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五个单元主题,即:
一、夸夸我自己
二、温暖的家
三、我爱我们学校
四、家乡的山山水水
五、有趣的家乡风情。每个主题都不再 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区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使之加深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使知识意义化、价值化。
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为父母分忧学习人际关系,由自我走向人与人之间;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物产资源以及家乡的风情等。
二、教学总目标、教学重点:
1.以儿童的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的初步认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 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 整个教育的质量。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 夸夸我自己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真实的自己,体验愉悦。
2.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欣赏自己,发扬优势,建立自信。3.通过画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4.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的生活角色。
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欣赏自己,发扬优势,建立自信。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措施: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第二单元 温暖的家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的热爱之情。2.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4.指导学生学会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或在家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找父母谈心,并 付诸具体行动。重难点: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2.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教学措施: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 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
第三单元 我爱我们学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并能做简单的介绍。2.学生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3.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4.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图列,能够用简单的平面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结构图。5.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尊敬他们。
重难点: 1.学生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2.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尊敬他们。
教学措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材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 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单元 家乡的山山水水
教学目标:1.学习看地图的方法,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 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简单的图例、方向。2.知道家乡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关爱大自然,萌发对家乡的热爱、建设家乡 之情。3.了解家乡的过去,珍视家乡的历史,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了解家乡当前的基本情况,引导孩子们大胆想像家乡明天的美景。4.让学生熟悉家乡的物产,培养初步的动手设计、包装、宣传能力。5.初步培养调查、观察和收集、整理资料、判断是非和道德分析能力,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了解家乡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培养调查、观察和收集、整理资料、判断是非 和道德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家乡物产的丰富,感受家乡变化的巨大,通过自身的感受、探究和领悟,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敢,使之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萌发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措施 :拓展教学空间,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调查、观察和收集、整理资料,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五单元 有趣的家乡风情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节日,理解家乡节日的风俗习惯及风味小吃,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2.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学生感悟家乡的节日,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民风民俗的继续研究。3.使学生在了解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地名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4.通过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5.继承和发扬节日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自觉体制不良习俗和迷信活动。
重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学生感悟家乡的节日,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民风民俗的继续研究。2.通过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3.继承和发扬节日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自觉体制不良习俗和迷信活动。
教学措施: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认识我自己,包括四课即两年来的变化、我的优点和不足、我的兴趣和特长、相信我能行。第二单元我爱我家,包括五课即说说我的家、我是怎样长大的、爸爸妈妈真辛苦、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共建文明家庭。第三单元我们的班集体,包括说说我们班、同学友谊要珍惜、我们应该这样学、团结合作才能赢这四课。这册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特点:
1、真实反映了社会,注重德育实效性。本套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反映儿童的社会生
活实际,每一个学习主题‘都尽可能选择既典型又真实的生活实例,并通过大量的真实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儿童的社会生活,让儿童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体验、辨析和感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遵循综合构建原则,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本套教材在整体构建上,不仅对儿童成长的不同不生活领域或社会环境中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有机整合,而且还将多种课程资源、多种学科知识、多种智能参与、多种学习途径、多种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有机整合,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掌握方方面面的社会常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套教材在呈现形式上,采用第一人称的主
体参与方式,辅以“大嘴青蛙”的伙伴形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社会,有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主备人:王超 日期:8.27 一﹑ 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2、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
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二、全册教学目标: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和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会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3.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7.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9.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0.开始练习习作。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
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1.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2.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3.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四、教学措施
1、要转变观念,改革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建立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2、要十分重视汉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吸取养分,重视语文的积累。
3、树立面向全体联系实际的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学法知道,培养自学能力。
4.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6.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7.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8.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9.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10.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11、重视对后进生的优先照顾,主要是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
1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重过程轻结果,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培养中年级良好的读书与习作习惯。
13、教师本人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教学质量。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文录音带、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等等。学生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等。
六、课时安排: 第1周: 1 课
第2周 2------3 第3周 4-------5 第4周 6----7 第5周 8------9 第6周 10------11 第7周 12-----13 第8周14---―15 第9周 16-----园地四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周 17-----18 第12周 19----―园地五 第13周 21-----―22 第14周 23----―园地六 第15周 25----―26 第16周 27------园地七 第17周 29------30 第18周 31------园地八 第19-23周 期末复习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2、教材编排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
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二、全册教学目标: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和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会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3.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7.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9.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0.开始练习习作。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
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1.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2.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3.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四、教学建议
1、要转变观念,改革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建立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2、要十分重视汉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吸取养分,重视语文的积累。
3、树立面向全体联系实际的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学法知道,培养自学能力。
4.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6.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7.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 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8.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9.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10.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11、重视对后进生的优先照顾,主要是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
1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重过程轻结果,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培养中年级良好的读书与习作习惯。
13、教师本人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教学质量。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文录音带、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等等。
学生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等。
第五篇: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第一课 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4)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生。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第三课 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 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 二 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 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 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五 归纳总结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小结: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电脑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
第二单元 我在学习中长大
第一课 我学会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关键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 顾。)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干,昨天,我就看见李明同学会做栩栩如生的燕子,丽丽同学做了很漂亮的书签,还有没有同学比她们更厉害的?
(二)学文明理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a)电脑出示课文P26-27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表演一下买文具。)
b)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接得最快最好?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电脑逐一出示课文P28-29的插图,学生介绍: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学延伸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四)深化导行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五)总结
1. 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板书设计 学习有苦有乐
}成功 不怕困难
89101112***819202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