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3 02:1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和大家一起交流和相互学习。我就将我们学校使用导学案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赐教。

山小的导学案教学从去年的十一月份开始,在刚开始的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感觉费时、别扭,总担心学生学得不扎实,不如自己讲学生学得全面。实际上学生很厌烦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教学,这种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也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去追求有效、扎实、高效的课堂。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学习,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的“导”是指导、引导,“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学案把静态的教材进行动态的开发使用。它把教材按照物理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能力过程化设计和加工,特别注重把教材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并提前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路线图”、“指南针”、“导航仪”,是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的依托和平台,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包括:明确目标、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当堂检测。

明确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挥棒。它是导学案编写的出发点 也是最终的归宿点,也是导学案的核心。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标扣本,它是对标、本的细化;学习目标的制定要要体现“三维目标”;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简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要明确并标示重难点。学生看了以后明确任务,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预习导学。这部分内容要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明确学生用多长时间、完成怎样的预习任务并记录所发现的疑难问题,要明确达成怎样的预习目标,要能够导预习。这里的关键是预习题的设计。预习题应当着眼全课的教学目标,从两个方面去设计:其一,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积累。不能过易;不宜过难。其间的“度”需要老师精心 琢磨。其二,是让学生思考质疑。“思考”和“质疑”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类的题目应当注意选好“引思”、“设疑”的点。要能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怀着思考的冲动;要能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绪跳荡在节骨之处;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思而生疑,以疑促思。这样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群策群力,共同钻研探讨。学生质疑的情况,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

处理预习题的方法:

1、兵教兵

2、教师巡视,收集共性问题

3、教师点拔讲解,进行总结。

教师对学生预习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有创意地进行,不能停留在检查层面,应该重对学生的展示激励机制;应该适时点拨和升华,应该有机地归纳共性问题,顺利导入“合作探究”环节 合作探究 应该说,每一节的学习活动而言,学生依据导学案预习就开始了,合作探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应当与预习相连贯,不能脱节;要重点设计好学生课堂合作探究的环节。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教师怎样在真正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学”题目来,是教师必须用功、用心之处。这应当是老师们思想和行为的自觉,而不是应付与迎合,甚至也不能勉强。

合作探究的使用方法

1、独学

2、群议

3、展示共性问题、个性学习方法、一题多解的成果

当堂练习和当堂检测

(一)“当堂练习”或“练习与拓展”。导学案上习题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与载体,是导学案的主体部分。习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通过练习而掌握,通过练习而梳理,形成一定的条理或系统,这是学生练习的基本目的。考虑预习、课堂学习和巩固的连贯,以掌握为目的巩固应当注意适当“变式”;以形成条理或系统为目的的巩固应当注意综合性,注意复习以往。巩固练习要明确告诉学生练习时限,逐步训练学生自测自评、自测互评的习惯和能力。进行实践性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二)当堂检测

根据本节的学习内容制定的,包括基础题、能力题、拓展题三部分。“当堂检测”选题少而精,覆盖教学重点、难点,限于课本例子难度,体现及时反馈作用

目的是暴露问题,根本是为了解决问题,同时也了解了教情和学情。

导学案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课型有具体的环节安排,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时间预设。各环节及时间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本着时间分段、任务切块的原则,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

导学案在各个学习环节设有学法指导。目标、环节为学习指定了方向及线路。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其主要包括:知识识记和技能训练的方法指导,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通过练习和检测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一边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案导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真正有利于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用好导学案,要求导学案必须有用。有用的东西,就是用了效果好的东西。怎样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问题从今天做起,走好脚下每一步,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探索和提高,我们责无旁贷。

第二篇: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与传统教案不同,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和梯次渐进化。

二、如何编写导学案

1.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学生也要有个适应过程。开始的时候,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简单一些,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解决或者经小组讨论后解决。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

(2)简明扼要的原则。导学案是给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杖”,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因此,导学案的语言一定要简明准确,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3)可重复使用的原则。导学案并不是一次性的,要把它利用起来,可以成为学生随时自我检测的工具,也可以是课后复习的导线。

(4)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设计时不要站在以传授知识为本的角度,考虑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学得会,掌握得住,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2.导学案的编写方法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摸索和反复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套编制导学案的程序,即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二次备课,课后优化。导学案编写应以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为主,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每一个题目的设置,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由一人执笔定稿。如我校高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在进行每章节的导学案编写时,由每个老师分别承担一课导学案的设计,初稿完成后由备课组老师集体讨论后再定稿,最后交备课组长审核过关,送文印室印制,既分工又合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各备课组每周应有半天左右的时间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要解决以下问题:下一周的导学案定稿,下下周的导学案编写任务分工,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导学案编写,必须提前一周完成。

3.导学案编写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学习目标大而空,不利于当堂检测学习目标实现。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要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不能大而空乏,无处着手。比如一节小学语文课:

学习目标: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②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全文主旨。

像这样的语文学习目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初中语文课可以用,高中语文课也可以用。这个在高效课堂导学案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应该制定这样的学习目标:①会读会写哪几个生字;②掌握哪几个生词,并且会用这几个生词造句;③熟练地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这样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当堂检测,当堂查漏补缺。

(2)课堂探究问题设计过多,无法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导学案中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必须是让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体验,要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不能太简单,否则就失去探究的意义。

比如学习《荔枝蜜》一文,如果把探究问题设计为:①荔枝有什么特点?②文中一共运用了哪些集中说明方法?这样问题设计就有些简单。这样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就比较好:①课文前面说荔枝林密不透风,后面有说透过荔枝林看见农民在稻田里插秧,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为什么?②这篇说明文里多处引用诗歌进行说明,大家谈谈引用诗歌进行说明的好处。问题设计就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也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导学案探究性问题设计不宜过多,一般以三个为宜。问题设计过多常常出现因为探究不完,结果影响后面环节的教学,或者探究走马观花,不能起到探究的作用。

(3)课堂检测题设计层次不清,数量过多,导学案变成了习题案。导学案课堂检测题的设计要有层次,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问题设计要明确分为多个层次,比如可分为:课本再现型习题,即学生只要看课本,不需要任何其他帮助就可以解决问题;课本延伸型习题,即学生看课本的同时,只要适当地看一看工具书或其他课外资料就可以解决问题;模仿应用型习题,即学生只要简单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就可以完成,这类题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上的例题,也可以是例题的变形;独立应用型习题,即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类题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课外同一难度的题目。但要注意的是习题的设置要紧紧扣住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为检测课堂学习目标实现度设计的,检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果检测题过多,当堂无法完成检测,就达不到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更谈不上当堂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上课前一天,教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要求所有学生自行解决“基础知识检测”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老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情,便于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

2.课堂。课堂一般分四个部分:基础知识记忆及检测、知识链接、合作探究、当堂检测。首先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记忆预习过的教材基础知识,记忆结束进行“记忆检测”和“知识链接”。以上属于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后,课堂的下半部分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先将合作探究题目的思路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达成组内共识;然后每个小组将本组的答案展示,由同学和老师给予点评;最后完成“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3.课后。上完课后,老师和学生分别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课后反思和学后反思;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

实践证明,导学案在高效课堂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只有通过集体的智慧尽心竭力地编好、用好每一份导学案,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项目来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规划立项课题《利用“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系列成果之一(编号:GS[2013]GHB0119)

第三篇:“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盐城市盐阜中学 汪卉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本文主要探讨“导学案”教学模式、操作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案 导学 探究 操作 优点 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出一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

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由学案和导学两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点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引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求顿悟。

“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训练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创新的目的。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导学案”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一般是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线、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综合我校“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巡视学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学生自研讨论,教师收集问题。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以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讲评,教师补充。

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训练。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

反馈小结。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

“导学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导学案”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导学案”能“减负”不“减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和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导学案”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好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导学案”教 学模式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导学案”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推行“导学案”是教学模式的收获。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能学;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由教书匠转为研究者由“警察”转为“朋友”“指导者”。

“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学案上书写答案的过程也是练习书写的好时机。自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后,要求学生写的练习都设计在一张学案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批阅学案的时候不仅要纠正学生的答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只有教师在平时练习中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学生才能够在平常学习中对书写问题加以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导学案”的使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活动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进去的。对于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有些活动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他们只能听,不能、也不知道该怎样加入到小组的活动中去。所以,时间一长,就有一些学生在小组活动时只能当“旁观者”。对于他们来说,小组的活动根本学不到任何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导学案”的使用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用学案后,很多课堂活动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真正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学生独立思考后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所有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信心和机会。只有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思考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才可以在以后独立面对问题时有足够的信心去科学地思考问题,准确地解决问题。

四、“导学案”使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

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强化教研,注重教学反思。

在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防止导学案形式化,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要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我们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防止把导学案变成了一份单纯的当堂达标测试题,使导学案学案失去了导学的功能。我们还要防止把导学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地位的凸显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教师要正确处理使用导学案模式下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 等几方面的关系,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参考书目

[1]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3,(7):20-22.[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50.[4]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5]金华、魏所康、朱川彬《课堂教学论》1996年12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6]何克抗《构建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1998年第3期

第四篇:“121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略阳县两河口初级中学

“121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努力迈向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全体教师应遵循“教学内容精而少、教学方法活而巧、教学效果实而好”的课堂教学指导原则,七年级数学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总结提练、集中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对学案的功能、学案的编写与应用、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有了一个较明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学案、教案与练案三案合一的编制与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本学年的工作要点上,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行“121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吹响了决战课堂的号角。现将该模式研究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规则、要求、方式和方法作如下说明:

1.什么是“12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模式内涵:(1)教学过程大体分为“121”三段(传统课堂的40分钟,划分为课中前10分钟、课中20分钟、课中后10分钟)。(2)课堂教学结构分为“三环”(自学、交流、反馈)“六步”(重申目标、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检测、总结拓展)。(3)教学载体采用“三案”:教案(教师依据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作二度创作后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学案(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练案(相当于传统的作业卷),三案统一在一份文本上。“121导学案”指教学方法上以“学案、教案、练案”三案为为一体的载体,师生按“三案”实现教与学互动,使主导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应以问题情景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旧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在主动建构中提高课堂效益。限制讲的时间并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教师的讲授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要更新一个讲的理念: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由“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要找准四个讲授节点:导学引入时、诱导点拨时、提炼升华时、效果回授时;要明确三大讲的内容: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要讲、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要讲、学生能举一但不知如何反三的“三”要讲。

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有多种,但核心是讨论。其目的是学生主体进一步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进一步探讨学习方法,初步获得对基本知识重新建构的能力。要组建学习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练习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最好途径,是学生进行信息转换的过程,也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听到某件事,你能记住20%;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连看边听某件事,你能记住50%;说某件事,你能记住70%;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减少讲与听,增加读与做是课堂教学新模式最鲜明的特征。练习从表达形式上来说,有口头的、有笔做的;从内容表现上来说,有铺垫性练习(预习及引入部分)——要渗透实用性;有巩固性练习——要加强应用性;有发展性练习——要增强实践性;有开放性练习——要注重创造性。2.如何编制三案

传统的教案往往是讲案,虽然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但实际往往并非如此。老师大多是站在教者的高度去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侧重考虑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常常是自编、自导、自演;学校要求学生要有预习,但往往是学生没有预习的时间、不知道预习的方法(一次调查表明仅有50%的人偶尔预习)。编写三案,就是要求老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策划设计出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方案,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杜绝教与学的两张皮,实现由“教案型”向“导案型”的转变,为学生的自学起到导学和助学作用。(1)“三案”的结构体系

三案应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凸显有效性的课堂改革理念。

三案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课前预习导学——课堂研讨助学——课内训练固学——课后反思再学。(2)“三案”的四步编写程序

三案的编制过程应是突出个人能力和发挥集体智慧的过程;编制的三案既要体现共性,同时也要张扬个性。切忌不通过集体备课、不落实个体消化、不进行个性链接,拿着别人编的三案就去上课。学校要求备课组应提前一周作好三案编写安排、提前二天编好三案、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三案编写四步程序为:个人轮流主笔→集体讨论修订→骨干把关审核→个性链接补充。(3)“三案”的五大编写区别 不同的学科因为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功用不同,所以编制时必须紧扣学科特点,既体现共性,又显现学科个性;不同的课型由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环节等的不同,也应有不同的要求,目前我们仅仅针对新授课的编写模式,希望老师们探讨其它课型的编写模式;由于教案、学案、练案各自所具备的鲜明特征,因而三案的编写既要与他们有区别,同时也要能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各自应有的作用。

三案应区别于教案、区别于学案、区别于练案、区别于学科、区别于课型,要体现融合,立足学科,区别课型,努力做到学科化和个性化。

(4)“三案”的10项基本内容

三案应包括: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网络架构、学法与学习策略指导、课前预习导引、情景创设引入、问题或方法自主探究与讨论、知识升华提炼与示范、课堂练习与反馈、教师个性链接(学生课堂笔记)、教师教学后记(学生学后反思)。3.怎样使用三案

三案是师生教与学的载体、是学习的路线图、是导向知识彼岸的航标,正确使用好三案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1)课堂前移,暴露问题——落实预习环节

三案提前一天下发,学生利用学科自习及公共自习进行预习(确保10—15分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由小组长收集,由科代表随作业本一起上交给老师(可设计专门的预习卡),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三案再作调整,以学定教。这样,学生胸怀目标(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带着预先学习的经验和问题,憧憬着对问题解决的成功体验,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来到了课堂。

(2)设计情景,激发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

一勺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它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在目标的引领下,在认知冲突的激发下,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以小组(6人左右)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检查。老师要鲜明提出讨论内容、确保讨论时间、指导并提炼问题结论。探究与交流期间,教师要巡视指导,主动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

(4)精讲点拨,归纳总结——讲教师该讲的

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从个性到共性,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共同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当堂达标,迁移训练——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进行效果回授,有必要时补充补偿练习。

(6)课后反思,自我监控——撰写学习反思日记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是有效性的六个有效指标之一。每天新课预习前学生要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书面反思性总结,明确掌握的和有疑问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弥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升学压力逼人的今天,老师们有破坚冰之勇气和雷厉风行之举动,实属可贵,应鼓励他们深入探索、不断完善、由点到面、逐步扩展,以期独树一帜,收获成功。

第五篇:浅谈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城西小学

教师根据导学案中的预习反馈回来的知识点,及时捕捉信息,从而去从容处理课堂中的棘手问题,不留一点绊脚石。导学案是学生在课堂体现主体的前提保证。过去的教学模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室里教师按课本讲,要求学生要认真听,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新课程要过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语文学习中成为自主知识的习得者,不能过分的依赖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和同学的互动,积极地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而高效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必须具备一些预备知识,完成导学案。高效课堂也可以说是对这些预备知识的检测。学生如果不完成导学案,对有关知识一知半解,就会底气不足而丧失积极参与高效课堂互动的勇气,仍然只能处于被应付的状态,主体地位就无从体现。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用了导学案非常重要。

一、导学案是高效课堂中发现学习内容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然是主体,在课前就必须了解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知道自己将要学什么。通过课前预习,看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重点、难点、问题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若干个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性、由逻辑性、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利用哪些已知,去探索哪些未知,做到胸有成竹。同时,由于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前发现的内容进行学习探索,就会更有兴趣,更能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导学案是高效课堂中凸显重、难点的前提 语文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注重教材的统整性,即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已防止学生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它重视语言的运用,既要重视启发、重视文化,又要激发兴趣、体现真实、反映时代。这样一来,新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相比,信息量会更大。高效课堂要通过主动思维,在大量的信息中捉到教材的重、难点,针对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涉及到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对于难以解决的要点要做出标记,在课堂只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重点探讨。这样在学习中才能理清思路,避免了在课堂中对大信息量的教材无所适从,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显示出课堂中的重难点。

三、导学案是高效课堂中的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整天处于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被动应付的状态中,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接受些死知识,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确立学生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学生现在必须把学习方式转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上来,这也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使用导学案,使学生在课堂表现中更具备主动自觉性,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能实现学习基础和学习内容的发现,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再作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主动的去分析、思维、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本身就是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提炼及延伸

导、学、练是我市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废除注入式,实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都能积极地预习,学习、复习、高效的投入课堂学习中去。另一方面,导学案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测试了课堂中复习了预习的知识、重难点。更好的掌握了要学的知识。

陶先生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让我们用好导学案,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吧!

下载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发挥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朝阳中学莫梅素经过本学期反复的集体备课和集体听课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英语课是不容易的。在新课改的指引下,由以前的以老师为主......

    备课在高效课堂教学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备课实务与新技能》有感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通过对《备课务实与新......

    浅谈“学案导学”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案导学”在高中课堂教中的应用 胶州市第三中学 姜芳 冷延武 根据“学生规范化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学科组全体教师在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群策群......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 东平高级中学 胡殿坤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

    高效课堂导学案

    涉县“少年之星”主要事迹材料 龙北小学 四年级一班李莫然李莫然同学是涉县龙北小学四年级(1)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时刻用星级学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当热爱祖国、理想......

    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根据内容设计问题进行有序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让......

    导学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导学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独立思......

    导学案作用及编制

    编写导学案的意义及原则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