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3 03:1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第一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东方红小学群文阅读课题组

《构建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7月提出,2014年12月被四川省教育科所普助金立项课题(课题立项编号为)。两年来,在省市县教育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圆满完成课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下面分别从认识、实践、成效、经验和反思等五个方面汇报一下课题的研究情况。

一、认 识 篇

课题研究不仅是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落实这一核心理念的主阵地,而高效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2014组织了全校性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对校内所有小学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地调研。调研结果令人震惊:课堂教学中“满堂问”、“满堂放”、“满堂动”、“满堂夸”的现象在各班中不同程度存在,课堂教学在看似“生动活泼”的过程中失去了有效性,在貌似课改的大旗下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面对调研结果,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出现的一种随意、离散、低效的现象,我校教育同仁经过研讨一致认为,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引导全校教师深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注重整体性而使课堂显得紧凑而流畅,注重简约性而使课堂显得开放而高效的活力课堂。从2010年秋季开始至今,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终于成功构建阅读教学“点线面体” 活力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在研究中,我们坚守新课程理念,优化教育行为,认真落实“有效——高效——优效——活力”课堂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使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同学间的对话有立体互动、有实质内容、有知识深度,构建既有共性又个性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重组的最优化。

(一)研究的基本设想是:一心、五观、四性、三探寻

构建“对话式”的活力课堂,是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出现的一种随意、离散、低效的现象,而注重整体性而使课堂显得紧凑而流畅,注重简约性而使课堂显得开放而高效的活力课堂。

(1)“一心”是指树立“对话共同体有效参与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 阅读教学对话作为人的对象、塑造人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它是以促进个体的全面成长和总体“生成”为旨意,指向的是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的是培养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活的,更是美的,她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文中生动隽永的语言、清新优美的画面、高大丰满的艺术形象,总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碰撞.我们的语文课堂应通过师生有效参与阅读教学对话,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挖掘这些美,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这些美,并在审美的轻松愉悦中获得形象的感染、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实现教师与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和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一核心理念。

(2)五观:对话教学体现“教学目的观、过程观、师生观、评价观” 等主要观点

①教学目的观:由成材走向成人。对话教学以成人为根本鹄的,养成的是完整的人,从而在终极价值找回了“人”自己。学生以忘情的状态尽情舒展着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融贯在一起,生命的活力不断得以增强、生命内涵不断得到丰富、生命境界不断得到提升,学生的生命由此而获得向世界敞开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生在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的对话中成为自我充分实现、主体性得以全面发展的生命实体。

②文本课程观:由教材走向文本。对话教学主张超越传统教材课程观的框架,用动态生成的观点,重新全面认识课程,形成文本式课程观。文本式课程观是对传统式课程观的超越,同时也超越了教材式课程所构筑的封闭的科学世界。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知识与价值的融合,一方面继承了生活世界的真切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科学世界的逻辑性,从而有效弥合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断裂。由教材走向文本旨在将教材转化为师生共同交流的文本,师生通过文本进行着表达与倾听、交流与探究。文本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且需要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诱发、鼓励师生去阐释并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

③教学过程观:师生精神相遇,共享经验。在对话教学中,教学过程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教学将不再意味着教师以独白的方式向学生单向传递、教授和灌输知识,也不再意味着学生只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纳、领受和贮存知识,而是两者都以活动主体的身份共同步入教学的“之间”领域(即主体间性领域),在那里,双方精神相遇,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着教学的意义,提升着生命的价值,享受着诗意的人生。

④平等师生观:由我—他走向我—你。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由“独白教学”中把对方看作对象的我—他关系,走向与对方一起互相承认、共同参与、密切合作,享受着理解、沟通、和谐的我—你对话关系。教学活动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任何一方都不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双方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

⑤全面评价观:着眼发展,注重整体,强调意义。对话教学评价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对话能力及对话潜能的发展。其次注重人及教学的整体评价。既要关注对话的结果,更要关注对话的过程;既要考虑师生的现有经验,更要着眼于师生在对话中的生成性知识。再次,对话教学评价是强调知识的、教学的及人生的意义的评价。

(3)“四性”是指“预见性、自主性、开放性、和谐性 ①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体现预见性。

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课前,教师要跟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应先抛开教参,自己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课文,在熟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文本有了一定的见解后,再来认真地看一看教学参考,这样才会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弄清作者表达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现文本的内涵所在,挖掘出能引起学生兴奋的探究点,才能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

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体现自主性。

从对话的理论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对话,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驱动下,进行着内省和反思,或者说是文本激活了读者的思想感情。刘勰所谓“披情入文”,孟子所谓“以意逆志”都包含了阅读过程中的心灵的对话。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主体直接接触古今中外大量优秀范文的好时机。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正是读书吗?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直接对话。课前不要限定具体的读书目标,完全让学生接近文本,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走向同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合作、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主阵地。

③学生与学生对话,体现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模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彻底地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听众的状况,要让所有学生动起来,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落到实处。“一千个读者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每个人对课文都有自己的见地,一个人发表的看法,对于其他人便是一种收获。学生之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在生生对话中不乏有研讨,辨论,不乏有新思想。也正是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烈的讨论后,要有效地引导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

④教师与学生对话,体现和谐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全新的“对话”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舍弃“灌输者”的角度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上,以平和、真诚的态度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的沟通,这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是老师观念转变的一个标志。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宽松的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4)“三探寻”是对阅读教学对话过程“课前有定招------预设、课中有变招------生成、课后回马招------拓展”等三方面的策略探究。用“定招、变招、无招胜有招”相辅相成的思想,充分把握、设计课堂教学的话题,学生主动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与活动等要素进行参与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智慧生成对话学习共同体的一个动态参与系统,体现出阅读课堂教学追求一种“有效——高效——优效——活力”的目标境界。

2.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对对话教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在课堂上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2)通过对话教学的研究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个性的人,并能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3)通过对话教学的研究,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阅读体验,初步确立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操作层面的策略。

3.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阅读教学中对话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反思,从“问答”走向“对话”,从“枯燥的思维状态”走向“丰富的精神状态”。

(2)小学阅读教学中对话方式的构建;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的策略探究教学策略:课前预设策略、课中生成策略、课后拓展策略。

4.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解释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理论的研究,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小学语文对话课堂教学的最新情况,给课题的实践研究以有力指导。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参与研究,选择行动措施。重在实践,贵在探索。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

(3)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实际,记录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并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4)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方法。它是对已经实行的工作实践,回过头来进行概括研究。

二、实 践 篇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课题组采用了“行政推动、科研引领、学校实践”的工作策略,构建了管理、培训、教科研 “一体化”的模式,切实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多措并举求实效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全校的语文工作计划,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1.组织保障

为使研究顺利进行,该课题设立领导组织,工作组织等两种层面的组织形式,以保障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高效益。

领导组,是由校长、教科室主任、组成领导性小组,负责对该课题的确立及研究的监控与调节,既是该课题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案的提出者、设计者,同时也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操作者,承担或参与该项目的主要研究任务,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展开,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经费、时间、人员,培训实验队伍,解决实验过程中重大疑难问题,加强与各级部门的联系,申请并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研究成果等。

工作组,由教研组长、有一定实践的骨干教师及普通参研教师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按研究方案进行具体实施,观察,记录及整理研究资料,收集信息,撰写教学反思、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

2.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1)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

(2)建立和完善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制度。

(3)建立专题性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建立教师反思性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规范教学反思行为。

3.跟踪落实。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检查,督促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指导组成员则定期下校,指导该模式的课堂教学。市县领导也非常关注该模式在小学段的实施,多次强调要“集全市之智搞好课题”,“切实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二)专业引领为课题研究把握方向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县内外、市内外、省内外的专家们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1、理论引领 课题研究之初,针对实验教师思想不明确,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等问题,省市教科所、县教研室教研员及时总结问题原因,疏理工作思路,强化理论引领力度,共进行了多次培训,使所有实验教师正确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凝聚了力量。

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从系统理论、有效参与理论等方面进行细致地解读阅读教学“点线面体”的思路和实践操作策略,每两周安排一次实验教师全员培训,并把实验方法作为培训的主体内容,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夯实了理论基础。

2、实践引领

为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课题组提出“三明、三新、三领”的科研策略。对课题组成员要求做到三明确:明确课题模式核心,明确模式基本操作流程、明确课堂交流的三个层次;对课题成员提出三新:观念更新、方法革新、理论创新;对课题成员提出三引领: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撰写一份体现模式的教学设计,发表一篇结合个人课题成果的论文。

3、专家引领

县教研室副主任康宁钦、理论教研员刘荣福、语文教研员李俊林等多次深入实验校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进行专项指导;教研室李长彬主任也多次亲临学校了解课题研究情况;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定期组织和指导校骨干教师运用该模式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三)基层实践为课题研究夯实基础

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我们精心安排、分工合作、按步实施,确定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制定课题研究的规章与课题研究方案,开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理论研究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结合我学校教学实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教学现状,细致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搜集整理文献,通过理论研究,提高认识,增强研究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保证。

3.行动研究阶段 2014年6月——2015年7月。本阶段分为实验班展开研究阶段和扩大研究阶段。

本阶段中,研究成员要利用教学实践进行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实施细节,不断积累摸索,运用多种研究方式深入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对研究阶段性成果及时整理适度在校内推广。

(1)实验班展开研究阶段:2014年6月——2015年7月

2014年6 月编定实验班。2014年7月 举行开题仪式。各语文教师进行一系列前期调查、测验,绘出统计表格,收集好原始资料。上交调查报告。

2014年11月,启动高段实验班、示范班,争取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做好扩大研究的准备。

2014年12月 各位教师上交研究报告。主要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实效阅读教学的理论,撰写、论证、解读课题方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期测评,收集课题研究前期资料.课题中心组成员先行研究。课题组成员要随时记下研究步骤、心得体会,要定期向课题组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

2015年1月 进行阶段测验,对照前后检验实验效果。并上交教学案例。

2015年3月 做阶段性研究小结,上交论文、反思。

2015年4月 第二批实验班投入实验。

2015年5月 举办一次公开教学活动。

2015年6月 组织一次外出交流活动。

2015年7月 进行中期测验,阶段总结。论文、反思、案例进行归类。

(2)扩大研究阶段:2015年8月——2016年2月。

主要是通过课题研究课公开教学,以课题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制度为操作准绳,进行全校性的研究,逐步形成有效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及策略。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4.总结阶段: 2016年3月——2016年5月。

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申请课题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课题研究总结。

(2)撰写东方红小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策略实践研究 》课题成果展专刊。

(3)申请结题。

三、成 效 篇

依靠强力的行政推动、专业的科研引领,加上基层学校的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为“一个反应,两个转变,三项发展”。

(一)一个反应

通过课题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家长们一致反映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当前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诸如学生喜欢上学了,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可供学生自主支配读书的时间多了,孩子显得比过去活泼了等等。

东小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转学到东小实验班一年多,我明显感到孩子长大了,知道看课外书了,也能较安静地听人讲话,不像原来那样缺乏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在家家长叫他,他能很快回应并去做让他做的事情。以前在家里做作业,一遇到不会的,就大发脾气,不是扔课本就是摔东西……现在真的是变了另一个人似的。真是由衷地感谢学校。

(二)两个转变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全面的转变——由传统转变为灵活,由主体转变为主导,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师也由此走上了幸福的教学之路。

东小的张老师就是典型的例子。她是一名具有十余年教学经历的教师,在课题研究之前,常常存在着诸多困惑: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喜欢;质量上不去,自己也苦恼。在运用了本模式之后,他欣喜地感觉到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成语中的项羽》一课时,张老师通过精彩的“导入”,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认真的自学、积极的生生交流、思辨的师生交流后,学生自主得出自己与文中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学生相比,得出原文中的出现的这种情况与实际课堂上也会偶然出现相似的情况这一结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运用学过的有关的知识,敢于质疑教师知识的权威性。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张老师很有感触地说:“点线面体”这一模式确实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

2.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由被动参与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自我积累转变为成果共享。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尊重差异,求同比异的乐趣。东小6年级6班的同学就深有体会。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前,每次课堂上总感觉自己跟着别人的想法在走,没有自我思考的空间。自参加实验课堂以来,她欣喜地告诉妈妈:我爱上语文课了,更爱我们老师了。因为我上课可以自由表达我的想法了,可以读更多的课外书了,可以各抒己见,在大家的观点中碰撞、争鸣,我感觉我真棒!

(三)三项发展

1.教师的个人素养得以发展。自实验工作开展以来,参加实验的教师个人素养有了全面的提升,加强了职业道德,提升了教学能力,同时培养了反思习惯和探索精神,并且能够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最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2.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在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方面效果更加明显。现在的课堂,学生已经具备了质疑的能力,并且善于交流、善于表达。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实验校的学生中,小组讨论发言率到达100%,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学生到达92%。

3.学校教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实验以来,各实验校的教育科研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又反过来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同时教育科研成为了强化学校特色的催化剂,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几年中,我们获评市、县级科研先进学校,申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多项获奖。

四、经 验 篇

从本课题的提出、立项到最终的实践推广,课题组历经了面对困难与克服困难的艰难历程。在过程中,我们也摸索出了一些成熟的经验。

(一)行政推动是课题研究的保障

1.行政的政策导向,决定着课题研究的操作思路。评价的适度倾斜,会激发实验校强大的内驱力,从而转化为学校的自觉行动,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2.行政的引领作用,决定着课题工作的成效。通过科室包片,收集问题,解决困难,既起到督查作用,又发挥桥梁作用,更重要的是用务实的思路、求实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影响着课题工作的开展。

3.行政的保障功能,决定着课题工作的实验成效。以往的课题研究,都是基于一所学校,立足一所学校,单兵作战,形不成合力。本次课题研究,在行政的统一协调下,我们实现了市教育局、县教研室、学校的三方合力,使课题研究取得成效。

(二)科研引领是课题研究的核心

东方红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典型引路、专业指导、理论提升等形式,充分发挥了科研引领的作用,推进了“点线面体”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了语文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科研引领与课题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将教育科研理念转化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理论研究中有实践体会,在实践中有理论思考。教研员的工作重心下移,与基层教师“联线”,在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双优”。在此过程中,教师成为研究者,得到了专业成长,也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五、反 思 篇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有效策略实践研究”的操作策略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但是,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环节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些教师因思想观念的限制而没有完全“活”起来,部分实践课没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今后我们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力求从以下两方面取得突破。

(一)拓展研究网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将继续集全区之智,不断拓展研究网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一是完善学校的行政推动网络;二是组建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各学科教研网络;三是挖掘学校潜力,加强各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形成同伴互助的科研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成长。同时,要将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课题纵深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扩充课题组成员

随着研究范围和学科的扩展,课题组人员必须扩充。一是特聘省、市教科所教研员,进行学科指导;二是特邀重庆教育学、心理学相关教授,进行理论提升;三是吸收语文科目以外的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点线面体”操作策略在其他科目的实践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领悟,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篇: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广泛应用,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借助时下兴起的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拓展阅读空间、提高思维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本文对小学群文阅读的实际意义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71-02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多篇文章阅读、单篇文章阅读以及整书文章阅读是最常见的阅读方式。在现代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了使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提高,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群文阅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对当前群文阅读的探索形式和具体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对于阅读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界定

尽管学界对不同角度诠释的群文阅读的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其发展的历程及基本含义已经明确。群文阅读科学界定为师生针对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文章进行阅读并达成共识。群文阅读是阅读内容有单一本向多文本有机转变,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可议论性,学习的形式由单项输入转变为群体参与,实现了师生真正的学习集体构建,实现对知识认识的多元化,进而对知识的认可达成共识。

二、群文阅读价值体现

(一)阅读数量增加,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靠多读书来完成知识内容的积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对一、二、三学段学生的课外读物总量分别提出了不少于5万、40万、100万的具体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只有15万字左右的课文阅读总量,这样的阅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利用群文阅读教学使有效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得到扩展,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二)快速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新知识的产生。快速阅读是获得更多信息的最佳手段。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保持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课外读物阅读速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单一阅读模式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缓慢。在每节课中增加阅读的篇幅,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种锻炼,不仅使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感性得到了锻炼。

(三)阅读主体突出,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通常来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阅读的主体,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语文实践来完成,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每当学生对一篇课文阅读完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就是老师不停地讲解提问,学生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回答问题的环境里,没有主体意识,学生参与阅读的情趣不高。而群文阅读教学中,丰富的阅读内容,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渴求心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自主进行看、思、述、听等系列活动,享有阅读学习的主动权。

(四)阅读方式多样化,强化学生阅读理解

语文新课标指出,强化培养学生深读、浅读,重视默读、朗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花费大量时间对课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并且注重朗读与精读的方法进行指导。对于课文内容的重点和细节,有时候需要慢阅读去品味,有时需要快阅读对课文整体进行把握。群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数量增加了,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作家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提供归纳比较、综合分析、深入思考的机会和条件,充分运用默读与略读的方法,使学生阅读方式多样化,奠定了终身阅读的发展基础。

三、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应用

(一)单元整组,充分发挥教材功能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组合单元为主,通常一个主题选编二到四篇文章,选编文章的数量随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群文阅读提供便利条件。

(二)拓展略读空间,优化略读课文教学

在现今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选编了一到两篇课文实施略读,并且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再三要求对课文的理解略知大意即可,课文略读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学会运用在精读课文过程中收获的方法和知识,使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得以体现。

(三)综合性学习倡导下的群文阅读,充实阅读资源

为了联系语文课程诸多内部因素,加强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及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发展,语文新课标规定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每册都安插有“综合学习”的单元内容,并且编选的阅读材料极为丰富。针对这些阅读材料并不是像教课文一样进行每篇详细讲解,可以发挥群阅读的作用,比如诗歌单元部分,可以让学生对多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对诗歌的描写内容进行理解,了解现代诗歌与古诗词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诗人各具特色的表达风格,使诗歌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打开学生对诗歌主体的确定、诗歌的搜集、内容的整理以及诗集的编写等实践活动的思路。

(四)课外阅读教学基础上的群文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成效

随着全民阅读的进一步推广,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读什么书好,采用何种阅读方式是学生、教师与家长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群文阅读不失为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好办法。比如有对于小学教主题单元教学相配套的《同步阅读》、有多篇小章组合而成的《中外神话故事》等,既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又可以实施指导群文阅读。在有些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单元就向学生们推荐或要求阅读与单元主题内容相关的作家的作品。

四、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正确选择主题关联,萃取群读文章

群文阅读开展的关键点就是文章的选择,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多篇与之相关联的文章,进而增加文章阅读的有序性。文章选择的标准以师生的实际为根本,从教学目标预设、文章的基本要素、作者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虑,注重层次分明、整体效果显著的特点,确保文章选择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和超强的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课外阅读或者略读。在主题选择时,教师可从写作背景、文章内容、写作手法、文章体裁等多个方面入手,然后围绕选好的主题进行筛选可供群读的对象。比如在围绕《英雄》这一主题教学时,可将教学主题设为价值和用法两个中心点。第一个中心点可完善学生对英雄概念的认识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第二个中心通过阅读理解,了解不同写作手法下的英雄展现形式,便于学生掌握有关人物描写的手法。《英雄》这一主题下的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相同的主题、不同的写作背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和文章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英雄有着全面认识,了解描写英雄、展现英雄的不同手法。

(二)策略渗透,综合群文功效

群文阅读的量的增加,教学目的不再单一化,而是对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增加群文阅读的分量,充分体现群文阅读的功效。在对群文阅读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保底目标的设定和目标点的集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目标的设定来体现群文阅读“上不封顶、下设保底”的人性化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将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实施渗透,对学生比较阅读能力、综合阅读能力、概况阅读能力以及归纳阅读能力的培育非常有利。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可通过不同文章阅读中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断进行深化,达到概念圈的渗透、对照表的渗透等等。

(三)文章结构呈现,有机组合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个文章个体都需要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结构整体,才能完全体现群文阅读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和主题,通过对群文阅读的教学结构进行合理选择、反复阅读、举一反

三、分组递进的形式将文章有效呈现。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可以首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整个过程,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勾画出文章的内容情节。然后再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理解,并对每个故事的情节内容进行勾画,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不同文章的不同写作手法进行了解、学习甚至运用,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这种靠一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方法,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整体设计问题,实现横向联合

提问不仅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群文阅读的基础模式就是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带着老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寻找答案。以单篇文章做阅读基础,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取信息并进行信息整合是教学的重点。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阅读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多种问题的设计,横向联合每篇文章,以培养学生信息伸展、信息重整、信息评价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针对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是群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方法,一般有横向与纵向、形式与内容、相同点与不同点、精细与粗略等方面的比较。

五、结束语

群文阅读是传统阅读基础上的升级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短板补充。群文阅读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创新、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更是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这也是当前新课题的主旨所在。科学设计、合理开展群文阅读,为学生营造生态、健康、开放的阅读环境,使群文阅读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淋漓发挥是值得教育部门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淑娟.小学群文阅读教学需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07).[2]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学,2014,(10).[3]宋春晓.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面面观[J].语文学刊,2014,(24).

第三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生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功能各异,互为补充,无法替代。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群文阅读”将是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她最早是来自日本的“群书阅读”,被港台地区的教育先驱引进后,称为“多文本阅读”。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多篇课文教学以及班级读书会中的多本书阅读从形式上比较接近“群文阅读”。2012年11月底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群文阅读:赵镜中教授这样描述群文阅读,即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阅读教学。

小学群文阅读:小学群文阅读更侧重于以儿童的视野选择优秀儿童作品,以一定的议题将数篇或一本书或几本书组织起来形成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一堂课里或一定时间内读一组文章,发展阅读能力。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本课题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的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探索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及教学策略、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读本开发策略,探索儿童多种阅读方法。

三、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目的:

通过教师研究、实施小学生群文阅读校本课程,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师生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师生的人文素养。

(二)研究内容:

1、小学生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和策略研究。

2、小学生群文阅读中读写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研究。

3、小学生群文阅读校本读本的开发研究。

(三)研究价值:

1、改善学生阅读生活状态,满足儿童生态阅读需求。

现行教材中的很多“主题”,体现着成人世界的一种判断,一种价值观,或多或少有一种强加于儿童的味道。我们研究的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是以儿童的心理成长,精神发育与语言发展作为一个逻辑起点来设计群文阅读材料。这 2 些材料中的选文是儿童的视角,充满童心、童真、童趣,是儿童发现的眼光,是儿童自我的认知,是儿童精神的成长。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儿童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群文阅读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奉行发现至上,关注儿童的阅读体验与感悟,速读、体验与思辨,成为群文阅读实践课堂教学的核心关键词。在此过程中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多种阅读方式,比如: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批判阅读等。

4、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变革。

群文阅读的教学下,学生阅读文本的数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仅仅止于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应该一个推陈出新的划时代语文教学。

三、课题实施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阅读素养为追求,以实现课程标准阅读目标为指引,统整现行教材,引入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内外沟通,将课外阅读移入课内,以自编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读本为依托,整合课内外资源,开展系列儿童文学群文阅读的读写活动。

(二)研究方法:

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

(三)研究创新点:

1、改变传统教学观,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改变关注单篇文本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解析过度,微言大义的传统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更关注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策略、方法,教师让学生读,重在加强阅读指导。

2、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丰富阅读形态。

坚守两原则:大块读,大块悟;坚守三要点:抓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

3、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体。

整堂课培养学生更多阅读方式,比如:略读、浏览、跳读等,必须更多地尝试更真实的、更实用的类生活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的质疑、讨论、交流、将是儿童群文阅读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碰撞。

四、研究措施

1、加强学习,储备知识,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群文阅读是一个最大限度开放、最宽广度生成的阅读课堂,它需要教师有广阔的阅读视野,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开放的阅读胸襟,有灵活的教育机智。“认识你自己”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推动群文阅读的现实问题,教师如何自我定位是群文阅读成败的关键节点之一。这是必然是推动全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剂活水。

2、组建专家主题研究团队,引领教师快速成才。

开展了主题研究的教研活动,引进大量专家对老师们的课堂进行深入有效的指导,为教师搭建了“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教学”组的专业发展平台。

(1)请进来,送出去。邀请儿童文学相关的作家和语文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深入课堂指导;派主研教师及骨干教师外出接受培训。

4(2)项目驱动。以研究内容为目标,形成“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子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责任、研究计划,分段突破,整体推进。

主研人员分工培训参研教师,提供示范课和研讨课,促进主研人员主动学习。

3、进行联校教研,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为了确实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实现教师智慧共享,我们明确了以合作为基础、教研为主线、具体活动为载体、提高师生素质为核心的教研思路,构建了联校教研联合体。

4、开展小学生群文阅读研讨课活动。

“小学生群文阅读”的组文建群形式一般是“一篇带多篇多本”或“一本带多篇多本”,“小学生群文阅读”素材的主要来源为一切优质的儿童文学阅读素材,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指导,整组多元阅读资源,包括传统经典、优秀报刊杂志及好书。

5、构建小学生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6、开展小学生群文阅读活动,构建小学生群文阅读大课堂。

(1)开设文学阅读课。在校本课程里每班每周专门开设一节儿童文学阅读课,纳入课程计划,排入课表。

(2)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成立文学社团,聘请语文教育专家及儿童文学作家为师生授课、作讲座,培养文学骨干,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兴趣活动。开展分年段的不同阅读活动,比如:进行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的比赛活动。

(4)定期举办群文阅读活动月,每学期一次,每次一个主题,逐步形成传统特色。(5)拓展延伸让群文阅读走进学生生活。

(6)创办学校系列刊物,为师生提供交流展示平台。

五、研究时间

准备时间:2012年9月—2012年12月

论证课题 研究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 12月

实施课题 总结阶段:2014年 2月—2014年5月

结题鉴定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群文阅读校本化读本

3.小学生群文阅读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教学反思等)

4、小学生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5.小学生群文阅读读写活动案例集 6.小学生群文阅读教育叙事及论文集 7.师生儿童文学作品集

七、组织管理

(一)研究网络

学校的行政领导为指挥系统,做好计划决策、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工作。教导处、教科室为管理系统,做好组织实施、协调控制、检查反馈、总结推广等工作。全体参研人员为研究系统,做好阶段计划、实验探索、阶段报告、成果提炼等工作。

(二)研究人员

第四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最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新兴起的阅读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及阅读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突破性。主要方式就是语文教师和学生选择可能包含一个或几个话题的文章,然后围绕着这些话题进行阅读及讨论,进而总结出所学知识,最终达成共识。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以往的单一阅读模式,它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及写作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逻辑思考阅读概括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1群文阅读的意义

既然选择了群文阅读,那么,首先应该清楚到底什么是群文阅读。在这里需要引入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概念,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或是课堂上,让学生阅读一些性质相对相关的文章,这样可以节省学生大部分的时间。

以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共是十二本,平均每一本都有三十篇课文,一共就是三百六十篇,如果每一篇课文最少500字的话,那么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阅读的字数就有十五万,这里并不算课外读物。这样的数字对于小学生来说任务量十分巨大。小学教师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采用了群文阅读方式,教师会把一些写作手法相似或是内容相似的课文进行归纳整理,之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降低了学生任务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2群文阅读的策略

(1)教师进行巧妙组文。教师在组文上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孩子能否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而且在阅读之后是不是有想要与别人交流的欲望。如果孩子在阅读后想与别人交流,阅读前有想要阅读的想法,那么教师的组文就是成功的,反之则为失败。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如若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不应像以往一样对于不会的地方立刻提问,应该要求孩子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或是指导学生主动请教他人或是主动查资料。长期良性发展,孩子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就会有阶梯型的提高。

(3)组文的文本多样性。文章的体裁有很多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淘汰掉以往对于单一性文章的选择,尽量让学生阅读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文章。教师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外可以对一些描写文章内容的诗歌或者是绕口令进行普及,让文章更加的多样,让学生语言的认知上能得到发散和升华,同时也表述了文章的特点,以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阅读倦怠和审美疲劳的状况。

(4)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教师传输知识的载体,但是新课标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发挥主导作用,适当地问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之后进行小组的合作式研究。同时教师应该在阅读中设计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尽快且高效的提炼出文章中的信息,掌握阅读的多样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且合理的对孩子进行评价,在提升孩子对学习的信心的同时激发出对学习的热情。

3群文阅读的方式方法

3.1文章的提取

群文阅读的教学中文章的提取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教学方式的首要条件就是老师要选好文章,教师在选取文章的过程中要分外注意。虽然在群文阅读中给了教师在组合材料、选择材料和呈现材料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如何才能把一组文章恰当的组合出来就成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一般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状况、能力情况和新课标的标准预先设置好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以文章的内容、体裁、作者人文和语言形式以及表达方式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科学的搭配,注重整体效果和文章层次性。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在语文素养的积累上更轻松。只是在文章组合数量上不要选择太多,五篇左右是可以足够孩子消化的,也能满足教师在教学中的要求。

3.2主题的开发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一般每个单元都只有一个主题,那么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时,可以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开发,以书本中的主题为基础,进行补充或扩展,让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对该单元的主体进行认识。

3.3文章的呈现

群文阅读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以往传统阅读模式中文章形式和主题都略为单一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如何举一反三,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一次性阅读的文章相对较多,所以在文章组合呈现给学生的时候应该是有一定层次感的。单纯无序的文章组合与以往单一的阅读方式并无不同,还会给予学生无形的压力,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排斥,这就起了反效果。教师在文章排序时最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容易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容易教授。

3.4方法的指导

中国有一句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时应该学会教会孩子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要比直接交给孩子答案要重要得多。我国目前的教育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学生记住了,但是课下面临类似的问题就又不会了,这就是孩子只记住了问题的答案,并没有真正学会解题的方法。所以在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在阅读时对信息的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让孩子在面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时不至于毫无思路。

4结语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实施群文阅读式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多读书,而是要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学到方法,进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在语文的学习上产生兴趣,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18).[2] 林芳.试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07).[3] 徐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12).

第五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摘 要: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阅读教学形式,是由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向多篇多文本阅读教学形式的转变,因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成了众多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有效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群文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才能有序进行。心理学家皮尔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都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视阅读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读。谈到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内容涉及面广、健康有教育性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让学生以自主的心态投入阅读,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例如在上完群文阅读课《金色的鱼钩》、《丰碑》后学生对长征中发生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相关故事充满好奇,主动找相关书籍阅读并熟练讲述。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阅读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和引发阅读热情。

二、准确实际地定位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关系到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能否落实的关键。如何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首先要吃透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其要义,只有领会其要义,准确把握阅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才会准确。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情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准确的目标定位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面、学习能力、思维发展等,目标不能设置得过高也不能过多,否则课堂上很难落实。

三、有效合理地选择教学文本

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一定要选好文本,有的放矢。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元开发,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寻找文本关联,巧妙选取文本,还可以根据文体和需求选择课外文本。因为群文阅读首先是群文,然后是阅读,所以首先要选好文本,围绕一个主题把多个文本聚在一起,这给了教师选择文本、组合文本、呈现文本极大的自由度。依据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本,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根据预设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从文章内容、作者、题材、人文内涵、语言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选取文本,进行科学搭配,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本的选择更趋合理,更好地为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服务。文本选择切忌贪多不消化,一般在一节课中安排四篇左右的文章即可满足阅读教学需求。由于文本数量较多,需要将这些文本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给学生,才能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文本主题和特点,按照篇幅由短到长、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主题层层深入的原则呈现文章。这样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有序的文本共读中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对群文主题的认识更全面、深刻、准确,还可以学到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

四、努力精心的设计教学议题

一组选文中可以设计一个或者多个仪题,一个好的议题既能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议题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具备可议论性特点的议题,可议论性就是给予读者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的见解。具体到群文阅读课堂上,就是群文的议题要为学生和教师深入探讨多文本提供积极参与的空间。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性特点的议题,对同一议题的多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增长知识,发现特征及规律。比较阅读时可以进行形式的比较、内容的比较、相同点的比较、不同点的比较等。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备迁移性特点的议题,指导学生将从重点学习的文章中获得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要学习的一组文章之中。中间也可以穿插具备冲突性特点的议题,针对群文的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思想观点,在学生感到疑惑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中解决疑惑。群文阅读教学从“一篇”走向“一群”,采用“议题”而非“主题”作为选择文本、结构课堂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样的阅读教学为适应课标的要求探索到了一条捷径。

五、适时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学生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评价实施得好可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思维轨迹,树立阅读信心,提高阅读的兴趣,使评价过程称为一个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过程。那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适时有效评价呢?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活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互动中学生的语言、自身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评价。其次,教师要用激励和欣赏语言进行适时评价,群文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的激励与欣赏评价对学生来说不只是简单的激励语言,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再次要让学生评价学生,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彰显同伴的欣赏与反思,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学会用别人的长处丰厚自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卞国湘.群文阅读的实践与研究[N].2011(1).[3]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4]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5]冯学敏.教学新模式――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下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范文大全)

    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界定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

    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策略 熊社昕 “群文阅读”是今年青教会学习的一个主题。任何主题都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绝对不是唯一。那么,哪些课文适合于群文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可以以什么为“......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5篇)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 小学语文中开设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速度,同时增加阅读的数量,可谓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倡导小学生多阅读不同种类......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说起阅读教学,老师们并不陌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教师抓字词教学、抓......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也在这条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让学生在不同作者相同主题、......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群文阅读指将单元内几篇或较多数量的文章重新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以总目标为导向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身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有感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有感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王正芳 李瑛 摘 要: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以有效教学为......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学 但秋 摘 要: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已逐渐普及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