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3 03:4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第一篇: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叫“分层次教学法”。

多年来许多学校,针对中学生学力、基础的差异都强调了班级分层教学,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分层次变成了分“快、慢班”、“好班、差班”,并要求教师根据各班所处层次开展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已经习惯于对学生统一要求,集体辅导,而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不同,仍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容易使学生形成更大的差异,这就违背了班级分层教学的初衷,难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这种状况尤为突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分层教学法”。

一、按学生的基础层次划分学习小组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接收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了他在后天学习知识形成的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人们的发展也必然有着快慢,优劣之分。就Window2000,XP而言,有的学生在进校之前,就接触过;有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自己拥有计算机,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在接受教学任务后,教师就要多注意了解、观察学生的接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新知识的反映,清楚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学习品质,进而把学生适当地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目的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针对性指导。我们把班内的同学分成三部分──兴趣小组、中等生组、后进生组。并对不同的组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兴趣小组”的提出特别要求,进度比一般同学稍快一些,学习内容稍深一些。

二、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提出不同要求

1.分层次指导学习新知识

在讲授新课时,一节课45分钟不是一味的讲授同一难易程序的内容,而是利用20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讲授,25分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兴趣小组”的同学帮助老师进行指导。在个别辅导过程中,对于优秀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对于后进生,则指导他们先阅读本节教材,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这样,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更深层次学习的愿望;消除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和帮助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克服惰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到学习并不费力,学得轻松,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我的电脑”部分的基础操作时,统一讲授在“我的电脑”中的复制、移动、建立、删除文件(夹),这部分内容在资源管理器中都讲过了,对兴趣小组来说,老师稍一讲,他们就明白了。在我讲授过程中,让他们帮助我指导不懂的学生。个别辅导时,对兴趣小组提出更高的要求:打开“控制面板”可用哪几种方法,“控制面板”中能完成哪些功能?教师稍加指导,让他们自己完成;中等生全面复习刚讲过的内容,并给他们讲一讲相应的快捷键,进行归纳总结;后进生,耐心给他们辅导、让他们回忆我是如何教的,掌握这节课的任务,多操作、巩固。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2.分层次指导上机操作练习

每一节上机课都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对于兴趣小组的学生,上机操作时指导他们熟练准确地完成任务,并提出较高要求,学习感兴趣的软件;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对于后进生指导分解单项练习,循序渐进。在分层指导中队学生每一个极小的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讲授Word文档排版时,对于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教他们样式和格式的使用,而一般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在格式中的“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等选项中的使用。在老师个别指导上机操作时,可以让会的同学去帮助周围的同学,或者,我课前利用Flash cam制作好本节课的操作视频,分发到每台计算机的某个盘符下,让不会的同学去观看视频,及时掌握本节课内容。

3.分层指导利用网络

对于“兴趣小组”的同学,他们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上网,在网上玩游戏、用QQ聊天的,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介绍几个学习网站给他们,应该利用网络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充分利用QQ来为我们学习服务,我把自己的QQ号也告诉学生,在网上一起交流。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则给他们讲一些网络基础知识,如何上网、申请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等内容。

三、分层次检查学习效果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全体学生目标一致,每个人都要向100分去努力。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那些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部分的成功是整体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创造时机,为他们取得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而分层检查学习效果,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的学习向更高一层迈进。每个模块结束后都要进行检查和考核,如果只出一些基础性题目,兴趣小组会感到乏味简单,易产生满足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后进生会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单元考核或随机练习时,我实行了分层次考核,考核兴趣小组时,主要出一些灵活多变的题目,让他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经过思考得出答案,从而考察他们运用的能力;对后进生则多出客观题目及一些简单的操作题,主要考查他们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能力。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获得以下效果:

1.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教师因层施导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

2.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分层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动面宽,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积极、自觉、主动的。

3.可以密切师生感情。分层教学直接面对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这些学生过去因学不懂,总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不关心自己,“提问”、“示范”等教学活动没有机会沾边,对老师感到陌生、畏惧、甚至怨恨。分层教学使这些学生不但可以学到知识,还会因为老师的关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4.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分层教学后,“潜能生”会因为学得进去而信心十足,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努力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不再因学不懂而放弃。反过来又会刺激好的一层学生更加发奋学习,保持上游,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并被人们沿用至今,其优点是无庸置疑的,然而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局限就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进度和方法,很难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特别是很难同时兼顾学习上优秀和后进的学生。现代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讲求全面素质的提高。新一轮学习革命强调参与学习的个体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具备团体协作精神,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如何照顾个别差异,使整体要求与个性发展和谐结合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许多教育机构、专家、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分组教学法。在19世纪末,西方教育家就将尖子生、特殊能力学生进行校内分组教学;在班内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几个组别,对后进生加强辅导。西方教育家认为:只要该班的学生人数达20人以上,只要认为因材施教是必要的,那么分组教学就势在必行。20世纪7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也对班内分组教学进行了专题试验,并从心理特性、学习论角度分析了各组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在小组内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在整个班集体中的主动性、独立性更多一些,证明了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在我国,最早研究分组教学的是上海市育才中学。七十年代末,这年学校在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中,就让前后两桌的四位学生组成“读议小组”,引导学生探索、评论,达到了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进入八十年代后,我国教育界的一些同志也先后对分组教学这一课题感到兴趣。据已经了解的材料,专门就分组教学作实验研究的就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集体与个性研究室”、杭州大学教育系等单位的同志。此外,还有不少同志在作理论探讨与实际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

我在分组的时候,特别注重建组原则、小组人数、选择小组长三个方面。

一、建组原则

以自愿为主,兼顾均衡、男女生混编、适当调整的原则。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作适当调整,以保证达到“均衡”。这里应当注意: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不要编在同一小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小组活动;后进生宜编入对他持中间态度的小组,当然也可编入对他欢迎的小组,但此时可能使其产生依赖思想。

二、小组人数

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多数人认为五人小组合适。为什么?首先,它已达到一定的量,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当大些。但并非越大越好,人数过多,就会使有些学生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因而这种量应当是有限度的。“五人”这一数量可以同时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其次,“五”是奇数,它在客观上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小组讨论一旦处于争执不下的时候,从人数上自然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倾向性,这样便于作出暂时性的结论。但是由于微机室布局的限制,我们采取每组四人。

三、选择小组长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关系。为使小组长这一正式角色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使之既是小组的形式核心,又是小组的实质核心。因此,选择小组长时就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

学习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

选择小组长时应避免采用教师指定的方式,应当真正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选择之前,教师可以公布挑选组长的标准。由于有自愿建组作前提,公举组长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选出的组长较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开始时培养小组长们的领导和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时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那些起不到作用和学生不满意的小组长进行了更换。过了三四个星期后,小组长培养得差不多了,我就把重点转向“特困生”,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零起点”制,也就是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的起点是一样的,由于城镇与农村小学的开课程度不一,加上一费制的实施,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课,所以有的学生信息水平处于启蒙阶段。这部分学生尽管在我校不多,但着眼于未来,决不让一个差生掉队,对于他们要多下功夫,下苦功夫,从基础抓起。

平时上课纪律、课堂练习直至实践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之间倡导竞争,让学生比着学,乐中学。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觉得分组教学的好处在:

一、让优生辅导差生可解我人手不足之忧。有时学生举手此起彼伏,一个人哪里应付得了,顾东顾不了西,有了小组长后,他们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可把优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学得更全面。俗话说得好,要想倒给别人半桶水,自己就得有满桶水,这样就可让优生学得更全面,更透彻。

三、可以鞭策更多后进生奋力追赶。因为有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谁想让自己组总是落在后面呢?再者如果落在后面了,小组长肯定会督促后进生的。

到目前为止,从纪律、卫生、学习成绩、合作意识等方面来看,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

分组教学法彻底打破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注意力的中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发潜能,培养能力,收获快乐。

第三篇: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运用

江宁区陶吴小学

汪洪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受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个体素质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小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反映到学习上就是学习能力不同。学生学习犹如吃饭,有人吃一碗,吃不了;有人吃一碗,吃不饱。人的能力有大小,长期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使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饥肠辘辘、日渐消瘦。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都需要成长,但并不是非要同步的成长;学生都需要提高,但并不是非要同样的提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育。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代,孔夫子就把不学而知的学生叫天才,为上等;学而后知的学生为次等。并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是学习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各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学习潜能,事半功倍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条件下,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有必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师生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属的层次。

多年来,我非常关注三年级刚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几周。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对新课程的新鲜感及表现欲是最强烈的,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最佳时机。认真上好每一次课,认真上好每一次机„„尽量多地和学生交流,调查了解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软件的掌握程度、家中有没有计算机、上网主要进行什么操作、希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什么等,并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收能力及发展空间为依据,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拓展组等三组。

基础组的学生,或很少接触计算机,或对电脑没有兴趣,或接受能力不强、或学习习惯比较差、或只对游戏聊天感兴趣。有的学生上课纪律特别好、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背诵得也不错,但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却很差,在上机时束手无策,到下课也常常无法完成任务。

提高组的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有所了解或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没有困难但缺乏主动性,常常完成任务后,就偷偷摸摸的玩起了游戏,或上网,或聊天。

拓展组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比较丰富,不满足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求知欲高,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属于电脑迷。

这种分层绝对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教师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事实求是、有的放矢,进行科学而高效地教育,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时要让学生、家长明白,层次不是永恒不变的。教师会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不定期对各组学生进行调整,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层次分三层足够,分得太多也无意义,因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一节课设计出兼顾太多层面的教学方案。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遵循“用”能生巧的原则。在“用”的环境下,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学习模式,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能迅速让各层次学生熟练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形成触类旁通的独立学习能力,有利于逐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之一,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这些目标大致可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学生有权利选择从什么目标开始、最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可以自己做出计划,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兴趣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好乐知者”,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原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学习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提倡自主学习,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少讲或不讲,将大部份时间还给学生。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教学目标的不宜设置过低或过高,应该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并且能学到新的知识。让各层次的学生必须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鲜美的果子。

基础组的学生,学习重点在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能按照要求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树立信心。比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对他们的要求是,能熟练进行文件夹的建立,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提高组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后,对软件的功能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自学和探究,并在具体的应用中加以体现、举一反三,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将网上邻居中一个装了很多东西的文件夹,复制后粘贴到自己计算机磁盘中,并以分类最合理、使用最方便为评价标准对这个文件夹进行整理。学生通过应用练习,达到提高、巩固的目的。

拓展组的学生,要巧妙设计、综合地使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有所获,发挥他们的潜能。比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我创设情景,设计拓展活动,要学生自主探究,在鼠标突然失灵的情况下,只使用键盘,如何现实文件和文件夹一些基本操作,以此锻炼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第三,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当小老师,课堂秩序变好了,课堂辅导轻松了。

学生个体差异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解决学习困难。在此基础上,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特长。课堂辅导的宗旨是,对基础组和提高组的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对拓展组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侧重于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任务从原来的讲解、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分层次的辅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原来的听教师讲,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难以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辅导,因此,辅以分组学习的方式可以弥补其不足。

分组学习是分层教学中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策略。以小组的方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帮助,培养整体意识、集体观念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共同进步全面提高。在教学中,除了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等三个组便于分层教学外,我还将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和学习大组,开展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由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位同学组成,有意识地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强带弱,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并根据机房的布置,将坐在同一列的学生分为一个大组,尽可能地实现组内优势互补,组与组之间能开展公平竞争。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在组内合作学习时,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小老师可以采用轮流制,谁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好,谁就是小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我在课堂内不断巡视,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观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做到未雨绸缪,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学会合作学习。

第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那就有违分层教学的本意了,也不能有效地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用不同评价标准。以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步和提高的多少,作为评价他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对基础组的学生,要拉着走、多鼓励,采用及时性评价,寻找闪光点,肯定其点滴进步。对提高组的学生,要他们小步走、多练习,采用激励性评价,指明努力的方向。对拓展组的学生,要他们主动走、多变化,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学生互评。主要意义在于学习成果的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多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注意不要只对学习成果进行优劣评价、更要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

学生自评。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总结,每节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得最棒或最差的环节、以及在团队中的贡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有效的教学管理和监督。

教师的真诚付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分层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家长的欢迎,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学内容过于统一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知识两极分化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快乐地获取知识,也能让教师在参与、体验、实践中获取分层教学的快乐。

第四篇: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从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到近几年来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和“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目前,我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值得提倡。因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从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一、学生层次的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从上面两个特点,我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层次,高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中层: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低层: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以前面的三层标准,每个学期前,我有意地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对学生说明这主要目的是针对各个同学情况和老师教学设计而安排位置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在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各层的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中第8课设计封面,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和布局,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初级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三、教学效果的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得。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准备难易程度的练习。对高等水平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并进行谈论;对低等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还要手把手指导。特别是对中等学生来说,更应注意他们的学习动机,落实好大纲。

四、作业评价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的制作。作业要求可分三个层次,一种就只布置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给另一种学生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以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还有一种,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完word后,我布置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作业:

1、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2、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在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

3、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分栏、插图、艺术字等等,并让学生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一份精美的杂志。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优越自我。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施教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

教学论文

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

实施分层教学

马忠正昌吉市七中

第五篇: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生存在不同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成绩。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学 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激发所有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

初中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如有些学生记忆力好,掌握英语知识的速度较快,有些学生记忆力不好,掌握英语知识的速度相对慢很多;有些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有些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对英语新知识的学习比较吃力。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充分了解班里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对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学习难点、接受能力等有一个比较准确和清醒的认识,然后把学生合理地分为基础组、发展组和优秀组,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采取相应层次的教学手段。

基础组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普遍比较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他们进行英语基础训练,对每一个问题,教师都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并时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帮助他们掌握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发展组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英语的某一方面成绩比较显著,但是整体英语学习能力不高,教师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进行一些全面性训练,帮助他们对原有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优秀组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基础,在班级的排名比较靠前,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如着重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知识要点,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还要时刻警醒这些学生,防止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进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对课堂提问和练习进行合理的分层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都要进行课堂提问,并设置一些课堂练习,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如对于比较基础性的英语问题,教师可以让基础组的学生进行回答,既增强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合理地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发展组的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人数较多、水平居中,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只要教师好好引导,很容易发展成优秀组,所以,英语教师要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提一些比基础问题稍微拔高的问题,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同时,英语教师的教学速度要尽量和他们保持一致,同时兼顾基础组和优秀组的学生,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对于优秀组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或设置有一定难度的课堂练习,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整体来说,只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情,产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英语成绩。

三、对作业和考核进行分层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教师一般是对全班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没有考虑到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如基础组的学生会觉得教师布置的作业比较难,他们为了完成作业,甚至会抄身边其他同学的。而优秀组的学生认为作业太过容易,自己已经对这些知识完全掌握,再进行练习就是浪费时间,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如可以对基础组的学生布置一些针对英语基础知识练习的作业,像一些词汇练习、语法练习等,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让他们可以独立完成,有利于增强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对于优秀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作业,如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编写情景剧、历史剧等。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的时候,也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别考核,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找出各自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教学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下载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反思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反思 目前信息技术课大多以实践操作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学生的接收能力、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嫩江县临江学校 王平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嫩江县临江学校 王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一些计算......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浅谈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浅谈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摘 要:信息技术课具有开放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灵活性、工具性和内容体系非线性的特点,我依据这些特点,根据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课的要求结合......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庄玉强 (安徽省铜陵市第二十中学) 摘 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会是学......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长汀二中 钟启仁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与当地的重点中学学生的状况相比,知识水平相对较差,且极不平衡,尤其是信息技术更是......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采用的是统一的听和练习的方式,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听力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听力训练成......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的高中学校都加大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力度,可尽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