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2:2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共)》。

第一篇: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共)

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背景

本着我社对社员的定位:成为脑力活动最活跃的社团,成为智慧的集散地。我社举行了本次活动。经过历时几天的筹备,活动于2011年11月12日3:00在静园对面小广场顺利开展。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主要是为了让社员明白打破惯性思维模式、敢于创新、拥有独特的思维视角以及小组的的分工与合作和交流讨论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另外加强社员之间的了解,让社员快速的熟悉起来也是十分必要的。既让大家在本次活动中得到思想上的认识,又使得社员之间在欢乐的气氛中增进了解。

三、活动的基本情况

1、开场

本此活动以故事形式开场,具有启发社员思维,提高社员参与的积极性的作用。但开场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社员表现得比较懒散,现场秩序比较乱,到场人数比较少。排除社员却是有急事不能来以外,还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社员觉得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社干与下面社员关系比较冷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家都乐意我们的活动而尽量避免出现人数很少的现象。

2、阿水的故事、报七数

这两个游戏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大家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但同时的不足是在惩罚环节中,比如其中一个惩罚是背人,它的趣味性以及未受惩罚的人的参与感比较差。这是我们提前没有想到的。因此在以后类似活动中必须注意这类问题。

3、分组以及知识问答环节

知识问答环节中可取的地方是以随机分组以及团队之间竞争的形势展开,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既避免了以固定形式分组造成的团队对立的现象的发生,又使得大家都乐于参与进来。

总体而言本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地方要继续发扬,失败的地方从中吸取教训。从而为以后活动的顺利的开展以及在社员间形成良好的口碑打下基础

2011年11月13日

第二篇:背诵记忆训练(《记忆力 思维力

背诵记忆训练(《记忆力 思维力 学习力大全集》)

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经常做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记忆能力。背诵记忆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法。它的要求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固定次序,不分主次轻重,毫无差错遗漏地去记忆。背诵有机械背诵和理解背诵两种,根据背诵者的年龄、知识水平和记忆材料的性质、特点,确定以哪种背诵方法为主。

古时候苏东坡请教一位叫苏子容的学者,问他为何能把历史知识记得滚瓜烂熟。原来,那人按照年月排列史实,这样编写了一遍;以后又在史实下面注出年月,这样又编写了一遍,编来编去自然在头脑中记忆下来了。历史学家吴晗坚持用小卡片做摘记,每张卡记一件事、一段话,写上摘自某书某页。

鲁迅读书讲究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鲁迅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这样,等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鲁迅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中国当代作家陈登科12岁在私塾读书时,老师见他那一副笨样子,说他“只能放猪,不能读书”。父母教育他以勤补拙,并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参军后,他来了个笨鸟先飞,利用打仗的间隙时间学习,终于认识了几百个字。他根据自己参加的一次战斗的情况,写了一篇60余字的消息,投到报社,编辑给他订正了一二十个不规范的字,把稿子登了出来。从此他学习更刻苦,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著名作家。

著名作家也很推崇背书的学习方法,巴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师平日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老师唯一的教学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巴金当时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读多了,读熟了,巴金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但是巴金当时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可是巴金有这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了。虽然巴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使他可以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使巴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来的。这样一来,巴金就觉得写文章比从前容易些了。长大以后巴金成长成了一位享誉中外的作家。

原理: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

背诵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记忆方法。是呀,从上幼儿园背诵儿歌到上大学背诵自己专业范围的重要知识,哪一天离开过背诵呢?

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法。它的要求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固定次序,不分主次轻重,毫无差错遗漏地去记忆。

你知道吗?背诵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通过背诵还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记忆能力。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博闻强记,并非他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他坚持每天做“记忆力体操”的结果。他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对此他身体力行,每天清晨起床后都要背诵一些必须记住的知识,就像做仓库,这样才使他如此博学多闻,写出了像《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不朽著作。由此可见,重复的刺激有助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力也和人的肌肉一样,只有锻炼才能增强。懒于记忆,从不背诵的人,记忆力不可能优良。

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何以见得?让我们举例来说。试想工程师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现去查书找最基本的公式;教师在教学生背古诗时忘了原句要去翻课本……这种局面会有多么尴尬,有时甚至会误大事。这都说明对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必须要牢牢记住,达到能熟练背诵、可以脱口而出的程度。否则知识再多,到关键时刻提取不出也是枉然。

董必武在一封信中教导他的女儿说:“语言每课至少读十遍,有些课文要背诵。”古往今来许多伟大和知识渊博的人,大多与他们善于背诵、记忆力惊人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精通许多种外语,马克思能背诵许多歌德和海涅的诗歌,并在谈话中经常引用它们的诗句,增加了谈话内容的精辟性、哲理性和趣味性。如果他不善背诵,这是绝不可能做到的。善于、勤于背诵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库存日益丰厚。我国古代早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

训练1:适机采用机械或理解背诵

背诵常常受到人们的非议,有些人还极力反对,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认为理解是基础,那么理解了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背诵呢?

有人曾这样讽刺那些书呆子,说他们是“死读书,读死书”。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偏见。实际上背诵是一种很复杂的记忆活动。

背诵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背诵,另一种是理解背诵。

机械背诵是指在并不理解记忆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靠单纯反复去背诵的方法。它虽然不太理想,但也有它的用处。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少、知识少,不可能理解很多和很深的知识。这种背诵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因为儿童虽然理解力较差,但它们的机械记忆力很强。虽然他们尚不理解材料的意义,但却能很容易地把它背下来。我国许多50岁以上的老人至今能流利地背出《三字经》《百家姓》的全文。这些都是他们在很小时候背会的,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懂得其中的含义。幼年的机械背诵、记忆是牢固的,这对他们后来的学习有很大好处。稍事年长,理解力增强了,记忆便更加巩固了。

人到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以及阅历的增加,理解能力增强了。他们便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第二种背诵方法,即理解背诵法。也就是说,在理解材料意义情况下,借助于反复背诵的方法去记忆。当然,在通常的情况下,机械背诵和理解背诵是联合运用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正确方法是要根据背诵者的年龄、知识水平和记忆材料的性质、特点,确定以哪种背诵方法为主。一般情况下,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机械背诵的长处,并且把朗读、应用和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背诵记忆的优点。

训练2:背诵的方法

背诵是掌握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朋友们的背书能力,大家可以用以下这些背书的方法来提高背书的效率。

1.画面背诵法

语文课文大多具有形象性,是具有一定表象意境的,你可以把文字变为一幅幅鲜活的、有生命动感的图画,从而把抽象变为直观,减轻背诵压力。具体而言,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配有色彩鲜明、贴近内容的插图,看图背文,当需要背诵时,脑中浮现出图画,图文结合的线一联通,相应的文字也就呼之欲出了。有时课文没有插图,而课文的画面感又很强,就要求学生画画。

2.层次背诵法

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背诵。文章表面看上去杂乱无章,毫无头绪,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我们若是掌握了它的层次,背起来就容易多了。“会背书者背结构”,因而在背书之前,我们先理清结构、层次、句子,然后由句到层、由层到段,逐层逐段地背诵,直至全篇。把比较长的文章分成若干小段,背熟了第一段,再背第二段,然后把两段连起来背;接着背第三段,再与前两段连起来背。各个击破,效果会好得多。

3.默写背诵法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地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背诵的质量和效果默写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当然,为了提高背诵的效率,选择最佳时间背诵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清晨的空气新鲜,头脑清醒,精神饱满,是背书的最佳时间。另外,在晚上临睡前大脑记忆不受其他信号干扰,学习的效果也胜于其他时间。

另外,选择最佳心态背诵。如果对背书没有信心,不论读多少遍,记忆还只是一个零。在吵闹、暴怒或心情十分激动的时候,背书的效率也会下降。因此,背书时必须充满信心,并保持平静的心理。

应用:把背诵与熟记有效地结合因为熟记是一种复杂而高级的意义记忆,所以加深理解是前提。熟记是以充分理解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我们对所需记忆的材料要先了解大意,再逐步分析,从而抓住重点,最后贯通全部。其道理和步骤都和理解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再采用反复阅读加尝试背诵的方法。反复阅读就是在学习时对所学的材料从头到尾的循环阅读。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就是先阅读几遍材料,头脑里有了大概印象之后,就不再看书,试着背诵。能背出来就放过去,背不出来时再翻阅书本。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熟记和背诵的程度。我们要记忆一份文字材料,在我们拿到材料后首先要阅读几次,较熟练后再尝试背诵,按阅读——背诵——阅读——背诵的程序进行下去,常可达到记忆的目的。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5组,让他们分别学习一天大约170字的传记材料,学习时间为9分钟。在学习后当时以及学习后4小时分别测试一次,看能记住多少。第一组将全部时间均用于诵读,即时测验记忆率为35%,4小时后记忆率为16%;第二组用4/5的时间诵读,1/5的时间尝试背诵,即时测验记住41%,4小时后记住25%;第三组用3/5时间诵读,2/5时间尝试背诵,即时测验记住41%,4小时后记住25%;第四组用2/5时间诵读,3/5时间尝试背诵;第五组用1/5时间诵读,4/5时间尝试背诵,这两组即时测验和四小时后测验成绩均分别为42%和26%。由此可见尝试背诵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方法,避免了单纯阅读和背诵造成的单调刺激,提高了大脑工作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办法还可以使你知道自己哪儿记住了、哪儿还欠火候,以便及时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相结合的办法还能使你及时地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请背诵下面这篇短文。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海里。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0000多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伞的中央是巍巍的五指山。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贵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石花、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地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花木四季长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我禁不住面对大海高喊:“你好啊,海南岛!”

第三篇:心得体会2:思维训练提升学习力

学习心得体会

——谈思维训练提升学习力

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有幸聆听了关于“思维训练提升学习力”的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许多教学实验已经证明,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很多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知识本身上,缺乏对知识加工能力的传授。所以很多学生是学一得一,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教学生(掌握)万能钥匙,这把万能钥匙就是思维方法。思维工具使老师首先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的课堂组织,都利用思维工具重新设计。怎么运用知识、创新知识,之前都需要老师和同学自己去探索。有了思维工具以后,比如思维的广度、批判思维、选择题、高考题怎么规范答题,怎么全面答题,找到了很好的着手途径。应该让“运用思维规律。提升师生学习力”这一课题深入到全体教师们的心中去。

当今天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任何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完善的思维方式,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较强的思考力。如果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培养人,把思维训练当成一门从每个人的儿童时代就开始普及的常识性学科来教学,它会成为一项促进提升人类素质的课题。

要进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从而提高自己人的思考力水平,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思考力,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人的思考力水平。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思考力也是“力”,同样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思考力的大小取决于思考者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的相关信息量,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量,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这就是思维的广度;其次,思考力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目标形成的思路,如果思考没有目标和方向,思考就会精力分散、思维紊乱,也就不能产生思考的力量,这就是思维的高度。最后,思考必须找准作用点——必须把思考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把握其中的关键环节,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出现胡思乱想、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现象,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思维的深度。

思考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质上反映了思考力的结构属性。如何丰富关于思考对象的信息量,并有针对性的满足思考力的第一个要素?如何确定思考的目标和方向,形成清晰的思路,以满足思考力的第二个要素?如何把握思考的关键环节,找准思考的作用点,以满足思考力的第三个要素?这是提高思考力水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思路决定出路,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一个人事业成就以及事业的方向,可以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中得到某些反映。同样,通过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以及思维方式是可以得到提升和改善的,因此,通过建立思考力体系和改善思维方式,也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方向和事业成就。

如何通过思维训练来提升学习力?这是一项基础性课题,作为小学校长,我们就应该从基础性课题做起,让思维训练成为促进学习的有效催化剂,将这项工作长期进行下去。

第四篇:思维训练

让情感和智慧的火花竞相绽放

„那年高考作文题是《毁树容易种树难》,傅云龙在论述了“毁树容易”和“种树难”之后,又简要论述了“毁树未必容易”和“种树未必难”,这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他的作文被判为满分。田老介绍,他的作文无非是运用了辩证思维。我听了深受鼓舞,(我还曾经)立刻写信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彭漪涟教授请教(辩证逻辑),彭教授与我素不相识,却很快回信,鼓励有加,并以自己的著作《辩证逻辑概要》、《哲学大辞典》相赠。

前辈的指点令我感奋,前辈的智慧在我脑中融会贯通,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各种类型的议论文,其写作过程,大体可以归结为提炼论点,将论点分解为分论点,论证论点,修改等几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其实都离不开各种思维方法的运用。而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一些常见的毛病,如不善于提炼论点,不善于展开说理论证,拿到题目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议论起来套话连篇,容易模式化,绝对化等,症结还是在于不能掌握、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可以而且应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于是,对于高一论说文写作教学,形成了初步的方案:首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单项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如何使论点准确、鲜明、深刻、新颖,如何对论据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取舍、阐释、论证、评价等)。抓住了这条训练的主线,就抓住了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形成训练的序列,从而解决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议论文写作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方案已定,成竹在胸,我心里似乎时刻涌动着创作的冲动,时刻都在急切地期盼着开学、上课,把我的设想付诸实施,与同学们分享。终于开学了,我想以一堂课作为整个思维系列训练课的开场白、总动员,让学生对训练的总体设想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按照阅读课堂教学 “预习——讨论——归纳——迁移”的基本模式,我课前布置学生以“谈成材”为题,写一篇作文,作为预习。作文收上来,大多是两个论点:或者说“逆境可以成材”或者说“顺境可以成材”,少数同学说“顺境逆境都可以成材,关键看自己”。论证自然也无法深入。

于是我问同学:为什么我们只想到“逆境可以成材”或者“顺境可以成材”呢?因为平时我们经常听到、谈到的就是这些观点,但是耳熟能详的观点决不是富有新意的观点,也未必是我们能够充分展开论证的观点。富有新意的、能够充分展开论证的观点,一般是经过了自己的分析、思考,最后综合概括出来的观点。“谈成材”这个话题并没有限定我们非得谈论“在什么环境下才能成材”,我们为什么作茧自缚,思路为什么不能放开一点呢?一来是我们习惯于偷懒,习惯于借用现成的观点;二来我们不了解从哪些方面展开分析思考。我们今天就教同学们几“招”。说白了,这几招没有什么深文大意:无非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无意识地采用的一些分析、思考的方法。比如,到了新的班级,我们多少总得想想:这个班级的特点如何?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条件是什么?这些特点会引发、产生哪些结果、影响?这个班级和我们原来的班级有哪些不同点相同点?等等。这

就分别是在作特性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当然,我们还会经常运用概念分析、数量分析、辩证分析等。经常地练习分析思考,我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就会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综合、概括能力也会提高,提炼论点、展开论点、论证论点自然也就形成了。那么对于“成材”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如何作上述分析呢? 学生们一下子来劲了,七嘴八舌道:可以对“成材”作特性分析,我们要“成”什么样的“材”;可以把成材和发财、和“考上大学”作比较;可以分析怎样才能够“成材”。关键时刻,我稍加点拨:这里说“怎样才能成材”,其实涉及外因、内因,同学们作文里谈的顺境、逆境其实都是外因,但是可惜的是对于“外因”,我们把它看成了囫囵的整体,其实“外因”包括很多方面,“顺境”、“逆境”也是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呀。于是话匣子打开了,外因可以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别的不说,班级环境中的某科老师,他的道德、文章、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对同学的成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啊!这时我简单做了一个小结:学习、练习分析思考,我们在“初级阶段”的要求是做到“目无全牛”。熟能生巧,到那时候,一个概念,一个判断在我们眼中,都是“无限可分”的,这样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就会觉得“思如泉涌”。

当时同学们欢欣雀跃,我乘热打铁,又布置一道话题作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形成的认识,题目是“说谦虚”,要求同学提炼论点、编写提纲。当场收上来,看到学生的提纲中,涉及各种分析方法。我真的想喊出声来:好聪明的孩子!同学们的提纲整理如下(第七组提纲是我加上的):

一、谦虚是一种美德。

1、谦虚就是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

2、谦虚就是在别人提出批评意见时虚心接受;

二、人所以能够谦虚的原因

1、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教育、环境的影响;

2、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认识到谦虚的好处;

3、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己;

4、人所以谦虚可能是因为胸怀远大志向。

三、谦虚的好处——谦虚使人进步

1、谦虚让你永不自满,永远保持进取精神;

2、谦虚让你了解自己的欠缺,以便改进;

3、谦虚让你与同学同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谦虚和骄傲的对比

1、表现的不同;

2、本质的不同;

3、结果的不同。

五、谦虚和自卑、虚伪不是一回事

(提纲与“三”大致相同。)

六、如何成为一个谦谦君子——胸怀大志方能虚怀若谷(提纲与“二”大致相同,最后指出,胸怀大志是各个原因中的重要原因。)

七、谦虚未必使人进步

1、简述“谦虚能够使人进步”;

2、指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取得进步还需要决心、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其进步的环境,等等。

这七组提纲,分别采用了概念分析、原因分析、结果分析、对比分析、比较分析、决策分析、辩证分析。我打了个比方,同学们作分析,相当于做“白案师傅”,把各种原料切碎了;接下来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顾客的胃口,把几种原料合在一起,当一把“红案师傅”,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烧成口味各异、风格不同的美味佳肴啦!同学们哄堂大笑。

这是一堂平常的课,但是它体现了我多年的心愿和思考,也凝聚了许多前辈的智慧和他们对晚辈的期盼帮助。这堂课是成功的,但是只是开场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教给学生方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种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民主氛围。当时无锡市实施的“班级集体建设研究”给了我启发:我决定在班上实行“操行等第自我评价”,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各个小组讨论制订操行等第评分标准,每个月一次民主生活,对照标准,对自己的操行等第自我评价,每个学期结束再进行总体评价,这样,“操行等第自我评价”就成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同时在班上设立“班级日记”,每天一位同学负责记录班级日记,但是其他同学可以在上面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为学生、老师的多方面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增强了同学的民主意识和班级的民主氛围。这个“班级日记”的内容日益丰富,从学习到生活,从班级到学校到社会,各类热门话题都成为谈论、交流、争辩的内容;“班级日记”也就成了“课外练笔”发表的园地。三年下来,同学们各自的“课外练笔”和“班级日记”放满了一箱子,重达四十余公斤,学生们全部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成为我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88年,项飞同学以原因分析、结果分析为主体,撰写《危机,存在于中国农村的土地——给农业部长的一封信》获得89年华东六省一市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博得广泛赞誉;我们班同学在各类作文刊物中发表的文章五十余篇;高考中本科到线率比同等条件班级高出31%。1989年7月30日,同学们“挤挤一堂”,挥汗如雨,聚集在我二十平米的小屋里,直至半夜三更,不时提到的就是我们的思维训练、班级日记;直到现在,学生每年看望我时,还会提到我们班的思维训练和班级日记。

1989年,学生毕业后两个月,我把思维训练的总结报告寄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朱智贤教授,朱教授卧病在床,请他的学生林崇德教授给我回信,总结以《给学生以解剖刀》为题,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1991年,经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会长顾黄初教授推介,《高中论说文写作和思维训练》在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写作学会裴显生教授撰写书评,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教育报》1994年7月以半版篇幅、以《教海扬帆一轻舟》为题,报道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和审美教育的经验;多年来,我在江苏教育电视台为高三学生开讲座,在江苏教育学院为全省骨干教师开讲座,在扬州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讲座,1999年以后连续五年,我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开设讲座-----我都会想起我上过的那堂思维训练的起始课。因为那堂课我包含了前辈们对我的期望和帮助,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智慧,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智慧。三年来,我们教学相长,情感和智慧的火花竞相绽放,那是我“实现自我”的起始。我跟年轻的同行、朋友们也经常讲起那堂课: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未必有当老师的极好的天赋,但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仍然可以成为有成就、有特色的语文老师。

第五篇:中心小学创新思维训练活动总结2

南华中心小学创新思维活动工作总结

从2010年3月初开始,我校组织开展了以 “让科学走进生活”为主题的 科技创新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科技小制作、手工、棋类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技展览、科技活动、科普知识展板、挂图宣传,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创新活动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重要体现,是增强青少年科技意识、提高科技能力、促进科技发展、引导广大青少年懂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举措。为此,我校就如何开展好此项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专门制作了科技展板、科普知识挂图宣传资料。并要求各辅导教师成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活动创新意识,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责任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效推进这次“让科学走进生活”系列活动。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我校结合实际,组织科技教师进行培训工作。参加培训人员十余人,发放培训宣传资料20余份。

(二)开展科普宣传,送科技活动入校。

活动期间,我校制作、收集10余张科技展板、宣传挂图悬挂、展览、讲解,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热情。我校精心组织了科技小制作、机器人、手工、棋类四个科技活动,师生参与度达到98%。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技意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二)通过下乡进校,辅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手把手的宣传讲解和指导,使学生们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易于掌握。

(三)有些孩子受经济条件、家长意识等因素影响,参观科技展品、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特别少,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普遍受科普教育的机会。老师们纷纷表示这种形式很好,特别欢迎能经常开展。

2010年7月6日

下载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思维力训练”活动的总结(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思维训练社团活动总结

    四年级思维训练社团活动总结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

    思维训练学习总结(十二)

    [思维训练学习总结(十二)] 思维训练学习总结(十二) 2010年07月01日 《思维技能训练》学习之感想——向高效思考者进军焦添甜 谈到学习思维拓展训练的感受,得要追溯到3月......

    思维训练学习总结(七)范文合集

    [思维训练学习总结(七)] 思维训练学习总结(七) 2010年06月30日 学习思维训练课的感受0912302034程程通过本学期对思维训练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它使我在能......

    思维训练教学计划总结[推荐五篇]

    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

    金字塔结构思维训练

    附录:以“两周的工作总结”为案例,对比使用金字塔结构前后的差别 两周工作总结 我们都知道,排版成本是所有新版书籍的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约占精装本成本的40%和简装本的50%~55%,......

    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培训教案 黄永东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江泽民爷爷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朋友,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 什么是创新思维 1 下面关于创新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创新就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事物 B、创新必须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C、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

    创新思维训练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主要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2、掌握相应的思维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3、学会对思维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