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
浅谈"湖南省第二届小学数学 教师教学素养大赛"之感
彭
玲
各位老师大家好,本人很荣幸于上周听取了湖南省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现在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培育新一代的园丁。随着新《课标》教材的实施,特别是有效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质量,为了积极响应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精神,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素质修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由湖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主办和张家界市教科院承办了此次省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
本次大赛活动主要是考察参赛教师的专业知识,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才艺水平,同时也是考察团队的教研能力。此次大赛的比赛内容和要求与第一届相同,也是分别由每个市州选派2名优秀教师共32人组成的16个参赛队伍,共16堂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片断教学展示,占50分,时间为25分钟,内容和教材版本自定,与上次相比,我觉得没有第一届严谨,第一届素养大赛上课的内容、人员和课件都是提前半天临时抽签决定的,而本次的上课内容和人员在赛前是已经通知好的;第二部分是现场问答,占25分,主要是教材分析与教学案例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技艺展示,占25分,内容自选,但必须与教学相关,比如:速算、讲数学故事、徒手作几何图、教学板书、速做课件等与教学相关的特长或才艺。
本次大赛是由张家界市教科院承办,通知上的会议时间是11月5日到9日,除去来回两天,比赛时间应该是3天,而实际上却只用了一天半,我们这些听课老师都开玩笑的说:是要我们来张家界旅游的吧!为张家界的旅游事业多作贡献,果真如此,宾馆大厅里面就有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发放各种旅游路线和价格表,这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由于参赛选手有16组,而时间只有一天半,因此选手 的课堂展示和现场问答是同时进行的,课堂展示安排在张家界市第一中学的体育馆,而现场问答则安排在阶梯教室。我觉得课堂展示最能体现每位老师的个性特点、思维逻辑、临场应变能力,所以我们都选择观看课堂展示这一环节,而才艺展示则安排在7号上午半天。
翻阅各位老师的简历,都是各各地方的教学精英,大部分都是小学高级骨干教师,有的是学校副校长,有的是省小学数学学会会员、小学数学协会理事,有的曾多次获县、市、省大赛的单项和全能一等获,他们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独特的新颖的,教学过程是轻松愉悦的,教学效果是丰收的,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接下来,我就着重谈谈"才艺展示"这一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尤其是才艺,没想到数学老师的才艺也能这样丰富多彩,而且还能与数学联系起来,看着他们一个个沉着的表现,不禁感叹。教师展现的形式有:数学故事、制作数学课件、数学魔术、数学情景剧、数学简笔画、脱口秀、舞蹈书法与数学融合、数学图案剪拼„„,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每一个老师都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用具名称,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教学涉及到的科技活动方面都合理、巧妙地融入到才艺展示中,同时伴着轻快的音乐,不时引来观众阵阵掌声,让我们回味无穷。
让我最难忘的是来自湘潭市岳塘区红旗学校的冯澜,他是该校的副校长,77年出生,语言幽默丰趣,有点类似汪涵的味道,他的才艺展示是———玩数学,把当今最红的《壹周立波秀》改成了《壹周冯澜秀》,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冯老师模仿周立波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脱口秀,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引得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他把数学课上老师和学生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作为素材,引发我们对数学教学的深思。他把圆的数学知识用歌词的形式演绎为动听的歌曲。冯老师开玩笑地讲:“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有娱乐和耍宝的精神,这样的教师更容易感受到工作中的轻松,这样的工作是十分惬意的”。
株洲市八达小学的刘博老师带来了《数学小魔术(听风辨数、数字感应)》,他的魔术表演扣人心弦。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的胡美容老师也同样带来的是一个精彩的魔术表演。她借助百家姓,运用数学二进制的知识带我们进入了魔术与数学结合的魔幻之旅。魔术的结尾,老师给大家做了魔术的揭秘,原来两个魔术都是运用了简单的数学结论和知识变出来的,看来数学也可作为魔术表演的素材。
常德澧县第一完全小学的刘玲老师带来的是《一串快乐的音符》,刚开始刘老师结合数学知识给我们介绍了音乐方面相关的知识,因为是数学老师来讲音乐理论知识,刘老师的才艺显得十分的与众不同。
还有湖南一师一附小的柯妍老师,36岁,中学高级老师,她应该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基本功最好的一位,她曾获得省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个人全能一等奖,两次荣记三等功,参与新课标教科版教材编写。她能跳、能唱,并能写一笔好字,但在才艺展示时她只展示自已的优点以及获得的殊荣,并没有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所以她只获得了二等奖。
参加完这样一次高水平的观摩会,我感觉收获很大。我深知:这些参赛老师要能参加这样的比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非得有常年的积淀不可。而教师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悟、内化、升华。修与身内,才能显与身外。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作为数学教师对自身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应该是发自个体的要求,要让学习成为一件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打算在以下方面不断的加强与充实自己:平时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全国各省名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二篇:《湖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
《湖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
黄光雄
2011年11月15日~18日,学校派我到长沙观摩《湖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几天里,参赛教师为我们奉献了一堂堂优质的观摩课,也作了才艺展示。他们精彩的表现,深厚的文学底蕴,多样的才艺表演,让观者眼前一亮。
通过此次观摩活动,我有以下心得: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在此次大赛中,教师们普遍善于运用朗读来组织教学。朗读贯穿课堂,;用朗读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用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感情。在《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生充分理解了文意,升华了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对圆明园的毁灭心生惋惜,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万分愤恨!重点段落的朗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比起教师反反复复空洞地讲解要有效得多。教师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朗读这一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对话性的课文,教师不能单调地让学生朗读,而是根据课文特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朗读时的一团糟,而且能使朗读训练更具趣味性,也能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更应重视朗读训练,“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教师与其干巴巴地咬文嚼字,不如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慢慢捕捉诗意,体会诗情。《伯牙绝弦》教学中,教师并未对文意作太多讲解,而是
引导学生反复吟哦。当然,在让学生读的时候,教师作了精彩的范读。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学生抓住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最终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教师在课堂中要不吝对学生的夸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执教者就很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强心”、“虚荣心”,整堂课他对学生不乏溢美之词,当学生回答出问题的时候,他称学生为“才子”、“才女”。虽然并不是能回答出这样简单的问题就称得上才子才女,但是教师这样的近乎调侃的称呼或者说夸赞,对学生无疑也是一种激励。那位教师在课中亲切随和、幽默诙谐,学生精神焕发,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师生感情很是融洽,教学效果自然不错!而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我们总是对学生要求太高,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一些成绩视而不见。殊不知,这样的“严厉”可能会扼杀一个小孩的自信与追求!我班上有一个孩子,智力上与其他学生相去甚远,一般的问题他根本答不上来,所以有时我特意出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指名要他回答,他当然能答上来,虽然这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我还是夸奖了他。得了来之不易的夸奖,他很高兴,也很满足!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从此,他回答问题更积极了,尽管很多时候答不上来,但我依然适时地给他鼓励。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我们老是认为教学活动,就是教为主,学为次。其实,让学生学会、会学,比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更重要。大部分参赛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地位。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说话也好,朗读也好,讨论也好,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是一个辅导者,一个引路人。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于对学生的生拉硬拽,很多教师不同程度地患有“强迫症”,他们要求学生全盘接受自己的观点,强求学生掌握自己教给的知识。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厌学的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孩子们在沦为课堂的配角后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长此以往,孩子们离教师的要求越来越远。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观摩了此次大赛,见识了参赛教师的综合素养,我觉得,要当好一个教师真难!参赛教师们不但文化功底深厚,而且个个多才多艺。在才艺展示环节,他们有的展示曼妙舞姿,有的尽显动听歌喉,有的舞文弄墨,有的弹琴朗诵,有的评书表演,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以为,教师的一专多能、才艺本领不但有助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组织,而且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敬佩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功课的学习兴趣。一个综合素养高的教师比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更易博得学生的喜爱。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一个拥有多项“绝技”的人。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士杰学校:侯爱秀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士杰学校:侯爱秀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作为一个从事了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我,参加了我市首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大赛历时了两天。有片段教学、答疑解惑、才艺展示。让我有所得,也有所思。让我得到的收获是明确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思考的是今后该向哪个方向努力发展。
曾经听说“六年锻炼出一个数学教师”。曾几何时也满意自己的各方面,因为这几年的教学让我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但这次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让我如梦初醒。除了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才艺展示更没有一滴水,粉笔字还行,但不是顶级的,专业知识知道很多,但记忆不牢,才体会到当一个数学教师不是那么容易。按理说除了才艺展示,其它三项都是教师的基本功。但是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而且兴趣、爱好不广泛,没有一技之长,我感觉真是汗颜。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的人才,而我们自己却“先天不足,后天不补”,怎么能够做好为人师表呢?又怎么理直气壮的对学生评头论足呢?素养大赛指明了我的不足之处,及时让我认清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在盲目自大,不在自我满足,而是从头积累,下功夫精心备课,常反思改进教学。做一个老师不易,做一个数学老师很不易,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更不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诗句虽平常见,但要做到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作为一个从事了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我,参加了我市首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大赛历时了两天。有片段教学、答疑解惑、才艺展示。让我有所得,也有所思。让我得到的收获是明确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思考的是今后该向哪个方向努力发展。
曾经听说“六年锻炼出一个数学教师”。曾几何时也满意自己的各方面,因为这几年的教学让我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但这次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让我如梦初醒。除了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才艺展示更没有一滴水,粉笔字还行,但不是顶级的,专业知识知道很多,但记忆不牢,才体会到当一个数学教师不是那么容易。按理说除了才艺展示,其它三项都是教师的基本功。但是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而且兴趣、爱好不广泛,没有一技之长,我感觉真是汗颜。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的人才,而我们自己却“先天不足,后天不补”,怎么能够做好为人师表呢?又怎么理直气壮的对学生评头论足呢?素养大赛指明了我的不足之处,及时让我认清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在盲目自大,不在自我满足,而是从头积累,下功夫精心备课,常反思改进教学。做一个老师不易,做一个数学老师很不易,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更不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诗句虽平常见,但要做到却是不易。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能努力去做一个较优秀的数学老师!
数学教学是一座莽莽的高山,是一片无边的海洋,无论是教育学
生还是发展自身,数学教师都要在一生中树立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学习,学习,终身学习。“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才能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才能成就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才能!
古人都曾经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大赛,更让我领略到了它的内涵。
2012.5.26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最终版)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答题客观题部分:
一、填空
1、刘徽,三国时期魏国人,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主要贡献:正确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 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发展了“出入相补”原理,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提出了()“割圆术”,首次提出了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科学方法,并且求出了π3.14。
南北朝时代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 5 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 3.1415926 和过剩近似值 3.14159272、最早提出负数概念的著作是中国的(《九章算术》),比印度 7 世纪出现负数早 600 多 年,比欧洲早 1500 多年。
3、(《易经》)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本数学著作。
4、(我国)是最早使用位置计数法和应用十进制。
5、在世界上,中国最早提出最小公倍数概念,比西方早 1200 多年。
6、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最早运用(极限)概念,比西方早 1400 多年。
7、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8、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9、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0、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11、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12、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 准》提倡以“ 内容
13、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14、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1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发展性)(层次性)(开放性)
16、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7、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8、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9、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0、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1、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2、“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 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6、《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7、“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8、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位置)、(图形与变换)。
29、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31、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3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3、“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4、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6、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3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 谐)地发展。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①要求 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1)的教学。
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1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 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 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 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 普及性 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 B 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 B 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 B C 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三、是非题(对:T错:F)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F)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T)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T)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F)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T)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T)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F)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F)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 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T)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 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T)。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T)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T)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F)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 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F)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F)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T)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T)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F)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T)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F)
2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24、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主观题部分:
1、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能促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你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请你说说你的做法。
数感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策略。《课标》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学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培养学生数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联系生活实际,在情境中建立数感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因为学生对数学是陌生的,但对生活是熟悉的。例如,教学“厘米和米”时,让学生寻找长度 1 厘米和 1 米的物体,在头脑中逐渐形成表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
2)创设数学活动,在体验中发展数感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让学生体验 1 分钟能干什么,一秒钟有多长等。通过这样体验,让课堂数学充满灵性,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的数感也正是在这看似不重要的活动体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3)培养估算意识,在比较估计中提升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学生的估算方法合理可行,体现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培养估算的意识和初步形成基本策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数感。当然,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
来的,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请举例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 ”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
1)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为学生创设交流探讨机会。现行教材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知识内容,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把教材陈述性内容加以重组与整合,创设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的学习素材,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讨,规律让学生去揭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学生自主学习要不要教师?如果要请说明理由以及指出教师应做些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教师引导和参与。目前,有些教师有个错误的认识,即只要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认识到,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和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教师要高屋建瓴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2)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及时捕捉学生灵感的火花,做出激励引领性评价。3)教师要全身心的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及时进行榜样引领。所以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教师引导和参与。
4、学生在口算 56-18 的时候,常常口中念念有词:先用 6 减 8,不够减向十位借 1,16 减 8 等于 8,十位上的 5 借掉 1,还剩 4,4 减 1 等于 3,写 3,合起来是 38,学生边说边写最,后算出答案,怎样看待这种“笔算式的口算” 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口算有利还是有弊?
答题要点: 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口算是不利.
第五篇: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实施方案
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实施方案
为了探索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及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内涵,促进我校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特举行我校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比赛内容
本次大赛分“书写展示、教学片段讲解、才艺表演”三部分,总分100分。
1、书写展示
书写内容选自现行教材中的成语和算式,现场指定内容,限时5分钟,在规定时间内现场书写粉笔字。分数占总成绩40%。
2、教学片段展示
教学内容选自现行教材中的内容,自选课题。分数占总成绩40%。
3、才艺展示
才艺表演可选简笔画、唱歌、舞蹈、器乐、书法、朗诵、曲艺、戏剧表演等形式,每位选手可以任选一项,也可以两到三个类别综合成一个节目。内容自定,占分数总成绩20%。
除才艺展示外,其他内容不许用音乐、视频等。
二、具体比赛流程:
比赛时间:2015年10月24日下午2:00。比赛地点:本部六楼科学会堂。
现场抽签,决定参赛人员的比赛顺序,并把顺序公示全部评委。主持人开场,讲清会场纪律。
第一项:书写展示。
参赛教师在舞台上按顺序依次排开,然后由主持人现场公布比赛内容,限时5分钟,现场书写。由评委老师上台打分后,小黑板立在舞台下方展示,分数收齐统计。
第二项:教学片段展示。
按照比赛顺序,由主持人报幕,参赛教师依次上台进行教学片段展示,限时10分钟。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前三名教师展示完毕,方可打分。之后展示的教师分数,每进行完一位教师收一次。
第三项:才艺展示。按照比赛顺序,根据自选才艺,上台表演,限时5分钟。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前三名教师展示完毕,方可打分。之后展示的教师分数,每进行完一位教师收一次。
第四项:活动总结。请连玉芳校长上台做总结。第五项:分数统计、颁奖。
分数统计:去掉两个最高分,两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终成绩,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特等奖:6名。颁奖人:宋秋华、连玉芳 一等奖:7名。颁奖人:姜敏、明建玲 二等奖:6名。颁奖人:吴丽燕、许坤
(按总成绩评出校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别加入本月教师个人量化5分、3分、2分。)
三、赛前准备。
小黑板19块;板擦19个;粉笔白色、彩色各2盒;可移动大黑板1块;课桌20张;评分标准;评分表;打分纸;订书机;订书钉;多媒体课件展板;各参赛教师所需道具。
四、各人员具体安排。
评委:连玉芳、宋秋华、姜敏、吴立燕、许坤、明建玲、邢改焕、孙海霞、展飞飞、王烨、李平平、许继波。
分数统计:杨保亮、侯小华 收发人员:刘行、李浩 服务人员:董亚茹、张倩 剧务:孙连斌 薛守业 多媒体仪器调试:办公室 拍照、摄像人员:办公室
五、参赛人员、内容及所需道具。附:最终参赛人员名单
朱美玲、潘琴、何敬楠、闫萌、潘永新、赵新丽、沈丽君。教务处 201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