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渠那得清如许(教师读书笔记)
问为
渠那得清如许 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刘伟云
沂水县诸葛镇第二初级中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有人说,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有人说,教师应是一泓清泉,灌溉滋养孩子们枯涸的心灵。那么要想让这清泉时常清澈见底,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用新知识、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
第一脉活水:教师素养
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教学技能指导》,倾听师德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我很荣幸学习到什么是教师素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从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从教近一年的教师,特别需要加强教师素养的修炼,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心于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道德修养。每个教师是“田园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依赖他人,要求教师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实实工作,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就需要学会统筹,有条不紊;教师工作的对象,内容是动态的,教师要以变化发展的态度,创造性的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树立起对职业的尊重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一,爱学生。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却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面对的是复杂,鲜活的生命个体,需要用耐心和细心,让学生体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二,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意味这教师太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三欣赏并激励学生。教师要树立多元智能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不同闪光点,让学生在肯定中进步。
教师需要真才实学,终身学习,毋庸置疑,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把它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即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最终获得技能。的确,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要掌握好良好的教学技能,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第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一枝黑板,一根粉笔,一节课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飞速发展。
第二,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不断地完善,课余时间,多读教育论著,用心做笔记,注重积累,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多听他人授课,吸取优秀经验。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行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长效的,我们要保持上进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学生明天会更好的理想信念及生活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深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和重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脉活水: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这部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层面详细解读教师的教学技能,并结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教师了解并掌握新课程下的新技能,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每个教师都要有基本的教学技能,以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1、要掌握某种教学技能,必须领会这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弄清它的本质意义和适应范围,了解其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这是技能形成的基础。其次,技能总是在练习与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2、就技能的来源而言,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人类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教学技能需要学。教学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样,熟练运用要经过选择活动方式和练习。练习:第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第三要反复练习。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而掌握的。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要特别提到的是,各种教学技能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有些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如场面控制、活动调节、诊断与评价、及时确认等教学技能,更应当受到重视。
4、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说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反思具有自觉性、针对性、过程性、广泛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点。
5、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其经验系统得到重组,转化或者改造,这一学习结果是学习者经由主动构建而获得。
6、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一定文化脉络中习得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在学校的组织环境中逐步习得的。学校里教 师之间交往与沟通,工作中的合作与切磋,实践中的观摩与互动,都是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的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构建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脉活水: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不同于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可以说是教学的一种技术,而教育技能则是教学的一种艺术。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培养学生的艺术。比如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又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学生不怕来自老师的批评,但怕在集体受到学生的批评和抱怨,或者说老师孤立一个学生很难,而在集体的影响下,同学们一起帮助教育一个学生比较自然有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巨大的作用来自于“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者,颇有教育素养的老师不去做“保姆型”、“老板型”、“警察型”班主任,在班集体中不习惯于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而是致力于班集体的建设,教育集体,团结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有一次在课堂上提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优秀的但性格执拗的孩子起来没有回答出来,在我的提示下他想出了答案,但是也许是强大的自尊心迫使他拒绝回答,我没有着急,而是静下来等待,不久便有学生着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同学出现了躁动,最后竟然同学们给他鼓了掌,耗时20分钟后,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这宝贵的二十分钟,我不仅让这个孩子认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缺憾,而且我增强了这个集体的凝聚力,用这个班级的力量去拉了这个同学一把,不让他掉队,不让他躺在绊脚石的旁边睡到天亮。
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仅仅是学习的开始,我会像书中那样做一名有智慧思想的老师,让自己真正的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是的,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却背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虽然清贫,我们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为了积攒更多的力量,能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必须先一步成长起来,找准定位,找准平台,从最近的地方找到最优的方法。
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谢谢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让我享受人生无尽的幸福,同时,我将执着而坚定、无怨无悔地一路走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幸福播撒给更多的学生!
第二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体会 寒期里王校长布置了阅读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于是我开始了寻找这本书,长春的各个书店里根本没有,在网络中查找,找是找到了,但是在电脑上阅读太累,我喜欢手中握书的踏实感,几经考虑后,我央求爱人为我打印了整册214页的文本。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
我在阅读一本新书的时候习惯性的先翻看目录,目录中的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个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不禁暗笑道:“如果苏霍姆林斯基知道中国的鲁迅,一定会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于是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先阅读了这一章的内容,看了前一部分,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真的了解教师的辛苦,平常我也是这样抱怨:工作太忙了,早晨7:30到学校,一天有时候上四节课,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就有8小时,而且这8个小时挤的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学生谈心、与家长交流等,还要抽出时间搞组内的教研;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辅导孩子写作业,与我前后楼的父母家我也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有时间去看看。可是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是不是真的要“挤”呢?我是深受“挤时间”之苦的人,记得有几年全区进行教师基本功大赛,我参加了其中的好几次笔答试卷的考试,平时要继续上课,做业务,回家继续忙家务,照管孩子,只有在孩子睡下之后,在不打扰全家人睡眠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继续看书、背题,有时候看到凌晨三点。还有一次是学校要扩充资源库,我与同组的李海燕、毕原野老师一起承担了一册书的课件制作,其中还包括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还要分类进行整合,编写目录,工作是相当的繁琐。当时学校的教学网络还没有建成,许多工作要带回家去完成,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我们都在“挤时间”,每天晚上上网查找资料,手指无数次的点击键盘和鼠标,手腕处都磨出了茧子,第二天上班时看到彼此因为缺少睡眠而产生的黑眼圈,只有无奈的苦笑。最后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是都落下失 1
眠的毛病,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如果是这样靠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挤时间”的话,那么我们教师的身体是很难承受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又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其中的“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这句话点醒了我,是啊,如果我们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单纯知识的传播者,每天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工作,的确是忙,但是忙得没有价值,那么怎样忙的有价值呢,让自己的工作富有乐趣呢?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明白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就是一些入门的常识,只是沧海一粟。我们不应该把时间都浪费在死抠教材上,我们要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提升自身素质,锤炼心理素质,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那么教师减少了多少辅导和批改的时间呀,我们的时间不就又多出一些来了吗?明白了这些道理,我的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我们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书中还说:“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很简单,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
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长此以往我们就做到了《学记》中所言:“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
在这里我说一下《学记》是我在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时,给我们讲课的一名教授推荐我们看的。他说:“作为教师就应该把《学记》读懂,一个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很遗憾,我只做到了读懂,还背不下来,不过我会继续努力。
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学记》这篇文章,《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推荐大家有时间也去阅读《学记》这篇文章,一定会大有收获。
记得我们有一年业务学习的学过张新洲的一篇文章《让读书成为习惯》其中有这样几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读书,因心中的志趣而播种。读书,因静静的滋养而生根。读书,因毅力的耕耘而开花。读书,因感悟的积累而结果。”是啊,当读书成为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求时,那么“挤”一点时间未尝不可。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喜欢买书,我在带孩子出门旅游的时候经常逛书店,回家的行李中经常塞着“远来”的书籍。我的枕边经常放着喜欢的书籍,利用睡觉前的时
间,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我经常阅读,我喜欢读《菜根谭》因为,它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让我知道“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我喜欢读《教育心理学》,因为它让我了解了人的几种气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懂得了学生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我喜欢读《林清玄散文集》、《徐志摩散文集》让我获得了心灵的宁静,滋养我的人生底气,徜徉在书海中,其乐无穷。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使我更加坚定了读书的愿望,我想如果我们能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这条小溪不断的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他人所长为我所用,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将永远鲜活灵动,我们的教育理念将常改常新,让朱熹之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教师教学的真实写照。
第三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漫谈阅读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根据2012年宜宾市新课改培训发言稿整理)
筠连县中学
闫相同
关键词:教材
素材
挖掘
积累
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库,是解决中学生写作中“有米下锅”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教材实际,努力挖掘课本中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训练学生炼就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灵活掌握运用素材的写作技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有人说,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一般中学的普通学生来说,这恐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三怕”之中,作文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当看着自己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拼拼凑凑写出的文章所获得的惨不忍睹的分数时,莘莘学子们常常会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学语文难,写作文更难,写好作文难上加难。”当然,究其困难所在,有无米下锅者(缺少写作素材),有有米不知怎么把饭煮熟者(怎么运用素材写作文),也有不知如何把饭做得香甜可口者(根据材料如何成就一篇高分作文),原因可谓“丰富多彩”。
一、有米方成巧妇,素材问题是个问题 有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候某地有一个张秀才,冬夜在家里写文章,妻在一旁做针线。只见秀才一会儿紧蹙双眉,一会儿抓耳挠腮,又是揪头发,又是捶额头,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妻不忍,问曰:“相公,写文章真的很痛苦吗?难道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回答:“娘子有所不知,女人生孩子虽痛苦,但毕竟肚子里有货,而我肚子里空空如也,挤都挤不出来,你说能不难吗?”
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很多人可能在捧腹之余一笑置之。但仔细一品味,这故事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没有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要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也的确“难于上青天”。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编辑部曾组织了“中国中学生作文问题大调查”活动,调查对
象涉及全国50余所学校的高中学生,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大调查问卷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写作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数据统计如下:
A.没有什么可写(32.95%)B.不知从何写起(30.21%)C.有话说不出,表达困难(25.26%)D.老一套,没意思(11.5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07.7—8.其中,选择A项“没什么可写”的学生占了32.95%,这是学生作文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学生说: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思维打不开。还有学生认为“以前作文很好,现在读理科,忙于做作业,没有时间来管语文,也不像以前那样做摘抄了,因此感觉现在作文素材少了,写不出来,难以下笔了”。可见缺乏作文素材,没有什么可写,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素材”惹的祸!
写作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笼统地说,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学生直接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学习经历)和间接的阅读积淀。但就多数高中学生而言,“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的客观现实,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式的忙碌生活,给他们提供的写作素材非常有限,难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而广泛的阅读积淀对深陷于书山题海中的他们来说又似乎要求过高不够现实,那些洋洋洒洒动辄数十万言的高考热点素材必备素材之类的参考书又可能无济于事,于写好作文“无补”。因此,要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不能舍近求远,不能避熟就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开发文本素材,有责任把积累写作素材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有责任帮助学生强化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素材库的意识,真正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二、教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米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写作指导:
(一)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妨说:“教材中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让他们把熟悉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以丰富其写作素材库。要引导学生从作家生平与思想、文本内涵的挖掘和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去积累写作素材,组建属于个人的写作素材库。
高中语文必修四阅读鉴赏第二单元——宋词单元,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中的领军人物。这四位词人都是失意文人,柳永有“奉旨填词”、浅斟
低唱的无奈,苏轼有被贬黄州、寄情山水的旷达,李清照有夫死家亡国破的悲戚,辛弃疾有壮志难酬“廉颇老矣”的慨叹,他们或放浪形骸,或豪迈乐观,或婉约愁怨,或矢志不渝,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典型的材料写入作文。翻开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以作家为材料入文者,开卷皆是,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李清照、鲁迅、史铁生、海子、霍金等成就了许多美文佳作,如以苏轼、李清照为材料的重庆卷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以鲁迅为素材的福建卷满分作文《壮哉,猛士》,等等。
(二)授之于渔,给学生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
对一篇文本,在写作素材积累上,引导学生取与不取,取多少,从哪个角度取,教师在拟定阅读教学目标时可以预设,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积累自己感兴趣的素材。丰富写作素材库,要从四个方面予以点拔:
1.借鉴思想,武装大脑提高认识。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是“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很多人认为这是本书的主旨,精炼地总结了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心态,而“围城”这个名字即由此而来。然而,这句话钱老是借自一句法国谚语(Le mariage est une forteresse assiégée, ceux qui sont dehors veulent y entrer, ceux qui sont dedans veulent en sortir)。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闪耀着思想光芒的篇章很多,如必修四第三单元,这个杂文和随笔单元选了《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热爱生命》等文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的论断,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蒙田关于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哲人语录,朴素深刻,耐人寻味。这些关于社会人生问题的精辟阐述,我们完全可以储备起来,丰富写作素材,在文中巧妙“借鉴”。有些学生也善于在作文中“借”思想,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旨。学生们“借”得较多的,如: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一定给你打开了一扇窗。” “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俗语云:“记得老句子,便是新文章。”“千古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老句子”其实就是我们需要积累的写作素材,而真正的“抄”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巧妙地运用素材,推陈出新。
2.积累素材,引来写作源头活水。
经典素材之所以百写不厌,百读不厌,不仅因为其典型性、生动性,更因其打上民族文
化的印记,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样的写作材料,教材中俯拾即是。如必修四第四单元的三篇人物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而廉蔺将相之和,苏武北海牧羊,张衡全面发展,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
3.丰富语言,锤炼字句文采斐然。
从一定角度看,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好文章都是运用语言艺术的范本。读写结合,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也包括语言的学习,而摘录和仿写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阅读时关注这些,既可能为文章增色,又可能举一反三,做好其他题。如,2009年四川高考卷第20小题要求运用比拟、比喻、排比的手法仿写《荷塘月色》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那几句,今年高2010级调研考试第20小题要求仿写“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草„„”,这些试题,如果学生平时有所积累,要答好应该不难。
4.学习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技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篇好文章在构思、表达、润饰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技巧。技巧属不属于素材,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的时候去关注这些技巧,在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素材的方法
有些经典素材,高考年年写,是否会给人审美疲劳?有人曾说,年年高考,考生们每年搅得司马迁、屈原、苏轼等古哲先贤九泉之下不得安息!其实,问题不在于经典素材,而在于运用经典素材之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同买来一块肉,有人做成回锅肉,有人做成鱼香肉丝,有人做成肉丸子,而李庄人则做成了宜宾名菜李庄白肉。同样是读了成都七中罗晓辉老师的《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有人可以写成文质兼美的高分作文,有人却不得要领生硬套作。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课文素材。
如:“将相和”事例,在议论文中,可以作为论据分别从宽容、爱国主义、语言与沟通、双赢、宽恕自己与善待他人、一步与一生、责任、荣与辱、进与退等不同角度写成议论段。
又如:以高一上期选修教材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以下论题或论点——
1.伟大与平凡(论据: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2.惜时(论据(1):本文描述鲁迅白天会客耽误了的时间要在夜里补回来的事例,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论据(2):鲁迅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3.说话应注意场合和分寸(论据:鲁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别人尴尬的场合指出别人穿衣 的不当。)
4.中学生应该培养节俭的美好品质(或“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节俭的优良品质”)(论据:本文中所描写的鲁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成名,稿费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见的鲁迅先生却十分节俭——12节中“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石蓝的棉布袍子„”的简朴穿著;13节中“这菜简单到极点”;16节中“鲁迅先生随时吸的是绿听子的便宜烟”;鲁迅对摩登女子的厌恶。)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只是解决了有米下锅的问题,至于有米怎么把饭煮熟,如何把饭做得香甜可口,那还要涉及立意构思和谋篇布局的问题。尽管如此,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就能为写好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能引来汩汩滔滔的源头活水,假以时日,也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阅读教学中开发文本素材,我们将会收获到不一样的惊喜,品尝到不一样的滋味。
2012.7.28.5
第四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范文模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析农村小学生阅读与作文教学
单位: 固始县新桥小学 作者: 王中强
内容提要
“每周两节作文课,真让我头疼哪!”常听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这样说,“每次写作文,我挖空心思地教方法,学生硬着头皮挤内容,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内容贫乏,语言干瘪。”这对于在农村小学教学多年的我来说,也是常遇到的问题。那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如何使“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呢?我认为应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远景目标。
一、积累语言,快乐入门。
1、熟读成诵,积累词句。
2、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创设条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二、抒发真情,催生兴趣。
三、走进生活,广积“材”源。引导学生习作“走进生活”,即作文生活化。作为农村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广积“材”源。第四、厚积薄发,勤抓练笔。第五、民主开放,合作互补。“心灵的自由是写作创新的源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写作、合作互补,让孩子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孩子们通过利用自己身边的、亲身经历的“源头活水”在老师的引导下,变被动的“让 1
我写”为“我乐写”真正地做到了“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的作文教学目的了。
关键词:阅读积累、抒发真情、生活、乐写 正文
“每周两节作文课,真让我头疼哪!”常听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这样说,“每次写作文,我挖空心思地教方法,学生硬着头皮挤内容,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内容贫乏,语言干瘪。”这对于在农村小学教学多年的我来说,也是常遇到的问题,造成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来小学生初学作文,就常感到无从下手,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农村的学生尤为突出,因为农村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社会接触相对较少,且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几乎就是自己身边的农村生活。但农村孩子们生活在广袤的乡间土地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还是非常丰富的,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尤其是山间田野的风光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那为何又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我想这与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不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不会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作文语言有关。那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如何使“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呢?我认为应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远景目标。
一、积累语言,快乐入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没有相应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段式储备,写出来的文章又怎能做到用词确切,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呢?那么,平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1、熟读成诵,积累词句。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朗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文字能力的好办法,从而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促进写作。在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逐渐学会纠正自己的发音、停顿、语气等方面的错误,提高朗读能力。背诵能发展学生思维,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 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又能从中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因此,教师应抓住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2、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农村学生朝夕面对的青山绿水,常有摘野果、捉小鱼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
3、创设条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过:“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作铺垫,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课外书籍少之甚少。为了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可以在班级中增设“图书角”,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电子阅读,甚至推荐性地开出书目,引导学生多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必定有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4、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内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或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分门别类用日记或片断形式记下来,用小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qq群、微信等分享交流自己阅读的佳作名篇,阅读体会感受,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习作,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互评习作。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营造作文氛围,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抒发真情,催生兴趣。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离不开作文,要联系生活努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三、走进生活,广积“材”源。
引导学生习作“走进生活”,即作文生活化。作为农村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广积“材”源。
“世界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农村生活天地更加广阔,生活也很惬意。农村孩子春天可以到田野看花、放风筝;夏天可以到小河边捉鱼摸蟹;秋天可以到田野赏风景、摘果实;冬天还可以在漫天雪地里玩耍„„真是乐趣无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的生活场面记录下来,让学生从有趣的生活中有所发现,使身边的这些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仓库”,作文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在写一处景色片段时,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在石榴园里,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在风中摇曳,一个个裂开嘴的石榴绽开了笑颜。只见园里的人们正欢快地忙碌着,娇艳的石榴红透了金秋果农的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要写出清新鲜活的作文,除了走进大自然,还要深入到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作文教学中,指导他们用身边的
事实说话,也就是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游戏中学,从而掌握大量、客观的生动的作文素材,并且引导他们怎样进行写作。
第四、厚积薄发,勤抓练笔。
有了充足的“材”源,还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勤练笔。小学生作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练笔的行为。所谓“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中心或重点,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在要求学生“练笔”时,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摘抄法”,“日记法”或“感想法”。除了这些语言的积累以外,还应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孩子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从内容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认识,融入到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中。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如气候的变化,春天到了,学校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田野里的植物又有了哪些变化?每天作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在指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这样就很自然地有了表达的欲望。通过利用孩子们独有的生活“材”源,辅以童真童趣,厚积薄发,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民主开放,合作互补。
“心灵的自由是写作创新的源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写作、合作互补,让孩子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1)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个性,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独特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2)作文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利用自己身边的、亲身经历的“源头活水”在老师的引导下,变被动的“让我写”为“我乐写”真正地做到了“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的作文教学目的了。
第五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评析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 1.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文学家。2.鉴:镜子。开:打开。3.天光:天空的光景。4.渠:代词,它,此处指方塘。那得:怎么会。如许:如此,这样。5.为:因为。
[评析] 本诗发挥了说理浅显亲切的长处,虽是直说明说,但包含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再加上比喻恰当,画面生动,人们不能不承认它是首好诗。最后两句细读令人回味无穷。---------------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