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教学法在英语课改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法在英语课改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浙江省新高考政策出台之后,高职考试中的英语科目受到极大冲击,如何更好落实课程改革,并使之与新高考接轨,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英语分层教学。作者详述了近十年来分层教学法在本校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目的是让这种教学法更好地为学生日常英语学习和高职考试服务。
【关键词】分层教学 新课改
近两年在浙江教育界谈的最多的就是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正式公布和实施。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我肯定非常关心英语高考的改革。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普通高考英语等级制并没有实施,反而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漏的高职英语考试来了个突然袭击,震惊了我们学校所有的英语教师。“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两门,每门满分150分,外语不作统一要求,不计入总成绩”,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普通文化课程的服务性。以外语(主要是英语)打头阵,作试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要求,像外贸英语专业,英语是重点,可多开设与英语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像建筑专业,与英语联系少,让学生学点基础英语即可。从今年开始,高职院校的本科生招生名额将逐年增加,对于有志报考本科的学生来说,在高三时还是得强化英语学习,以符合招生学校的要求。那么,如何真正落实课程改革并与新高考接轨呢?“分层教学”这个词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我的脑海。
一、概念的提出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套用孔夫子的教学理念,就是“因材施教”。我校的丁乃干校长早在2004年教育部对文化课教学改革提出新思路之后就曾说到过分层教学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从A到C,要求依次降低。当时可能由于这个想法在职业学校中比较大胆,又无经验可鉴,再加上受各种条件限制,最后不了了之。十年之后,细细回想,真应该佩服丁校长的先见之明。如今,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开展,分层教学法越来越多地被用到实际教学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为当年的分层计划没有形成完整的方案,后来也没人再提及,所以严格来说在我校并没有正面提出过分层教学这个概念。但是势不由人,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方法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而且根据课改要求和教学效果进行各种分层模式的尝试。因为本人是英语教师,所以我就从英语课程的教学安排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二、问题呈现
2004年至2006年新课改实施前三年,老师们的思路还没转变,仍旧照老方式进行教学。高一高二全体学生都学一样的教材,到了高三上半学期进行高职和单毕意愿调查,但仍是以原行政班级为单位上课,进行高职考复习。这时,想单毕的同学已经没心思进行学习了,会出现上课讲空话、做小动作、睡觉,课后不完成作业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及另一部分要参加高职考试的同学的?W习效果。任课老师只好把全班分成高考组和单毕组进行教学,要求高考组学生尽力掌握课堂上所讲知识并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单毕组学生只要遵守课堂纪律并完成作业即可。这种情况得持续到高三下学期初,单毕学生去实习为止,这时参加高职考的同学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学习。
三、初步探究
为了改变此种状况,以我校信工系为例,系里对07、08级的学生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高一采用行政班级上课。高二采用选修课制度,即有意向参加高职考的学生必须选修英语,类似于分层教学中的走班制模式。然后高三打破原行政班,分成高职班和单毕班。高职班进行为期一年的英语复习,因为有高职考的压力,也没有单毕学生的干扰,高职班的学习氛围就好,学生进步明显。而单毕班的学生对文化课兴趣缺乏,所以英语课就不再开设,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
四、深入研究
09级开始由于选修课制度取消,教育局又比较重视高职考,所以教学安排又有所改变。为了让学生重拾信心,从09学年开始我校高一年级采用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但实用性较强的外研社版基础英语课本。任课教师往往会运用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巧妙地规定不同难度的任务,并根据优差搭配原则组成课堂讨论或学习小组,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但高二时为了与浙江省高职考接轨,英语教材的难度加大,这时班级学生的自我分层就很明显,程度好的认真的要参加高职考的同学就努力学习,剩下的人就开始混日子。因此英语老师在高二时就必须对两个群体区分对待,布置不同的作业,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在高二结束时通过分班考试确定哪些同学升高职班哪些同学进入单毕班。高三时高职班同学花一年时间进行英语复习,备战考试;单毕班同学则开设英语口语课程教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为进入社会做铺垫,但是口语课试行一年后由于效果不理想而删掉。此种分层教育方式至今已持续4、5年,基本秉承了“以职业能力提高为主,基础文化课程为辅”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
五、未来走向
而今,新高考政策正式出台,把职业教育中的外语(英语为主)教育推到风口浪尖之地,进一步深化了英语实用、够用的原则,这势必引起课程安排的又一次大变动。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差、离散度很高、学习兴趣缺乏,高职考不作统一要求也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英语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另外部分专业对英语也有较高要求,一刀切的方式肯定不行,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分层教育。至于下一步具体如何操作,则有待于对新高考政策的细细解读以及高职院校即将出台的入学要求细则。为了更好地摸清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看法、态度和要求,以便我们英语老师制定更详细的分层教学计划,英语教研组以班级和系别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格如下),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如第6题如果某个班级选A的学生较多的话,说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那么老师就必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处理,知识点尽量少扩展,过难的材料要删除或替换掉,每周的英语课也可以少开设一到两节。再如第10题,如果有学生选了A,说明他们本身的英语基础不错而且学习意愿强烈,学校可以以系为单位开设英语考级辅导班,对选A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他们取得证书,以便考高职院校时使用,因为根据高考新政策部分专业需要学生出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证书。
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的英语学习情况和看法,特制定此问卷。首先感谢你对我们调查的支持与帮助。填写问卷时不必限制于家长或老师的需求和看法,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想法如实填写本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的结果不记名形式进行,对你本人的学业没有任何的影响。谢谢合作!
1.英语对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有用吗?
A.有用 B.没用 C.不知道
2.对你将来的职业或生活来说,英语有可能用到吗?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3、你认为学习英语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C.无所谓
4.在网络信息国际化的时代中,你认为下面哪门学科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5.在下列学科中你认为有难度但有必要学好的是哪门课?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6.如果减少英语课(根据目前每周4节课)你同意吗?
A.同意 B.不同意 C.无所谓
如果同意,你认为减少几节比较适合 A.1节 B.2节
7.你最想从哪方面提高英语水平?
A.听力 B.口语 C.阅读 D.写作
8.除了基础英语之外,你最想学哪方面英语?
A.实用英语 B.专业英语
9.根据你的英语基础,老师采用不同难度的内容和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英语吗?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10.在校期间如果完成全国公共英语1级,让你更好地为进入高职院校并顺利毕业做准备,你愿意吗?
A.愿意 B.不愿意 C.无所谓
系别_______班级________
总之,从英语作为职业学校一门文化课的角度出发,个人觉得赵志群博士对职教文化课课程改革的看法跟我一致,他说:“职业学校要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消减或扩大文化基?A课程的比重,要以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为基准,全面理解文化基础教育的涵义。”
英语分层教学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变幻着各种模式,力求与新课改相契合。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不畏艰难、不怕探索,课改成功了不但可以造福老师和学生,更可以造福职业教育和社会民生。
参考文献:
[1]分层教学法,baike.baidu.com.
第二篇: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 刘丽艳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理论,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尝试。
【关键字】 分层教学 最近发展区域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中等职业学校任教市场营销课程已多年,发现有一个现象很值得研究:很多同学在刚开始上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时候都是兴致勃勃,劲头十足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的深入,就有一部分同学的兴趣逐渐减退,甚至觉得这门课没劲,而且这部分同学恰恰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过深入的调查、与学生的交流,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每次课程我都会安排一些配合知识点的课堂练习,这些练习的难度一般是符合大多数同学的水平的。同样的练习,很多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很快就能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无事可做,而较慢的同学有时到下课也无法全部完成;教师无法兼顾两面,长此以往,第 1 页,共 15 页 好同学的个性难以发展、学习潜力无法发挥、学习积极性遭到打击,于是就产生了前面描述的状态。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认为将“分层教学”的理论用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分级),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各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实行个性教育,从而实现全体进步的素质教育目标。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正确地认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其潜在的发展可能,合理组织教学,使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该理论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第 2 页,共 15 页
2、“学校学习模型”理论。美国学者卡罗尔在该模型中提出:(1)学生天赋的高低是学习速度的指数,而不是学习水平的指数。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要比能力弱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时间越少,能力就越高;(2)学生的学习程度是实际学习时间随所需时间变动的一个函数;只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并且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学习,就能达到规定的水平;(3)学生学习所需的时间以及实际所花的时间取决于教学和个人两方面的某些特点。所以说,如果在职业学校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3、“认知层次目标”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目标”理论的重点就是“确定目标,掌握学习”。而所谓掌握学习策略就是说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从而使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只能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使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分层原则
指导教师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入学动机、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第 3 页,共 15 页 教学内容、分层授课、分层考评,让各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最佳的发展。
2、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这本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贯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未真正落实。应试教育存在这样两个面向:面向少数人和面向少数学科。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考试结果是源源不断分流出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分层教学正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把发展作为目的,考试只是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偏爱优等生,是绝大多数甚至全体教师容易做到的,而要做到厚爱后进生,视他们为迟开的花朵,给予精心的哺育,却往往是不少教师不易做到的。鉴于此,我们应该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后进生转化奇招对后进生帮心、给法、树志,勾通师生感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3、保底性原则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不同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并组织教育活动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因此,不应该也不能够用统一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保护自尊心,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谓“保底”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最终必须保证后进
第 4 页,共 15 页 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力争人人合格,不向社会输送一个“失败者”。
4、动态性原则
心理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促进最优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5、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分层教学中从对学生的要求、课堂分合教学模式、分层评价等无论怎样细化的项目和对学生的要求,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给学生明确目标与让学生选择目标,在体现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学中要先确定好三类目标,然后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自己的要求,尽量让目标趋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教法适应学生自身需要,评价因人而异,师生
第 5 页,共 15 页 情感相互沟通,因此,学生心里充实,学得轻松、愉快,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这一步是分层教学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讲求灵活,因为学生的状况总是在不停发生着变化。
我在分层之前,用了二周的时间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逐一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加以分层:A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提高或降低难度,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实行分层,设计不同的问题和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要求作实际的分析,根据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按不同层面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拟订各层次教学目标既不能要求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其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
第 6 页,共 15 页 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的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好”与“吃不饱”的矛盾。
如在我的课堂中,我通常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是优秀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一般采取“自学——启发——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要加深其对教材的学习,有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质疑、解惑中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B层次是水平中等的大部分学生,对他们的目标关键在于促使其向A层学生靠近,一般采取“起点适当,依次讲练,分析应用,巩固提高”的教学方法,C层次是小部分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对他们主要在于保持学习积极性,维护其自尊心,通过简单地模仿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不致厌学、辍学,一般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实施,使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得到最佳发展。(3)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如在讲到《品牌策略》这节课中,让学生们说说“我们所接触到的品牌有哪些”的时候,C层学生只要能说到两三个品牌就行;而要求A层学生根据品牌的完整性、文字类型、品牌本身的含义以及品牌的寓意分别说出三至五个品牌。
(4)授课分层
第 7 页,共 15 页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
在分层授课中要把握“合分兼顾”的原则,保证在一节课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的环节、也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的环节。
在我的课堂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过程分层的。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会先制定一个所有同学都要完成的任务,大家一起来完成。优秀的学生会很快地完成,余下的时间我就分层次安排他们的任务。
A层的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共同的任务完成之后,可以使用任务驱动+自学的教学方式。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自学能力相对较强,我通常每次课都给他们一个属于课本教学内容之外的实践活动。如:学习市场定位时,要求调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的市场定位如何;学习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时候,会布臵一个为自己模拟公司的新产品设计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的实用任务;在学习促销策略的时候会让他们学着构思新产品的推广促销活动等等。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运用主要是靠自己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来完成的,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再来向老师请教。这样做充分调动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以后即使遇到困难时,也能充满自信去解决困难。
B层的同学是属于中等水平的大多数同学。这部分同学一般刚好
第 8 页,共 15 页 能跟上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用一节课的时间刚够他们完成我布臵的统一任务。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点拨即可,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案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上下功夫。在课堂中除了完成我要求的统一任务外就不再给他们布臵额外的内容了。
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策略。我采用由教师重点引导、扶持,或由第一层学生帮助其主动学习的方法。在上课时多提问这部分的学生、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活动中;上课练习时,我对他们经常是一对
一、手把手的教,取得一点点进步我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对我这门课保持浓厚的兴趣;而让第一层学生帮助其学习既可以锻炼第一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让第三层的同学有较多的探索、练习和巩固的机会。这样的做法在我的分层教学中一举两得。如:在“白加黑”市场定位策略中,让学生们一起做这个案例,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两三个人合作讨论。这样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独立完成,而中低层次的学生也不会成为旁观者,集合两三人的能力也能完成“白加黑”市场定位策略的案例分析。
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 9 页,共 15 页(5)训练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臵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简单案例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复杂案例题或复杂综合题。第二、第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市场营销的积极性。如案例分析“海尔进入洗衣机市场”要求思考海尔集团占领洗衣机市场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时,要求A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发挥创造力,运用市场营销原理说出自己的见解。而鼓励B、C层次的学生说:“你能像他一样,向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见解吗?”。有了范例,B、C层次的学生也能较好的完成案例分析题。(6)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第 10 页,共 15 页(7)作业分层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布臵作业方面,都是统一要求,一刀切。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层次不同,会出现基础、学习较差的会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不会做的题就去“想办法”,有的找别人做好的来抄,有的胡写乱做,甚至干脆不做。觉得学习是负担,太苦太累,产生厌倦情绪,怕学习,不想学习。基础、学习较好的学生,又觉得老师所布臵的作业难度不够,时间长了,会养成不喜欢动脑的毛病。
因此,在备课时,老师要明确哪些习题是必须做的,哪些是选做的。这样可以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基础、学习较好的学生,多布臵灵活运用、可以拓展思维、发挥创造力的题,而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多布臵巩固知识方面的题,适当加有难度的附加题供学生自己选择完成。
分层布臵作业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臵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学生,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A层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要求A层学生也要完成B层学生的要求,鼓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和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也可以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臵三道习题,让各层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8)评价分层
第 11 页,共 15 页 我的课堂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答卷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大纲要求,每次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C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市场营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A、B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要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这种分层评价的方式给优等生展示了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中偏下的学生能检查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以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目的。
四、分层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第 12 页,共 15 页 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次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法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带来的问题也应当有充分的估计,需要认真探究:
1、学生分层要灵活、不必泾渭分明
按一定标准将教学对象分为不同层次,是分层教学第一步。但是市场营销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操作时要灵活掌握。
对于我们这门学科来讲、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在随时变化的。可能有些同学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比较感兴趣,他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花了较大的工夫,也就相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他认为分销渠道策略比较枯燥,所以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就不太用心,成绩较差。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教师不能随便地就将这个学生划为优等生或差生的范围,而是应该根据他目前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2、分层不能长期固定不变
第 13 页,共 15 页 层次“定位”后,应定期调整或根据情况适时调整,使学生所在层次随学习兴趣、成绩、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给“落伍”者“降档”,有利于给他适当的压力;对学有进步者及时“提升”,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使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得到安慰和鼓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舞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提升”会激发学生“更上一层楼”的愿望,从中获得强大的内驱力。当然,无论是“降档”还是“提升”,都要注意方法,“降档”一般宜个别交待,“提升”宜大张旗鼓。
3、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课堂的主角从以老师为主转到以学生为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不可能再沿袭从前的模式:“一个教案用到底”,“一种方法教到底”。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提出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除了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懂得金融学、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还要熟悉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差异,工作的难度和繁杂度大大增加。
4、分层教学法与案例、模拟公司教学法联合使用
案例、模拟公司教学法是我们在市场营销课程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实用的营销案例及模拟公司操作来学习营销基本知识与内容,与分层教学法联合起来使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都是不可或
第 14 页,共 15 页 缺的有益探索。
5、分层教学法对课堂纪律带来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教师长期在班级授课的体制下,比较容易控制课堂秩序,分层教学法释放了大多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使得个别不够自觉的学生有机可乘,趁着教师单个辅导之时谈话、看杂志甚至玩手机、听音乐,这种现象不是分层教学的必然后果,不能因噎废食,但是确实需要教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河国涛 林发强 《分层施教 分类指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 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12 [3] 蔡柏良《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中国职业教育,2002,17 [4] 王旭明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学科教育,2002,2 [5]谭杰锋 《从职业成功因素看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教育研究,2004,(2):11-12
第 15 页,共 15 页
第三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精选)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摘要:本文是我经过三年的尝试,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在此不才的我把这些做法变成文章,与同行们一起探索。具体做法主要先根据学生的情况,然后进行分层建组,再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交流、分层评价。这一做法使各个层次学生整体得到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的手段,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从1998年开始,开展目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许多差距。尤其是目前深化目标教学,落实分层教学,加强化学学科素质教育已达成共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进一步结合学科的特点,推广和深化目标教学,如何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升上初三的学生,由于他们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各科基础因素,使得学生无论学习也好,各种能力也好都自然分层,“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只能抑制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更好、更强,成绩差、能力弱的学生则更差、更弱,产生厌学情绪、向“坏”的方向转变也就顺理成章的事了。要做到各层学生兼顾,实行分层教学进行施教无疑是一种好的做法。我将化学分层分组全面竞赛的量化管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们相互制约、彼此配合又相互促进。
二、实施过程
为了使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特征,内容可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主要的兴趣和爱好,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技能和技巧,意志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的发展,身体发展,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家庭和同龄人的影响,各学科的原有水平,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等。据此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的实际可能性”,然后把特征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层次”,使我们的教学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我主要以省课题组编写的“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指导”为参考资料,下面是在施教过程中的一些见解:
1、分层课堂教学
分层课堂教学是根据常规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分层实验、教学评价等。
(1)、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地学生的没层次,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相应的学生使用。例如,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分为“达纲目标”、“提高目标”、“高水平目标”。其中“达纲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是全班学生必须达到的。在教学中可以重点放在基础较差的那一“层次”的学生使用。并强化这一层次的学生落实达纲目标。“提高目标”重点供达纲后的中等生使用,而“高水平目标”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使用。重点拓宽优等生的知识面,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的初中《化学》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分层教学目标:
“达纲目标”:
<了解>①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及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②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③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掌握>①碳单质的可燃性;
②碳单质的还原性。
“提高目标”:
①过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加深对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及运用。
②用所学的知识及提供的材料,推断判断某物质中是否存在单质碳。
③杂质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初步计算。
“高水平目标”:
①从失氧得氧的角度来分析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堆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碳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央还是一氧化碳的讨论。
(2)设计分层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能直接反馈教学目标落实得如何。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及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而有的放矢地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教学中所提的问题,让优等生或中等生回答,如果问题太容易,没有给他们“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开拓。所提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如果问题太难,他们会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畏惧甚至抗拒的心态,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让他们作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例如,要求学生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的提问,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①氯酸钾(KClO3)在催化剂二氧化锰(KCl)作用直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2);
②氯酸钾有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设计分层的课堂练习(或辅导材料)
为了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强化,教师应该分层次提供课堂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掌握知识,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成绩。我们在教学中以省课题组编写的《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指导》为参考资料,其中“基础性材料”供达到大纲基本要求使用,即是全体学生都必须使用的,并着重要求后进生应重点完成好这一材料;“提高性材料”供中层以上学生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后,进一步学习使用权。“高水平材料”供优等生学习使用。
又如刚刚讲授完有关根据化学为方程式的计算,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如:
①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抽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
CaCO3+2HCl=CaCl2+H2O+CO2↑
已知含碳酸钙100克的大理石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②100克含80%碳酸钙的大理石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③用100克含80%碳酸钙的大理石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升?(已知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谋为1.977克/升)
(4)设计分层的实验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孝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做学生实验时我也根据情况把实验分面几个层次,比如人教版《碳与碳的化合物》这章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我先叫学生预习相应内容,并把要完成的实验告诉给每组学生:最低层次(也就是全班同学要完成)要按照课本里安排的实验内容完成,中间层次学生要自己设计能方便放入酸液的另一个套装置,优生则设计一套能控制反应进行的装置。自己设计的装置能在实验室里做出来。做完实验后还要求中层以上的学生完成家庭实验:把鸡蛋(完整的)放入醋酸中反应,观察有什么现象?如果有气泡产生,你猜是什么气体,应该怎么样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第二天到课堂上不单中间层次的学生,其他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现象应该怎么样,想验证他们自己做的现象是否正确,经过我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各层次的)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增强也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连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设计分层的教学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价将给教学以正确的方向,老师通过教学评价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更恰当的因材教;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况可促珨我自己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有效地进行学习。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
①课堂提问上,多提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必要时作适当的提示,让他们都能作答,并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激励,增强今后的学习信心。
②单元测试的命题上,多出些基础的、中层生都能完成的题目,以便函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测试完,对80分以上的学生进行表扬的同时,对取得有进步的学生,哪怕是进步1分或者是2分的学生,也应大力表扬鼓励,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更应该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测试取得更大的进步,向高一层次的目标递进。
(二)活动课的教学
1、分层次的情感交流
正如列宁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说明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情感不仅是推动学习的动力,而且对人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为了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情感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环境、思想、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消除对学习的障碍。特别是后进生,更应该跟他们谈心交朋友,拉过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克服学习的自卑心理。对于中等生、优等生,在跟他们谈心过程中,应以鼓励学习为主。并帮助他们克服自傲心理,并激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2分层次的活动课
为了使活动课能适合不同特征的学生活动我们应该事先把特征相近的学生分面不同的组(即不同的层次),再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例如,我们可以把基础比较差、学习化学兴趣低的同学归为同一组(即同一层次),这一层次的学生的活动内容,重点放在辅导基础知识和趣味化学实验以及参观、访问等等,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参与、活动,认识到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好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成绩中等、有学好化学兴趣的这一层次的学生活动内容在安排适量的趣味化学实验的同时,重点放在如何巩固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通过讲座、讨论等活动形式,帮助他们如何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如何把知识进行归内、总结、对比;如何观察实验现象等等。通过基础知识的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等等,旨在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优等生,其活动内容,重点放在能力培养为主,也是化学竞赛选手的培训,为参加每年举办的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做好准备。通过指导自觉和解题能力的专题讲座,指导他们掌握知识的规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计分层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保证达纲目标的落实。因为达刚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方针和中学教学计划制订的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学化学提出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中学化学教材编写和老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检查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学生使用,都要保证达纲目标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高一层次的目标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一步得到最佳的开拓。如果盲目、片面地追求“提高目标”或“高水平目标”的落实。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出现反常现象。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2、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做到有针对性地调节、矫正和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受社会、家庭等影响的。在某一阶段,如果学生的家庭出现问题。学生的思想、学业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表现为上课精神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成绩发生明显的下降。原来较高层次的可能会滑向低一层次。如果此时老师还是用较高的层次要求学生,就会产生吃不下的现象,反而对学习造成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存在原困难和障碍。并动态地给学生分“层次”,动态地给予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利于教学的进行。
3、给学生的分层要采取隐蔽的分层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在给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时,不要明确告诉学生,只是做到教师心中有数,特别针对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个自尊心特别强,又死要面子,如果告诉学生则会产生优生自傲,差生自卑的现象,少数学生则会对着干,反而向坏的方向发展,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反而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三)实施原则
1、可接受原则。
在一个班集体中,个性的差异(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能力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差异存在的普遍性要求分层教学从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安排教学评价,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实施自我完善与发展。
2、期待性原则。
有目的地、明确地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合适的要求、希望,并有具体指标,并且不断检查、督促、表扬、鼓励,可以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愿望和学习需要,可以促使学习后进的学生,最终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促进中等生向优等生靠近和优生超大纲学习。
3、递进性原则。
学习发展是个秩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只有遵循两个序列:一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序列,二是科学知识的逻辑序列。这样教学才能由低到高秩序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老师要飘扬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实际出发,鼓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特别是要采取小步反馈、及时评价,给学生创造不断进取的情境。
4、反馈性原则。
分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获得教学的信息反馈。不少差生他们一旦问题积累,甚至脱节,要补救过来亲非易事。对此,如能飘扬教学目标采用及时反馈,加强个别辅导,给予第二次教学的机会,及时矫正和巩固所知识,激励他们的自信心,情况就大不一样,学习效果的提高将更为迅速。
第四篇:四中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萌发“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背景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实行划片招生,小学毕业生取消升学考试,基本上全盘端就近升入初中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间的差异就越来越来大,学困生也随着越来越多,从而使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于文科教学来手影响不大,而对于理科教学的影响就非常大,出现课堂教学中难以顾及两头现象,结果是优生吃不饱,求知欲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智力的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学困生吃不了,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久而久之,势必造成优生不优,学习缺乏竞争力;学困生找不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意志不断遭到打击,失去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直接影响班级的 学习空气,形成恶性循环,使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初中生的毕业率有其名而无其实,个别初中毕业生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恐怕连初一的学生都达不到。而以往的实践表明: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教师如果仍旧沿用过去在同一教材下运用同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就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会
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地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 “学”转移,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把教学真正转化为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各层次班级教学质量。鉴于我校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个体差异、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严重,我校从2001年秋开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讨尝试 “分层递进策略”教学法,经过近年的教学实验,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并确立为省级研究课题,获得省级成果一等奖或二等奖。2004年9月又创造性的运用“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效果显著,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一大亮点。实验成果表明“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对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2008年6月,省教科所专家来我校考察,给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给予高度的评价:“有做法,有思考,值得推广”。下面,就“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谈谈我们的实践和理解,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仁给以指正。
二、对“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理解
1、“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含义:所谓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是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学生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学科中,根据学生学科学习基础和相关因素,把学生分成两种及以上的若干层次进行教学,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不断递进(当然,有些学生暂时不能递进甚至退步)的教学策略。
2、“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核心: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实行有效的教学。
三、“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
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有差异的,教学的教也要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悦纳差异、发展差异”。
2、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学困生在内,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学中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递进”的机制。
3、学生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各层次学生各展所长,相互弥补,相互帮助,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
四、“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的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因人施教、分类引导原则: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因人施教,分类引导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都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理想的成绩,体验成功的喜悦。
3、主体与主导相统一的原则: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形容:“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在那里可以发生知识的溪流,由他们身上流过……每逢这个源泉开放的时 候,他们便把他们的学生当作一个水槽一样,放在他的下面,一点不要让滚出的东西跑掉。”这种古老的“注入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作为教师,应发挥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起着“引领”的作用,多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自我发展主体。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统一,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和会学数学,达到发展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4、动态性原则:分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
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设有阶 梯。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低。因此,根据每个学生提高后所达到的新水平,教师对层次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再进行选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这样使每位同学都充满了信心,懂得了要想争当最好的,只有时时刻刻努力,才能得到进层和提高。
五、“分层递进教学”体制
班级分层,单元流动分层,年级分层。
所谓“班级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原有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班级分层教学有“分层整体教法”和“分层复式教法”两种。
(1)分层整体教法:这是一种在整体教学中分层指导的教法。即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时间上是整体分段的(A学困生、B中等生、C学优生三层学生同步进入各个教学 环节),但在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上是分层区别对待的。为了使各类学生与教师都能配合默契,教师要在课堂设问中下功夫,特别在概念与基础知识教学中,要 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别让各类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当A层学生回答
不完整或出错时,应请同层学生或让B、C层学生帮助纠正。同样在例题教学中要根据班 内各类学生认知水平,对原有例题作变式为题组形式,在课堂练习中要区分对象布置练习,让各类学生都能力所能及,造成“要求虽异步,各类皆成功”的和谐的课 堂教学氛围。
(2)分层复式教法:这是一种融“自学指导”并借鉴“复式教学”的教法。教师对不同类学生,采取不同教法,先对C层学生,布置自学提纲,指导他们以自学为 主;再对A、B层学生采用启发、引导、谈话法、讲授的教学方法,注意低 起点、缓坡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非智力因素,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进入学习状态;在A、B层学生开始独立作反馈检测题时,教师再对C组学生作重点指导和释疑,以保证C层学生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然后再进行较高层次的训练。此时,教师通 过巡视,重点辅导A、B层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他们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做好纠正,同时也注意指导C层学生。最后教师与全体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 学内容,做概括小结,明确要求,总结规律,指导方法。(我校王普略、雷全兴老师在自己课堂上创造性的运用了这种教学法,成绩优异)
所谓 “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就是把一个或几个单元班的学生,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综合因素,采取“学生自择、家长同意、师生协商”的原则,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分成A、B两个相对固定的层次,但又是动态流动的两个教学实验班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英语、数学时,学生自主流动,A层一班,B层一班,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上第一节课时甲教A层英语,乙教B层数学,第二节课时,乙教A层数学,甲教B层英语,作业自习课上,A、B两层学生各上半节数学和英语,由甲乙两位老师轮流交换辅导。这是我校在考察了郑州一中“跑班式分层教学”和鹤壁市淇滨中学“走班式分层教学”,创造性地进行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可分为小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2个班)和大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4个班)。小单元流动解决了数学、英语两个学科同时差异问题,为了彻底的解决数学、英语每个学生的差异问题,我校创造性地进行大单元流动分层:四个班在英、数教学时,A层两个班、B层两个班,甲教A层,乙教B层。
所谓 “年级分层教学”,就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
有针对性的教学。这里重点加强A层教师的配备。
六、“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操作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
(以班级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为例)
1、学生分层
(分层的依据)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C、B、A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显性分层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C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A层。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具体操作步骤:(1)摸清学情,初步分层。将上一学年下期期末考试成绩做为摸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意志强弱、行为习惯,酝酿分层。
(2)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向学生家长宣传分层教学的目的,了解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的依据及优越性,尤其是A层学生的家长,一定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虚荣心理和思想顾虑。
(3)针对学生情况个别谈话。抓住A层学生的闪光点,消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放下包袱,充满自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能成功。
2、目标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成由低到高的A、B、C三个层次
这一教学模式关键是着眼差异、分层制定目标,制定目标既要根据教材原有教材结构,又要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科学合理的补充和调整,以形成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分级学习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将每个章节教学目标分成A、B、C这样三个层次: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B、基础知识的应用,C、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按照这三个层次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数学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课堂
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3、施教分层
面向差异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开展适应各层次学生差异的教学活动,开发和利用这些差异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们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
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C、A(优生、学困生)两头,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C、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C、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 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分层辅导”相结合的方针。
大班导学是指教师对整个班级的教学采取整体引领。C层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就着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只起到引领作用;B层学生大多数肯学,反应慢,听会不会用,课堂上发言机会少,不善于思考,课堂上就要反复操练,练透练够;A层学生基础差,多学一点,就有点力不从心,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所以,首先从树立自信心入手,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只要发言,都要表扬。
小组议学是指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式的学习。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启发。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练习完成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要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学习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
分层辅导,教师在处理习题时虽然是同一个教学班,但要分四个层次:(1)基本题(体现基础教育的统一性要求),人人要做,(2)加深题(是对教材内容的纵向挖掘),为A层学生的选做题和B、C层学生的必做题,(3)拓展题(是对教材内容的横向拓展),为B层学生的选做题,C层学生的必
做题,(4)聪明题(是为各种竞赛作准备的)这样,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主攻基本目标(即基本知识),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设计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平时设计教学内容的分层标准的依据有三个:一是以学生学业基础,二是自主选择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三是平时单元测试的成绩为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自主选择。基础知识部分一般是在学生自学课本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反馈来解决;基本技能及其基本知识的运用就要分层进行。
另外,介绍几种分层教学小策略:
(1)、各层学生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同时,CBA层各有侧重点:
C层:以“放”为主,“放”中又“扶”,重在指导自学,点拨方法,拔尖提高。
B层: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引导自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训练上。
A层:以“扶”为主,重在带领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习惯,补知识漏洞上。
(2)在引进新知识点前对A层学生筑好台阶,补好他们旧知识的缺陷。例如,在学习三册代数“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对A层学生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强化A层学生对“一元”、“一次”、“整式方程”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能很顺利地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在学习新课时,采用“时间差”,利用各层学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用复述的形式,让C层学生对A、B层进行辅导,使C层学生知识得到了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使A、B层学生学习有榜样,知识上得到帮助。
(4)在复习课和课内练习时,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让C层学生担任(一般情况,一个小组由一个C层学生和两个B层学生及一个A层学生组成)组的学习管理工作。
(5)在课内进行反馈分层练习,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做好调节。
(6)在课堂上要偏爱弱者,对A层学生要特别关照,要利用眼神、手势、教师的站位等暗示方法,或用提醒、赞许、鼓励、优先回答、优先板演、优先面批等方法,让A层学生获得
成功,获得满意。
(7)课外同质组(同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小组)辅导。对A层学生辅导是补缺补差,使C层学生在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中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高。
(8)经常实行小先生制。减轻教师负担,提高优生能力,方便学困生的学习。
(9)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作业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各层次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分层完成作业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恰当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和作业的过程,又是理解知识和培养能力所必需的。恰当的难度体现在,对A层学生要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以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考察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为主,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应起点略高于A组,以把握概念,掌握一般解题方法为主,使他们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对C层则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灵活熟练的运用,从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多作考虑,能独立解决诸如想一想之类的问题,注意一题多解、多变,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探索性、开放性、讨论性的问题,也可让学生编拟数学问
题并解之,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一节课内容的学习还需要学生做作业来巩固和提高,因此布置多层次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设计好作业练习题,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和收获。
如何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都有所收获,有所递进,“掌握尺度”这点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的前提。
作业设计把握两点:
(1)、给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提供机制
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教师作业的设计要根据分层教学要求,设计几个不同层次形成性练习,发放给学生练习。作业设计的容量、难易程序按课标要求与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 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 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A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给培养不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机制
设置学习的“阶梯”,这样就调动了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递进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目标的前提下,选做高一层的题目,自觉、主动地积极争取递进,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喜悦。
在知识和技能掌握上,各层次的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如我班的刘平同学,刚入中学时她的摸底考数学成绩才40分,全班倒数几名。由于我采用了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刚开始每天给她布置A层的题,消除其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一段时间后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的提高。比如我在教“线段大小比较”时,我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线段AB上取一点C,则线段AB与线段BC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许多学生都只会想到AB>BC,而李开同学却能说:“老师,若C点与A点重合时,则AB=CB,所以它们的关系应是AB≥BC。”她现在的学习已递进到B层,有时还向C层挑战。这样就完全解决了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5、评价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评价,以达到激励递进的效果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许竹叶老师激励学生,成功事例)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第五篇: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袁学勤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山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关键字:分层 递进 实践 探索)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能逐步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六年前我便在我校开始探索并初步试行分层递进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山区学校十分实用。它既减小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其在数学课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山区农村学校,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造成我们的学生中有60%以上的留守儿童,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一切就由老师全权负责。另一方面,我校多年来一直实行“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且各班人数达60人以上,每位老师至少带两个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二、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原则
本着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成绩差异分层,而不是人格分层。讲清分层目的后,指导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估自己,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在取得学生同意后,做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将水平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学生可以在各层次递进上升。
三、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
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内,教师向学生宣布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分层方案和目的,及时进行一次周密的摸底考试,然后对试卷做详尽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结合新课标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在第二周内将完成对学生的层次化,即将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甲组是拔尖的优等生,乙组是成绩一般的中等生,丙组是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在编排座位时,尽可能六个人(2个甲组、2个乙组、2个丙组)为一个学习小组(多年来我面临的学生中优中差的比率基本相同)。以方便讨论、辅导和交流,体现群体中的优差互补。并规定甲组两名学生为改组的小组长,两人互相促进,相互监督。带着乙组学生逐步提高,帮助丙组学生掌握基础。同时负责检查、帮助、该组成员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指导各组小组长顺利完成组内任务,同时对其重点进行拔高训练。尽量做到“让尖子生冒出来、使中等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
2、教学目标和过程层次化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丙组学生意在培养基本能力和学习兴趣,力求问题简单易懂;对乙组学生重在掌握基础知识,问题具有一些难度;对甲组学生设计灵活性强、难度较大的问题,意在拔高。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问题“优待”后进生、适中的问题让给中等生、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尖子生。只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均等参与课堂,逐步实现后进生向中等生、中等生向尖子生的递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师生互动,课堂才能真正还给学生。
3、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层次化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为强化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应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练习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在布置作业时,甲组学生的作业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乙组学生的作业以基础为主,配少量略有提高性的题型;丙组学生的作业应紧扣基础。批阅时尽可能做到老师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配套的《资源与学案》和《练习册》,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一对一”的督促检查,部分重难点,以“一帮一”的形式解决,对于共同困难,教师再做统一处理。批阅以学生互阅、自阅为主。
在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整体学习效果良好。同时,我发现分层教学在实施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例如:各个学校仍然以成绩论成败,初中升高中考试时,都本着以入重点班的人数论高低。这种评价方式对后进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打击很大,分层评价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我所面临的学生中,百分之六十以上为留守儿童,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强,诸多想法措施难以实施,学习效果与期望值也相差甚远。六年来,在实施分层递进式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难题,到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总的来说,分层递进教学法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如何使分层教学法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