造,由地电公司贷款改造,公司为了经济效益,沿用农村老线路直接实行同网同价了事,这部分要占四分之一;城郊有部分农户进入了城网,数量不大;最难办的是大企业供电的农户,有近万户,一方面对供电不正常有意见,另一方面认为历史上企业对他们亏欠太多,用企业的电理所当然,对进入农网积极性不高。路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所谓“村村通公路”是指到村活动室驻地,许多寨子还没有通路,已通路的一部分还存在晴通雨不通的状况,需要大量投入。公共设施,教育、卫生室、多功能活动室三块也还有许多欠账,主要是面积小和地点不对。最能反映农村面貌的是生活设施,这几年各级政府投入也不小,但由于面大基础差,最差的如茅草屋、杈杈房基本不见了,但村寨的脏乱差还是随处可见,这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欠账。
2、“一股独大”与多渠道投入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如表三所示:
根据上表分析推算,我市“十五”期间投入在农村资金约在100亿元左右,剔出工业项目资金,投入在“三农”建设中的资金约为60亿元左右。在这60亿元资金的构成中,财政资金约为29亿元,约占48%,自筹资金约为28亿元,约占47%,信贷及其社会捐助不足5%。如果剔出城乡工矿结合部条件较好村的第三产业资金投入,财政资金所占比例将达到65%以上。调查说明尽管各种渠道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是财政投入比例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甚大。
3、投入范围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投入“三农”建设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如表四所示:
根据上表推算,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约为20亿元左右,占全市农村投入的20%;公共设施建设约为3亿元左右,占全市农村投入的3%;生活设施建设约为1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农村投入的10%;经济项目建设约为67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农村建设的67%。值得说明的是经济建设项目中包括了42亿元的工业建设项目和20亿元的第三产业,农业项目投入只占5%。由此可见,在投入结构上,农业和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生活设施虽有较大投入,但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基础就比较差,所以改善的面不大。
4、职能转变与提高效益的矛盾。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税,基层政府还没有把工作职能完全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缺乏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在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着零敲碎打,洒胡椒面的情况,同时由于基层政府拿不起钱配套中央和省的资金又不愿意放弃上级补助,造成资金不落实或不到位的情况;三是村干部的报酬偏低,影响了村干部的选拔和工作积极性;四是乡镇数量过多,人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
以上一些分析数据由于不是部门统计项目,部分数据属于调查测算数据、部分数据属于部门项目累加数据。
三、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任务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更广泛,结构更科学,要求更高效。因此,财政在新农村面临任务就是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投入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后五年还更长一点时间,农村要有大的发展,最少要投入100个亿以上,“十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35亿元,虽然今后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应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创新财政投入办法,运用财政资金对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适当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有效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建立机制,改善投入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不是空话,既是重大改革措施,又是社会公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容。一是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是政府的观念,财政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农村水电路、文教卫属纯公共产品,对纯公共设施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对生产生活所需的一些准公共设施,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农民投入。三是安排一定比例的投入引导困难农户改善庭院生活条件。虽然这个内容不属于公共财政范围,但如果没有引导资金,农村面貌三五年内难以改变。
3、转变职能,提高效益。一是要明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农村建设投入需求和财政资金供给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财政投入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新农村建设要求关键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财政投入的重点就应该是公共领域和公共产品,包括水电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事业;为农民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重点引入市场机制,财政可作一定比例的投入;财政对生产经营性项目直接投入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原则,这部分投入应该由农民、企业、个人通过融资来解决;对龙头企业、经营服务性的产业可以通过建立扶持、激励资金加以引导和培育。二是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市“三农”投入的财政资金从中央到乡村,经过四五级,涉及部门几十个,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项目分散,虽然历年对农村的投入不少,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原来市里提出的“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措施执行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三个:没有一个专门统筹各级各方资金的机构、没有选择好捆绑使用的项目、没有建立各记其功的机制。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捆绑使用可以参照“地企共建”的机制,先选择一些容易形成组合投入的项目,如农村“五改”形成一个组合,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效果。三是财政资金要实
行分类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实质上是一个均衡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根据乡村发展程度编制发展规划,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按照城郊、工矿、纯农、贫困几种类别实行差别投入。对城郊重点解决农业综合服务的问题,对工矿重点解决采空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对纯农和贫困乡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问题,特别是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要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的力度。其次,县级是财政资金配套的基层单位,也是有能力实施项目的单位,在省管县政策体制呼之欲出的条件下,要加大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县级统筹机制。第三,要在农民培训,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融资,非农产业向农业产转移,工业资金、城市资金向农村农业转移方面要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疏通城乡双向互动通道,实现“跳出农业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业”的局面。
调研组成员:谢朝碧、赵略、曹正喜、王厚红、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