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的改革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的改革
王晨光 陈建民
来源:
日期:2010-03-09
一、法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培养目标的观念的改革
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摧残和磨难之后,我国的法学教育终于重新展开了她的翅膀,焕发出蓬勃 的生机。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历程,人们可以感觉到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急促步骤和迅猛势 头。我国在1976年仅有 2所法律系;1978年有 6所法律院系,178名教师,1299名在校生; 1987年共有86所法律院系,5216名教师,42034名在校生;在1987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后,19 87年共有在校研究生3951人。到1999年,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在规模上更是惊人。据统计,我国法学院系的数目已经达到320多所。
然而,数量的激增并不一定等于法 学教育的成功。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落后已是有目共睹的 现实。虽然我国法学以崭新的面貌和极大的勇气宣布她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在法律院 系的教材和讲堂上,用机械和僵死的眼光看待法律,把她作为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自我 封闭的规范体系的认识也不时地得以表现。这种认识总试图用一种不变的规范体系把生动、变化的生活禁锢住;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用数理逻辑的推导方法将这种法律规范适用于一切事 物、解决一切纠纷。按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一来到社会上,便会发现原来明确的法律规 范存在大量的伸缩余地,发现所面对的社会现象千差万别,原本应当清楚明确的东西现在都 不那么清楚明确了,因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法律实际部门和社会对 于法律院系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颇多微辞。这种状况的产生不能不归结到过时的形式主义法 学观的潜在影响,不能不归结到教学方法的陈旧。
在 这种压力的推动下,我国法学教育界开始探索法学教育方法的改进,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 法学教育中。在我们已经走过的法学教育的经历中,各种方法并存是我国法律教育的特点之 一。例如:以理论教授为主的教师传授式教学方法、以案例分析讨论形式出现的案例教学方 法、以理解程序为主的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以及以师傅带徒弟式的法律实习方法等,这种探索 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法学教育的改革是有利的,推进性的。但是我们发现,所有这些 方法的运用基本上是为了达到一个主要目的,即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从而知道法律条 款的意思是什么。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教师将自己对法律的学理认识去影响学生,甚至教师 会依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以达到统一认识为圆 满结果,学生也从教师的讲解中理解了法律的意思。于是,每一位教师可能因自己的学识和 观点影响了一批学生,学生会以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最终与教师的认识相吻合而感到高兴。也 就是说,我们在不断努力进行法律教育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教师的传授,但在根本上,我们没有改变“以理解法律含义、讲授法律知识为主的教育宗旨”,因而我们 的法律教育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要干什么?可以说,从法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法律教育就在不断地得到反馈。其中来自于学生的最强烈的反馈之一便是: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法律面对现实会这么苍白? 而来自于学生工作单位的最强烈的反馈之一是:希望法学院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些反馈的不断继续,也不断地促进着法学教育工 作者进行反思,究竟怎样的方法能满足于社会上各个法律部门的良好愿望?
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的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 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力的培养应当提到与知识的 传授同等甚至比它更高的地位。
在明确了上述目标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也就清楚了。我国法律院系的课程设 置历来以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目的;很少考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很少考虑社会的 实际需求。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法律课程的开设主要以法学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基本法)为标 准,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的很少。
(2)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论述各门课程的体 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学会通过分析条文和逻辑推理 得出正确的答案。
(3)与我国当前努力实行的市场经济的需要相比较,法律课程中涉及市场经济的课程所占 的比重不够,有些课程的内容也急需改进或充实。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法学教育重视史 论课的开设而缺少应用部门法课程的开设;在这些部门法课程中,传统的民商法课程所占的 比重就更少;现在所开设的经济法的课程也有很多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其大部分内容 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法学教育的有识之士 已经认识到,目前法学院毕业生的实际执业能力与法律职业所要求 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突出。虽然他们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但是却很少掌握律师或法律 职业者应当具备的技巧、能力和素质,如调查、会见、谈判、书写、辩论等能力。人们开始 怀疑法学院毕业生的能力,进而重新检讨法学院课程设置和讲授方法,以使法学教育适应实 际社会和职业需求。
当我们逐渐的认识到法学教育的 培养目标应当主要是法律职业人员时,我们便也逐渐地认识 到,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仅应当根据教师的讲授来理解法律,从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他们 还应当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难于通过讲授得到的,但又可以通过合适的 方法来进行培养。于是,我们不能不把视线投向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的发源地美国。
美国法学教育的同行早在20年前就注意到了传统的案例教学 模式的缺陷,尝试进行以训练法 学院学生实际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它包括以“诊所式法律课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和“法庭辩论课”(Trial Advocacy)为主的一系列实践性法学教育课程,意在重塑法学教育的模式。这种尝试不仅吹皱一池春水,而且愈吹愈烈,引起了美国法学 教育上的又一次改革(如果尚不足以称其为革命)。
我 们很高兴地看到,这种改革之风也已经吹到了中国,它对我们的法学教育方法的改革正起 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首批进行“诊所式法律课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的法学院之一,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它对于我们的法学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而这种改革对于 我们实现培养目标的观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们进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为主导的实践性教育模式还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已经比较 深的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或方法对现有的、我们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挑战,我们 正面临着这种挑战,并努力的适应和发展。我们感到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1、在法学教育中,究竟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
在现有的法学教育方法中,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被授教的对象,教育的结果大多
以 统一到教师的认识上为圆满。学生很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生怕因自己的观点与教师的 有出入而不能通过考试。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于服从教师给予的真理,而不去考虑“真理 ”的多样性,他们习惯于被动的思考而不是主动的思考,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想 到其实“标准答案”并不存在。
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 程为主导的实践性教育课程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 的感受、学生的需要和学生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主要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准备的教案和希望 达到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和学生交往和沟通的方式,不能只关心自己的教案,而 必须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案的关系,要关心教案最后是否会达到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而我们已经习惯了事先准备教案、按照教案教学的方法。要改变这 种方法就要改变教师和学 生的关系,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中,我们要和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平等关系,学生和教师不 应仅是教和施教的关系,还应该建立起真正的学友般的交流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 的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而不仅是教师自认为的需求。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对于长期以教师 为课堂中心进行教学的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正在努力做着这 种尝试,在建立这种关系中我们真正的得到了许多启发,从教学中不断地得到学生真正的反 馈,开始感受真正的教学相长。
2、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能否算是一门真正的课程?
我们理解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提倡的是从实践中学习法律和掌握法律,而不仅仅是从
书 本和课堂中学习法律、掌握法律。我们理解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是主要服务于培养合格 的法律职业人员的,因此学生们要接触真正的案件和真正的当事人。学生们在办理案件过程 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会超出原先教案计划中的问题,我们是按照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继 续我们的教育还是针对学生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在现有的教育中,考察一名教师是否认真地进行教学,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考察其准备的教 学内容和教案。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事先提交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的,有关部门 会根据实现得到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考察以便作出评估。
而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应当真正的与学生讨论 所遇到的问题,以 便探索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便要求教师随时改变已经拟订好的教学计划,而重新拟订每 一堂课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这必然使原来拟订的教学计划不能完全得到实施。这种没有严格 的教学大纲的课程算不算真正意义上课程,这种课程对学生是否对学生真正有帮助,也时常 让我们自问自己,也时常让我们产生困惑。
3、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教学,是否能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素质?
在 现有的法学教育中,我们已经习惯于经常向学生提供教师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但这种答案 是否真正的符合标准呢?在实践中,这种标准答案是否真正的存在呢?我们从未对此抱怀疑 的态度。而我们正在尝试着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真 实的案例和办理这些案件来学习和理解法律,培养自己将来从业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中,是 否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呢?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许是教师都没有遇到的,教师究竟能 否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呢?
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 教学模式中,我们试图不给学生以标准的答案,教师尽量的启发学 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但是有时我们控制不住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向学生提供我们认为正确的 答案,我们还不习惯于采取开放式的不提供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法 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我们也注意到耶鲁大学的鲍廷格教授说:因为诊所式 教学是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学生坐在驾驶席上,因此他们是在主动、负责地进行学习。
但我们对不提供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教学,是否能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素质时而发生怀 疑和感到信心不足。
在 我们所进行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探索中,真正让我们感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 的态度,他们并不期待得到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和教师真正平等的进行者交流。在我们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听到的最多的话是这样的:“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应当如 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的看法”等等,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意识。这在以往的教 学中,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的。正是我们的学生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动反馈,才使我 们能接受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和方法对于我们已经习惯沿用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挑战,对不提 供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教学充满信心。我们开始真正地相信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真谛在于“从 实践经验中学习”,或“学习如何从实践中学习”。
4、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教 学结果的评价是教师和学生都注重的问题。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是 唯一的,即以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同样这个标准也适用于对教师的评价。近年来,一些学 校开始注重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和学识水平的评价,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得 到改变。因为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也确实无法找到除学习成绩之外对学生进行的更加客观 的评价方法。
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不可能在沿用已经形成的评价方法,需要我们根据 教学目标创造对学生的新的评价方法,这种新的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同样是需要的。这种 评价方法的确立同样是对传统评价方法的挑战。
我 们面临的问题是:这种评价的体系应当如何建立?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估我们的学生?显 然我们缺少经验。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评价的重视远远要超过教 师对他们的评价,他们更加关心他们所承办的案件的成于败,他们更加关心当事人对案件结 果的感受,也更加注重自己的案件承办的感受,于是我们认为学生们的关注焦点也应当是教 师对他们进行评价的关注焦点。因此,我们努力地使学生们理解,案件的成败固然是评价教 学结果的重要指标,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承办案件中是否真正地成长了,是否得到了他们 所想得到的方法、技能和知识?如果得到了,即使案件没有成功,他们仍应得到好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实施的。
法学教育方法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尽管我们刚刚开始进行实践性法律教育方法的尝试,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方法运用产生 的益处。这种益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
一、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放在一种真正的事实环境之中,从而能够使学生掌握如何 能够使法律文本与社会现实结合的分析方法。学生得到了进行法律分析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 的问题的机会。通过承办真正的案件和教师的课堂启发式指导以及面授指导,学生能够得到 更多的技巧的训练,以便他们真正地“像律师那样思索”,使其在分析案件事实、收集证据、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起草法律文书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从而真正地培养 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相比之下,虽然大陆法重视理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 功底;然而可惜的是,它没有告诉学生或没有提供机会给学生学习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 论。传统大陆法系教育模式固守系统性,却割断了文本与实际的联系,忽略了学生实际应用 法律条文的能力的训练。
第二、就我国的法学教育而言,我们在教学中很少注意对学生的律师技巧、实际操作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综合能力、思维的机敏以及雄辩的口才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缺乏教学中的 启发性、互动性和试验性。而实践性法律教育课程的尝试,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 性,我们的课堂变得如此的活跃和生动,学生和教师开始真正体会到互动式教育所带来的好 处,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
第三、由于学生接触真正的案件和真正的当事人,使他们不得不注重对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动 重视,他们不再依赖教师对他们的培养,而注重自己对自己的培养。他们会更加注重所承办 案件对当事人的影响,努力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的责任感大大加强,独立性 也大大增强,而这些素质正是法律职业人员所需要的。
正如本文所述,以法律诊所式教育和法庭辩论课为主干的实践性法律课程作为对案例教学法 的补充或挑战,在美国法学教育中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这种改革虽然刚刚开始影响中 国,其所出现的积极效果已经不容忽视。
当 然我们深知,法学教育改革的道路漫长,改革的方法也会多样化,实践性法律课程的方法 和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改革方法。我们也知道,法律诊所式教育作为一门真正的课程得到教育 部门的承认可能还为时过早,法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我们有决心借鉴实践性法 律课程的成功经验,探索改革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之路,为培养中国合格的法律职业人 员作出我们的努力。
第二篇:法学法律调查报告
关于离婚问题的法律调查报告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离婚的增多就意味着家庭的不稳定,家庭的不稳定则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由此可见,离婚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昔日曾共同生活、亲密接触乃至有过甜蜜时光的夫妻,今日何以曲终人散、分道扬镳。笔者分别从我院近十三年的离婚案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从近三年来审结的离婚案件中随机抽取了100件(判决和调解的案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一些微薄的结论,并提出一点拙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从1991年——2003年十三年来离婚案件的数量分析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
3件数 218 169 193 235 205 224 207 219 187 228 261 227 21
2占当年的比例 20% 12% 16% 15% 13% 21% 18% 20% 15% 21% 25% 23% 24%
(说明:因从2002年开始实行大民事统计,为了进行比较,从1991年起统一按大民事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离婚案件的比例总体上是有所上升,并且占据民商事案件较大的比例。几年来,许多国家的离婚率直线上升。据美国统计,在过去100年间离婚增长率是人口增长率的13倍,有1/3的初婚者以离婚告终。前苏联的离婚率也高达35%左右。我国1980年离婚率为4.75%,而到了1997年离婚率竟增加到13%,有的大城市甚至达到了25%。①
二、通过对近三年判决和调解结案的离婚案件抽样分析,离婚案件在实体上的新特点
(一)结婚时间比较短,离婚率却比较高
结婚不到一年的有5件,占5%;结婚1—3年的15件,占15%;结婚3—5年的16件,占16%;结婚5—10年的30件,占30%;结婚10—20年的25件,占25%;结婚20年以上的9件,占9%。
(二)、年龄比较小,离婚率较高
30岁以下离婚的占46.5%,30—40岁的离婚的占34.5%,40—50岁离婚的占13.5%,50岁以上离婚的占5%。
(三)、女性提起诉讼的比例高于男性
女方起诉为58件,占58%;男方起诉为42件,占42%。男方提出离婚的主要原因有:性格不和及无感情基础、女方有婚外情、经济纠纷及对性生活不满;而女性提出的离婚理由主要是:丈夫虐待妻子、性格不合、丈夫有外遇、经济纠纷及男方有罪。
(四)、离婚的原因比较集中
从分析表明,离婚的原因主要有:(1).因一方存在婚外情而导致离婚的25件,占25%;(2).因不能正确对待家庭生活矛盾而导致离婚的23件,占23% ;(3).因一方在外打工,夫妻长期分居而导致离婚的17件,占17%;(4)因双方感情不合分居而离婚的11件,占11% ;(5)因一方患有严重的疾病的8件,占8%;(6).因家庭暴力而离婚的4件,占4%(7).因一方被判处刑法而离婚的3件,占3%;(8).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离婚的2件.占2%;(9)因婆媳关系不和导致离婚的2件,占2%;(10).一方因网恋而导致离婚的1件,占1%。(11).其他案件4件,占4%。
(五)、通过判决或调解,离婚的比例高,有88件,占88%。(不包括撤诉案件在内)
三、在程序上的新特点〖第一┆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一)、举证困难。在证实夫妻感情破裂方面的证据主要是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其他相关的书证和证人证言比较少。书面证据主要就是结婚证,常住人口登记卡。大部分判决或调解离婚的,证据也不是很充分,从统计的判决准予离婚的57件案件中,只有结婚常住人口登记卡,当事人的陈述的有42件,占70%。大部分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是因为证据不足,从统计的12件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中,因证据不足的为8件,占67%。
(二)、公告送达的案件为11件,直接送达的为89件。
(三)、缺席的比例高,缺席审理的为24件,占24%。
(四)、调解的比例比较低,调解结案的为31件,占31%。判决结案的为69件,占69%。(2003年我院一般民商案件的调解率为46%)。
(五)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后,短期内(在6个月到一年内)第二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比例高,有19件,占19%;第二次提出离婚诉讼判决准予离婚的比例高,19件中被判准予离婚的为18件,占95%。
三、上述现象存在原因的分析
(一)、为何离婚案件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
笔者以为:
从婚前感情基础来分析。现在在外打工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打工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大,又没有父母的监督和帮助,恋爱比较自由。但也产生一个负面作用,双方了解不是很深时,就已经进行同居生活。从分析表明,婚前恋爱时间不到一年占18%,特别是早婚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结婚时一方未到婚龄的占15%。
从婚后的感情建立来分析:结婚的时间长短中分析,就会发现,结婚的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成正比例,30岁以下,一般结婚在10年以内,从时间上结婚10年以内的比例为36%;从年龄分析上30岁以下离婚的占46.5%。即年龄越小,其结婚的时间越短,夫妻之间的感情还不很牢固,加上年轻气盛,说离就离。但大部分都已生育了子女,孩子也比较小,认为孩子小越好办,对孩子的感情上不会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结婚的时间越长,一方面夫妻的感情比较深厚,不易破裂;另一方面,随着孩子长大,双更多的要考虑孩子的感情及其影响,也就会比较理智。
从离婚的原因来分析:年轻的夫妻离婚,大部分是因为因一方在外打工,夫妻长期分居而导致离婚。本来婚前基础不牢,结婚的时间不长,夫妻如果一方外出打工或双方不在同一个地方打工,夫妻长期分居生活,感情就会慢慢变淡,很难经得起冲击。另外,外出人员一般年收入在1.5万—2万元,和在家乡的收入反差强烈,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一旦有什么波折,及易导致离婚。
(二)、为何30岁以内的离婚率较高(达46.5%)
以前在农村,一谈到离婚,就觉得十分丢人。现在农村的青年在外打工的比较多,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见得世面比原来的要宽阔的多。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加上现在的电子信息高速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对离婚的案件及离婚程序了解的比较 清楚。夫妻之间实在和不来,能够比较理智的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另一个方面,由于受到外面的精彩世界的诱惑,一些人开始对自己在家务农的结发之妻感到不满,想方设法通过婚外情来寻找满足,有的想干脆加以抛弃。
(三)、女性提起诉讼的比例高于男性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提高,不再忍气吞声,一旦对婚姻不满,就可依自己的意愿提出离婚。离婚后,妇女有能力自己独立生活。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男人对外交往比较多,接触危及婚姻关系的不良因素的几率比较大,相对女方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比如有的丈夫养成了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有的丈夫不尊重妻子,对妻子任意打骂,还有的与他人同居,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欧美男性提出离婚的主要原因有:太太有外遇、要求太多、无法与亲戚很好相处及婚姻对自由限制过多。而妻子提出的离婚理由更多,主要有:丈夫大男子主义、不关心体贴妻子、婚外性关系、嗜酒及赌博、婚姻暴力(对妻子进行身体和心理虐待)、个性不合、性生活问题及财务困难等。
(五)、离婚原因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婚外情方面
从上面的分析表明,因婚外情而导致离婚的比例位居第一。成年人的婚外情,尤其是男性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女性。从分析的数据反映,男性为15件,女性为10件,比例为1.5:1。据北京某区调查,由“第三者”插足而引起的离婚在1982年占总数的14%,1983年占30%,1988年达到了40%左右。在上海徐汇区的调查,随机抽出的633件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情的占了35%。武汉某区1995年1—7月受理离婚案件480件,其中因“第三者”插足的占了60%以上。而婚外情中,真正纯感情交往的比例比较小。大部分都与性有关。巴尔的摩的心理学家葛莱丝针对发生外遇的男女所做的研究发现,75%的男性表示性欢愉是让他们“偷腥”的主要原因,但只有35%的女性如此表示。77%的女性认为发生婚外情的理由常常是“陷入恋爱之中”,而这个比例在男性中只有43%。②婚外性关系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动机:对幻想的爱与性的追求,或对浪漫的寻求;好奇心(尤其是那些没有什么婚前性检验的人);妇女想证实自己的吸引力,男子想证实自己的男性气质;各种原因引起的性自卑;性厌烦;性试验;对自己伴侣的报复(即使是不让对方知道);偶然遇到实现妄想的机会,以及想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对于有些人来说,婚外性关系的吸引力,在于其秘密性,他们说“猥亵”的性比“合法”的性更令人满足等等。当然也有出于性需要未能满足的情况。旅游、节假日、离家在外和晚会等,都会是引起婚外性关系的潜在因素,但通常只是短暂的。由于现在男女在外打工,机会都很多,这就增加了亲热的机会,使得婚外性关系更有可能。除此之外,大部分以夫妻感情不合、不能正确对待家庭生活矛盾为由的案件中,其实际上就隐含了夫妻性生活不协调的原因在内。新近上海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明确表明,自1984年以后明确提出因性生活问题而离婚的人数明显增加,目前在离婚夫妇中有23%以上认为性生活不和谐而不愿意将家庭维持下去,还有36%的离婚缘由系“第三者”插足所致。这样,直接由性因
素造成的再加上“第三者”插足所致,在离婚案例中竟有半数以上与性有关。③
(五)、现在离婚案件在程序上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离婚案件有其独特的特点
1.突出表现离婚案件的证据缺乏与离婚率高的矛盾。离婚案件涉及的主要是人身关系,尤其是感情方面的事,是人的内心的思想活动,只有当事人本人最清楚,别人只能从一些表面现象去摧测,加上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家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宁愿建一座庙,不愿拆一桩婚姻”的思想,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应的证人是比较困难,但有些案件事实是众所周知的,又没有人肯出来作证,另一方当事人又不答辩和参加开庭,通常如果是第一起诉的,以证据不足判决不准离婚。如果是第二次起诉的,一般仅以原告的陈述就判决离婚。
2.公告送达的案件增多,案件事实无法查清,处理上随意性较大。在实践中,一方因下落不明,其原因主要有在外打工,从未与家人联系,一般与家人联系,只要其家人不说,仍无法查找其下落;还有就是一方本来是外省人(多数是女方),如果夫妻关系发生矛盾,大多数是一走了之;另外就是一方(也多为女性)存在婚外情,干脆家庭与情人远走高飞。而另一方又常因计划生育被罚款,这时起诉到法院,只有通过公告送达。这类案件在证据方面也是不很充分,但通常多会被判决离婚。
3.对待离婚案件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大部分办理离婚案件的法官认为,离婚案件是涉及个人的隐私问题,因充分体现个人意思自治。只要当事人提出离婚诉讼,对方同意离婚,不管是否符合判决离婚的条件(夫妻感情完全破裂,调解离婚的除外),一律判决离婚。不再重视调解的方式结案。
4.同样是审理一件民事案件,对于离婚案件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要高于其他案件,而且从效益的角度来讲,又是比较低,因而大部分法官对于离婚案件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往往抱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所以在处理上,主观随意性比较大,很少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5.第二次起诉在一定的意义上变成了判断是否准予离婚的又一新的标准。笔者在上述的分析中也提到,第一次起诉如果证据不足,被判决不准离婚后。通常法官会对当事人解释只有等下次起诉,当事人也会认为第二次起诉,法院一定会判决准予离婚。而实践中,在当事人第二次起诉后,即使证据不是很充分,一般也会判决准予离婚。这里的理由一般有两种,一是依照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在被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分居一年以上,视为夫妻感情确以破裂;二是以被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的夫妻关系没有能够改善,因而认定其夫妻感情确以破裂。
四、思考与建议
民事案件无小事。单个看起来离婚案件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有人认为离婚案件比较简单,其实不然。在民事案件中,离婚案件不仅在数量上占据较大的比例,而且离婚案件也是最为复杂,且最为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类案件。如果处理不好或不妥,极易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各类报纸也经常登有这类报道。
(一)、端正认识,抓好离婚案件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但是在我国,犯罪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分别证实了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及儿童罹患心理、精神疾病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统计数据说明,亲生父母离异的过程和结果,都对孩子尤其是幼龄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伤害,他们的孤独、自卑、怨恨等不让良情绪可能导致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因此,应重视对离婚案件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这需要法官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工作。这又与司法效率相冲突。通常,我们对待事关重大社会生活特殊类型的案件,成立专门的法庭进行审理,如少年法庭,军人维权法庭等。在这里笔者有一个建议,即各基层法院成立一个专门的婚姻家庭法庭。配备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和适当的女法官,注重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解开当事人的思想疙瘩,尽量挽回一个家庭。对这样的专门的法庭,不宜定经济指标,对它以一高一低两个比率来进行考量,即以调解结案率(高)和当事人重复起诉率(低)。
第三篇:法学不仅仅是法律
法学不仅仅是法律
2015年09月23日06:46 法制网-法制日报
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法学,法治,是法律,但不仅仅是法律,不仅仅是法律条款,不仅仅是司法判决,适用法律也绝对不是机械地拿法律条款来比对现实生活,像做数学题那样去计算法律的结果。
□ 王振民
我们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热烈欢迎法学院复建后第20批学生入学。今年我们共录取新生三百八十四人,包括本科生、法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法LLM学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来自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还有近二十个国家,法学院好像一个小联合国。恭喜大家取得你们人生一个关键的成功,跨进清华的大门!
法学院目前有全职任教教师七十人,有近百名兼职教师(兼职研究生导师)。我们还有四十余名从事行政工作的同事为大家服务。今天有一些教师代表出席会议。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学术团队,今后慢慢大家都会熟悉起来。
这是我第8次以院长身份做开学典礼讲话。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法学院迎来了复建20周年,与在坐的很多同学同龄。10月10日我们将举行法学院第二栋大楼开工仪式和庆祝法学院复建20年的大会。你们在校期间,将会见证这栋大楼的“成长”和完工,见证法学院的再次乔迁之喜。
今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元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大家来到这里学习法学,有特殊的意义。这里是法学院,大家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法学。那么,法学是什么?法学当然是法律,你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学习法律。相信大家对未来几年如何学习法律已经有很多想法、规划和期待。的确,法学首先是法律,法治首先是法律,学习法学当然要认真学习法律。不管法学、法治有多少种含义,最基本的含义还是指向法律,我们要学习、研究各种法律制度,认真琢磨、钻研每一个法律条款、每一个司法文书。不能离开法律谈法学,离开法律谈法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把法学院干脆叫做“法律学院”的原因。但是,我告诉大家,法学,法治,是法律,但不仅仅是法律,不仅仅是法律条款,不仅仅是司法判决,适用法律也绝对不是机械地拿法律条款来比对现实生活,像做数学题那样去计算法律的结果。
法学法治最本质的内涵
法治最重要、最本质的内涵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律和法治的生命,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法治。同学们会问:难道还有与公正无关的法律和法治吗?有的,有一些立法确实是经过法定立法程序成为正式法律的,然而这些法律可能会违反基本的公平正义,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所有法律都不得违宪,要对立法开展违宪审查的原因,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也正是这个意思。有些司法行为包括法院判决和检察院的起诉或者不起诉决定,似乎合乎法律条款字面的规定,却显失公正。最近媒体报道,一位104岁的老人从北京独行三千里到长沙,探望被刑拘的孙子遭到拒绝,引起很多人讨论,警察的做法是否合法不合理,这些法律规定是否违反了基本的人文关怀?如何处理严格执法司法与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在拷问、检验我们的法治素养和良知良心。有时候你甚至要面对无成文法可依的情况,在没有成文法的情况下,如果依法治国?如果你是一位行政官员,你要处理的一件事情,也许根本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你怎么办?如果你是一位法官,你处理的案件也许根本没有成文法律,你怎么办?一位资深法官告诉我,他在多年司法实践中,经常面对无法可依的情况,他必须在没有成文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良心良知甚至常识,做出公正的判决。社会不会因为立法机关还没有来得及立法,就停止运转,就不产生纠纷;法院也不能因为没有成文立法,就不受理案件,不解决纠纷。其实,纠纷的解决、法庭的存在可能先于成文法的制定。我们必须承认,尽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在人类生活的某些领域,法律还是鞭长莫及的,而我们的立法也绝对不是尽善尽美,完全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而且立法总是滞后的。
依法治国要依的“法律”没有,或者这些法律显失公平,我们怎么行政、怎么司法、怎么办事?那就要根据公平正义的理念,根据良知良心、道德律乃至常识、公理来行政、司法和办事。这才是法治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无论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law(法律)and justice(正义)是两个词,这本身就说明法律有时可能真的与公正无关,也就是说我们可能面对不公正的法律的存在。法律与公正本应该是一回事,“法律学院(law school)”本应该是“公正学院(justice school)”,就像“法官”的英文名字叫做“公正”(justice)一样!这表达了人类对公正美好的愿望,希望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和代表。
在法治不发达的时候,中国农村大量的民事纠纷是通过调解解决的。谁来评理、调解呢?一定请村里最德高望重、人品正派、有公信力的老人。他们依据什么评理?这些老人自然不懂国法,他只能依据朴素的公平正义的理念定纷止争。人们接受他们的裁决,不是因为这些裁决符合国法,而是因为它们符合“天理”“人情”。“天理、国法、人情”相结合既是古代中国司法、法治的最高境界,对今天我们建设法治、认识法学、法治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法学是公平正义的学问
法学是公平正义的学问,法学是法律,但不仅仅是法律,应是更高位的公平正义;法学院不仅教法律,学法律,更要教公平正义,学公平正义。这才是法学的本质,也是法律和法治的本质。如前所述,法学院准确来讲应该是“公正学院”,不应该简单叫做“法律学院”,就像法官准确地应该叫做“公正”(justice)一样。我们所讲的“法学”“法学院”是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英文翻译的,把中文“法学”一词翻译成“law(法律)”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因为法学远远不止法律(law),没有全面准确体现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本质。尽管我们永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公正,但是我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是永远不会放弃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法学是人学,研究人和由人构成的公司企业、社会组织和党政机关的行为,研究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其和谐和平相处。
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研究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国家的构成和运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等,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法学的复杂可见一斑,远非“法律”二字所能涵盖。学习法学绝非记住法律条款了事,需要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功底、道德关怀,需要有爱心,有善心,有诚信,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法学院的院训“进德修业,至公至正”,前四个字讲的就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进德第一,修业第二,将来毕业后从事立法、执法和司法,追求至公至正。你们要学好成文法律,学好看得见的法治,也要学好法律之外的“法学”,学好看不见的法治,掌握法治的精神实质。你们要学习文明礼貌,学习积德行善,学习天理人情,学习待人接物,学习如何公平合理地解决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记住,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的尊严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永恒的法治。几年后,你们在法律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距不会太大,智力方面的差距更可以忽略不计,从来不是最聪明的人最成功,然而那些法律之外的“法学”素养、人品德性、人文底蕴、处事方式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而正是这些法律之外的差别最终决定你们人生的成败。
同学们,祝你们未来几年在清华法学院不仅学好法律,而且学好法律之外的“法学”,学好如何做人做事,成为靠谱的公正的人,成为有梦想、有责任、敢担当、一身正气、充分正能量的大写的清华法学人,为法治建设和人类美好未来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本文选自王振民在清华大学法学院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我心中的法律人
2015-09-23 06:37:00
姚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原本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精髓,我衷心地希望法律人在法律共同体内能够率先实践这个梦想。一个戾气横生的社会,谁都不会过得舒坦。法律人有义务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从法律共同体开始,为社会提供引领。
□ 姚辉
我有幸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里从事了一段法官职业,借这个机会,我想就这样一个跨界的的角度,谈谈我对法科生的期待。
先说个案子吧。张三到法院起诉,说李四欠他钱没还,拿出来的证据,是银行的转账凭证。李四抗辩说,冤枉啊法官,这钱不是我借的,而是他还的,我根本不欠他钱!这两个说法截然相反,显然,这两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在撒谎。怎么办?都说法官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搞清楚两件事就OK了,判决书里两个板块,一个叫“本院查明”,一个叫“本院认为”,说白了就是事实审查加法律适用。但这两门功课其实都不简单。我在法院干的时候,很多时间不是在运用我堂堂教授的学问去解决法律适用,而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像个侦探似的去查明真相,弄得我时常仰天长叹:俺这哪里是在判案,分明就是在破案!
就拿这事儿来说,法官就得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这是非常复杂的,有人甚至还主张,实在查不清了就上手段,在民事诉讼中动用测谎仪……脑洞大开有没有?所以说亲爱的同学们,法律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作为一个法科学生,你们从现在起就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足够的细致和耐心,去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法律人的基本素养
当然,光会推理,是当不好一个法官的。法律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你还得拥有系统、全面、优秀的专业知识。回到这个案子,如果用完上面那些手段,案情仍然扑朔迷离,那其他方法就得登场,比如运用证据规则,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接近事实。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应该负举证责任?有人说,原告不能仅依据银行的转账凭证就提起诉讼,他至少还得说清楚这钱是怎么转到被告账上去的吧?所以一旦被告说了NO,原告就得继续承担进一步的举证责任。可也有人说,是你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那被告不能光讲故事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才是。待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之后,原告再来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你看,这原本分明是个民法合同法上的纠纷,可是这时候需要你调动的却是诉讼法上的脑筋。所以同学们,念法律一定要全面,知识要系统,专业要扎实,不能光练实体不讲程序,也不能光说理论不联系实际,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各种营养都要汲取,例如具体到上课这件事儿,万不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枯燥,你就逃课打瞌睡。须知,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那些在你现在看来味同嚼蜡面目可憎的玩意儿,在你需要构筑的知识体系里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
还说案子。我们现在姑且采纳第二种意见,把举证责任按到被告头上,但是有人提出来了,这可能不公道。假如这个张三真是个坏蛋,他明明是转账还人家李四的钱,现在又胡说是他出借给人家。那李四岂不是冤死了?可是如果你这么去假设,同样的不公平也会发生,因为,如果李四是个坏人呢?诸位,讨论到这一步我们已经上升到了法哲学的层面,我要跟你探讨的已经是人性善恶、诚实信用、公平正义这样的高精尖,需要你施展的已经不是教义学上的定理定律而是方法论上的价值判断利益衡量。说到人性的假定,实话说我有时候真的会很悲观地认为,如果人心坏了,规则再好也枉然,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可是你能否就因此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人呢?你看,法学其实就是人学,这也正是我们法律人皓首穷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热情都献给法学的动因之一,是法学的魅力所在。所以我要跟你说,不管你是自愿、还是被迫地选择了法学、选择了这个法学院,一旦走进了这扇门,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和投入,因为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的天分所在。更何况,作为一门学问,作为一门讲求公平正义、人情练达的艺术,法学实在值得你耗尽一生去寻味和追求。
法律人该如何相处
最后,也是我今天最想讲的,其实不是法学本身,而是一个专业之外的话题。既然已经说到了人与人的关系,那我感兴趣的就是,法律人应该如何相处。我刚才一直在讲法律人,在座的各位,将来出去肯定不会都去做了法官或者法律学者,你们可能是检察官、可能是律师、也可能是企业的法务,甚至有可能去从事了其他的职业。但是,只要你有过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大家就都属于法律共同体,就都是法律人。
我来之前特意去网上问了问“度娘”,关于法律共同体的词条是这么写的:这一群体由于具有一致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方法、思维习惯以及职业利益,从而使得群体成员在思想上结合起来,形成其特有的职业思维模式、推理方式及辨析技术,通过共同的法律话语(进而形成法律文化)使他们彼此间得以沟通,通过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规范,成员间在职业伦理准则上达成共识,尽管由于个体成员在人格、价值观方面各不相同,但通过对法律事业的认同、参与、投入,这一群体成员终因目标、精神与情感的连带而形成法律事业共同体。
我必须向这位撰写者致敬,他写得确实太精辟了,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法律人,最理想的共同体。但是在我自己的体会里,法律人之间的相处,似乎并不这么和睦,我们熟悉的情境是,学者看不起法官检察官,觉得他们不懂理论,只会胡来,课堂上拿某个判例或者某个司法解释开涮,常常是教授们的拿手好戏;反过来,法官检察官们也不大看得上学者,觉得你们只尚空谈,根本不解决现实问题。总之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彼此之间有形无形地壁垒分明;更可怕的是有意无意地还要刻意保持彼此之间的界限和距离。比如有一次我在法学院做讲座介绍我参与制定的一个司法解释时,居然清晰地听到最后一排有个人跟他旁边的人说道(他显然并不介意我听到):“这家伙已经彻底被(法院)同化了!”这老兄一定觉得,我是学者队伍里可耻的叛徒,已经完全站到对立面去了。他大概觉得,作为一个学者,就算做了法官,我也应当与后者保持距离,应该始终是一个批判者甚至捣乱者。可是我想问:这样真的好吗?
我不否认,作为法律人共同体,我们彼此的关系里除了思想的融合和理念的一致之外,当然也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甚至激烈对抗。但肯定不是像这哥们儿希望的这样在情感和阵营上的划清界限。这段时间连续出了一些事情,令我反复苦恼于一个疑惑:如果我们法律人尚且要这样无视规矩互相倾轧,怎么指望这个社会走向法治?就拿对待裁判的态度来说吧,案件一定有输有赢,理性地看,这是规则使然,如果我们愿意把纷争交给法院裁判,背后的机理就是对法庭的尊重,就是对于法官作出的绝对不可能只会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的接收。败诉者之所以败诉是输给了规则,不是输给了法官。不幸的是,我经常遇到的抱怨是,当事人包括法律人常常会认为,是法官太“黑”!
这很要命。我不否认我们的司法制度需要改革,我也不否认法律人当中肯定是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但是如果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将个别的污点涂抹到全体甚至形成对这个群体的基本判断以至于要同仇敌忾,这个社会肯定出了毛病。在网上的段子体写作里,我们陆续看到过同学谢室友不杀之恩,医生谢患者不杀之恩,法官谢当事人不杀之恩,律师谢对方不杀之恩,就连交个朋友,还得谢前任不杀之恩!这样的世态人情即使极端,也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宜深入探讨这样的课题,我今天只发感慨。
“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原本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精髓,我衷心地希望法律人在法律共同体内能够率先实践这个梦想。一个戾气横生的社会,谁都不会过得舒坦。法律人有义务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从法律共同体开始,为社会提供引领。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里再次共勉,为了我心中的法律人目标,为了法律共同体的真正达成,为了法治中国的美好梦想,我们一起努力!
(本文选自姚辉在人民大学法学院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第四篇:法学法律区别
考研指导: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14:16
现在在学校的同学中乃至在社会上,许多人都分不清什么是法学硕士,什么又是法律硕士,甚至有的人只知道有法律硕士而不知道有法学硕士。实际上,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在职研究生(fadaren.com)招生办公室主任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一下两者的区别。
第一,报考条件不同,报考要求不同。
我国的法律研究生阶段教育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两种。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报考法学硕士的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只要是本科毕业生(但主要是法律专业的)即可,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第二,招生方式、考试试题不同。
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全国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少数院校;而全国重点大学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
第三,教育方式、培养目标不同。
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因此,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但研究有很大的深度。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不分专业,一般不设导师,在入学时一般选定一个方向进行学习。注重实践和应用,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
总体来说法学硕士要比法律硕士含金量要高,而且现在随着我国公务员考试成为全国第一大考,越来越多的人员开始选择读法学硕士,有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法学硕士的在职研究生,可以在不脱产的情况下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第五篇: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离不开法律实践,不能只是单一地在课堂讲授教材理论知识。推行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法
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较好的教学模式,建立应用型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法学教育改革的一
种尝试。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无法传授学生必要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技巧,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法学
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
力。在学生课外开展一系列的法律实践活动,组织
和聘请法律界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的人士走进课
堂,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司法实践经验,应是较好的教
学模式,它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和司法实
践知识的收获。
向
一、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方
纵观各高校的法学教育,普遍的模式是注重课
堂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与学相脱节,教学的侧重点
在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较少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
养,也没有重视学生法律实践经验的交流和培养。
总而言之,目前的法学教育仍属于低层次的教育,教 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水平不高,没有较
好地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法律的价值在于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法学教
育,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当前不少高校法
学院开始注重实践性教学,在开设14门核心课程之
外,还开设了不少实务性的课程,如律师实务、模拟
法庭、法律诊所及各种案例教学课程等。同时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更多地注重案例的分析与
讲授,借此培养学生的实务知识。
但由于目前高校法学院师资水平还难以支撑实 践性教学,绝大多数法学教师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多是高校一毕业又走进高校从事法学教学,不具备
司法实务经验,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法学教学需要司法实践
经验丰富的教师,缺少这一条件,实践性教学的郊果
将大打折扣。没有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案
例教学时,只有从书本上或者网上寻找案例来讲授,因为没有经历过办案程序,对办案的环节无法认知,分析案例枯燥无味,多数情况下像是“念”案例,缺少
吸引力,学生也不愿昕,感觉不如自己去看。所以,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和社会
阅历,有学者呼吁,“要建立必要的人事机制,以使法 学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从事实际法律事务的能力”[”,但目前要使这一做法得以实现,使大多法
学教师具备这一条件,在体制上存在一定困难。
同时,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模式,使多数教
师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宁可垃圾文章满天
下,也不愿桃李满天下”。在教学上多是应付性对
待,法学教育所倡导的实践性教学,更多停留在形式
上。要提高法学教育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的成效,就
需要对现行法学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强法学院
与司法实务界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实践性教学,重视
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使一些优秀法律实
务人士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在学生课外开展一系列
法律实践活动,重视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和创新。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是指在传授法学
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法律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组织司法实务界人士走进课堂,参与学生相
应的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到各种法学理
论以外的司法实务知识、能力和技巧,使学生被动式
接受理论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重视
法科学生的法律实践,重视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使 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促进实践性教学
单一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
地接受知识,难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难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教与学脱节。尤其是法学,理论深奥难懂,法条多如牛毛。有限的教材内容,学
生多能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作为学生而言,不愿
意单向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他们更愿意主动式的学习,更愿意接受司法实践经验和技能的知识内容。
在课堂教学之外,有必要举行和开展审判观摩、辩论
技巧、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司法交流、法律咨询和案
例讨论等实践性法律教学活动。
通过组织校外法律界人士开展相关法律实践活
动,让他们接近学生,开展系列讲座,把自己的司法
实务经验传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
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加学生必要的法律实践经验知
识。例如,经常邀请公、检、法相关专家及律师、企业
法律顾问为学生开展相应法律实践活动,加强教师
与法律实务人员的联系,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法律实
务工作者的交流。同时,教师也因常与法律实务人
员交流,可以弥补自身法律实务知识的不足,提升教
学质量。所以,现代法学教育,应有相应机制,重视 和71=展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从而使实践性教学落到
实处。2.有利于提高法科学生学习法学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好法律很重要。法学理论,多是枯
燥无味,如果-LI:初学者一YF始就接受满堂灌的教学 模式,被动接受深奥的法学理论知识,多数学生难以 适应。如果创造条件和机会,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 法律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与更多的法律实务人员交 流,有机会学习优秀法律工作者的成功办案经验,能 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法学的兴趣。成功的法律人 士,是法科学生的一面镜子,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实务 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教学之外,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重视学生开 展相应法律实践活动,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 兴趣,增加学好法律的动力。这需要研究加强法学 教育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充分认识到法 律实践交流的重要性。
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法科学生运用法律 知识针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分析,适用法律条文,提 出司法建议或参与法律诉讼的能力。一般包括逻辑 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调研能力
和随机应变能力等l2]。这些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必须在法律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学习法律重在实践,没有法律实践教学等相关环节,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组织和开展相应的法
律实践交流活动,能碰撞出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交
际口才能力的提高。实践经验是搞好法学教学的有
力保障,实践经验的作用体现在“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更加透彻,能抓住重点,把课堂上讲授的重点与实践
中的重点统一起来,使书本知识具体化”[a]。而法律
实践,可以给学生体验运用法律的机会。因此,组织
类似司法交流、法律咨询、模拟签订合同、模拟法庭
和法庭旁听等法律实践活动,很有必要。
3.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通过组织系列法律实践交流活动,学生参与法
律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老师
可以较好地认识学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老师,这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之外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指点
学生,其效果往往胜过讲好几节课。时下,不少教师
一
下课就离开教室,远离学生,只“授业”而不“传道
解惑”,偏离了教育的目的。而通过开展一系列法律
实践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增多,使教 师真正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这对学生而
言,无疑是个与教师充分交流的大好机会。
4.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大多要经过面试关。面试能展现一个
人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口才交际和应变能力较
好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经常组织学生参
加法律实践交流活动,可以使得他们这一能力能有
较大的提高。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法科学生数量激
增,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很低,一
度排名靠后。因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口才
交际能力及分析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
要。而实行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和外界的法律交
流与联系,组织开展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得
一
定法律实践经验和技巧,提高学生Ys"析案件的能
力,拓展学生社会关系面,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无疑有较大的帮助。就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了,会
给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三、广西师范大学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法律实践经验
不少高校法学教育较少重视法律实践,忽视学 生与#1-界的交流,忽视学生法律实践知识的培养。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比较重视法学教育与
法律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学生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从2008年以来,建立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开
设司法实务专题课程,开展系列法律实践活动。这
些活动获得了学生的喜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这一经验值得推广。活动内容主要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之
外,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法律实践知识与经验,组
织法官、律师开展法律实践工作经验谈系列讲座、到
沿海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实践交流,聘请
律师参加学生组织的法律咨询,等等。
1.组织律师开展法律实践经验系列讲座,并与
学生互动交流
2008年以来,法学院通过桂林市律协,先后组
织了数10位优秀律师多次给学生讲授法律实践知
识和办案经验,取得一定成效。
2008年5月,邀请桂林市劳动法专业律师为学
生讲授新《劳动合同法》,讲述律师多年承办有关疑
难劳动案件的办案经验和技巧;2008年12月,组织
10名律师、法官开展了《桂林律师金状之讲,法律服
务进校园》,律师、法官把自己学习法律的方法和从
事法律工作的有益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并进行互 动交流;2009年12月,组织了4位优秀律师专题开
展了《律师就业、创业、执业经验交流会》,与此同时
进行的还有6位律师在模拟法庭通过一问一答的形
式,给应用法学专业学生讲述律师办案的经验技巧;
2O10年4~5月,组织了多名律师,其中部分律师在广州执业,多年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他们共同为
大
二、大三400多名学生讲述了《法学专业就业方向
谈及如何在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经验体会。
以上活动主要是通过组织部分优秀律师、法官
开展法律实践工作经验系列讲座,开展相应法律实
践活动,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律
师、法官,学习他们司法实务经验。这类活动在学生
中引起较大反响,不仅目睹了律师和法官的风采,分
享了律师、法官办案的经验和智慧,而且激发了学生
学好法律的积极性。
2.邀请律师参与学生组织的法律实践活动
从2009年开始,创新实验区有意识地邀请律师
参与学生组织的法律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如开展
模拟法庭,邀请l~3名律师参与,对学生的活动进
行指导和点评。律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案情,找到
突破点,对如何把握辩护技巧等进行指导,给了学生
新的收获。同时,邀请律师参与学生组织的法律服 务活动,如送法下乡、开展法律咨询等,有律师的参
与,其效果大不一样。如2009年6月,我院开展“送
法下乡”到资源县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当地农民咨询
了不少法律问题,由于学生们知识经验的局限,难以
回答部分复杂的案件,而有律师在身边的指导以及
律师精彩的答疑如同给现场的学/-4=上了一堂案例
课。
在邀请律师来学校开展相关法律实践活动同
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律师们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社会关系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有意识地组织律
师和学生举行相应的联系交流活动。2009年5月,组织了2O名律师等司法实务工作者在七星公园与
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学生举行联谊互动交流
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与律师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
学生的活动能力。
3.主动与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合作交流
20O9年l1月,组织了26名师生前往广州律师
事务所、法院和重点大学法学院联系交流。先后与
广东厚诚律师事务所、广州中级人民法院、暨南大学
和中山大学法学院进行了交流,聆听了律师、法官的奋斗经历及办案经验技巧。这次活动不仅增长了学
生们的见识,拓宽了视野,获得了不少法律实践经 验,而且提高了他们从事法律职业的信心。活动最
后,学院与广东厚诚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
议》,为学生创造了前往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法律实
践的机会,也使经济发达地区的律师能来到内地高
校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契机。
以上系列活动是在广西师范大学法律人才培养
创新实验区倡导组织下开展的,活动的效果明显,广
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认可,大大地提高法
科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从事
法律职业的信心。有机地将法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
践活动结合,在学习法学理论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法
律实践知识和经验,因此,经常开展一些与公检法及
律师的法律实践交流活动,甚至引入优秀法律实务
工作者开展实践性教学,显得很有必要。我国法学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和开创的阶
段。无论是在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培养目标、结构
设置等宏观方面,还是从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课
程设置等微观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系
统的成熟经验和模式。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
正学好法律的,但是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
忽略了这一实践过程,轻视实践中的实际技能 2。
法学实质表现为前人经验的总结,法学教育,不只在 于使学生认知和理解其深奥复杂的法学理论体系,更重要让学生学到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法律问题的方法。正如美国伟大的大法官霍姆斯所说的,“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而我国法学教育实践
往往偏重知识传递和学术研究的方面,忽略或抛弃
了职业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方面。这种状况显然
有悖于法学教育的宗旨[5]。因此,在重视传统的理
论性的教学和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实践性法
学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使法科学生
学会从实践中学习法律,从实践经验中认知法律,变
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法的方法和运用法律。
法学教育离不开法律实践,没有经过法律实践
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而让学生有条件有机会接
触更多的司法实务界人士,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学习他们的优秀法律实践经验,开展一系列法律
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法学教育的成效。近年来,部 分高校法学教育也开始重视法科学生的实践性教学 和开展法律实践活动,但由于缺少具备丰富法律实 践经验的教师,法学院与司法实务界的联系交流不 足,相关法律实践活动仍处于自发状态,如何使法学 教育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改革法学教育的现状,还 需要继续探索。因此制定相关制度,建立法律实践 的长效机制,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法学 院与司法实务界及同行之间的联系交流,聘请优秀 法律工作者为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组织和开展法律 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改革和完善法律实践性 教学显得很有必要。
法学教育改革的道路漫长,强调与法律实践相 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注重法科学生综合 素质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法律 和运用法律,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是应用型法 学教育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