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一、一堂课中教师干预的比例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的干预比例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课堂中要多增加讨论、分享、反思等开放性的环节。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规范性
规范性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求,不管是行为规范,还是学习中的规范,而且规范性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到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规范性必须在潜移默化或者教师的榜样中体现出来。比如教师讲述规则一例,要保证规则在活动之前;同时还要保证规则的完整性,我本人曾经因为组织一项活动(进化论)的次数不多,而导致讲述规则时没有说完整,幸好有学生提醒,才弥补了这个失误。而在分享反思的时候,有个班的观察员说到,他们班在做该游戏的时候,实习老师没有说明白、完整表述规则,以至于游戏很快结束,没有体现游戏的真正意义。该老师只好又重新说明了游戏规则,重新玩一次。但是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使得学生玩游戏的积极性降低,也有可能让学生质疑老师的能力。
三、关于分享过程中的尊重他人
在反思14号执教的《描绘我的理想花》时,有一个班的观察员说到:当别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理想时,有的同学说话,不听同学分享。该班执教的老师说“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请尊重别人做梦的权利”。其实同为六年级的学生,我的班上也有同学在别人分享的时候说话,不听他人分享。我的干预是没有从梦想的权利出发,而且从尊重时间出发。我的处理方式是:一边打出OK的安静手势(提前约定好),然后低头沉默看手表,等大家开始看我时,说一分钟过去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时间,老师希望大家尊重我们在一起的仅有的40分钟,一个月里仅有的40分钟。
我之后有对自己反思过,我是一个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把能利用的时间满满利用起来,我崇尚的理想课堂是一个学生思维充分积极调动,师生充分融入,充实的课堂。这个与我的完美主义情结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希望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我甚至很难使用“故意忽视”的课堂管理技巧。至于完美主义情结对于孩子可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反思中着重反思自我,对自己的表现、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进行反思,寻找自己的课堂表现中哪些与完美主义情结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征求学生的意见,对于完美主义情结支配下的老师表现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四、如何处理课堂中的意外回答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与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老师意料之外的回答。比如执教五年级的师妹在反思中提到的:有个小孩说让自己高兴的事是有一个美女,找一个漂亮老婆。她非常尴尬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其实,有时候即使这个回答的孩子可能想法是跟成人一样,也可能只是纯粹的喜欢美女,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我之后也一直在反思,老师之所以会尴尬,是因为把孩子的想法等同于一些成人。这个时候,老师不妨换个角度,从一个纯粹的角度去反馈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这个想法也可以的,虽然其他同学在笑你,不过呢,有句俗话大家可能都听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还有一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然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真正美的女人一定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所以,如果老师是你,可能会说我喜欢找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婆呵呵。
师妹在反思中还提到,如果有这样的意外回答让自己尴尬,她建议可以在分享前老师加以限制,比如不能说哪些,哪些等等。但是我认为,分享前设限是不对的,那样的分享就不是真正的分享,分享是开放性的,那样才能收获到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而且分享前老师们提到的很多“不要”或“不能”,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一些导向性。所以我个人坚持“不可以分享前设限,只需要分享中应对”。
五、教师放下架子,融入同学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肢体并不是很灵活的人,而且之前在班级活动中做出一些搞笑的动作,我自己都会脸红。但是,随着自己参与多种活动,逐渐放开了自我。所以在之前的“进化论”游戏中,我自己很自然地拉了一个小男孩跟我一起搭档,表演蹲着、半蹲等动作。在此次分享中,师妹也有提到,要做一些搞笑的表情,如果老师能够跟孩子一起做,给孩子一个榜样非常重要。我也认为老师只有放下架子,融入同学才会得到同学们的喜爱。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感到了尴尬,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还没有放下架子呢?
六、真实的故事对孩子最有感染力
师妹在分享中提到了自己与同学们分享了让自己感到不高兴的一件事,她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对老师讲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我个人感觉孩子一方面能够感受到老师讲述真实的故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同时,老师讲故事时的语言表达和语气语调都是非常重要的。
七、教学设计中游戏的比例
一直以来的教学设计中,不管是那个年级,我们都倾向于有一个热身游戏和主题活动,但是游戏的比例还是要考虑的。同时,游戏也可以用故事、视频等方式代替,只要起到热身的目的就好。
八、给学生反馈要考虑学生真实的感受
就要上课了,班里一位男生把一位女生弄哭了,师妹觉得把女同学单独叫出去安慰不合适,马上要上课了。所以走过去,安慰她说“别哭了,好吗?”女生抬头说“老师,你放心,我不会耽误你上课的”。师妹说了句,好的,谢谢,然后开始上课。在师妹的表述中,我们没有听出这位女孩说这句话的语气是什么?或者是比较温顺的,或者是桀骜不驯的。不过这个事件不宜用来在课堂上处理,因为要考虑到这位女生她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师妹的处理是比较好的,当然如果还存在更好的方式,那就是课下的师生交流。
九、把学生无意中“特殊化”的孩子“正常化”
在表演情绪环节,老师叫到了一个小女孩,但是女孩没有站起来,这个时候班里有人说“老师,别管她,离异家庭的孩子”。师妹本着鼓励她的想法,所以又鼓励了她一次,女孩还是没有站起来,这个时候,班里的同学就说“她爸妈离婚了,离异家庭的孩子,别管她”。师妹反思,不同的学生可能需要的鼓励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是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没有太多悲伤体验的孩子,即使再内向,直接的鼓励方式也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是因太多的悲伤体验而变得孤僻内向的孩子,就需要老师润物无声的陪伴和鼓励了。但是,在这个课堂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鼓励这个女孩,而是如果引导班级同学给予这个女孩温暖和陪伴,不要把离异家庭的孩子当成她的标签,把她特殊化,这等于把伤疤曝晒在阳光下,会给孩子更大的伤害,女孩可能会对离婚的爸妈有消极的情感,甚至怨恨。
所以,如何把学生“特殊化”的孩子“正常化”,让孩子们学会同情和理解,同学之间传递温暖,才是最重要的。可能说出“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学生也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说出了事实,那是因为孩子还不清楚身处悲伤中的孩子需要什么,也不是有意的伤害。在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刘 玲
2015.5.12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中级班学生年龄普遍在16-19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过渡性(从幼稚向成熟过度)、闭锁性(内心世界从开放转向封闭)、社会性(社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动荡性(心理发展不稳定和可塑性大)。他们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嫉妒、自卑、焦虑、逆反和早恋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他们具有着情绪化、易冲动、对问题的看法较为片面等特点,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甚至会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尤其重要。
二、教材情况及教学内容选择
我校所选择使用的教材应该说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包括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求职篇等,其中分为40个主题。根据学校的五段式教学安排,这40个主题要在第一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教学中,我只选择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三块内容,分为六个专题:第一课题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醒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第二课题为“做一个自信的人”,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培养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课题为“合理控制情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特点,掌握自己的情绪特征,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了解不合理的情绪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的伤害,同时不合理情绪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给其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表达和控制情绪。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父母的苦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父母,懂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第五课题为“如何与老师相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师生关系的性质,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习惯。第六课题为“成为受欢迎的人”,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交往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受人欢迎,同时让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同时在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
三、教学思考
(一)教师要正确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有效凸显课程的旗本特点。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教学中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我们都清楚,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教师和蔼、宽容、理解,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一定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考试评价值得商榷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其心理素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和课程结束进行考试都有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传统学科相比,在教育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原则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若给学生一个定性、定量的成绩,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不是可为的。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天祝县职教中心 窦芳
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的反思,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以下认识: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己任。
所以,应该把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才可能把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育心育人
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要有别于其他课程。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据心理学家介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师离学生越近,其心理距离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谈讨论,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有意义。
其次,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赏识。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课堂上不敢发言。因此,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若一味板着脸,那么就等于“对牛谈情”。若和蔼、宽容、理解,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学生是会有变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的赏识要有度。赏学生欣赏之处,识学生整体,有的放矢地运用赏识,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再次,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有发散性的思维,有标新立异的答案,甚至是荒诞的思
维都可以,一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而且要有课程意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创造学生的个性,哪个方面有发展就培养他哪方面的特长,给他们心理支持,帮助孩子认识到,只要努力,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思想观念。
总之,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其心理素质。与传统学科相比,在教育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原则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更着重与学生的体会和实践,而不是他学到了什么。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新乡市教科研论文
教孩子大胆迎接青春期
作者姓名:畅英
单 位:获嘉县大呈中心校小呈小学 联系电话:***
科研论文
教孩子大胆迎接青春期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们班的女孩小宁跑来告诉我:小雨在厕所里哭泣。我心中一惊,连忙向厕所跑去。原来是小雨来例假了,经血渗透裤子,印在板凳上,引来一些同学的好奇和围观,小雨觉得没面子,正蹲在厕所委屈的哭泣。我把围观的孩子劝走,帮小雨收拾好,又安慰了她几句,就让她回家了。
晚上,小雨那无助的眼神总浮现在我眼前,我知道,青春期已经光临了孩子们。在课下,我就听她们谈论过“月经“这个话题,但一看见我就都跑开了,我还发现男孩子开始变声了,女孩子的乳房也已开始发育了。男女学生随着自身的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出现产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惧心理,由于性知识的缺乏还会产生神秘感。我这个做老师的,在这个时候,是要装作不知道、没发现,还是给孩子们讲解一些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呢?讲吧,我这个语文老师也不知从何说起,该如何引导孩子们面对青春期、了解青春期、正视青春期呢?不讲吧,看着孩子们在这个问题前面的迷茫又使我于心不安。于是,我起身开始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第二天的课程。
第二天,我走进课堂,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大大的字“青春期“,然后我让同学们大声的读出来,接着我又在“青春期“三个字前面添上”大胆迎接“四个字,再让学生大声读出来。我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这意味着你们的童年生活即将结束,迎接你们的是更为紧张的中学生活。回首这一路走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你们的身体,也同样如此,因为你们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今天,就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来认识----青春期。“ 我从青春期学生身体的变化谈起,因为这些变化就发生在孩子们身上,他们不知不觉就会对号入座。当我谈起女孩来例假的话题时,我看到有些女孩子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有的男孩子则用双手捂住耳朵,表情怪异。甚至听到有个男生说:“你们女生真恶心。”这时候,有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子就说:“你们男的再怎么好,也都是女的生出来的。”然后有好多女生都有点得意了。眼看一场口舌之战就要展开,我赶紧制止:“孩子们,你们为了一个问题,敢于辩论,争强好胜,其实,这就是青春期的表现之一。现在,我们就来了解青春期还有那些表现,以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青春期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性意识的萌发,青春期性意识常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对异性的暂时疏远。青春期开始,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日益明显,男女学生会产生一些不安和害羞的心理,从而接触中出现了短暂的疏远。
②渴望了解性知识。男女学生随着自身的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出现产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惧心理,由于性知识的缺乏还会产生神秘感。他们要求了解身体变化的奥秘,这是很自然而正常的。由于渴望了解性,各种生理卫生和医药书成了同学们寻找答案的对象;对文学艺术作品中爱情的描写及其表现手法极为敏感。有的青少年还从黄色淫秽书籍中了解性知识,因而在思想上受到腐蚀,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③对异性产生好感。在性意识发展过程中,男女同学会产生一种彼此要求接近的需要,产生互相吸引的心理,表现为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好感,男女同学喜欢接近等。
④模仿性的“初恋”。由于性意识的萌发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男女同学开始初步树立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男女间两种不同的感情:一种是在共同追求理想、追求事业的基础上建立的纯真友谊;另一种则是对爱情的追求与模仿,即所谓交异性朋友。这种交朋友还只是一种模仿行为,具有对象不固定性,没有深厚感情基础,不懂得感情 的专一性和排他性,盲目地模仿一些从影视和读物中看来的动作,也不懂这种模仿带来的严重后果等特点,因此,还谈不上“初恋”。以上种种表现说明,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产生性意识是一种正常、自然的现象。如果你在自己身上发现类似的现象,不必产生不安和自责,但由于青春初期各方面还不成熟,要注意这种感情不能任其发展,要善于控制自己,更要防止社会上种种不良影响的诱惑。
青春期还面临着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身体正在急剧发育,特别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使他们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一方面学习上的任务很重,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再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际交往也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这就使他们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这三方面的压力常常交织在一起,矛盾此起彼伏,虽说生活的内容大大丰富了,但也不再像幼儿园、小学时那样单纯容易了。而这时,他们的大脑的神经机制并没有发育健全,调节能力还比较差,因此面对各种压力和刺激,便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青少年又不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控制或掩饰自己,常常喜怒皆形于色,便显得情绪忽高忽低,特别不稳定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我认为,帮助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在校老师应尽的一份责任。
我曾看到这样的资料,说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第二个反叛期(幼儿阶段有个第一期)。其实,我们做家长的都从这个阶段经历过,只不过我们那时受的教育比较传统,更多的是自我克制和自我压抑,但如果实实在在地回顾那段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潜在的反叛心理。从我的经验看,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做老师的角度调整自己的角色,一是试着去做孩子的朋友,收起师长的威严,让自己也年轻青春起来,有意识地多了解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从寻找共同语言上保持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渠道畅通;二是要懂得对孩子的尊重,相信他(她)确实已经长大,正在成熟,对孩子的观点、主张、见解多加理解、肯定和鼓励,对他(她)学识上的进步多加表扬;三是从生理上多给孩子以关心。四是对孩子这个阶段交往的同学、朋友,家长应加以关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学坏的基本是在这个时候;五是要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必要时可以避开孩子),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如有问题,学校家长配合解决较为有利。总之,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我觉得,青春期是调教孩子的一个机会期,既然是机会,就有成功的机遇,也有失败的风险。这个阶段里,千万不能和孩子针尖对麦芒地硬来,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获嘉县小呈小学 作 者:畅 英 2014年4月
第五篇:2012教学工作总结(刘庆玲)
履职工作总结
洛党中心学校 洛党完小刘庆玲
20121-6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凤庆县洛党中心学校洛党完小刘庆玲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一年过去了,一年来,我担任一至六年级10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以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一年来我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履一至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履职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直将加强自身政治思想及师德修养至于首位,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认真加强思想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钻研“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始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1-
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对学生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同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家长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自己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依纲施教,严格贯彻落实教育教学计划
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能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与参与式教学,注重抓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
三、苦练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抓好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努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科学认真遵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2-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于是,我选择了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来做示范,利用同桌帮助一些不会绘画的同学,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他们应有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1.课前认真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认真贯彻课程标准,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3-
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是创造活动之大忌。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另外,美术课程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工作量和工作实绩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尽量不因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并根据校领导的统筹安排,抓好全校文化建设工作,以求文化誉校、文化勉师、文化育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成效明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和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难免有缺陷和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中,我会改善自己的不足,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信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勉励自己,争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二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