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

时间:2019-05-13 02:4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

第一篇: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

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

作者姓名:龚梨华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拖船中学日 期:

2010年11月10日

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为首,这充分肯定了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而要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这是一个难度高、涉及面广的课题。本文只是简单的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落实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史实要真

历史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花姑娘”。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如果是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和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而特意对史实进行调侃甚至歪曲,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谎言更加容易拆穿。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教育目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2、感情要真

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

3、求实忌空

也就是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4、求正忌偏

也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拼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三、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巡从邪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要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近在本土本乡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学习乡土历史往往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为此,我们学校全体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进行校本教研,根据莲花县志、莲花革命史等素材,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红色莲花》一书,主要叙述在1927-1949年中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莲花人民的革命活动,以及莲花的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莲花人民跟着共产党义无返顾,前仆后继,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考验和火的洗礼,有十三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如甘祖昌等。

四、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

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班超投笔从戎、岳飞英勇抗金、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3.直观教学。

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影视,参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时,讲述当年邓世昌在抗击日军的海战中,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时,播放场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还有在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莲花一支枪纪念馆、毛主席旧居、莲花苏维埃旧址等历史遗迹。

4、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例如讲述到中共“一大”代表时,我们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的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奴颜媚骨丑恶面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第二篇:让德育落实在细节中

让德育落实在细节中:以升旗活动分析与改进为例

德育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的首要工作,这一点在基础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绝大多数中小学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实施德育。但必须承认的是,德育缺乏实效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德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基于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倡导“在生活中发现德育细节,通过细节改进提升德育实效”的研究方式,通过校本研究改进德育工作。在2009-2010学年,我们对学校升旗活动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改进,从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一、升旗仪式中存在的问题

除每日升降国旗之外,我校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大型升旗活动,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德育途径。从2005年创建德育示范校时我校就建立了一套升旗活动规范,由各个年级和班级轮流主持每周升旗仪式。在升旗活动上,值周班级的班主任要发表“国旗下的讲话”,上周值周干部要对全校文明班评比情况进行总结和表彰。应该说,这些活动程序已经基本固定下来,成为学校的常规性活动之一。但是,在学校组织的多次德育座谈中,有些教师和学生提出升旗仪式比较乏味,教育意义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于是,在“塔里木油田职工子女教育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采用观察法对升旗活动的各个程序和细节进行了细致记录和深入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分别是:

(一)升旗仪式不够严肃和规范

我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由经过挑选的、学习过管乐演奏的中学生组成。每月第一次升旗仪式都由他们升旗,他们动作整齐,口号嘹亮,已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其余几周的升旗仪式由值周班级的学生进行,升旗仪式中出现一些细节性问题。主要包括:(1)升旗手的升旗速度把握不好,有时候国歌放完了国旗却没有升上去。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中会传出或大或小的嘘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升旗仪式的严肃性。(2)唱国歌的时候,有的班级学生不认真参与,通常是中学生的声音小于小学生。

(二)文明礼仪体现不够 应该说,经过长期的文明规范教育,我校师生都懂得要举止文明,合乎礼仪。但具体到升旗活动中,我们却发现多处细节暴露出文明礼仪上的缺失。主要有:(1)无论是学生主持人,还是教师发言人,都出现过没有在开始发言时对大家表示问候的情况。(2)很多发言人在讲话完毕后没有感谢参与者的倾听。(3)有的学校领导在颁发“流动红旗”后没有对获奖班级表示祝贺。(4)当主持人提议所有学生向老师鞠躬行礼,并大声说“老师,辛苦了!”之后,再提议教师还礼,有人提出这种做法可能会师道尊严构成不良影响。

(三)值周班主任的工作亟待改进

值周班主任在升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他们的工作中存在着两个普遍性的问题。其一是值周班主任介绍升旗手时通常是向参与者大声朗诵一下该生的综合评语,一般都是“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品学兼优”之类的套话;其二是值周班主任在做“国旗下讲话”时通常脱离学生生活,空洞地说教比较多,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四)值周干部工作总结批评多,表扬少

值周干部在巡视学校时,必然会发现各班在文明班创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了促进每个班级不断进步,在班级之间建立“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在升旗活动中有所褒贬是应该的。但当我们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值周总结时,发现值周教师通常把重点放在各班的不足上,有时候还点名批评,造成有的班级之间出现了不当竞争问题,有的班级还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现象。

二、升旗活动在细节中不断改进

问题是改进的起点。通过细节分析,我们已经找到升旗活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于是,我们组织了几次德育座谈会,通过头脑风暴和意见咨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已付诸行动,初见成效。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升旗规范指导

升旗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参与升旗,面对国旗行礼是爱国的表现。我们在各个年级组织了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学习国旗法,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特别是在行动中体现爱国情怀。在教育的同时,我们也明确提出行为上的要求,包括所有师生在升旗仪式上保持认真严肃,大声唱诵国歌,同时,即便在非周一时间,只要听见国歌响起,都立定面向国旗方向行礼,使学生时刻把爱国主义放在心中,体现在行动中。此外,我们还安排学校升旗仪仗队对各班升旗手进行细致指导,使他们的升旗动作更加规范到位,提高升旗速度的准确性,有效减少了失误的出现。

(二)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我们组织所有教师学习、分析了升旗仪式中的礼仪问题,要求教师在升旗活动及各种场合做到文明有礼,同时指导学生也积极践行。目前,我校已学习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经验,学生见到老师,无论在校园内,还是校园外,都“止步立定”、“鞠躬问好”。对于升旗活动中的教师还礼,我们去掉了主持人提议,而是全体教师自觉向学生还礼,而且我们明确规定,学生鞠躬行礼时身体向前倾斜45°角,而老师鞠躬还礼是身体向前倾斜15°角,以显示教师的师道尊严,让学生养成师生有别、尊师重教的意识。

(三)值周班主任的工作贯穿生活德育理念

生活德育要求德育活动要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以改善生活为目的。针对当前德育活动形式主义突出,空洞说教居多的现象,我们对值周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改进。主要改进包括:(1)值周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德育要求选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比如“感恩父亲”、“石油环保”,或“爱护教室卫生”。一旦主题确定,后面的各项工作都紧密围绕着主题进行。比如,升旗手的选择不再是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而是选择在这一主题中表现突出或特别的学生。(2)值周班主任在介绍升旗手时不再念评语,而是结合主题来介绍升旗手,比如,“第一位升旗手是张力同心,他不仅学习认真,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感恩父亲。他的父亲……”,通过升旗手的平凡事迹来教育更多的学生。(3)值周班主任“国旗下讲话”戒除空话套话,从身边选材,提倡讲故事,从而使德育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

(四)指导值周干部改进总结发言

一般认为,正面引导比反面批评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们对值周干部的总结发言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1)值周老师发言以正面为主,说说值周过程中发现的“令我感动的事”,或“同学们进步最大的地方”,然后才有所侧重地指出几个问题,一般情况都不点名批评。(2)值周老师在总结中不仅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及时进行解释和说服教育,正面提出行动建议。(3)值周中发现的多数问题,可以反映在检查公告栏上,也可以用文字直接传达给有关班级,不用在大会上宣讲。

三、升旗活动改进的经验与反思

经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改进,我校升旗活动的效果已有了积极的转变。在学生方面,学生们在校内外见到老师都能做到“止步立定”、“鞠躬行礼”,在每日升国旗时听到国歌声都立定行礼,在升旗活动中保持安静。相对而言,教师们的转变要略显慢一点,有的教师在“国旗下讲话”中仍然会讲些假大空的道理,有的值周干部也偶尔会在总结发言中批评多于表扬,这可能与教师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德育观念有关。必须承认,教师观念及行为的彻底转变,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需要不懈的努力。

对转变的过程进行反思,我们发现,生活德育的理念应该成为指导学校德育改进的指导方针,必须将德育与学生们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和主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来传播。同时,德育活动必须关注细节,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和改进德育。可以说,升旗活动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一般在30分钟左右,但我们却从中发现了不少大大小小问题,大到教师“国旗下讲话”没有贯穿生活德育理念,小到发言人在发言之前没有向参与者问好,从细节着手,改进细节性问题,使德育落实在细节中,如春雨润物般教育着我们的学生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怎样落实德育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中怎样落实德育

内容摘要:本文简单地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历史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德育展开论述。

关键字:历史;德育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为首,这充分肯定了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而要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这是一个难度高、涉及面广的课题。本文只是简单的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落实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四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深入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深入德育

本文简单地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历史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德育展开论述。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为首,这充分肯定了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而要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这是一个难度高、涉及面广的课题。本文只是简单的从教师的素质、历史教学的原则和历史教学德育内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落实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a史实要真

历史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花姑娘”。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如果是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和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而特意对史实进行调侃甚至歪曲,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谎言更加容易拆穿。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教育目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b感情要真

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

c、求实忌空

也就是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d、求正忌偏

也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拼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三、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着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

用心 爱心 专心

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巡从邪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中怎样落实德育(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落实德育

(二)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要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几年来,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近在本土本乡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学习乡土历史往往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为此,我们学校全体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进行校本教研,根据莲花县志、莲花革命史等素材,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红色莲花》一书,主要叙述在1927-1949年中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莲花人民的革命活动,以及莲花的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莲花人民跟着共产党义无返顾,前仆后继,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考验和火的洗礼,有十三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如甘祖昌等。

四、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

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班超投笔从戎、岳飞英勇抗金、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

3.直观教学。

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影视,参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时,讲述当年邓世昌在抗击日军的海战中,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时,播放场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还有在讲述工农武装割据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莲花一支枪纪念馆、毛主席旧居、莲花苏维埃旧址等历史遗迹。

4、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例如讲述到中共“一大”代表时,我们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的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奴颜媚骨丑恶面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下载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怎样把德育落实在历史教学中(龚梨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华蓥中学 向世明 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古邳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工作计划 悠悠中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

    怎样把三维目标渗透到朗读教学中

    怎样把三维目标渗透到朗读教学中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树人策略 青岛开放区第九中学 王慧 2008、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树人策略 唐朝皇帝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上传: 易宜忠更新时间:2012-5-17 10:06:08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

    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析

    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全]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长岭县第四中学潘春艳 胡锦涛同志曾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德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共5篇)

    把德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部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的教科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做到即灌输知识,提高技能,又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