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盟》启发
《联盟》启发
如何看待员工离职?这是一个公司管理者们长期以来心知肚明又不愿提起的问题,企业会因为资金需要而裁员,员工也会因为自身发展而离职。然而随着如今创业门槛降低,社会近乎已达到人人皆可创业的地步,加之各种企业都在跟随时代变化进行转型,员工调动频繁,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不牢固。如今随着雇佣关系多样化,即使是大型国企也会不可避免的面临大量的人员调动问题。传统的以书面合同约束雇佣关系的方式开始不稳定起来,员工离职对公司来说一方面是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也是不可预测的人资风险。这个时候急需企业领导者更新传统思维,力求将不可控的行业转变变成可控的职业生涯,如何从一开始就和员工建立更加长久稳固的雇佣关系?如何在员工在职期间调动其最大积极性?如何平和地面对员工离职甚至在此之后仍然与员工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
《联盟》一书将这种变化称作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此书提出一种新的雇佣观念,即平等合作。其中的方法虽不全然适合所有的企业,但其主导思想是十分值得借鉴的。读完这本书我大至将其分成三大部分,即分别对应了前面我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首先是如何从最初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关系?我相信入职之初员工的基本诉求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薪资报酬和工作价值认可度,而公司的基本诉求来自于对员工的单位投资能带来多大的价值,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签订了劳动合同,从此开始一个完成合约的过程,而一旦员工或者公司在后来的时间里诉求改变或者得不到实现,合约关系就会破裂。在《联盟》这本书里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建立雇佣关系。雇主最初会询问员工在几年之后想变成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承诺在此期间培养对方以致合约期满达到员工的要求,同时要求员工在合约期内完成相应诉求,这样一来员工对工作的敬业就是对自己目标的负责,这是一种相互投资的关系,雇主和员工之间通过联盟的方式建立起信任与忠诚。
在职期间,公司势必要设计渐进性承诺,协调员工产生与公司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建立起合约期内雇主和员工之间相互合作共赢的道德契约,大家会为了各自的目标共同去做好一件事,二者之间更像一个团队,有共同的团队精神。企业不会将员工看做一颗永久存在的必不可少的螺钉,所以一定要定期相互考察各自为对方带来的收益,员工也不会将公司作为自己的长期赖以生存的家,这样难免会因为工作中的曲折打击而失去信心或者在公司得过且过半生不死,这俨然是双方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员工离职之后的人脉关系建立也极其重要。双方在结束愉快的合作之后都获得了成长壮大,企业领导者思考员工在职期间带来的收益,愿意为员工写一封推荐信;员工在职期间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获得了成长,最终离开公司的时候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在后来的人生中也会铭记老团队的感情而愿意为其带来潜在的收益,比如说投资企业的新业务,甚至召集老员工为企业新员工开展一次免费的培训。这种曾经共同奋斗的经历会促使离职员工对企业产生感情,作为企业来说,特别是培养过很多人才的大型企业,离职员工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企业若将其组织起来,建立专门的同事网络,发挥人脉情报作用,那么雇主和员工之间便建立了终身的联盟关系,这其实也是离职员工在以另一种方式服务雇主。
第二篇:美的启发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然后,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然后,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最后,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拢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功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从此,附近的居民()没有来这儿倒垃圾,()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着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荡着动听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唱歌……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以前,窗外的空地上,(),()。如今,这儿变得()、()。
3、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表示全家动作的词语有(。)从这些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他们一家为()确实费了一番功夫。
4、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
拨弄()突然()充满()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横线从文中画出来。
第三篇:启发反思
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与反思
第二小学 刘子平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宝库。此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内容日趋丰富,体系日臻完善,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
一、联想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情感、意志过程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如《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一课,内容多,难记忆。对此可用联想手法,让学生把国家这个“大家”想象成为家庭这个“小家”,并提出启发性问题:“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你应履行哪些义务?”通过一比一问,使得问题具体形象化,易为学生接受。又如,对我国古代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等四大发明,学生易把发明的次序弄错。对此可用联想手法启发学生记忆:猎人打鸟,首先瞄准方向,然后再扣扳机,火药最后发射出去。指南针是指示方向,故在第一,火药在“最后”。只有先发明纸,然后才能印刷,故造纸在前,印刷次之。这种联想看似滑稽,但对记忆确有好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联想力,这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二、课堂反思
我所探讨的是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联想启发式教学法,避免结果性的启发,探索注重过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记忆方法,事半功倍。
第四篇:启发作文
启发式作文,想说爱你并不难
启发式教学,重点在“发”,即老师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理,促使学生思考领悟。作文的教学贵在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并可以通过自己的笔端表达出来。在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启发式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启发式作文教学重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在教学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他们才容易接受。我在给学生上写景作文时,首先让他们欣赏一组山水图片,学生在台下惊呼景色好美。我故弄玄虚地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拍摄的,一说到这里学生的兴致可高了,连忙问我这是哪里的景色。看到学生们的兴奋劲,我知道这个导入成功了。紧接着我给学生看了一组在烟雾缭绕之中的丛山的图片,学生都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讨论,我乘热打铁地问:“同学们,看到这组山你觉得他们的形状像什么?”“像如来佛的手指”、“像朝天椒”、“像宝塔”,学生的想象力如此的丰富,谁说他们不会写作文?“好吧,把你们心中的想象写在纸上,时间三分钟。”学生一听忙提笔写起来。几分钟过去了,我问“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些山的时候,除了会注意他的形状,还会注意他的什么?”“颜色”、“高低”。我赞许地看看学生,“不错,那把你们还会注意到的写下来。”学生又是一阵忙碌。音乐响起,“哇„„”有学生大叫,原来我把图片切换到一片丛林中了,这是一片茂密的丛林,远远地看上去让人感到很是神秘莫测。“同学们,假设你置身于这片丛林之中,你会听到什么,看到
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什么?”我把“听”、“看”、“闻”、“想”,这几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听到风声,动物的叫声„„”,“看到小兔子„„”,学生围绕着话题热情地发表着看法。我顺势让他们把想法写在纸上。音乐再次响起,图片又跳跃到一幅深蓝湖水的画面上。“同学们,湖水美吗?“美!”学生在下面积极地回应。“那是动的时候美,还是静的时候美呢?”“都美”,“静的时候美”„„学生又开始讨论了。“那把湖水动的时候的样子和静的时候的样子写出来吧”,学生喜滋滋的在本子上写着。“好了,同学们,看这一组图片。”“哦„„”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一幅优美的图片被我拆成高山图、丛林图、湖水图,其实拼凑在一起,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景物图。“好了,我们今天的作文就是根据这幅图片写景抒情,这是好词好句,你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我提前还准备了不少有关描写景物的词语、句子)。下课。”这次作文课我没怎么听到学生的抱怨。我想作文就好像走迷宫,每一步我都设好了局,他们只有一步步地走进去,然后再想个办法走出来,如此生动的迷宫他们是不会觉得无趣的。
二)启发式作文教学,重在创设情境。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就得拿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出来,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文课中来,无疑可以一扫他们对作文的倦怠。我通过改学生的周记,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中流露出对生活悲观的思想,动不动就是“无聊”、“郁闷”的字眼。对此,我决定用一节作文课来开导他们。又是一节作文课,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很多张笑脸,有微笑的,有开怀大笑的,有甜蜜地笑的,学
生在下面指手画脚。“同学们,笑有多少种啊?”“有微笑、开怀大笑„„”学生在下面说着,我在上面板书。“那好,我想每组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笑。”学生一听很有兴趣,个个都说要上来,我从四个组中每组选了一位活泼开朗的同学,让他们分别表演微笑,开心的笑,神秘的笑,皮笑肉不笑,学生的表演真可以用惟妙惟肖来形容。看来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挺强,就看老师给不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了。下面的同学有的笑得都直不起腰来,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可想而知,课堂气氛有多热烈了。“当你们看到微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请简单地写出来。”我让学生把讲台上同学表现的各种笑都分别写出感想来。“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哪种笑呢?”“微笑,开怀大笑”。“对,笑着面对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我给学生看张海迪的笑,刘翔的笑,中国女排的笑的图片,并让了解这些典型人物事迹的同学讲述他们的故事,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笑对人生”四个大字,就让他们以此为话题展开作文。后来收上来的作文整体质量还不错。我想这次的作文教学比较顺利源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比较多,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觉得没有话说。
三)启发式作文教学,重在从细处入手。
美妙的作文离不开优美的句段,而构成句段的主要成分就是句子。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经常要求学生仿写句子。一些简单的仿写为他们日后的作文奠定一定的基础。比如有这样一道题:请根据划线语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分别写春风和柳树。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有啊,有溪水,有小草,有杨柳,有春风……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
老人:那潺潺的溪水蕴含着动人的乐曲,那茸茸的水草洋溢着醉人的绿意,(),()。
学生一看到这样的仿写句子觉得很容易入手,有的同学是这样写的:“那婀娜的杨柳画着优美的曲线,那柔柔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类似的还有说杨柳舞动着美妙的舞姿等,这样简单的仿写学生有兴趣,也很容易参与到课堂中来,日积月累就不愁他们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了。
当然让学生写好作文,还需要学生在作文的立意,选材,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我所说的作文教学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是培养作文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饶有兴致身临其境地去构思一篇文章,学生一定会爱上作文会写作文的。
第五篇:幼儿教育启发
思考一:每一个都重要
在健康领域目标2中指出“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个性外向、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老师常常能做到发现优点。但是扪心自问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能意识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吗?记得前不久聆听了南通市教研员陈爱平老师的专题讲座《每一个都重要》,她从各国学前教育的政策解读、目标定位入手,引发大家对“每一个孩子都重要”这一核心目标的深刻思考。陈老师指出: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如何诠释、践行这一理念,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思考二:创造机会交流
在语言领域目标2中指出:“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晨间活动中利用孩子自主建构的时间,老师来到孩子们中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自由活动交谈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的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思考三:教育就在身边
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说教较多,幼儿被动灌输一些社会性规则、意识或品质。社会活动取材应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记得前不久随同家委会部分家长、幼儿参加了上海儿童博物馆体验游学。一路上,从乘车、参观、游览、午餐、游戏等环节中,其实就渗透着许多社会性方面的教育。只要我们老师、家长成为有心人。在地铁车站里,因为路线不是很熟,带队的家长带着大家乘地铁时方向反了,一位家长忙稳定大家情绪,说:“没事,免费地铁,就当我们带孩子来熟悉地铁喽。” 在这群相互理解的大人影响下孩子们也表现的很团结,还时常出现相互帮助的情景。午餐时,小伙伴们相互分享那样自然,我想,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自然情景中不断形成或巩固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指南》中强调坚持三项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想更高发展,按照自身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衡量所有的幼儿。
《指南》中更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理解幼儿学习,珍视孩子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努力使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