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根据内容设计问题进行有序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学案”的导学功能一般以问题为载体,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目的。
一、活动问题设计重在“导”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教材的难点、疑点给出恰当的学习提示。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透彻也不行。在这样的学案引导下,学生不仅要查找资料、自学课本、尝试记忆,还要学以致用,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活动问题设计重在“细节”
导学案还要重视向细节要质量。例如我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我首先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正确分析关键句子,从中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导学案上,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让学生从中找出关键句子: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5分之4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本节课中最关键的,最不容易理解地方,就这样一带而过,学生自学起来,也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知半解。后面的解题步骤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写着。
三、检测问题设计胜在“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那如何精选练习也就成了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C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A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实行分层训练,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另外,反馈练习还要强化解题规范的训练,注意表述要严谨、规范。有效的导学问题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引起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课堂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注意与教师的教的设计紧密结合,着眼难点内容的铺垫和搭建台阶,做好新知与旧知衔接;导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在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因此,导学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应立足于教学重点难点处、教学突破口处、新旧知识连接处、教学概念易混淆处、内容归纳总结处;导学问题要着眼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我们一线教师要努力编写导学案,让导学案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动力的殿堂!
第二篇:浅谈“学案导学”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案导学”在高中课堂教中的应用
胶州市第三中学 姜芳 冷延武
根据“学生规范化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学科组全体教师在2008-2009第一学期群策群力、分工协作,认真设计编写使用“全程导学案”,推行“三模块、六环节”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堂清巩固”三模块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补差、堂清巩固”六环节。
一、课堂教学使用“全程导学案”的必要性
我们所说的“全程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全程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全程导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展示、复习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所谓的利用“全程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课堂教学“全程导学案”的设计
第一,集体打造、分工合作。首先,我们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集体力量科学编好每一份“导学案”。“导学案”设计编写的劳动量是非常大的,要想学生轻松学习,拥有一份好的指南,老师就要负重前行。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先是自己钻研,然后集体讨论,再让负责主备该章节的教师组稿,每一份“导学案”实际上都集中了我们集体的智慧,力争份份成为精品导学案。其次,我们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明确“全程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我们对“导学案”的设计,坚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集体备课时,备课组就统一要求,“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 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规范“导学案”的版面结构。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我们一般会设计这样几个栏目:(1)考点展示,课前热身——自主探究、自查自悟。设置这个环节,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会读书、读好书,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考点梳理,易错辨析——基础起跑线。(3)走进高考,名题赏析——遮住答案、先思后看。(4)关注热点,相关链接——思维启迪、拓展提高。(5)精讲精析、即时检测——学法点拨、讲练互动。(6)反思质疑。
三、“全程导学案”的使用
第一,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规范化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第二,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四、使用“全程教学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要求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记”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第四,“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导学案”的要求,使教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五、“全程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反思
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在“导学案”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今后的设计编写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将努力改正。
第一,以教案定学案。我们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还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第二,教学案就是练习题。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在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我们有些教师还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第三,教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在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成绩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
联系地址:胶州市第三中学(胶州市广州南路283号)联系电话:***
第三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站推荐)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多年来研究的重点,初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此其应不断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重视现代教学模式的应用。“学案导学”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进行指导,将“教”与“学”有效的结合,既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学案编写 初中数学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48-01
0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单向性教学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的特征,课堂的开展多以教师与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自主性低、积极性差。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颇受欢迎,于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将自主探求新知识,合作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问题,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并增强了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大幅度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载体则为学案,教学方式则采用导学,即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将依据学案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案与教案不同,其利用者是学生而非教师,其内容也与教案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大致内容将包含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梯度训练、自我总结与反馈等多方面内容,课堂教育前学生将获得学案,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导学”则指学案的实施过程,存在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堂教学所占比重最大。教师可于课堂教学中,依据学案内容进行引导,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不再由教师一人完成,而是转换为师生共同合作,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指导完成教学任务,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质量与效益均有所增强。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暴露的弊端,“学案导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制定,以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现以八年级上册“同底数幂的乘法”学习为例,在进行新授课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如下:
(一)学案编写
教材是学案编写的重要依据,编写学案前,教师应充分掌握教材内容,选取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本课学习中,学习目标: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了解法则的推导过程,最终能够利用法则进行乘法运算;重点:熟练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难点:逆用法则的掌握与运用,以及法则的具体推导过程。学法指导内容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种题型,比如说选择题、填空题、例题解析等,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知识点的归纳是学案的精髓,应在相应的例题后加以说明,而试题的设定要注意量的适度性,以及题目的趣味性,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依案自学
学案应与课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自学,了解并明确学习目标;课堂开始后教师可借用2-3min的时间创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阅读教材内容。待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后,循序渐进的依据学案内容进行学习,学案中的知识准备可设置如下问题:
(1)计算:①2×2×2×2×2②54×53③(-3)2×(-3)4
④103×104
(2)通过以上公式,同学们对同底数存在怎样的理解?
(3)经过计算,同学们能否发现规律性的结论?
(4)()m×()n、3m×3n,(m、n均为整数)是否存在以上计算规律?
(三)组织讨论
由于学生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过程中疑点不同,为此可进行同质分组,即各组之间无差异,但是组内成员之间具有差异,每组人数4-6人。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自学后,适时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并针对上一阶段学习提出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以供学生探讨。以问题(4)为例,让学生探究两式的计算结果,是否存在“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规律,“若将底数换为字面a,a可以是任意数吗?若让以上计算规律成立,a应具体的条件是什么?”
(四)精讲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由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推导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更好地让所有同学掌握,教师要对争议问题多加解释,并在讨论结束后归纳知识点。
(五)当堂练习
课堂某部分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应相应的配以习题进行巩固,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本课在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方法后,给出4道判断题,若存在错误,并改正。(1)a3×a2=a6;(2)x5+x5=x10;(3)b4×b4=2b4;(4)y×y5=y6.通过当堂练习教师可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依据学生的基础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结语
课堂教学方式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时期的教学需求不断创新与探索。“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于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有力的手段,要想更好地发挥该教学模式的实效,教师应认真编写学案内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李建业.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案导学与探究性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218-219.[2]袁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才智,2013,14:100.[3]黄慧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119-120.[4]王旭花.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8:315.[5]曹芹蓉.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整合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136.
第四篇: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学校 王涛涛
摘 要 学案导学是以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我校已实施“学案为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一年的时间,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关键词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式教学就是教师提前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学阅读教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学案上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得出结论。然后,由小组选出的代表展示各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再经生生之间的讨论、补充、老师适时点评,精讲点拨以及当堂测试,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一、学案的编制
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节教学内容而制定,包括知识、情感和技能目标。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学习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的学习和检测指明了方向。例如,《分数乘法》第一节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①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②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③培养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重点: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难点: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2.自主预习:这一部分的编制要求教师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过程和方法以填空题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或者阅读教材对本节课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3.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将课本知识设置成问题形式。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要思考什么以及从哪个方面思考。
4.限时检测: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和检测,设置联系题不要很多但是一定要有代表性,一般为选择填空2——5个,解答题1——3个为宜。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限时检测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把重点放在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
二、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1.以学案为导,进行自学
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学案要在课前适当的时间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己解决学案上的有关问题。预习工作会使学生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的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高。要想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和题目,必须对教材好好的阅读,这样学生就会通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阅读过程不理解的教材内容发现哪一方面是自己的弱点,可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进行重点听讲和理解。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给出以下题目让学生去复习旧知和预习新知:
⑴计算 ①(-3.5)+(-4.8)②(-4)+5 ③ 4+(-7.5)
3535⑵填空 ①()+3=10 ② 30+()=27 ③(-13)+()=6 ⑶自主预习
① 从温度计可看出4℃比-3℃高7℃,列式子表示为:()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哪两个式子相等___。
② 因为()+(-5)=4;所以4-(-5)=();我们又知道4+(+5)=()所以哪两个式子相等?_____。
③ 9-8=();9+(-8)=();15-7=();15+(-7)=();从中又有新发现吗?由此,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来进行。进一步的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用式子表示为()。
2.课上小组讨论,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学校在实行“学案为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就是突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通过合作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要过多的参与。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看是否是真的在讨论问题,是否是每一位同学都参加了进来,小组讨论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课堂交给学生但不能浪费了,不能变成小组中好学生阐述自己答案的霸王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要出代表说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这个时候老师不要着急对小组给出的结果给出对与错的评价,而是要在黑板上记录下来,然后对比所有小组的理解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评价对错与否,但一定要记住不要打击出错小组的积极性,要给于一定的鼓励,保证每个同学的积极态度。另外,对于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师应当免于直接纠正,而是适当的补充问题来帮助暴露矛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再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
3.老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经过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会“导”,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高妙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可采取两种方式:点拨或精讲。如果一开始学习目标设置得当,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讲解,大多数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并掌握规定的学习内容。但是到这一阶段学生们还不能牢固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甚至有些学生看似掌握而实际上是机械的模仿例题,并没有真正系统深入的了解所学内容,因此还要通过系统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好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知识铺垫,其目的是借助旧知识推出新知识。
例如:①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练习,首先我们知道完全平方公式为:(ab)2a22abb2
2但是当学生遇到(5x3y)却有的不知所措,所以针对公式,或者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是很重要的。②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应用也很重要,我们在运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33时,首先要用x228x()2(x)2来铺垫,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原方程化为(x4)49。
4.学生体会,总结反思。
①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做出小结,可以口头起来回答也可以写在纸上,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代表起来回答,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留下总结学生回答的板书。老师在黑板上留下学生的回答这一点是对学生很好的鼓励,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答案或者回答被老师写到黑板上了是一件很光荣和自豪的事情,是老师对自己的见解的肯定。
②学生对某概念、公式和定理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如:1,在学习同类项的定义中,一定要注意是含有相同的字母的单项式,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是一样的。
2,“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中,老师应让学生总结什么形式的多项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什么形式的可以用完全平方分解,可以用立方差、立方和去分解等等。这种总结的方式,实质上是促使学生再一次构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也是对学生头脑新的认知结构和固化过程。
③会观察,会分析同类型题目做出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关绝对值非负性的题目平时做的很多,但是很多同学遇到后还是会出去错,原因就是不会总结。做过的会,但是没见过的就不会了。其实本质上都是绝对值的非负性问题。如: 1.已知:x,y满足2.式子2x1212x2yy120,求7x3y的值。
取最小值时,x的值是多少?
概念区分性题目如:
3.注意区分,互为倒数和互为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已知,x2,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求,2a2bcd(2x)的值。
三、小结
“学案为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新课程基本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总体思路是:以学案为载体,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理论上的成熟,一年来的实践教学证明“学案为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校是行之有效的。当然由于我教学经验不足,对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的也不是很细致,所以文章难免有不合理、不恰当的地方,望各位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1] 郑启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式”教学对策.经验交流,2010.[2] 朱莹.浅谈初中数学学案的编制.新课程中学,2010.[3]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第五篇:导学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导学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学的同时完成目标知识的建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完成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课堂角色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作秀”,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就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更好地发挥导学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导学案 英语教学 合作探究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传授型” 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尽管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做了大量的努力,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所设计的教案即教学方案(Teaching plan)仍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来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提出的,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先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为学生编制一套学习方案,它是真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案。
一、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导学案的编写应立足课本,不可脱离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谨记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原则,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基础等情况,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案。编写的宗旨是回归课本,走进教材,让学生真正对教材发生兴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好导学案,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尝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导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创新性,不可落俗套。导学案所涉及的问题虽来源于教材,在编写导学案时还要注意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让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新颖,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3.导学案的编写应注意启发性和探究性。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因此学案所涉及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更能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导学案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英语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应注意到问题的梯度,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尤其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即使对于稍难一些的问题通过探究学习亦可得到解决,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心,摆脱困惑和厌学情绪。
二、充分发挥导学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另一方面重视教师的“导”,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材、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导学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1.学生对教材的预习是实施“学案导学”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的预习过程就是初步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预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预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课前预习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2.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先学后教”,就是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并解决部分问题,教师然后再进行指导。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一切都是在教师所设计的程序下进行的。学生没有更多的自由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他们过多地依赖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学案导学”教学让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学的同时完成目标知识的建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正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
3.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实施“学案导学”的保证。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案导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学案交给学生的完全放手的行为,导学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从过去的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完成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课堂角色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作秀”。同时要认清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扫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实施“学案导学”的核心。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学案导学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并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解决深层次问题,使自己的能力在与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提升。这不仅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知识,更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让学生利用学案进行有效预习和自主学习。学生的自学或者预习是导学案教学的第一步,但如果直接把学案交给学生,采取“放羊式”的办法,一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学生利用什么时间进行预习,预习的目标是什么,在预习的各个环节需要解决那些问题等,教师应提前做好安排。否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受到“冷遇”,“穿新鞋走老路”就在所难免。
2.教师的教学能力应不断提高。毋庸置疑,目前广大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越来越高,但是知识能力不等于教学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高中英语课型较多,如听说课、阅读课、读写课等,如果每一节课都机械地采用同一种模式,很难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巧妙处理教材与学生、问与答、个人与整体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备课应从导入开始,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保证课堂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3.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差异,关心学困生。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学困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学案导学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差生。在分组活动和交流展示的环节当中,应多给这些同学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让其代表小组发言。否则,课堂活动就只成为优生的舞台,两极分化就会日趋严重,学案导学也难以落到实处。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其新颖的教学思想和设计理念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不一定都是“过时的”,更不可完全抛弃。在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于前人总结的经验我们要有选择地借鉴,同时还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认真研究,不断总结,使“学案导学”在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