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
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学、研究、学习活动。校本研修是建设特色学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障学校持续不断发展、维持学校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推动力量,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办特色学校,办适合学生的教育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学校发展规划,以教师素质建设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明晰学校领导在研修中的角色定位。
1、校长切实成为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
校本研修关系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校长必须成为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并将校本研修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应为校本研修“出思想”、“建体系”、“立机制”,而且应亲历亲为,走在前面。“出思想”即定位研修方向;“建体系”即分析研修内容,层层分工,分步实施;“立机制”即在校长主导下,建章立制,确保校本研修有序有效进行。我校校长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首先,校长坚持定期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在班子会上认真学习、研讨校本研修的文件和要求,领会精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其次,校长经常利用学校教职工集中学习时间,带领全校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文件,讲清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全校教师转变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提出教师校本研修相应的要求。再次,校长充分利用学校教研活动、学习研讨的机会,积极深入课堂听评课,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亲自参与学校县、州十一五、十二五教育教学课题的研讨等等,从校本研修引领者的角度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全面开展。
2、组建管理机构,逐级管理,分层负责
要推动校本研修深入开展,学校的管理结构应该明晰有效。各级管理人员的学科教学指导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至关重要。只有把握好自己所负责的学科的知识体系,明晰该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掌握基本的教学模式,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基于校本研修有效管理的目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构建教导处、教研组、大科组(语、数、外)三层网络体系,实行塔式管理,分层负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及时调整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机构,保证校本研修活动有序有效正常运行。从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以来,学校一直选派管理能力较强的老师,担任各级主管,并保持任职的稳定性,在学校的校本研修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激发教师在研修中的主体自觉
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体自觉,是校本研修具有实效性的关键。学校组织校本研修工作,必须积极调动教师的主体自觉,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师切实体会校本研修的效果。
1、关注教师需求
教师是一个“完整”的人和“人际”的人。要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我们就应当关注教师的心理需要。在认知需要上,要引导教师找到自身发展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之间的差异,有目的地选择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炼成研修主题,通过校本研修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满足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使教师有所收获,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兴趣。近几年,结合“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我校积极开展教师教研需求的调研,为教师提供实现自身发展需要的有利条件,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主动研修的热情。同时,我校本研修的奖励机制比较健全,包括《教研奖励制度》、《外出培训制度》、《课题研究保障制度》等,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本研修活动中。同时,将教师参与研修的过程考评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有奖励,有督促,有效推进全员研修工作的开展。
2、实施团队激励
激励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能力,还取决于受激励的程度。而团队激励是团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提升教师主动参与校本研修的有效措施。我校一直注重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建设优质团队。年度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注重了团队发展的过程性轨迹;研修过程以茶话会、轻松游戏、愉悦展示等方式,激烈教师团队参与各项活动,为教师成长打开了一扇合作之门,激励教师向着更高的目标成长和发展。
三、把握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突出实效性。
1、科学、灵活,明确地制定校本研修目标。
唯有目标明确的校本研修,才能达到预期的、良好的研修效果。研修具体目标的确定应当兼顾学校中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 重视教师差异性,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进而使校本研修具有针对性。我校在制定校本研修目标时充分考虑不同教龄的教师对校本研修内容需要的差异。教龄在10年以下的青年教师 ,充分满足他们对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等方面获得提高的要求;教龄在10-25年的教师,晋升职称的愿望很强烈, 确立能有效的帮助他们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的研修目标,激发了他们校本研修的热情;教龄在25年以上的老教师,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保障了他们参与校本研修的兴趣。
2、确立实效研修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研修活动。
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核心。校本研修只有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才能实现校本研修的目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指导教育教学,也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的热情。研修形式,作为一种操作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研修目标的达成,影响着研修的效果。我校围绕延边州“十一五”教研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始终带领教师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材料,同时校长、主任走进教研室,指导各教研组,共同诊断问题,制订研修方案,使培训紧密与教研、科研相结合。为引领教师的反思,学校还推行“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反思模式,立足课堂,贴近实践,因而呈现了较高的研修参与度和关注度。我校除了每学年常规的组内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之外,依托课堂还开展了多种专题课堂研讨活动,如“远程教育资源利用” 研讨课、“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课、“常态课”听评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小班化分层次教学”研讨课等专题活动,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通过自评、互评、互研互促,共同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每学期学校要求教师都要认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一篇,并由教导处组织进行评选,获奖人员在教师节上给予表彰。
3.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强化校本研修的深入
把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整合起来,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有利于一并解决当前教研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无主题、一次性的研修活动相比,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在研修目标方面更具针对性,在研修过程中更具参与性和生成性,在研修效果方面更能体现连续性与渐进性。
课题来自教师切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以课题研究促进校本研训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我校要求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在完成延边州“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之后,又申报了延边州“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和汪清县“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设计研究》,在全校范围内以课堂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以学校制度和管理重视为保障,以实效的问题设置和多形式的研修方式为前提,以教师的主动研修态度为动力,必将扎实推进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我校的校本研修,在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支持、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全力配合下,稳步开展,使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教学进一步得到优化,学校的面貌年年呈现新气象。
第二篇: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修
如何开展有效校本研修
一、明晰基本概念
(一)校本研修是什么?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在学校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进行同伴互助、专业和专家引领、实践中反思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三)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
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涉及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四)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五)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
1、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但是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校本研修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六)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
1、自主研修。自主研修即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自主研修的质量主要取决与教师自身对学习的期望值的高低。自主研修的方法主要有读书、撰写反思等。这里的读书不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更要阅读自己专业之外的“闲书”,它可以含盖历史、哲学、艺术、文学、科学等等,只有通过我们大量的阅读,不断吸收前人优秀的知识沉淀,充分领悟知识结构的脉络与延伸,才能做到自己教学的厚积薄发,才能走出一生只是教书匠的桎梏,另外,撰写反思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整理教学的得失,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达到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目的。
2、集中研修。集中研修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的一种集中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把自己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什么样,集中研修活动将发挥这重要的作用。这期间研修的主要内容将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教育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校外专家的专业讲座和引领活动,学校特色教育的培训和强化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校组织的集中研修,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教师自主研修的辅助,是团队研修的提高。
3、团队研修。团队研修是指以同学科为单位或专题小组定期开展的研修活动。它是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团队研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成败。团队研修具有同伴互助的资源优势,具有问题课堂化的特点,具有研修交流共成长的特长。团队成员的构成一般为同学科教师组成,或由其他学科参与的半开放形式。组成时间原则上保持一段时期的稳定,要定期进行团队之间的交流和互换,以保证团队知识结构,成员构成,关注论点的新颖和质量。它们研修的主要内容一般为教师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难题,团队教师要围绕研修主题开展问题的定向研修,使每位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授课水平得到提升,达到在研修中成长的最终目的。目前团队研修值得借鉴主要活动方式是以团队的研修主题作为观课时的关注点,议课时围绕着研修主题以及课堂中学生学习状况为依据,以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对授课教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探讨,最终达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每位参与者自身素质的目的。
4、区域研修。区域研修是指以中心学校为中心,定期开展校际之间的研修交流活动,甚至是以区市为中心,进行大型研修交流活动。它是对学校集中研修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完善。这类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优秀研修团队活动展示,各级优质课交流研讨活动,研修成果经验交流活动等等。
5、网络研修。网络研修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开展的交流、学习、论坛等研修活动,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而逐渐被人寄予厚望的一种研修形式。也是未来教师开展研修活动的发展方向。这种研修活动是充分利用互联网那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独特优势,把能够上网交流的教师、专家、家长甚至教育管理者”一网打尽”,以快捷的速度,海量的信息,把参与研修的教师迅速地集中起来,达到资源共享、沟通无限、共同研修的目的。
(七)校本研修的四种载体
1、以即时案例为载体的个体反思研究
现代教师培训应当采用“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是造就经验教师和专家的必由之路。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堂即时案例、教学随笔等内容的撰写,能有效促使教师自觉反思,将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不断增加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
2、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
实践性智慧是缄默的。它蕴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讲授获得,只能在具体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师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课例为支撑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研修活动中的课例可以由常态课、教研课、精品课等不同层次组成。不论采用哪种形式,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要想有实效,都要围绕选定主题、实践主题、反思主题、完善主题的循环往复的基本过程。
3、以互动研讨为主要形式的专题性研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历其中,感同身受。围绕一个专题在进行研讨时,一定要让每位教师在提前准备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把被动的听转变成主动的说,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自修、倾听、内化、表述的过程,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
4、以问题为先导的课题行动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效果。
我们本学期以引领校本研修为切入点的集体预约调研,选择的就是基于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通过研修主体前期动起来,形成校级校本研修的初步结果,我们再参与其中,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引领,提高校本研修活动的实效。
(八)校本研修的三种转变趋势
1、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研修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研修。
2、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研修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研修。
3、由以单一封闭的个人研修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修模式。
二、了解基本步骤
三段七步式---在《沙河口教育》第2012年第4期,总期第74期第16页。三段七步式是个范例,可以有所改变和突破,怎样能提高实效就怎样做。
(一)准备阶段
第一步 寻找问题,确立学校主题(或教研组专题)
一般情况下,专题是基于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而产生的子课题。1.收集问题
在教师和学生间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主题更科学,校本研修更有针对性。
2.分析问题 结合学情,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或重要问题。3.确立主题
教研组开展研讨,讨论,分析、归纳问题,并确立主题(专题)。第二步 个体研习1.个体学习
为了使校本研修做的更加有效,教研组(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集备、教研等时间组织组内的教师学习相关材料,使教师研修主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独立思考
在教师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教研组(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积极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方法。
第三步 同伴互助
结合一个具体教学课例,教研组形成集体教学设计。
1.结合校本研修主题,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某节课作为校本研修的一节研讨课。
2.以这节课为载体,通过课题引领,确立主讲人;组内研讨,每位教师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达成共识,形成集体教学设计。
3.研讨过程设有专门的记录教师,负责归纳、整理,形成电子文档。
4.研讨活动全程录像,作为过程性资料。
(二)实施阶段 第四步 第一次试讲 1.按研讨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试讲,由教研组长负责,组内教师参加。学校教学校长、教学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联合体组长参加听课。
2.认真听课、做好记录,结合预设的教学目标,思考可取之处和要改进的意见。
第五步 第二次设计
通过第一次试讲,教研组深入研讨,修改教学设计。1.先由做课教师谈本节课体会、感受与困惑。
2.其他听课教师逐一发言,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意见或建议。3.寻求理论支持、专家引领。4.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5.落实改进意见,达成共识,形成新教学设计。第六步 第二次试讲
再实践、再研讨、再认识„„。
(三)总结阶段
第七步 集体反思,达成共识(保留争议)
对研修过程的体会、感受、认识等进行总结和反思。
1.参与活动的教师,要结合个人的实际,针对研修主题、研修专题,努力写出真实、生动、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成校本研修案例集。
可以记录教学现场的点滴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教学设计或某一教学细节的探讨,也可以是对一堂课的实录。
2.完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探索校本研修模式,形成若干典型模式。基于各校校本研修主题,结合区教学模式“积极情感+成功体验=高效学习”,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环境的校本研修模式,最终形成就有学校特色的经典模式。
3.统计、整理、分析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作进一步科学处理分析。
用数据说话,用量来衡量,从量变到质变。要保留研修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学会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有效方法。在研修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内容都由专职老师负责整理,分类汇总,为进一步的科学分析提供必要的保障。
4.总结经验,开展区域校本研修观摩、交流活动,实现区域互补、优势推广,促进校本研修区域均衡发展。
三、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研修前 一)主题或专题的制定
1、主题或专题源自教学领导或教研组的随机确定,缺乏基于实际情况的调研和推敲。
2、主题或专题定义过大,不易于操作。确定主题或专题前要进行分解,越小越实越好操作。
(语文:“教会方法 强化训练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改为“教会阅读方法,强化课堂提问设计,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要有支点,从年段、环节-目标、课型进行界定)
3、主题或专题要有延展性,能以点穿成线。由大到小的进行剖析,有小到大的进行解决。二)人员分工,各司其职
制定专题后要确定研修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研修小组负责人、课例执行人员、研讨记录员、摄影摄像人员、材料收集整理人员等。
(二)研修中
1、研修主体角色意识不强。在我们参加集体调研研修时,大家因为感觉教研员好不容易来一次,让教研员多讲讲,不知道校本研修,大家才是研修的主体。
2、研修过程流于形式。教研组长组织,上课教师说说课,领着大家学学理论材料,然后以表扬为主的每人对课说说意见,评评课。然后请教研员评课。没有围绕研修问题或是教学困惑进行研讨的意识,说明老师不知道怎样开展研修。
3、研修之后没有结果。依照上述的流程下来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一拍两散。
三)研修后
(要做到以下三点)
1、梳理本次研修过程。参加研修后,要趁热打铁,每位参加者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重新回顾、梳理研修过程。作课教师要有课例的改进设计和执教反思。改进的设计可以共享,反思是自我的沉淀,这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养分。参加的教师要撰写自己的体会、感悟,并将此落实到日后的课堂教学中。组织者要汇总本次研修的所有过程材料,文档(研修记录,多次教学设计、反思、感受)、影像资料(照片、录课、录研修过程)。
2、形成本次研修结果。之所以要进行研修,是因为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问题。无论研修后是解决了部分问题还是解决了问题,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措施的保留,没有研究结果的研修是无意义的。而聚少成多的结果或是方法、措施将会形成学校的有效教学资源,不断的滚动发展。
3、明确下次研修内容。一次结束必然是下一次的开始。教学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研修专题的继续深入研究,还是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还是解决了前一专题,需要研讨新的专题等等。都需要结合三段七步进行新的轮回。坚持就是胜利,传承才是文化。
景敏主任的点评:
研究问题要从研究问题的内涵入手,这样才能理清思路,找准特征,然后将问题不断细化到最后具有可操作性。
明确问题要从宏观到微观,分解清楚后,才能有具体的抓手,老师才知道要干什么,才能有效开展下一步的研修。在过程中教师对问题认识的清晰性会不断提高。
研修时要围绕问题进行研讨,要有碰撞、质疑的环节,参加研修的所有人员相互之间要有交流,这是研修的基本特征。
第三篇:怎样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怎样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师资培训。农村中小学由于环境、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满足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如何摆脱这一困境,是每一所农村学校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安于现状无疑是不正确的,埋怨条件也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凭借内力自我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校本培训。下面,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对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校本培训进行一下探讨。一 挖掘教师潜力,变独享资源为共享资源。
课程改革需要新理念支撑(自主、合作、探索),教师必须理解、体验、关注;课程改革需要总结与反思,教师必须参与、积累、提炼;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求学生发展个性、提高素质,教师必须内化、拓展,不断地总结提升,不会总结提升的教师不会成为优秀教师。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目标的提升都要通过教研来实现。
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既是受训对象,也可以担当主训对象。农村中小学可以从校内选拔一些教师担当主训教师,负担对全校教师的培训任务。主训教师既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技有专长的普通教师。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也可以克服神秘感,毕竟身边的榜样更容易学习。要以校为本,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要分析本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例如,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进行教科研案例分析,组织经验交流以及平时的听课、评课、说课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将诸多形式交叉进行,使培训始终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拓宽了培训的渠道,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培训的实效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以是兄弟学校切磋,也可以争取专业引领。二 利用有限财力,变一个培训为众人受益。
农村中小学由于经费所限,教师大规模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但是一般都会参加市、县、乡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一些学校把培训当成一种待遇或奖励,常常只派领导或骨干教师参加,而且一派了之,至于参加受训教师的培训效果如何,一概不问。这种“只重参与”的做法常常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学校完全可以让受训教师变成主训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二度培训。这样有利于外出培训的教师珍惜培训机会,增强培训的责任心,提高培训的质量,还有利于他们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我们学校就规定,凡是外出培训的教师必须上一节公开课,作一场学习汇报,写一份培训心得,做到一人参加培训,大家共同受益的局面,效果显著。
三 采取多种手段,变单向传输为多方互动。
以往的培训常常是单向灌输,缺少双方或多方的交流互动,受训教师参与程度差。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应避免这种现象。在举办专题讲座时,要让主训教师和受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相探讨,并要注重培训后的反馈和总结。学校创办了校园网。这网不仅成为学校校本培训的阵地,也是教师经验交流的平台。
总之,学校的发展既要凭借外力,更要依靠内力。农村中小学只要挖掘自身潜力,在校本培训中一定能有所作为。
第四篇:如何有效组织校本研修
如何有效组织校本研修
教导主任是校本研修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是校本研修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是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导主任在校本研修中的地位,决定了教导主任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往往是教学经历长、经验积累多、知识储备足、思辨能力强、善于组织和管理的人。
作为教导主任,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运用自己的思维特质、教学及研修能力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运用自己的影响力的感召力实现“带头”和“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教导主任在校本研修中的工作思路
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的最终目的就是引领学校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改善其教育教学实践,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1、聚焦课堂,构建“调研、研究、引领”三环节工作模式,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1)加强调研。教导主任要树立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和服务,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服务的思想,经常深入课堂调研,准确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使校本研修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
(2)先行研究。研究环节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的行动环节,即对调研所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办法,为组织校本研修提供教师需求的内容和指导奠定基础的工作环节。
(3)专业引领。引领环节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的实
施与反馈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导主任将研究环节所取得的成果用于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同时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收集反馈意见,发现新的问题,进入下一轮的研究、培训。这样,整个工作呈环状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教学调研、教学研究、专业引领三者就能达成有机统一。调研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则是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引领则是着力于解决问题。
2、立足本校,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模式,增强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1)专业引领研修模式。操作方式: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质疑答难、互动交流。目的:提高理论素养,能自觉运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课例研讨研修模式。操作方式:研究课例+执教反思+交流点评、互动研讨。目的:通过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经验推广研修模式。操作方式:特色案例展示+过程经验介绍+互动研讨。目的:总结、提升、推广先进经验。
(4)问题诊断研修模式。操作方式:问题案例展示+原因探究+对策研讨+反思感悟。目的: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开展微型科研。
(5)主题阅读研修模式。操作方式:阅读心得+对话交流、活动研讨。目的: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热情,促进教师自主进行知识积累、策略优化、专业积淀。
(6)任务驱动研修模式。操作方式:确定任务+组内研究+成果展示+互动交流。目的:激发教师研究热情,促进学校教研组(或
备课组)建设,创建特色教研组(或备课组)。
3、关注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注重以研究的理念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校本研修的自主性。
(1)培养教师教育责任意识。在教师教育过程始终重视加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在人的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价值,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艰巨,深刻地认识到“塑造人的灵魂”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高度的科学性和情感性。这样,他才会用心去塑造、用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学生,履行传承文明、开启人类智慧的职责。
(2)培养教师成就意识。一方面要努力创设条件,营造教师“成名成家”的优良环境,让他们有施展才干的天地;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教师研修成果奖励机制,对教师研修成果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同时,学校还可请校外名师来校“传、帮、带”,使本校教师教有指导,学有榜样,在其言传身教中培养教师的拼搏进取精神,不断增强成就的意识。
(3)培养教师自我定位意识。应对教师加强教育引导,使其清醒地认识到在校本研修中自己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是切合自己的教研,以免教师对待教研要么“不作为”,要么好高骛远。
(4)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应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心理空间,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舆论氛围,要允许失败,鼓励教师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敢于向权威挑战、向传统挑战。对有
创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应及时给予鼓励、肯定。
(5)培养教师学习意识。学校应为教师的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并组织外出学习取经或请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进校指导,使教师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意识。
(6)培养教师问题意识。应经常性地为教师提供坐下来谈一谈、交流研讨教学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引导教师从没有问题到发现问题,从低层次地感觉到问题到高层次地提出问题,从局部的问题联系到整体的问题,从而一方面不断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有效设置校本课题积累材料,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更准确,目标更明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7)培养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应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教师自我反思意识。比如现在许多学校在校本培训中要求教师写的“教学反思笔记”,或通过对教师自己和别人的一些教学案例的分析、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等,不断强化,加深教师对自我反思重要意义的认识。
(8)培养教师协作意识。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间有更多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机会,尽一切可能加深教师对相互协作的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增强教师的协作意识。
(9)培养教师实践意识。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使其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切实有效地培训教师掌握教育研究的一些便于操作、贴近教师实际需要的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对参与教研的教师应提供便利的条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及优惠的待遇。这样才能逐渐使教师养成乐于研究的意识和行动。
(10)培养教师动笔意识。教师应学会用笔,善于用笔,更要有积极动笔的习惯和意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校要激励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养成记教学日记、写教学札记、编教学案例等习惯,当自己在教学上有了较成熟的认识、看法、经验和研究成果时,更应及时动笔,将其形成文字,公之于众。
4、强化服务,在校本研修中,竭力给予教师帮助和支持。
5、建立教师校本研修专业发展档案袋,注重教师成长的过程管理。
第五篇: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扎实开展校本研修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校本研修工作情况介绍
为满足学校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师德水平,我校依据《大连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教育规划》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以教师能力建设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五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按照《大连市第三批校本研修示范校选拔方案》的要求,将我校‚十一五‚校本研修的整体工作情况做以介绍。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校长重视,身体力行,实施有效引领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理念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本次校本研修伊始之际,在宣传动员阶段,校长首先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在班子会上认真学习、研讨省市下发的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校本研训的文件和要求,领会精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其次,利用学校教工集中学习时间,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全员学习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校本研训的文件,讲清本次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全校教师转变以往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提出本次教师校本研训相应的要求。两任校长在做宣传要求的同时,亲自进行校本研训、新课程、教师专业的发展、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讲座,在全校教师面前表明学校对本次校本研训的态度。再次,校长充分利用学校教研活动、学习研讨的机会,积极深入课堂听评课,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亲自参与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课题的研讨等等,从校本研修引领者的角度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组建管理机构,塔式管理,分层负责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校本研训组织管理机构,构建教导处(科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三层网络体系,实行塔式管理,分层负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领导班子调整后,学校及时调整校本研修
互评、互研互促,共同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2007年,我校的数学组肖薇薇老师参加省新课程说课大赛获一等奖;音美组田新颖老师在全市‚新课程、新课堂‛比赛中获一等奖;数学组杨虹老师、化学组金丽华老师、政治组张晓影老师获得二等奖。历史组张雪莉老师获得省说课一等奖。2008年,我校地理组的张晔老师在大连市的‚新课程、新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并代表大连市参加了辽宁省新课程比赛,荣获一等奖;地理组的邵英辉老师在辽宁省新课程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省一等奖;语文组董梅老师、化学祖丽莉老师在大连市的‚新课程、新课堂‛教学比赛中分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政治组张晓影老师获得市级评优课一等奖。赫刚老师荣获市级艺术学科选修《各种材料的雕塑》雕塑模块一等奖等等,2009年以来,生物组刘宏伟老师获得大连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数学组孙爱群、杜莹老师参加辽宁省新课程说课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等。
我校越来越多的学科和教师开始承担大连市学科教研活动研讨课任务,2008年有4名教师、2009年5位教师在学科市级教研活动中上了市级研讨课,他们的表现都得到了学科教研员及听课教师们的肯定及好评。
(2)重视反思交流,同伴互助
每学期学校要求教师都要认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一篇,并由教科研室组织校评委会成员进行评选,获奖人员在教师节上给予表彰,优秀的教学反思发表在校园内刊《校园通讯》和《教林漫步》上,供全校教师学习交流,同伴互助。
学校还通过组织教学相长会、教学质量分析会和学生评教等活动,把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每位老师,使教师能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主动改进,进而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校在开展课堂研讨的同时,也注重反思交流,同伴互助。如:2007——2008学下学期,学校开展调研课,参与调研的评委会成员对所调研的课,当场作出评价,并填写评价表,课后由教科研室整理及时反馈给被调研的老师,使上课教师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2008——2009学上学期,学校开展全体教师的录像课,通过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实录的观看和反思,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2009——2010学上学期,全校开展‚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课题研讨,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教学,提高质量。
(3)开展校际联动活动,同伴互助
学校每年组织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走出校门,参加省内外重点学校的各类
师和24中英语特级教师胡颖老师来我校,通过示范课和个人专业成长讲座的方式,对我校教师进行引领和交流,使全体教师深受启发和教育,激励了教师们积极向上的情绪,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本学期已制定学校校本研训计划继续举办这一系列活动。
(3)组织专家讲座,进行专家引领
我校在‚十一五‛校本研训期间,除学校校长、科研主任自己进行的讲座以外,不完全统计,曾聘请广东英豪教育科研所武社荣教授作《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报告;请心理学专家作心理学方面的专题辅导;请23中学的孟繁伟作《学科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专题报告;请市教育学院校长培训部屠广越主任作了《新课程课堂听评课监测方法与模式》的专题讲座;并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与新课程教育教学有关的经验报告会等等。通过倾听专家讲座,开拓视野,深受启发。
(4)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学校重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校本教研中宣讲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校内的专家资源,进行专家引领。学校举办‚市级优秀教师示范课‛、‚校教学先进个人公开课‛等活动,开设‚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选派优秀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老师进行经验介绍,如:刘宏伟老师做了《如何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刘雪飞老师做了《如何提高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马金老师做了《语文学科教学漫谈》等的教学经验介绍。马金老师做了《教育的盲点》、刘雪飞老师做了《班级管理模式探究》、程闺臣老师做了《累并充实着》等班主任教育管理方面经验介绍,用身边的骨干带动、引领,起到良好的效果。
3.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创设教研组、备课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科研水平(1)学校要求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课题来自教师切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解决问题。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以课题研究促进校本研训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本周期的校本研训过程中,我校除与8中、36中联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管理》课题的研究外,我校体育教研组承担了辽宁省教育厅的科研项目《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已结题,荣获省级二等奖。地理组承担了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地理学科‚十一五‛课题《有效实施校本研训提高地理学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探讨与研究》子课题《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的研究,已结
一起《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了《铸就高尚师德 牢记教师使命》师德行风建设讲座,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行风承诺书。
(2)新课程培训
鼓励全校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最大限度的整合教学资源;紧跟新课程的步伐,对全校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的培训,使每位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3)班主任培训
学校对班主任进行一系列培训活动。如:开展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班会引领、利用‚班主任论坛‛进行班级管理经、班风建设等经验交流……等等,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上学期以推选大连市优秀班主任为契机,学校通过客观、公正、民主、公平的方式,举办了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竞选活动,由参加竞选的13位班主任候选人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公开竞选述职演讲,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学校管理理念,也对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培训和教育,最终经民主推选,董梅老师、孙艳老师和张雪丽老师光荣获得了市级优秀班主任提名。
(4)新教师、青年教师培训
青年教师学校发展的希望。如何把青年教师这支队伍建设好,关系到我们学校的明天的成就。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使之尽快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我校对青年教师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胜任,六年骨干‛。学校采取集中学习培训和实践行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一方面组织集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本校的规章制度等;另一方面,在教学、班主任工作方面拜师学艺,师徒结对子;同时采取举办各种教学比赛等措施,使其尽快成长。
(5)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校开展各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提高教师学科辅导、优教能力,2007年我校刘琦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张仕诚同学获得全国第五届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二等奖,2008年我校学生参加大连市高中英语竞赛荣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
开展研究性学习展示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2008年在我市教育局组织的‚5.12汶川地震‛研究性学习评比中,王颖、李维杰、董梅指导的两个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荣获市三等奖,陈维莹、张雪丽指导的两个小组荣获优秀奖。
组织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网络文化节比赛活动,提高教师网络利用应用能力。我校各教研组发挥优势特长,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不同主题的学生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仅以2008年为例,各教研组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语文组的诗歌朗诵、硬笔书法大赛;外语组的英语口语大赛、外语单词竞赛、英语书法大赛、世界文化遗产链接(英文)墙报;历史组的走进古都讲座、历史知识竞赛;地理组的江南园林赏析、学科知识竞赛、‚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摄影剪纸大赛;政治组的‚睿智杯‛辩论赛;体育组的健美操、体育节;艺术组的艺术节、音乐会、合唱比赛;生物组的教学标本制作与展示、生物知识竞赛;数学组、物理组、化学组、知识竞赛;信息组与团委共同组织的学生网络文化节、校园电视台等等活动。
我校健美操队、高二高三200名学生组成的旗手方队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传递现场表演,获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高一高500名学生的健美操表演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大放异彩,荣获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与中国教育学会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优秀表演奖,为大连市争光。
这些活动的开展,挖掘了教师们个性化的潜力,提高了教师们课堂以外的很多的综合素质。
二、突出特色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中开展了‚5+2‛工程和送一本好书活动。
(1)‚5+2‛工程具体来讲是:‚必做五个一‛和‚选做两个一‛。
‚必做五个一‛具体内容如下:
①认真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好书。
②写一篇文章:结合读书体会,写出一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
③精心准备并上一堂研讨课。
④选一门课:开发一门校本选修课,写出课程设臵方案及教案。
⑤结一个对子:同一名学习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结对子,在学习等方面进行帮助。
‚选做两个一‛具体内容如下:
①旅游一次:进行一次文化之旅,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并写出体会。
②写一篇论文: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③提高一次学历:报考研究生、第二学位等。
④建立一份档案:个人教学资料库。
⑤上一次优质课:市级以上优质课或其他评奖竞赛活动。
(2)每学年学校送教师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好书,目的是促进老师学习,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2.充分利用教科研室负责的学校自编的《教林漫步》、《校园信息》等内刊,以此为平台,进行校本研训的理论学习和专家引领,以及老师们的优秀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略,见前面的详细介绍)
4.探讨校本研修模式,创新设计教师培训计划表,使教师校本研训活动有计划、分步骤进行。(详表见附页)
5.制定教师量化考核细则,促进教师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素质。(见附页)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档案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活动开展的比较实,但活动记录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不够详细;有的教师把以前的东西扔掉了、删掉了,有的教师不能将培训的过程资料和培训成果及时整理好,导致丢失。今后要继续树立档案意识,进一步加强管理。
2.常规检查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3.各教研组资料、个人发展档案袋内的资料参差不齐,个人发展培训手册的填写不够规范,内容简单需要进一步完善、充实,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4.大连市教师网的电子图书馆使用情况不够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宣传、指导。5.教师中优秀的教学反思、教育案例、论文等等要积极促进其发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总之,我校的校本研修,在大连市教育局和大连市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全力配合下,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整个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使我校教师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 教务处副主任 陈旗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