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时间:2019-05-13 03:0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第一篇: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教师:黄学辉

人们的日常阅读活动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即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实施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其具体意义如下。

1、合理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阅读多篇与教学相关联的文章。通过尽可能多的阅读来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模式,也是一种值得传承的宝贵经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十分重视。但是,仅靠教材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共有语文教材12册,大约每册含包30篇课文,以每篇500字来计算,小学语文教材的总阅读量大约为15万字,用6年阅读这些文字显然不够。实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使得学生在一堂课当中能够阅读大约五篇文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拓展阅读覆盖面,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恰当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知识诞生。为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大量的有用信息,就要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作为一种技能,快速阅读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与训练。而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一篇大约500字的精读课文一般需要花费两个课时,即使是略读课文也得需要一个课时,这种缓慢的阅读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个课时之内阅读大约五篇文章,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目前国内小学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解一篇课文要花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读完了,也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在剩余的时间内只能不断提问、不断讲解,学生也只能被动回答、被动听讲,由此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一堂课中可让学生阅读大约五篇文章,且内容多样,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陈述、多倾听,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产生阅读的积极性。

4、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读得更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提出的建议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重视朗读和默读。

目前我国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都集中在某节课上的某篇课文中,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有感情的朗读,可谓是一种精读与朗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精读的优点很多,但是群文阅读,更容易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让学生读到不同风格的作品,并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式来实现阅读的多样化,使略读和默读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深入阅读提供了可能。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阅读文章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筛选好文章,通过确定一个主题而将多篇具有相关内容的文章集聚起来,进而避免了阅读内容的杂乱无章。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中找出阅读主题。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等,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背景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地筛选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阅读材料。

2、根据结构层次来设计和组合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筛选好的文章有机地组合起来,不能将多篇文章毫无顺序地拿来让学生阅读,应按一定的顺序、结构将文章排列起来,以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依照文章的主题及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阅读、分组递进式阅读、反复重读式阅读等。例如,以“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让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的各种经历,然后师生一起画出文章内容和情节的结构图;继而,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后再阅读《七颗钻石》和《犟龟》等相关文章,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每篇情节和内容的结构图,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文章中所存在的相同的表达方式。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3、设计问题

提问可促进学生思考,同时提问也是教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先让学生进行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多篇文章视为一个阅读整体,并设计出具有比较性的、迁移性的或者是冲突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将多篇阅读文章联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重组、延伸、鉴赏和创意等多种阅读素养。

设计比较性的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比较方法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内容与形式比较法、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法、粗略与精细比较法等多种。

三、结语

开展群文阅读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为教师创造出新的教学空间,同时也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机遇,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第二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摘 要: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阅读教学形式,是由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向多篇多文本阅读教学形式的转变,因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成了众多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有效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群文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才能有序进行。心理学家皮尔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都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视阅读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读。谈到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内容涉及面广、健康有教育性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让学生以自主的心态投入阅读,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例如在上完群文阅读课《金色的鱼钩》、《丰碑》后学生对长征中发生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相关故事充满好奇,主动找相关书籍阅读并熟练讲述。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阅读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和引发阅读热情。

二、准确实际地定位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关系到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能否落实的关键。如何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首先要吃透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其要义,只有领会其要义,准确把握阅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才会准确。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情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准确的目标定位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面、学习能力、思维发展等,目标不能设置得过高也不能过多,否则课堂上很难落实。

三、有效合理地选择教学文本

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一定要选好文本,有的放矢。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元开发,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寻找文本关联,巧妙选取文本,还可以根据文体和需求选择课外文本。因为群文阅读首先是群文,然后是阅读,所以首先要选好文本,围绕一个主题把多个文本聚在一起,这给了教师选择文本、组合文本、呈现文本极大的自由度。依据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本,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根据预设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从文章内容、作者、题材、人文内涵、语言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选取文本,进行科学搭配,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本的选择更趋合理,更好地为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服务。文本选择切忌贪多不消化,一般在一节课中安排四篇左右的文章即可满足阅读教学需求。由于文本数量较多,需要将这些文本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给学生,才能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文本主题和特点,按照篇幅由短到长、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主题层层深入的原则呈现文章。这样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有序的文本共读中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对群文主题的认识更全面、深刻、准确,还可以学到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

四、努力精心的设计教学议题

一组选文中可以设计一个或者多个仪题,一个好的议题既能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议题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具备可议论性特点的议题,可议论性就是给予读者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的见解。具体到群文阅读课堂上,就是群文的议题要为学生和教师深入探讨多文本提供积极参与的空间。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性特点的议题,对同一议题的多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增长知识,发现特征及规律。比较阅读时可以进行形式的比较、内容的比较、相同点的比较、不同点的比较等。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备迁移性特点的议题,指导学生将从重点学习的文章中获得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要学习的一组文章之中。中间也可以穿插具备冲突性特点的议题,针对群文的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思想观点,在学生感到疑惑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中解决疑惑。群文阅读教学从“一篇”走向“一群”,采用“议题”而非“主题”作为选择文本、结构课堂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样的阅读教学为适应课标的要求探索到了一条捷径。

五、适时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学生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评价实施得好可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思维轨迹,树立阅读信心,提高阅读的兴趣,使评价过程称为一个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过程。那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适时有效评价呢?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活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互动中学生的语言、自身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评价。其次,教师要用激励和欣赏语言进行适时评价,群文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的激励与欣赏评价对学生来说不只是简单的激励语言,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再次要让学生评价学生,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彰显同伴的欣赏与反思,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学会用别人的长处丰厚自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卞国湘.群文阅读的实践与研究[N].2011(1).[3]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4]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5]冯学敏.教学新模式――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第三篇: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策略

熊社昕

“群文阅读”是今年青教会学习的一个主题。任何主题都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绝对不是唯一。那么,哪些课文适合于群文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可以以什么为“群”呢?综合大家思考与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一、哪些课适合“群文阅读”?

1.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我这样理解:“精读”是“渔”,“略读”是“鱼塘”。略读课更强调老师要少讲,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略读教学中删繁就简,提供多篇文章,就是扩大了“鱼塘”,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中一展身手。

2.短小精湛的寓言、古诗等:一首古诗就几十个字,完成朗读、理解、背诵等都不难,完全可以扩大信息量。实践证明,增加相关的古诗文更能促进对本诗的领悟。另外,寓言等其他小品文也篇幅短小,也可以进行群文阅读。

3.精读课文的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在精读课的第二、第三课时,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从本课的内容、重点、读法、写法等为线索,设计一个“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巩固本课学习重点。

4.课外阅读主题:老师从自己的课外阅读中,找出能打动自己,或者感受较深的一组文章推荐给学生,一起来阅读,“要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相信,老师教这样的文章,会有自己的感受;除此之外,根据学生活动、时事、认识、实践等,也可以开展相关的课外“群文阅读”。

二、“群文阅读”以什么为“群”? 1.以“主题”为“群”:以“主题”为“群”是最常见的做法。比如以“母爱”为线索,串起很多母爱的文章。但是,如果只有内容的堆砌,群文阅读的价值会打折。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因为中、高年级的孩子大多有了一定的自读能力。试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后,老师列出与本课相关文章的“书单”,大家完全可以在课外阅读,就不用去挤占课内的宝贵时间了。如果一定要安排课内读这些书或者文章,更重要的是提供学生读后的交流讨论平台。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老师带领下一起读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文学是多么有趣,阅读是多么的有意思。

2.以“阅读方法”为“群”: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概括”、“批注”、“浏览”、“朗读”等。比如某课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怎样写“批注”:“批注”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写,运用哪些方法记录,写在什么地方„„学习了方法后,再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读另外几篇文章,也许这“群”文章主题不一定相同,但“这一阅读方法”是可以举一反三的。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大家虽注重“阅读方法”,但很少有“阅读方法”训练课,这种类型的“群文阅读”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

3.以“表达方法”为“群”:“课文写了什么,读一读就明白了;课文是怎么写的,这可是个秘密。”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能弄明白,了解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更是“语用”课堂的一种体现。“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强调的就是这一点。以某篇课文最有特色的写作方法为“群”,让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领略这种写作方法的“妙”,比某节作文课生硬地提示“写作方法”要生动得多。

不少老师把“以表达方法”为“群”的阅读课与作文课紧密相连,实现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4.以“认识”为“群”:通过多篇文章的归类或比较,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比如学习《太阳》一课,补充阅读儿歌《种太阳》、课文《太阳是大家的》、描写太阳的古诗,侧重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小品文与想象文之间的区别;学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联系以前学的课文《称赞》以及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表扬鼓励与严肃批评都很重要;学习了《钓鱼的启示》,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补充其他读物,还要认识到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还得打破常规„„

第四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说起阅读教学,老师们并不陌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教师抓字词教学、抓课文分析、抓课后练习题。但是,很多学生仍然是阅读题不会做,习作语句不通,离题太远。这是因为学生阅读“量”明显的不足,加上花时多、见效慢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单一。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紧靠课内阅读,远远达不到标准。语文课程的教学要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用课内方法指导课外自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一定阅读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是由树人教育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发起的语文课程改革。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课堂里,让学生阅读的几篇文章,肯定不是随意放在一起的,这几篇文章有一个共性的依据,这个共性的依据就是群文阅读的“议题”。“一组文章”说明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文本不是一篇文章,至少要用到两篇,一般是三五篇。当然如果一节课,只出示三五篇课文让学生读读而已,只有阅与读,没有教与学,也不是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系列文本,结合议题或者相关任务,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讨论、发现、练习。

二、如何确定议题组合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不是随意而定,议题的确定是有一定依据的。群文阅读教学,文章组合议题是多角度、多面化的。

1.我们可以把“作家”作为议题。例如: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我们可以再选几首李白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对比阅读,体会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之间关联,李白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在学习《七律长征》时,将《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放到一起阅读,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情怀和抱负,走近诗人毛泽东。

2.我们可以把“同类体裁”作为议题。例如:把几篇童话故事放在一起,三年级上册的《去年的树》《牛肚子里旅游》,我们可以把“童话中有趣的角色”作为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丰富学生对童话形象的认识。

3.我们可以把“阅读策略”作为议题。例如:把《总也到不倒不了的老屋》《田鼠太太的项链》《不留余地的狼》《公主的猫》放在一起阅读,将“一边读,一边猜”作为议题,在讲精读课文《总也到不倒不了的老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猜,归纳预测的方法,探后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其他三篇文章,从而加强对这些预测策略的学习与运用。

4.我们可以把“写作手法”作为议题。例如:把《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组合在一起读,拟定一个议题“奇妙的中心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了解中心句的作用、表现形式,学习抓中心句,学会利用中心句归纳主要内容。把《落花生》《白杨》《梅花魂》《桃花心木》放在一起读,学生就能找出文本中的写作手法上的特征----借物喻人。

5.我们可以把“人文主题”作为议题。例如:可以把“父母的爱”作为议题,把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可以把“快乐的童年”作为议题;可以把“珍贵的友谊”作为议题;可以把“美丽的大自然”作为议题。

6.我们还可以整合课本单元的课文,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我们可以将议题拟定为“古诗词中秋天”。第五单元《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们可以将议题拟定为“观察中的发现”,运用课本中的选文进行单元延伸、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三、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温儒敏教师提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1+X”的办法。所谓“1+X”的方法,就是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文阅读的文章。温教授提到的这种阅读教学方法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不谋而合。这里的“1”就是议题的生发点,它来源于教材;“X”是这一议题的补充文章。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呈现和运用这几篇文章进行教学呢?

1.一篇带多篇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最典型的一篇文章,围绕议题找出文本在思想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接着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其他几篇文章,发现它们在思想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概括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达成共识。

2.群文共读

所谓群文共读,就是让所有的学生一次性读完所有的文本,然后开展文本之间的比较。在课堂上,首先,出示将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和所有文章一同呈现出来;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阅读群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概括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达成共识。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求同存异”。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找出异同之处,最终交流、概括、整合达成共识。大部分群文阅读教学都遵循一个基本课堂教学流程:阅读、比较、交流、整合。

第五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也在这条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让学生在不同作者相同主题、同一作者不同文本、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的形式中进行群文阅读,旨在让学生在群文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得到收获。实践证明,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的学习非常有效,我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创新。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一种新型模式被提出来的时候,讨论和尝试的人就会数不胜数。

一、初探

1.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群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中有三篇是写老师的文章,我把这三篇《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和同步指导中的阅读材料魏巍的《我的老师》组织起来,主题是“难忘的老师”。在连续的两节课80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完成四篇文章的阅读,并书面完成老师的两个阅读任务:(1)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喜欢的理由是什么?(2)在关于老师的记忆中,相信你也储存了许多珍宝,把你最美的记忆捧出来与大家分享。上课过程中,老师除了开头布置阅读任务、中途巡视学生阅读情况,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记录、答题,也可以说是两节很清冷的课。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们来看看学生们的答案吧。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最喜欢刘老师,理由是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心中没有“差生”的概念;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最喜欢孔子老师,理由是他教导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关于记忆中的珍宝,学生们或喜欢善良温柔、心灵手巧的赵老师,或喜欢有时严厉有时幽默却又和蔼的王老师,或喜欢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陈老师,还有学生喜欢会讲冷笑话的孟老师。从学生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看,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他们喜欢内心具有平等精神的老师,喜欢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学生们的语言是稚嫩的,但感情是真挚的。他们用带有诗意的语言写出了记忆中的“珍宝”,那些教给他们真、善、美的老师,永远留在他们记忆的沙滩上。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和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在这样的群文阅读课上,老师没有不停地追问,没有不停地对知识条分缕析,学生怀着对老师的思念,用各自的情怀保留了一种心境,成了一个精神丰盈的独立的个体。2.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

如果一开始以为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只有静默地阅读和翻看,那想法必定有失偏颇,“教有千法,读为上策”,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体会语文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选择和组合文章的能力,将文章进行筛选、整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外联系到生活。群文阅读对学生是新的挑战,对教师更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关于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我选了老舍的文章。在人教版的教材中编者一共选取了老舍先生的七篇文章,数目可观。包括《猫》《母鸡》《趵突泉》《草原》《林海》《北京的春节》《养花》,这些文章有写生物、写风景的,更有写风俗的,既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又体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在上六年级上册《草原》一文时,我把文章进行了融合,以同样出自《内蒙风光》的《林海》入题,抓住文本中“绿色”这一意象,为学生们呈现了《风景区》《五月的青岛》《非正式的公园》《济南的冬天》等一组文字,通过反复地朗读,巧妙地把时间交给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感受作者悦人悦己的“乐活”情怀。老舍先生对绿色的喜爱,正源于对生活的挚爱,那种随风灵动的色彩,将在六年级的学生心里留下重彩的一笔,为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对老舍文章主旨的把握,埋下伏笔,多一份笃定。我想,理解作者最好的方法,不过就是让学生在更多的文字对比中感知和升腾。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中指出,小学里的正当的文学教育,其中的一个作用是:唤起儿童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老舍语言的通俗易懂与幽默风趣把文学和儿童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老舍语言的诗性之美就可以唤醒儿童对文学新的兴趣和趣味。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老舍的文章当作一颗颗珍珠零散地教学,尝试从“单篇的精读”走向“群文阅读”,需要的就是老师下功夫地发掘和串联。这样,老舍的文章便成了一条光彩熠熠的项链,成为儿童感受生活、认识母语文字之美的开始。

3.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式群文阅读

六年级上册有一篇文学大儒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同为人母,初读之,已顿生感怀,再入文本,不觉泪眼婆娑,学生又有怎样的阅读体会呢?他们会如何感悟和表达?是想说说不出来的伤感,还是不知从何说起的忧戚?群文,给予了我方向。教学之初,我用心阅读了季老先生的《留德十年》,从中体会心有梦想的作者留德的缘起,追梦途中历经的孤独、战争和思念,《怀念母亲》正是其中的一个篇章,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恰好在季老先生《赋得永久的悔》中也充分地流露了出来。“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的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这简简单单却充满情感的内心独白,让六年级的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思母之切”,也学会了情感的表达。一个平时淘气好动的男生不能自已地说:“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就只要在母亲的身边就好。”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堂课,在石进《一个人的时光》轻音乐的萦绕中,学生们读懂了母爱,读懂了一个游子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挂念和愧疚。不同文本中的情感复现,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母爱缺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报终天之恨”。这其中深切的自责和悔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用爱的方式进行心灵的触碰。

二、收获

从课内的单元整合,以增加阅读的整体性,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到一篇带多篇,确定核心主题的“主题阅读教学”。再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作者的内心、阅读世界的整本书阅读,这条路我们在旖旎中前行,沿途都是学生们学有所得的笑靥。想到朱永新教授的两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群文阅读也因此彰显了它的魅力和意义。

1.从单篇走向整本书阅读

群文阅读就好比是一个能量巨大的磁场,它吸引着学生们踮起脚尖伸长脖颈,满是好奇心地想去作文的世界里一探究竟,比如上完《怀念母亲》,学生们被季老先生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所吸引,一个劲地问我:“老师,季老先生这么想念母亲,为何还要远走他乡?”“他在求学的时候,还有没有其他怀念母亲的文字?”当然,最好的答案在书籍里!我顺势把书放在讲台上,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前来借阅了。在这期间,他们经历的不是一个“被告知”“被接受”的过程,而是一次主动参与、寻求、探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在兴趣的带动下,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最终得到心灵的张扬,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这必定促使更多的学生,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长此以往,也就不难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从自我感悟走向群体性分享

在班级中尝试过群文教学的老师,一定会发现,班上的学生慢慢地会更愿意把自我的感悟向同伴去倾诉和分享。他们不再拘泥于自己狭小的空间、狭隘的品读,而是在书籍中寻求自己或者同伴的影子,随着书页的增加,学会体会他人的心智变化,自我的精神成长,读懂他人也更了解自己。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我,在书中发现自我,或检查自我。”在这种阅读期盼的带动下,班级的读书会也得以更生动地开展,想起之前《城南旧事》的读书交流会,班中涌现了多少个小英子啊,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绕着“秀贞疯不疯?”“宋妈爱不爱栓子和小丫头?”“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不是坏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会惊讶于学生们读书的细致,那些细枝末节的线索全部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并透过英子的双眸,读懂了宽容,读懂了母爱,读懂了人性,读懂了善恶之间内心的挣扎,读懂了万事万物矛盾的存在!在群体的分享中,学会的是平时生活所不能教给他们的道理,或者说是平时生活中他们没有留意和察觉到的真谛。在群体的分享中,他们的思想更深邃,目光更长远,书香气更浓。

3.从单一积累走向多元化创作

教学久了,就会发现从来没有单独的读,也从来没有单独的写,写作往往是在阅读积累和言语表达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在群文的指引下,班级学生的写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我出示了不同篇目中关于绿的描写片段。比如《五月的青岛》中“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短句的运用使得绿色富有跳跃的节奏感和语言的音韵美。《风景区》中“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画面的切换,给了人无限的绿意和身临其境的感觉。《草原》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比喻的方式,展现了水墨山水画一般灵动的色彩……在多篇阅读的基础上,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练笔的环节,写一写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抹色彩。跟以往单一的课堂小练笔不同,学生们学会了借鉴和积累,笔下的色彩更丰富,更有层次感。我不禁想,群文阅读单单只是丰富了他们的文字吗?这何尝不是在丰盈着他们的人生?

三、思考

1.群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是确定教学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根据适合的议题萃取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怎样选取文本,多个文本怎样组合在一起呢?我觉得首先要遵循“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原则,要求教师千方百计寻找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有效搭建学生生活与文本沟通的平台,把群文阅读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其次,选取群文要有线索及议题,就像“珍珠项链”那根丝绳,那根丝绳可以各式各样。基于教材的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本身就有议题。而基于自我建构的群文阅读教学,则需要教师多角度确定议题,从而围绕议题精选文章。(1)从文章内容角度定议题。如把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二泉映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可以“读了课文,你的感悟和启示是什么?”为主要议题。以第一篇教学带后两篇,这样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议题。例:以成长教育为议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议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等。(3)从表达方式角度定议题。如:将《落花生》《白杨》《桃花心木》等文章组合进行群文阅读,以“借物喻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要议题。在“议题”的确定上,应尽可能开放,涉及的面广一些,大一些,并且“议题”最好不出现倾向性的观点指向,这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都有话可说,给学生以最大的发挥空间。

2.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指向”是建构写作素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和谐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说阅读是一种手段,那么写作就是目的。群文阅读只是写作能力中的一个因素,一个从多篇文章中学习和发现的因素,是一种手段和过程,提高写作水平才是目的和归宿。(1)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渗透篇章构思。群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学习写作知识,要进入到实际写作的篇章构思,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段”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几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怎样构思,怎样行文。(2)群文阅读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写作实情。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学生阅读理解上的学情,同时也应该考虑他们写作实践中相关问题的状况。这样,在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时候,才会切中语文教学之根本。(3)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做到“点面结合”。群文阅读中的写作知识传授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在每一组阅读材料中要确定切合学生的“点”,重点剖析“点”,兼顾全篇及多个文本统筹规划。从整体层面,尤其是从写作素养建构的层面,思考、细化语文之写作教学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建构写作素养。

3.有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必须拓展教学时空 群文阅读教学所呈现的文本多,同时又倡导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发表观点。阅读文本、交流讨论、自我反思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教学时间,如果仅用40分钟的时间显然是不合适的。我觉得宜推行60~70分钟的大课,同时进行课外阅读延伸。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写作能力的效果。综上所述,饶有趣味的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对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多篇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为他们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我想群文阅读的价值绝不只是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教学的主动思考和理念的自动更新,相信这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会带给学生真实的惊喜,让学生成为有阅读情怀的鲜活个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崔峦《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解读》

3.冯学敏编《‚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4.冯学敏编《‚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下载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有感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有感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王正芳 李瑛 摘 要: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以有效教学为......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学 但秋 摘 要: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已逐渐普及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工作报告 东方红小学群文阅读课题组 《构建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7月提出,2014年12月被四川省教育科所普......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实施策略 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和资深的语文教师,我一直想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学校进行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

    群文阅读的意义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周进一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形式,与传统的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教学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群文阅读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群文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广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开展群文阅读迫在眉睫,寻找教材文章的差异,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以教材为引,拓展课外阅读教学;围绕阅读主题,扩大......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五篇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新建小学 程燕萍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开展小学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要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的思想和实践。群文阅读改革了单篇文章阅读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把相似的文章或片段放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