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摘要】文章围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的“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思想,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的学习环境四要素运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中,以切实增强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获得感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05〕2号)的精神和要求,高校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目前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体系整体设计时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导致教学实效性不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获得感不足。因此,如何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使其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了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作为支撑,通过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的学习环境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意义”以项目化为载体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情景中,形成围绕学生“知、情、意、行”四方面素质提升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分支,而其基本主张是一致的。第一,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单纯靠教师的课堂讲授获得,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由学生自己建构所得。第二,学习应在互动中进行。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互动和协商进行合作学习。第三,学习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联系,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第四,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不是单纯地记忆知识,而是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知识。
可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充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并非通过教师的单一传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团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素材和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了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最大的特点是把学习过程的核心由知识传授者转移到知识学习者本身。”其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二、建??主义教育理论审视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有坚实的载体依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项目通常由教师指定,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中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的缺失及被忽视,仍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短板。造成这一短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要以教学目标分析为前提,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没有准确的定义,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误区,实践教学种类繁多,模式混乱,这就会造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二)教学实效性差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教学模式设计,对实践教学的准备环节、过程环节、分享评价环节缺乏精心设计,既缺少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有机衔接,也缺少师生交流互动项目的安排,活动前无明确目的,活动中无交流讨论,活动后无总结提升。这种漫无目的、走马观花、旅游观光式的实践教学,由于脱离课堂理论教学,缺少教育目的指向,缺乏师生互动,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参与其中但获得感不足,久而久之对其也就失去了兴趣,形成了敷衍了事的态度。
(三)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任务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通常是让学生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者调查总结报告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更是难以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大学生的实际、实践联系起来,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大学生能感受到理论学习是有价值的,对实践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一定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通过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达到学生头脑中对某个理论认知结构的构建这一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设置
(一)深耕教材,着眼需求,创建“情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通过深入解读教材体系,敢于正视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研究并积极有效回应学生中的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教材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热点问题,创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情境。
教师应理清哪些理论、哪些现实社会问题、哪些重难点需要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来提升分析能力和行为素养。因此,教师首先应做好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单纯靠教师课堂讲授,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可以把教材中难以讲透需要借助“情境”体验的内容通过项目设置的形式完成。例如,第七章《改革开放理论》,讲授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结合我校电力专业特色,可以以“电力建设走出国门”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置身于电力部门,去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在境外的电力建设投资情况,从而达到对这一理论学习的目的。
(二)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增强“协作”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开展完成实践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将本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形成团队来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团队成员通过各自分工完成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学生应填写《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任务书》,团队成员在本项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项目,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主体,也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锻炼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实践过程的参与度,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在项目任务中担任的不同分工,主动进入设定好的角色,主动体验角色,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知识获取与思考。
(三)积极引导,回应需求,加强“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F队协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会话的过程。
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应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教师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担任指导教师这一职责,应根据项目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也应及时回应学生的疑点。
(四)把握规律,探究实质,建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意义构建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也是基于探究某个理论以及该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有助于对该理论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体验“情境”,与团队成员和教师之间开展的“协作”“会话”,最终构建起对某个理论的认知,形成自己对该理论的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2]艾四林.以学好为导向 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矛盾[J].北京教育(德育),2016(01):45-46.[3]周一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探索――以“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107-108.
第二篇:以“专题教学模式”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以“专题教学模式”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
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增强该门课程的实效性,使之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是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的方向。在借鉴其它高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浙江树人大学社科部提出并开展了立足于本校实际的“概论”课程“新专题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本文从“新专题教学模式”的提出、实施路径、特色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专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195-03
本文所指“概论”课特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两张皮”的境地。一方面,党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学校的专业化教育中被无形边缘化,学生也普遍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矛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因。一些高校在研究和实践上大胆突破,形成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每个学校情况不同,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立足本校,探索真正有利于实际、有利于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正是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对我校正在开展的“概论”课程“新专题教学模式”做一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以期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新路,并为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拓宽视野、提供借鉴。
一、立足于本校实际的“新专题教学模式”的缘起
关于“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已经有不少高校进行了传统教学模式外的探索,并有多所学校把“专题教学”作为探索的途径,并形成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如福建闽江学院①、重庆大学②、东北师范大学③等。其中尤以北京大学为最,该校在1997年即在“邓小平理论”课程中开始尝试由全校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完成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④,并在“概论”课程中得到坚持和不断完善,其教学模式的成效已获广泛认同,成为大家学习、效仿的对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体系依序教学,一般稍有经验的老师都能有效把握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课时紧张,并受教师专业所限,教学无法面面俱到,理论问题难以深入探讨。多所学校进行了专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教材为依托,打破原有章节体系,凝练成若干教学专题,由不同教师讲授不同专题,共同完成一轮教学任务。多所学校的实践证明,此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把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发挥教师学术研究专长、促进教研统一;讲座式的教学使理论讲授更加透彻、深刻,分析更加精准、到位,时效性、针对性、开放性更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高。但这种模式不足之处是在系统性、完整性方面逊于传统模式,且对师资力量、课堂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校社科部一直以来注重教学改革,但受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简单地复制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在综合考察多种教学模式、学习多所高校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我们探索出一种扬各教学模式之长、避我校之短的“新专题教学模式”,即在转化教材体系为专题式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课程组教师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重点负责一个或若干个专题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案的撰写、教学课件的制作、视频资料的收集等,通过多次的集体备课,统一各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各专题的教学资料,最后由一位教师在授课班级中以专题模式独立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我校从2012年实施该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此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班级中得到认可,教学实效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下一步教学和教学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条件。
二、新专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路径及特色
(一)新专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路径
该教学模式的基础是科学分解各教学专题,突出特点是组织教学团队,专人负责特定专题的研究与备课,集体备课,又由每位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图示如下:
经多次探讨和修改,我们把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六大专题:共64课时,分2个学期完成。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其精髓(10课时)
第二专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0课时)。
第三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理论(12课时)。
第四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18课时)。
第五专题:祖国统一问题和外交战略(8课时)。
第六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6课时)。
(二)“专题教学模式”彰显了“新”、“活”、“精”、“深”等特色
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体会,我们认为专题教学如能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该门课程的实效性有较大帮助。
第一,专题式教学应注重热点、焦点等“新”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社会,激发学生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如,每年3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就是可以选取的最佳事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这类事例,既讲清楚相关理论知识,又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好习惯。
第二,专题式教学要改变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讨论题、辩论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都大有裨益。
第三,专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个人权利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自我意识强、历史使命感弱等缺点,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毛病?这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鲜活”案例,如“药家鑫杀人”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性分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教师可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一种层层推进的逻辑分析路径,讲“精”、讲“透”每个专题,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各个专题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重点和难点。
第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色彩画面比纯粹的理论讲授更吸引学生、更有说服力。如,我们让学生观看电影《弹道》,使他们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学生普遍喜欢。
三、新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该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
经过四个学期两轮的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该教学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
第一,抓住契机,凝聚力量,打造教学团队。浙江树人大学作为民办本科院校,任课教师部分外聘,部分由校内行政人员兼任,因此专职教师相对较少,十来个人的社科部面向全校万名学生,任务繁重而力量薄弱。专题教学把专职教师召集起来,并吸收相关兼职教师加入,集体备课,着重根据每位教师的学历背景与研究方向分工合作,撰写和制作各个专题的教案和课件,长期以来单个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教学状态转变为教学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的教学状态,这对搞好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一方面,分担了备课任务,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理论深入,提高备课质量。另一方面,使每位教师专注于某个专题的研究,推动教师深入思考,钻研学科重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势必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有力地促进教研相长。每位教师除集体完成教案和课件外,教学团队还经常就教学方法、学生思考题、教学案例、考核方式和教学中出现的其他问题适时展开讨论,并据此及时修正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成员相互借鉴,教师个体的、固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被打破,大大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彰显教学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实现了1+1>2。
第二,大胆提炼,突出重点,顺利把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课程实施过程所必经的第二次转化”⑤,因为教材体系,包括核心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指导书、学生参考书、教学案例分析等,无法直接为教学服务,只有通过教学主体的二次创造,使之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并能顺势而变,体现课程的时效性和开放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材体系隐含的教学目标。“概论”课主要讲授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极其丰富,时间跨度超过百年,从革命到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民族、外交、国防、党建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并涉及现行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等,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面面俱到。又由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统一,“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其他几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乃至中学思政课存在程度不同的重叠,必须抓住学科特点,重点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保证了课程的完整性,基本可以理顺理论体系,但无法对诸多理论问题进行深度解读,也无法有效避免重复;专题讲座式的专题教学则可以重点突出、理论深刻,但无法兼顾理论的内在联系,无法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我部实行的一人通讲的专题教学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融合两者优点,形成更加行之有效而又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经多次集体讨论协商,教学团队立足教材,大胆提炼,重新架构了教学体例。对前后相关内容、重复内容进行整合、凝练,厘清教学重点、难点,将原有十五章节内容整合成六大专题,使各专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加紧密,内容更加紧凑,并依据专题教学大纲,紧扣各个专题讲透、讲精、讲深、讲透,使理论分析更加透彻,精辟,并且在授课时数减少1/3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缩减课时,走出课堂,有力推动实践教学的展开。“概论”课程在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它的社会实践性最突出。大学生只有走出校园,走近纷繁复杂的社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领会理论的内涵和本质。专题教学模式减少了理论授课时数,(从原来的每周6课时减少至4课时)把压缩的课时划给社会实践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和学分都有了保证。
(二)专题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专题教学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初步达到了原先设想的目的,但也发现不少问题和矛盾。
第一,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动性在不同的专业有很大差异,理工、艺术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主动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即便是同一专业,学生的表现也大有差别,女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远比大多数男生认真,这种状况不仅仅反映在“概论”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表现在专业课上。
第二,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专题教学调整了原来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由30%提高至40%,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遗憾的是抄袭作业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上交作业的,组员“搭便车”的情况比比皆是,公平、公正的成绩评价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第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充足的教学研讨课时;为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播放影视资料片需要相应的教学时间,这与已经不足的理论教学课时数构成了一对矛盾。
第四,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走向社会,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并有所收获,同时又不过于增加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社会实践具体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有待探讨和完善。
注释:
①阮晓莺.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64-67.②蒋荣,代礼忠,胡同泽.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88-192.③齐晓安.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9-82.④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北大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高教研究,1998(4):3-6.⑤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42.
第三篇:以强军目标为统领 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以强军目标为统领 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深刻阐述了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强调全军要准确把握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与毛主席、邓主席、江主席、胡主席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我军建设目标要求一脉相承,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军队的根本性建设,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积极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得更加深入扎实、富有成效。
一、深刻认识强军目标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指导作用
目标昭示方向,目标引领发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治军方略的集中体现,拎起了军队建设的总纲,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
强军目标赋予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重大历史责任。习主席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目标下来运筹,发出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号召,必将引领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强军目标,内在地要求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更好地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实现强军目标是我们党在军事领域提出的行动纲领,需要思想政治建设肩负起用党的意志主张贯注部队的根本职能,坚持用党中央、习主席关于强军兴军的决策指示统一思想和行动,履行好保持强军正确方向的重任。实现强军目标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凝心聚力,动员全军官兵同心同德为实现强军目标不懈奋斗,履行好激发强军精神动力的重任。实现强军目标关键在人、在人才,需要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履行好坚固强军人才支撑的重任。实现强军目标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需要思想政治建设积蓄和发挥组织优势,着力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履行好提供强军组织保证的重任。
强军目标规定着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任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揭示了我军建设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军队的任务决定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任务,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就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既有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社会日益信息化影响深刻,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任务繁重。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紧跟形势发展,按照强军目标要求搞建设做工作,切实肩负起崇高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听党指挥这个灵魂,始终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根本任务,使我军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牢把握能打胜仗这个核心,始终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中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牢牢把握作风优良这个保证,始终把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重要课题,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
强军目标确立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新的起点和标准。强军目标的提出,开启了我军建设发展的新征程。我们要从时代高度审视思想政治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强军梦与强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始终把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作为崇高价值追求,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强军目标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要求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正确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强有力的工作集聚强军兴军正能量。实现强军目标旨在推动军队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质量效益,着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把强军目标变成现实归根结底靠实干,要求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实务实落实上狠下功夫,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朝实里做。
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围绕实现强军目标聚焦用力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基本实践。思想政治建设要围绕强军目标来展开,紧贴强军实践来进行,使“生命线”在实现强军目标中充分发挥作用,有新的更大作为。
铸牢强军之魂,确保部队坚决听党指挥。习主席强调,要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是思想政治建设必须高度关注和始终抓住的根本。在我军所处时代条件、面临社会环境和官兵成分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更加重视做好占领思想、铸牢军魂的工作,不断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确保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要坚持不懈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扎实搞好“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党史军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要加强军队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形势政策教育,及时回答官兵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引导官兵保持政治定力、站稳正确立场。要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注重从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着力锻造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聚力强军之要,在服务打赢中彰显威力。习主席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反映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思想政治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更加自觉地向能打胜仗聚焦,为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提供有力保证。要把时刻准备打仗的氛围搞得更浓,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战略意图统一思想,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培养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和军人血性。要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树得更牢,政治教育、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要紧贴战斗力建设用力,用战斗力标准来检验,形成一切为打赢的生动局面。要把人才培养这个关键抓得更紧,深入推进人才战略工程,着力抓好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满足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作战的需要。要把跟进渗透结合工作做得更好,扎实做好宣传鼓动、政策激励、群众工作和心理、法律、文化服务等工作,激发部队大抓军事训练、完成各项任务的强大动力。
夯实强军之基,大力弘扬我军优良作风。习主席深刻指出,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好的作风,要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原则、纯洁的思想道德、严明的纪律观念作支撑,思想政治建设在作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军部队坚决贯彻习主席和军委决策指示,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中央军委“十项规定”,大抓作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要按照习主席“三个坚持、三个着力”的要求,巩固和发展好的势头,坚定信心、强化自觉,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以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韧劲,扭住根本抓,盯着问题抓,从严从紧抓,持续用力抓,以上率下抓,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要加强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扎实抓好“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按照中央和军委部署抓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部队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现象。要注重从制度层面拿出治本之策,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三、按照强军目标要求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
实现强军目标,为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进步。
树立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新目标引领新实践,新实践需要新观念。要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强军兴军一系列决策指示,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紧跟实践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切实以观念的转变促进思想政治建设的进步。强化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强国梦强军梦的大目标下思考和行动。强化前瞻谋划,着眼强军目标要求加强总体设计和长远规划,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强化全面建设,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在强军目标的统领下推动工作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强化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更加注重紧贴军事斗争准备和遂行军事任务开展工作。强化开拓奋进,在应对挑战中占领思想工作新阵地,在攻坚克难中拓展服务保证新领域。强化实干精神,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抓紧快干,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扎实有效。
认真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破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回答。比如,如何针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把我军作为渗透破坏重点的情况,进一步铸牢军魂、确保我军永不变色;如何针对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影响的情况,引导官兵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追求和良好道德风尚;如何针对长期和平环境容易精神懈怠、滋生松懈麻痹思想的情况,保持部队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如何针对军事任务对官兵心理素质要求高的实际,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官兵身心健康等。对这些问题,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积极改进创新内容方式和制度机制。用强军目标统领思想政治建设,很重要的就是要紧跟强军步伐,在拓展内容、改进方法、丰富手段、完善机制上下功夫。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建设、训练和遂行重大任务实际,强化服务保证功能,确保使命任务延伸到哪里,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要根据官兵成分变化和思想行为特点,把官兵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切入点,注重运用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开展工作,使政治工作入脑入心、春风化雨。要针对信息网络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积极发展网络政治工作,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切实使网络成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新阵地、官兵学习成才新平台、加强工作指导新手段。要根据部队建设发展的实践,及时建立、调整、完善政治工作相关制度规定,强化法规制度执行力,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化水平。
四、把全军官兵的意志力量凝聚到实现强军目标上来
实现强军目标,是习主席发出的强军兴军动员令。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用强军目标凝聚军心意志,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全军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把部队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深化学习理解,切实用强军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学习理解越深透,贯彻落实就越自觉。要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指示,全面把握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把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与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结合起来,深化对强军目标的理解。把习主席重要指示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轮训、部队政治教育、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推进强军目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为实现强军目标而奋斗的自觉性坚定性。
加强宣传阐释,切实形成强军兴军的浓厚氛围。军队新闻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强军目标的宣传,充分反映部队强军兴军的生动实践和成效,形成鲜明舆论导向。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强军目标的研究阐释和宣讲辅导,及时回答强军兴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部队实践提供理论服务。部队文艺创演、军营文化环境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都要突出强军目标这个主题,使强军目标在全军叫响,做到人人皆知、自觉践行。
推动贯彻落实,切实在真抓实干中实现强军梦。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强化实干强军、奋发有为的精神,始终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心无旁骛干工作,真正成为实现强军目标的中坚和骨干。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落实强军目标要求的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研究强军兴军的重大课题,把握新形势下部队建设特点规律,真正成为带领部队实现强军目标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教育广大官兵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积极投身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事业,使人生在忠诚使命中出彩,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贡献力量。
第四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范文模版]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营销的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市场需要的是与就业岗位是有零距离的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承担了重要的责任,显然传统的维书本维理论维课堂讲授的呆板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的,市场呼唤我们处理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作为从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为了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我们自1998年以来就开始了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目的与要求
1、系统讲授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紧跟市场营销学科的新发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包括市场营销调查和研究能力。市场营销筹划能力。品牌和包装设计能力,市场营销渠道设计能力,推销技能,营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实施步骤。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讲授市场营销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策略,采取课堂讲解的方式。
2、每讲究一章的理论知识后,选择一至两个与本章内容相吻合的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
3、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后,留给学生一至两个实训题,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去从事实训,并写出实训报告。
(五)课程考核:考勤与考绩相结合,考试成绩包括出勤分,案例分析成绩实践实习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四)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占二分之一。
(三)教学改革所需教具与资料
1、教学大纲。
2、配套的市场营销教材,包括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三大板块。
3、其它必要的条件:如录像带,实习基地等。
三、教学改革实践过程。
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下学期至2001年上学期。
这个阶段,我校还没有升格为高职院校,学生来源于各省各地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我们也是处在市场营销教改的尝试性阶段,市场上相关的适用市场营销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比较缺乏。为了使教学改革能顺利开展,由本课题的负责人李倩兰老师编写了一本本校教材《市场营销案例精选》作为本课程的配套教材。这本案例教材与市场营销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相呼应的,内容针对性很强,案例后面的问题也是精心设计的。1999年3月,本课程负责人李倩兰老师被邀请参加湖南省经贸类教材编写委员会的编写工作,并担任了其中的市场营销教材的副主编工作。李倩兰老师把本课题在1998年下学期改革的初步经验带到编委会上,并力主编写一本配套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教材,编委会和市场营销学的主编高度重视李倩兰老师的意见,并采纳了她的建议。本阶段的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教学实习第二阶段:2001年下期至2004年上期,2001年5月,我校(原长沙农校)和原湖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我们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高职层次的应用性人才。教学对象和办学目标的改变,给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办学层次,市场上相应的教材缺乏,我们当时选择了一本由我院姜小清老师担任副主编的一本市场以内供销教材作为理论课教材案例分析教材,还是用原来的校本教材。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部对高职人才的定位,我们党得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深感有必要研究和编写一本配套的市场营销学实训教材。
第三阶段:2004年下期至今,成果推广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模式与第一阶段基本相近。2003年10月,湖南省教育厅教科院委托中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系列经济管理和商贸类的高职教材,本课题负责人李倩兰老师被邀请担任其中的市场营销教材的主编。李倩兰老师撰写了教材编写与提纲,每一章都包括市场营销基本原理,精彩案例和技能训练三个模块,编写提纲获得编委会和市场营销教材编写组的一致通过,同时,李倩兰老师在编写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较好地介绍了我院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经验,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教材于2004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得到了省内外的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教材已再版两次了。
自2004年下期以来,由于有了适合高职层次的市场营销教材,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我们按照教材设计的三个模块组织教学。做到了章章有案例分析和基本技能训练。而教和学双方的目标都明确具体,实训题的设计操作性强。这个阶段的教学模式是“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技能训练+教学综合实习”
四、成果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素质教育理论,市场对营销人才需求特征以及我国中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研究,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经历了近七年的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形成了以下教学研究成果。
(一)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本位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基础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技能许连和综合实习,把理论与实践较好联系起来,使学生既能掌握市场营销学基本原理和策略,又能掌握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符合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要。
(二)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教学二元并重的教学模式
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创造了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方法。
在制定课程授课计划时,我们坚持突出实践性教学这个重点,调整课时分配比例,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营销技能训练之间的课时比例为5:2:3。也就是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之间的课程比例为5:5。体现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
(三)调整了教学内容
由于理论教授课时数压缩了。因此,我们在备课后讲授的过程中,在进行知识取合时,根据够用的原则,首先确定重点内容和一般讲解内容以及学生自学内容。然后在每堂课开场白中,告诉学生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正式讲解时,只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策略。其他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并通过布置案例分析题和营销技能训练题推动学生去自学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了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平台和览本。如果没有配套的教材,课程教学改革和难达到目的。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特别看重教材建设,在整个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市场营销案例精选》,先后主编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配套教材。我们的教学改革经验在每一次教材编写和使用后得到推广和深入。
(五)改革了课程评价考核方法。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一张试卷定
”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法,而是根据教学模块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既考勤又考绩。总分100分,其中考勤约占15%,案例分析约占10%,营销技能训练占25%,期末考试卷成绩占50%。而且规定试卷成绩低于40分不参加期评。这样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成绩积累,课堂到课本也和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六)加强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要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演习的平台。因此我们与本院产业处超市鉴定了协议,允许学生在超市内进行市场营销方面的观摩实习和调查。同时我们还利用长沙是商业繁荣和市场发达的优势,经常介绍和组织学生去大型市场或商店进行有关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只要有大型的各种各样的交易会或博览会举行,我们也会组织学生带着课题去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这样既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另外,在进行教学综合实习时,鼓励学生在校内摆摊设点,开展各班组之间不自觉的营销技能。
本课题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对市场营销课程在中职和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大胆的尝试性改革和研究,创立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和理念的转变,摆脱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突出和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和理念。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特色
“建立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营销技能训练”的复合教学模式。调整了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的课时分配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二元并重突出实践训练使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的课时为1:1。
(三)评价考核方法的创新
为了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地建立了考勤与考绩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试并重的考核评价指标,考勤点15%,实践训练占35%,期末理论考试占50%。六
应用和推广情况
本课程的“能力本位”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起于1998年,至今有九年的历史。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本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技能和市场营销管理能力成效明显。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营销能力大大提高。
每次在不同的班级开设这门课程之始,学生最怕的是上台作案例分析发言和解出进行市场营销调研以及推销产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胆量大了,“脸皮厚了”,“口才好了”,在台上演讲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也明显提高。更大的成效是体现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如经贸96级01班40多位同学,1999年中专毕业,现在有近十位老板,有自营主业。经贸01301和01302班的同学,2004年毕业,在毕业实习期间,这两个班的同学中就有不少同学的毕业就业率达到100%。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在省内外起到示范作用。
1999年初,课题负责人李倩兰老师在湖南省大中专院校经贸类教材编委会上介绍我们的市场案例教学方法的经验,并带去了自编的校本教材,受到与会成员一致肯定,并立即决定其市场营销教材也要编一本配套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2003年11月,李倩兰老师应邀主编由湖南省教科院和中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的高职财经类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市场营销》,李倩兰老师介绍了我院营销课程改革经验,提出教材应倡导“能力本位”的思想,建议教材编写提纲要包括基本原理,案例和实践训练三大块内容,这些得到于会参编人员的一致肯定。教材出来后,反响很好,现已再版两次。
2004年7月,我院的“能力本位”的市场营销教学思想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引起中国农业出版社有关专家的重视,他们邀请李倩兰老师主编教育部的21世纪高职规划教材之一《市场营销》。本教材已投入使用。
第五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毋庸讳言,改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是让学生背知识、做题目。这是长期存在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负担加重,泯灭学生创新精神,•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这种教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也是忽因素的突出表现,其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各种能力发展缓慢。即使有点成绩,也是高耗低效急功近利的做法。
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践能力的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模式,变“接受性教育”为“创新性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在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广泛学习,吸收中外先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构建了创新性“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行了一系列的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开展了广泛的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据学校教科室对5个年级、部学生的学习特点的问卷调查研缺乏学习的自主权;•86.7%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目学习、模仿学习阶段;91.2%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自主研索的精不能完整表述阅读方法、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47.6%的学生虽能表述,但非常笼统,存在严重缺陷;67.53%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境地。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主要是引导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使受教育者由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启迪”。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能性发挥出来。”我校的大规模发展,人多校大的实际情况,迫使我们不断地思考,怎样通过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对学生就不断地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采教科研活动,并及时总结、感悟、发展。长期的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程不停顿,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经过数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自主探究、学案导学”便在我校教学工作中应运而生。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知,教师备课要写教案,这是上课的前提,但是教案只是教师个人用以施教的方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内容环节,教师自己是清楚的,但是学生却不甚明了,他只能跟着教师走,缺少应有主动权,这样就难以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地位问题。
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进行“导学学案”的编写工作。•好的“导学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学案的编写可由教师完成一部分一部分(探),可以一节课一个学案(预习),也可以一个单元、•一类问题、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一个学案可以在新授前写(尝(小结),形式灵活。教案则是依据学生自学信息反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主线,•以训练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学案和教案要相辅相成,学案是为助导和体现学为主体设计的。
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验的实施目标
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多采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从教学过程中体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同提高共发展。究的理论依据
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建立起一套学生自主学习、自现主体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know-what)”,“知其所以然(know-why)”而且要让学)”,“知其谁用(know-who)”。
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是盲目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义、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学习。现行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试成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使原有“认知—重组。
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依据学生自学存在的疑息,•确定教学目标和师生教学过程、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展开问题讨论,依据问题讨论效果,教师随机备课,精讲点拨,指导学生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最后强化训练(如巩固性练习、分层练堂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的创新性“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还借鉴了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姆目标教学法中的目标设计和“和谐教学法”中的纲要信号对部分。因此,我校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初步尝试而构建的。学案”的编写原则
堂教学要求,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要树立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观;要树立以主体地位落实为核心即让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导学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树立生命的观念。教育即生活,有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和不可重复的情感体验。•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性原则
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措施和条件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有较充足的想像与创造的时间。
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主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不是奉送真理给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为主导”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它是以确认学生的导”;“学为主体”也不是以单一的“学生为中心”,它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的“主体”,所以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方位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动脑思、动口说、动耳听、动手做的活动中增长智慧,提高思维水平,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到位,才能把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则。
原则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自由地思索、想像、发问、选择甚至行动。教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奖抑;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为学生安排集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去探索和创造;为学生提供学习情景,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环境方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创造家的肖像与其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则
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前提和保证,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则
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无论在哪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梯度导学包技能导学和思维创新导学;梯度导练包括基础知识导练、基本技能导练和思维创新导练。因此,“导学学案”在研究学情和知识内容设计的梯度与层次,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使对学生任务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出现,从而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探索自学的能力面,•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则
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导学学案究。应当看到,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思维的的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砺与提高。叶圣陶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积极思考的王国。而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灌输,单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因此,探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则
学不应是封闭的系统,教学设计也不应当是固定不变的框框。模式是相对的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有开放博容的教学思想、科创新的教学内容和务实高效的教学效果。为防止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形式化,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①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个人,也有集体的智慧;•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学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③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的、生动活泼地成长。•课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④教师在课堂上的诱思、•提问、解决疑难反馈、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要注意超出狭隘和认知加工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现代课堂教学不应只停留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层面上,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也就是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唯一”的框框内,而是努力去引导学生探索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在自然科学的题目设计上、逻辑性。同时,放开思路,以原有知识作铺垫,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社会科学教学内容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唯一,思考问题途径不唯一,答案上不求唯一,贵在言之有理有据,不唯答题结果的对错,重在思维过程。则
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更活跃。同时,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新性“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毫无顾忌地在小组讨论、集体研讨中发表个人见解。也就是说,教学在一种条件。如果没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感到压力,没有安全感,时时处处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如履薄冰,一味看老师的脸智与学习激情的被窒息,只能表现出个体的被动性、从属性和依赖性。另一方面,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的民主,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和谐。•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学习模式,•使个别学习、小组讨论、集体研讨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创新为特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基础上更学会进一步合作。合作性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民导学”不可缺少的内在特征。则。
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要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活动、科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像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创造的能力。探究,学案导学”的课堂操作模式
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是学习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性品质。
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操作模式具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各自不同特点,但综合我校“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的运用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究,•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意义的疑点和难点。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时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形成网络
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学科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题构建和实验的时空
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是以知识为依托,探求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雕塑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创新省教科所在我校举行的“学案导学”现场会上,裴富华老师执教初一政治课《培养自尊自信品质》。裴老师匠心独运地设计出把心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主动,争着提问问题,抢着当心理咨询小专家。面对这些入校不到一年,稚气未精彩表演,来自各地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给予高度评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听课人的阵阵掌声,足以说明创新性课堂教学的魅力先在于激发一种兴趣,更在于一种学习体验。
生家长开放日”,老师们把创新性的教改成果展示于家长面前。家长们惊奇地发现,•面对一篇长长的课文,如今老师的教法已与过去师生把《皇帝的新装》改编成戏剧让孩子们大胆地登台表演。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效果,还是孩子们的惟妙惟绡的表演们的能力发展都是传统教法所无法企及的。的课堂教学改革所起得作用、效果和长远意义远远地超出了活动的本身。
学形式千篇一律,每个年级都在同一教室内,看着同样的教科书,听着同样的讲解,做着大量重复性劳动的作业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一语,•通过了四级、六级考试,甚至是顺利通过了托福考试,竟然听不懂外国人的讲话,不能说出英语表达自己,不能看懂原文英语报思所想,•造就了大批的高分低能“英才”。学了语言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进行流利地交际活动,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语老师利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把英语课搬出教室。放手发动学生,自找规则练语音,自制卡片练字词,建立词库练变形,图片合成,纲要信号练短文。学校的“怡心园”、“励志亭”成为培养英语人才的一片沃土。•无拘无束的交际氛围、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为学地。每当英语课时,孩子们便蜂拥而至,立即进入角色投入紧张的交际中。•在语言交际中,学生们倾其知识所能,尽量捕捉一点一滴绿浓”“兴比花红”之感觉。园内每一块鹅卵石好象一个单词,•每一个树桩就是一个短语,每一棵小树就像一个句子,整个热火朝天乐章。学生们一走进它,就自然地产生了说英语的欲望,进入了忘我的英语世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活动确实有着传统教史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课上成了辩论课,学生们你来我往舌枪唇剑,“字字玑珠落玉盘”。老师则只作引、诱、导、启学生辩论。学生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唯一,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唯一,思维问题的途径不唯一,在老师们看来关系不大,只要言之有老师们并不在乎答题结果的唯一,重在思维过程,表达能力,竞技状态。
师们的“大语文”教学写作课以及课前5分钟的演讲,成为孩子们展示个人才华的期盼。
师们的问题教学课;初中历史老师们让学生们轮流当“老师”;初中生物的“故事会”;地理教学的“口诀课”等都倍受学生们的青于创设一种氛围,提供一种条件。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价任何一种教法、模式的成败优劣,应当说学生最具有发言权。
个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以前学习用的功夫并不少,但学习效果却不明显,老师说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现在使用学案,老师根据学习”,这些方法有很强的指导性,结合学习内容容易消化、吸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中让我有了对知识更深的体验见解。我学习进步很样死记硬背。(高一.22班 张晓琳)
案是集知识线、方法线和能力线于一体,让我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自己自主探究研索的能力,探索总结学习方法。问题设置宽了我的思维空间。运用学案学习时,学习难点全力突破,学习重点认真剖析,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率的好助手,是我求知路上的金钥匙,是提高我自学能力的助跑器。为我综合素质的提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我支撑起自主学习的一黎)
科任老师,•总是以学案为依托,在精讲点拨时相机诱导,开发智力,启迪智慧。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结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思维时空。我感到老师的知识渊博,教法新颖,这种教法也非常务实高效。(高二.2班 菅长龙)
平邑一中,老师让我们利用导学学案自主学习,一改在乡镇中学那种高耗低效的做法。一年来,我充分利用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成绩语文、英语。导学学案集知识性、指导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了我灵活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主学习兴趣盎然,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日渐提高,各科成绩进步较快。往日的弱科,如今成为我的强项。(高二.16班 李沂蒙)案中老师为我们编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它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我们运用学案自学,胸中有目标,眼中有重点,自学法指导对我帮助很大。原来满足于学会,如今变得会学。在总结规律、探索学法上有了很大的收获。学案启发我进一步懂得了学会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高二.16班 吴晓曼)
是将教材上的问题面面俱到地搬过来,而是通过各组组长了解,让科代表总结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反馈给科任教师的针对性、指导性。同时,它还能注重同学们的学习差异,将思考题设计成浅、中、难几个档次,使同学们各有所得。(初三.1李文学倍受我们一中学子的青睐。其中的尝试练习题,使我受益非浅。尝试练习培养了我大胆探索、克服困难的勇气。尝试中苦乐相伴,的甘甜,证明了我的实力。(初三.11班 马新刚)
究,学案导学”是我们平邑一中教科研的拳头产品。它的最大特点是让我们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培养了我们主动学习、大胆探索的中重现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抓住重点,分散难点,课堂自习有的放矢,低耗高效。课下复习、做作业得心应手。(初三.5班 王雷的几百份问卷调查,应当成为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有力说明。探究、学案导学”取得的初步成效。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思维品质。•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学生能积极地去动脑、•动手、动口,课堂教学成了积极思维的王国。它发散的,迁移发展式的。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探求未知领域的“点金术”、“金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成为必然,学习成绩随之大幅度提高。这仅仅是近利,真正的收获,是在几年,生不再是机械的“书橱”,知识的“容器”,而是会学习、有头脑、有胆识的高素质人才。
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改进教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更趋于开放化。老师直度、多层次的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施教思路更加开阔。同时,它使教师摆脱了个体经验、习惯定势和教学思维定势的束缚,能更加科学与老教师一起通研教材编写学案的过程中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熟时间。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体学生都从被动听课中解放出来,学习主动性强,•探究意识强。加之学案设计时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设度导学、•梯度导练的学习内容,使各类学生知识上学有所得,能力上学有长进,学有所长。经过连续两年的中、高考洗礼,这一教改野下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99年高考历史学科“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题目要求是根据课本所学内容①积极为主,也有消极作用;②消极为主,也有积极作用。•要求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同意哪一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本题旨在考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均可同等得分。这是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学科首次尝试开放性的题目生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连续多年化学、历史、物理、数学等学科都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高考在全市标准分评比中,我平均分第一、最高分第一,高分率第一、综合评估第一。英语、历史也同样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2000年我校有五位同学被清华村中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基地。
研究的实践探索,推动和深化了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
种教学法的产生都会有一批名师应运而生。“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更多老研的能力。深入进行教科研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和追求。在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教科研工作在我校形成了浓厚的氛颖而出,仅过去的一年,我校老师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60余篇。有的教师被邀请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做典型发言,有36人在省。18人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32人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有4人被批准为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处于探索实验阶段,•许多做法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有待于先进的理论、教法、一步更新、完善。
000年6月获山东省第四届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发表于2002年10月《创新教育》创刊号P64—71 2010年5月8日究学案导学课题实验与研究评价
中在广泛学习中外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创新性地构建了‘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使用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发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本质意义的革命。它以学生的自学活动为载体,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教育,有效地弘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生导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生导师齐涛教授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创新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代表省教育厅所作的主题报告中对平作如上评价)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牢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平邑一中自1996年起在全校开展‘自主探了丰硕成果,为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们以学案教案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自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练,把学生由听众席推向表演舞台;让学生在动眼看、动脑思、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做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创新的过程,自我领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我们的做法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本报今天刊出平邑一中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报告,相信对大家会有
——《现代教育导报》发表《“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题实验报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理论与实践》,心情激动不已。地处沂蒙山区的一所普通高中,有如此超前的教育思想,取得这么丰硕的科研成果探索,是对传统的只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方式的革命,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革命。
中《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经过近10年的实验与研究,在刚刚跨入21世纪门坎之际,便以创造性的成果通过专家鉴定,不仅表现了沂蒙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也反映了他们未雨绸缪的超前意识。
探究学案导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精髓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把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的过程。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探究学案导学》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打破过去只以教案教学的常规,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创新知识程序和方式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他们的做法,划清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界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重要意义。
一中把“问题原则”列为他们《自主探究学案导学》十一大教学原则之一。他们针对学生怕出错、怕显得无知、怕在别人面前出丑而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富有进取心、想象力、创造力的表现。他们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标新立异,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向权“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是求实精神。
邑一中的领导和老师是善于学习的,“窥一斑而见全豹”,特别是从本书的执笔作者张宗奎老师身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善于学习的精神处可以发现。在10年实践探索中,他们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兼容并包,取精用宏,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取得了扎实家鉴定意见所说,课题组“注重理论指导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表现了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勇气”,这个评价是不为过的。欣闻临沂全市推广平邑一中《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科研成果的决定,我们相信平邑一中的经验,一定会在沂蒙大地、齐鲁大地结出更加丰硕
——鞠庆友
(鞠庆友同志系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原山东教育社社长年3月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组织的教育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通过查阅书面、录象等各种材料、听取汇报介绍、成书面鉴定意见。专家组认为:
在该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基础上,广泛学习借鉴全国著名的先进教学法,经过近十年的实验与研究,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地构建了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教学策略及“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课堂教,思路清晰,基础比较扎实,成果比较丰富。
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创设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收到了比较明显的实际效果,在学校层面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研究比较注重理论指导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表现了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勇气,所提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学信息反馈为依据,以师生、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多种能力养成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教育研究,有效地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定的特征,具有推广价值。
组织管理比较有效,保证了研究的正常进行,并成长为起一批教育教学科研骨干。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与实验已达到预期目标,同完善模式,深入研究,并更多地争取专家指导,使课题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名单:)金宝成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研究员 华 教育部发展中心研究员 华 山东教育厅副厅长
瑞 山东省教科所书记、研究员 坦 山东省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勇 山东省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强 山东省教科所主任、副研究员 海 临沂市教委副主任
健 临沂市教科所所长、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