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型瑛音乐课心得
唱唱跳跳,轻松学习在情智教学中打造卓越课堂
——音乐课听课心得
2013年3月26日,我有幸到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听了一天的小学音乐卓越课堂报告会,让我受益颇多。
音乐是什么?音乐的学习内容是什么?音乐学习的基本要素的要求是什么?这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吴斌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思。音乐学习应该学习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要素就是力度、速度、调式、节拍、旋律、音色等。在音乐课堂中,要让学生了解音乐要素的作用,老师首先在备课时就要无数次的听,才能发现作品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要素是什么,更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要素的存在。然后再上课时,要注意激活学生先前的学习经验,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以优美的范唱、范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就需要音乐老师本身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功底,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在后面听的两节课上,这一点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哈尔滨的李彦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小闹钟》,在这节课上,李老师首先以一则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让孩子们一边观看精美的闹钟图案,一边用双响筒模仿指针走动的声音,让学生声音速度的变化、到音乐中感知其他的声音。这一节课上,师生之间互动十分热烈。在欣赏完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小闹钟》后,又学唱了一首中国的《小闹钟》,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打破了我们原来的试唱——节奏——简谱——歌词这样一个固定模式,给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音乐教学的大门。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额精神文化和智慧结晶。无论是文化中的音乐,还是音乐中的文化,都具有鲜明而生动的人文性。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传播者,更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争取做到“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
曹型瑛
2013年4月
第二篇:音乐课心得
音乐听课心得
在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紧紧围绕歌唱教学,贯彻“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理念,突出了音乐课堂的学科特点,以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和活泼有效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听课学习中感想颇多。使我感受到了音乐老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已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的唱歌课,教学目标体现要从学生的表现中得到反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谈谈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和反思:这次观摩课,每位教师的课堂设计、授课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亮点,都有值得学习与探讨的地方。
通过听课,我觉得两位老师共存的优点有以下: 1 教师的基本素养都非常好。
这些教师都具备这些良好的音乐素养,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美,教师自身气质深深地吸引听课者的眼球,让人感觉赏心悦目。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她们具备了美的使者的气质。
课的设计方面
教师的备课可操作性更强了,更加注重实效性,每一环节的设计能够紧扣主题,步步为教学目标服务,屏弃了那些形式化的东西及做秀的环节,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培养。
通过这次听课,两位优秀的教师的课都为我的“桶”注入新鲜的“水”。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自身要高。它不仅包括扎实的基本功,还包括个人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等。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师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教师怎样感染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心得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我担任过些许课程,有过很多感触。就我接触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年龄段较低,具有好奇、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在执教期间,应对他们个性特点随之带来的种种状况,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领悟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肺腑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如今的我也在这条道路中不断摸索前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还记得初开始跟孩子们上课,介于科目属副科,孩子们情绪都很高昂,当然,本来是很好的事情,可随之课堂混乱的现象就暴露出来了。起初,我在思考,可能是我的课不够生动,有吸引力,所以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没有达到理想。于是我试着改善,把我原本严肃的表情、单一的声调通通抛掉,果然,课堂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可是渐渐地,这种良好状态在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就不行了。这次,我不在闭门思考,而是走出房门,跟孩子们交流,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于是孩子们积极响应,七嘴八舌的说了很多,我听后把他们汇总了起来,他们想要的是他们感兴趣的歌曲,而不是单一的书本上的东西,他们各自喜欢不同情绪或形式的音乐歌曲,欢快的、抒情的、激昂的、动画的、电视歌曲等等,他们想要动起来,活起来。于是,我发现光有表面的改善是不够的。我开始试着改变自己固有的单一的教学形式,给他们穿插安排一些“音乐会”,在加上音乐故事让他们品味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再给他们排练一场场的不同主题的音乐剧,把有故事情节发展的歌曲安排给他们做表演,我的课堂明显改善了许多,孩子们上课是的主动和热情也在不同程度地反过来感染着我,那种课堂效果让我每每回味,也每每都在激励着我,向一个优质的音乐教师的高度迈进。
第四篇:学音乐课标心得
学习《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解读,了解音乐新课标的总目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主要内容,奠定对中学音乐新课程的基本认识,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持久的爱好和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用看电影、讲故事、做游戏、PPT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音乐课表现得“比较有兴趣”,其实这已经偏离了音乐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原始动机。在修订的音乐课标中明确提出,对音乐的兴趣,是指在音乐课堂中对教学的一个引导问题。可以这样说,“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不能变成爱上音乐课,但不喜欢音乐这样一种极端的现象。也就是说,不能课堂手段丰富了,学生主体性提高了,教师也更加关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了,但却忽略了音乐课堂的本质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其实,关于“兴趣”,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作为目标,一是作为手段。从“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角度,就是音乐学科要靠什么去吸引学生、要求学生,没有考试的外在推动,就只能凭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形成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而动力的发展,最后还应落实在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上来,所以对音乐的学习,不能只是兴趣的提高,还要看到学生在音乐方面实际能力的增长。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喜爱音乐,有音乐追求,有浓厚兴趣。而作为教师,也应该把课程理念体现在音乐课堂当中,当课程理念变为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累音乐能力,深化兴趣爱好,最终形成音乐实际能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才能真正实现。
对于兴趣,总目标里有两个字叫“持久”,是指让孩子对音乐有一个终生的爱好与追求。这在以前的课标中是没有的,这次修订版特意加上了“目标持久性”。兴趣是很特殊的,它既是手段,也是一种理念,同时在这里面它都变成了目标,而且是很重要的目标。原先实验稿也提到兴趣,但没有“持久”这两个字,老师们不要简单看这两个字,持久兴趣实际上就是音乐课程一个终极目标,是终身伴行的。只有形成这个目标我们音乐课程的目的才达到。同时,这也是人和音乐自然本能的关系,和音乐对于我们人的这种作用价值功能。
二、关注学科的综合。
“关注学科综合”原来的说法是“提倡学科综合”。“关注学科综合”是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也是目前在任何领域里都比较提倡的一种理念。那么把“提倡”变成“关注”,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其实任何一个学科,或者一种学习行为都应该提倡综合,因为综合对人的能力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钢琴,现在很多国外的钢琴教材已经不是单一的技术性学习了,而是把音乐史的学习、音乐风格的把握、乐理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等等,都融汇在钢琴学习当中,这个就叫做学科内综合。与“综合”相对应的是“单一”,而单一其实对人格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所以,综合其实最终解决的是人格方面的完整,就是不要使人格片断化。如果大家能够掌握好音乐学科内的综合、学习领域内的综合,以及音乐跟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社会生活的综合四个方面,我想综合就能够做的非常好。
总之,通过学习,对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新理念,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音乐课听课心得
听音乐课的反思
今天,我参加了印台区教育局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听了三里洞中小学郭峰丽和西安的袁少曼老师的音乐课《茉莉花》,感到受益匪浅。两位老师亲切可人的教学风格,娴熟的教学技巧深深地震撼着我。
整堂课是那么的充实、快乐。两位老师运用音乐的魔力,让同学们沉浸在音乐的快乐中。学生们被老师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体验着,连我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快乐。
课堂中,两位老师注意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美、旋律美,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一开始视频的导入,接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掌握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不仅在听觉效果上,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改变人的人生,这就是音乐的美的所在。之后两位老师让学生欣赏《图兰朵》,随之学生沉浸其中。两位老师适时地出示歌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引导学生分不同的声部去演唱。两位老师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找出三个学生为代表带领大家一起演唱,同事加上自己生动的演示,学生心领神会,演唱时表现得非常出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很多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就是一种进步。在本次观摩课中,教师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比如器乐、声乐、舞蹈等,这些也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教师的交流可以促进相互的了解,发现彼此的长处,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彼此合作。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