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02:3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来源:铁岭县大甸子中心小学 | 作者:陈海涛 | 日期:12-04-24 12:12:42 | 字体:[大 中 小]

铁岭县大甸子镇中心小学陈海涛(课题主持人)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2010年4月,我校申报了辽宁省科研管理协会立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经总课题组有关专家的论证,被批准为立项课题。自课题组成立以来,我们在总课题组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同时教师的实验能力和理论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等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一)、时代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人才的竞争关键是教育的竞争。我们的学生走向新世纪,面临的是竞争与挑战,他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了使学生以后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与挑战,就教育而言,必须用“主动发展”这一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解放”学生,给学生以“自由”,使他们从继承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为达此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当务之急。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滞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动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现代教育新模式。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其关键和基本的内容。

(三)、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仅靠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知识已不可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再说,学校教育只是其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把知识塞得满满的,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引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指导。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数学教育的第七次国际会议的数学学习理论小组会上,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哈塔罗列举知识获得的五个特征:

(一)知识是通过主体的积极建构而获得,而不仅仅是通过传递而实现的。

(二)知识的获得涉及到重新构造。

(三)知识获得的过程既是一个内部的过程也是一个外部的过程(受到诸如语言、符号之类的文化产品的影响)。

(四)知识具有学科特殊性。

(五)知识的获得是置于情境的。这五个特征是多数认知心理学家和数学教育专家所认同的,其强调了知识不能由教师传递,它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建构,强调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教师的目标。

教师的研究水平、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并形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要创设一个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其次,要善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生的目标。

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数学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学会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主动地参与操作,参与观察,参与小组学习、全班讨论,主动地参与总结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提问题,学会作业,学会复习,学会制订学习方案和安排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会调控:使学生在受到困难或挫折后能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养成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

五、主要研究内容

(一)、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1、学校结合课程改革和教科研工作需要,构建“三级教科研管理网络”。即:成立以学校科研员为中心,下设教导处、学科教研组三位一体教科研管理小组,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及各种教科研活动(学教材教法、讲汇报课公开课、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分析评价教学效果),学校掌握第一手实验研究材料。

2、教师要不断钻研,拓宽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知识,以《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作为行动的指南。博览群书,使自己具备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学科知识、社会知识、信息知识、逻辑知识等等。

3、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灵活运用和驾驭教材,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学生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要花大力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矛盾,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里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如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后,让一部分学生在教室里充当售货员,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顾客买东西,以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这种实际情境,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可极好地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任意报数考老师,结果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教师都知道它能否被2、3、5整除,而教师出题,学生却一下子答不上来。老师为什么如此神速,定有奥妙?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态探求其中的规律,也就会把学习看作发自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创设情境的种类很多,比如有问题情境、合作情境、操作情境、开放实践情境等,而创设情境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比赛情境、游戏情境、操作情境等。总之,创设的情境应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或数学材料。创设的情境只有让学生心里产生疑团,内心发生需要时才是成功的。

(三)善用激励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积极地态度或者高期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就能尽情地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正如盖杰和伯全纳在他们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给以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善于激励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而反复的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新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组织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注重自主探索的开放性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目标导引下的自主学习尤其重视学生自主探索,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例如,“圆的周长”这节课,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我们是这样设计的:A、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圆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B、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想办法求出直径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的周长。C、观察思考。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周长如果不通过操作测量等方法怎样计算出来?这个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同桌间、小组内、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我们认为需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技能”,大致包括:A、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B、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C、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在课堂上,我们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六)、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的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改变以往非对即错公式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赞赏学生,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要从激励与关怀的目的出发,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与不足,杜绝讽刺挖苦的语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与困难。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还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要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评价方式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查资料、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形式。

在有效进行数学学习评价的同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数学学习中的成果记录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及时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缺陷,同时做好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

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对学习中有等靠思想、缺乏参与意识的学生,通过评价激发其自我意识,培养其自觉能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习惯。

六、主要的研究方法

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

(一)、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二)、案例研究法: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成功经验和做法的教师的数学教学案例进行研究。

(三)、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撰写经验论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交流文章,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四)、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五)、比较研究法。主要是对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调查对比。

七、研究的过程和实施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4月)成立课题组,确定实验人员和实验班级,提出实验假说,申请立项,制定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2年2月)

(1)、初步探索阶段。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实验因子进行调控,初步探索适合农村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计划如下:

2010年5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2010年6月至8月: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自主完成暑假作业,质量较高,并能阅读健康的课外书籍,做好心得日记。填写好家长问卷调查。

3、深入实施阶段。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四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索的能力,积累相关案例、课例,撰写经验论文并收集学生学习成长中的优秀成果作品,及时做好教学评价,充实成长记录袋。

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课题前一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解决并做好下一步实验规划。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四疑”的教学方法,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验前进行比较,剖析成果,对问题进行改进。对学生的方式方法及学习态度的变化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善教学评价的内容,完善成长记录袋,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

4、总结、结题阶段:(2012年3月-4月)整理有关资料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申请专家组对实验成果进行鉴定验收。

(二)具体的实施措施:

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课题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操作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广泛借鉴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因此,我们针对课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进行了学习,并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邀请专家来作专题讲座,外出观摩学习,观看名家名师讲座和课堂教学录像等活动,把教师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上。通过学习,课题组每位教师真正确立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课题思想,丰富了课题内涵,充实了研究方法,并自觉地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视为己任,努力改进和优化教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提高课题活动的实效。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每周至少组织一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还在每学期初安排课题组教师上试验课,不断地“研究——试验课——反思——交流总结——再上试验课”,我们始终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观点,认真总结经验。同时发挥实验成果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从实验教师到全校数学教师,从班到级再到全校。

3、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七:主要研究成果

在省总课题组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我校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利于学生发展

1、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的意识。

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探究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根据确定的内容自主进行探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2、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增强

为了检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我们采用问卷的方式随机抽查了三年级两个班,结果如下:

实验前

实验后

一般

一般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自主学习

乐于合作

20%

50%

30%

64%

30%

6%

乐于探究

25%

40%

35%

73%

9%

18%

参与意识 16%

34%

50%

67%

17%

16%

创新学习

乐于合作

11%

37%

52%

63%

17%

20%

乐于探究

23%

40%

37%

71%

12%

17%

参与意识

14%

56%

30%

68%

25%

7%

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主及创新学习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自主性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实验前有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显著增强,课堂中师生互动整占个教学过程的比例增大了。两年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不断提高,参加各级数学竞赛均名列前茅。

3、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在探究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能激发学生奋勇当先的积极性,形成同学间明争暗赛的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4、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利于教师的发展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成了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逐渐被教师所认可,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并适时给予激励,已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走进课堂不时传来“你真棒”、“你回答的很好”等赞美的语句,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学生“两眼发光,两手直举”的现象时常出现。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实验中,我们要求老师们必须全面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积累教学设计和学习过程的各种资料,大量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还要求经常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两年来,教师通过积极实验、不断探索,积累了经验,撰写优秀论文有13篇,经验总结4篇,优秀案例8个,教学课件22个,大部分成果都获得各级奖励。

八、研究后的反思:

(一)、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一)、如何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三)、我们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四)、我们要加强教师的理论与信息素养。

目前,我们虽然对这一课题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如该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后进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不放任自流?“重合作、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主体、轻主导”,“重课内、轻课外”等问题都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

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这一课题定会在我们题组内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资讯

·新学期新教研新希望

·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家长学校上课纪实

·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少先队工作计划

·“《弟子规》进校园”活动

·大甸子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大甸子镇中心小学工作计划

最新推荐

·大甸子中心小学幼儿园领导小组

·幼儿园伙食管理制度

·幼儿园预防疾病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晨检制度

·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

·幼儿乘车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篇: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我申请的《农村小学班级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被批准为临江市教育科学 “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为ljsky2010032,课题审批时间为2010年8月,预计题时间为2011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要素,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想学,我要学,我愿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这种需要,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就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得多,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较少。教师那种 “题海式”讲练教学,在课堂上不可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空,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正是对这种“依赖式”教学的否定。自主学习遵循“个性”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在学习上自研自得。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过程。

我们是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概念活动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用观察、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

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数学教学就是为学生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创造劳动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因此,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找到较为合理的、科学的、易于农村学生接受的自主学习模式,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使教师自身的修养、科研能力都得到提高,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为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所达到的目标: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发现问题,并学,用观察、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生活中应用,形成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数学教学就是为学生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创造劳动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四、课题研究步骤、对象及方法

第一阶段:2010年6月—2010年7月

课题的提出,准备阶段。

研究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分析。

研究对象:六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

汇报形式:调查问卷,分析小结。

第二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

研究内容:结合高年级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设计教学方案和实验方案,加以实施。

研究对象:高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第三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以总结形式和课案对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我教育。

方法:归纳法、总结法。

第四阶段:2011年6月

总结结题阶段。

五、预期研究价值

1、教师的研究水平、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并形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教学策略。

2、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把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六、研究措施:

1.进行学习,提高认识。以个人自学的形式,学习有关建构主义、自主学习等理论,翻阅了国内外的相关论文和文章、杂志报刊的有关文章,搜集了网络上的大量资料和信息,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

2.以年级段为单位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然后进行研讨与分析。

3.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从中探讨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在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中整理、摸索出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摆正关系,激发兴趣。

首先,要摆正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受到语文训练,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教师不能包办一切。在教学中,“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我确定,学习方法由学生自我选择,学习过程由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结果由学生自我反馈。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学生主体的学是决定因素,是内因;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个性活动,扩大个体活动的参与面。如我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看图学文时,先让学生读自己的学习目标,再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观察图画,凭借图画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践和经验谈各自的看法。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和合理想象,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次,要创设宽容民主的自主学习氛围。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质量,就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健康地进行语言、思维、情感的交流。教师要自觉地和学生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只有教师的真诚、宽容、鼓励和启发,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师应充当多种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有时还是学生的学生。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的创见和批评,尊重他们的意见。上《桂林山水》时,有学生认为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的一节,前后有两处讲到水的静,可以调整句序,合在一起写,先写水的清和绿,再写水的静,这样更好。我没有指责学生的狂妄无知,而是衷心地赞扬学生的创见和自主意识。当我上公开课时,由于疏忽出现拼音错误,学生当着众多听课老师提出批评时,我公开及时地给予肯定,为学生不迷信教师的正确情感而高兴。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出现错见更是常事。上《忆铁人》,在初读第一次整体感知时,有学生认为铁人高傲自大。话说出后,不少同学向他投来责怪的目光,神情十分紧张。我并不怪他打乱教学进程,而是笑着对他说:“你敢讲真话很好。不过,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好吗?”当学生说完,我启发学生针对几种不同的认识去读书思考,去议论交流。在结束讲读时,再让那孩子讲讲对铁人的印象,讲讲现在和开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使学生处在良好的心境下学习,不仅学得实,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乐学、好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地自主学习的情境。如在教学《宴子使楚》一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适当地加以动作表演,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在朗读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展开了想象,发展了思维,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启发鼓励,质疑释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有启发性、有层次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掌握质疑释难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

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的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大家谈了这样的看法:

1、把榕树的近景远景交织在一起,更能突出榕树的与众不同;

2、把这句话加在近景的描写中,写法新颖,巧妙地把近景和远景融合在一起,远中有近,近中有远,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为前面有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来的描写:“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所以有“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的话,文章前后照应。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质疑解疑的乐趣。

三、教给方法,放手去学。

设疑并非目的,解疑然后掌握方法才是最终结果。学生在学习中所提的疑问,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能解决的自行解决,能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的就商讨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作必要的学法指导。如遇到意思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抓住重点词或联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结构相似的段落,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课文记叙同大妈、大嫂、小金花告别的三个典型场景时,文章各用一段来写,写法大致相同:话别--追忆--赞扬。教学这三段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段上。通过第一段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第二、三段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段,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在教给方法的同时,“放手”二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思索;也可以按自己的认识去体会文章,提出问题,完全可以各抒己见。作为教师,既不担心学生说错,也不害怕学生说出教案内容。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错的可以纠正,暂时不能统一的也可求大同存小异。这样,学生常常会为自己的一个新见解而感到兴奋不已。久而久之,他们便能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宽容民主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给方法,提升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篇: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作者姓名:张金海 单位:宁远县莲花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170809958@qq.com

内容摘要: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一个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引导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探讨得最多的话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近年来我县推行的新课程 “四环节”教学模式(学——议——评——练)就是在借鉴各地的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县的教学实际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现将我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介绍如下:

一、做好自主学习的课前准备

(一)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每学一个单元,都要让学生提前自主预习,学会本单元的重点,了解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之前,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与时

间有关的单位及进率,还要了解闰年、大小月、闰月、年历等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老师讲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二)、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自学指导”

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帮助。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中,“自学指导”(或称为自学提示、自学提纲)可以为学生自学而提供的必要帮助和指导。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就是每个老师要刻意去追求的问题。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想方设法诱发学生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让学生带着足够的自信、认真的思考,积极投人到探究新知中去。教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明确、细化、可检测的“自学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的导学性、启发性、探究性、合作性、层次性,注重自主学习指导的有效性。教学时,将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布置给学生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方向、目的的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而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如在教学《含有分母的方程的解法》时,就可以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纲:

1、请认真阅读P92的内容,弄清以下问题:(1)这四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2)请你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

2、请你认真阅读P93的例4,弄清以下问题:(1)5×5﹢5×2÷2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2)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计算这间房子侧面墙的面积吗?画一画,算一算。

3、你认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提示去自学,解决这3个问题,这节课的基本内容也就掌握得差不多了。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最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便需要有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动力,没有

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环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主动参与的积极最高,实践能力最强。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引导课堂

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关心、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使用如“谁愿意说„„”,“谁想补充„„”,“请你讲一讲„„”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形成师生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的碰撞,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罗杰斯指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才能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师生间只有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使师生亲密合作,营造出愉悦的氛围,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创建民主、宽松、友好、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教学中,针对疑惑或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学习表内乘法后,出示这样一道计算:“9+9+9+13”,鼓励学生勇敢发言,让积极争议,讲错也不要紧,形成宽松、民主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交流多种解题方法:

① 按计算顺序逐步计算 ② 9×3+13

③(9+1)+(9+1)+(9+1)+10 ④(9+1)×3+10 ⑤ 9×4+4 ⑥10×4(或4×10)

显然,后三种方法更具有灵活性、新颖性,是一种创造。学生收到了许多反馈信息,形成一种相互撞击、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的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主体,自主学习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发。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正面的肯定和积极确认程度。自信是通过对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及身心反应过程等若干中介过程的调节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自信可谓是学生自主学习强大的精神后盾。我们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都储备了一定量的知识,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了,但我们常听学生说“我不行”、“我不知道”、“我做不出来”、等托词。有的老师上课时发言的同学总是那么几个,而其他同学总是干启不发,真是老师头疼,家长无奈。这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一份生勇气、一份自信心,缺少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习惯于老师填鸭式地向自己灌输知识,而不敢独立自主地探索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能领略到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那种茅塞顿开的激动、登堂入室的欢欣,不能开动自己的大脑,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最强烈。”因此,教师就要深入学生,合理选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一)用“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立场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巨大动力,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来创设情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教学《年、月、日》时,创设导入,“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回答后,接着又提问:“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这样连续问几位同学,让学生感悟到一般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最后设疑:“小亚满12岁了,只过了三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个个情绪高涨,这时教师抓住机遇,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内驱力,充满自信,积极主动地探索,自觉地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

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用“质疑”——诱发自主学习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精心扶植学生的自主学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先出示:“一张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 让学生尝试解答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1)20×10÷(5×5)=8(2)(20÷5)×(10÷5)=8,接着,把习题中长方形的长改为18厘米,继续让学生尝试,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18×10)÷(5×5)或18÷5的计算结果有余数,这是为什么?余数又表示什么呢?错误又在哪里呢?应该怎么办?„„激起学生思维火花,使学生感到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然后,经过充分讨论、操作、反思,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真正理解解决问题基本的方法,同时还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灵活的方法进行解答,进一步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达到教学目的前瞻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见,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自觉地学习,努力攀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四环节”教学模式的“评、议”环节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例如:在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达到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的目的。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自主思考的时间。在自主学习方面,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自学、探究、质疑、评价、反思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这些自主的时间,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每节课起码要拿出2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并亲自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良好的自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有彻底转变思想,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发挥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创设适宜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保证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自学指导教学法》

2、《新课程标准》

3、《走进新课程》

4、《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5、《教师月刊》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

践行“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

如果说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那么创设条件,提供自主的空间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1、学生自选内容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的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学习。如《林海》一文,课文从“岭、林、花”三个方面描绘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内容展开解读与感悟。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致盎然,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通过学习,学生在其中受益匪浅。

2、学生自定方式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得以展示并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课文,不仅可以使课文理解进程加速,而且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改造与完善的过程。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体会庐山云雾的美丽。有的学生想通过多方式、多形式的读来理解;有的学生打算以画画的方式来展示庐山云雾的神奇;有的学生要摘抄、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课堂景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3、学生自编练习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我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课前教给预习方法。

预习,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大体有所了解,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预习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预习中,我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取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

三、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借课外促迁移、深化,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与社会、自然等学科联系密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语文实践向课外延伸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前、课后可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查找资料,交流资料,举行故事会、展览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扩展他们的视野。而学生的查找、交流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打通了课内外的界限,也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

2、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大家都知道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最经常、最重要语文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及教学实际,推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健康读物,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我就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既助于理解课文,又助于语言的积累。并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如:理解方法、鉴赏方法等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

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中,我指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自主地摘抄其中喜欢的好词佳句,并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还让学生把摘抄的文章配上图画,每周评出“积累之星”。我还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参赛的学生兴致勃勃,觉得过瘾,有挑战力,非常有意思。没参赛的同学纷纷向老师索取赛题,也要尝试练习,这项开放性的竞赛,既让学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成功和愉悦,又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四、调控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保,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如何,以及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如何,都和教师的激励有直接关系。因为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调控激励机制,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1、设立多层次的目标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教材的语言文字特点,制定适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采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秀成绩,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是增加竞争项目,像词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辨论比赛、看谁记得快比赛、看谁想得妙比赛等,促使学生愿学;二是进行按能力分组竞赛,使多数学生有获胜机会;三是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争。

3、运用多角度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是进行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二是个人内差评价,包括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即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学生的所有特性进行比较;纵向评价则是对学生多个时期内的成绩前后比较。从评价中给其信心和力量。三是进行相对评价,以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参照对象。

下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松江区仓桥学校诸春妹我们农村学校由于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周围的信息源较少,家庭知识层面较低,前瞻意识薄弱,家长对孩子的期......

    初中思想品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范文大全]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榆次区逸夫小学 范美英 在“三步导学”模式的民主导学中,我应用最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强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核心,教师应该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一,做学生学习的助手,同伴和参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感悟的策略初探

    构建阅读教学朗读感悟式课堂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总结 ——太阳城小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

    探索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探索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抱由镇光明小学 王晓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5篇)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摘 要: 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状况,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是教师要改变观念,改变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