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体现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实现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正是具有“和谐”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历久不衰,并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然而20 世纪初以来,中国一些学者把具有5000 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视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将中国近代的落后、愚昧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其间“五四” 精英们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改变中国百年积弱的状况,不遗余力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5000 年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大清算。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也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片面了解。“ 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又是一次摧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盛行一时,使广大国人,特别是“文革”之后成长起来的当代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承继。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迅速影响并抢占我国文化阵地。人们更多地是看到西方文化中积极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对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忽视太多,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尤其是那些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的青少年强烈地信仰、追捧西方文化,把传统文化看作是束缚个性自由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自卑。受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出现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如环境破环严重、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等。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我国理论界不少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充满大智大慧的“和谐”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总体说来“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规律与行动的和谐性,认为人的行为以实现天道的要求为已任,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
“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2500 年前的西周太史史伯曾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为不同的事物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方可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则是不能长期发展下去的。和谐社会正是指社会整体的协调与融洽,是“和而不同”,是求大同存小异,甚至于是求大同存大异。
“大同社会”思想。“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理想化的社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中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基本架构。“大同社会”描绘了一幅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美好状态。
“民贵君轻”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仁政”说是从民本思想引申出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由“重民”引申出了的“仁政”。“仁政”的实施,既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有利于民生安定,是封建社会带有民主性的先进思想。今天这一思想,对于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方式
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是简单回归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实行“拿来主义”,毕竟构建和谐社会是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衰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说明它与商业社会的要求发生了冲突。传统文化不可能提供给我们解决现在及未来种种问题的现成答案。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与时俱进的文化。为此,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不断地创造出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来。
第一,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针对西方的经济发展涵盖社会发展的现代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和占有自然,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坚定了人们这一信念,由此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的分裂等人类生存的难题,也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对立、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相容共处、协调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冲突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呢?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有重大意义。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 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对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调整,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要旨是一致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以加强人格教育为核心,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推动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现阶段,加强人格教育,一方面,要大力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道德理念;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独立、创新、敬业、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人文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爱国情感、人格自尊、知礼守法和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内在支撑。
第四,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在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古以来各民族就有强烈地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趋向。全球化打破了民族文化的界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相反,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文化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既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还要在和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充满活力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第五,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在近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传统文化没有能够与时俱进,这也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哺育、滋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其价值亦毋庸置疑。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但是我们反对对传统文化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当前应围绕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目标,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更加先进的文化。
一要把握好协调性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却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是以人的能动性未充分发挥为背景的,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依靠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已越来越尖锐。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以为群体、社会和谐,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和谐。这样的和谐是缺乏活力的,如同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表面上是和谐的稳定的,但却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地位和独立意识。社会和谐依赖人的和谐,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为此,要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每个公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它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它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三要扬弃抽象“ 仁爱”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主张以“仁爱”去融洽人际关系,强调“恻隐之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等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亦是难以实现的抽象的理想。只有发展才能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更加和谐。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富裕的物质生活虽然不会必然地导致和谐,但却是和谐的必要条件,是人与人之间高度和谐的基础。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中华民族才能长治久安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2] 赵甲明,和谐思维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
[3] 路日亮,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5(8)。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上:5000年文明;空间上: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古希腊、地中海文化;发展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修复;内容上:儒释道是主干,核心是儒家文化,此外还有墨法阴阳家等文化,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约等于儒家文化。地域上: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闽晋文化、红山文化、齐鲁文化等等,非常多。特点上,关注生命,注重当下,性质上是小农文化。中国文化是非常复杂立体多元的体系,而非单一的面。也可以从历史、文化等层面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国文化中精华的东西。正如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一样。
二、国人对民族文化的思考
1840年后,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批判质疑否定,90年以后主要是重新思考、价值重估。
(一)90年代以前:批判质疑否定
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用基督教文化批判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摧毁,烧书、毁庙,颠覆中国传统文化,把千百年来中国文化颠覆,失去民心;54时期,反传统,带来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这一时期,李大钊、毛泽东等引进德赛先生,早期中国把传统文化认为是中国进步的绊脚石,袁世凯、吴佩孚等主张尊孔独今,复辟帝制。对峙,儒家思想遭到严厉批判。建国后,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儒家思想完全对峙的思想成为共产党的主要思想,60年代冯友兰给山东孔庙孔子鞠躬被认为是非常反动的事情。文革时,孔子完全成为政治工具,一无是处的孔子。毛泽东71年后对孔子的态度发生变化,判孔子死刑,74年批林批孔。78年西方价值观传进,泥沙俱下。《河殇》中国式黄土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地中海文明,要全身心拥抱西方文明。
100多年间,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不理性思考,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质疑,甚至颠覆。(从古至今,中国所有宣传、所有导向全部为政治服务。)青歌赛,一个军队学员看三面国旗,把新西兰国旗说成是中国国旗。网民要开除其国籍,学员只好在网上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二)90年代后:理性思考、价值重估
以往国人心里现在基本上传统就是封建、不好的东西。但是100多年的传统没有被完全批判否定掉,依然深入国人骨髓、毛发中,有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江河湖海,回到老百姓生活中,孩子学《弟子规》。90年代,党开始以心平气和的心态来看待传统文化,国学热是相对于以往的冰点而言的,非热而是温。建议中央电视台开传统文化频道,不要热,变成常态东西就可以,否则老板们学完之后,只学会用周易算卦。《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定》价值认同阶段、尊重的阶段。
1.表现为:
民间:儿童诵读经典工程;
学界成立国学院、儒学院、学术讨论会、研讨会等等、高校理工科学校进来后先学儒家典籍,答辩前先背一些儒家文章; 官方:祭祀活动,标志性事件是04年9月28日全球祭孔;孔子学院是5年内建100所学院,但是2009年底超过500所。现在有272所孔子学院、272所孔子教室,最早是韩国,最多是美国。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道德方面的东西,目前我们还无法传播这些道的方面的东西,因为去的教师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主要讲一些文字、诗歌等。2.对节日:国人对中西节日的态度表现出对传统节日的忽视、实际上是对传统节日内涵的忽视。
三大节日纳入法定节日:清明、端午、中秋
母亲节(5月第二个周日):改革开放后,深圳等地引入的,是美国的,世界各地都有各自自己的母亲节,法国是5月最后一个周日。中国最早对母亲进行歌颂的在《诗经》,“哀哀父母„„预报之恩,昊天罔极。”应由中国自己的母亲节。教师节可以设定为9月28日。3.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有四项:内蒙的、新疆的、古琴、昆曲,中国占26项(共70多项),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周六,中国文物流失最严重,中国流传出去的超过1700万项。国学大讲堂、百家讲坛。
4.文化复兴过程中遇到一些现象,迷信化、娱乐化、排外化、功利化、庸俗化等现象都出现了,挣曹操、西门庆、二乔、李白等(四川成都、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等挣李白)——功利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接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地气,不能浮在现实层面上,否则无法接,也不是中国自己的东西,长期以来厚此薄彼了,而且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对立的时间大概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否则如何化到中国,而这一定有相通相容的东西。但是又带来一个困境,究竟以谁为体的呢?学界观点对立:正统派、异议派和取代派,各自观点分别为马体中用、中体马用和马克思主义到中国这是鸠占鹊巢。二者相通相容的地方表现为:
(1)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周易》
(2)人类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传统:荀子人有义、理性、道德;诗经,儒家:大同世界“四海之内皆兄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郭沫若小品文《马克思来到中国》
6.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16、18世纪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200多年对西方影响非常大,如伏尔泰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法国人权宣言
1861-1885年把中国的儒家思想翻译为英文,那时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李约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来源于中国。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非常不可思议,但是要知道二者实际上非常契合,所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我们接收起来非常容易,因为那就是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特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土耳其是个自我撕裂的国家,灭其国家先灭其文化 7.传统文化在人的道德良知缺失的情况下能否发挥作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泛滥、山寨文化流行、诚信缺失等,经济发展了,幸福感下降,广州上海北京人幸福感最差。管仲帮齐桓公夺天下之后,立刻道德教育;商鞅变法恰恰相反,法治天下,秦俗日败,秦朝15年而亡。一个国家单纯强调GDP不可以。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道德良知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儒家也有合理的论述。人应在道德之上合理追求自己的 利益,道德价值优先,如仅仅追求物质利益,荀子“饱珠玉者殃必其身”。老子认为一切祸患的根源在于对物质的贪欲。
高楼大厦就是一张床,山珍海味就是一口饭。O(∩_∩)O~呵呵。不查是孔繁森,一查是王宝森
道德、良知和利益的例子:“我现在有俸禄,能自己买鱼,你们给我送鱼,一旦被揭发了,我就不能做宰相,就没有钱买鱼”。元宰贪胡椒800吨。秦桧。严嵩。蔡京。和珅(贪1600亿人民币)。同样的制度为什么有的人变好人,有的人变坏人?制度本身应找原因,但是也要从个人自身道德找原因,道德修养、道德自律非常重要。朱熹:“君子之心,长存敬畏”80%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对历史、法律和道德的敬畏。
要寻找心灵的港湾。
现实是昨天的延续,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
结语:作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要有温情和敬畏,要爱惜和尊重。
(以上根据讲课录音整理,请教师们下载参考)
第三篇: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谐社会是历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流传至今、仍被大多数人所继承的文化。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和个体性格,深深融入中国现代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也是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需要制度上的重新调整加以促进和巩固,另一方面需要和谐的文化为其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就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这种以“和”为内在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对形成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贯穿三者之中的价值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传统“和”文化: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用“和合”的思想和理念,纠正片面认识,转变极端方法,探索、寻求和选择认识事物、处理矛盾、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和有效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释道三家“和”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分别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充分显示了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儒家“和”的思想着意于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旨在求人际之间的和谐;佛教“和”的思想所求的是人身心内外的协调,侧重于人和人自身的矛盾的调整;道家“和”的思想的重点则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以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体现在天人、群我、他我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和谐统一。“和”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P163)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中庸章句》P18)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宋代张载在《正蒙》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P158)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4](《述尔篇第七》P73),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挂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很显然,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
传统“和”文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以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和睦、团结和协作,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第十三》在
1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公孙丑章句下》P241),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梁惠王章句》(P209))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进展,当代社会各阶层日趋分化,经济利益多元化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提倡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和衷共济、友爱互助的“和”文化精神,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颜渊篇第十二》P1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雍也篇第四》P36)的“和”文化精神解决问题,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现实意义。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传统“和”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对和谐社会人的自觉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
“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它已经深深扎根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的思想内涵丰富,具体而言,贯穿于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自身以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中。对我们解决这五大冲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自身必然有阶级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但对其封建糟粕进行批判和摒除后,可以发现它内含许多超越阶级和时代属性而体现、反映人类向往真善美的道德要求和处世准则,如“五常”就包含了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普遍性、共同性、一般性的道德内容。所谓“五常”,《白虎通义》说:“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仁、义、礼、智、信,是从孔子的“仁”发展而来。“仁”,从人从二,讲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它以“亲亲”为出发点,推及“尊尊”、“孝悌”、“忠信”。而礼则是达“仁”的手段和礼仪规范。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德”,即仁义礼智。孟子的“四德”,以人性善为根基,从“四心”推演生成而来。他认为,人生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孟子解释“四德”,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礼,门也”。智,“知斯二者(仁义)弗去是也”[5]。仁,人应该追求和具有的高尚品格。义,即人达仁的行为规范,要从兄、敬长、先君,就要善于节制自我。礼,是人进入仁义之境的门户,即人的揖让进退之类的 行为规范。礼是仁义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智,其功能和作用是知仁义、通
礼乐、明是非。汉以后的儒者在“四德”基础上增加了“信”,讲诚信、讲信用。孔孟在论述封建伦理道德时还使用了一系列诸如忠恕孝悌友敬节廉耻勇温良恭俭让慎直等概念和范畴,都是其核心
道德观的延伸与扩展。至于行仁义,孔孟认为要外化为表现,转化为行动。而行动的原则是由心而行,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儒学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型学说体系,包括内在的人的主观伦理修养论和外在客观政治论这样两个彼此联系着的组成部分,前者即所谓“仁”学,或“内圣”之学,后者即所谓“礼”学,或“外王”之学。所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汲取和吸纳传统道德中有利于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和谐的养料,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个性,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尤其是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涵义:一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体现为“天地人性人为贵”的人格肯认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轻神重人的根本态度;二是在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社会观和朴素的民主观。从第一个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一直有重讲人的传统。先秦诸子大都采取人本立场,称颂人性独有的尊贵卓越地位:“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人性人为贵”,人是域中“四大”、“三才”之一,人能“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儒家尤以人事为重,关注社会实际事务。《论语》中记载孔子诸如“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以及“不语怪、力、乱、神”的人本思想。这种现世观、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本态度甚至影响了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佛教,在后来封建社会中得到进步思想家广泛的认同和发展“,舍之天运,征乎人文”[6]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
从第二个方面看,“民为邦本”思想源远流长。《尚书·盘庚》中有“重我民”,“罔不唯民之承”、“实施德于民”,周公提出了“保民”思想。在《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也有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民和而后神降之福”。民本思想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的基石,他们认为得民与否是政治成败的根本。孔子主张富民、教民,“民、食、丧、祭”,民是首位;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性民本口号;荀子以舟水比喻君民,认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还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融,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失”。道家也重民,老子说“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法家比较而言更注重严刑酷法,以此为治国之道,但也不乏重民思想,如法家经典《韩非子》中说“凡治天者,必因人性”、“利之所在民归之”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始终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总把人放在一定的政治伦理关系中加以考察,把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寄托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亦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了解人民疾苦,反映人民呼声,“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
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四、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内容。何谓“天人合一”呢?张岱年先生所指出:“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主要包括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6]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天人合一”观的提出,体现了传统的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主体与客体的整体关系,努力寻求对自我生命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在中国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开始萌芽,《周易·序卦》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当时的思想家们大都认为天人一体、人天同质。孟子认为人有天赋的善心善性,天人同性。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7]。庄子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8]“天人合一”思想到汉代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他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鼓吹“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带有牵强附会的色彩。这种“天人
合一”思想重视的是国家和个体在外在活动和行为中与自然与社会相适应、合拍、协调和同一。北宋张载是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明确概念的第一人,他倡言天人同气,万物一体。认为天人协调、“民胞物与”当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在其名著《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观点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最经典的解释。自宋以降,“天人合一”观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为各派思想家广泛接受。可以这样说,“天人合一”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最醇美的生活理想和人生最高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它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一方面,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而只能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平相处,不能任意妄为,做到庄子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个体,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客观对象,这个思想与西方以征服自然为人类伟大胜利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良好的生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6]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5.[7]孟子·尽心上[M].[8]易传·文言[M].
第四篇: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式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言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二、达到“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具有强大的、有活力的管理中心,也就是说政府是有权威的,其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认同基础上的。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的运行是有效率的,对社会的整体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社会是具有强力的自我协调机制的社会。
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这个社会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另外,这个社会有较少核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在社会精神生活中有社会的粘合剂。例如“三个代表”这简明、扼要的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有亲和力的,能够作为新时期凝聚全体党员,吸引全体国民的新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当一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运行基本上是有秩序的,具有较稳固基础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才能满足,这个社会阶层结构便是合理的、稳定的,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一个社会尽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有等级序列,社会成员的地位有高低,但这种等级序列和地位高低不是凝固化的,社会中不存在群体性排斥的制度,普通的社会成员也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这个社会的结构就是有弹性的。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比僵死的社会结构更
具有活力,更具有和谐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孔子、《论语》,二千五百多年来,浸润濡染,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念、心理结构、风俗习惯,但这却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之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从公元前约2600年初,黄帝在中原地区确立权威性的部落开始算起的。在文化阶段上,可以称 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初生期。周朝灭商统一中国后,周公制礼作乐,希望通过礼乐文化,令不同的民族融洽 相处。另外,周公还强调两种精神:“亲亲”和“尊尊”。“亲亲”就是亲爱我们所亲爱的人,这是重视孝道、家庭和婚姻关系。”尊尊”就是尊敬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同时也衍生了一种特别的阶级观念。西周以后,周天子的势力不能统一各族,中国政体便分崩离析。地方势力彼此 吞并攻伐,形成春秋战国的混乱形势,社会、政治的统一与和谐尽失。在这种情况 下,各种修身治国的理想,哲学思想便随而产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早出现的,它的思想结构可以 用“忠”、“孝”、“仁”、“义”来概括。其中“孝”为根本,维系了家族的基本伦理;“忠”是“孝”的向上扩展,君主是整个国家的大家长;“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四种行 为又终归为“礼”。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早期文化是一样的,是人类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标志人类从无善恶概念的蛮夷社会进入到有善恶界定的秩序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关于人性的一个观点,即孔子在《论语》中已经隐含,后被孟子明确表达,写入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首句的“人之初,性本善”,即性善说。性善说没有足够肯定人性恶的一面,导致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善的,恶却是受外界影响而得的,因而形成人人互相指责的伪君子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性善说不承认自己的恶性成分,极力排斥来自外界的约束,所以在政治上终究不会出现权力制衡的体制,金字塔形的专制政治必然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寄托全能全善之人来掌管这种政治又必然成为这种政治良好运作的唯一办法。孔子的“孝、忠、仁、义”思想及对明君的呼唤可以说是建立和维护这种政治体制的理论武器。然而,全能全善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性中善恶共存。这
一点只要真实面对自己思考是不难得知的。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不被约束的地位时,其恶性就会膨胀表现 出来。这便是这种单纯仰仗善性治理国家的政治实体发生周期性震荡的人性原因。西周末年的周朝政体离析和地方势力的互相争斗,以及在此之前的朝代更迭,都不能逃脱这样的文化缘由。
汉人把《论语》看作传记,汉文帝时设传记博士,传授《论语》,成为专门学科,同《孝经》一样是士人必读的启蒙之书。东汉时则列为“七经”之一。汉朝如此重儒,无疑是秦朝暴政的恶果使得孔子离开“道、德”之源的“仁”被肯定。更重要的是,孔子“孝、忠、仁、义”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就是建立和维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种政治体制的文化武器。所以从此以后的中国历史是:无论中国朝代如何更迭,皇帝如何轮换,都不过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本族与外族之间的争夺霸主的政治军事斗争,在文化上并未改变,孔子的圣人牌位一直被供奉在香火缭绕的庙堂里。且看汉乱经三国入魏晋后,各朝均把《论语》列入学官,设博士传授。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章句集注》立于学官,与五经并列。从元仁宗起,直至明清,将它钦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士人为了求取功名,日夕讽诵,熟记于心,影响 十分深远。有人据此便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应从汉朝算起,这不仅因为孔子儒学的蓬勃兴起,还因为从此才有了汉民族的称号。这种看法太表面化了。孔子之前的中国朝代和孔子之后的中国朝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观、婚姻观、道德观等原则没有本质的区别,同属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只是国号和皇帝的不断变迁。这变迁的规律大都是”兴于仁洁,衰于暴腐”,如夏兴于大禹之仁而 立国,终衰于桀暴而归商,又如商兴于成汤之仁而立国,终衰于纣暴而归周。
四、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言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
中国文化里充满着人道精神,它既是哲学意义上对人的最高认识的结果,也是伦理学上对人最完美的塑造。它崇尚人道,讲求礼义,向往和平安定,而这一切正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本”,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人是天地之精华,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事物。因此,中国文化倡导人与人的尊重与爱护,主张“与人为善”,把“爱人”当作人的第一要义,这又是当今人类追求的目标。而中国文化提倡的“立己立人,达己达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一直被整个人类所认同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准则。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顺乎自然,从自然中体验生命的韵律,领悟生命的奥秘。当全球陷入环境恶化的困境之中的今天,中国文化却提供了摆脱困境的途径。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份宣言,宣言中写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联合国原科教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曾说过:“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很大程度仍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着具有民族形态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应首先研究儒家。
孔子于春秋末期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一整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八派,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学派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学派是最主要的两派。至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而神学化,并由民间的一种学说变为官方的统治意识,取得了独尊的地位。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玄学和佛教的挑战,一度衰落。但它的纲常伦理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影响仍然很大。至唐代,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儒学再度被罩上了耀眼的光环。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化,称为“理学”。后来理学发展为“心学”,成为明代的显学。清代,又出现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但至清末,儒家已逐渐消亡,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对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孔子的《论语》等儒家著作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儒家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当代,儒家思想更多地作为经世致用的实学或哲学被大家所接受,人们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习思考问题的途径。有人说“儒家是入世哲学”,即为此意。也有人拿儒家同道家作对比:人得志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儒家使人纷扰,道家使人自在。
道家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和终极关怀的一个文化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文化全面深入地渗透到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道家思想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超感觉的精神性东西,带有神秘的色彩,哲学上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虽然可以通向有神论,但它还是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
道家与儒家看似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学派,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二者又有其互相一致、互相借重、互相补充的一面。
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和道德型文化。儒家是要人们成为仁人、圣人。
老、庄则以道为本源,以道为总则,他们把人看成是宇宙自然中与其他事物平等的一员,人无需一种特殊的道德来规范自己。
数千年来,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主导着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及生活方式。佛家文化作为外来文化,是唯一由外国人传入而又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其影响十分深远,佛教对我国的语言、饮食、文学艺术都有影响。佛家文化在中国自成一体,适应了中国文化,融汇成中国佛教,形成禅宗。
今日佛教文化逐渐被世俗淡忘,仅在寺塔建筑,石窟艺术,小说文学等方面对当代人有较深影响。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核心,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繁荣至今,时至今日,仍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主导着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