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写写帮整理)
浅谈学习兴趣的培养
目录
【摘要】........................................................................................................................0
【关键字】....................................................................................................................1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3
(二)要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4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5
二、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三、创建激励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5
四、展多种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
总结:............................................................................................................................6
【参考文献】................................................................................................................7
【摘要】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郭沫若先生对学习兴趣作出的科学论断。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前提,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诱因,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孜孜不倦地钻研、探讨、攻读和改造。广泛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取得学习知识的最佳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之一。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任之
一
一
【关键字】
学生 兴趣 师生关系
浅谈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时代,教师的“绝对权威”、“师者恒为师”、“师道尊严”等片面概念必须彻底改变,教师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正式或非正式交往中形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往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权威,相信严师出高徒,使学生面对教师经常有胆怯畏惧感,学生因怕教师而被迫学习。这种做法在当时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学生思想的日趋成熟,会慢慢失去对教师的崇敬,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消失。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思想活跃、见识面广、主观意识强,如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淡化消失。比如:有的教师说,这些孩子对某学科学习兴趣浓厚,而对我所教的学科却不感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我实习期间,教的是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七年级在初中是低年级了,这个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想特别活跃,也较难管理。刚刚给他们上课的时候,班里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同学们个个都无精打采,我提出问题让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时候居然没几个人举手。后来听班里同学说像这样的题一般都是老师说着答案他们记下来然后背过,背不过就抄写。我听了之后,觉得这样的授课根本不是在给学生讲课,而是把学生们当机器一样,老师根本不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只是在像喂孩子吃饭一样,光管着给他们吃却不管他们能不能消化的了。我问班里 的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吗?结果有一半学生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他们觉得上思想品德课没意思,那些没有说不喜欢思想品德课的我觉得也是因为惧怕老师的权威才说喜欢的吧!其实这种机械式的教育方式在学校里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思呢?从实习过后我感慨颇多,我觉得想要学生学好习,必须先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
(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填装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考你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学生学习的质量不是以教师传授学习信息量的多少为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对学习信息的愉悦认同和掌握,单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相信任何学生都具有潜在的才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教育信念:“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没有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实习期间,所在班的一个学生成绩在班里算是比较差的,但是他的作文却写的特别好,问他怎么写的之后才知道他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因此他肚子里的东西特别多,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他的写作水平也就自然在不断地提高之中。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他们身上潜藏着各个方面的发展可能性,只要教育得法,就可以使他们身心获得做好的发展,成为有才能的人。
第三,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教师不应该像铸造工具那样按同一个砂模铸造学生,而是应该是雕刻师,善于处理玉器上的瑕疵,通过精心设计、雕琢,将瑕疵变为作品上的亮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点,“人个不同,犹如其面。”在一群学生中,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善于言辞,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好动,有的爱静;有的胆大,有的胆怯;有的反应灵敏,有的反应迟钝。老师们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既要见森林,又要见树木,只有树立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的观念,才能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他内心世界的活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教育事例:怕夫雷什中学一年级有一个女孩子叫季娜,她的祖母病的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临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学校的暖房中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卉的老师走进了暖房。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他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教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事例说明那位教师通过季娜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看到她内心活动的隐难之处。在询问过程中,折射出季娜美好的心灵。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要她再采三朵花。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
(二)要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师要学会心理沟通,要创设课堂教学情感氛围,要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好思想工作。教师只有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也才会喜欢自己的老师,才会愿意听老师的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
去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拜,才能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效应。
二、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师营造民主、和谐、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了“六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读一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想一想,让学生思考自己体会出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写一写,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疑大胆地写出来,留下思维的痕迹;问一问,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议一议,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疑在小组内、班内交流,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品一品,激发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以及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品读和摘录,体味成功的喜悦。这种六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参与小组讨论,能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建激励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就像筛子一样非要把学生分个三六九等。这种否定式评价,没有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很多学生都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充当了失败的角色,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
变评价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不是筛子,而是泵,是发动机,是加油站,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在实习中,实习所在班的班主任袁老师是教数学的,有一次正好赶上各科单元测试发成绩,袁老师对这次的单元测试作评价。她说:“某某同学这次进步很大,我要在这里表扬他并给他在《学习园地》的红花榜上贴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我看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试卷,他只考了65分,我问袁老师为什么还要当众表扬他。袁老师说了,她在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这位同学虽然只考了65分,但是他这次却比前几次都进步了,前几次一次都没及格,可是这次却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要表扬他,目的是要他树立自信,激励他更努力的学习。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展多种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态的,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兴趣。首先,在教学中应该调动一切积极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活动,开动脑筋、手脑并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活动权利,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参观、比赛、游览、访问、公益劳动等活动,为儿童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总结:
我们都是走上教育岗位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专业是思想品德教育,在走上岗位从事中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和成长,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与小学生》主编 庞云凤 王书敬2007年7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2]《小学班主任》 主编 高令峰
李
克
2007年7月 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教育学 层次专升本 指导老师 日期
0
目录
摘要..............................................................2
关键字............................................................2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3
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的表现特征..........................3
三、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状态的原因................................4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具体做法................................6
五、总结..........................................................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仍不同程度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老师包讲、学生包练的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中,而是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来设计适合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来不断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探索,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引起学习兴趣;二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产生学习兴趣;三是以灵活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四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五是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强化学习兴趣。
关键词:浅谈;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师生关系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乐”字可以理解为“喜欢”,“热爱”,即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而所谓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并表现出心弛神往。一个孩子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事实上,有的孩子往往成绩平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可想而知,在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每天的学习自然就成了难挨的“苦役“。那么,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呢?
(一)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亲情的培养,(二)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三)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协调能力,(四)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五)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六)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消除疲劳。
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的表现特征。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
有的研究材料表明,约从三年级起,学生更喜欢比较新颖的、困难的、需要动脑筋的、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例如:宁愿演算应用题,也不愿演算试题;宁愿默写也不愿习字或抄写;宁愿讲解也不愿读书。
(二)在对待学科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不分化的,以后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不同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读、写、算都同样感兴趣。从中年级起,随着他们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影响,学生才表现出对某一学科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仍然不稳定,容易受教师和家长的影响。
(三)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的、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低中年级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具体的活动和事例。例如:阅读故事、小学,从事技术活动、体育活动等。四年级后,开始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初步计算规律的应用、语法结构的变化等感兴趣。
(四)游戏因素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一定的作用,从中年级起,这种作用逐渐消失。
低年级学生对玩中学的方法更感兴趣,如通过摆弄学具的直观动手活动来学习数学。从中年级起,这些因素下降,而对日渐新颖的教材本身更感兴趣,喜欢动脑筋,独立思考。
(五)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是从课内读物发展到课外阅读,从阅读童话故事发展到阅读文艺作品和通俗读物。
在读物内容上,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约从中年级起,学生对描写英雄人物的战斗故事、带有惊险意味的读物、科普读物更感兴趣。
大量事实证明,有广泛兴趣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极少。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善于思考发问,知识学得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智力发展也快。如果没有一定的兴趣,往往不善于思考发问、死记硬背,久而久之,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状态的原因。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比例很高,一年级28.13%,三年级30%,六年级47.89%。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时遇到困难多没有及时克服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习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习,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习就失败很少成功过,他们已放弃学习,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学习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习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坚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习上。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倦
在调枵中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的26.76%,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课外补习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习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认为,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别好的对学习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习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习少。
(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长与教师把学习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习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这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如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倭化语言斫削,慢慢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诿化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 5 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习、害怕失败的心理。
(五)班额过大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习互动,学习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学生向好学校涌进,而差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容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班级规模较大,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习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习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
发生认识论认为,学生认知水平影响了学习兴趣。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有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置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时代,教师的“绝对权威”、“师者恒为师”、“师道尊严”等片面概念必须彻底改变,教师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正式或非正式交往中形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往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权威,相信严师出高徒,使学生面对教师经常有胆怯畏惧感,学生因怕教师而被迫学习。这种做法在当时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学 生思想的日趋成熟,会慢慢失去对教师的崇敬,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消失。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思想活跃、见识面广、主观意识强,如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淡化消失。比如:有的教师说,这些孩子对某学科学习兴趣浓厚,而对我所教的学科却不感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我实习期间,教的是三年级的数学,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中年级了,这个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想特别活跃,也较难管理。刚刚给他们上课的时候,班里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同学们个个都无精打采,我提出问题让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时候居然没几个人举手。后来听班里同学说像这样的题一般都是老师说着答案他们记下来然后背过,背不过就抄写。我听了之后,觉得这样的授课根本不是在给学生讲课,而是把学生们当机器一样,老师根本不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只是在像喂孩子吃饭一样,光管着给他们吃却不管他们能不能消化的了。我问班里的学生喜欢上数学吗?结果有一半学生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他们觉得上数学课没意思,那些没有说不喜欢数学课的我觉得也是因为惧怕老师的权威才说喜欢的吧!其实这种机械式的教育方式在学校里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思呢?从实习过后我感慨颇多,我觉得想要学生学好习,必须先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
1、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填装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考你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学生学习的质量不是以教师传授学习信息量的多少为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对学习信息的愉悦认同和掌握,单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相信任何学生都具有潜在的才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教育信念:“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没有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实习期间,所在班的一个学生成绩在班里算是比较差的,但是他的作文却写的特别好,问他怎么写的之后才知道他从小就特别爱看 7 书,因此他肚子里的东西特别多,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他的写作水平也就自然在不断地提高之中。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他们身上潜藏着各个方面的发展可能性,只要教育得法,就可以使他们身心获得做好的发展,成为有才能的人。
第三,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教师不应该像铸造工具那样按同一个砂模铸造学生,而是应该是雕刻师,善于处理玉器上的瑕疵,通过精心设计、雕琢,将瑕疵变为作品上的亮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点,“人个不同,犹如其面。”在一群学生中,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善于言辞,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好动,有的爱静;有的胆大,有的胆怯;有的反应灵敏,有的反应迟钝。老师们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既要见森林,又要见树木,只有树立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的观念,才能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他内心世界的活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教育事例:怕夫雷什中学一年级有一个女孩子叫季娜,她的祖母病的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临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学校的暖房中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卉的老师走进了暖房。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他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教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事例说明那位教师通过季娜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看到她内心活动的隐难之处。在询问过程中,折射出季娜美好的心灵。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要她再采三朵花。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
2、要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师要学会心理沟通,要创设课堂教学情感氛围,要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好思想工作。教师只有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也才会喜欢自己的老师,才会愿意听老师的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 8 学生良好的情感。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3、教师要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拜,才能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效应。
(二)、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师营造民主、和谐、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了“六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读一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想一想,让学生思考自己体会出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写一写,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疑大胆地写出来,留下思维的痕迹;问一问,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议一议,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疑在小组内、班内交流,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品一品,激发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以及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品读和摘录,体味成功的喜悦。这种六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参与小组讨论,能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建激励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就像筛子一样非要把学生分个三六九等。这种否定式评价,没有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很多学生都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充当了失败的角色,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评价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不是筛子,而是泵,是发动机,是加油站,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在实习中,实习所在班的班主任袁老师是教数学的,有一次正好赶上各科单元测试发成绩,袁老师对这次的单元测试作评价。她说:“某某同学这次进步很大,我要在这里表扬他并给他在《学习园地》的红花榜上贴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我看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试卷,他只考了65分,我问袁老师为什么还要当众表扬 9 他。袁老师说了,她在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这位同学虽然只考了65分,但是他这次却比前几次都进步了,前几次一次都没及格,可是这次却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要表扬他,目的是要他树立自信,激励他更努力的学习。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开展多种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态的,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兴趣。首先,在教学中应该调动一切积极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活动,开动脑筋、手脑并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活动权利,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参观、比赛、游览、访问、公益劳动等活动,为儿童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五)、善于发现并且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最直接的途径是:孩子平常喜欢玩什么,喜欢看图画还是喜欢摆弄机器,喜欢玩哪种游戏等。
平常有空时,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让他说说自己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当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所有这些都会向我们透露出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还可以直接问孩子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
当然,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不管孩子的兴趣多么不合符你的愿望,我们都不能武断地加以指责和评价。因为孩子好比是一棵小树苗,有的像松树苗,有的像柳树苗,有的像榕树苗等。不论是哪种树苗,都可以长成有用的材料。正如爱因斯坦那样,他虽然是个”学习障碍生“,但他却对父亲送给他的小罗盘十分感兴趣,整天爱不释手,总想搞清它的原理。这种念头,使他开始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促使他全力钻研学习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直到成为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 10 的学习兴趣去培养孩子。否则,如果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会适得其反,耽误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六)、在玩乐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想办法诱导孩子。
比如在玩耍中,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孩子对学习的某方面而产生兴趣,如游戏。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主要能够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那么就可以使之成为最受孩子喜欢的游戏。如,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时个重点。而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学习则是难点。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肯定马虎不得,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语文的生字量陡然增多,孩子的识字量猛然间要上升到新的高度。如果仅仅是靠教师在学校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辅助,使其得到巩固。但此时,家长应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抓重点生字,对部件进行分解,编成顺口溜,歌谣,字谜等,以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发挥孩子的识字主动性,定会事半功倍。如‘蒜’字,可以编成顺口溜识记,即“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如“告”字,可以以字谜的形式出现,即:“一口咬掉牛尾巴”等。一旦孩子从“咬我学”进入到“我要学”的阶段,学习对于他们就成为一种迫不及待得行道。到那时,成绩的提升也是早晚之间的事情了。
(七)、随时随地的把学习兴趣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家长在督促孩子的同时,更要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了解学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全家要去外地旅行,我们可以让孩子来订一个旅行计划,其中可以包括沿途信息,列车时刻,目的地天气,旅途开资等各方面的内容。为了制定这个计划,孩子一定回去查地图,浏览网页,仔细计算,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许还可能从此对某个学习科目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如地理。还比如,让孩子学习剪报,也许会使他留意政治,新闻,领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也许会使他爱上历史......五、总结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和提高,真正做到使学生为“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会学”“学多”和“学好”。让学生 11 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和成长,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同时,让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与小学生》主编庞云凤王书敬2007年7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2]《小学班主任》主编高令峰李克 2007年7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致谢
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石老师,没有他对我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最后,再次对那些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关心、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论文提纲
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高州师范学院 311英2 梁韵玉
摘要:论文集中阐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运用简单易懂的课堂用语,生动活泼的简笔画,玩游戏,贴近生活的英语文化知识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在论文的主体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兴趣培养方法 小学生 英语学习文化渗透
一、序论
1.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学英语情趣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寻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二、本论
㈠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意义
㈡ 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的主要内容
1.恰当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2.运用简笔画活化英语课堂教学
3.穿插教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㈢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通过东西方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
2.通过词汇学习渗透文化意识
3.通过课外资料潜移默化渗透文化
三、结论
在通过以上四种方法谈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教师应该通过听·说·读·写·演·唱·玩·游戏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小学生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生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摘要]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 小学生 英语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一位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想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一、赏识、关爱学生,增加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的关爱和赏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出自内心真挚的爱,把微笑带进课堂,多给学生以理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用真诚的赞赏、表扬和鼓励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宽容他们的一些过失,特别是对那些比较害羞、胆小的学生,应注意观察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点滴变化,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亲切地对他们说:“你
能行!”“你有希望!”“老师相信你!”等等,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的童心,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精心地呵护,使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大胆地用英语交流,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和培养了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二班的小男生韩志斌刚入学时很内向,上课从不举手,他回答问题时总是站在那里扭捏半天,在一堂单词巩固课上,我安排了几个小游戏,可当喊到韩志斌时,同组的学生很不高兴,其他组的学生幸灾乐祸,小男生韩志斌的脸涨得通红,我鼓励他:“加油!你一定会说得很棒的!”最终,韩志斌战胜了胆怯,准确、大声地说出了答案,他们小组获得了一面小红旗,他个人获得了一张精美的卡通贴纸,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他露出了笑容。从那以后,他变得自信了,上课时经常看到他高举的小手。现在,他的英语说得可流利啦!可见,积极地评价和激励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了愉悦,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展现。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加兴趣的持久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坚定他们的学习意志,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绪力量,尊重并保护学生的想法和积极性。例如,我在教授水果时,先让学生自由交谈,让他们来说说关于水果,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想,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上课并非是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也可适当用唱英语歌、录像、幽默风趣的问答和对话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在小学生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在导入课这一环节,我并不是单纯的向学生说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内容,而是用歌曲或游戏中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告诉学生。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例如,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法巩固所学的字母,让学生在白纸上划三横线和三竖线来构成九个方框,并用所学习的字母填满,然后,我任意地说出字母,如果有我所说的字母的学生就喊“bingo”。这一游戏,既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从教学的实践来看,效果极好。另外,还用口诀教学帮助学生记忆,特别是使用了节奏性很强的说唱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制作教具或自制表演的道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量;让学生自编短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学习和课下交流中开展竞赛,激发了竞争意识,调动了学习的乐趣。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从有趣发展为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课本中,每一课都有精美的图画,这些生动的画面,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声像同步语言系统。一幅幅精美的彩图,呈现在每个学生的面前,一句句有趣的语言萦绕在学生耳边,把学生带到一个有声有色的美丽世界。例如,在教授《what colour is it》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们说:“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比动画片还精彩的节目。”学生们有的拍着手;有的互相示眼色;有的振作精神,出神的把视线投向黑板。这时学生们面前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随着优美的曲子,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棕色的猴子形象,我给学生介绍说它是故事的主人公——monkey,a brown monkey。点击鼠标出现第一种颜色——brown,出于对故事和猴子的好奇,学生很快就学会了brown这一生词。然后,我又介绍说:“the brown monkey is a fruit seller.do you know what does he sell?”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争着抢着要说出自己的猜想。有的学生用中文说:苹果、梨、西瓜,有的用英语说:apple,banana等。我一边肯定学生的回答:yes,he sells apples,bananas and watermelons,一边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上立
刻出现了苹果、香蕉和西瓜的图片,自然地引出red apples,yellow bananas,green watermelons三种水果,red,green,yellow这三种颜色学起来也格外地轻松。后来,随着小偷:白狐狸white fox,警察:黑猫警长black car和blue car的出现,一方面,学生被故事的发展所吸引,另一方面,又急于想知道他们在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的颜色该如何用英语表达,使得原本枯燥又容易混淆的七种颜色很容易地被学生记住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论文题目: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在课前,课上,课后要积极的观察学生,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到底是什么程度,然后根据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程度分为几个层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学,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就是对英语没有太大的兴趣的,要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对英语先产生很大的兴趣,然后再教学就比较容易了,应该把握每个机会,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他们每节课都带着悬念,都好奇下节课要讲什么内容,教师要充分研究和理解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很浓趣味性;注重“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注重创设各种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开展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各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 艺术性 学习兴趣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 2
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把握机会,渲染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一)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敢想好动,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学生最大的特点,好动,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环境下进行学习。在愉快宽松的课堂气氛下,可以使学生们怀着快乐的心情投入学习,他们就敢用英语大胆对话,积极发言,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兴趣。如:教师教授classroom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本班教室里的图片,门,黑板,灯,桌子,椅子灯各种在教室的东西,教室指着某一个事物的时候,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室要说的意思,然后第二步,全班分为3组,进行对单词的反应活动,3组进行对某一事物的抢答,教室应予以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活动正是抓住小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发言、自发的组成小组进行对话,拼背单词,以及对单词的抢读,抢答,和抢拼背,让他们你追我赶,予以奖励,让学生在下次表现的更出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能力自然逐渐增强。
(二)抓好课前十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和这节课有关的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us sing”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授my family 的时候,课前要准备一 3
首家庭歌,尽量是英文的,培养学生对英文歌曲的感知,在听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教室要及时的解释,翻译,让学生对英文歌曲有很好的感觉,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课前录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自己唱的歌谣、自己读的感觉发音标准的单词带来,在课前放给大家听,让其他学生以他为一个榜样,下次上英语课前把自己的展示给每个学生,也是予以奖励,激励学生要有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都会很用心地准备,并迫不及待的等着上下节英语课。,想了解下节英语课的精彩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地朗读水平、口语水平会迅速提高,这样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一节英语课的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一)备好教材,让教学环节中的活动链接自然
教师对新课标教材的理解和认知,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这样的方法既能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学生对新课有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为下个环节的教授做铺垫,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新颖可信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如,在讲授animals的时候,教室应除了多媒体ppt课件外,还应该让学生提前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在课堂上教室应用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学,既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被教师肯定了,又能激发学生下次继续画画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还有教室提前下载各种动物的声音的音频文件,让学生猜动物,也能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正式的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向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心口并用中学习兴趣增强,运用多媒体如,ppt课件,把每课的内容用学生的方式,即最直观的,最明显的图片、音频文件,英语单词等等都用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更能理解每节课的重点和学习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比较直观,直奔主题,4
那么,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英语课的趣味性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音频文件、图片等等各种手段的完美结合,用真实的画面、优美的语言和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教授各种类衣服时,可以利用色彩鲜明的衣服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蓝色的T恤,黑色的毛衣,红色的裙子,白色的衬衫,这种鲜明的色彩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色彩的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清楚的感知新课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一)“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师应把每个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无限的潜能的载体,他们每个内心其内部蕴藏不可限量的潜能,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变得成长、成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让学生在情境中如何发挥主动性,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如讲授一节比较简单的单词课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单词,教室在开始可以领读几遍,然后让学生好的学生上讲台上充当“小老师”,因为学生当老师,其他学生对他没有很大的惧怕感,又可以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单词,同时,也可以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她们会想着自己也想尝试着当一次“小老师”是什么感觉,只要激发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教学就比较容易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让他们真正的变成主宰一节课的小主人。
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循环。”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我就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单纯的教授方法,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 5
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让学生拓展了以前学过的英语知识,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应当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二)“三位一体”眼睛,耳朵,嘴并用,感受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种说的艺术,交流的产物,语言的优美,声调的活泼,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歌曲。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唱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给学生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如《迪士尼神奇英语》《欢乐学英语》《狮子王》等这些动画片内容丰富,语言通俗,让学生培养说英语的语感,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产生了强烈的动态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学习语言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字母教学时我又提供了M麦当劳、KFC肯德基、WC厕所、P停车场等录像场景,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到优美的视觉享受及英语的实用性。
唱英文歌曲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一个单词读得多了,学生的耳朵会变得迟钝,嘴巴会疲倦,就很难保持对它的兴趣,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教学单词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时,就可以把这些单词替换成《生日快乐》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的艺术性享受中就掌握了单词。通过耳濡目染,增强了语言实际的运用能力。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 6
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急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能高人一等于学生,不以强硬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或者命令。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主动自觉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相当多的热情,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耐心,有热情,要多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成长道路上的关注和爱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三)互动的师生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不互动的课堂可想而知,多么的枯燥,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做到课课互动,时时互动,分分互动。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这时,教师要想各种方法让那些学生重新拾起信心和兴趣,用真挚的感情和他交流、沟通,让他获得“重新”学习英语的机会。
五、努力创设多种形式的情景,让学生的兴趣一直延续下去
语言和情景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而且语言形式所表示的意义也是有情景决定的。由此可知,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创设和模拟各种生动活泼的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使学生置于某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能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用英语表达感情的欲望,学生就会感到所学英语的真实性,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它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在这种极富创新的艺术性情境中,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更自学更有兴趣地进行英语语言交际活动。比如在教“up与down”这一对反义词时,我在课件上展示一片美丽的草地,太阳在慢慢升起,小男孩在放着风筝,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可小男孩的风筝断了线,掉了下来,可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的一只气球突然松开了手飞上了天,学生充分想象,造出了许多句子:The sun is up.The red sun is up.如在教:“Who is this? This is …”我用扫描仪把班里同学的照片扫描下来,又从网上找了一些名人,有国家领袖:毛泽东、8
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有体育方面的冠军:姚明、孔令辉、田亮;电影明星如赵薇、周迅、巩丽;首先由于是自己或自己的同学出现在电脑上,他们感到英语是为生活服务的,这激发了他们说的热情,因而变得很活跃,兴奋点提高。当他们亲口把名人介绍给同学时别提有多神气了,他们个个都是最棒的解说员,既能练习交际能力,又可以巩固旧知,一举两得。
六、开展内容新颖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一)教师要多搜集与外国文化有关系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根据新课标,教师应补充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使学生观察到西方的文化,从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了解到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扩展国际视野。巧妙利用电教手段,能创造出让小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环境氛围,小学生观看后,不仅可以锻炼说,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真实生活,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我教Where are you from?这课,我利用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我出示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的国旗,还出示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如中国的长城、天安门、故宫,美国的白宫、纽约华尔街,日本的东京,日本妇女的和服、木屐,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格林威治天文台,学生大开眼界,感觉豁然开朗,这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新知识,再加上一系列与生活实际切实有关的场景,如展示圣诞节的场景,学生觉得很新鲜,学英语更有兴趣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让课外活动“活”起来,延伸扩展英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如:创办英语角,学生可以在这里和小组对话,交谈,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在交谈中有问题的,小组讨论,延伸到外国的文化,生生们可以自由的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正确的讲解,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对外国的文化进行积累,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西兰)内申(Nation I.S.P.):《英语词汇教与学》(汤姆森英语教师丛书),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5] 张金玉:《小学英语课堂游戏100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