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深圳考察学习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9:1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杭州、深圳考察学习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杭州、深圳考察学习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杭州、深圳考察学习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赴深圳、杭州市学习考察社会建设的报告

市政府:

5月13日至16日,由市政府周玉龙副市长率领的苏州市社会工作暨社区建设考察团,赴深圳、杭州深入学习考察两市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养老服务等工作。考察团由市民政局局长、分管局长,7城区民政局负责人以及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人事局、团市委等有关部门同志组成,这也是近年来首次以市政府名义组团,以民政工作为主题的学习考察活动,得到两市政府和民政局的高度重视与热情接待。

此次学习考察,虽然时间紧、行程长,但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方法灵活、收获很大。本着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的目的,考察团采取听、看、访、谈等形式,实地考察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代表性的社区、社工服务机构及公办、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既掌握面上情况,又关注点上特色;既学习他人经验,又查找自身差距,加深对两市民政事业取得成就与经验的认同。在考察结束由杭州返回苏州汽车上,周玉龙副市长主持召开了考察小结会,大家交流心得、抒发感慨、畅谈收获,联系实际思考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措施,巩固深化考察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两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养老服务主要特色

(一)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此次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考察团在听取两市关于社区建设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别考察深圳市香密湖街道竹林社区,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武林街道环西社区。胡锦涛总书记曾两次视察杭州市下城区社区,王马社区为其中之一,该社区系全国首个楼道党支部“发源地”。主要特色: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两市高度重视加强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既有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也有“四套班子”领导加入社区建设领导体系,从组织架构上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深圳市成立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和组织部长任副主任,33个成员单位均按其职能,量化细化指导社区工作的职责。杭州市成立城乡一体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分别任副组长,成员单位达51个。2008年,杭州市围绕打造“和谐社区、品质社区”目标,出台了22个指导社区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从政策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力量,理顺社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两市社区建设办公室均设在市民政局,其中,深圳市社区建设办公室核定编制8人。

2.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两市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出发,不断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圳市按照“居委会便于了解民情,工作站便于提供服务”思路,大力推行“一站多居、居站分设、居企分离”的社区管理体制。每个社区成立工作站,每站按5—15人配备工作人员,较好地整合社区资源、扩大服务功能、降低运作成本。同时,积极推动“村改居”居委会与集体股份公司脱钩,在“村改居”小区和老住宅区引入物业管理,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杭州市按照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布局,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每个社区配备13—15名专职人员,实行交叉任职、合署办公。2008年,杭州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清理社区工作,社区组织机构由91个下降到18个,工作任务由71项下降到26项,考核评比由36项下降到18项,有效地减轻了社区负担,为开展居民自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7年,该市497个社区开展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率达73.84%。

3.财政投入保障到位。社区建设离不开有力的财政保障。如何有效保障社区工作经费和专职人员待遇?是困扰社区建设的难题。这方面,深圳、杭州作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基本做法是:建立健全社区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向公共服务倾斜。深圳市将社区人财物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实行区财政包干。同时,每年将市财政收入的5个百分点支持区财政投入社区建设。2004年以来,市财政每年拨出2亿元,各区财政按照1:1配比,投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5年来,杭州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社区建设资金总数超过6.7亿元,减免社区各类税费6000余万元;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补助社区服务业发展,2009年增加500万,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市、区财政扶持倾斜下,两市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专职人员待遇逐年提高。深圳市社区工作站年均工作经费20万元左右,工作站专职人员月平均工资4000元。杭州市社区年工作经费视社区专职人员和服务对象数量而定,一般在26-30万元。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将社区专职人员待遇年标准提高55%,财政按每人每年近6万元核拨,社区专职人员待遇每人每年达5.3-6.5万元。市、区两级财政为此增加支出1.55亿元。杭州市下城区提出“社区工作任务最重、要求最高、待遇应当最好”的理念,下城区社区专职人员年收入最高的突破7万元。4.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用房不足,是一个共性问题,老城区尤为突出。对此,两市解决得比较好,不再是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的“瓶颈”。深圳市政府把解决社区活动用房作为“固本强基”工程,明文规定:社区活动用房必须达到1100平方米以上,户外文体广场1000平方米以上。杭州市按照建筑面积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集中设臵、整体配套社区活动用房。据了解,目前,每个社区配套用房不低于350平方米。下城区所有社区公共活动用房2005年就达到每百户不少于40平方米。王马社区共有居民5000多户,是典型的老城区。刚成立社区时,活动用房面积不足300平方米。近年来,市、区、街道三级财政共投入500多万,采取臵换、新建和与居委会合并等措施,将活动用房面积扩大到目前2200平方米,各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5.社区服务温馨和谐。据杭州市下城区王国珍副区长介绍,该区为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今年实行居家养老金灵通、金保健、金管家、金筷子、金港湾“五金”工程,主要内容有:为3796户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求救求助呼叫器,为每个老人配一名家庭责任医生,签订保健合同、建立健康档案,责任医生每月上门探视2-4次;全区开发200个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每个街道分别建立一个老年人食堂和托老所,面积分别不低于100、200平方米,提供优质优惠送餐服务和免费情感慰藉服务。近年来,王马社区创立了“66810”为民服务机制,即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做到“六必到、六必访、八必报以及十条为民服务线”,真正把社区服务网络延伸到各个楼道和所有居民家中。在环西社区,考察团亲见社区将便民服务项目、联系人和联系(监督)电话等统一制成公布栏,公示到各个楼道口,既方便居民群众生活,又提高社区服务透明度。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此次学习考察的又一重点。着重考察深圳社工体制机制、运作方式、服务模式等,实地考察了国内首家民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主要特色:

1.确立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推进并发挥应有作用?深圳市委、市政府从人才战略高度,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加强和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市层面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人事局和各区等30多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市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增设社工处(下步成立社工局),各区成立了“社工科”或“社工办”,健全社工领导和管理体制。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的基本思路,相继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简称“1+7”),明确总体目标、制度架构、工作步骤、措施要求等。政府推动,主要体现政府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着重履行制度的设计者和维护者,服务的购买者、标准制定者和质量监控职能。通过购买服务、开发岗位等途径,鼓励社会公益组织提供高效、优质的社工服务,避免行政大包大揽。在经费保障上,深圳市建立了以财政支持为主、民间筹措为辅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模式。经费投入主要用于购买社工岗位及聘请香港督导、宣传培训等。其中,社工岗位购买标准由2008年的6万元/人/年,提升至2009年的6.6万元/人/年(含社工的工资福利及机构经费)。2008年,深圳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约5000多万元,2009年预计达7000多万元。全市社工岗位由最初的民政部门提供的30个,增加到目前850多个,扩展至民政、残联、司法、教育、社区、妇女儿童、青少年、劳务工、医院、禁毒、帮教、信访、计生、人民调解等13个部门。民间运作,主要体现社会工作服务由民间机构提供,并负责社会工作者管理,社工机构成为社会工作的主体。截至2009年4月,深圳共有注册社工机构30家,已提供服务14家。据统计,截止2009年1月,深圳各社工机构共建档9196个,开启个案4195个,开启小组999个,开展社区及各项活动3561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坚持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在社工实践中,深圳市非常注重保持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特性,采取多项举措,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一是引入香港督导制。自2008年起,深圳市先后聘请35名香港资深社工督导传授经验,具体指导社工机构和社工开展服务(年薪48万)。先后培养40多名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有近700名社会工作者接受香港督导的社工实务技能系统培训,并逐步实现社工督导本土化。二是多管齐下吸纳优秀人才。将社会工作纳入市紧缺人才专业目录,为社工解决落户问题;严格落实薪酬标准,保障社工福利待遇;三是从教育培训、评估监督等方面提升社工专业能力。市明确规定,所有社工必须通过国家职业水平考试,取得证书并登记,方能上岗。

3.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氛围。深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展顺利,与深入宣传发动、社会广泛认同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社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专业工作,近年来,该市有关部门通过编印小册子、简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形式,深入宣传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先后编印了《社工知识问答小册子》、《社会工作简报》、《党政干部社会工作培训心得》、《社会工作案例选编》等宣传资料,连续两年举办全市“社工宣传周”等大型主题活动,增进公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与认同。多次邀请民政部领导和海内外专家教授,为市4套班子全体领导和各级党政干部、基层社工开展培训,累计达2000余人次。受中组部与民政部委托,深圳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班,扩大了影响力。民政部副务副部长李立国在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说:“在我国社工制度的建设中,深圳市起了创新和带头示范作用。”

杭州市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状况与我市相近。不同的是,去年,该市对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人员,按初级10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元标准给予津贴补助,调动和激发一线社工深耕社区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是此次学习考察的一个专题内容。分别考察杭州萧山老年颐乐园(公办)和杭州金家岭退休生活社区——金色年华(民办)两类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主要特色:

1.杭州萧山老年颐乐园。系1999年萧山区政府实事工程之一,萧山老年事业“九五”发展规划示范性工程。颐乐园地处南江公园,河网密集、环境优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交通便捷。一期占地50亩,全部由政府划拨,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29000余平方米,由老年公寓、托老部、后勤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三产”用房等6个功能区块组成。工程于1999年10月开工,2001年4月开园。二期正在规划中,已划拨土地54亩,预计投资1个多亿,设计床位1500张。建成后,萧山社会福利中心将迁入。该园虽为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但仅有1个编制,其余均是合同制人员。主要采取市场运营、滚动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配套的“三产”用房租赁收益补贴园内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养老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入住率达100%。

2.杭州金家岭退休生活社区—金色年华。该项目由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立项、浙江银发事业发展中心建设并经营,是一个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企业化运作,面向国际老人和中高端老人、“侯鸟式”养老的老年公寓,填补了中高端老人养老“空白”,在全省具有领先和示范作用。占地逾250亩,在吸纳国外先进经营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配备了医疗中心、老年大学、餐饮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居家服务式公寓、酒店式度假公寓、康复护理公寓等硬件设施,是国内首个集生活居住、康复疗养、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专为退休人员精心打造的多功能园林式生活社区。与高档次装修和管理相配套的是高昂的入住费用,入住于此的老人按照房间的不同规格,每月支付1600元到2700元不等的住养费(不含伙食费),如需护理的话,按护理等级不同再加400元到1500元不等。据初步测算,每位老人每月最低支出为2000元左右(不含护理和医药费)。由于收费较高,目前该公寓目前入住率为50%左右。

二、对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建设的启示

民政事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民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也是民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就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深圳、杭州民政工作创新实践看,给我们主要启示是:

(一)要切实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深圳、杭州两市对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力量投入力度之大,给考察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杭州市为推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召开全市和谐社区建设推进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全市城乡社区体制改革统一按照“一季度试点、二季度铺开、9月份验收”的时间节点展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自上而下进行发动、检查、考核,聚全社会之力推动社区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四位一体”总布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要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从中启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党政主导是前提。要把包括民政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盘子,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步推进;纳入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常抓常议、增强合力;纳入到各级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细化指标、明确责任、真抓实干,真正像关注经济指标那样关注民生指标,重视社会建设。

(二)要切实从政策机制上推动社会建设持续、协调、全面发展。深圳、杭州民政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归结起来得益于建立健全符合社会建设发展特点规律的体制机制。两市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分门别类制定一整套政策文件,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内容、各类工作标准及保障措施等,规定得非常明确和具体,便于操作执行。比如,深圳市为推动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运作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从中启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政策机制保障是途径。民政工作涉及社会建设方方面面,涉及党委政府许多部门,牵头协调事务多,工作推进难度大。因此,要抓紧建立健全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实现“两个率先”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社会事务管理机制、社会福利运行机制、和谐社区服务机制以及双拥创建工作机制等。在健全完善政策机制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机制运行的监督,确保政策机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从深圳、杭州经验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深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最成功之处,就是社工管理和服务实行“民间化运作”。政府主要履行购买服务和监管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的作用,既体现社会工作基本规律,又符合社会建设发展方向。还有,深圳市从2005年起,街道就不再承担经济责任,实现工作重心转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上,投入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中启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制定政策、购买服务、考核监管,进一步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切实把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重点与解决人民群众需求结合起来;要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益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特别是加强社会事务管领域的行政执法监督,切实规范社会管理秩序。

(四)要切实从人才战略高度推进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核心是培养人、吸引人、使用人、发掘人。社会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方面,深圳无疑是全国的一面旗臶,其成功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中启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人才建设是根本。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像重视抓经济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那样,重视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抓紧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形成集培养、宣传、使用、激励、保障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要坚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他们专业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协助政府预防和解决突出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提请亟待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针对当前我市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顺畅、部分社区活动用户不达标以及社区工作者待遇明显偏低等矛盾和问题,建议:

一是尽快成立“苏州市社会工作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或苏州市社区建设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我市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暨城乡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分管城区工作的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和市政府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同时,制定出台《苏州市加快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二是加快推进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的升级改造。目前,全市未达每百户20平方米标准的社区有227个,占全市789个社区总数的28.8%。其中,20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有57个,最小的社区仅25平方米。为此,对社区用房尚未达“每百户20平方米”的社区,启动2-3年升级改造计划,确保苏州城区社区用房面积全部达到规定标准。同时,提高新建住宅小区社区配套用房建设标准,每百户标准由目前的20平方米提高到40平方米,社区活动用房总面积不得少于1000平方米。同时,制定出台社区硬件设施规划文件,加强和完善全市社区的规划建设,为社区建设预留发展空间。

三是切实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2008年,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年薪应得收入16100元-17300元,扣除个人交纳保险,实得收入约12732.92元-13772元,不到深圳、杭州的三分之一;社区工作经费5.5万,只相当于深圳、杭州四分之一左右。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07]84号)“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其聘用的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原则上不得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照上年度苏州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大幅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并逐步建立逐年自然增长机制。考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给予适当的津(补)贴,使社区能够留住人才。

四是健全各级财政投入为主的社区建设引导激励机制。以“和谐社区建设创新奖”为基础,在市、县(区)层面设立“城乡社区建设引导资金和奖励资金”,对三个老城区改扩建未达标社区用房、经济薄弱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给予资助,并规定区(市)、街(镇)财政配套资金的比例,确保社区活动用房升级改造计划的落实。同时,对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共驻共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建设成员单位进行奖励表彰,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热情。

(二)关于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从全市情况看,除少数试点市、区外,此项工作还没有实质性推进。社工制度架构、岗位开发、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亟待提到议事日程,并由点至面逐步推开。建议:

一是尽快明确市级层面社会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框架下,成立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办公室,构建“党委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条件成熟时,可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谋求更高层次的整合推进,如成立“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更好地整合力量,推动我市社会建设有序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制度建设的调研力度。认真学习总结本地和外省市开展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探索社会工作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着重在以培养、评价、管理、使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上有突破,尝试建立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从制度机制上推动社会工作的开展。

三是扩大试点范围,探索社工岗位开发。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县(市)区、民政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开展工作试点,开发社工岗位,逐步推广到相关领域和部门。结合“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计划,推进“一社区一社工”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运作的方式,探索多渠道的社工岗位开发工作,制定出台符合苏州实际的社工岗位配臵标准和各领域社工的管理办法,进而规范社会工作。

四是依托社工协会加强在岗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管理和培训。重点加强在岗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管理和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从当前我市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看,差距和不足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机构养老床位数偏低,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缓慢。与周边城市特别是先进城市差距甚远;另一方面,居家养老覆盖面不宽,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镇(街)、村(居)都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但从调研看,一些地方养老服务中心只是空挂牌子,没有实质性内容。还有,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高。目前,城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了25万,但没有一个市级老年人活动中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每年“两会”代表都提出建立市级老年活动中心的提案和建议。我市相邻的无锡、常州、镇江、南通以及苏州5个县级市,都建造了现代化、多功能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而我市现在连规划也没有。建议:

一是切实加大社会化养老政策扶持力度。去年下半年,我局在专题调研和与相关部门协商基础上,拟制《苏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措施》。核心是用好用活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大幅提高养老床位建设、运营等补贴标准,促进养老服务业在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格局多元化、运作主体社会化、运行方式产业化。

二是尽早决策兴建市老年活动中心。选址要考虑老年人出行和交通便利,最好位于古城区内,轻轨一号线两旁,既可选用废弃的厂房、学校或仓库进行改造,也可利用原市体育场(五卅路99号)进行改扩建。借鉴周边城市经验,市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规模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目前亟待解决的是规划用地和工程立项问题。

三是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抓紧调整健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督促各地配齐专职老龄工作人员编制,加强基层老龄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各级老龄工作机构正常运转。

苏 州 市 民 政 局 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石家庄、杭州考察调研报告

关于石家庄市、杭州市农贸市场建设

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年12月8日至11日,市人大主任白红战,市委常委、副市长薛云伟,市人大副主任刘全心带领市商务、财政、规划、国土、城市管理等单位相关人员前往石家庄、杭州两地专题调研农贸市场建设情况,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调研基本情况

(一)石家庄市农贸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石家庄市于2010年被国家商务部列入标准化菜市场试点城市,该市新建和改造标准化菜市场60家,总投资2.53亿元,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新增市场面积12.9万平方米,增加摊位6300个。

石家庄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高度重视。建设初期,石家庄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16个职能部门主管领导、市内各区主管区长为成员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菜市场建设工作,明确要求相关部门优先解决菜市场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并将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程列入2010年为民办理的38件实事之一;主管副市长数十次组织相关部门及各区政府召开协调会,协调解决市场建设 1

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政策突破。石家庄市在农贸市场建设中采取“先开工建设、后完善手续”的做法,解决菜市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规划、土地问题,确保了菜市场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该市在建设中由各区政府根据任务在辖区内筛选地块,上报石家庄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进行确认后,先行开工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想办法办理各种手续。具体政策突破如下:一是规划部门对于工业用地建设农贸市场或者利用原有工业厂房改建农贸市场,发放临时建筑规划许可证,鼓励企业进行市场建设,在后期开发时仍然将该地块规划成农贸市场,固定用途,经出让后工业变商业,发放规划手续;二是国土部门积极调整用地指标,优先解决菜市场用地,共为18个一般农田市场协调解决123亩土地指标;三是对于二环内集体土地,经登记直接变成国有土地,对于二环外集体土地,在开发前可以进行农贸市场建设,规划部门发放临时建筑规划许可证,开发时再以村委会留用地方式返还该集体组织,出让金先行征收后再以补偿金形式进行返还,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出让地,保留用作农贸市场建设。石家庄市国土局的这些做法得到了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认可。

石家庄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殿奎在介绍农贸市场建设工作时强调,菜市场建设关键要做到四点:“一要政府真抓;二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行动,劲往一处使,“不拉空套”;三要政策

上扶持,做到先建设后手续,凡是符合菜市场建设需求的拟建市场,经领导小组以《会议纪要》确认后,先开工建设再完善手续,同时要给予资金支持;四要清理马路市场。”

(二)杭州市农贸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杭州市从2006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全市现拥有标准化菜市场150余家,为全市居民营造了良好的日常消费购物环境,切实方便居民生活。

杭州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取得成功有以下几点关键要素。一是编制出台了《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明确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居住区1.6万户或半径500-800米为标准,必须配套建设农贸市场,市场建筑面积不得低于3000至4500平米。二是在原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标准化菜市场110家。三是在新发展城区,根据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周边缺少菜市场,且拥有合适地块的区域,选择有建设意向的企业投资经营菜市场,经领导小组研究认可并以《会议纪要》确认后,即可开工建设,并发放临时规划许可证。四是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国土部门将农贸市场配套建设作为正式条款列入征地合同中,强制企业在房地产开发时配套建设农贸市场。建设完成后由政府出资按照建设成本价对农贸市场进行回购,并交由当地政府建设菜市场。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根据此次考察情况,针对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实行“先建设、后手续”。各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按照40个标准化菜市场试点建设任务分解,重新梳理并确认本区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名单。市社区“两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对各区上报市场名单进行审定,下发《会议纪要》予以确认,对于经《纪要》确认建设的菜市场,各区政府要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商务部制定的《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先行进行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随后为市场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查处或阻碍市场建设,全力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列入今年市政府为民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的蔬菜流通体系建设中新建的15家标准化菜市场,年底前必须建设完成,列入全国试点的40个标准化菜市场在2012年3月份前必须建设完成。

(二)制定农贸市场建设规划。由规划部门牵头,会同商务、国土等部门研究制订我市农贸市场发展及布局规划,在数量及空间布局上对农贸市场建设进行科学谋划,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确保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使之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便民作用。

(三)严格落实“拆一补一”政策。市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在对新建房地产项目进行审批时,要强制要求开发商按照

《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郑文[2010]130号),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中,被改造地块原建有菜市场的按照“拆一补一”的原则新建菜市场,且建设面积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被改造前没有菜市场的,按照1000㎡/万人的标准预留菜市场的建筑位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拆一补一”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篇:深圳考察学习报告

深圳考察学习报告

焦作市道清中学

9月24日,我们一行四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这次深圳之行,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收益匪浅。通过展演学习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在各地风起云涌迅猛发展的势头,感受了大量新媒体、新技术、新思路。广东、深圳和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先进的技术和成就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同时也让我们深思,他们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现将我本人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感受之一: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仍呈现出东部沿海及上海等先进地区引领着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趋势,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应加强对先进地区经验的学习和吸收。比如电子白板,在全国学校运用的比例约10%,但西部地区不足1%.我校目前尚末引进电子白板技术支持教学。仍采用传统投影教学,目前,多数投影机由于老化等原因,亮度和清晰度明显下降,不利于辅助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电子白板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从压力定位到电磁定位,再到目前的红外线定位。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和软件技术结合后呈现出较强的交互功能。因此,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我们尽可能采用最新的电子白板技术。如果条件不许可,可采用在目前投影机上加装“智能”设施,以达到交互功能,克服目前投影机交互功能较差的局面。

感受之二,教育云已从概念走向应用。深圳展厅的主题即“教育云在教学中的应用”。他们以现场互动教学方式,呈现了应用手持设备(如iPAD)和电子白板结合的完美形式(另深圳中学的一位老师为我们专门展示了电子白板在数学、化学、音乐等学科中应用的强大功能),强调个性化教学的今天,以“智慧课堂”的先进理念让我们叹为观止。江津区目前在双福新区成立了教育云办公室,我们应以此为挈机,依托教育云办公室,加强和华为等云计算技术厂家的协作,打造我校的教育云,变落后为先进,引领江津乃至重庆教育云高地。

感受之三,要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同时结合我校课改实践,响亮地提出我们的课改模式,打造课改新高地。如江津中学将moodle平台构建的网络课堂概括为“三维动态课堂”,虽说不尽准确。但相较moodle课堂更能吸引眼球。再如江津聚奎中学的“翻转课堂”,实际并不新潮,它是从可汗学院的”upside down class”意译而来,由于和原意最接近而受追捧。但对该种课堂模式,并非不能创新,大连一所小学就将它译为“逆向课堂“而取得成功。山西在全省推广”颠倒课堂“又是另一种方式。上海在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方面很能兼收并蓄,他们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了电子白板技术和电子书包技术,生成了无边界课堂、智慧课堂、灵动课堂等响亮的名字。还将“3D打印”技术成功应用在通用技术课。

感受之四,尽快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录播技术和“视像中国”远程技术,目前,我校已成功录制了上百节课例,但录制效果不尽人意,录制人员也相当辛苦。而采用像AVA等三机位分屏技术进行课例录制,可大大减轻录制过程的负担,为我们快速和高效制作课例提供方便。另外,我们应积极参与各种信息技术公益活动,像由香港发起的“视像中国”行动,可以让我们和全国乃至全球的学校进行课程交换和教研,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视野。

几天的展演学习,有幸聆听和感受到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的最新趋势,使我们受益匪浅,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教师和机会参与信息技术的进程,为我们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四篇:杭州建设建筑节能调研报告

建筑节能: 打造低碳萧山

萧山区建设局 王凯尔

内容提要: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国外建筑节能发展历史有40年,已历经“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再到“绿色、生态、可持续”等三个阶段。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推行节能建筑的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阶段,节能建筑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节能工作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本文介绍了萧山建筑节能工作和节能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概述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后不久,杭州宣布了要建设“低碳城市”。2010年7月,杭州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城市之一。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从城市碳排放构成上,强调建筑、交通及生产3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排放占据77%,CO2排放中,主要在于4大领域,分别为交通、建筑、工业及森林减少,其中交通占17.5%,建筑使用中的电力及供暖占19.8%,工业占44.5%,森林减少占18.2%。因此,在着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推进建筑节能,实现建筑物的低碳化则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直 ①②①

②徐东敏.杭州成为低碳试点城市.腾迅网,2010-07-23

陈飞等.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城市规划学刊,2009(4)接有效、具可操作性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打造低碳萧山、品质萧山、和谐萧山的重要举措。

二、建筑节能管理和节能产业取得的成效 ⒈建筑节能工作有所加强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推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倡导下,萧山区建筑节能产品逐渐推广应用,不少企业和市民开始参与建筑节能工作。据统计,目前萧山区城镇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率已达82%,一些企业和居民小区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并已收到了实效。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整个厂房的节能建设,全年采暖和制冷电可以节能约33.5%。一些新建商品住宅开始引入环保、节能理念,“众安〃国泰花园”按国家节能标准进行工程试点,能源节约率达到35%。一些居民还自发在住宅中安装太阳能供热等设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⒉建筑节能机制开始形成

在国家、省、市有关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指导下,近年来,萧山区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也日益健全,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特别是新建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节能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广。自2006年以来,萧山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建筑节能的有关方面作了规定。如对12层以下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 2 统等作了明确规定;在项目设计上增加了节能专篇,图审机构则要求填报《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备案登记表》。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了对建筑节能的检查指导,在规划审批、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全面实施节能监管,对民用建筑实施建筑节能备案、对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进行监督验收。

⒊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喜人

随着建筑节能市场需求的增加,近年来萧山区的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形势也十分喜人,一批技术领先的节能产品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目前全区有新型墙体材料企业30家,主要生产混凝土砖、粉煤灰砖、烧结页岩多孔砖、烧结页岩保温多孔砖、烧结煤矸石多孔砖、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GRC轻质隔墙板、金属面夹心板等新型墙材和可再生节能材料。2009年,全区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达到7.78亿块标砖,占墙材总量的97.27%。节能玻璃。节能玻璃作为一种新颖的节能材料,已在萧山区实现规模化生产。如浙江中力节能玻璃制造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LOW-E(低辐射)中空玻璃生产线,全套引进德国、奥地利、芬兰的先进设备,已成为全国大型低辐射玻璃生产基地之一。目前,该公司的节能产品已被市场广泛认同,并被应用到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和迪拜馆;同时,该公司也成为“镀膜玻璃”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光伏产业。截止2009年,全区共有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11家(另有3家新签约落户萧山),完成销售年产值9.14亿元(不含万向、和合)。特别是以万向太阳能、舒奇蒙光伏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从“单晶硅—硅片—电磁片— 3 组件—系统安装”的产业链。目前,全区有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太阳能光伏示范工程6个,总规模达10.5MW,总投资达3亿元。新光源产业。全区共有LED(发光二极管)生产企业6家,主要从事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封装和灯具生产。如红剑立明科技公司拥有年产8万台LED大功率照明灯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将达3.6亿元。海鲸光电主要生产LED外延片、芯片分割封装、反光膜材料及照明灯具,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5亿元。星碧科技主要采用自主创新封装技术,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6亿元。这些产业不但已经成为萧山区节能建筑产业的支柱,同时也是引领萧山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萧山区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低碳建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⒈建筑节能意识不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意义认识仍不足。各级政府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宣传力度,必要的资金支持依然不够。建设主体普遍认为,开发建设节能建筑,不仅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首期投入,而且也会增加今后维修使用成本。同时,由于当前节能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尚未系统化、标准化,建筑方也不愿过多采用。据统计,2009年,全区新建商品房面积680.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93.6万平方米,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另外,在既有建筑中,绝大部分未采取能源效率措施,耗能严重,其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的3-5倍,外窗传热系数为2-3倍,屋面传热系数是3-6倍。

③ 萧山区房地产协会.关于科学发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2010.04.06 ⒉政策机制不够完善。建筑节能的推广必须由政府主导,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划和法规,明确的目标和运行规范,配套的具体行动方案。尽管萧山区建筑节能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但要真正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其系统性还不够。如萧山区建筑节能管理缺少配套技术文件,如规范、标准、构造图集、施工工艺;缺乏民用建筑节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筑能耗评估体系;缺乏节能检查的监测监管体系;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不健全。因此,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落实体系和操作流程。

⒊节能产品应用不广。建筑节能材料由于产品开发研制成本高、品种少、质量不稳定,工程可选择余地也少,影响了产品的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也存在实际问题,虽然萧山区早已启动该工作,建设单位也预留了安装位置,但在维修、管理、使用等方面尚未寻找到一个多方面满意的解决办法前,要全面推广落实有 一定难度。

4.既有建筑改造难题不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需要一次性大量投资,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效益短期不明显,影响产权人对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同时涉及多元产权的建筑节能改造,需要协调各产权人达成一致意见,难度可想而知。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成,各个阶段的建筑设计标准均不一样,在结构构造方面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抗震设防和非设防、实砌墙与空斗墙、天然地基与桩基础、现浇混凝土屋面与多孔板屋面等,另外在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及外墙装修方面差异也很大,实施改造具体问题多。

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 ⒈狠抓新建工程建筑节能

新建工程建筑节能是萧山区整个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在新建工程建筑节能上,关键要把好“四道关”:

⑴把好“规划设计关”。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的第一道关。在总体规划层面:要充分考虑萧山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对城市建筑群的总体朝向、建筑密度、高度等进行严格论证,并进行空气流通分析,确保在城市高密度的发展中,所有建筑均能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散热条件。在建筑单体设计层面: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单体建筑的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等,合理选用保温隔热的建筑外维护材料,严格控制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供热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泵,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小区照明、景观灯,建议采用太阳能节能灯、LED节能灯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⑵把好“项目施工关”。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创建节约型工地,在施工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编制节能方案。在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应有节能减排专题章节,或针对工程项目特点,编制专门的节能减排专项方案。二是优化施工工艺。积极采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优化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减少材料水平和垂直运输中的能耗,防止建筑材料堆场的二次搬运;加强施工节电、节油、节水管理和建筑材料的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积极开展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回收或加工利用,提高各类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三是 6 加强工地节能宣传。设立节能减排型工地公示牌,公示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的责任人、目标、能源资源分解指标、主要措施等内容,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内在显著位置设置节约用水、用电的宣传。

⑶把好“产品质量关”。从生产源头加强节能材料的产品质量,防止劣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对进入区内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应建立登记备案制度,控制节能材料产品的市场准入,杜绝节能性能差的节能材料用于建筑工程。对节能材料产品建立优选机制和淘汰机制,促进高性能的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和淘汰落后的节能材料产品。

⑷把好“审查监管关”。一是建立技术指标体系。政府主管部门要在技术法规与标准的结合上做出努力,提出必须严格控制的最基本的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功能要求等。加强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方案的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实施。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应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作为重点节能工程承包商,切实履行节能建筑合同,保证节能建筑按合同完成。三是严把监管验收关。建筑节能项目采取“单独立项、分项验收”制度,实行节能项目验收一票否决制,杜绝劣质材料和劣质产品进入市场,确保工程质量。

⒉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的难点。对于既有建筑的改造,要统筹考虑,分类实施,逐步推进。

⑴有计划制定改造规划。既有建筑数量巨大,必须充分考虑资金承受能力等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建筑节能改造。一是试点先行。应选择不同的节能改造类型,开展节能改造工程典 7 型示范工作,从而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政府部门和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带头进行建筑节能改造。二是编制计划。建议编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五年规划,并且明确每年的改造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节能改造工作。三是明确标准。在试点基础上,应明确和总结推广节能改造的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同时结合改造规划的实施,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

⑵有重点实施分类改造。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应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是暂不改造类:对于年代久远、结构欠佳的建筑,农民自建房,暂不考虑建筑节能改造。对这些建筑实行节能改造,所增加的建材荷载,有可能造成地基承载力不足、楼层结构的承载力不足、空斗墙墙体垮塌等后果。二是暂缓改造类:对新建年代不久,外装修相对较好的房屋,为减少浪费,可暂缓节能改造;如确需改造,可仅对门窗工程进行节能改造,待外装修相对陈旧需要更新条件成熟时,再推进外墙和屋顶的节能改造。三是局部改造类:对房屋相对年限较长,外装修陈旧的,可考虑对门窗、外墙、屋面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四是择机改造类:如:沿街房屋节能改造可考虑与房屋立面整治一并实施,对房屋的门窗、外墙、屋面等进行节能改造;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场等装修更新周期相对较短的建筑,可在装修更新时进行建筑节能改造;要结合城区失管房改造、屋顶平改坡改造的实施,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特别是可以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照明节能系统的应用。

⑶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筹资难”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多渠道筹集节能改造资金。建议区政 8 府建立“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根据需要每年安排一部分节能改造费用,并与原有的墙改专项基金、房屋维修基金统筹运作;业主作为建筑节能的直接受益者,根据其所有物业节能改造的投入,按比例适当承担一部分节能改造费用。此外,可允许个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对房屋的节能改造。

⑷高标准确保改造实效。为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效,应在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一是要编制技术改造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改造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改造技术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论证,避免盲目改造造成浪费或者引发事故。二是节能改造增加荷载的,应由原设计单位或同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结构计算复核确认,以确保房屋安全。三是节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节能改造施工图应经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工程施工应委托监理单位对节能改造的质量和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理。四是改造项目完成后,由申报单位组织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的验收,形成验收合格报告。

⒊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产业

推进建筑节能同样也为新型建材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萧山区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壮大建筑节能产业规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⑴抓好产业规划。建筑节能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产业。作为建筑强区,抓好建筑节能产业对萧山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区政府和区建设部门应加强对该产业的培育和指导、服务,并制定建筑节能产业培育规划,明确萧山区重点培育的行业门类,落实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 9 施,争取用3-5年时间,把建筑节能产业培育成为萧山经济新增点、新亮点。⑵加强资金扶持。要认真梳理近年来国家、省、市、区和各级部门出台的各项专项资金,明确各类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及要求,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引导企业主动争取各类专项资金的扶持。如当前尤其应积极争取“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杭州市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专项资金”、“杭州市技术改造(工业投资)项目财政资助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扶持,以缓解建筑节能企业资金问题。

⑶加强市场拓展。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做法,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的各类会展、招商推介活动,提高企业知名度。要推动成立建筑节能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适度加强对本地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凡萧山区范围内建筑项目使用本区企业生产的建筑节能材料,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⑷鼓励自主创新。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加快新技术信息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积极承办各类行业专业学术会议,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与国际国内交流发展。加大企业品牌培养意识,引导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在大江东“三城一区”等重要平台规划建设高层次的太阳能光伏、新能源、LED等产业功能区块,推动建筑节能企业集聚发展,帮助企业加快资助创新步伐。

10(5)建设节能改造的试点区块。建筑节能工程是一个综合工程,涉及各方主体以及观念、产品、技术、管理等各项要素。建议在萧山经济开发区市北区块建设一个建筑节能的试点区块。市北区块,位于萧山新区和钱江世纪城之间,在“退二进三”的过程中,这个区块内有建筑类型丰富,宾馆、写字楼、住宅、厂房等一应俱全。如果能将这个区域作为节能试点,不仅可以通过萧山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成果展示节能产业的水准,也为全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累积设计、施工、管理、产品使用等方面的经验,为推广这项工作探索管理模式。

⒋营造良好的建筑节能氛围

⑴强化认识。推进建筑节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培育经济新增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区的必由之路,是萧山发展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尤其是区政府应尽快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议程,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力,推动建筑节能体系尽快完善落实。建议区政府可在新型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建筑节能工作。

⑵加强宣传。推进建筑节能,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和全民的参与配合。为此,应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现实性,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和住房消费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建筑节能的自觉性。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节能政策咨询,开展节能知识普及宣传和相关培训,并开展一系列节能技术、产品的展示推介活动,努力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和节能知 识。

⑶完善政策。萧山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政策体系,努力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抓紧制定建筑节能目标考核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抓紧制定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制度,评定一批“节能型建筑”;建立建筑节能的监督监测体系,动态跟踪全区建筑节能工作状态;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推动节能产业做强做大;健全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努力提高节能产品市场竞争力。

⑷强化激励。绿色节能建筑或低碳化建筑,带来的直接收益属于全社会,属于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为此,在建筑节能工作的起步期,区政府应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经济鼓励政策,以多样化的经济激励等扶持举措,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建议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建筑节能工作予以一定的倾斜;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研究房地产开发以及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等技术的应用;对建造节能建筑产品的要根据优化设计后节能程度给予减免税费等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因建造节能建筑而超支部分资金,应给予无偿免息贷款或相应资金奖励;对建立相关检测实验室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徐东敏.杭州成为低碳试点城市.腾迅网,2010-07-23 [2]陈飞等.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城市规划学刊,2009(4)

[3]萧山区房地产协会.关于科学发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2010.04.06 12

第五篇: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3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带着新世纪如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问题,组织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到苏州、无锡、南京和上海浦东新区考察。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们跟随××市党政代表团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这次苏沪之行,四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势头,给我们留下了至深的印象: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大。三是产业结构层次高。四是投资环境引力强。五是人才储备力量足。

看苏沪,比自己,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当前加快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条件先天不足。我市地属丘陵地带,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比较大;我们虽然地处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是背靠大山,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辐射,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相比不足;全市至今既无科研院所,又无大专院校,人才配备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相比薄弱。二是园区建设魄力不大。我市工业小区数量不少、但小而杂乱,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档次低,孵化功能不具备,带动作用不明显,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手笔和魄力远不可比。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虽然我市有一支庞大的供销大军和优势显现的海外侨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实际利用外资仅亿美元,“三资”企业工业产值仅占工业产值的%,这不仅与先进地区的外资利用水平无法相比,还与我市全国著名侨乡的地位极不相称。四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仍然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这些与人家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五是科技创新步伐不快。我市虽然拥有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市级以上科技示范企业和科技示范镇为数不少,但制度、管理、技术创新力度不大,企业“星星”多、“月亮”少,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发挥高新技术优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相比不足。此外,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地区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差距明显。

二、得到了启示,坚定了信心

苏沪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苏沪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苏南这些城市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等几次大的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浪潮,尤其是加入在即,我们再也不能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善待机遇、只争朝夕,勇于创新、敢拼爱赢,才能不辱使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是有外力才有活力。四市(区)的侨台优势不如我们,民间资金也不如我们充裕。正当我们为资金投入不足而窘迫时,他们却在引资、融资方面得心应手,经济发展保持高投入、高产出的良好态势。其主要得益于体制创新,善于借助外力,激发出经济发展内部潜力,使经济焕发活力。特别是他们在引进外资的措施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的方式方法上敢于大胆创新,更是令人赞赏。对此,我们要认真借鉴,挖掘优势,多出实招,多辟渠道,千方百计地借助外力来激活发展的细胞。

三是有载力才有张力。规模经济的扩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四市(区)从年代初开始大手笔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各类工业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载体,以高起点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吸纳了世界强跨国公司入区落户,开发区作“龙头”拉动外向型经济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要着实增强经崐济发展的后劲,就应该把开发区的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建设一批规模大、配套齐、档次高的开发区为突破口,以大开发引大资招大商,迅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四是有引力才有实力。苏沪之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确立营造投资环境的新理念,并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和“磁场”效应、“洼地”效应,吸引了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聚集。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新世纪的竞争,突出投资综合环境的竞争。学习苏沪,就是要树立“软环境也是后劲”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要着眼世纪的竞争,大手笔建设生态城市,变后发优势为先发优势。

下载关于杭州、深圳考察学习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杭州、深圳考察学习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考察学习调研报告

    参观考察学习调研报告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考察学习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考察学习调研报......

    考察报告 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考察报告学习考察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学习考察调研报告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确定我旗20**年工作思路及谋划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五”期间经济......

    学习考察调研报告5篇范文

    出去学习考察回来之后,你知道自己的考察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考察调查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学习考察调研报告范文篇1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

    学习考察调研报告例文范文大全

    学习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学习考察调研报告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出去学习考察回来之后,你知道自己的考察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

    新农村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

    外地考察学习调研报告

    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报告 ——巴彦淖尔电业局农电公司乔海平为进一步加强我局党建工作力度,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学习外地先进地区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提高我局党建工作......

    党政干部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党政干部学习考察调研报告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确定我旗2006年工作思路及谋划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重点......

    学习考察调研报告5

    中共兴隆县委 关于赴市内部分县区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市委: 为更好的对标先进、查找差距、改进工作,结合谋划2012年工作,2011年12月13日至15日,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