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2:0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第一篇: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界定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二)项目开展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二、群文阅读简介

(一)课程理念

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1.“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2.“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3.“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了。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种分析性阅读的典型特征是: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条分缕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在“群文阅读”里,老师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啊。

4.“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5.“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有感情朗读是特别费时间的;二则无限放大有感情朗读,势必会挤占掉一些更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老师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更真实的、更实用的类生活化阅读。

(二)课程目标

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和特点

1.丰富和完善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单元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在课内外开展精读。课外的理解和拓展,为大量阅读搭建了课内平台。

2.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过去人们批评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如此,如果只孤零零地进行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教学,就很难形成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而“群文阅读”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

3.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4.有利于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兼顾应试。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共识,然而“应试教育”也是我们现在绝对回避不了的。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有利于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即使是应试,老师也用不着担心。5.有利于在班级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有了这样一个阅读展示的平台,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把它带入到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去。

三、群文阅读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议使用《全阅读》〈1—6年级〉)

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篇幅是有限制的,语言也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材体”文章。而“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选文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尽量选用了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也包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例如说明书、广告、手工制作图示等。还尽量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

为了让儿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课程采用了“单元合成、整合拓展”的结构方式,由主题单元、名著课程、认识汉字、名言佳句四部分组成,全面建构儿童的阅读体系。主题单元部分,根据儿童心灵和世界的对应关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真细致地安排了各单元的主题。入选的文章内容上有情趣,字里行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光辉、大自然的和谐和童真童趣。语言上有意味,文字有质感、有张力。名著课程所选的大都是堪称经典的名作。而在名言佳句单元,所选的名言都是经过长期积淀留下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在体现《全阅读》的阅读理念的广泛性、经典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文本的可朗读性,让儿童在朗读童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有限的单位时间里要读好几篇文章,客观上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客观的被动的“不同”不是我们选择“群文阅读”的理由,“群文阅读”也应该树立自己的教学取向。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就像人们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自行车中学会骑自行车一样,阅读也是在阅读中学会的。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

也许有人会说,单篇课文的教学,老师也在强调“多读”,实现“多读”的途径是反复读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一篇经过剪裁的“去情境化”的短文。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并没有读的新鲜感和探究欲,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重读一篇“一目了然”的短小文章,尽管这篇文章可能有其精微深刻的地方。“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的主动阅读会占取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前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在20世纪初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教育观点:在学校里往往只发现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而一个记忆不好的儿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华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们的“课文教学”不能否认还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我们在课文教学的课堂里,即使有问题,大部分是老师的问题,即使有发现,大部分是老师的发现。这不仅是我们的教学操作出了问题,也是由于单篇文章自身的局限。“群文阅读”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大家都明白,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凡是阅读教学的研讨,都强调有感情朗读,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可以掩盖这堂阅读课的许多不足。逐字的阅读、朗读以及美读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乃至强势,就让人忧虑。沈大安老师说:“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沈大安老师的这一观点,法国政府教育部早在1972年就落实到实践上。1972年法国政府教育部将“无声视读”正式定为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阅读可以只需依靠眼睛,而无需依赖嗓音)。因此,朗读作为教育体制的首选手段和最终目标的地位,在70年代的法国已经受到严重动摇。

那么,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怎么读呢?我们还可以默读,我们还可以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过去,信息交流缓慢、不够准确、有限并且昂贵;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而且廉价,但同时也将我们淹没在信息之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读者每天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4.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最近由于赵镜中老师“教课文”还是“教阅读”、吴忠豪教授“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追问,以及PISA、PIRLS阅读测试的出现,大家开始关注“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重读、比较、视觉化、连结、统整等,关于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专门的文章中探讨。“群文阅读”就是要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数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模式。

这里要强调的是,阅读策略需要透过老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让每个学生,不限天生能力、先天条件,不管背景知识多寡,都能循着老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每个人都往前进展一些。所以,真正成功有效的“群文阅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相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那种有步骤、有程序的阅读策略教学,才有可能缩短儿童天生能力间的差距。

(三)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

主要课型:主题单元阅读课和名著导读课

在主题单元和名著课程中,每个单元前都设置了精短导读,目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选文后面设置了简短的阅读提示,用于引导孩子与文本和作者进行阅读对话,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反思。单元后面的阅读感悟则侧重引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或引导他们对文学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对文本空白进行补充想象等。

此外“认识汉字”部分,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对汉字的起源进行探究。通过认认、读读、说说、辩辩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探究中意会汉字的基本规律。

还有“名言佳句”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诵读,但最好是老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引导孩子诵读。并在诵读的基础上,对部分难点进行点拨、疏通,但不必要求学生每处都透彻理解。可鼓励孩子熟读成诵,但不可将其作为硬性目标。

亲近母语研究院

总课题组

卞国湘

第二篇:群文阅读教学主要内容研究

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

——构建“三位一体”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体系

泸州市江阳区梓橦路小学

吴群

【摘要】

泸州市梓橦路小学立足大量群文阅读教学实践,逐步提炼出“三位一体”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三位一体”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群文阅读”范畴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微观策略

“三位一体”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出“群文阅读”范畴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这是对完成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一、宏观策略

宏观策略:立足教学规划的策略,即从向学生引入群文阅读,到最后学生掌握阅读目标为止的整体策略。

(一)“产生式”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借助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有“设计”地让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自主“遭遇”值得探讨的议题,或者顺应学生思维的自然,师生共同梳理出议题,产生学习目标。允许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阅读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学习信息的地位,教师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

(二)“独立学习式”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独立学习是在自主的前题下,主动学习多文本,亲身经历阅读过程,接收新知识。群文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课堂表面的“冷清”,其实是教师腾出不断追问的时间留给学生独立看书、自主思考、自力陈述、自觉倾听,为接下来观点的碰撞、共识的达成做好充分的学习铺垫。

(三)“小组学习式”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下的“小组学习”是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为达到共同阅读目的,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交往方式。它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当小组学习意见产生分歧时,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见解,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以此整合、优化整个小组的学习收获。

(四)“合作学习式”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为了对“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共识不等于达成一致意见,有时也是对差异的认可)而彼此配合、相互协助的一种联合行动。一般来说,“合作学习”是在“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中观策略

中观策略:是立足教学设计的策略,即在宏观策略的引领下,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结构的群文阅读课型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观策略的研究就立足于此。

(一)“一篇带多篇式” 课型的教学设计策

“一篇带多篇”是以一篇文章为核心,带动多篇文章阅读。[1]多篇文章由议题串联,形成一个独立又有联系的整体。同时,这多篇文章之间具有相同结构,其中的一篇对于其他篇的学习具有示范指导作用,这时,就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式”的教学模式。

1.具体指导、详细阅读一篇,对“议题”形成初始认识。导入新课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要探讨的“议题”,阅读具有示范指导作用的第一篇文章,获得感性经验;或者事先不出现“议题”,在师生共读第一篇示范文章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议题”,并对“议题”有一个初始的认识。

2.师生进入自主的“多篇”阅读,进一步形成“知识化”认识结构。带着对“一篇”学习的理解,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更加自主的“对篇”群文阅读了。决定由“一篇”到“多篇”阅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阅读第一篇之后的“知识化”——师生共同总结、提炼为实现目标而阅读的策略、方法或程序——此策略、方法或程序是从学生阅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上位的可以迁移运用的知识。[2]由此可见,“多篇”是学生在实践“学习有方法的阅读”,从而“回扣议题”,对“议题”的初始认识的丰富、完善,建构出关于“议题”的新知识结构。

3.统整、提升初始认识,建构对“议题”的新认识。

利用“统整归纳式”“启迪思维式”“分析比较式”“交流评价式”“拓展延伸式”„„引发学生对“议题”更有价值的精深思考。此环节教学用时不长,但具有“画龙点睛”的重大意义。

(二)“群文齐读式”课型的教学设计策

一组文章中,任何单个文本对于其他篇的学习不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只有通过对整组群文的学习之后,才能“在文本互织间形成巨大的可以让师生参与其中进行议论和对话的意义空白,从而形成巨大的召唤力量,让师生自由自在地卷入到‘理解’之中” [3],从而形成对议题的构建。这时,就可以采用“群文共享”的教学模式。

1.直接进入自主的“多篇”阅读,发现文本互织间的不确定意义。

如群文课例《同轮明月别样情》,通过初步感知,生发出文本互织而构成的不确定意义:同样的一轮明月,诗人的情怀是否一样?

2.围绕不确定意义精深阅读“多篇”,达成共识,形成“议题”。师生围绕文本间的“不确定意义”,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因此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 [4]

3.深化对“议题”的认识,指向更广泛的阅读。

在对议题达成共识后,并不意味相关的阅读就此结束,教师应该通过推荐书目、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更加广泛的自主阅读。

(三)“群文共享式” 课型的教学设计策

群文共享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时间。缺点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这一途径学习的篇目少,阅读的量没有能够取得一个根本的突破。

1.以组为单位分别阅读多篇材料中的一篇或某些篇。可以四人小组内每人读一篇。小组里的ABCD四位同学分别阅读ABCD四篇文章中的一篇;也可以全班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的学生读相同的一篇选文。

2.围绕不确定意义交流各自的阅读收获。

若是四人小组,组内四名成员必须轮流发言,详细交流自己阅读篇目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联想等。其余三名成员认真聆听,主动发现与自己阅读篇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若是大组,则举行全班交流,从各个大组挑选代表交流自己大组阅读的篇目内容,其余大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对比。

3.交流中发现“议题”,从广泛交流到聚焦“议题”。交流环节中所有学生通过认真的倾听来获取信息,从泛泛而谈到逐渐自主发现几篇文本之间的联系。这是“群文共享式”课型最具有魔力的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一个清晰的思维过程,可以看到一个概念慢慢被建构起来。

4.深化对“议题”的认识,指向更广泛的阅读。

(四)“交叉结构式” 课型的教设计学策略

于泽元教授指出群文阅读“八种课堂结构”———模式化课堂结构、生成性课堂结构、松散型课堂结构所建构的一篇带多篇,群文齐读,群文共享。因为组文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的灵活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交叉结构式”的教学模式。

“交叉结构式”的教学模式是对模式化课堂结构、生成性课堂结构、松散型课堂结构所建构的一篇带多篇,群文齐读,群文共享的一个灵活运用。

(五)“整本书阅读式” 课型的教学设计策略 1.课前引导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读整本书。

相对于单篇短章,整本书篇幅更长,主题更多元,内涵更丰富,体裁更多样„„尤其主题,可以涉及两性平等、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战争与和平、民主启蒙等。[5]我们一次教学只需要确定一个“关注点”即可,利用“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指向的阅读思考。

2.课堂交流,形成“知识化”认识结构。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自悟,基本完成“任务单”后,教师再组织教学。一是先概括整本书的故事梗概;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任务单”交流自己的发现,比对想法,看看有哪些共识,有哪些自己本来没有想到的思考向度;三是在大班内针对具有代表性的选段进行集体交流,根据讨论的收获调整自己的看法,统整意见,达成基本共识。

3.展示汇报,建构对“议题”的新认识。

各个小组利用海报、结构图、图表等形式表达对于“任务单”中问题的发现。完成后粘贴出来,运用“逛大街”的形式相互学习交流,在对比中构建对“议题”的新认识。

4.拓展延伸,引导“群书阅读”。

借助“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引导、帮助、推动学生由阅读“整本书”到“群书阅读”,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

(六)“群书阅读式” 课型的教学设计策略

针对一类群书,“小组成员读相同的书,每人的任务单不同,但是也可以让每个学生看不同的书,思考相同的问题。老师提出议题给小组,最好是会引起不同意见的,也最好有几个议题给小组共同挑选。为什么要不同的书籍呢?其中一个原因是让学生从多几个角度来探索相同的议题。” [6]学生在独立阅读后,再分享个人对文本的响应,然后共同决定探究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逐步练习追问、接说、响应、举例、延伸等各种讨论模式。在讨论中“议题”逐渐凸显、清晰,最后大家达成共识。

三、微观策略

微观策略:是立足教学实施的策略,即具体到各个环节可教可学的教学策略。

(一)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营造阅读“场”,它具体表现为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环境,以及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伙伴关系等,引导学生积极进入自主个性化阅读状态。

其次,必须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少讲多读”的意识,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节省讲课时间,力求少讲、精讲,多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既要提高学习效率,又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保证有充裕的时间让孩子们看课外书。

(二)问题设计教学策略

一是群文阅读的问题设计应该具有提纲挈领的特点,抓住能引发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研读文本的关键问题,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群文阅读的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可议论性。设计的问题能够给予学生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与老师,与其他学生对话。

三是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设计具有生长点的问题。设计教学时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经验储备,从学生的旧认知中找出同化新认知学习的“生长点”。在认知的“生长点”上提问,直接指向文本核心和学生个性化感悟的联结点,让学生的思维从文本中生长出来,然后向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领域作延伸。

(三)多元理解教学策略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由于它的构成材料——语言的无限蕴涵,使得它具有含蓄朦胧的审美特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空间。因此,多人读同一部作品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文学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就十分通俗而恰当地说明了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

群文阅读自身充满多元理解、精神建构的本性,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有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思想内容的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文本进行多元理解,这才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

(四)方法提炼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教学专家尹祖琴老师在《群文阅读 重在践行》一文中指出“群文阅读的视角是开放的,或强化某种认知、或习得某种阅读策略、或促进辩证思考,或发展多元认识,或引发认知冲突,或领会某类文本特征,或体会某种表达方法„„”。但无论那种类型的群文阅读都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学法、写法,然后让学生学会迁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创编文本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在适宜的情况下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创编,让学生从群文中阅读到的方法能得到应用。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群文阅读的时候,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思想内容方面带来的启发,也要注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还可提高写作水平。

(六)集体建构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视课堂中的集体建构,基于所有学习者的不同意见,以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认同和接纳为核心,以形成共识为目标。

要达成这一学习目的,教师首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课内阅读环境。然后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认同接纳不同的看法,反省自我,调整自己最初的观点,然后师生共同认可某种理解或者理解的理解的格局,如此才可能使阅读真正有收获,是阅读成果为大家所共享。

(七)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一是在一组群文的教学即将结束时,生发出一个新的具有挑战意味的新议题,引发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中寻求答案。二是从课堂教学的拓展阅读和推荐书目切入,把课堂教学内容当做课外阅读的“引子”。三是围绕教学相关的主题,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后续开展学生喜问乐见的各种活动,如好书推荐会,主题性阅读,读书交流会,读书卡比赛,阅读之星评选,读书大擂台比赛等。

(八)评价激励教学策略 赏识性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表情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课堂上充满和谐、祥和的氛围。

导向性评价。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善于及时捕捉并夸奖;对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要善于表示由衷的赞叹;对那些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学生,要善于表示真切的钦佩;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合理见解,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调整思维的方向。

延时评价。教学中,学生对组文的理解往往意见不一,有时还会发生争辩。此时,教师不必急于即时评价,可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评价。这种延时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热忱,也有利于促进对文本内容形成了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林,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多文本阅读 多视界融合——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2] 黄国才:《群文阅读带来了改变的机遇》,《树人教育》,2014年第一期,15页。

[3]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6期,64页。

[4]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6期,65页。

[5] 蒋军晶:《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86页。

[6] 候秋玲,吴敏而:《文学圈之理论和务实》,台北市:朗智思维科技,2005 版。

[7] 谢永钰.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浅探.[M].《成才之路》2008年14期

第三篇: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2

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

刘 梅

古今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多读书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岂能仅仅读《语文》,必须在国文教本之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崔峦先生也讲过:“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80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一定会提高。”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从事生产劳动,以及各项工作的基本技能。教师和家长不可能永远陪伴着孩子,而好书却可以成为他们终生的良师益友。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每年学生不少于5万字。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针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读书的层次不齐,我主要从培养孩子的读书方法和读书兴趣来抓起,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一步一步地走进课外阅读的多彩世界。下面我就谈谈平时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激 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丑小鸭》的故事,当我讲到丑小鸭由于长得难看,受到兄弟姐妹的嘲笑和欺负离开了家后——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安徒生童话》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我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二、鼓励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使学生会读。

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不是说放任自流了,而是要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建议他们读那些有趣味性、篇幅不长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其次要有科学性,如《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书。

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多读。

1、保证书目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给他们时间上的保证。我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我经常鼓励孩子多买课外书,班里的孩子每人都有好几本课外书,孩子们把自己的书都放在教室里的图书角里。班上图书角的建立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读书空间。找班上读书优秀的几位同学,负责班上同学的借书还书。资源共享,大家轮流着看,读书的范围更广了。

2、保证时间

我每天挤出时间来,让他们读。天天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每天到校,只要走进教室,就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中午的时间,也是读书的时间。另外,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使孩子们读书有了充分的时间保证。

3、注意积累

在进行阅读时,要教育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阅读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画一朵小花,或描一只小虫,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规定每晚的读书内容,每读一篇,让父母检查签名。读读背背较短的诗歌,每完成5篇,奖一颗星,一篇较长的文章,3篇奖一颗。由班上的小组长和老师作为考查人员。如果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能恰当地用上去,我们就奖给她一枚表达章。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

“学海”“书山”之间,从而稳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填记录表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那些爱读书、读书认真的孩子,我细致的做了份阅读记录表,由学生每周填写一张,内容包括阅读篇目、字数、认识的新字,里面的人物。从阅读记录表里,我详细掌握了孩子们的效果、收获。知道了他们每天都坚持读书,每个月最少的也会读六千字,最多的能读一万字以上。

5、开展活动

(1)班里经常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每天下午,都会分小组交流前一天的个人读书情况。每周都会举行一次读书活动。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每周让学生至少背诵一首古诗,为了便于检查,内容我统一指导,程度好的学生可再选出自己喜欢的来背。

第四篇: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阶段总结

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阶段总结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结合,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我校开展了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

一、班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

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被动地读一些课外书,但能主动阅读的学生比较少。学生在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能够保证。在家中,家长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而且现在电视、电脑泛滥,这些立体视听的趣味远远超过了平面阅读,又吸引了大批的孩子,占用了他们大段的时间。这样,孩子的阅读时间根本无法保证。

2.群文阅读涉及的范围比较少,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90%的家长、学生买的就是作文书,形成了作文书等于课外书籍这样的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家里更是没有一本藏书。常常布置下去回家看课外书,可常常有50%学生反映家里没书而无法完成作业。3.学生群文阅读效果差。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大多数学生虽因老师的要求做了读书笔记,但无非是摘了几句好句,根本没有其他能让自己开卷有益的笔记方法。一本好书看了也就看了,第二次再去精读品味的也很少,不但不会精读品味,在学习运用方面也差,作文还是那样的作文,连最基本的“依葫芦画瓢”都不会。

活动成果: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

2.使广大学生借优秀诗文诵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

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课堂活动课、课余(自主阅读)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图书室

五、主要措施:

(一)激发兴趣,主动阅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群文阅读。

1、故事引路——树立读书榜样。

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现身说法——激发阅读欲望。

教师经常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故事,讲自己的阅读体会,或组织班级内爱读书的学生讲读书的收获,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3、组建班机图书角。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并借此 活动,建立完善班级图书角。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

4、欲说又止——引发阅读动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 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通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篇篇美文,告诉他们,这些美文来自《学语文》、《新作文》等,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走进故事,认真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二)推荐读物,优化阅读

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我也发现一些学生沉湎于武打、卡通漫画书籍,课外读得津津有味,课上还欲罢不能,将课堂上应学的知识和老师的要求置于脑后全然不顾。对学生来说,如果不分时间场合、不管书的内容、品质,而一味强调群文阅读,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还会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教师的一定要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优化阅读内容。

要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堂学完后,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去课外书本上找相关的答案;推荐与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推荐与习作相关的优秀书籍报刊。

(三)培养习惯,高效阅读

1、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二是定时。保证每天20分钟的午读时间,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规定好课外读书的时间,一周至少要安排四次,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一本书准备多长时间读完,然后,坚决按计划执行。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为了让学生读有所得,我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1)读读,圈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2)划划,想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3)抄抄,写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四)不断反馈,深化阅读

通过检查反馈,不断地改进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的知识才能不断增长。加强学生家长与老师的互动督促;举行班级“读书会”;定期检查读书笔记;举办“名言古诗积累”大赛。

总之,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要积极拓展学生阅读的渠道,为学生的群文阅读开辟绿色通道。让学生沉醉书海,在书海中吸取精华,浸润书香,陶冶情操,不断造就人才。

第五篇:群文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 温州教科研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方案

(讨论稿)

执行人:曹鸿飞

一、项目名称

“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项目概述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群文即围绕一个议题组合起来的多篇文章。这个议题可能是主题,可能是故事内容,可能是表达形式,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可能是作者,也可能是完全对立的观点等。

群文阅读教学是实现从一篇课文到一群文章的教学。其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它能改变课堂教与学方式。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群文阅读意味着“教”的改变,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自然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结构。

它能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一节课老师再不能按部就班地面面俱到的组织教学,文章的增加使得教学必须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

它能丰富学生阅读方式。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学生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更真实的、更实用的类生活化阅读。

它能提高阅读能力。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要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而要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二、项目目标

1.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改变语文教学只教一本教科书的现状,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语文教学的状况,树立大语文学习理念,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

2.丰富学生阅读方式。实施“群文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阅读方式,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

3.开发群文阅读课程。开发建设群文阅读的年段课程,并形成群文阅读教学的系列教学资源。

4.倒逼课内教学改革。以群文阅读为切入口,形成的理念和策略倒逼日常课文教学的改革,更新教学观念,促进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 “有效学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项目内容与实施

1.开发4-6年级教材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结合教材按年级编写群文阅读内容。如以下议题:“反复结构的故事”、淘气包文章、月亮意象诗词文章、鬼故事文章、声音的文章、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讨论生死的文章、幽默文章等等。内容选编要突出群文的结构性,一是组合的线索非常明确,二是线索背后有明确的意图。有条件,形成学生线上群文阅读课程学习资源。

2.开展群文阅读和单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比较。

通过群文阅读与单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比较,深入认识阅读的功能和价值,进一步刷新阅读教学观念,实现群文阅读和单篇课文教学的相互联动促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策略与基本范式。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策略与基本范式,作为普通教师日常课堂行为改进的参照,结合学科课改领航现场会、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培训会、农村中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与评优等活动为载体向全市推广。

4.建设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库。

通过组织群文阅读教学的观摩、研讨、赛事、材料征集等活动,形成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案例、课件、论文、课例、课题报告等教学资源,建立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库(包),作为帮助教师分析、培训、研讨的学习资源。

四、项目评价(预期成果)

1.开发形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微课程。

2.提炼形成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策略与基本范式。3.建设形成群文阅读教学资源库。4.促进群文阅读教学系列教研。

下载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范文

    小学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作者:凌燕 文章来源:建国实验小学 更新时间:2014-4-3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一:群文阅读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呢?我国知名学者、中国教......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工作报告 东方红小学群文阅读课题组 《构建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7月提出,2014年12月被四川省教育科所普......

    群文阅读 课题研究 心得体会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长期处于传统语言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最近几年真的挺郁闷。现在台湾那边又吹来一阵风,文章要群读了!哎~ 其实,群文阅读就是一种分类对比的......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心得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心得 2013年9月有幸聆听了韩兴娥老师的讲座,讲座中让我惊讶而又感兴趣的是韩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她的弟子融汇百科、贯通古今,有着强烈的自学能力、民......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大全]

    《小学生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文本选编研究

    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文本选编研究 ——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例 丰都实验小学陶勋愉 摘要: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最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新兴起的阅读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及阅读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突破性。主要方式就是语文教师和学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