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
阅 503 转 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进行作文练习。而文法、拼写法、标点符号等是次要的,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讲,写作只有为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真正有所帮助。如果不这样,学生虽然能够完成考试和模拟练习题,但并不能掌握写作本领。因此,首先应该使学生弄清写作的理由和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慢慢习惯写作文,真正领会写作文的奥妙,达到培育学生健全的言语人格和正确的言语动机的目的。
(二)重视的是写作过程的指导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及发表意识。
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比较重视写作和创作,在写作课上指导小学生像作家一样写作,美国的尼娜.扎拉格萨就建立了一套把儿童视为创作者的写作指导计划。她制定的写作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使儿童经历创造的全过程。当教师在教室里指导写作时,教师必须明白所有儿童都应该被视为作家。作家的工作就是写作,为了读者能够阅读,作家必须发表自己的作品,由此,在课堂上指导写作一个不可或缺部分就是发表。通过多种形式的发表活动,儿童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创作者。如果没有发表,其作品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意义。重视文学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为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活力和创造精神。
(三)外国作文教学带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纠正过去为作文而作文的偏颇,日本近年来特别强调要让学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作文训练,提出了“生活作文教育”。日本的报告文,也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强调它的实用性。再如:在美国学生在准备进行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教师建议学生们能和家人、朋友探讨主人公的特点,集思广益;在起草阶段,建议学生直接引述主人公的话语,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在修改阶段建议在动词前加上副词以求生动形象。“每一次写作训练,都有这样非常适用的指导意见,在这种细致周到的指导启发下,学生终究会自信地去解决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带有明显的遵循客观事实的实用性特点。
(四)外国作文教学特别强调研究性。
如:美国John.Magher著的《作论文:把思想还给学生》认为:孩子进入高中就被要求学习写论文。因为,此时学生知识积累和思维成熟程度已完全有可能尝试用语言,借助逻辑的力量,进行某种观念的理性表述。而此时的论文不在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了,而是经过研究后的写作!再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了学科交叉性、综合性,作文内容包含了对社会学、哲学、思想史、经济、科学史阅读的考查,题目材料出于休漠、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命题引导学生广博阅读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书籍。如题: 解释休漠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写作者必须阅读相当多的哲学经典论著,才能掌握分析、评判哲学、社会问题的思考方法。
(五)外国作文教学给学生的写作空间较自由。
如: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的正在美国上小学的儿子四年级时所做的作文题目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教师会给学生列很多的参考书,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们不仅不会不知所措,而且兴致勃勃的到图书馆去查阅参考书、权威工具。再如:美国作文教学中借助自由的写作空间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等,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海阔天空,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六)外国作文教学重视跨学科的写作,跨领域的写作,使写作成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
在外国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还有分组写作、小组集体写作等。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写作练习。如练习写“我所喜欢的职业”这个题目,学生首先在小组里讨论制定写作方案:(l)每个人在小组内讲述一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并说明原因。
(2)广泛收集有关这种职业的各种资料,并到劳工局和企业部门去参观、访问。(3)在小组内讨论选择职业的立场和条件,对调查讨论后的想法和起初的想法景象对比。写出自己的作文在小组内发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练习写作,活动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目的、对象也很明确,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兴趣也比较大。另外,在写作活动中学生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如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绘图、发表等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美、英、日等国,作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我国的作文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一下其中的苦恼!
二、我国作文教学“教”和“学”的苦恼
(一)中学作文教学中“教”的苦恼(1)轻视教材
何谓教材?学术界关于教材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日本学者柴田义松在《现代教学论》中提出“使学生掌握各别的科学概念和法则时所必需的材料(事实、文献资料、直观教材、教具等),谓之教材”①。城户蟠太郎则认为:“根据教育目的所必需学习的教育内容,谓之教材”。虽然对于教材有诸多的定义,但在各不相同的表述中,教材仍然有共同的含义隐含在其中,也就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教材是“教授及学习的材料。它作为师生之间的媒介,而使教育活动得以开展。②”从而我们知道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想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先从教材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要想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教材的系统化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无疑会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中写作知识内容系统性的缺失。在现行的教材中,写作知识散见于阅读单元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作文训练点之间联系松散,跳跃性太大,而且明显遗漏一些基础性的单项训练,如: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和说明文分类训练等。凡此种种情况,致使现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是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系统化的失序。现行教材中作文训练点的序列也不尽合理。如初中作文中安排了如下内容:①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生活;②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③展开想象,拓宽思路;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而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设置了如下内容:①多角度观察、思考;②确立中心,精选材料;③丰富联想,完善结构;④巧用表达技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数节训练点彼此交叉,差别不大,造成体系上的脱节和重复。
我们知道,影响教材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人的因素而言,包括基本因素即成熟、经验、智龄,衍生因素即兴趣、功用、难度。按一般规律而言,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相隔三年,学生在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教材在知识层次上理应有较大的差异与变化,然而,现行教材中初中作文与高中作文内容设置的相似性却让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存在的认识上的模糊。这种模糊,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各自为政,初、高中教材皆自成体系,缺乏通盘考虑,缺乏系统化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受益者缺乏关怀,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的差异认识不透彻,其结果则是造成了教材在系统性上的失序。诚然,作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重复,但这并非是知识序列上的简单重复。教材讲究严谨和科学,凌乱失序的教材不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不能因为作文训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便在教材中不恰当地强化某些内容,这样会给教学带来困难,导致学习上的极大浪费。
(2)观念陈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对于文化的推崇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章之学,给予了文章极高的地位,魏文帝曹王曾放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资治通鉴》)自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确立,朝廷以考试选拔人才成为定制,文人开始以科举考试的标准为自身写作的标准,作文遂走上程式化的不归路,至明清之时,终于演化为倍受世人责难的八股文。明亡后,时人多责八股误国,然而,反对八股文的有识之士在破旧的同时却未能立新,于是一句“文无成法”遂演为习用的托词,其结果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一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事。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③。不幸的是,“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今日作文教学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市场。在教学观念上,部分教师视传授写作知识甚至是必备的写作知识为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因而极力主张在阅读中领悟写作技巧,以为多读文章多看书,胜过多讲写作知识。他们认为读书既可以大量积累语言材料,也可在熟读乃至背诵过程中掌握文气文风以及布局谋篇的经验,认为作文要学的是语言材料的运用和文气文风等的模仿,读得多了,自然便会写了。此种观念甚至在教材编写者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反映在教材中,便是“作文训练”的讲解部分大多为寥寥数百字,过分简约。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压丈二十二韵》更是被他们引为经典,倚为依据。这种观念影响力极大,传播范围极广。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着以阅读挤写作的现象,把阅读看作硬任务,把写作视为软指标,轻视写作知识的学习,正是这种观念作用的后果。
扑腾自己稚嫩的双翅,是永远也学不会飞翔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固然是杜甫名句,但今人在“读书”与“下笔”间构筑起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是杜甫的本意。稍知杜甫生平的人都知道,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希冀那些大权在握的权贵能赏识自己的才学,进而向朝廷举荐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出自其向权贵韦济的赠诗之中,杜甫是从阅读量与写作才能两方面向韦济展示自己的才华,赋予诗句因果关系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以对古人的误读为依据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无疑是不妥当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课程设置多、学习压力大的今天,掌握必要的作文知识,既是对先贤智慧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亦是学习写作的正确之道。在掌握了基本的作文知识的基础上,再辅之以适度的读和练,自然会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凡事有个“度”。作文知识该讲什么,该讲多少,切实地研究一番,把握好分寸,选择好方式,解决了“度”的问题,作用肯定是积极的。在作文教学中,走出教学观念上的这一无视知识、片面强调阅读的错误认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3)实践的脱离实际
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亦存在着若干教学实践的脱离实际,具体表现有:
1、教学内容呈无序化状态,写作训练数量不足,成为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商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数字显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校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时,每学期定量为五至六次“大”作文,文化落后地区的学校按此定量的比例更高。据说这一计划制订的依据是教学大纲的规定及教材安排的数量标准。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规定是:“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有个别教师围绕怎样写一个人,可以在一节课上将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刻画等等内容倾其所有一古脑地讲个遍,全然不顾学生能否在一节课内接受如此多的知识。也有个别教师则在教学内容上跟着感觉走,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将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三言两语略作解说,便把一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简单随意,知识含量极低。还有少数教师借教改之名,上作文课时让学生随意写作,不论文体,没有主题,偶尔为之或许尚能收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之效,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难有多大帮助,反映出的正是教学内容的无序。由引可见,作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无序化已经成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通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学作文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有序已经刻不容缓。
2、对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认识模糊,导致对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导缺乏针对性。
由于受到作家们写作成功的激励,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热衷于把作家们的创作经验不加分析地移植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上来,一味强调多观察、多积累素材,而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无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所遭遇的智能结构上的诸多有待改进的缺失。无可否认,多观察、多积累素材是写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亦属正常。然而,在这种貌似正确的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把教育对象无端拔高的行为。我们应该看到,作家与中学生在生活历经、写作技能、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不能面对这一现实,很难想象我们的教师能够为中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指导。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素材只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实际训练中,贯穿于他们的整个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何捕捉细节,如何传神表达,如何巧妙布局,如何精当过渡,甚至怎样开好头结好尾等操作问题,都是他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蔡元培先生在论及八股文时曾说:“八股文的作法,先作破题,止两句,把题目的大意说一说。破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承题,约四五句。承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起讲,大约十余句。起讲作得合格了,乃作全篇。全篇的作法,是起讲后,先作领题,其后先作八股(六股亦可),每两股都是相对的。最后作一结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多写什么少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极其繁复。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因为只能主题明确,才可能组织材料,巧妙布局,仔细斟酌表达效果,否则文章就会失去灵魂,不知所云为何。其次要仔细分析材料,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性质,正确处理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完成构思。然而,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独立完成此项任务尚有诸多困难,还需要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进行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地指导。总之,中学生作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人为地改变其学习链条上的固有结构,突出某环节,省略或弱化某环节,均不可取,教师应该正视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遵循教学规律,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
(二)、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的无助(1)应试教育下的挣扎
曾经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说:“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90%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10年的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教师埋怨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只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④。闻听此言,相信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会感到伤感而无奈。看看学生作文,可以发现“少、慢、差、废”的现象确实存在,甚至相当严重,有的高中毕业生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要问:中学生怎么了? 谈起作文,有位中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作文缺“氧”⑤。骤闻此言,不由令人扼腕叹息。中学生所缺之“氧”为何物呢?原来是写作的自由空间。是什么有如此魔力,竟能侵夺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呢?原来是应试教育惹的祸。早在1978年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今天,迫于考试的压力,浸淫于应试教育影响中的作文教学正逐步陷入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正如叶老所言“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服务于应试教育的程式化训练模式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学生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只要写得有技巧,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⑥。要知道,主观意识的培养本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学生作文应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文章的取材、谋篇、布局无不应是学生主观意识的表现,但现在原来应该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竟然不能写真情,竟然可以不需要作者自己的认同,竟然只要求一味迎合阅卷老师的喜好!长此以往,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真不知要从何谈起。(2)象牙塔中的困境 无可否认,应试教育是影响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但还应该看到,中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也是阻碍其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中学生对作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在畏难心理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对写出优秀作文根本不抱任何希望,怀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写到哪里算哪里,写成啥样算啥样,不愿在审题、写作、修改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以至出现了审题时问老师,写作时运笔如飞、倚马可待,修改时一句不动、一字不易,甚至懒得多看一眼的怪现象。其实,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文字技巧等诸多因素,中学生之所以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与其自身能力的不足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生活圈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拐少,认知水平低。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之源,中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向生活索取文章的素材,毕竟“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
2、阅读太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语言问题是中学生作文存在的又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⑦,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没有语言就没有思想。对于中学生作文而言,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存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阐述和发挥。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原因很多,阅读不多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的语文教学对于阅读虽然非常重视,但学生实际的阅读面并非很宽,虽然不断有人呼吁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但实际做到的很少。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早早的从他们的父母那里领到了“不准读闲书”的禁令,整天捧在中学生手中的除了课本便只有教辅书了,剩下的都已被归入禁读的“闲书”一类。视野狭窄是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又一个原因。
四、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中西合璧
走出困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着很多困惑和不足。而外国作文教学,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关注写作目的和对象,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及发表意识,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性、开放度,这些优点都值得我国作文教学借鉴。而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作文教学存在的顽疾,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种探索性综合型的作文训练方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涵义
调酒是指把酒和其它饮料辅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含有食用酒精的饮料。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调酒为人们提供了视觉、嗅觉、味觉、肉体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通过调酒师对酒的色、香、味、型、格、神、情、爱、温、湿、光、音等自然营养进行再创作使人达到一种极美的精神享受。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在教学上它是融中西教学之长,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是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在学科应用上是兼数理化、文史哲于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法。其核心就是把国外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内容引入我国作文教学,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得到多种能力的综合性锻炼。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不像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写作那样只是简单记录作者日常生活经历和对一些问题的浅显认识,而是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观察、调查、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规律,并把自己的认识结果用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层次上有质的飞跃。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科学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学生掌握多少事实和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正是强调了外国作文教学中学生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在这一点上美、英、日等国作文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可以说让课堂教学在落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不是对客体的直接占有与接受,“理解与发明这两个功能是不能分割的”⑧只有当学习开始于一个存在疑问和问题的经验情境(真实认知情境)中,学习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去寻找、选择、判断、解释、应用新的信息知识,为了解决问题,进行设计、发明、创造和筹划,他才能把有用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能掌握研究、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训练自己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性建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其一,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的;其二,学习成为自己发现的过程;其三,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三条只有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才可以完全落实。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在性质上的共同点是:都是经过对己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改造和超越,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学生的发现和探索不一定甚至不是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突破,但却是他个人的发现,这种“个体发现”经历的心理过程正是科学家所经历的发现心理过程。这也是进行中西合璧走出困境的意义所在!这也就正应了那句话: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学到了什么东西而在于学会了怎样去学东西——当我们把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看,教学效果要做到“实现自我”。“潜能”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教师要提供维护和发挥“潜能”的良好条件,使学生成为能够自己指导的、对学习具有信心、有实现目的、能摆脱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的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反对那种压制学生、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有效方法,就可能更好地发展智能,超越现在的水平,实现自己的潜能;重视个人的发展,重视主体能动性,贬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调酒式写作教学法观点认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结果。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正是具备了这种动性!(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特点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主要围绕问题(或专题、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它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这些知识的排列是纵向的、线形的,相互之间完全靠逻辑关系加以联系;而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3.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实现课程目标的义务。当学生感到肩负一种责任时,他的主观积极性便可能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我认为,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方式引入作文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活动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索如实验操作、现场观察、社会调查、专家专访、情感体验、资料查阅等,不仅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而且掌握了调查、实验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性格对写作能力起着制约的作用,即性格制约着写作能力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积极的性格特征,例如高度的责任感、首创精神、细致、认真、谦逊、自信,对写作能力的形成以及它的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积极的性格还能弥补秉赋的不足。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3)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按写作所需时间长短不同,分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短期作业一般只需
一、两小时至
一、两天,而长期作业一般需
一、两星期或
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短期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熟悉一般写作技巧。长期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者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很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短期作业:研究性阅读设置疑问确定选题探究体验表述成果长期专题作业: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成文短期作业以课文为对象,配合阅读教学每单元写一篇,内容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技巧、语言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然后用读书札记、读后感、评论、小论文等来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般是在阅读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课文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由学生自选专题写研究性作文。短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扩大阅读量,拓展联想和延伸的能力,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知识以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从课文出发的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联系密切,学生能够较快的联系己有的知识,较少对调酒式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后,教师可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有人说项羽乃一介武夫,有勇无谋,你的看法如何?鸿门宴里充满杀机,极可能有去无回,迫不及待地想称王称霸的刘邦为何敢赴鸿门宴?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可介绍学生阅读《项羽本纪》、《汉高祖本纪》等文章,并对两文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二人的性格有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然后就“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刘邦为何敢赴宴?”和“我所认识的刘邦”为题写篇文章。
长期专题作业从目标上看,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发展性、独立性的思维能力,注重从解决问题中或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发展积极的情感;从过程上来看,它注重仿照发明与创造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搜集资料—评价、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开展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展览活动。首先,要求学生给所住城镇最感兴趣的地方如街道、商店、文化古迹、广场、纪念碑等拍照或绘画,然后到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那里去调查、访问,了解所居住的城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远景,最后将所得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分类整理,举办展览会。像这类课题还有“师生校园思想状况调查”、“我校学生阅读现状与未来”、“校园周边书店调查”、“盗版、正版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等。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学生一般都很感兴趣,一学期可搞四、五次。
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
激发创作欲望。作文的选题大多从学生兴趣出发,学生可以在自己最感兴趣、最关注的领域深入研究、思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好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肯花时间收集资料,愿意多次修改论稿,写作技巧也会相应得以提高。
提高思维能力。传统的学生作文由于内容浅近局促,很难有思想扩张的余地,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则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广阔的天地,学生的思维尽可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4)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第一,确定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题目选得准确、新颖,避免论题过大过空,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参考书目。课题首先应该具有探究性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浅层次、一目了然的所谓“课题”,是实施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大忌。例如有的人在学习《祝福》时提出这样的研究专题: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显然,没有必要作深入的探究。其次,课题还要有可行性,不能过大过空。
第二,设计研究方案这一环节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四、五人一组,也可以是个人独立进行。研究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设计。如制定“某古镇文化专题研究”计划: 总课题的确立:组织学生讨论确认“某古镇文化研究”的总课题,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成若+了课题研究小组。各了课题的确定: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古迹等。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确欲相应的子课题,如“某古镇园林文化研究”、“某古镇竹艺研究”等。
各子课题的实施:教师集中或分别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与策略,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各子课题的撰写:学生草拟撰写、修改专题成果。
第三,信息收集信息收集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去图书馆、上网、实地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这一环节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占重要地位。要指导学生勤于以记实的方式,把探究学习的情况、进展、分析、收获、体会清晰地一记录下来。要登记查阅或收集资料的情况,对研究过程中查阅过的资料,有明确的记录,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要的有作摘录。还要习惯于把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发现、心情、感想、体会、思考、收获,或者某一重要接下来就是给材料分类,进行研究,寻找规律性的东西。收集信息是做研究最枯燥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多,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越准确、科学。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搜集信息。第四,信息处理并成文信息处理是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是否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行信息处理、整合很重要,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学会比较、分析、概括和归纳,进行有个性的信息处理。
第五,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讨论是各种思想的碰撞、结合,是讨论者的相互启发,学生要进行创新性学习,就要正确地对待学习讨论,开展学习讨论,积极参与学习讨论。由于研究水平和观点的不同,学生对同一课题(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或结论)也可能不同。
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训练中,要注意创设一种情景,把各种体裁的写作练习编到精心设计的故事之中,让学生去充当故事中的角色,根据故事所描述的情景和提出的要求练习写作。例如,有一个学校的学生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一些学生组织起来,对学校附近一条河流的污染情况和原因做了调查研究。他们翻阅地方史,找钓鱼爱好者座谈,化验水样,做鱼的生活实验,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终于证明造成河流严惩污染的原因是一家造纸厂不断向河里排放纸浆废液。最后,他们把研究结果写成一篇论文。由于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所以论文写得材料丰富、说理清楚,不但文字水平较高,而且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注重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加强实用文体的写作指导,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写作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将来参加工作提供表达上的方便。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以及对我国作文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并在外国作文教学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的,具有在教学上它是融中西教学之长,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是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在学科应用上是兼数理化、文史哲于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它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重自主、重过程的特点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能力的充分展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鼓励学生走出语文小课堂,为学生搭建语文学习广阔的社会舞台。激发了学生运用语文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其次,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大大拓展了中学生写作的题材和体裁范围,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由于研究的课题源自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教师的启发,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此,写作的题材范围非常开阔。它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试验报告、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文学欣赏类、文学创作类的作品。此外,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选择、比较、整理、提炼、归纳、设计、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提倡学生对资料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做进一步研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深入思考、联想、想象,乃至于重组和运用资料,提出新的看法,写出独到的论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后,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也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开展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也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由于学生研究的课题涉及到课内外、校内外,范围极广,而教师的知识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题去补充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学记》里说“教学相长”,在语文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这个观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当然,本模式是在借鉴外国作文教学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而进行的思考,当然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考虑也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不足,它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是最为合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注释:
①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②同注
③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一156页
④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⑤卢传梁.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期第30页 ⑥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⑦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⑧J.P.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1990 参考文献:
[1]李茂.彼岸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2]何明.中学作文实践问题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周进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版 [4]张初吴.中美作文教学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8期
[5]方明.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外国教育资料.1996.5 [6]王福河.法国高考作文的启示.载.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8期 [7]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8]吴益.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0]张志公.作文教学.新藩出版社.19842年2月版
[11]郑宝田.从美国作文课看素质教育.载.语文学习.2001年第11期 [12]美国.教育文摘.VOL.56 Oct.1990 No.2 P.70 [1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拉塞克、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指定城市教育研究联盟.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东洋馆.1969年版
第二篇: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
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进行作文练习。而文法、拼写法、标点符号等是次要的,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讲,写作只有为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真正有所帮助。如果不这样,学生虽然能够完成考试和模拟练习题,但并不能掌握写作本领。因此,首先应该使学生弄清写作的理由和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慢慢习惯写作文,真正领会写作文的奥妙,达到培育学生健全的言语人格和正确的言语动机的目的。
(二)重视的是写作过程的指导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及发表意识。
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比较重视写作和创作,在写作课上指导小学生像作家一样写作,美国的尼娜.扎拉格萨就建立了一套把儿童视为创作者的写作指导计划。她制定的写作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使儿童经历创造的全过程。当教师在教室里指导写作时,教师必须明白所有儿童都应该被视为作家。作家的工作就是写作,为了读者能够阅读,作家必须发表自己的作品,由此,在课堂上指导写作一个不可或缺部分就是发表。通过多种形式的发表活动,儿童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创作者。如果没有发表,其作品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意义。重视文学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为关注学
生的主体性。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活力和创造精神。
(三)外国作文教学带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纠正过去为作文而作文的偏颇,日本近年来特别强调要让学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作文训练,提出了“生活作文教育”。日本的报告文,也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强调它的实用性。再如:在美国学生在准备进行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教师建议学生们能和家人、朋友探讨主人公的特点,集思广益;在起草阶段,建议学生直接引述主人公的话语,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在修改阶段建议在动词前加上副词以求生动形象。“每一次写作训练,都有这样非常适用的指导意见,在这种细致周到的指导启发下,学生终究会自信地去解决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带有明显的遵循客观事实的实用性特点。
(四)外国作文教学特别强调研究性。
如:美国John.Magher著的《作论文:把思想还给学生》认为:孩子进入高中就被要求学习写论文。因为,此时学生知识积累和思维成熟程度已完全有可能尝试用语言,借助逻辑的力量,进行某种观念的理性表述。而此时的论文不在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了,而是经过研究后的写作!再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了学科交叉性、综合性,作文内容包含了对社会学、哲学、思想史、经济、科学史阅读的考查,题目材料出于休漠、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命题引导学生广博阅读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书籍。如题: 解释休漠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写作者必须阅读相当多的哲学经典论著,才能掌握分析、评判哲学、社会问题的思考方法。
(五)外国作文教学给学生的写作空间较自由。
如: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的正在美国上小学的儿子四年级时所做的作文题目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教师会给学生列很多的参考书,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们不仅不会不知所措,而且兴致勃勃的到图书馆去查阅参考书、权威工具。再如:美国作文教学中借助自由的写作空间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等,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海阔天空,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六)外国作文教学重视跨学科的写作,跨领域的写作,使写作成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
在外国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还有分组写作、小组集体写作等。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写作练习。如练习写“我所喜欢的职业”这个题目,学生首先在小组里讨论制定写作方案:(l)每个人在小组内讲述一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并说明原因。
(2)广泛收集有关这种职业的各种资料,并到劳工局和企业部门去参观、访问。(3)在小组内讨论选择职业的立场和条件,对调查讨论后的想法和起初的想法景象对比。写出自己的作文在小组内发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练习写作,活动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目的、对象也很明确,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兴趣也比较大。另外,在写作活动中学生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如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绘图、发表等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美、英、日等国,作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我国的作文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一下其中的苦恼!
二、我国作文教学“教”和“学”的苦恼
(一)中学作文教学中“教”的苦恼
(1)轻视教材
何谓教材?学术界关于教材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日本学者柴田义松在《现代教学论》中提出“使学
①生掌握各别的科学概念和法则时所必需的材料(事实、文献资料、直观教材、教具等),谓之教材”。城户蟠太郎则认为:“根据教育目的所必需学习的教育内容,谓之教材”。虽然对于教材有诸多的定义,但在各不相同的表述中,教材仍然有共同的含义隐含在其中,也就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授行为中所利
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教材是“教授及学习的材料。它作为师生之间的媒介,而使教育②活动得以开展。”从而我们知道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想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先从教材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要想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教材的系统化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无疑会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中写作知识内容系统性的缺失。在现行的教材中,写作知识散见于阅读单元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作文训练点之间联系松散,跳跃性太大,而且明显遗漏一些基础性的单项训练,如: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和说明文分类训练等。凡此种种情况,致使现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是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系统化的失序。现行教材中作文训练点的序列也不尽合理。如初中作文中安排了如下内容:①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生活;②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③展开想象,拓宽思路;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而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设置了如下内容:①多角度观察、思考;②确立中心,精选材料;③丰富联想,完善结构;④巧用表达技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数节训练点彼此交叉,差别不大,造成体系上的脱节和重复。
我们知道,影响教材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人的因素而言,包括基本因素即成熟、经验、智龄,衍生因素即兴趣、功用、难度。按一般规律而言,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相隔三年,学生在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教材在知识层次上理应有较大的差异与变化,然而,现行教材中初中作文与高中作文内容设置的相似性却让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存在的认识上的模糊。这种模糊,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各自为政,初、高中教材皆自成体系,缺乏通盘考虑,缺乏系统化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受益者缺乏关怀,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的差异认识不透彻,其结果则是造成了教材在系统性上的失序。诚然,作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重复,但这并非是知识序列上的简单重复。教材讲究严谨和科学,凌乱失序的教材不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不能因为作文训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便在教材中不恰当地强化某些内容,这样会给教学带来困难,导致学习上的极大浪费。(2)观念陈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对于文化的推崇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章之学,给予了文章极高的地位,魏文帝曹王曾放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资治通鉴》)自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确立,朝廷以考试选拔人才成为定制,文人开始以科举考试的标准为自身写作的标准,作文遂走上程式化的不归路,至明清之时,终于演化为倍受世人责难的八股文。明亡后,时人多责八股误国,然而,反对八股文的有识之士在破旧的同时却未能立新,于是一句“文无成法”遂演为习用的托词,其结果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一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事。不讲知识,甚至反对
③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不幸的是,“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今日作文教学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市场。在教学观念上,部分教师视传授写作知识甚至是必备的写作知识为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因而极力主张在阅读中领悟写作技巧,以为多读文章多看书,胜过多讲写作知识。他们认为读书既可以大量积累语言材料,也可在熟读乃至背诵过程中掌握文气文风以及布局谋篇的经验,认为作文要学的是语言材料的运用和文气文风等的模仿,读得多了,自然便会写了。此种观念甚至在教材编写者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反映在教材中,便是“作文训练”的讲解部分大多为寥寥数百字,过分简约。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压丈二十二韵》更是被他们引为经典,倚为依据。这种观念影响力极大,传播范围极广。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着以阅读挤写作的现象,把阅读看作硬任务,把写作视为软指标,轻视写作知识的学习,正是这种观念作用的后果。
扑腾自己稚嫩的双翅,是永远也学不会飞翔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固然是杜甫名句,但今人在“读书”与“下笔”间构筑起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是杜甫的本意。稍知杜甫生平的人都知道,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希冀那些大权在握的权贵能赏识自己的才学,进而向朝廷举荐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出自其向权贵韦济的赠诗之中,杜甫是从阅读量与写作才能两方面向韦济展示自
己的才华,赋予诗句因果关系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以对古人的误读为依据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无疑是不妥当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课程设置多、学习压力大的今天,掌握必要的作文知识,既是对先贤智慧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亦是学习写作的正确之道。在掌握了基本的作文知识的基础上,再辅之以适度的读和练,自然会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凡事有个“度”。作文知识该讲什么,该讲多少,切实地研究一番,把握好分寸,选择好方式,解决了“度”的问题,作用肯定是积极的。在作文教学中,走出教学观念上的这一无视知识、片面强调阅读的错误认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3)实践的脱离实际
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亦存在着若干教学实践的脱离实际,具体表现有:
1、教学内容呈无序化状态,写作训练数量不足,成为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商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数字显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校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时,每学期定量为五至六次“大”作文,文化落后地区的学校按此定量的比例更高。据说这一计划制订的依据是教学大纲的规定及教材安排的数量标准。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规定是:“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有个别教师围绕怎样写一个人,可以在一节课上将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刻画等等内容倾其所有一古脑地讲个遍,全然不顾学生能否在一节课内接受如此多的知识。也有个别教师则在教学内容上跟着感觉走,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将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三言两语略作解说,便把一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简单随意,知识含量极低。还有少数教师借教改之名,上作文课时让学生随意写作,不论文体,没有主题,偶尔为之或许尚能收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之效,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难有多大帮助,反映出的正是教学内容的无序。由引可见,作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无序化已经成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通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学作文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有序已经刻不容缓。
2、对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认识模糊,导致对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导缺乏针对性。
由于受到作家们写作成功的激励,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热衷于把作家们的创作经验不加分析地移植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上来,一味强调多观察、多积累素材,而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无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所遭遇的智能结构上的诸多有待改进的缺失。无可否认,多观察、多积累素材是写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亦属正常。然而,在这种貌似正确的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把教育对象无端拔高的行为。我们应该看到,作家与中学生在生活历经、写作技能、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不能面对这一现实,很难想象我们的教师能够为中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指导。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素材只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实际训练中,贯穿于他们的整个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何捕捉细节,如何传神表达,如何巧妙布局,如何精当过渡,甚至怎样开好头结好尾等操作问题,都是他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蔡元培先生在论及八股文时曾说:“八股文的作法,先作破题,止两句,把题目的大意说一说。破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承题,约四五句。承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起讲,大约十余句。起讲作得合格了,乃作全篇。全篇的作法,是起讲后,先作领题,其后先作八股(六股亦可),每两股都是相对的。最后作一结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多写什么少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极其繁复。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因为只能主题明确,才可能组织材料,巧妙布局,仔细斟酌表达效果,否则文章就会失去灵魂,不知所云为何。其次要仔细分析材料,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性质,正确处理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完成构思。然而,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独立完成此项任务尚有诸多困难,还需要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进行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地指导。
总之,中学生作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人为地改变其学习链条上的固有结构,突出某环节,省略或弱化某环节,均不可取,教师应该正视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遵循教学规
律,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
(二)、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的无助
(1)应试教育下的挣扎
曾经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说:“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90%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10年的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教师埋怨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只能说我们的④语文教育是失败的”。闻听此言,相信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会感到伤感而无奈。看看学生作文,可以发现“少、慢、差、废”的现象确实存在,甚至相当严重,有的高中毕业生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要问:中学生怎么了?
⑤谈起作文,有位中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作文缺“氧”。骤闻此言,不由令人扼腕叹息。中学生所缺之“氧”为何物呢?原来是写作的自由空间。是什么有如此魔力,竟能侵夺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呢?原来是应试教育惹的祸。早在1978年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今天,迫于考试的压力,浸淫于应试教育影响中的作文教学正逐步陷入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正如叶老所言“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服务于应试教育的程式化训练模式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学生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只要写得有技巧,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⑥了”。要知道,主观意识的培养本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学生作文应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文章的取材、谋篇、布局无不应是学生主观意识的表现,但现在原来应该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竟然不能写真情,竟然可以不需要作者自己的认同,竟然只要求一味迎合阅卷老师的喜好!
长此以往,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真不知要从何谈起。(2)象牙塔中的困境
无可否认,应试教育是影响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但还应该看到,中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也是阻碍其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中学生对作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在畏难心理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对写出优秀作文根本不抱任何希望,怀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写到哪里算哪里,写成啥样算啥样,不愿在审题、写作、修改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以至出现了审题时问老师,写作时运笔如飞、倚马可待,修改时一句不动、一字不易,甚至懒得多看一眼的怪现象。其实,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文字技巧等诸多因素,中学生之所以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与其自身能力的不足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生活圈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拐少,认知水平低。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之源,中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向生活索取文章的素材,毕竟“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
2、阅读太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⑦语言问题是中学生作文存在的又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没有语言就没有思想。对于中学生作文而言,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存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阐述和发挥。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原因很多,阅读不多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的语文教学对于阅读虽然非常重视,但学生实际的阅读面并非很宽,虽然不断有人呼吁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但实际做到的很少。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早早的从他们的父母那里领到了“不准读闲书”的禁令,整天捧在中学生手中的除了课本便只有教辅书了,剩下的都已被归入禁读的“闲书”一类。视野狭窄是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又一个原因。
四、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中西合璧
走出困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着很多困惑和不足。而外国作文教学,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关注写作目的和对象,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及发表意识,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性、开放度,这些优点都值得我国作文教学借鉴。而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作文教学存在的顽疾,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种探索性综合型的作文训练方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涵义
调酒是指把酒和其它饮料辅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含有食用酒精的饮料。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调酒为人们提供了视觉、嗅觉、味觉、肉体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通过调酒师对酒的色、香、味、型、格、神、情、爱、温、湿、光、音等自然营养进行再创作使人达到一种极美的精神享受。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在教学上它是融中西教学之长,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是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在学科应用上是兼数理化、文史哲于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法。其核心就是把国外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内容引入我国作文教学,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得到多种能力的综合性锻炼。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不像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写作那样只是简单记录作者日常生活经历和对一些问题的浅显认识,而是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观察、调查、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规律,并把自己的认识结果用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层次上有质的飞跃。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科学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学生掌握多少事实和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正是强调了外国作文教学中学生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在这一点上美、英、日等国作文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可以说让课堂教学在落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认
⑧识不是对客体的直接占有与接受,“理解与发明这两个功能是不能分割的”只有当学习开始于一个存在疑问和问题的经验情境(真实认知情境)中,学习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去寻找、选择、判断、解释、应用新的信息知识,为了解决问题,进行设计、发明、创造和筹划,他才能把有用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能掌握研究、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训练自己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性建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其一,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的;其二,学习成为自己发现的过程;其三,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三条只有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才可以完全落实。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在性质上的共同点是:都是经过对己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改造和超越,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学生的发现和探索不一定甚至不是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突破,但却是他个人的发现,这种“个体发现”经历的心理过程正是科学家所经历的发现心理过程。这也是进行中西合璧走出困境的意义所在!这也就正应了那句话: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学到了什么东西而在于学会了怎样去学东西——当我们把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看,教学效果要做到“实现自我”。“潜能”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教师要提供维护和发挥“潜能”的良好条件,使学生成为能够自己指导的、对学习具有信心、有实现目的、能摆脱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的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反对那种压制学生、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有效方法,就可能更好地发展智能,超越现在的水平,实现自己的潜能;重视个人的发展,重视主体能动性,贬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调酒式写作教学法观点认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结果。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正是具备了这种动性!
(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特点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主要围绕问题(或专题、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它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这些知识的排列是纵向的、线形的,相互之间完全靠逻辑关系加以联系;而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3.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实现课程目标的义务。当学生感到肩负一种责任时,他的主观积极性便可能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
我认为,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方式引入作文教学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活动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索如实验操作、现场观察、社会调查、专家专访、情感体验、资料查阅等,不仅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而且掌握了调查、实验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性格对写作能力起着制约的作用,即性格制约着写作能力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积极的性格特征,例如高度的责任感、首创精神、细致、认真、谦逊、自信,对写作能力的形成以及它的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积极的性格还能弥补秉赋的不足。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3)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1、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按写作所需时间长短不同,分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短期作业一般只需
一、两小时至
一、两天,而长期作业一般需
一、两星期或
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短期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熟悉一般写作技巧。长期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者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很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短期作业:研究性阅读设置疑问确定选题探究体验表述成果长期专题作业: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成文短期作业以课文为对象,配合阅读教学每单元写一篇,内容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技巧、语言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然后用读书札记、读后感、评论、小论文等来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般是在阅读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课文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由学生自选专题写研究性作文。短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扩大阅读量,拓展联想和延伸的能力,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知识以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从课文出发的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联系密切,学生能够较快的联系己有的知识,较少对调酒式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后,教师可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有人说项羽乃一介武夫,有勇无谋,你的看法如何?鸿门宴里充满杀机,极可能有去无回,迫不及待地想称王称霸的刘邦为何敢赴鸿门宴?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可介绍学生阅读《项羽本纪》、《汉高祖本纪》等文章,并对两文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二人的性格有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然后就“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刘邦为何敢赴宴?”和“我所认识的刘邦”为题写篇文章。
长期专题作业从目标上看,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发展性、独立性的思维能力,注重从解决问题中或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发展积极的情感;从过程上来看,它注重仿照发明与创造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搜集资料—评价、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开展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展览活动。首先,要求学生给所住城镇最感兴趣的地方如街道、商店、文化古迹、广场、纪念碑等拍照或绘画,然后到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那里去调查、访问,了解所居住的城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远景,最后将所得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分类整理,举办展览会。像这类课题还有“师生校园思想状况调查”、“我校学生阅读现状与未来”、“校园周边书店调查”、“盗版、正版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等。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学生一般都很感兴趣,一学期可搞四、五次。
2、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
激发创作欲望。作文的选题大多从学生兴趣出发,学生可以在自己最感兴趣、最关注的领域深入研究、思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好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肯花时间收集资料,愿意多次修改论稿,写作技巧也会相应得以提高。
提高思维能力。传统的学生作文由于内容浅近局促,很难有思想扩张的余地,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则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广阔的天地,学生的思维尽可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4)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第一,确定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题目选得准确、新颖,避免论题过大过空,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参考书目。课题首先应该具有探究性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浅层次、一目了然的所谓“课题”,是实施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大忌。例如有的人在学习《祝福》时提出这样的研究专题: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显然,没有必要作深入的探究。其次,课题还要有可行性,不能过大过空。
第二,设计研究方案这一环节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四、五人一组,也可以是个人独立进行。研究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设计。如制定“某古镇文化专题研究”计划: 总课题的确立:组织学生讨论确认“某古镇文化研究”的总课题,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成若+了课题研究小组。各了课题的确定: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古迹等。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确欲相应的子课题,如“某古镇园林文化研究”、“某古镇竹艺研究”等。
各子课题的实施:教师集中或分别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与策略,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各子课题的撰写:学生草拟撰写、修改专题成果。
第三,信息收集信息收集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去图书馆、上网、实地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这一环节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占重要地位。要指导学生勤于以记实的方式,把探究学习的情况、进展、分析、收获、体会清晰地一记录下来。要登记查阅或收集资料的情况,对研究过程中查阅过的资料,有明确的记录,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要的有作摘录。还要习惯于把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发现、心情、感想、体会、思考、收获,或者某一重要接下来就是给材料分类,进行研究,寻找规律性的东西。收集信息是做研究最枯燥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多,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越准确、科学。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搜集信息。
第四,信息处理并成文信息处理是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是否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行信息处理、整合很重要,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学会比较、分析、概括和归纳,进行有个性的信息处理。
第五,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讨论是各种思想的碰撞、结合,是讨论者的相互启发,学生要进行创新性学习,就要正确地对待学习讨论,开展学习讨论,积极参与学习讨论。由于研究水平和观点的不同,学生对同一课题(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或结论)也可能不同。
在调酒式写作教学法训练中,要注意创设一种情景,把各种体裁的写作练习编到精心设计的故事之中,让学生去充当故事中的角色,根据故事所描述的情景和提出的要求练习写作。例如,有一个学校的学生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一些学生组织起来,对学校附近一条河流的污染情况和原因做了调查研究。他
们翻阅地方史,找钓鱼爱好者座谈,化验水样,做鱼的生活实验,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终于证明造成河流严惩污染的原因是一家造纸厂不断向河里排放纸浆废液。最后,他们把研究结果写成一篇论文。由于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所以论文写得材料丰富、说理清楚,不但文字水平较高,而且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注重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加强实用文体的写作指导,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写作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将来参加工作提供表达上的方便。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以及对我国作文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并在外国作文教学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的,具有在教学上它是融中西教学之长,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是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在学科应用上是兼数理化、文史哲于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它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重自主、重过程的特点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能力的充分展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调酒式写作教学法鼓励学生走出语文小课堂,为学生搭建语文学习广阔的社会舞台。激发了学生运用语文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其次,调酒式写作教学法大大拓展了中学生写作的题材和体裁范围,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由于研究的课题源自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教师的启发,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此,写作的题材范围非常开阔。它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试验报告、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文学欣赏类、文学创作类的作品。此外,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选择、比较、整理、提炼、归纳、设计、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调酒式写作教学法提倡学生对资料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做进一步研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深入思考、联想、想象,乃至于重组和运用资料,提出新的看法,写出独到的论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最后,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也有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调酒式写作教学法的开展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也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由于学生研究的课题涉及到课内外、校内外,范围极广,而教师的知识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题去补充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学记》里说“教学相长”,在语文调酒式写作教学法中,这个观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当然,本模式是在借鉴外国作文教学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而进行的思考,当然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考虑也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不足,它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是最为合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注释:
①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②同注
③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一156页 ④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⑤卢传梁.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期第30页 ⑥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⑦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⑧J.P.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1990
参考文献:
[1]李茂.彼岸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2]何明.中学作文实践问题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周进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版 [4]张初吴.中美作文教学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8期
[5]方明.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外国教育资料.1996.5 [6]王福河.法国高考作文的启示.载.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8期 [7]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8]吴益.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0]张志公.作文教学.新藩出版社.19842年2月版
[11]郑宝田.从美国作文课看素质教育.载.语文学习.2001年第11期 [12]美国.教育文摘.VOL.56 Oct.1990 No.2 P.70 [1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拉塞克、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指定城市教育研究联盟.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东洋馆.1969年版
致
谢
时光飞逝,四年学习岁月己在不经意间从指缝轻轻滑落,让人不禁忆起孔子的感叹:“逝者如斯乎”。回首这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涯,感触良多。默默品尝着读书的苦涩与甘甜,体味着学术之路上的艰辛与愉悦。随着课程一门又一门的结束,我眼前的学术之窗也推开了一扇又一扇。四年苦旅,获益非浅。
论文的选题曾困扰我良久,最终以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为题。中学作文教学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者甚众,成果斐然,之所以不揣浅薄,置咏其间,是有感于中学作文教学虽历经变革却仍然步履跋姗的现况。由于自身学识所限,论文在写作中曾数易其稿,其间,得到了许多同事和朋友的悉心指导。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谨向所有曾给予我帮助的同事等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我论文的巨大帮助,更感谢他给我带来的学习中的美好时光。
第三篇:动物给我们的启示
动物给我们的启示
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三年级王倩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动物保护色及结构的研究,认识动物为人类发明创造提供的启示。激发学生对“仿生学”的学习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特性的细微观察能力、联系能力、模
仿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产生保护动物,珍惜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 :
让学生对动物给人类的巨大贡献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训练自己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与观察了解”和“两种蛋壳的放置方法不同,并总结出“蛋
壳原理”,并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知识文字或图片、鸡蛋壳、铅笔、纸筒。
六、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带来了一组动物的图片,看一看,都有哪些动物?(出示动物图片)
http://pic1a.nipic.com/2008-12-04/***8_2.jpg
http://pic15.nipic.com/20110726/2637379_***9_2.jpg
http:///pic/0/17/1700/170004preview2.jpg
http://a1.att.hudong.com/61/70/0******88.jpg
http://.cn/xbsbnews/uploads/allimg/100719/0T5224K0-2.jpg 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下面呢?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http://img.72ec.com/upload/erp/Xxindeli668/product/***62.jpg
短片里都告诉我们什么呢?
课前我们也收集了有关斑马条纹的信息,斑马的条纹还有什么作用?
看来斑纹的作用还真不少呢?可不能小瞧了它!
(3)师:斑马我们已经了解的不少了,那么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对人类有什么
启示呢?(板书:斑马)
生:根据斑马线,人类发明了人行横道。
(板书: 人行横道)
生:军舰上涂上类似于斑马条纹的色彩,以此来模糊对方的视线,达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
2、知识延伸
师:其实我们从动物身上还能得到很多启示。还想不想知道的更多!
(1)这是什么?(蝙蝠)
师: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看东西,那它是怎么辨认物体的呢?谁能勇敢的和大家说一说?
人类利用蝙蝠的这一特点有哪些发明呢?(板书:蝙蝠)
生: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板书:雷达)
生:还有科学家发明了探路仪和超声眼镜。
(2)我们接着看,相信这个动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什么呢?(海豚)同学知道吗?海豚是个游泳高手,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利用它的这些特点又进行了哪些发明呢?(板书:海豚)
生:潜水艇、汽车
师:现代的潜水艇的外形很像海豚,人们还在潜艇表面上覆盖了人造海豚皮,使
潜艇在水中受的阻力降低了很多,使潜艇的速度大大提高,也节省了燃料。汽车也是以流线型的,可以提高速度,减少阻力。
大家看,动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欢乐,还带给我们很多的科学价值。
(3)下面这个小动物大家一定也熟悉。天空是它们美丽的家。你猜接下来老师
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什么小动物?
我们的哪个重大发明是受到了它的启示呢?(飞机)
飞机的发明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通过不泄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鸟类能够飞行的原因,人们根据鸟翅膀的特点,发明了滑翔机。在19世纪莱特兄弟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飞机。但他们的飞机能飞行之后呢,又遇到了难题,飞机怎么转弯呢?于是他们继续研究鸟的飞行,终于得到了启示,他们在飞机的后部设计了一个可转动的方向舵来控制飞机的方向。你们知道这个方向
舵有点类似于小鸟的什么?(尾巴)
师:看来我们研究动物身体的结构和特点,不仅能揭示许多奥秘,还能解决一些
人类遇到的科学难题呢!
听完介绍,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动物和我们的发明有关呢?说一说你收集的资
料吧!(学生说收集信息)
(三)实验揭秘,探索延伸
1、实验引入
师:生活中有无处不在的奥秘,就看我们是不是细心的观察了。看,这是什么?(出示鸡蛋图片)
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而吃完之后剩下的鸡蛋壳,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就让我们一起研究吧!
2、实验程序和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听好要求:
① 先把半个鸡蛋壳放在桌子上,凸面向上。
② 如图1,手拿一支铅笔,在离蛋壳1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笔自由落下去,看
看蛋壳被戳的情况。
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开始吧!
师:凸面向上的蛋壳戳破了吗?(没有)这样戳不破,那要是反过来,凹面向上会怎么样呢?
(2)再如图2,再把蛋壳翻过来,凹面向上,放在我们提前准备好的纸筒上,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高度戳它,看看这次蛋壳被戳的情况。
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是要小心!开始吧!
师: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吧!
3、对比总结
师:两次实验的结果完全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凸面向上的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师:在小组里,探讨你们的想法。
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来汇报呢?
师:蛋壳凸面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它能均匀地分散外力,结构坚固。这个原理也被称作“薄壳原理”。(板书:鸡蛋壳图片)
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都有哪些发明创造?
看这些建筑物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建造的,多漂亮呀!认识这吗?(天津体育馆)
它是不是也是这个结构的?再看看我们设计的军用钢盔和安全帽,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来保护我们人类的。
4、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小小的鸡蛋壳中都蕴藏着这么多的知识,看来细心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四)陶冶情操,拓展知识
1、师:在课的开始,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动物和人类伟大发明的图片,你们
想一想这些发明都是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呢?(学生连线,老师加以解释,特别是防毒面具的介绍)
2、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些什么?
3、知识欣赏
师:这节课,我们只是研究了一部分小动物,其实还有很多小动物也给我们人类
很多的启示,大家看(九种动物),你最想了解哪一个小动物?看看它给我们什么启示?http://pic4.nipic.com/20090806/3187037_231303078_2.jpg http://imgtech.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10724/002564a616020f961de221.jpg http://hiphotos.baidu.com/moonlight00oo/pic/item/e685d5fc412577625c6008a3.jpg
(五)全课总结
师:我想同学们一定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老师已经把更多的信息上传到班级博
客中,课下你可以去点击你喜欢的和你想了解的小动物,看看它们给我们人类怎样的启示。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它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奥秘和无穷的哲理,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不断地发现和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并且合理地利用它,进行发明创造,为人类造福。
反思
在课前,学生们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收集工作,包括了解仿生学知识,寻找那些动物给我们启示,可以说利用网络进行收集工作的功夫下的很大。作为教师,更是做了充分的调查工作。教科书的内容十分有限,我就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图片、视频,并做了很详尽的整理工作。图片生动可爱,资料细致完整,这只有百度的帮助才能完成。课堂的参与度达到了100%,并且充分的发挥了网络资源给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协助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吸收率,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课后,再利用网络资源,同学们可以上传其他的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展示,把课堂延伸到40分钟以外,这正是网络给我们的好处。今后还要增加这方面的教学,争取有更大的收获。
第四篇: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一顿烧烤引发的启示
欢声笑语,掌声连连,安陆支行每个年轻员工的脸上都因激动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大家用眼神和笑容传达着彼此的激动,纷纷把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送给今天最美丽的主角——汤行长!
“好了,好了,谢谢大家对我的肯定。要我畅谈什么获奖感言,实在是„„就简单地讲两句吧。今天登上领奖台时,我内心十分激动,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及信任,让我获得商行十大杰出奉献人物这一称号。回顾来时路,确实走的辛苦万分。十年啊,付出太多;启示太多;收获太多;得到更多!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青春与商行连在一起,十年征程,一起奋发,共同鉴证彼此的成长!而今,我向商行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商行给予我的却更多:沉稳、睿智、干练„„ 太多的话语想倾诉,太多的情感要释放,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端起手中的酒杯,共祝商行拥有更美好的明天,下一个十年看你们的!“汤行长好样的!”
“汤行长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都要向汤行长学习!”
觥筹交错,欢歌笑语,小小茶室,暖意融融!„„
生活工作给予我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不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在我们的失意和挫折往往比如意和成功多得多的时候,有的人在挫折失意之后颓丧、气馁、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勇敢地面对它,沉着坚毅,充满信心,终于突破前所未有的束缚,实现了其人生做人与做事的两大圆满境界-“生有所立,死有所归。”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的路是困难的路,也是受苦的路。苦学、苦练、苦干,也许才有一丁点成功,而且成功的路上还充满着泥泞、荆棘和坎坷。当我们最最渴望“成功”的时候,往往最易得到的是“失败”两字;当我们对成功的渴望往往成为妨碍我们成功的一大思想负担时,或者时髦一点说是一大“心理障碍”的时候,我们也许已经对“成功”望而却步、退避三舍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人在默默无闻的苦干、有人在勤勤恳恳的苦练、有人在兢兢业业的奉献,到头来离成功依然遥遥无期、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就怨天怨地,悲天悯人地说:“我不是那块料”。其实不然,我们“是不是那块料”,在生活和工作中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海航企业文化告诉我们,人生成功的五大要素是“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只要我们理解了“三个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你准备付出什么”和“三个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我们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鲁迅先生的《过客》中有位“白须发,黑长袍”的老翁,他老死一处,只看见前面有“坟”,有“野百合、野蔷薇”,而不愿把受到挫折前的理想和挫折后看到坟地过后、自己追求的那似路非路的痕迹,与痕迹之后,那好的前途,再次作为自己的愿景。他完全忘记了“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的六度法门,他怕路途的崎岖和布满的荆棘以及生活的坎坎坷坷,结果只能结茅而居,作为生活中的陈述者,留给后人的只是作为谈笑的口食。他正像我们现在有些人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想法多、行动少,一遇挫折和失意就看破红尘、自我损毁,认为自己不行,把自己以前树立的理想、目标、愿景,统统抛置脑后,对其产生“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偶像感,根本忘记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真理。岂不知这时,我们稍微冷静一些,像鲁迅先生写的那位虽然“黑须乱发、足著破鞋、状态困顿、眼光阴沉”但性格“倔强”的过客一样,总结失败的教训,吸取前人的经验,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人云亦云,应坚定我们的信心,正确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选好突破口,“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我们周围,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却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在我们企业,不缺少各类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高精尖人才,但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和现有人才的合理使用。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和这山看那山高的毛病,在工作中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面对2008年的雪灾、手足口病和地震,以及波及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导致的大量企业停产、破产关闭和下岗失业,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希望在2009年,自己是一个宠儿、幸运儿,但是在生存与死亡的选择面前,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并且在灾难和困难面前,我们显得是那么的迷茫和那么的渺小。“明天之后,我们会在那里?”阿里巴巴的执行总裁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
有位哲人说,思想决定成功,行动创造财富。我们不要为寻找“机会”而工作,当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我们所从事的事业、集中在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上的时候,只要我们从所服务的对象出发、从社会大众所需、从人们的根本利益需求出发去从事这一项平凡或许伟大的事业的时候,你的“机会”就会很多。相反,如果我们一味的为寻找“机会”而工作,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在已经走过的路上,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了其实最值得珍惜的“机会”。所以,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股韧劲、顽强的毅力,我们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那么,我相信,我们这些大天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普普通通的凡夫俗子--也许和那位过客一样,已经到达了那个有着美好愿景(出路)的所在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我是知道的。那么,各位同仁,在生活和工作中,当失意和挫折往往比如意和成功多的多的时候,你该怎样来回答生活和工作给予我们的思考:你是奉献呢?还是索取?
我的答案是:以海航企业文化“员工训条”和“同仁共勉”为做人做事的宗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做到“恪守诚信、追求业绩、持续创新”,并且秉承自立、自信、自觉、自强,我们一定能够“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已做点事,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留下遗憾。”
听着大家的倾诉,抱怨,甚至是争吵,我在不停的思考有些问题,难道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吗?我相信是,但其实又不是。只能说各有各的道理而已。我不想大家向我倾诉或是要我给个意见的时候不知所错,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我想想想,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当然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别人做的都是错的,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有些部门间永远都是相互矛盾的,这时候我们选择的不是互相抱怨,互相拆台,应该努力的站在全局的角度以大局为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多多包容对方,体谅对方,因为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没有争执不下的矛盾,毕竟有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实有一天大家真的不在一起了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没有必要。学生时代曾经觉得不可解决的血海深仇,在即将毕业的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幼稚和弱不经风。欢笑,泪水,拥抱。。一下自己就释然了,谁没有体会过那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坦然和释怀呢?做人为什么不轻松些简单些呢,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仇恨难道不好吗?
在 社会确实和在学校不一样,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尽量用一颗真心去和对方商议沟通解决,但是当对方不领情不配合,甚至觉得你好欺负的时候,绝对不要再去解释什么,因为有些人不可理喻,应该寻求其他的解决途径。社会上就是这样我们没必要得到每个人的赞赏和支持,我们只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得到领导的认可,做的事情对得住自己,对得住良心,对得住公司给的工资就好了。
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了!永远做好人,想都不要想,做人难,做好人难,在每个人每件事面前都做好人更难,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因为树林里的鸟太多了,你不能改变它的思想,此时如果不能适应或是改善,也许能做的只是不发表任何意见的沉默。
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问心无愧。
一阵紧张忙碌后,带给自己疲倦的感受同时也完成了此工程的调试工作.回顾以往的日
常工作,深刻思考自我成长的经历,充满了辛劳和汗水.大唐工程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阶
段,经历着担子和压力的同时磨练了自我的意志,我坚信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次承受着类似的
情境时这样的意志必定能够使我良好的处理工作上的各种需要调和的事情.终于知道自己即将奔赴哪个工程,可却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我不必在为遥远北京工程
而担忧,可忧的是接下来的又是以往的队伍.这样无形给我今后工作上的管理带来“人际压
力”.在和自己交往甚久的同事去以绝对优势的管理和安排工作,未必不是一种考验个人的协
调和妥协能力.加之个人性格原因,隐隐中暗藏着某种矛盾.这样推理到是如何改变个人性格的问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徐能够做到为了工作放弃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吗?在容忍
整个世界的同时,能够做到容忍沙砾吗?建设工程的人都禀承一种豪迈的情怀,但同时也有着
个性张扬的情愫.相互个性差异的融合对个人工作和个性是把双刃剑.一直以来感觉遥不可及的“协调能力”也许才是今后需要加强深化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事业与个性寻找一个稳定的平衡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针对性的学习如何处理协调矛盾,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对全局把握的观念,不断修正自身个性所
带来的负面效应,采取主动,积极寻求友好的合作将是老徐今后工作的重心.老徐坚信,老徐
有意愿也有这个实力去做的更好.面对生活,人们有着种种思考:生活像一首乐曲,有快板也有慢拍;(生活就像一幅图画),(有暖色也有冷色);(生活就像一曲舞蹈),(有张扬也有收敛);生活像一艘行船,有顺流也有逆流.乐曲不断地变奏,(图画变换色调),(舞蹈收放得当),行船需要胆识,生活使强者充满自信,使弱者望而却步.《美在生活中》
蓦然展望现实的生活,它像一曲悠扬的高歌,从走进茫茫人海的那一刻开始,这首曲子就昼夜不停地谱写着幸福与温馨,它容纳了万物,美也在生活中!
美究竟是什么,没有人懂它的真谛!美虽然无形,但可以让我们用双眼看到,用鼻子嗅到,用双耳听到,用双手触到,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用心感受到……它或许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它或许是一道能激发人不断探索它奥秘的无缺的圆;又或许只是怀着质朴的人们那善意的微笑……
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美是摔倒时扶起你的手臂,是汽车上让给你的座位,是淋雨中救济你的花伞……美曾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错过了抓住它的机会,现在的它又再一次在我们身旁徘徊,它是多么希望如梦初醒的我们能够好好地珍惜它啊!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是季节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宜。”则是物态美。公路旁花丛的花草是景物美,大街上整洁的大道是环境美,阴沟边打扫的清洁工是奉献美,候车站维持秩序的人们是心灵美!
美在生活中!它依赖生活,爱栖息在我们这美好灿烂的生活……在生活中,协调是美、默契是美、自然是美、质朴是美、创造是美、扬弃也是美。细细思量一下,在你的心中,美是一个什么形象呢?静下心来回味美,它似乎是万事万物的化身,你也这样认为吗?
众人总厌倦这一成不变的生活,可谁真正有过去从自身做起,追寻和发现美的意念呢?只顾一味埋怨生活的人,是永远发现不了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风景和美的心灵的!你若真想发现美,就请不要再与之美擦肩而过,这样或许能帮你减少许多遗憾……纵然你无缘发现它,可它仍然会期待着你,等待你去发掘它的魅力!
朋友们啊,你如今是否已经觉醒?是否已经被无形的生活所劝服?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让我们乘风破浪,用坚强的意志去勇往直前地追赶美的脚步,发现美的真谛,并将美留在生活中吧!《生活准则》
生活的准则是什么?有人说,就是吃饱、穿暖。又有人说,生活的准则是,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那么,生活的准则究竟是什么呢? 有这样一句话:人各心中一把尺。这尺是用来作什么的呢?这尺是用来量度的。那么这度又是什么呢?这度就是准则,人们心中处世的准则,对于人生需要的准则。我想,生活无所谓准则,生活的准则就是生活,而生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贫穷可以是高尚的,富有可以是鄙俗的。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是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去生活的。善者可以无愧于心,恶人亦可以无愧于心。
其实,吃饱穿暖也好,无愧于心也好,应该是同时存在;而生活的准则又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贫如洗,明天便背信弃义;也可能,昨天你一贫如洗,今天你富可敌国,明天还是背信弃义;可能昨天你背信弃义;今天你良心发现;明天便财德兼备;也可能昨天你助人为乐,今天你助人为乐,明天就舍己为人。可能……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准则就像是一条完美的曲线,随着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与我们的人生曲线可以完全吻合,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的生活准则可以同样在低处徘徊;同样,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的生活准则可以处于高峰,这两条曲线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轴对称图形。另外,生活的准则也可以是一条比什么都直的直线,可以是一条向上的射线,更可以是一条向下的射线。
生活就是这样的,生活的准则就是生活!也可以说,生活的准则就是人,就是我们自己!
其实,吃饱穿暖也好,无愧于心也好,应该是同时存在;而生活的准则又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贫如洗,明天便背信弃义;也可能,昨天你一贫如洗,今天你富可敌国,明天还是背信弃义;可能昨天你背信弃义;今天你良心发现;明天便财德兼备;也可能昨天你助人为乐,今天你助人为乐,明天就舍己为人。可能„„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准则就像是一条完美的曲线,随着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与我们的人生曲线可以完全吻合,当我们的人生处在什么位置,生活的准则就有多高!
第五篇: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范文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青蛙,大家都熟悉吧!它的眼睛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看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可是看静止的东西却非常迟钝。人们利用青蛙眼睛这一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使机场里的人员能够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
车前草的叶子是按螺旋形状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因此,建筑师依照这种形状建造的房子也能使每间屋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
人们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例如“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长颈鹿的身体结构”发明了“抗荷飞行服”;从“响尾蛇”中发明了“现代夜视仪”„„
我们每天都与这美丽的大自然和谐相处,它的神奇与美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有许多科学家都从中得到了启示和灵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我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就算一株小草,也会有它的奇妙之处,也会带给我们千百万个灵感。所以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去发现观察其中的许许多多的奥秘,并合理的利用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美丽的,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就看我们有没有仔细观察。
一个周末,我在楼下的草坪上玩时,我发现,一大群的小蚂蚁排着长长的队走向远方,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每一个小蚂蚁身上都有着像小沙粒一样的东西,这些小沙粒是什么东西?我充满的疑惑,我怀着好奇心仔细观察后,跑回家翻看《十万个为什么》原来,那就是因为小蚂蚁每次遇到闷热这种情况,就会告诉“蚂蚁群”,当蚂蚁群得知这种情况就会马上搬家,天气在闷热的情况下,第二天就会下大雨,小蚂蚁们就会找到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小洞口,它们搬家也是因为他们以前的房屋会受潮,所以它们要搬家。小蚂蚁身上的那些像小沙粒的东西那就是小蚂蚁们的粮食。”哦!我这才明白啊!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蚂蚁可以预测到第二天会下雨呢?我又上网查到了答案:蚂蚁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它们也会感觉到闷热,所以蚂蚁在感觉到闷热的情况下,第二天就会下雨。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人们只要看见蚂蚁搬家的话,明天就会下大雨。这也证实了一句谚语,那就是: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大自然给了我们无限的启迪,也是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聪明才智,也让我们积累了生活经验。大家都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吧,大自然会让我们变得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