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但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有所作为,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实干精神。“体育后进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3、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后进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
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体育后进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体育后进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体育后进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
用心
爱心
专心
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3、激发个性、团结协作: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体育后进生”,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体育后进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
4、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某同学在学习短跑的途中跑技术时“坐着跑”,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是腿部力量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
5、降低标准、同等评优: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体育后进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的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体育后进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体育后进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后进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6、个别指导、优生帮促:教师针对“体育后进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从而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后进生”,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练习。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心,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协调发展;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进行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树立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体育后进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对“体育后进生” 转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
体育教学论文:对“体育后进生” 转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但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有所作为,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实干精神。“体育后进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 心理特点。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3、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后进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
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体育后进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体育后进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体育后进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
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三篇: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
虽然我们一直在尝试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主要是指在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目标有距离,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的学生。笔者结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探究如何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体育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快速增长知识、提高身体素质、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既有要求进步的主观愿望,同时又比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既希望自己学有所获、有所作为,但又害怕面对困难,缺乏实干精神。在体育后进生当中,除了具备这些青少年学生普遍具备的心理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原因。
1.对于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
体育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些他们对于体育的意义和作用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加上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落后,这些学生感受不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内在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这些学生的体育成绩不够理想,对体育失去兴趣。
2.缺乏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学生的体型较胖、运动能力低下、身体素质不佳,因此造成体育成绩不理想,他们体验不到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体育锻炼努力不够,不利于体育成绩的提高。
3.意志品质普遍薄弱
体育课程学习需要学生付出体力上的消耗和汗水,体育后进生往往是那些意志品质相对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毅力的学生。特别是他们对于一些需要大量体能的中长跑项目难以坚持下来,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训练项目总是缺乏尝试的勇气,在练习过程中容易束手束脚,无法顺利开展各项训练。4.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自信心
很多体育后进生很多都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这些内向的学生往往集体意识比较薄弱,在体育活动中适应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不愿意表现自己,总是表现得手足无措,无法真正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但这些学生往往个性比较强,他们总是会刻意逃避那些练习项目,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种遇难而退的思想,使他们体育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5.心理矛盾突出,情绪不够稳定
体育后进生往往存在自卑、逆反的心理,他们往往不喜欢袒露自己的心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这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扭曲,往往会与教师和同学产生对立情绪。
二、对于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措施
1.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鼓励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和了解每一个体育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努力走到他们当中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逐渐消除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畏惧心理、与教师的对立情绪。体育教师要时刻谨记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关心呵护他们,适时表扬和激励他们
有些体育后进生在学习和掌握各种动作要领时,往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却仍效果不佳,这样长期下来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和失落感。教师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用理解、包容、博爱之心来对待每一位体育后进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后进生”的帽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与指责,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能促使他们形成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心态。
3.构建和谐民主课堂,发掘他们内在潜能
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体育教学环境,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交往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位体育后进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以亲切平等的姿态来关心和了解他们,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真正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取得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4.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给予具体指导
体育后进生在具体的体育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于动作要领的概念不清楚,或者是由于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或者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等等。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造成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不同原因,帮助他们分析症结所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和训练。比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笔者发现一些体育后进生总是存在步幅小、频率慢的问题,经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之后,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掌握动作要领、腿部力量不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适时地引导他们进行改正,帮助其增强腿部力量,尽快调整自己的短跑动作,掌握短跑的技术要领。
5.降低要求,进行分层评价
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某个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要放慢训练的速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能力上有所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获。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备课,设定好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克服胆怯、自卑心理,通过他们力所能及的训练项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转变体育后进生的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正确对待每一个体育后进生,关心爱护他们,走到他们当中去,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体育后进生,加强培养他们坚强、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之,只要体育教师对后进生多一些理解、尊重与帮助,点滴积累,不断克服困难,体育后进生就一定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第四篇:浅谈如何进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是指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中学生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从不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但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希望学生学有所成,有所作为,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实干精神。“体育的后进生”除了具有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目的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3、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不同类型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装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学练习和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
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体育后进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至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当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体育后进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体育后进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就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3、激发个性、团结协作: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体育后进后”,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体育后进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
4、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其同学在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时“坐着跑”,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是腿部力量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
5、降低标准、同等评优: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体育后进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体育后进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体育后进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后进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说服力。
6、个别指导、优生帮促:教师针对“体育后进生”在素质 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的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从而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后进生”,同学之间形成教学与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练习。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心,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协调发展;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进行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体育后进生。
第五篇: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后进生转化
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
首先,要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里特征。
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心里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后进生无论是在思想品德上的后进,还是在学业成绩上的后进,都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长期慢性发展的,就外因来讲,主要来自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来自家庭教育失误,来自学校教育上的错误和过失。了解这些外部因素。熟悉学生交往的对象,可为制定教育方法提供重要的参数,但反了解这些还不够,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只有熟悉后进生的心里变化特征,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打下基础,如后进生自尊心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心里特征。后进生具有社会性较早地介入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早熟)他们既不能容忍教师一恩赐态度或对弱者庇护的口吻对待他们,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这种强烈的成人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出他们内在的强烈的自尊心,可是,由于他们的言行已在学生当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失去了威信,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所以,他们有自吹自擂,盲目自大,有时又会自暴自弃,自甘落后。班主任应该体谅和理解他们的这种矛盾心理,尊重和相信他们,不随意提及他们的过失,鼓励其多看自身的有利条件,激发他们上进的要求,不能用粗暴的训斥,过于频繁的批评,甚至错误的判断等不正当的方法教育他们。
又如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心理特征。后进生有强烈的好胜心,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太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一时取不到胜利。于是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不良行为上出风头,来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对于这种矛盾的心理,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发展道德认识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并创造条件让其能表现自己。在这同时,加强基础知识补习工作,使他们好胜而又能取胜,好动而又会动,想表现自己却又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再如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心理特征。后进生同样也有要求改变现状和急切上进的心理,即使对前途失去信心的学生也往往会出现要改好的念头。特别是当外界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换了新班主任,他们常有改过自新的愿望和表示。但是,一般学生的上进心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持续起作用,从而后进生即使口头上表示要坚决不干的事,而在行动上有时做出相反的事来。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懒散,怕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毅力薄弱的心理缺陷,他们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往往摇摆不定,出现反复。因此,班主任如能掌握住他们的内心矛盾,因势力导,给他们及时的教育和帮助,鼓励其同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那么,身藏在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之火,还会复燃起来。
其次,确立后进生也都能成才的坚强信念。
后进生是相对的,在后进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得法,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信念,持之以恒,并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后进生也将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第三,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仅有信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要在他们身上寻找积极因素,不仅要肯下一番真功夫,而且要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尤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对他们要看变要立足于争,着眼于拉,才能把他们的积极因素发现出来,并像园丁爱护幼苗一样珍惜他们。对于他们的任何一点微弱上进的要求,不管其动机如何,都要抓住它,扶植它,及时表现以便加温加热,使它由小变大,由少到多,同时,班主任还要捕捉后进生身上积极因素的最佳时机。如进入新学校或新班级,新学期或新学年的时候,后进生往往会产生急起直追的念头,但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也会产生一种喜悦和担心,信心或怀疑的心理状态。这时班主任要及时抓住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能够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希望,树立前进的信心。我有一个学生,他父母离异,父亲忙于做生意,无闲管他,他经常逃学,上网吧,打电子游戏,不做作业,成绩和纪律都比较差,但在学校组织的庆十一汇演中他演唱的歌曲获得了二等奖。我抓住这个契机鼓励他:我相信只要你对待学习就像对待这次汇演那样认真,学习一定会进步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他逐步改掉了坏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如,当后进生偶然得到一次高分数或为集体作出贡献时而受到表扬,他也会产生追赶的勇气和力量。班主任就要及时发现这个闪光点加以因势力导。
第四,多给成功体验,树立信心和道德信仰。
应当承认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但决不是唯一的标准。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潜能不可能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智能方面没有突出的现象,教师不应当过早地将他们划入另册,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绘画,音乐,体育以及动手能力,参与能力上有良好的表现,后进生大多存在自备心理,教师要给他们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回答一些浅易的问题,让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及时给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在别人的赞赏中树立信心,从而在学习中也成为主角。
第五,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应发挥表率作用。
思想教育离不开言教,但更注重的是身教。班主任的思想品格,知识素养,组织才能,工作作风,言行举止等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否则一切言教都将付之东流。此外,班主任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对差生的要求应与学校一致,绝不能降低标准,否则不但放纵了差生,还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第六,抓反复,反复抓
后进生有动荡性的心理特征,其通病就是在前进中容易出现反复。所以,班主任要注意他们在转化系列当中的进步与后退的衔接处,不能因其进步而自我陶醉,也不能因其旧病复发而灰心丧气,要培养后进生的自制力,帮助其走出意志薄弱的低谷,使意志力不断增强,道德认识水平逐渐提高,以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