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

时间:2019-05-13 02: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

第一篇: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

——引入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 竹溪县城关镇烧田小学 滕萍

[内容摘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教学课堂改革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生本教育 多媒体运用 有效课堂 实践与探索 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乐学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教学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爱学生本身,关注学生教学环境。坚持生本教学,构建有效课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教益与启迪,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一、精心备课

坚持以生为本,构建有效课堂,最基本的就是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心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原有水平、年龄特点为出发点。

在备课中,我经常通过学情分析,去系统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备课环节,我由原有的单纯备教案,加了一项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易懂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长期存在的“一人一书一支笔”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教育教学加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增添了课堂的吸引力。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担任的角色更是举足轻重,它是我们追赶城镇教育的一项强有力的教育技术,它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优化课堂

追求生本课堂,教师必须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 “三贴近”、“三关注”,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课堂,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感悟能力、认知水平,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首先,要贴近学生,关注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师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与教学内

容相吻合的课堂教学情境,从最佳的角度切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设下很好的铺垫。

比如《草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学生对草原非常陌生,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让课堂上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呢?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谈谈对草原的印象,然后出示一幅草原风光图,同时播放了跟草原相关的歌曲。图画、音乐以及师生生动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了,学生们都陶醉在美好的想象当中……这时,我充满激情地问道“:草原这么美,你们想到草原去看看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想!”学生已经完全被引入课堂的情境当中,在无意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学习。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诱发学习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要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感悟能力。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认识规律和成人的不一样。老师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认真地观察了解学生的世界,努力在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上动脑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6至12岁的儿童,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教材《尊严》时,制作课件图片加音乐的情境引领学生感受“逃难”时的凄苦,并且在图片的展示中,让学生去体会“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等重点词语的意境,从中感受哈默的与众不同之处和那可贵的尊严。

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既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兼顾两头——冒尖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前者能“吃饱”,后者能“吃好”。

首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能让后进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优生有更好发展。在课堂教学时,我采取了预设分层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不同的发展,各得其所,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课堂中分层作业的设计,预设中根据问题的难易进行指向性的“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的个别辅导,等等。再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画家与牧童》时,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我进行了星级作业分层设计:A读读背背描写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或句子。B用积累到的词语写一句或几句话。C搜集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画家的资料。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实行弹性处理的举措,有效达到了“允许落后,鼓励冒尖”的教学实际。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生本课堂的精神追求。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教材《慈母情深》时,我围绕“慈母情、儿女心”这一明一暗的线索展开教学,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品析人物的言行,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善良、慈祥及对儿女希望的坚守,同时也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尊敬之情。在解读母爱的过程中,我不仅引领学生去关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增强相关的语文意识,而且还预设了多处精彩得当的语言,通过评价、过渡、小结等渠道,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净化学生的心灵。最后,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中向天下所有的

第二篇: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2010新市一中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科研工作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010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紧紧围绕刘局长在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会上提出的“三个还”(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效益还给学生),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立足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创新教研思路,努力实现了生本高效课堂研究的主题化、常态化、有效化、科学化、反思化、论坛化,使生本教育之花在我校绽放。2010年4月,我校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奋斗一年,再谱新篇

2010,我校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在教育科学研究之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推出8节“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欧娅的《走向自主人生》、刘陆军的《综合性学习——竹文化》作为县级示范课“送教下乡。在2010年11月全县青年教师竞讲中,我校5位参赛教师均获一等奖(即刘陆军、程带风、欧娅、邓玉丽、杨章勇)。

2、全校教师共上“生本高效课堂”实践课100余节,其中达标课90节,达标率90%。

3、全校教师撰写“生本高效课堂”论文、导学案、课件共180余篇。获奖92个,其中有3篇获国家级二等奖,11篇在国家级刊物《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表,19篇获省级奖,3篇获市级奖,56篇获县级奖。

4、县级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结题,国家级校本特色课题《城区初中寄宿制管理策略研究》在我校由专家论证开题,参加特色课题说课竞讲11人,撰写子课题论文12篇。

5、外派武汉、厦门、杜郎口、荆门等地学习15人次,落实了本教科研经费和14名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待遇近2万元。

6、精心组织学科竞赛,其中作文竞赛获省级特等奖1个,省市级奖100余个。

7、中考再铸辉煌:“四率”居全县第一,在300余人参考的情况下,有75人过京山一中正取线,500分以上的学生突破100人,其中15人进入全县前一百名,20人超过龙泉中学录取线,重点高中上线数居全县第三。

二、立足课堂,狠抓“七动 ”

提高质量,主渠道在课堂。中国教育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从模式入手,改革课堂教学,可课实现课堂高效。我们的做法是:

1、宣传发动: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简报”第一期下发后,校长办公会把“课改”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正副主任、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领导专班,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作出了具体安排,开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形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

2、培训促动:3月份教科室召开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专题培训会。学习了实施方案、生本教育基本理论、高效课堂22条、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全国新课改典范学校的课堂模式以及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导学案的编写方法。然后各教研组因地制宜组织学科教师进行了3次学习培训,1次理论学习测试,下发了39页4万余字的培训资料。分级培训促动了教师的课改意识,使教师认清了课改形势和问题(高耗低效),明晰了生本课堂的概念,明确了生本课堂的目标(实现高效)。

3、示范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4月份,七个教研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共上了7节生本高效课堂研讨课:

徐文超的语文课《旅鼠之谜》教学合一,举三反一; 高卫祥的物理课《测量小灯炮的电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陈雯的美术课《商品包装的色彩配》让学生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和成功展示的愉悦;孙春花的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准备充分,师生互动,点拨巧妙; 刘达银的生物课《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运用多媒体教学,画面直观,解决了用语言难以解决的问题;欧娅的思品课《走向自主人生》 师生互动带动了生生互动和组间互动,课堂活动丰富,小品表演、歌曲连唱等渗透情感教育,体现了思品课理念:尊重、关爱、责任;杨凌艳的英语课教、学、做合一,学生有展示平台,最后的“自我介绍”掀起了课堂高潮。各组上课教师立足学生情况,顺学而导,对生本高效课堂进行了精彩的演绎,较好地展示了生本高效课堂的亮点和本质意义,探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对“什么是生本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内在联系?怎样评价?”等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月份由教科室牵头,在全校范围内推出了3节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5月10日,全校教师听取了学科带头人欧娅老师的思想品德《走向自立人生》。这节示范课以“导学案”为载体,采观摩用“预习——展示——反馈”的模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体现了“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给全校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生本高效课堂”培训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5月20日,全校文科教师30余人观摩语文骨干教师刘陆军的示范课《综合性学习——竹文化》。针对课堂上师生互动、拓展学生思维等方面的情况,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教研员郭志勇作了点评和总结。他说,这节生本展示课有三大亮点:一是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达96人次,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理念;二是教师主导作用到位,课堂上多次发生磕磕碰碰,但刘老师处理独到,使这些意外带来阵阵欢笑,恰恰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生态性和刘老师的引导艺术;三是课堂开放,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些生本课堂的元素激活了学生思维,释放了学生潜能,学生无论成绩好的还是差的,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实现的课堂高效。

5月26日,新市一中全体理科教师听取了县骨干教师孙春花老师的数学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等腰梯形的性质》。孙春花老师的这节数学展示课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做合一”的生本理念为指导,以导学案为驱动器,组织学生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做到了课前有准备、课中有亮点、课后有反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课堂亮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实现了“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注意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三是在生本活动的展示上,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创设了生本教学情境,建立了互质性学习小组,小组有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与“互动”,开放了活动空间,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精心设计反馈检测,强化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生本课堂的高效。

为了上好示范课,我们请教研室教研员郭志勇、胡克平分别进行了指点,提高了示范课的质量。

4、校际互动:为了推进英语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5月28日,我校邀特实验中学英语组到该校进行了英语联动式校际教研。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两校英语教师共40余人。实验中学校长何恩和新市镇督学易治荣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活动中,首先由实验中学优秀教师魏爱芳老师、张书美老师开出了二节观摩课。然后,实验中学主任龙章国和新市一中英语教研组长杨凌艳从英语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亮点、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这两位老师一位活泼大方,一位沉稳内秀,这两堂课既“实”又“活”,既展现了生本课堂的自主与生动,又体现了应试课堂的实战与高效。最后,两校领导就各校的英语教学经验和教改发展方向进行了互动式的、坦诚中肯的交流。为期半天的互

动交流使两校教师既增添了同行友情,又激活了教研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交流的收获贯彻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切实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益。

5、竞赛推动:6月上中旬,“生本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全面展开,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负责组织各组的听课、评课、评分、定等工作,截止6月18日圆满完成了达标竞赛评比活动,提升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其中表现优秀有:刘陆军、孙春花、欧娅、黄远秀、胡道林、杨凌艳、高卫祥等,做得最好的教研组是:语文组、英语组。10月8日,第二轮生本高效课堂全员竞讲拉开序幕,历时15天,评出5节优质课,参加了全县青年教师竞讲,取得了5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11月开展了“高效课堂”“三优”成果的撰写和评选工作,选送优秀征文50余篇,较好的完成了教研常规“四个一”(一节课、一篇论文、一篇导学案、一个课件)的任务。

6、考评驱动:认真考评,根据生本高效课堂的评价细则,教师相互量化评分;认真考勤,校长带头听课,进行考勤公布;及时总结兑现,按照方案措施对各组2/3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参加这项活动的教师在目标考核“教改教研”指标中不予记分,这一举措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7、课题能动:我校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创”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城区初中寄宿制管理策略研究》这一特色课题。4月30日,国家级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开题会在我校研究,本课题由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之后,我们汲取专家的意见,成立专班,分步有序的进行研究,共完成研究成果22个,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寄宿学生的精神家园、活动乐园、文化学园,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带头作用和校本课题研究的能动作用,为学校决策提供了服务。

三、以生为本,追求高效。

回首学校以“生本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我们有以下体会:

1、明晰了“生本课堂”的基本概念: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命为本的课堂。

2、形成了“生本课堂”的基本观念:即“课堂导演”的教师观,“课堂主角”的学生观,“教皈依学”的教学观,“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的快乐高效”的评价观。

3、生成了本校高效课堂模式:根据一般模式:“预习—展示—反馈”,生成本校模式:“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全班展示—检测反馈”。

“小组探究”环节中的重要元素是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小组合作是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是在小组长带领下分工明确的合作,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4—6人为佳、选得力的组长,起响亮的名字。

“全班展示”中的重要元素是“互动”,即师生互动带动生生互动。

4、如何从“生本”的视角来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以生为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根据这一理念,我们的做法是以“导学案”为抓手,把握四个问题:第一,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解决目标问题)。注意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服务前者即“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必须抓好知识落实与技能训练;第二,你打算用多少时间让学生获得?(解决效率问题)。“15+30模式”要求我们把时间、能力、健康还给学生。第三,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解决方法问题)即一个字“议”。学生可以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不会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还不会的,教师才讲解。第四,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你的要求?(解决达标问题)。生本高效课堂教学一定要有达标检测,否则不能实现课堂高效。

5、认真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生本高效课堂”研究的必然产物,先导(导学案)后学(自主合作探究)、先学(学生自主学习)后教(结合学案课堂导)、以学定教(课堂集中时间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是导学案操作的基本出发点。其中问题设计是导学案的核心,决定了生本课堂是否“高效”。

四、生本教育,任重道远

本的课改学习与实践,虽受益匪浅,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困惑:

1、少数教师对“课改”的思想认识不够,学习实践研究因中考压力、年龄偏大而忙于应付;

2、集体电子备课工作量大、硬件及技术方面的条件有待改善;

3、生本课堂与师本课堂的互补性、生本课堂与高效课堂的有机联系等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4、教研组需加强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高举“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旗帜,进一步开展“生本高效课堂”的应用性研究,自我加压,崇尚实干,埋头苦干,善于巧干、凝心聚力,激情奉献,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为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让生本教育开花结果!

京山县新市一中教科室

2011-1-7

第三篇: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德育教育新理念

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进行梳理和反思,就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忽视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利益需求,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人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无论从实践出发、还是理论思考都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才能推进道德教育创新,进一步推动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升道

德教育效果。

一、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主体论,强化学生的自律精神

主体,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认识的对象性。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指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有作为主体去独立地完成某一个工作任务的意愿,能够自己寻求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和找到解决这一任务的方法、技能,这种意愿与方法、技能的统一叫做主体性。主体性问题反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知识技能、道德观点、信念都不可能是外部交给学生的,而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投人力量,积极活动才能获得。

马克思指出:“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原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第1卷人类精神的自律是自我主体的发生机制,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尊重个体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社会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实现人自身的完美和幸福为目的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强调个人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从属于国家,主要以道德秩序和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有时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推行一体化秩序的道德约束;在评价上,奖惩成为支配个人行为的外在统治力量,遏制了个人道德主体性。限制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个人的权利,容易使学生产生言行不

一、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现象,这种道德的外在强迫、忽视主体对道德的自主选择和判断,难以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展开和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动力,它既有发展人自由的一面,又有约束人的一面,它反映了主观和客观,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主体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包括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对象化活动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道德教育应该在弘扬主体性基础上,实现双方的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从主体性意义讲是受教育者对自身发展的改造,这种改造是通过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能动作用而实现统一的过程。即教育者要使道德教育成为主体的要求,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映现自我、确证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完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投射。这种投射在受教育主体通过实践的渗透和自身的融合成为主体的存在,成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主体化表现为主体对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实践。道德规范一旦完成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则成为人发展的动力源。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互为主客体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两个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实现的,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或目的出发,都应该强调平等主体双方的理解、移情和互动;道德教育关注人生的意义、价值、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精神存在,把握的是一种意义世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主体精神和健康心理的塑造,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对方、在相互的理解接纳中承认并保持各自独立性和完整性,进而实现道德主体的自律。

二、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需要论,提升学生的摇要层次需要,指个人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即对事和物的欲望和要求,它是客观需要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在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活动中产生的。

在道德教育中,一直有“崇高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等终极价值目标的设定,忽视了从实际、从主体需要出发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与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脱节,成为道德教育的误区。追求道德理想就意味着要做一位“完人”,做“完人”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方向,道德变成人们企盼但难以实现的目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这样讲过:人的全部行为可以用存在着的三种“内驱力”理解,即利己主义、恶意和同情。美国学者马斯洛在《人的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的分析中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在生理需要中产生的、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人的生理需要满足越充分,道德需要越多,反之,道德需要越少。伦理道德是所有追求自身的最大幸福与利益的行为规则,是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很多需要”,他们的需

第四篇:坚持以生为本 营造和谐班级

坚持以生为本 营造和谐班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构建和谐的教育,需要营造一个个和谐的校园,而它的基石是一个个和谐发展的班集体。如何将和谐发展理念融入班级管理,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且时不我待。和谐教育的内涵,是以和谐个性为目的的和谐育人。和谐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能通过建立和谐的教育管理体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运用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劳等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追求理想、公平、高效、优质教育的目标,班级则应该实施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管理。

构建和谐班级,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班主任实行人本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实践证明,这些都是现代成功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和谐班级需要坚持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作为学校办学和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生为本,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对每位学生人格的崇敬;尊重学生,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价值的张扬。以生为本,就要抓住学生的个性做文章,在学生原有个性基础上充分体现人的个性的多样化。教师的作用是将学生领上最适合各自特点的成才道路,而不是将所有学生都用一个模子梏死。正是每位学生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以生为本,应该是指每一位学生,至少是98%,或者95%,包括现在我地农村学校经常在说的大部分学困生(我地农村初中学校优秀生源流向私立或城区学校现象严重)。我们往往把顽皮的、学习成绩低的学生视为“另类”。而他们却却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巨大压力,心理问题突出,呼唤着教育的公正和公平,迫切需要人们对他们的接纳。殊不知,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也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他们中不乏未来社会中的某种成功人士。

二、构建和谐班级需要实施民主管理。

实施民主管理,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见,二是发动学生参与管理,放手让学生管理学生。民主管理是当今世界文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民主管理需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和谐的环境,包括具有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也包括建立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自卑感,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在师生交流中,可以使老师提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尊严,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形成凝聚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让学生放手大胆的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实施引导、示范,让学生先模仿,后自主,学生在工作中必然会表现出他们年龄段所具有的不成熟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去指导,去组织,同时也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学生在班级工作和活动中如出现错误,班主任应主动承担责任,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改善师生关系,不断完善班级管理。

这样,既使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又能增进师生情谊,引导学生学习、生活;而班委、团组织在得到班主任的信赖和支持后,更加积

极、主动的参与班级管理,有了将自己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机会,必然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独立性品质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集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和谐班级需要实施制度管理。

“校规班约”结合“德治”,摒弃“人治”,是班级文明进步的管理模式。让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对班级实行有效管理,制度管理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班主任有意识地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形成为班级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如开展争创良好班集体的活动,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管理,降低班组织基层重心,建立组与组的竞争机制;又如制订实施班级对学生的日常行为量化考核细则,开拓养成教育的途径„„都是值得借鉴的。

实施制度管理,前提是学生参与,民主决策。一项制度的出台,应尽可能减少偏面性,让绝大多数的同学认可,使之成为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法则。有效的制度还应有配套措施和实施办法,可操作性强。同时,制度的实施应该一贯到底。

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造力和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在竞争理念的感召下,有所作为,经历成功或失败的体验。竞争要遵循公平原则,尽量用数字说话——即实行量化评价。要设置各种相关的记录本,及时记录,定期统计公布。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学生的显著特点。对于执行制度有成绩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褒奖。鼓励褒奖要做到及时、隆重,持之以恒,使之逐步形促成一个良性循环。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管理班级事务,使全体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班集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激励学生的自主管理,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以改善班级学生心理氛围,密切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具体内容如遵守《规范》、《守则》、制度,竞赛,探究学习,又如课堂学习各环节──听课常规、发言、作业常规,各类考核„„都予以列入。对于小组的考评作用方面,各组可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及有关的人事原因,依靠小组的集体力量和舆论,针对问题商量对策,并及时帮助解决或改进。结论:学习型班组织可以为学生参与管理,开展自主合作创新学习,体验个性发展,以至提升学校班级管理效能提供重要平台。

(一)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发动学生参与管理,放手让学生管理学生。

我在班级管理中制定的《学生日考核制度》,其具体条款有:(1)坚持到校,不迟到早退。每周每人10分,违规一次扣2分。(2)仪表整洁,每周每人10分,违规一次扣2分。

(3)自觉遵守纪律,不做与课堂、自习无关的事,自觉提高学习效率。每人每周10分,违规一次扣2分。(4)认真负责地做好值日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扫卫生做到干净整齐,任务落实到人,水电门窗有专人负责。每周每人10分,逃避责任或工作不到位者扣1至2分。(5)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或未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者扣2分,每周每人10分。(6)弘扬真善美,多为学校、为他人、为班级做好事,将助人为乐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凡发现一次加3分。(7)勤奋学习,多阅读、多思考、多发问,以苦为乐,追求学习中的高质量。凡考试中取得高分者,或进步显著者给予奖励。满分每人加5分,90至99分加3分,85分至89分加1分,鼓励学生学得深、学得实。这七个条款由各小组轮流管理,每周对各小组及个人进行一次统计小结,每月及期末的评比基本上以此为依据。

(二)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1、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组学生担任本周的各项班级管理,小组长为本周的“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早读、班会等活动,老师只加以启发指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值周小老师还要负责记载、反馈班务杂事。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

2、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职责分明,人人都是组长,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学习组长——负责学生的作业;路队组长--负责中午就餐以及放学排队的纪律;卫生组长--负责教室及包干区的清洁工作,检查个人卫生;纪律组长--负责课堂和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礼仪组长——负责红领巾、胸卡的佩带等等。

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诚然,班级管理工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增强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促进班级的整体优化,也能使班主任从“管”的层面上解脱出来,做一个潇洒而有作为的“领导人”。以生为本,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是社会、组织机构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只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就同样可以借鉴运用,而且行之有效。

第五篇:坚持以生为本,优化班级管理

坚持以生为本,优化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是西方人性管理的重要理论思想。“以生为本”,是指老师在对班级的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点,用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优化班级管理。学生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需要,而且有情感与理解的需要。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摒弃那些违背人本的思想和做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构建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

一、实行民主开放的管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开放时代,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创造一种崭新的互动关系, 这必然要求班级管理是民主开放的。要让广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让其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鼓励和支持他们为班级管理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并加以重视和采纳。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如何优化班级管理,集思广益为班级发展谋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我们实行值日生轮流制,又设立了“金点子”信箱和学生的“回音壁”,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和班级情况。一次,一个学生在“回音壁”中给我写道:“孙老师,这是我两年来第一次给你写信,你在班上表扬我,并采纳了我的‘金点子’的建议,我激动极了,浑身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和冲劲,我觉得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了。”

为了和学生贴得更近,我每天中午设立了班主任谈话日,有时和学生交心谈心,有时拿出些话题倾听学生的讲述„„两年多来,我和两个班的学生谈话次数已超过六百次,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有幸的是我走进了热情活泼、充满活力的学生群体中,感悟到学生在前进中发展的潜力。只有让广大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优化班级管理。

二、寻找温馨和谐的管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也是一个孕育着温馨与和谐、渴望与憧憬的社会。人们与环境、与自身、与群体、与他人的温馨和谐是人们的最高追求,这种追求也必然反映到班级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对班级学生的管理,要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观点,改变过去师生之间那种片面的失衡的约束关系、服从关系和命令关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爱、互动、温馨、和

1谐、信任的朋友关系。因为信任就是力量,信任就是最高的奖赏。

为造就一批文明守纪、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思索创新的学生队伍,铸造有个性、有创意的小人才,有利于学生脱颖而出,我想方设法地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在墙上开辟“吾手写吾心”、“数学乐园”、“理化天地”等栏目;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围绕中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出“中考特刊”的展板„„。这样,学生乐起来了,学起来了,忙起来了。两年多来,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增强,有的学生在市区各种比赛中获奖,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深受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作为老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容忍的气度,在人本主义的管理中表现出能宽恕学生。班上有很多有个性的学生:有的性格古怪,不大合群;有的课堂上超出常规,过于活跃;有的畏畏缩缩,缺乏自信„„但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独特,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和信任他们,运动员、调解员、播音员„„都从他们中产生,渐渐的他们还为班级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环境,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融合。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特别突出对学生的信任,这样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但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还可以激活出每个人的强大动力。我们提倡“合作互动型、伙伴型的学习活动”,每一组就是一个互动伙伴的集合,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加大以情激人的管理

“以生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激励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努力用真诚、尊重去激励学生,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上课不但不学,还讲话闹堂,怎么办?硬压下去,什么具体情况也不了解。我们应该稍安勿躁,语重心长地和他谈心,耐心听他的心声„„用真情打动他。我们还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既要在思想上加以指导,又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还要在学习中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素质、能力的差异用其所长,尽其所能,这样,才有利

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

四、注重人格化管理

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给学生学习环境和心理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度。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环境的非限制性。搜集资料、访问调查、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都不完全是坐在教室里就能完成的。如果对学生定下过多的条条框框,给学生戴上“紧箍咒”,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舒畅放开手脚搞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还对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是极大的挫伤。不过,建立一些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不可太严太多。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然,我们主要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加大对学生的约束。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道德观,我们利用班会课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贯穿两条主线:科学精神的探索和人文素质的塑造,特别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总之,在优化班级管理上,我们应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为突破口,要求以人本主义的思想,反思过去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审视并修改其中一些不符合人本主义精神的条款,使其更能适应班级“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郑培民曾说过:“人才是压出来的,效益是严出来的。”这话很对,但如果加上人本主义的思想,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优化班级管理,那么“人才”和“效益”就会更有生命力和后劲,从而达到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下载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有效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坚持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宋完荣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想,勤勉务实,团结创新, 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进程中,努力做好学校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部(处)李培景 在2003年,我的工作可以分为三部分:1月—4月23日,在团委......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教学领域都盛行一种比喻:“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一比法实不可取。一味地把水倒给学生只会使得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纳的容器,于是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不停......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呈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生为本”。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索,从学习小组构建,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氛围营造......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双减”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双减”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学校近期开展了有关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体会。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

    实施以生为本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科学实践活动 ----陈通瑞 【摘 要】在小学科学中,尝试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每位科学教师的追求。通过观察、......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蒋波)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蒋波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应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课堂是学生完......

    以生为本、有效教学

    以生为本有效教学 ——在“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阶段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 南广镇中心小学校:刘宇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接受教导处的安排,由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