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思考的技术》总结
思考的7项技术及训练
学习《思考的技术》(作者:大前研一)小结
一、转换思路。
1、科学方法、逻辑思维的基本过程:
搜集数据(掌握实际状况、整理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现场访谈、实验)、得出结论。
2、注意:
现象能作为结论吗? 假设等同于结论吗? 积累事实才能导出结论。
3、值得效仿的大前研一做法:
1)我将每日所学到的新知识记在笔记本上,《企业参谋》就是以笔记的备忘事项为材料编辑成书的。
2)我每天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给定一个题目,然后进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由于每天反复作这种训练,我大概只要3分钟,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步骤、过程全都全组合起来。现在,客户只要讲一包话,我的脑中瞬间就会浮现一条通往解决方案的具体思路。一天的努力是看不出差距的,可是天天努力,很快就有明显的差别了。
3)30岁,我从零开始(从核专业进入麦肯锡从事经营管理)。当发现人生的选择错误时,请立刻“归零”再作修正就是了,所以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误的,重新作出假设,再次出发就行了。我认为一直悔恨自己的人生,与固执于错误的假设是一样没有意义的。
4、训练题目: 你认为公司应该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会怎么做?
1)但是你的公司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2)请你举出公司不做的三个理由,并针对每一个理由写出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你会如何克服。
二、逻辑打动人心
1、如何让提案通过?
就是要有逻辑思维做保证的思路,只要所提出的建议拥有完整且足够让人采信的逻辑结构,就具有说服力。所谓说服力就是充分考虑了对手的心理状态的逻辑推理能力。
流程的重点,就是用简洁的语言作简洁的的分析,每一部分作一个结论,然后用所累积的多个小结论,导出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整体结论。
我的习惯是先报告我所做的事前工作,也就是直接明示 我收集了什么样的数据、作了什么分析、进行过几次访谈、跑过哪些地方、以什么人为谈话对象等„„
再以此为基础,简要地得出最后的结论,结论要涵盖4个论点:围绕业界的环境、顾客的动向、竞争对手的环境以及客户对此环境的反应的动向,说明问题出在哪,才提出只能主这么做的建议。提案的构成:业界动向;其他竞争公司的动向;客户公司的分析;改善条件;解决方案;建议;实施的计划步骤。
2、注意:
是自己想说的顺序还是对方能理解的顺序? 不可凭现象作判断; 演讲稿在45分钟内并熟记于心。
3、支撑一个结论的“金字塔结构法”(MECE:彼此独立、互无遗漏)1)查看资料及背景,将导出的结论、主张列成一张表; 2)把表上的结论、主张根据主题的类似性作分类;
3)将同一类型的结论、主张按顺序区分(因果关系的结论、主张分别放好,原因放下面、结论放上面);
4)讨论同一级别中的共通结论、主张,将从中导出的结论、主张放在上一段上的位置;
5)反复重复以上的作业,直到所有的主张都出现了金字塔形结构。若对结论无信心,则寻找证据、再次检验逻辑结构,并去现场验证。
4、值得效仿的大前研一的做法:
1)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对“邮政三事业民营化”作出了系统的逻辑分析、假设、结论、验收。抨击了政府做法的错误,提出了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2)我本不擅长于谈话,在进入麦肯锡之后,我就开始练习实地访谈,的打开录音机,想象客户公司总裁在我面前,然后开始分析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之策。演示结束后,听听录音,如果觉得说服力不够,就修改内容重来,直到自己完全能说服自己为止。
5、让说话合乎逻辑的训练法:
以不同主题,发表富有逻辑说服力的谈话,如:倒半杯水放在桌子上,然后以杯子为题,进行20分钟的谈话
三、洞悉事物本质的过程
1、坚持每天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就可以逐渐洞悉事物的本质,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
对事不对人,才能洞悉事实(不管自己的情绪或面临人情事故)如何,对于所呈现的事实,一定要虚心接受,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前提条件)
别让公司成为同类人的集团(当自己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不一样时,就应秉持以事实为证的信念,设法让对方认同);
“否定自己”是优良企业的条件:通用电气的“冲突对抗机制” “U”、“J”型管现象;
2、练习题目:针对公司深层次存在的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真正发现事物的本质并通过逻辑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提案。
四、非线性思维的建议
1、现今的经济已不同于牛顿的时代,我们要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以科学的方法思考,则可做到整体控制。
科学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任何人的话,皆不抱着“就是这样”的想法,要问“为什么?”、“有证据吗?”
现代社会,一切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了,必须学会自己去观察“实际发生了什么”,经由科学的、逻辑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假设、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关于学校的教育:北欧国家在经济危机后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是要教会孩子学会思考,并非给个现成答案(应当learn而非teach)。
3、麦肯锡选用人的标准,不是知识而是思维的方式,“先说假设、再说对策”成为习惯(比如:假若明天出差到X地,只有一个包,你该准备什么物品?)。
4、储备智慧的方法:训练自己保持“好奇心”,最好的自我投资,就是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的思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5、练习:拿出去年的记事本,试着分析时间
除吃饭、睡觉之外,有多少时间花在交通及工作上,然后想想:“计划表上空闲的时间,占了多少醒着的时间?”,在这些空闲的时间里,我做了些什么?接下来的一年里,我还会这样利用我的时间吗?
为自己预算下一年的时间怎么分配,并模拟自我投资计划 试着在大脑里描绘一年后的自己模样。
五、让构想大量涌现
1、构想就通过不断地对自己提出质疑,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产生的。抱持疑问就是解决问题的源头。我从预兆阶段就开始观察在特定阶段运作的各种情况,清楚判断其结果会是如何,彻底地实践假设、验证、实验这三项技巧,不管任何事物都可以预见未来。
摆脱成旧思维的方法:
逻辑思维中,关于“锻炼联想”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平常没有用到的感官(感觉、触觉),训练:试着想5分钟以后的云彩的形状。
试着接触不同的东西:训练:闭上眼晴走路,记笔记时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写,得出金字塔结构(结论),刺激脑部的假日休闲方式;
于不疑处存疑;
思考时要有紧迫感(抱着一个小时要产生500万元的紧张感),剑道上来说就是低估对手。
2、练习:读完每天的报纸后,提出五个疑问。然后,思考自己可以运用什么方式,进行怎样的调查,是否可以提出更完善的报道内容。
六、解读五年后商机
1、具备预知性,也就是说,能够看现在正在发挥作用的力量,并知道它在未来是否依然可以持续发挥作用。不仅如此,不神机妙算能免辨别出这个是否会越来越强,还是维持甚至转弱。能够预先知道在起作用的几个要素当中,哪个才是影响严严最重要的因素,有了这样的思维逻辑,才算是具备预知性的条件。
先分解功能再进行思考;忽略使用者的想法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实地调查研究并验证之。
2、成功模式的四要素:
1)事业领域的这定义必须明确:不要含糊笼统,而是要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
2)分析现状进而推断未来的方向,针对因果关系来设立简洁而具有说服力的假说。
3)专注于自己就选择的方向,即使出现几个可能的选择,也应该专注其一。要分析出啊一个的成功概率最高,排出优先级。
4)不能忘记基本的假设,排除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形,但不偏离原则。除非前提善有很大的变化(如其它公司已经开发出同样的产品,相关法规有重大改变,或经济状况变化等),一定要遵循最开始所设定的基本假设。
3、值得学习的大前研一对房地产价格预测的案例:
1)土地使用状况(供给)――房屋空置情况(需求)――国内、国际经济状况(环境)――得出土地价格下跌的结论。
政府及房地产企业、银行的引导及其政策成因(必须分析其原因、过程、期望的结果)――反面思考与验证
4、练习:请试着在一张纸上写出五年后你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七、开拓者的思维
1、在这个时代,企业界人士必须具备的是突破既有价值观的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具备在商场上的突破能力与开拓者的思维逻辑。不局限于旧有的价值观,将自己的构想和预知性活用在新的事业与社会的系统改革中,我们需要这样的理性思维能力。
冲破旧商业的障碍(让大型企业“突然消失”的想法、M2M<数据通信>对所有行业的冲击)
看不见的新大陆的四个空间:实体经济(愈来愈窄)、无国界经济、互联网经济、倍率经济
戴尔公司严格地自我否定,不时检讨自己还没有达到最好、不得想想办法以求得更好,或是一定要想出新的东西等,才有了辉煌的今天。
可以突破的人和突破不了的人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碰到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是逃避还是尝试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到成功之中的人,在现今的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2、今天,再依靠勤劳的附加值来赚取收入的人,必须认识到你的年薪可能会从500万日元降到200万日元,如同“温水煮青蛙”。
3、训练:请考虑你的能力与年薪相匹配吗?
如何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并且消除经营赤字。
结束语:
每天都要磨亮“头脑”这把枪 不容否认,在推陈出新的新世界里,在看不见的新大陆里,充满无限的可能性,但也如同美国西部的荒野一样荆棘丛生而充满危险,因此,平时就要磨亮腰际的枪,每天都要训练,和对手碰面也要有一决胜负的心理准备,随时都要做到尽心尽力。若能将此变成平日的生活态度,你终有一天成为“神枪手”。在商业中,枪就是斧头脑,就是本书中所提示的7个思考路径。最后,请实践每天的例行训练,期待你的勇于拼捕!
二O一四年十二月十日
昆明
第二篇:读《思考的技术》有感
读《思考的技术》有感
正如知识改变命运所言,在如今知识碎片化、信息大爆炸、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与人的差距更多的是围绕着思想的不同。
首先,社会变化太快,我们是否失去或者混乱了逻辑思维?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走向更文明的时代,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矛盾,有时人云亦云,有时特立独行,虽有学校的教育、社会的磨练,但即使起点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最终也会有大的区别,导致区别的主要原因也多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急于求成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在社会影响力的威逼利诱下随波足流而忽略了事实等等。
其次,事实和现象并不一定一致。我们都学过政治课里讲的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在应付考试时我们可能很得心应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容易忽略掉。当现象和本质不一致时,很可能说明这个结果带有主观意识,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不能从这个现象来下手了,而是深究问题的本质。比如一个产品推不出去,销售部反馈的是产品做的不好,产品部反馈的是销售部的销售方法不当,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可能事实是销售部或者产品部的问题,但也有一个可能是市场的问题等等。
再次,与人沟通需要在逻辑思维的引导下,建立共振效应。诸如很多销售技巧所讲一样,你需要让对方能够快速跟着你的思维并理解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本书有讲到金字塔原理,即先搬出论点,再围绕论点举出论据,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个亦可理解为总分式或者分总式,有论点无论据或者有论据无论点都是逻辑思维不严密的体现。
最后,思维无界限,但任何结论都有其时间、空间等维度的限制。逻辑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但它不能总结出永恒不变的结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很多结论,我们不能说这些结论不是在理性思维下证实的,但这些结论有可能在某一天看来也只是假设。
人类社会是而且一直是颠覆与被颠覆的时代,而我们勿忘的则是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理性思维,maybe all is fault.Logic is the eternal sexy:读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读后感
我所阅读的是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刘锦秀、谢育荣译。零零散散地读完,前后大概花了一整天的时间。
客观而言,整本书的干货并没有其前言中所宣称的那么多。相比起深层次的对逻辑思维实质和方法的探究,全书更多地着墨于泛泛的原则介绍和实例讨论。加上出版社将行间距搞得很宽(行距大概有2.0),所以在阅读的间隙我不时会问自己,Am I being fooled?实话讲,这种没有被坦诚以对的体验确实不很好。
但不得不承认,作为思维训练的入门者,全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而且在训练伊始就先了解业内大师心里的标杆与原则,确是幸事。尤其是此书是我在Edward学长朋友圈推荐的前提下购得,在阅读前甚至连大前研一何许人也都知之甚少,也算是误打误撞地有了超预期的收获,所以总体而言还蛮值当的。
一言以蔽之,全书的观点只有一个,就是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甚至预见未来)的王道。那么什么是逻辑思维呢,就是在解决万事万物的过程中都纯熟应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收集数据-假设-验证-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两点,一是Value facts, value data,二是Practice daily.在此之后,作者也谈到了执行力的问题。包括怎么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如何提高逻辑思维力。
2干货部分
零、前言
新大陆的四个空间: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互联网经济+倍率经济
一、正确思维模式及常见错误
经营分析和科学研究是同一套思维体系:收集数据-假设-验证-结论。
解读未来时,关键看目前在起作用的几个要素中,哪个才是影响未来最重要的要素。
1、假设混同结论:“说出你的依据”、“证实这个假设的证据”
2、原因分析错误
1)现象混同原因:不能在列举了各种现象之后就停止思考,不能作为解决方案的就不是结论
2)未抓住核心矛盾: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其他都只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全方位努力的想法是错误的3)信息收集错误:找出真正原因需要进行实地访谈,并不停追问、不断验证
3、假设构建错误:重新做假设,再次出发即可(即使是人生——大前研一本人就各种换行业)
二、思考框架:“金字塔结构法”
支撑唯一结论;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自下而上
1、查看资料及背景,将导出的结论、主张列成一张表
2、把表上的主张、结论按类似主题分类
3、把同一类型的主张、结论排序
4、讨论同一级别中的共通结论,将从中导出的结论放在上一级
5、重复,直到出现金字塔
6、寻找证据,再次检验逻辑结构
三、具体思考方法(按重要性排序)
1、关注思维方式,而非知识
1)应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设法提出假设,并努力验证假设
2)“有前提就有对策”的思维模式
2、尊重facts & data3、构想是通过不断对自己提出质疑,然后找出问题解决办法产生的1)加大思考自由度,把所有的可能性加以试想
2)理所当然的现象,反而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部分
3)不断刺激大脑中的不同地方
4、抱有一小时要产生百万元价值的紧张感做事
5、把需要思考的事情集中思考,不需要思考的事情不要想
6、人际方面
1)拥有相互否定打击对方的朋友:推翻对方假设,让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2)对事不对人,忠于事实
3)不要置于同类人构成的群体中
4)U形管和J形管现象:有效沟通
四、说服力
(一)演讲前
1、一个建议就够了:“总裁,请做这一项”
在做演讲前,想想“如果只有一分钟时间面对总裁,你会做些什么?”
2、将说明立足于facts and data3、说明时提出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即必须这么做,充分条件即这么做会更好
4、从结论说起:简洁的语言,做简洁的分析,每一页一个结论。然后用累积的结论再导出整体结论,最后再以此提出建议
(二)演讲中
1、思考受众的角度,从其立场出发。(要注意人的情绪问题)
不是“自己想说的顺序”,而是“对方能理解的顺序”
2、将演示文稿熟记于心
1)不看PPT,用5分钟把内容全部说一遍
2)在中间抽调一页稿子
3)一边想下一页内容,一边做这一页说明
3、提案的构成1)业界的动向
2)企业竞争公司的动向
3)客户公司的状况分析
4)改善条件:即什么条件下,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要具体,如“成本要削减15%”
5)解决方案:在提案时要提到的整体结论
6)具体建议
7)计划步骤
(三)演讲后
前期沟通、事后追踪,从而保证提案的有效、顺利进行。
五、Bonus and Tricks1、28分钟通勤时间,给自己想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你会怎么做?”
3、“如果只有一分钟时间面对总裁,你会做些什么?”
4、不要看事先准备好的稿子,五分钟之内把提案的内容说一遍
5、读完每天的新闻后,提出5个疑问
附:冷知识与火花
1、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活力的自由现金流量的8倍
2、“大前法则”:资料来源一致(google),行动方向一致(soooooo creepy!)
3、“学院智者”下,“街头智者”上
第三篇:计算机维护技术总结及几点思考
计算机维护技术总结及几点思考
这学期我们大一新生可以报选修课了,对于这点,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想而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课来学习,是多么棒的一件事情。所以,不用说也知道我本人对计算机是挺感兴趣的。上了这门课后就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不夸张地讲,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计算机精细的构造(在这个部分,老师还带我们去实验室观察,只可惜我跑错了教室,错过了大好机会,我要深刻反省,以后一定不能错过),CPU的功能原理(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还带了CPU模板给我们实例观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接受程度。因此,我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整个的结构功能),其它部分的参数比较这些知识直接给我关于计算机的选购作了很好的向导,我想,我以后再买计算机时一定不会对显卡,CPU,主频,内存,光驱等等这些东西陌生了。另外,关于系统的内部优化的常见方法,一些相关软件的应用,系统问题的早期发现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面,让我又懂得了一种有用的知识应用。
除此之外,老师还讲了最有应用价值的计算机维护的基本知识。这其中包括了维护前的准备工作,维护的基本原则和维护的安全措施。维护基本方法的介绍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故障,让我们真正地学以致用。
其实,老师真的教得非常得好,在这里,我只是想提出我的几点浅薄的思考。我认为我们的课应该增加更多的实验课或者可以直接一人一台机地在线教学,这样可以把老师叙说的文字和实例更好地结合,更多地接受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另一点是,我们的班级可以稍微小班化一些,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的。最后就是老师可以给我们看更多的实例分析就更好了,这样我们也许就能解决一些浅显的故障了,在菜鸟面前显摆显摆了。还有,我知道老师是时间不够才没给我们讲病毒的,但我想说的是病毒这里还是有很多的知识的,也是很重要的,毕竟,计算机上很多的问题都是由病毒造成的。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防护的知识来应对漏洞危险。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
第四篇:思考的技术
思考的技术
第一 转换思路
要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必须要分析问题出在哪,然后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再对证下药。进行逻辑思考,就可以导出这个答案,但是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都不具备这样的思考路径。
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认清现象和原因的不同。
证实假设到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大多数经营者和企业经理人只看到问题的现象,却看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糟糕的是试图改善所有的现象。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不断重复假设、验证、试验。
碰到任何情况,我都习惯随手记下来,进入麦肯锡之后,我就将自己所学的“Know-how” 记载大学的笔记本上,而《企业参谋》就是以笔记本的备忘事项为材料编辑成书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为印证假设不辞辛劳的行动力,也可以说是为了获得绝对正确的答案,彻底动脑的深层思考力。
比别人加倍努力,其中一项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上班地铁的28分钟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一个既可以训练思考,又对工作非常有实际效用的题目:“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你会怎么做?” 麦肯锡公司曾出过一个题目让员工做深层思考“如果你只有一分钟时间面对社长,你会做什么?”大前的回答是“如果是我,我不但会提出建议方案,连细微零碎的计划,如执行企划书、预算数、负责人等等,也会一并提案。第三: 洞悉本质的过程
你能洞悉问题本质吗? 洞悉本质,就是看清楚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导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坚持对事不对人,企业就可以重生
新闻工作者撰写新闻稿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5W1H” :WHO、WHEN、WHERE、WHAT、WHY、HOW
解决问题,首先就是弄清事实,只有弄清事实之后,才才能进一步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应该做的”,忠于事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大原则,在找出真正的答案之前,我们只有花时间,不断思考“真正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验证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第四 非线性思考的建议
现在的时代最需要的不是填鸭式教育,也不是在有答案的情况下受教育,而是让孩子学习问“为什么”。
可以获利的人,跟无法获利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有没有思考“为什么”的呢两个i。
懂得思考“为什么”的人,当然就可以比那些将钱存在利息只有0.1%的银行的人,多赚将近千倍的利润了。
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就算是上司,也有无法回答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忠于自己、能够找出属于自己的答案的人,其生命力比起已经习惯别人给出答案的人,一定更为强韧。训练自己常常保持好奇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拥有好奇心的人,不只是思考别人所给与的题目,而是会获得更多报纸、网络所无法提供的有趣信息。
最伤脑筋的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的人。只要能够彻底执行解决问题的训练,你所服务的公司就能获得好的评价。
应该思考的事情,我会彻底思考,对于不太需要思考的事情,则尽量减少思考的时间,而且绝不没事自寻烦恼。所以生活非常简单。第五 :让构想大量涌现
在这里我要推荐一个更有效的思考训练方法,那就是找到可以进行有效对话的对象.所谓有效对话的对象,指的就是可以相互挑战对方假设的人.
第六章 解读五年后的商机
谁都有能力预测未来
要能预知5年后的世界的思考逻辑
具备预知性,用英文来解释就是"Forces AT WORK",也就是说,能够看清楚现在所运作的力量,并知道它在未来是否依然可以持续运作.不仅如此,还要能够辨别出这个倾向是否会越来越强,还是只能维持甚至转弱.能够预先知道目前在运作的几个要素中,哪个才是影响未来最重要的要素,有了这样的思考逻辑,才算是具备预知性的条件.
第七 开拓者的思考
冲破老旧商业的障碍
M2M,物联网概念
看不见的新大陆,由四个经济空间中形成1、实体经济
2、无国界经济
3、互联网经济
4、倍率经济
(...目前来看,互联网、倍率经济在未来5-10将呈现井喷态势)
因此有没有抱着"现在开始也绝对没问题,下决心去做"的想法,就决定了可不可能有所突破.总之,可以突破的人和突破不了的人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碰到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是逃避还是尝试解决.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到成功之路的人,在现今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你如果认为自己反正只是领固定工资的上班族,和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关系的话,就大错特错了,这就如同我常说的"水煮青蛙"的情况一样.青蛙跳到锅中,水温渐渐升高.青蛙虽然觉察到变化,却没有进一步思考,只想着水温升高但还蛮舒服的.于是温水变成了热水,青蛙也就变成了水煮青蛙了.
重点是路你选择怎么走,沿着你所选择的道路从头开始做体力训练,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必须符合你选择而有所调整.
第五篇:思考的技术
人通常会把假设当作结论,忽略了从搜集证据印证假设到导出真正结论过程中的逻辑思考 亲历亲为调查基层,直击真正原因,验证自己的假设
真正原因只有一个,而其他都只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
麦肯锡用人标准,每位考官画圈圈,不录用;有人画双圈圈,有人画叉叉,录用;有一人或两个人疯狂推荐,录用
做过的事,就做一份手册,让任何人都可以据此导出正确的结论
思维能力的训练:28分钟通勤时间,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每天一个题目进步到每隔一个车站都可以思考一个新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