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汇编)

时间:2019-05-13 02:1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

第一篇: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

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了出来,这是站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并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际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的职责。若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失去了求知本能,完全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意。顺应教改发展趋势,提出的“导、学、析、练” 四步教学模式,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宽度,十分切合新课程理念。“导、学、析、练”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地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探索和实践“导、学、析、练” 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比以往教学方法对“学”这一环节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学”的作用和意义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减负增效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学”这一环节,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堂的积累和提高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自我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析、练” 四步教学模式中的“学”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感知、积累、形成的整合过程,在这些环节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其应有全新的认识,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的潜能,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逐步积累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二、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古人语:“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通过强化、模仿、了解自学的模式,知道自学的步骤,通过自身的想象、思考、知识的迁移,动手操作去感受学习新知,遇到不懂得问题可以小组合作,与人交流,表述自己想法和疑问,最后总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带着疑问在师生评析等环节中去解决。所以知识只是载体,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是关键所在。老师不可能是永远的拐杖,只能是引路人。低年级学生在初期对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不知所措,如果没有教师这根“拐杖”可能寸步难行,所以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通过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面对新的知识他们就知道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记忆,如何去思考,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怎样去解决,怎样评价自己的自学成果。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同化新知,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学生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者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我们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三、自学内容切合实际,分层预习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环节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无自学意识、无效自学、低效自学、不能掌握自学的思想和方法,费时费力,高效课堂从何谈起。因而教师在设计“导学案”自学环节时必须目标明确,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方式和手段,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层预习合理安排自学环节。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意识不强,加之教材各有千秋(空间图形抽象、单位进率难记、计算繁琐、解决问题复杂„„)所以预习提纲必须目标明确,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买东西用钱的经验,加深学生对各个单位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和游戏、实践等教学手段和方式深化认识,通过析、练环节巩固、拓展,灵活应用所学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在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自主学习环节设计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探寻适合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安排预习提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自主学习的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优等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中等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深入实际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成果是百花齐放,教学形式是百家争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坚持不懈地耕耘在教研教改广袤的沃土中,我们会探寻到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学的教学模式,最终会达到高效课堂,减负增效的至高教学境界!

第二篇:“学-导-练”教学模式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要求的课时已远远不足,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一种局面。因此学校进一步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分析,同时还发现学生通过这种“赶大集”式的展示,缺少有序性;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太随意,缺少规范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缺少聚焦性;存在一些作秀的东西,缺少实效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得少,缺少高效性。我们组织了课堂检测小组随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抽测,有的课堂中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让检测领导和授课教师大吃一惊,课堂效率低下。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多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被动的听,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得不好。

(二)学生练得太少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学生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二、“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确立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确立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导学案的编制,突出“一个坚持”,着力“四个关注”,达到“一个目的”,凸显“一个核心”。突出“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着力“四个关注”,弘桥中学

2“学-导-练”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导-练”教学模式,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升了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整体水平。教师在学,导,练的过程中处理好“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增强开展有效、高效教学研究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构建有效、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学:自学。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

“自学”可以改变以往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的理念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学生身动,更要求学生心动和神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导-练”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

2、导: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内(班内)交流讨论,目标形成阶段。

在“导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教与学同步进展。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他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心理上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定势,有利于他们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当众演示,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延伸,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练:巩固、拓展练习

巩固练习:做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解决问题。拓展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拓展教材内容的不足。学生小结:对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掌握方法要领与重点。

“学-导-练”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整个过程学生要不停的“学”,教师智慧的“导”,充满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同时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导-练”教学模式,变“跟我学”为“我要学”。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第三篇:学导练辅教学模式

朱坑学区“学、导、练、辅”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产生背景

面对当前山区学校的现状,生源日趋减少,学校班容量大部分在20人左右,造成班级的小班化趋势,同时河南永威的“课改”经验又给予我们不少启示,所以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不仅是切合时势的教育改革,也是我区进行教育改革的一次磨练,一种机遇。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1、平遥县“四·三·一”教学体系:

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等是理念、要求,也可以形成教学模式,但更应该视它们为教学策略,其核心是以学定教。作为策略,可视情况调整,比如也可以多教,也可以先教,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不必过于拘泥。

“目标引领——策略驱动——以学施教——主导跟进”

2、生本教育理念:“快乐、素质、成绩”是生本的美好理想。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这是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注重有效,是“学、导、练、辅”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

3、小班化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

⑴教育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怀、教育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⑵教育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归宿。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主体型”转向“学生主体型”,不仅让学生去适应环境,而且强调使环境去配合学生的发展。

⑶因材施教原则:小班化教育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相比,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分类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实施因材施教。当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和现实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我们的教学中没有差生,只有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小班化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三、模式的预期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在紧张学习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培养良好习惯的目标,应当是小班化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永远的追求,也是教学的本质回归。

四、模式解读

“学、导、练、辅”,是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环节。“学”:学生行为——学生的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时间为10——15分钟。

“导”:教师行为——教师的导,即包括导入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后的“以学定教”(引导、点拨)、教师的施教。时间为5——10分钟。“练”:学生行为——学习内容的训练,包括学生学习后的分层展示及当堂训练,训练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层次(保底),二是提升发展层次(吃好)。时间为10——15分钟。

“辅”:教师行为——针对训练的辅导,即教师在分层展示和分层训练后对共性问题的辅导和个别辅导,既有对A、B层学生的指导,也要加强C层学生的辅导。时间为0——5分钟。

五、基本流程

(一)辅助环节,为自学铺垫

辅助环节包括:“导课”、“板题”、“示标”、“示导”四个小环节。

1、“导课”,即:导入新课。

1分钟左右,要求教师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多采用激趣导入和迁移导入。

2、“板题”,即:板书课题。

快速导课,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示标”,即:出示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围绕本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五点:

(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要求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C层学生要达到的基础性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要实事求是,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理解的,教师却设定为掌握、运用,要求熟读的,教师却设定为当堂“背诵”,学生当堂达不到,那么,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科学,要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如果完成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也就达到了学科总目标

(4)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5)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经常“偏离教学目标”,还认为自己是在创新。创新不等于“随意”。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

4、“示导”,即: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提示是针对学生学的内容的引入语,又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语,更是对学生落实学习目标的要求语,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要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 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展示的方法及要求。

能准确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的指导。自学提示既可以一次出示,又可以多次出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考虑。

以上四个环节大体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二)同步自学,主动学习——“学”

1、目的意义:为每一个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时间和空间,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提升,最终达到学好的目的。

2、操作要领:

同步自学,即:“先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等。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

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

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实现百分百关注。尤其要盯住班内的C层学生,对个别

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始终要把C层学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

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 “后教”做准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随便走来走去。

(三)展示反馈,以学定教——“导”

此环节包括“展示反馈”和“后教”两个部分,这两部分不是单独呈现的,而是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的。

1、目的意义:

①展示反馈——即自学检测,是对学生自学结果的掌握了解,是教师“导”的基础,教师的“导”就是根据自学生成而定,可采用汇报、展示、提问、检查检测等方式,提倡多用展示。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哪些属于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下一步的“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时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在心中为学生分层,为下一环节进行分层辅导形成了依据。

②以学定教——即教师根据自学检测情况而展开的主导跟进,可运用引导、指导、点拨、施教等方法,对展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这个过程实质是帮助学生落实目标的过程,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必须注意要到位。

2、操作要领:

展示反馈,以学定教环节,主要通过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关键问题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采用“兵教兵”的办法,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获得知识和技能。

3、注意事项:

在课堂展示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全体同学,真正让全体学生参与,百分百展示,特别要重视C层学生的展示,通过分层次地提问进行交流,在交流时让A层学生的回答能发挥其潜能,在班内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B层学生能表述自己的观点,努力掌握学习方法;C层学生则回答基本目标性的问题。

(四)分层训练,个别辅导——“练、辅”

这是学生学,教师导后对学生落实目标的训练提高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又一体现,训练内容要有层次,一层次保底,要求所有学生掌握,二层次提升发展,要求较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完成,这样既体现分层训练的目的,又保证了较好学生学习时间充分利用。

1、目的意义:①分层训练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先学后教”效果的检验与补充辅导。②帮助C层学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A类学生帮助C层学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这样能很好地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使各类学生都能感受到问题的挑战性和通过自身努力,感受问题解决的快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百分百达标,百分百发展。

2、要求: ①分层训练要求:

训练设计遵循“低起点,高要求,分层次”的原则,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力求使每位学生学有难度,学有所得。如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学困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

②辅导要求:

a、分层辅导,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化解难点。C层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知识欠账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B层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还缺乏钻研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他们重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由B转A。

A层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他们一方面要指导横向拓宽,夯实基础,一方面鼓励创新,纵向加深。

b、个别辅导,既要注意对A层学生的指导,也要加强C层学生的辅导。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教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让学生带不懂的问题回家,达到“堂堂清”、“日日清”。

3、注意事项:

①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训练内容,基础性内容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达到基础性目标;有难度的训练应面向A类学生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与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要求。

②课堂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的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还有会学;点拨B类学生发挥潜能,努力会学;帮助C类学生完成基础性目标。

③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可采用多种批改方式,要有教师即时面批,让学生当场订正;有的练习教师可以批一部分,留一部分由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或集体讨论批改,再给组长检查,教师抽查。

④教师的辅导,不仅仅指到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还要按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甚至包括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意志等。教法与学法形成和谐互动。

“练”、“辅”这两个环节,既可相对独立进行操作,又需要融为一体式体现。如一层次训练中,学困生可能需要直接进入辅导过程,所以不能绝对独立,练中有辅,辅中有练。

(五)回应目标,进行总结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总结,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同伴评价或教师评价,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学有所得。

“学、导、练、辅”四个基本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不是单独呈现、相互割裂的,而是互相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学、导”两个环节,既可以“先学后导”,也可以“先导后学”。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不过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为实现“四个百分百”(百分百关注,百分百展示,百分百达标,百分百发展)核心目标服务。

第四篇:构建小学数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构建小学数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闫仁川

电话:*** 重庆市铜梁县永嘉镇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摘要: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针对讲授法的缺点,“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主张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彻底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实践从模式理念、集体备课、教案编写、组建学习小组和模式环节五个方面阐释了“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结合实施现状分析了“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个问题,灵活运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先学后教;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当堂训练

近年来,全县各级学校在教委的领导下掀起了第八次课程改革,要求各学校必须将课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改出实效来。在此大背景下,学校定位“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中,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几乎占用了课堂内的全部时间,这样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针对“讲授法”的缺点,“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理论依据

(一)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的自发学习才是最持久、最有效的个体行为。“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探究体验,重合作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引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二)教育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是个体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着,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三)新课标的理念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要对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它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根据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

(一)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和实施者,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起主体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下才能增强。

(二)整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过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学,都能肯学,都能学好。课堂上,教师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要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以学定教原则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是“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随着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自学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对大部分知识能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关键点,讲易混点,讲难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学得会的不讲,教师讲不懂的不讲。

(四)及时反馈原则

每堂课要及时进行检测反馈,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学、思考、练习。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三、实施策略

(一)明确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集体备课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应集中研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4.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怎样的习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三)编写教案

根据集体备课研究的方案编写教案,基本内容有:课题和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内容、课堂检测题的设计。学习目标,数量不能太多,三个左右比较合适;学习重难点要准确;自学指导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自学任务、学会知识、完成练习的关键,设计时要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的策略要具体实用,避免抽象空洞。合作探究要有针对性,抓住重难点知识,明确目的任务,要切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保证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问题。课堂检测题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出题,可以是类似题,切忌离题万里,注意跨度和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好方法,解决问题就行。作业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有层次,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有必做题、选做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四)组建学习小组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科学组建学习小组至关重要。

1.划分原则及依据

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2.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么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成立小组后便给小组成员分好工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分工:选择组内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组长,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一周或两周),组长负责调换本组内组员的任务,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记录员担任汇报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每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4.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五)构建过程 1.介绍学习目标

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简明扼要,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不做任何说明和讲解。

2.自学指导

通过多媒体告知学生:(1)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2)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3)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3.学生自学

这个环节很重要,期间老师要特别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

4.学生练习

自学后,利用练习题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1)检测的对象主要是中差生,可以采取板演或抽问的形式。(2)在学生练习期间,老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为后教和小组合作找准切入点。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要注意三个明确:明确教什么,明确怎么教,明确教以后达到什么要求。(1)教什么,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那里,为什么错,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找完方法,学会了解题的思维方法为止,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主动讲出来,都是学生在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找问题、找方法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2)怎么教,“兵教兵”是一个很好的教的方法,注意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会的学生可能教的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

这个环节还不是教师完全教,要尽可能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6.当堂完成作业

当堂必须完成,分层次地完成。当堂完成的好处:一是可以直接反馈信息;二是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三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活动课的内容。

四、注意事项

构建“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教学实践去完善和修正模式,用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年龄特征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1.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至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自我监控能力弱;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针对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要注意控制好自学时间,不宜过长,自学任务不宜过多;控制好小组合作的时间,讨论内容要明确具体,难度不宜过大。检测题设计注意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2.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大提高,自控能力有所提升,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小学的数学知识可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版块。1.“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对数与代数、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两个版块的知识比较适应,学生的自学效果好,大多数都能学会,作业准确率高,但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能力,检测题的设计应注意层次性,难度适中,防止中差生不能完成而优生又无事可做。2.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两个版块的知识与“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抽象,信息单一,学生自学资源少,缺发实践经验,完成自学任务难度大,容易造成教师多讲。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向学生提供形象具体的自学资源,合理开发教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理解概念及公式;检测题的设计注意形式多样化,主要采取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形式,增设操作题、与代数知识相关联的题目。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导练”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没有介入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只是等待观望;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不足;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评价,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当个人无法完成时,学生个人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答案多样性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环节时,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点评。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可在典型启发下进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3.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征,整个过程学生在不停的“学”,教师在不停的“导”,充满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同时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五篇:5、詹天佑导学析练

5、詹天佑

一、教材简析: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展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崇高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掌握“庸、藐、蔑、毅”等字的音、形;理解“要挟、毅然”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根据课文的线索和找重点句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3、从具体事例中体会感受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文中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悟人物当时的心理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2、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3、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读课文,自主识字、解词、默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

1、深入解读文本:查阅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资料、詹天佑的为人、事迹及成就。

2、设计配套的课件:教学课件、人字形演示课件。

五、教学时数: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的经历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2、课题“詹天佑”

二、学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并读准字音。

2、日积月累,词语解释。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4、借助搜集的资料,简介京张铁路。

5、划分段落,理清思路 学生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三、析

1、字音字形:

岔、施、铲、惹卷舌音; 挠鼻音N,劣边音L

2、日积月累,词语解释。

干线:交通线、电线、输送管(水管、输油管之类)等的主要路线(跟“支线”相对),课文指铁路的主要线路。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轰动: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文中指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周密:周到而细密。一般指考虑问题、做计划或方案时,想得周到而细密,没有疏漏和错误。

经纬仪:测量角度用的仪器,由绕水平轴旋转的望远镜、垂直刻度盘和水平刻度盘构成。天文、地形和各种工程测量上广泛应用。

竣工:完工。一般指规模较大的工程。藐视:轻视、小看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4、简介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2009年是京张铁路一百年纪念,现代京张铁路沿线围绕旅游主题开发,有关方面还将京张铁路的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京张铁路的姊妹路京张城际铁路于2009年8月11日开工建设。

5、划分段落,理清思路

(一)(1)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2-3)介绍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

(三)(4-6)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四)(7)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国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

四、练

练习册、长江作业本。

第二课时

一、导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京张铁路部是一条普通的铁路,可在当时它承载的是我们祖国的荣辱与安危啊,那么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这条铁路的呢?

2、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想、怎样说的?

3、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4、同样是开凿隧道为什么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詹天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呢? 学生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三、析:

A、京张铁路部是一条普通的铁路,可在当时它承载的是我们祖国的荣辱与安危啊,那么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这条铁路的呢?

1、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2、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3.过渡: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名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依然接受马上开始勘测线路。B、勘测线路

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想、怎样说的?

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C、开凿隧道

1、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2、开凿隧道的两种不同方法

① 两端凿进法

②中部凿进法

3、同样是开凿隧道为什么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詹天佑能针对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开凿隧道,使工期缩短一半,他真是一位一位拥有杰出的创造才能的工程师。

D、设计线路

1、在青龙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2、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人字型线路的设计又一次说明了什么?

人字型线路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问题,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詹天佑又一次用自己的创造才能征服了我们,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驱动下,詹天佑凭借自己杰出的创造才能,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就竣工了。

小结: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E、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呢? 詹天佑胸怀强烈的爱国热情,于危难中受命,顶住层层压力,克服重重困难,身先士卒,用自己杰出的创造才能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为维护祖国的尊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华的好儿女,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热爱祖国

充满智慧 工作严谨

有顽强的毅力

以身作则

与工人同甘共苦

总结: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了光,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在中国近代,还有许多有志气的中国人,他们也为我们的国家争了光,他们也是我们的骄傲!

四、练

小练笔《当我站在詹天佑的塑像前》

下载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学”的反思(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法

    “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法培训心得 一、“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解析 1、“导”:即导入、引导和指导。 (1)导入,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出本节学习内容。 (2)引导,在整个学习......

    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云竹中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而课堂教学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传统的课堂大多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讲的多,学生动......

    导、探、练教学模式解读

    溪河中心校“导、探、练”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溪河中心校“导、探、练”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还学生以自主,展学生以精彩”为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自我评价目的,调......

    “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师生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然而传统的教学观使教师们一直把教学看作是“讲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

    进一步加强导学练模式推进

    进一步加强“导学练”教学模式的引领推进 坚持“更新观念,深入研讨,骨干带动,典型引路,由点到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校长室、教务处将加大推进课堂教学改......

    “333”导学练教学模式及课堂思考

    “333”导学练教学模式及课堂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追求高效课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转变教学理念,争做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十八中小 刘晓莉 6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转变教学理念,争做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十八中小 刘晓莉 6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