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六:
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实验过程: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七: 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
实验八:
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实验九:
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
实验十: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名称: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 实验过程:
(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实验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
实验十一: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材料: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 实验过程:
(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进入胃。
(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实验结论: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第二篇:苏教出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册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
课题 空气的性质 实验名称 空气的性质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水槽、塑料袋、烧杯、饮料瓶、气球、木棒、缝衣针、注射器 实验过程:
1、用注射器抽气后射入水中。
2、把大小两个气球充气后吊在小木棒上,使它们保持平衡。
3、把充气的气球嘴松开。
4、把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用手挤压。
我们的发现:用注射器抽气后射入水中有
冒出,小木棒上的气球,大的,小的,松开手后气球里的气
,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变形。
实验结论:空气有、、、等性质。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2 课题 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名称 热空气和冷空气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蜡烛、纸蛇、纸杯、木棒、玻璃杯、香、玻璃板、保鲜袋、实验过程:
1、准备两个同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使它变热。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等瓶内的烟充满瓶后把香取走,立即用玻璃板把瓶口盖上。
3、将冷气瓶瓶口对准热瓶口放置然后快速抽取玻璃板。
4、对调两个瓶的位置(瓶口不能分开),观察烟雾的流动情况。
我们的发现:热空气往
,冷空气。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
,遇冷。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3
课题 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名称 空气中有什么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水槽、蜡烛、硬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
2、再用无底的塑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盖拧紧。
3、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我们的发现:蜡烛慢慢,水涌进
里。
实验结论:
燃烧时耗去一部分。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4 课题 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名称 空气中有水蒸气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碎冰、玻璃杯、卡片 实验过程:
1、把小冰块放入干燥的玻璃杯里。
2、用上卡片把玻璃杯盖上几分钟。
我们的发现:玻璃杯的外壁有
和。
实验结论:
空气中含有。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5
课题 冷热与温度 实验名称 冷热与温度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热水 实验过程:
1、把一支温度计放入一杯热水中,每隔 2 分钟观察一次温度计上的高强度,并记录下来。
次数 开始时 2 分钟后 4 分钟后 6 分钟后 8 分钟后
刻度
我们的发现:热水慢慢变凉,温度计的刻度也在下降。
实验结论:
热的物体
高,冷的物体
低。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6 课题 热的传递 实验名称 热在液体和空气中传播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烧杯、茶叶末、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瓦 实验过程:
1、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
2、在装满烟雾的热气瓶口对口接一个冷气瓶。(热瓶在下,冷瓶在上)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使冷热物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7
课题 加热和冷缩 实验名称 液体热胀冷缩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水槽、烧瓶、红水、胶塞、细玻璃管 实验过程:
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
2、往瓶里加满了染色的酒精或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记录细管里水面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我们的发现:酒精或水在加热时,其水面,冷却时其水面。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
冷
的性质。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8 课题 加热和冷缩 实验名称 气体热胀冷缩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饮料瓶、气球、冷水、热水、乒乓球、水槽 实验过程:
1、反压扁的乒乓球或塑料瓶(盖上盖子)放入热水中
我们的发现:乒乓球和塑料瓶
了原形。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
冷
的性质。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9
课题 吸热和散热 实验名称 吸热和散热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相同质量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瓦、相同大小的两个纸盒、相同大小的烧杯。
实验过程:
1、同时加热等质量的水和油 6 分钟,每隔 1 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 6 分钟。
3、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纸盒,各剪一块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金属片,放在纸盒上。
4、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 10 分钟后测一测盒子的温度。
我们的发现:
比
升温快,降温也快。
实验结论: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0 课题 小加热、冷却后 实验名称 造雨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烧杯、水、酒精灯、石棉瓦 实验过程:
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2、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
3、我们的发现:玻璃片上有
出现。
实验结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遇冷就凝聚成 落下来,就成了雨。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1
课题 小加热、冷却后 实验名称 造霜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冰块、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盐、湿毛巾 实验过程:
1、在湿毛巾上放上深色铝制易拉罐。
2、把加了盐的冰块放入深色铝制易拉罐里。
3、把两支温度计一支放入装有水的试管里,然后插入深色铝制易拉罐的冰块里,另一则直接插入深色铝制易拉罐的冰块里。
我们的发现:温度计的刻度在,易拉罐底部外壁有
出现。
实验结论:
空气中的水汽受地面或物体表面热量辐射的影响而凝华成白色的晶体,叫。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2 课题 小加热、冷却后 实验名称 造雾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温水、玻璃杯、冰块 实验过程:
1、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
2、把一块冰放在杯口。
我们的发现:水杯杯口的冰块周围有
冒出。
实验结论:
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极小的小水珠,这就是。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3
课题 小加热、冷却后 实验名称 水的蒸发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大小不同的碟子、水、湿布 实验过程:
1、在碟子里倒入少许的水,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晒。
2、用湿布擦洗黑板。
我们的发现:几分钟过后,碟子里的水
了,黑板上的水迹
了。
实验结论:
由液体形态的水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4 课题 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 声音的产生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食品保鲜袋、尺子、小鼓、豆子、饮料瓶、盐、音钹 实验过程:
1、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一只手弹拨尺子的另一端。
2、鼓面上放一些豆子,然后敲打鼓面。
3、往空瓶里放入些细盐,然后吹瓶口。
4、击打音钹,然后用手轻轻按住。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
物体振动产生了
。有振动就有,振动停止,声音就。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5
课题 声音的传播 实验名称 声音的传播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分别装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纸杯、棉线绳、牙签 实验过程:
1.振动物体与声波;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3.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我们的发现: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是以
形式传播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
实验结论: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音是以
形式传播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6 课题 声音的传播 实验名称 使声音消失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矿泉水瓶、绿豆 实验过程:
1、往空矿泉水瓶里放入几粒绿豆,然后盖上瓶盖摇动瓶子。
2、把矿泉水瓶里的空气抽出来后,再摇动瓶子。
我们的发现:实验的第一步能听到,实验的第二步
听到响声。
实验结论:
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7
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实验名称 制作“助听器”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纸 实验过程:
1、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
2、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
3、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
我们的发现:1、细微的音量经助听器传到耳朵,听到的声音较
。2、对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变。
实验结论:
喇叭状的助听器有
声音的作用。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8 课题 不同的声音 实验名称 不同的声音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空盒子 实验过程:
1、用长短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套住空盒子。
2、弹拉紧的橡皮筋。
3、弹变短的橡皮筋。
4、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我们的发现:橡皮筋的振动频率
,它们发出的声音
也不同。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有关。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19
课题 我们吃什么? 实验名称 检测食物中的淀粉成分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碘酒、滴管、土豆块、萝卜片 实验过程:
1、分别在土豆片和萝卜片上滴上几滴碘酒,看看有什么变化。
我们的发现:
上滴的地方变蓝色了。
上滴的地方没有变蓝色了。
实验结论:说明了
含有淀粉成分,没含有淀粉成分。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20 课题 排序 实验名称 导热性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塑料棒、木棒、钢棒;杯子、热水、蜡烛;钢条、铝条、铜条。
实验过程:
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
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 3、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
我们的发现:
热能力好的物体-----
金属
传热能力弱的物体-----
塑料、木头......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物体
性能不一样。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21
课题 排序 实验名称 拉伸性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不同材质的物品 实验过程:
1、把塑料膜团成一团,越小越好,过一会儿把它们展开。
2、紧紧拉开塑料膜,直到不能拉动为止。
3、把透明塑料膜拿起来,对着光看。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
教师评价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 NO:22 课题 分类 实验名称 分类 班级 四()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动物图片、水果图片 实验过程:
1、根据图片上的动物,给它们分类。
2、根据图片上的水果,给它们分类。
3、讨论、交流如何给一些事物进行分类。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
教师评价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实验报告
四年级 科学 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实验报告
实验一
让小车动起来
【研究问题】如何让小车动起来 【我们的猜测】给小车施加外力 【实验材料】小车、绳子、回形针、垫圈。
【实验步骤】
①将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小车和回形针上。
②将回形针弯曲,以便在其上套上垫圈。
③将小车放在长桌子的一端,分别取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绳长如下表所示),拉直绳子后,逐渐在回形针上套垫圈,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车的起始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只改变绳子的长度。)
【实验结论】
①小车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②使小车运动的外力是垫圈的重力。垫圈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向下的力,垫圈的重力让拉小车的绳子具有拉力,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③当垫圈垂挂在空中,因受到向下的重力而对绳子产生拉力时,垫圈对小车有拉力作用而垫圈在桌面或地面上,受到向下的重力但对绳子不产生拉力时,垫圈对小车没有拉力作用。
④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约等于桌子的高度比较合适。
实验二
用气球驱动小车
【研究问题】用气球驱动小车 【我们的猜测】反冲力作用下,小车会运动 【实验材料】装有喷气嘴的小车、气球、软尺。
【实验步骤】
(1)选择一块平滑的地面来进行喷气小车实验。在实验场地上画岀小车跑道,并标出起点。
(2)将气球吹胀后,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气球颈部,不让气体漏出。把小车放在起始位置,对准跑道方向,然后迅速松开手指,让小车自行驶出。
(3)调整喷气嘴的方向,观察小车运动的方向。
(4)测量并记录小车行驶距离。
【实验结论】在这个装置中,我们利用气球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冲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实验三
用橡筋驱动小车
【研究问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我们的猜测】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 【实验材料】安装好的小车一辆、软尺一把、记录表。
【实验步骤】
(1)实验小组内分配任务。确定一人为操作员,负责缠绕橡皮筋和行驶小车;确定两人为测量员,负责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确定一人为记录员。
(2)设置对比实验。在小车的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例如缠绕的圈数可以为 2 圈、4 圈、6 圈。
(3)每次实验都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并要准确地测量出小车行驶的终点,用软尺测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4)相同的圈数各重复 3 次,求出小车 3 次行驶距离的平均值。
【实验结论】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行驶得近。
实验四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研究问题】胃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的猜测】磨碎食物,消化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塑料水杯、一袋牛奶、钢笔、文具盒。
【实验步骤】
(1)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道 1N、2N、5N 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
(2)先估计一个物体的重力大小,再实际测量,做好记录。算出两者相差多少,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确。
【实验结论】弹簧测力计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些物体的重力。
实验五.1
认识摩擦力
【研究问题】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的猜测】
【实验材料】绳、纸盒、垫圈若干、木板、回形针、托盘。
【实验步骤】
(1)将系有拉绳的纸盒放在水平木板的一端,在拉绳的另一端系上回形针,将托盘挂在回形针上。观察此时纸盒是否运动。(2)将垫圈一个一个地放在托盘中,直到纸盒开始运动为止,记下此时垫圈的数量。
(3)每个实验重复做 3 次,记录数据,选取实验数据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数据。
【实验结论】纸盒在木板表面运动时,两者接触面之间发生摩擦,产生了摩擦力,这种力对于物体运动有阻碍作用。
实验五.2
认识滚动摩擦力
【研究问题】胃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的猜测】磨碎食物,消化 【实验材料】绳、纸盒、垫圈若干、木板、回形针、托盘、筷子、小车轮。
【实验步骤】
(1)将系有拉绳的纸盒放在水平木板的一端,在拉绳的另一端系上回形针,将托盘挂在回形针上。用各种笔或筷子等作“滚木”放在纸盒下面,观察此时木块是否运动。
(2)将垫圈一个一个地放在托盘中,直到纸盒开始运动为止,记录下此时垫圈的数量。
(3)在纸盒下面安装上轮子,然后重复操作②的动作。
(4)每个实验重复做 3 次,记录数据,选取实验数据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数据。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实验报告
四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实验报告
实验一: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探究性实验。
【研究问题】橡皮筋如何发出声音? 【我的猜测】拨动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实验步骤】
(1)如图 1 所示,分别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然后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如图 2 所示,我们轻轻地用手去弹拨橡皮筋(也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此时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如果能听到声音时,请仔细观察橡皮筋的状态,它是否振动?将观察和听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3)想办法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此时,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然后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我们用手去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听到声音。
(2)当我们轻轻地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3)我们发现橡皮筋振动停止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的是否振动有关,振动是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实验二
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研究问题】空气、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我们的猜测】空气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实验步骤】
(1)把闹铃调成发出响铃状态,然后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紧接着我们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此时注意听声音的变化。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到玻璃罩中,此时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我们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而当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又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
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研究问题】固体是否能够传播声音。
【我们的猜测】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实验室桌子即可 【实验步骤】
(1)小组内同学进行二次分组,本次我们将两个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同时耳塞或用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2)此时另一个同学轻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者用手指去抓挠桌面,然后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是否听到声音等)。
(3)第三步,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注意此时是耳朵不贴着桌子)
(4)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当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5)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四
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研究问题】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我们的猜测】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水等。
【实验步骤】
(1)首先往水槽里装入约 3/4 的清水。
(2)小组内有序实验,一名同学用橡胶锤轻轻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迅速伸入水槽中水面之下。
(3)此时,其他同学依次将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上,用耳塞或另一只手堵住另一侧耳朵。(建议每个人都听一听)
(4)实验后及时记录声音的情况以及观察音叉伸入后水面的情况。
(5)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水槽外壁上能够清晰地听到音叉的声音。音叉伸入水面之下后,以音叉为中心水面出现圈一圈的水波,并不断向远处传播。(从两个方面去看待问题,一是声音,而是水面的情况)
(6)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而且我们发现声音是以类似于水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实验五 —1 1
了解耳郭的作用
【研究问题】耳郭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猜测】收集声音 【实验材料】一张 A4 纸。
【实验步骤】
(1)首先,将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听微弱的声音。
(2)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同一个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实验现象:用纸喇叭听声音,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大一些。
(4)实验结论:耳郭具有收集声波并把声波导入耳道的作用。
实验五 —2 2
模拟鼓膜的振动
【研究问题】鼓膜振动的情况 【我们的猜测】
【实验材料】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带橡胶锤)、气球皮、细沙或碎纸屑等。
【实验步骤】
(1)首先我们准备一个气球皮,然后把气球皮放在塑料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好。这个时候,气球皮相当于人耳的鼓膜了。
(2)然后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
(3)接下来我们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同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现象: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时,气球皮上的细沙或碎纸屑跳起来。音叉离气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细沙或碎纸屑跳动的幅度的大小。(5)实验结论: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鼓膜的振动也不同。
实验六 —1 1
钢尺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问题】钢尺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钢尺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高;幅度越小,音量越低。
【实验材料】钢尺(建议长一些 30CM)。
【实验步骤】
(1)首先将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 20 厘米,然后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轻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并注意它发出的声音。
(2)第一轮实验以后,这次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并注意它发出的声音。
(3)注意!以上实验重复操作 3 次以上,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实验现象: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此时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5)实验结论: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实验六 —2 2
橡皮筋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问题】橡皮筋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高;幅度越小,音量越低。
【实验材料】木板、钉子、小木棍,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将橡皮筋系在木板上的小木棍的上端,距离小木棍顶端约 2 厘米。
(2)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其振动幅度的变化。
(3)注意!以上实验重复操作 3 次以上,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实验现象: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弱时,其振动幅度小;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强时,其振动幅度大。
(5)实验结论: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实验七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研究问题】尺子的音高和什么有关系 【我们的猜测】尺子露出桌面长度有关,越长越低、越短越高。
【实验材料】钢尺或塑料尺。
【实验步骤】
(1)根据尺子的长度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分别为 5 厘米、10 厘米、15 厘米、20 厘米。
(2)将尺子的一端露出桌面 5 厘米,用手用力压在尺子上面。
(3)用力拨动尺子,反复 3 次,仔细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
(4)把尺子依次伸出桌面 10 厘米、15 厘米、20 厘米重复以上的实验过程。
(5)实验现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不同。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6)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实验八 —1 1
弦的 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研究问题】弦的长短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音高和弦长度有关,弦越长越低、弦越短越高。
【实验步骤】
(1)手指按在一根琴弦上并上下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2)换另外几根琴弦,重复上面的操作。
(3)实验结果: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不同位置时,音高不同,弦振动的部分越长,音高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
实验八 —2 2
弦的松紧与音高的关系。
【研究问题】弦的松紧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音高和弦的松紧有关,弦越紧越低、弦越松越高。
【实验步骤】
(1)手在这根弦上的位置不变,拨动琴弦,识别音高;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拨动琴弦,识别音高的变化。
(2)换另外几根琴弦,重复上面的操作。
(3)实验结果:同一根琴弦,松紧不同,音高不同,弦越松,音高越低;弦越紧,音高越高。
实验八 —3 3
验证弦的粗细与音高的关系
【研究问题】弦的粗细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音高和弦的粗细有关,弦越粗越低、弦越细越高。
【实验步骤】
(1)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2)重复 3 次上面的操作。
(3)实验结果:琴弦的粗细不同,音高不同,弦越粗,音高越低;弦越细,音高越高。
第五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四上第三单元实验报告 运动和力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三:利用垫圈和绳子,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1)实验材料:小车、绳子、回形针、垫圈。
(2)实验步骤:
①将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小车和回形针上。
②将回形针弯曲,以便在其上套上垫圈。
③将小车放在长桌子的一端,分别取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绳长如下表所示),拉直绳子后,逐渐在回形针上套垫圈,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车的起始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只改变绳子的长度。)
(3)实验结论:
①小车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②使小车运动的外力是垫圈的重力。垫圈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向下的力,垫圈的重力让拉小车的绳子具有拉力,拉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③当垫圈垂挂在空中,因受到向下的重力而对绳子产生拉力时,垫圈对小车有拉力作用而垫圈在桌面或地面上,受到向下的重力但对绳子不产生拉力时,垫圈对小车没有拉力作用。
④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约等于桌子的高度比较合适。
实验二十四:利用垫圈和绳子,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1)实验材料:安装好的小车一辆、垫圈若干、秒表、记录表。
(2)实验步骤:
①实验小组内分配任务。确定两人为操作员。一人控制小车,另一人放置垫圈;确定一人为记录员;确定人为口令员兼计时员。实验过程中,操作员要听口令员指挥。
②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③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④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并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
⑤重复做 3 次实验,求出 3 次实验的平均值。
(3)实验结论:垫圈重力或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垫圈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得慢;垫圈多,重力大,拉力就大,小车运动得快。
实验二十五:气球的运动。
(1)实验材料:气球。
(2)实验步骤:
①把气球吹足气,一手手指紧紧捏住气球口处。稍微松开口部,另一只手放在距离气球口部 10 厘米左右的位置,手心正对口部,注意手的感受,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解释。
②另取一个气球,把气球吹足气,一手手指捏住气球口处,另一只手手心轻轻放在气球另一端。完全松开气球口,注意另一只手的感受。
(3)实验现象:
①手心正对气球口时,手心受到一个和气球嘴方向相同的推力。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如下所示。
②完全松开气球后,另一只手手心受到一个和气球嘴方向相反的推力,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变小,推力也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4)实验结论: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实验二十六: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
(1)实验材料:装有喷气嘴的小车、气球、软尺。
(2)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块平滑的地面来进行喷气小车实验。在实验场地上画岀小车跑道,并标出起点。
②将气球吹胀后,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气球颈部,不让气体漏出。把小车放在起始位置,对准跑道方向,然后迅速松开手指,让小车自行驶出。
③调整喷气嘴的方向,观察小车运动的方向。
④测量并记录小车行驶距离。
(3)实验结论:在这个装置中,我们利用气球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冲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实验二十七:用橡筋驱动小车的实验(1)实验材料:安装好的小车一辆、软尺一把、记录表。
(2)实验步骤:
①实验小组内分配任务。确定一人为操作员,负责缠绕橡皮筋和行驶小车;确定两人为测量员,负责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确定一人为记录员。
②设置对比实验。在小车的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例如缠绕的圈数可以为 2 圈、4 圈、6 圈。
③每次实验都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并要准确地测量出小车行驶的终点,用软尺测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④相同的圈数各重复 3 次,求出小车 3 次行驶距离的平均值。
(3)实验结论: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行驶得近。
实验二十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塑料水杯、一袋牛奶、钢笔、文具盒。
(2)实验步骤:
①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道 1N、2N、5N 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
②先估计一个物体的重力大小,再实际测量,做好记录。算出两者相差多少,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确。
实验结论:弹簧测力计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些物体的重力。
实验二十九:认识摩擦力。
(1)实验材料:系有拉绳的纸盒一个、垫圈若干、木板、回形针、托盘。
(2)实验步骤:
①将系有拉绳的纸盒放在水平木板的一端,在拉绳的另一端系上回形针,将托盘挂在回形针上。观察此时纸盒是否运动。
②将垫圈一个一个地放在托盘中,直到纸盒开始运动为止,记下此时垫圈的数量。
③每个实验重复做 3 次,记录数据,选取实验数据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数据。
(3)实验结论:纸盒在木板表面运动时,两者接触面之间发生摩擦,产生了摩擦力,这种力对于物体运动有阻碍作用。
实验三十:认识滚动摩擦力。
(1)实验材料:系有拉绳的纸盒一个、垫圈若干、木板、回形针、托盘、筷子或笔若干支、小车轮。
(2)实验步骤:
①将系有拉绳的纸盒放在水平木板的一端,在拉绳的另一端系上回形针,将托盘挂在回形针上。用各种笔或筷子等作“滚木”放在纸盒下面,观察此时木块是否运动。
②将垫圈一个一个地放在托盘中,直到纸盒开始运动为止,记录下此时垫圈的数量。
③在纸盒下面安装上轮子,然后重复操作②的动作。
④每个实验重复做 3 次,记录数据,选取实验数据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数据。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