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课_过程与方法_目标的理解与实践_郝良群(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02:2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政治课_过程与方法_目标的理解与实践_郝良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政治课_过程与方法_目标的理解与实践_郝良群》。

第一篇:对政治课_过程与方法_目标的理解与实践_郝良群

对政治课 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理解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郝良群

摘 要 过程与方法 是实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及情感

甚至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

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 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

新课程将 过程与方法 既有工具属性

过程与方 是手段和工 也有价值 法 作为目标很多人感到不理解 具 怎么会成为目标呢

属性 也就是说 和学习的内容一样 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 但它只道出了问题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

值得我们去努力追求

关键词政治教学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

对初高中的政治课程标准大家普遍认为 目标的提出是个亮点 其中 过程与方法

难点 问题的关键是 点中的 亮点 又是亮点中的 必然有一个学科化的过程 解释本学科的过程与方法 中有关 和困惑 后 过程与方法

三维课程 目标可谓是亮 三维目标的实现 政治学科如何

笔者认为 化的生命过程 间的对话交流 疑 顿悟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变 充满着各种变数

由于学生之间或师生之 思想碰撞常常生成一些超出教学预设的质

当然 正如教学不能全是教

新解 从而引发教师对教学预案的调整或改

教学也不能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 由于初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大家就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是手段还是目标新课程改革

改进教学方法的终

学法 还是学

变 因此生成又是必然的 案的执行展开一样 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都不尽如人

意 因此从目标提出至今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过程与方法的思考设计直接 等同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成的 标 应该说

绝大多少教师已经关注了

标 也关注到了这一维目标的达成 是十分明确为什么要制订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目 目 过程 与 结果 哪个更重要

极目标是改进教师的 特别是 过程 生的学习过程 教法 还是改进学生的

但是 有些教师还不

这维目标甚至 到底指什么

是教师的教学过程 过程怎么能成为目标呢

这些都亟须追根

有个别课堂 教师把学生应该达成的过程与方法的目

标误认为是教师的教育过程

许多教师并未深入地思考为 什么新课程改革要制订过程与方法

目标在组织设计

过程与方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 溯源 给出一个清晰的 是基础

一 对 过程与方法 心内涵 明确的界定而概念内涵的澄清 目标的理解误区

关于第一维目 态度与价值观 事实上

大多数 态度

教学活动时 也常常忽略或不能明确地提出

究其原因 新课程确立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

和第三维目标情感 一般来说教师们都能认同 对于教书育人 标 知识与能力 的发展区域 有自己的积累

法 目标的达成要求 自身 过程与方法 达成的

过程与方法 的思考设计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 目标直接等同起来

笔者认为

组织任何一项 这两者是有区

但是 这与是否达成了 但它与是否达成了一

教学活动教师必然有教学过程 学生的发展目标之间是两回事 别的 教师的教必然会有教学过程 是一回事 效果 教师在落实知识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方面都或多或少

培养学生的情感

一般也能关注但是对于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常出现不同的看法

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

系 过程与方法

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提法

是新

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重点

难点和亮点

在落实三维目标 的过程中 与方法 怎样实现以 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

渗透 过程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属于 走路 是 目的地

个学生的经历

体验 感悟 发现等过程性发展目标并不

同样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学

就会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和不同的学习

目标的理解 这个目标实际上

过程与方法

我们

生经历不同的过程

二 新课程教学中对过程与方法 在新课程中

设计 过程与方法

反映的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所谓的 引用张汉林老师的解释 中 对此人们困惑颇多甚至有一些人反对以

为目标的提法 过桥 和具体目标 认为

过程与方法

只能 而不 乘车

是一种 行为

是指学生在外在的学习过程中达

到内在学习思维方法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找现成的结果

现成的观点

现成的结论

在这种模式

更多的是一种面向结果的教学

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寻

年 月 上 旬 总第 期

新课标解读专题

下 学生的自主意识 而面向 过程与方法 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的教学 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 过程与方法 方法

标的设定及教学的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

缺少过程的过程 得不出真

采用 活动教学 过程中的主线

发展区

设计是一种缺失过程的

计 新课程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 目标的前提条件 活动一个接一个 有时间去思考

整堂课

过程 目标设 理解知识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 累的方法 的多少上 它的目标实际上并不只是停留在现有知识落实 它落实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

发散性的学习方

由此及彼学生如果在学会

起点和贯穿于学习

提出问题 式 它强调的是以后的应用 时候产生影响和作用 会有活力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

知识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甚至更长远的

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使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

是实现

过程与方

启迪学生思维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也是教师在设计 过程与方法

时要关注的问题

作为个体的学生

他们 各自的潜能是不同的根据学生的差异

教师可选择不同 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去 思考问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 中来 掌握理解 分析 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目标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

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

这 以 从而发展能力 获得经验 在新课程理念中 学习与掌握 同时体会过程 身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但是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活动设置太多有时整堂课

别是在赛课和公开课教学中

让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学生根本没 体验 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整堂课表面

气氛活跃 但是 追求表面热闹的

体现不出学科自身的魅力

看 学生参与度很高

同时 却冲淡了学习主题

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严重 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和课改应有的价值 了

政治学科研究问题的一大特点是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 主体意识 间和空间

增强学生参与的欲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留足学生自主活动的时 质疑 提问 使学生在主

更不用说会使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掌握方法 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

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

勇于创新

因此 规律 使学生勤于实践

为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 特点

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 力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真

回避意外 引导的

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方法

过程 得不出真 甚至展开辩论

方法 越来越多 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 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

了解本质 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

知识 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学 的目的 识时的经历 升

三 新课程教学中 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 有一些教师常常抱怨

如球星

如英语单词等 过程与方法

从而更好地掌

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

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

从而达到

地出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环节中 教师偏向于采用能够产生争论的问题 生唇枪舌剑地你争我辩实现 教师通过方法论的指导 法

而且在讨论的设置中

引导不同观点的学 的目标

真理越辩越明 程 方式 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

注重过程与方法

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 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

重视

使学生习得分析问题的诸多方

经常会有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

笔者在不少案例的阅读和听课过程中发现

教学目标设计的 有些学生 影星 虽然很简单

不 歌星 却

学生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 设的价值观迥然不同的想法 离政治课的轨道 教学思路 也得不出真 以教师为中心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甚至出现与教师预 也不耽误预设的 这样的做法当然

老师的做法经常是为了不偏

要求其记忆的东西却记得很清楚 等 而要求他们记忆的 记不住其实 比赛或看演出

时间的安排而回避意外问题 方法

看起来以学生为主体

作为教师 这跟过程与方法有关系 一边记住了球星

有些学生一边看 进行教学设计 但实际上还是 是解决以前的 影星 而反思日常的教

通常 我们对一

以前教学设计的细化完善

学 我们扪心自问 可有拨动学生心弦的时间过程或感

殊不知 对学生学习目标 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的充分有效

目标应该如何写

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改

受 让他们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些教学现象已经习以为常 程与方法 的落实与否 求就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变 课堂的改变只是关注了在规定的时间里教案内容的 完成 使得学生只能按照老师为他们设计的思路去思考和 学习思维上没有了拓展的空间 得以发挥

使得教学的有效性不能

没有及时捕捉学生

学生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 直接关系到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追

这是

性 教学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

如果错过了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 出现的尴尬问题所在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让众多老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

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

年 月 上 旬 总第 期

效资源 那么 学生也不可能习得真正的方法 脱离 政治课

过程的得不出真

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方法 开展探 解决问题的

词 如知道 了解 理解 运用等 转换为能对学生的 经济生活

中关于 在设计行为目标 债券 商业保

行为做直接观察的动词如模块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这一知识点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 亮点之一 方法 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后政治课教学发生的显著变化和突出

同时是学生习得相应的思考问题

不过 在探究环节的设置上却有不少值得商榷之

探究的问题提出很随意

有些 也不是难点

既不能开发学生的智

超出经验

时可以这样进行表述

学生能解释

股票 险 的回报形式

并得出 不同的投资行为都是一种价值

增值 都有一定的风险的结论 让每个学生制定一项家 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并讨论与交流这个方案 从而养成家庭理财观与创业投资观

要尽量用外显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 显行为动词就是指那些可操作可观察的动词 出

比较

外 如 说 处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 探究主题既不是重点

力 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觉悟 的范围 脱离了 政治课要求

一位初中教师在上

伟大的基本路线 究主题是 一个中心

时 确立的探

找到 等 用这样的行为动词来陈述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两个基本点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

而对于本课教学的重点 却将此类简单易懂答案显而易 学生浅尝辄止

大大限制了学生探

在 过程与方

学目标学生能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去 做 以及做到什么程度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的行 为动词可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

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 的表现机会 它指向那些无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目标 主要用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领域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行为动词在设 计三维目标的整合过程中

其针对性与自主性就会增强 如模块 文化生活

观察不同区域

不同人群和 中

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

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是一个过 程性目标而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个结果 性目标 遵循科学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教师 便于操作和评价

学生便于主动学习和掌握

有利于调动 教 和 学 的积极性 达到教师和学生

双主体 实现 实现师生共同达标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法 的重点 读的语言 言

回答的语言

学生行为 质疑的语言

是观察 过程与方 语言 包括有学生朗 个体的或群体的语 是积极的还是被动

从中分为三个角度 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是疑难问题只字不提 见的内容确定为主题 究性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 更不要说习得什么方法了 在政治课堂教学的设计中

法 目标的设定及教学的设计中 辑 尊重问题探究的真伪与价值

尊重政治学科自身的逻 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才能使学生在认知 尊重教学过程与学生习得过程的统一 的过程中获得真方法

设计要求 在备课过程中

为根本依据 发

纲 和 本 又要从学校 培养真

技能 涵养真价值

教学目标既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 班级 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 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

政治教师在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

首先必须深刻领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 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 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班级的现实情况 把课程目标细化

具体化

定出具体的切合本校 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本班实际的教学目标

又要充分认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

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 既要考虑到这一时期

以及学校 这样才能制

行为态度指学生的参与状态 的 是群体的还是个体的 交往状态则指学生的交往与合 作是否融洽 于提出问题

思维状态是看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

看学生是否有愉悦感

是否敢

发表见解则指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

看学生能否自我

能力 学生的

生成状态要看学生的知识

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的 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发展时期的群体 性差异 设计教学目标时 的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和规律

备好学生

价值观等原有基础出发

创性 情绪状态

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方法 认识是否是生成的

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方法 得何种方法

根据对方法

则指学生运用何种方法或习的细化理解

方法不仅仅局 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

情感

态度

最近发展区 要从本班学生的认知

确定合适的

限在自主合作探究上

学生需要养成的方法是很多的

由于教学中有许多不确定性 预料的 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 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

学生的表现事先是无法 教师如何处理以便推动

行 计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分类要科学

体验到成功感

准确 要善于把 便于观察或评估的 陈述要具体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与鼓励学生

为主体 执行上文中所述的行为动词来表明或证明学生 在能力方面的水平

如上例中的关于

股票 债券 商业 保险 这一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尝试制定 模仿

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来落实这 抽象的三维目标转换为若干个具体的

行为目标即用可观测的行为动词来描述的内容目标 而要制定可观察的行为目标就必须把可以随意推论的动

年 月 上 旬 总第 期

第二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指误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1955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第三篇:本群原创-高中英语学习-学习目标与方法

---------------------------学习目标与方法-By---高中英语学习群

QQ1:163096097

QQ2:168912821------------------------本群原创--很抱歉,现在才给莘莘学子打了这个文档,这个文档的意义在于告诉同学们怎样去学习,对于英语苦逼、无奈的同学怎样学习。请同学们将窗口最大化,以便游览,希望同学们具有耐心的看完,跟我一起走一次有关英语学习方法讨论精神之旅。(文中也将涉及对于优秀同学的提升建议)

正文如下:

众所周知,我们学习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老掉牙我们就不说了。那么我们也需要知道,无知的勤奋堪比搬水工,每天辛勤地工作,收到的回报却和付出的汗水不成比例。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问题在于有些同学认为,什么都不管,只要不断地背诵不断地抄写那就会有进步,那就可以记住。那我也在这里告诉你,错了。因人而异,有人天生就是背诵的机器;而有人天生就是前背后忘,抄再多,就是背不出,背出来了还拼错。那么好的,我们知道原因的所在,知道现象大概这般存在。

怎样背诵效率最高?

背诵,一定要知道前缀、后缀、诸如:-ly,-ian,-or,-ive,-ate等一系列能大概猜测词性的后缀。背诵单词没有那么多的捷径,网络上什么什么学习方法,背诵方式层出不穷,茫然的情况下,很多同学不知所措的相信了这些东西,认为语言学习有许多捷径可走,错了。英语不是数学,但是英语包括了数学的思想。(稍后我们将会提到)

知道 缀 之后,我们需要知道基本词汇,什么是基本词汇,就是必须掌握的词汇,没有这些词汇,别的很多扩张型词汇是没有发挥的空间的。比如:alpha(数学中的阿尔法)

beta(数学中的贝塔)

alpha + beta = alphabet =字母表

α β 他们不就是字母吗?

那么这一类复合词不是很多。但是这样的话,说实在的,的确有利于记忆。你记了一个“字母表”,你等于记了三个单词。回到前缀,disease,这个单词为什么解释成“疾病”?我知道大家都背诵过,但是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dis-否定前缀,比如 like 反义词 dislike

ease什么意思?舒适=comfort

好的,那么 dis + ease = disease = 不 舒服 = 疾病(哪个疾病很舒服?疾病当然都是不舒服,不自在,感觉不好的那种)

很多时候需要有自己的感悟,你背多了,就会发现,单词好多都是很容易背诵的。在做阅读过程中不认识的,就可以记笔记,有时间的话,可以把某单词,从头到尾例句都抄写一遍,记住你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你写的时候其实还在体会,甚至是在记忆、背诵、回顾该单词。

对于掌握要求较高的同学,尝试去记住一些好的词组。语文有长短句,层次错落的文言之魅,英文又何尝不是呢?不但都有字体上的魅力,汉代书法家不是苍劲有力,就是铁划银钩,亦或是板桥体;英文上也有花体、意大利体等各自特色的字体。单词是核心,词组是装饰,句子是门面(总体的)。

在此继续强调单词重要性。

单词是砖头,语法是工人,你是工程师。

买了砖头,没雇工人,浪费资源,楼怎么造?

雇了工人,没买砖头,白雇工人,没本造楼!

买了砖头,再喊工人,楼造起来,甲醛超标?

毒物超标,缘在何处,装潢之故,啥是装潢?

自己装潢,自己买料,一切在己,楼高砖多。

(装潢就是用词恰当问题)

请看下文:

I think you are wrong, I think you are suppose to do the boy who actually needs money now a favor, and I think the boy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may take a heavey burden.上文的“I think”,看似排比给力,却给人枯燥之感。

Think可以使用feel、believe、deem等词替换,以消除阅读者的审美疲劳。(阅卷者一天不知道得遇到多少个“I think”!?)

以上就是装潢问题。

装潢的好,顾客就多,门面做的华丽,去的人不多?当然多!(你成功了,阅卷者被你吸引了)

装潢不恰当,甲醛来个超标,顾客敢去吗?还没消费,毒气就给毒死了。(你失败了,阅卷者看你作文没新意,高分不可能!)

单词结束。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心态与语法。

很多准高一,都感觉,初中考试都接近满分了,高中不知道怎样呢。有人会认为高中简单,有人认为高中很难。我不说难还是简单,我只说,语法几乎都在高中学习。学了高中语法,你写文章几乎没问题。当然了,我是指语法没有问题。至于你要修辞,那就需要大学学习。

高中知识概要,我已经有手写的在群共享可供下载,因此这里不多说。只是概要层面的东西。

初中语法过分生硬,即使上课有趣,做题目还是做题目的一套—————死板。

那么你进入高中就发现,高中的130不像初中130,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特别是高二高三。大部分城市都是这样的现象。

那么我们怎样面对这种问题呢? 我们将语法还是记下来,的确很死。

但是,请运用它,在题目中看穿,在阅读中理解,在作文中体现。

这就是本群英语学习的新主张,基本是这样的。

本群主攻方向应当就是两条路线,语法、写作、当然语法中涵盖词汇,包括高级词汇,而并非划入写作一类。

很多同学说道做题,有什么技巧吗?

我们来看看其他学科,例如,数学。数学和英语有可比性吗?

有!

数学,做题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公式与定理,以及常用结论

好的,那英语的语法就是公式的作用,你知道了make sb do sth,你就不会使用make sb to do sth 或者 make sb doing sth 这种错误的公式,那我们初中阶段了就是认识基本英语公式,进入高中阶段,是上升为定理。知道公式的作用与变幻。语法就是定理,但是却拥有公式的作用。你会在题目当中,阅读当中,写作当中,不知不觉得贯穿语法的概念,你会下意识的不犯语法错误,你会看着别人的文章,哦,原来是这样表达这个意思的,是用这个句型或者这个词组,这个结构表达这个意思的,哦,原来是这样的。所以语法贯穿整个英语学习。当然拉,所以在市面上,网络上,轻松学语法,那都是放屁。语法本就枯燥,学起来只能说增添乐趣,而并非“轻松”。当然了,你知道了其中的窍门,就一通百通。

比如,冠词,什么时候加the,什么时候不加the?很多教授有时候都难以保证自己不犯冠词错误,冠词真的很麻烦,但是当你完全熟记于心,也许冠词也就那副德行,没啥难度。

说说写作

写作难吗?能难吗?学了单词,知了语法,还能说作文难吗?所以说作文难的,肯定基础不扎实;说作文得不了高分的,肯定没有网更高的方向走。语法与词汇掌握牢固,作文不一定高分,但是,反之,作文高分者,语法词汇一定胜人一筹。

对于想要抓住基准分(作文满分的0.6倍所得分)的同学,考纲内词组背出,单词尽量不拼错,内容尽量保险,没有绝对的把握,不打擦边球。

对于想要得到满分的0.8倍左右以及0.8倍以上的同学,用词精确(何为用词精确,YY(本群YY频道:74117257)上我已详细说明过多次,可以询问群里听过的同学),句型多变或者行文流畅,说的有理,写的给力,造的漂亮,高分易得。

做阅读老是出错,或者一半错一半对,怎么办!?

单词不知道意思,这个说了和没说一样。不知道,你可以选择猜,根据语境,猜出大概含义。有时候为了整体理解,一句话看不懂,你不看他也是可以的。但是

很多时候文章中一句话,就是一段话,从头到尾都是逗号双引号,这就牵涉你语法知识的掌握,一般会出现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别的比较少见。希望对于同位语、定语从句能掌握好,非谓语动词能学会,最好运用精确。

因此,我们要明白,掌握语言,不容易,但是做题,是死的,他就在纸上,还能拿你怎么样了?不要害怕。只要你取之有道,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成功就在前方对你招手。此文档,有部分环节已经删减,或者有点小凌乱,尽请谅解。但是是本群原创。

—————————————————————高中英语学习群——校董———————————————————————————————-宅男野蛮

第四篇: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第五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学一般过程与方法

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是统一的。但在当前的一些阅读教学中,却把有机的整体机械地分割开来,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教词语就脱离全文的语言环境去抄解词;分段、分层不顾及课文内在的联系只从形式上去分段、分层,如此等等,其结果是把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解剖得支离破碎。

有的片面地强调整体阅读,将文章各个部分,不分轻重地串讲一遍,其结果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两种倾向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单

一、片面、繁琐和低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设计指明了整体优化之路。阅读教学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正是辩证地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强调了整体分解为部分,又强调了把部分综合为整体,使知识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从而更好地促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以提高阅读能力。

从整体观念出发,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一般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思路。这一阶段是让学生初步的解课文写了什么。例如,教学《赶集》,首先让学生思考:作者围绕着《赶集》描写了哪些场面?人们的心情怎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比较容易地理出全文的思路:赶集的人多,个个喜气洋洋;赶集的车多,坐车的人美滋滋的;集市上热烘烘,景象繁荣,赶集的人们的心情是喜悦的。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第二阶段:细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之后,抓重点,理解关键词、句、段。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样写的。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就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做到更准确地理解。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就可以从段与段、段与篇的内在联系上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使学生不只是从表面的形式上认识段,而是从全篇的内在联系上认识段。这样,无论是分段,还是概括段意,都会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以《赶集》为例,在学生初步明晰了课文的思路,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再学习第一段,使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的。由于有了“喜洋洋”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老汉衔着旱烟管的“衔”字想象出老汉双手背后,脸上光滋滋,走起来兴冲冲的神态;从拄着拐仗而走起路来“挺松爽”想到人逢喜事精神爽;从壮年男子跑得热了的“热”字,看到小伙子们的兴致勃勃;从“插朵菊花”的年轻妇女想到她们有说有笑,喜气洋洋的情景。由于从“整体”出发,对“部分”的理解也就深化了。学生从“衔”、“松爽”、“热”、“菊花”等词语中体味到了翻身农民的喜悦。

第三阶段:深读课文。第一阶段是在“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上来,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阶段。所谓升华就是把文章的形、神、情、理融为一体,使站在桥这边的读者与站在桥那边的作者,通过了语言文字这道桥梁而会面,“不但全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相契合”,从而做到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领会课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完整准确地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站在高处总观全文,对全文进行鉴赏、品味、评价,这样就解决了一个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再以《赶集》为例,在对每段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抓装料想四年以前的集市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这句意味深长的结尾,引导学生将四年以的的集市与今天的集市比较,学生就会自然地认识到新中国好,翻身农民的生活步步高这一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昧那“像赴什么宴会”似的男女老少;坐在车上“那么一颠一荡地按着韵律前进”的人们;那“一番热烘烘的景象”的集市,就会“语语悟其神”,透过那朴素的描绘,体味到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整体--部分--整体”的讲解课文的方法,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但是要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大致了解它是什么,然后再深入局部,最后又返回整体,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根据这个规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一般经过“整体感知--局部深化--整体升华”三个阶段。

2.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必须注意,分析是从整体出发的分析,而不是不顾及整体的支解;综合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而不是脱离了各个局部的综合。

3.要符合阅读认识过程的规律。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过程。“整体--部分--整体”的第一个“整体”,是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的过程。“部分”是解决文章是怎样写的问题,这是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形式的过程,也就是体味这样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过程。第二个“整体”是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这是将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地去理解、体味、鉴赏课文的过程,使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整体--部分--整体”的讲读课文的方法只是一般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僵死的模式,生搬硬套。

下载对政治课_过程与方法_目标的理解与实践_郝良群(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政治课_过程与方法_目标的理解与实践_郝良群(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理解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理解落实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

    翻译过程:理解与表达

    主题:翻译过程:理解与表达(注意最后是翻译练习啊!)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Nida,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can generally be accounted for by three basi......

    我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理解

    我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理解 专业介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化工过程机械,是机械大类学科的一个分支。它自己是属于机械......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小编推荐)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学习实践、目标

    教学实践 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化工工艺及设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5~45周。 培养目标 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

    我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理解1范文大全

    我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理解 对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刚开始我对这个专业一点也不了解,因为专业是被调剂的,但入学的第二学期后,随着在学科导论课上听到老师对本专业的介......

    对人本主义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启发

    对人本主义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启发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理论在心理辅导中的一个杰出代表,由他开创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人性理论、自我理论。罗杰斯在很......

    QQ群营销方法与策略

    极光网络营销专业QQ营销品牌 官方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营销方法与策略 QQ现在是网民使用最广泛的即时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众多公司企业想在上面做宣传做销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