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做最好的自己 大丰市三龙初级中学
陈铁飞
一、感受小班情怀,美丽并不遥远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班化教育成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而成为我市农村教育的一大亮点,当小班化这一新的教育实践越来越深入教育心灵的深处的时候,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新奇,更多是探索和思考.1、小班化教育永恒的美丽
其实,小班教育是并不神秘,我国古代无论是宫学还是私塾,创办伊始都是以小班形式出现的,往往只有几个人或是十几个人,小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原生态。半部《论语》治天下,溯本清源,孔老夫子就是小班化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小班化教学注重启发式,举一反三,摒弃填鸭式、满堂灌;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强调了小班化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注重知识的传播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小班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原始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小班化教学,而作为当时的新生事物,小班化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力量,这种教育形式成了学校教育的典范,这些教育思想已成为几千年来我国教育的经典而引领着学校教育前进的步伐,折射出小班化教育的永恒的美丽。
2、新课堂背景下,区域教育的发展呼唤小班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教育资源日趋丰富,义务教育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六有工程、校校通、三新一亮等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市的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使我市的教育进入了领跑盐城教育的格局,特别是面广的农村教育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资源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优质和优效,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大班教育,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必将使学校教育走进一个峡谷。如何将这些优质的资源转变成精致的教学效益,是罢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随着生源高峰期的结束,老百姓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小班化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小班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优质精致的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小班化教育,由于班额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额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均衡地得到老师的关怀和辅导,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在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标的实现。小班化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创新,这也给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赋予了新的含义。因此,要求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一种使学生主体意识焕发和个性获得适度解放的教育环境,讲究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大班教学,学生一般只能跟在教师后面,循规蹈矩,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小班化教育,由于教学的空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大班”教育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教师实施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小班化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小班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主动学习”的需要,由此可见,小班化教育是适应新课改,促进教育走出瓶颈的必由之路。
3、小班化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小班化教育从设想走向实践,其过程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因为小班化不只是改变班额,而且是其内在的如教育理念、思想、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学校的管理机制、模式的创新,也不只是教室的设施设备的发展和教室布置的变化,而且是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的一种全新的构建。围绕实施小班化教育,市教育局制定了大丰市小班化评估标准,这个标准是结合了我市教育的现状和要求提出的一个指导性蓝本。虽然具有很强的可操性,但由于小班化教育仍然是实验阶段,同时受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实现这一目标仍然有很大的难度,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二、亲历小班教育,这里风景独好
与其说小班化是一个实践,不如说首先是一个实验,它和所有的教育实验一样,首先都是从形式的改变入手,以量变促质变,进而达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成的小班化模式不能盲目效仿,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潜移默化地发展,以达到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平稳过渡,和谐统一,防止出现好高骛远,走入困境。顺应小班化发展的需要,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的小班化初步实现了初一到初三的滚动发展,围绕如何进一步构建小班文化,提高小班化教育质量、构建小班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学的实践。
1、让温馨走进教室,营造亲情小家
亲情小家是我们对班级小班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我们投入资金为所有班级配备了学具柜,让现有的教学媒体尽可能地用到班级。另一方面,在教室的布置上突出一个“新”,就是要让班级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讲究”,小班教室的布置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情趣,让每堵墙每扇窗都成为一个美的展示,能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教室具有家的情调。
亲情小家,重在培养情同的手足同学感情。我们首先是改变教室的格局来体现一种活泼的班级形式,其一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要求,对课桌的排放适时进行了调整,以满足合作讨论交流和个性化指导的需求,课堂呈现了一定的开放性,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课堂过于封闭的局面,学生不再是个独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为沿着一定的方向解决一定的问题的学习共同体。其二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无差生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突破,用结对的形式开展了“点燃希望,友情帮学”活动。就是每一个学科按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结对或者是分组,形成帮学小组,确定帮学目标和方法,课堂上设置了帮学环节,课外规定了帮学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每一节课的内容或每一天的内容都采用检查式的辅导,这样,学困生得到了帮助,优秀生得到了巩固和锻炼,可以说事半功倍,特别是同学们在帮学中增加了友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让同学在相互协作和启发中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交融,营造了一个充满亲和力的小家氛围。课程拓展,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亲情小家,还要让每一个成员依据自己的特长自由的发展,构建多元发展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把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长处发掘和发挥出来,是我们小班化的一个探索。首先,我们在班级设置了个性展示和成功展台,把同学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展示出来,让他们不断地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拓展课程的发展空间,注重课堂的灵活多样。把学科课程向学生发展的需要延伸,比如,语文课增加了文学学鉴赏,数学课增加趣味数学,英语课增加交际英语,物理课增加实用制作,音乐课,增加了舞蹈和器乐,体育课增加了棋牌,信息课增加了实用编程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特长发挥提供了条件,使得班级学生由单一的知识学习转为能力的培养,从而使班级学生更加多姿多彩,为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打下了基础。
2、打造贴心教育,营造精神乐园。
小班化让班级学生减少了,学生得到的教学资源更多更均衡了,老师和学生的心也贴得更近了,而作为学校教育也必须更加“贴心”。正如成局长所说的那样,小班化推进要从形似走向神似,而神不只是一种机机制,更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文化。为此,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努力偿试构建小班化环境下学校的教育,让学校教育成为一种精神的美餐而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更为温暖的精神关怀。打造贴心的小班化教育,首先是要回归教育本位,用教育引领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我们大力弘扬龙中精神,通过设计校标、创作校歌,展示校史等,让学生感悟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爱我龙中、报效国家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从规范走向优雅学生行为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要在文化的熏陶中,懂得礼仪、合作和互助,具有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校开展了序列话的教育活动,从感恩行动到学生讲坛,从讲自己的成长故事,到让爱在我们心中传递活动,我们都做得有深度和力度,做出了特色,做成了品牌,让同学们在教育中成人,培养了同学们的情操。
贴心教育更在于特色文化的一种支撑和引领。在这方面,我们确定了各年级小班文化特色,初一年级的主题是生态生命,让同学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从而感悟生命的珍贵和美丽;初二年级的主题是生命生活,让同学们反思生命的价值,感受生活的热烈和社会发展,从而感悟生命的内涵,激发同学们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信念。初三年级的主题是生活希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进一步树立信念,燃起青春的风帆。围绕三大主题,各班级根据本班同学的愿望,确定一个主题来作为本班的文化发展方向,从而用文化来引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比如:我校初二(2)班把爱心作为主题,制定了爱心宣言、爱心目标、爱心内容、爱心计划、爱心行动,爱心感悟,从而把爱作为本班同学的共同价值取向来规范班级,凝聚人心,具有很强的文化感染力和感召力,让班级更具有家的色彩。
贴心的教育,更加让学校绽放出生命的火花,从而让校园变成了生命的乐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
3、着眼学生的智慧,构建灵动自由的课堂
做深入的小班化课堂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才是小班化之本。推行小班化,不只是做硬件的投入,文化的构建,更主要的是着力把重点投向课堂,让小班课堂发挥出更高的课堂效益。小班化课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构建灵动的充满人本、人文和人情的课堂才能让小班课堂充满活力和富有智慧。对照何局长对课堂“灵动”的要求,我们首先是把传统的大班课堂和小班课堂进行差别对比分析,然后再对原有的课堂进行改进和创新。传统的大班课堂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受到忽视。由于小班化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设计和教育方式方法的变化,教育变得到位、全面和细致了。而要实现让课堂有“灵气”和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就必须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换一个思路构建的课堂,初步形了2+4课堂框架。即两种组织形式:分组和学案导学。4个学习模块:自学、交流、展示和拓展。⑴首先把学按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一般是4人组或6人组,分组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老师做调整,但要尽量地做到均衡,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⑵把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变成学生的学案,学案要能体教材的知识和能力发展,要给学生探究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指明哪些是独立完成,哪些是合作完成的。学案要能体现出目的、要求和方法。⑶学生自学和交流。自学和交流就是把能让学生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解决,交流是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作探究的根本,从而把学习从单个的个体学习变为群体学习,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好学生的互帮互学,让学生基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启发学生,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从单兵作战到多兵种合作,有效地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发展。⑷展示就是在上面的基础上把学生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所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讲,可以是唱,可以是演,展示是让学生强化所学,也是提升所学,更是学生的互教互学,学生在展示中学习,更在自由的展示中成长,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交往能力,无论是探究还是审美,无论是自信还是勇气,都会在潜移墨化中得到升化。拓展是老师把学生中的精彩部分进行提练和扩展,形成学生的系统性培养学的能力。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
2+4课堂框架从提出到实践,逐步走向推广,从而改变了多数课堂的面貌,也引发了许多精彩的案例,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是我们小班化教育中一个最有深度和力度的举措。
4、自主校本教研,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小班化之路实际是小班化理念的提升之路,也是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之路。作为新生事物,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对它还非常的陌生,我们的理念、思路和方式还远远滞后于它的内在需要,还有许多课题有待探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自主校本教研成了我校小班化发展的一个内在的要求,也是我校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1、滚动培训,让老师认识小班化。我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小班培训,并做到三个一,即每周对教师进行一次小班化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是新农村新教育上的小班化文章和国内外小班的最新成果,每周看一节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并进行评点,每周写一篇小班教学案例,同时,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的办法,让老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加强合作交流,借鉴和学习兄弟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开展的经验,并适时邀请专家来我校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指导,得到专家的引领,使我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更为深入。
2、课题研究,让老师感知小班化。在推进小班化的过程中,老师们会有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如何让这些问题和困惑变成资源?我们的做法是把其中有代表性的方面做成课题来研究,现阶段,我们把课题分成校级课题和市级课题两部分,并采用分步、分级实施的办法,即必须先做完校级课题,才允许参加市级课题的研究,而市级课题必须是校级课题的引伸和拓展,并且课题基本上切入点都很小,很容易做,这样,老师们才能够适应,才有能力做完。近年来,我校完成了十多个校级课题的研究,今年又有五个市级课题结题,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老师们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也提高了老师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小班化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互动教研,让老师走进小班化。自主校本教研,首先是强调理论与课堂实践的融合,我们的做法是,在每周四的业务学习中增加解读自己一周的精采教案的环节,能用理论来解释教学行为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老师用理论指导教学的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多数老师感受到了理论对课改的指导作用,尝到了甜头,使得理论学习成为了自己的一种内在的要求,从而变成一种更加自觉的行为。第二是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作用,在备课中,立足课堂教学设计环节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做专题研讨,并就本校学生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在研讨中不仅解决了教师自身急于解决的实际问题,又使老师的理论水平实现了提升,使得理论不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成为课改的一种动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开设了每周讲坛,让老师讲述自己的小班教育故事或是感悟,较好了调动了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得校本培训成了更加自觉和自主的行为。第三是教师业务能力展示活动,全面提升了老师驾驭小班课堂的能力,我校的教师业务能力包括教学基本功展示,教学能力展示和教学成课展示,特别是教学能力展示要求全员参与,从备课到说课到上课,环环相扣,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促进老师们教学的创新和拓展,涌现了一大批精彩的教学案例,通过评点和小结反思,让老师们不断地成长,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让小班课堂更富有活力,精彩纷呈,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先后有7位老师在市优质课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30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两位老师在盐城市优质资源课评比中分获二、三等奖。从而为小班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展望小班之路,我们只能快速奔跑
小班化给了我们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留给我们一些深深的思考。一方面,农村教育无论从硬件设施、办学规模、生长环境、还是师资配备都和县城学校有一定的差距,这必然会造成小班化发展的差距,而创造一流的大丰初中教育,面广的农村初中自然不能落后,要勇于和县城学校齐头并进,另外,面对生源紧缺的压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自己做强做优才是根本的出路,面对现状,如何把自身的劣势转变为优势,这是一个深刻的课题。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精致化,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境界,新的跨越。而对多数农村学校来说,在各方面条件还没有能和精致接轨的时候,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也做得精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精致的教育不能人为地去夸大它的神秘,我们要用一种独特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学生,确定我们的人才发展方向,来回望我们的学校和学校教育的现状,从而明确学校的未来的走向,然后找到我们的精彩所在,精致所在。说到底精致的教育就是把教育的每一环节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落实到工作中,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教育更精心,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去创造一个个生动多彩的育人情境,精心地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设计每一个教育和教学的细节,精心地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帮助等等,当这一切都成为现实的时候,我觉得教育应该可以说是走向精致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小班化对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是一次不寻常的挑战,小班化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会让我们老师变得轻松,而是需要我们做更大的情感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所以营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才是立校这本,也是小班化教育成为精致教育的途径。
第二篇:小班化教育案例
因材施教,从心出发
一、引言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化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小班化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体验成功。在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达到这个教学的目标就得要求教师建立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散文,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紫藤萝的外形特征,并回忆起十年前的藤萝花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开了缠绕心头的由于手足情、生死谜带来的忧虑与悲伤。因此,文章的内涵极为丰富。我在教学设计时就采用设计“主问题”的形式,在全文中设置一个能一线串珠地贯起全文内容的值得学生深层探究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为什么作者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在分析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把琅琅的读书声还给课堂,“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朗读到位,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充分明确文章的种种美,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案例描述
1、导语: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有傲然挺立于寒霜之中的蜡梅,有飘香于幽谷的君子兰,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女作家宗璞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对比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符合学生好奇心活跃的状况。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简单自然奠定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分析作者为什么喜欢紫藤萝?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教师巡回于课堂中,解决学生碰到的字词方面的拦路虎。3分钟后,朗读声消失,举手者寥寥无几,师启发学生可与同桌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步: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和同住交流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品悟和语言分析,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文章情感;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生(1):作者之所以喜欢紫藤萝,是因为它的色彩太美了,“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还有一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这么美的色彩,作者怎么会不喜欢,连我也都喜欢这一片深深浅浅的紫色了。
师:紫色是非常优雅的色彩,它使老师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生(2):作者之所以喜爱藤萝花,是花开得很茂盛,你看“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开得这样茂盛,肯定是富有生机的,因此作者喜欢。正因为作者喜欢,她才用生动的比喻、拟人把花写得这么可爱。
师:你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交代得很清楚,那你能把作者喜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朗读之后,全班齐读这几句话,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生(3):这紫藤萝花还很有情趣,你看它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朵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多可爱啊。
师:真是独具慧眼,那么作者用“逃逗”一词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把花比作笑容?
生(4):“挑逗”一般形容孩子,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形容紫滕萝花,既写出它的动态美,又富有情趣。把花比作笑容,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又很可爱。
师:写藤萝花的盛开,作者不仅把它比作笑容,还比作什么? 生(5):比作张满了的帆。师:分析得很不错,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五位同学的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表明作者喜爱花的一大原因是——
生齐说:在于花的外形之美。
师:有没有同学想到的内容不只是花的外形之美呢?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为学习知识情感作好铺垫,充分达到巩固评价的目的。】
生(6):我知道作者喜爱花的原因还在于藤萝花带走了压在她心上的焦虑与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手足情指的是兄弟骨肉之情,《三国演义》中刘备就说过“兄弟如手足”,生死谜就是有关对活着和死去的疑问。
生(7):生死谜,手足情指作者写这篇文章之时,她最喜欢的弟弟得病死去,她为此非常伤心,但看到紫藤萝这样茂盛,这样富有生机,这种悲伤就烟消云散了。作者看到这盛开的藤萝花,又想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那时的花是枯萎的,但十年之后却焕发了生机,由此她想到人和花一样,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于是豁然开朗。
师:“豁然开朗”用得很妙,请大家在书上找到这句话,齐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生(8):我认为作者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幸,但要把不幸变为幸运,要化悲痛为力量,咬紧牙关,挺过去。
生(9):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要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而应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生(10):要有信念,相信明天会好起来的。师:讲得很好,这句话跟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异曲同工之妙。师:作者的不幸只是失去了至亲的弟弟吗? 生:不是,她还经历了十年**。师:何以见得?
生(11):十多年前就是指文化大革命,那时候知识分子被打倒了,社会一片黑暗。
3.改文成诗
生作惊讶之状,师以微笑作鼓励,同学完成朗读任务之后,全班同学拿起笔,准备改写。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场。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生(12):藤萝花开紫瀑布,赏花思花又忆花。芳香扑鼻精神爽,焦虑悲痛脑后抛。
生(13):远看藤萝遍地紫,近看藤萝不见枝。香味四溢无穷尽,乐在其中不知疲。宛如一条小船,在生命的长河中飘荡。
生(14):不由得,我停住了脚步。那藤萝,像一条瀑布。不见发端,不见终极。那紫,那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与阳光挑逗。散发着芬芳„„
师:老师为我们班同学的智慧与创造力所折服。看来我们班真是诗人辈出啊。
4.说说我所爱的花
【设计目的:旨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以致用,学会判断,放飞想象,扩展思维。】
师:宗璞钟情于藤萝花,对它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我们同学在生活中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
生(15):我喜欢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喜欢它不畏霜雪的特点。
生(16):我喜欢桃花,都说面如桃花,桃花那么美,所以我爱它。生(17):我喜欢杜鹃花,它虽然普通,但花开时那么热烈,那么红,让我喜欢。
生(18):我也喜欢梅花,因为它意志坚强。如果人有这么坚强地意志,就什么也不用怕了。
师:老师相信你也会像梅花一样具备顽强的毅力。生(19):我喜欢昙花,虽然它一开就谢,但开时的香味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师:犹如流星,刹那间划过天际,但瞬间便是永恒,是吗? 生(20):我喜欢莲花,不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吗?我就喜欢它不受环境影响。
师:这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名句,确实,能做到近墨者而不黑,是难能可贵的。
三、教学反思
本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利于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问题的设计,答题范围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如针对第一环节的问题设计,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从花的外形着眼进行回答,而底蕴深厚,思维深刻的同学就可以从由花得到的感悟之深展开描述,可见,虽是一个看似平凡的问题,却暗含着分层教育的效果,可引领多数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思考;第三个环节的设计更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这与只有几个尖子生在唱主角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本堂课
教师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他们的回答,尽管有些还不很成熟,但只要自圆其说,又有一定的道理的,教师总是予以肯定,并且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提倡答案因多彩而精彩,使得学生在思考、回答时丝毫不受各种干扰,大胆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哪怕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大胆提问,同时也使自己的个性特点得到很好的发挥。
但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本堂课仍然存在以下失误:
1.朗读不够到位,尽管在教学设计时念念不忘要把“琅琅的读书声还于课堂”,但在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以及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限制,朗读并未达到教学设想中的在“反复吟咏中达到准确的传情与悟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情境之中”的理想境界,同时语言品味还不够深入。
2.宗璞的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把笔端触及自己的情感及人生,还从藤萝花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华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这一角度,鼓励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之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本堂课对文章的这一内涵没有丝毫提及,可见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使学生就这方面内容深入探究下去。
四、小班教育要素点评
“小班化”教育不仅是人数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备教材,更要把备课重点放在备学生和教学具的准备上。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尽量实行课后单独辅导,作业面批以及分层作业和测验。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好互动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反馈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确保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交往比大班学生明显增多,每个学生接受教师单独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个学生,营造温馨气氛,让爱充满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生动活泼快乐,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合作中竞争(分组教学是小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合作竞争。另外,还需要营造教学氛围方式:采用“关心,赞赏或激励”的教学用语;运用教学体态语,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传递师爱信息;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教学空间形态。
小班化教育的归宿是使小班学生在思品、文化、身体、心理诸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个性充分发展的、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变压抑为开放、变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充分利用每个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具有独立人格、活生生的学生个体、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情景,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个性。
第三篇:小班化教育模式初探
小班化教育模式初探
一、背景
当教育走入21世纪的生活世界,人们对教育的种种渴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那种五六十人济济一堂的大班教育,磨灭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变得“千人一面”而“以分数论英雄”的重压,使许多孩子变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标志之一,实施“小班化教育”带来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空间增加,人际交流活动增加,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这些必然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相处,真正树立尊重每个学生的教学观念,民主平等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班时空条件,积极营造小班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见的目标
“小班授课”重点的优化课堂教学,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向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和谐共进变化。实现情与知的统一。在教学结构上,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注重教师指导帮助,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交往的局面。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被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变化,坚持乐学十法,鼓励学生多问、多说、多做,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在教学组织上,从学生个体独学向集体共学变化。把小组学习引进课堂,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功能。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应作出相应的变化。笔者尝试了自我教学法,力求产生一定的预见目标:增加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有频度;提高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质量;改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概念界定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小班化教育模式初探”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从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在校初中学生。“自我教育法”是指我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形成的“教师主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本课题研究旨在使我校的办学传统与小班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组织形成。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1、理念依据与基本教育理念
推进初中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与探索,主要的理论依据在于:
(1)教育均等教育。均等是指社会中的任何成员都享有均等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有平等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和平等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2)以人为本。学生是有能动性的、有学习愿望的、有实践能力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内驱力的调动。(3)因材施教育。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在家庭教养、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施行切合实际的教育,使每一个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2、研究思路。
我们将以初中小班化教育的探索为契机,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建立符合初中学生发展需求,适应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初中科学小班化教育模式,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进而为我校的小班化教育提供实际经验。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为准则,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自我教学法的研究方案
众所周知,“多元智能”的理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教授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科学智能;空间形体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处内省智能;自然博物智能;存在智能等。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可能会比较擅长某几项智能,而其他智能相形之下较弱,而传统的教育会造成许多学生因为某方面智能的不足而失去自信,造成了对学习掌握知识的兴趣,对其他智能的开发与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确实,笔者以为“多元智能”的理念恰好融汇了以往教育界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理念。
通读《科学课程标准》可以明显地发现《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用比以往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科学;不同的人在科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回答了科学教育应如何贯彻上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点尝试――自我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开展初中小班化,并积极开展初中小班化的教育研究,在此过程中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里尝试了以下流程:收集资料→学生备课→师生探讨→学生上课→师生评课五个环节。这就是自我教学法。
在过去小班化教育的两年中,作为一名小班教师的我感到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行为的监督者,转化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在“小班化教育”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虽然有些问题暂时还得不到圆满地解决,但我相信,在所有关心“小班化教育”,并愿意为此而付出心血的人们的努力下,这些会迎刃而解。愿我们的“小班化教育”一路走好。
第四篇:浅析卧龙小班化教育
浅析卧龙小班化教育
甘肃省庄浪县卧龙学区 余世国
一、小班化教育的定义
小班化教育是指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班级学生规模在30人以下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小课堂,大收益”。
二、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卧龙乡位于庄浪县西部,地形属黄土高塬丘岭沟壑区,乡级中心小学1所,村级学校15所。而正是这15所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许多小学生存在着“不善于袒露自己,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与人合作”等现象,胆小怕事、不够自信,造成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能力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已初见成效,人口的出生率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城镇学校大量流动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卧龙乡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造成60%的农村小学全部出现了全校在校生不足50人,每班不足10人的小班,最小的班级仅为2人,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量明显提高;再次,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条件;第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期待孩子接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小班教学。”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实施小班化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改变山里娃胆怯、怕人的封闭心理,让农村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三、卧龙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进程
初始阶段:2010年以来,随着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部分学校的个别班级学生不足10人,对这些班级的授课方式和作业的批改已做了变革。“五个一”的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每个课堂中,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小班化教育”。
第二阶段:2014年7月,教育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新课题,在全县各学区确定试点学校,我学区张山小学被确定试点学校,为此,在学区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大会,号召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小班化的一些知识,让“小班化”这个概念进入每个教师的思想中, 小班化教育从无声到有声,开始注重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内涵研究。
第三阶段:庄浪县2014年11月19日义务教育阶段质量 研讨会之后, 小班化教育在我学区张山小学正式实施。
四、小班化教育实施的自然条件
1.自然小班化。卧龙农村小学的小班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和人口流动形成的,所以,卧龙农村小学的小班化,呈现自然小班化,这样一来,我们不需要分班,再不需要大量的硬件投资和加强师资力量等,这是小班化教育新的发展机遇。
2.充足的硬件设施。近几年,我县紧紧抓住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机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了卧龙的办学条件。截止目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达到4.74平方米,并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小学生均图书达到了15.2册,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达标率均达到100%,大部分农村小学接通网络。
3.年轻的师资队伍。近几年,卧龙分配来各项目人员,加大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配备力度,卧龙各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教师平均年龄34岁,年轻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和最大优势。
4.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借教育局“课改推进年”和“课改提升年”之东风,卧龙学区又借鉴河南永伟学校和临近县及县内兄弟学校先进教学经验,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五个一”的目标教学法。
5.充足的教学资源。香港苗莆行动赠送的图书,音乐器材,“普九”验收时配发的图书、自然科学仪器、美术教具,爱心人 士捐赠的图书,担当行动捐赠的图书角等,充足的资源为小班化教育做后盾。
如此等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能做最好的自己!
五、“五个一”的小班化教育课堂
卧龙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追求的是“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在家门口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小班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卧龙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围绕“五个一”目标教学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班化教育中“五个一”的目标教学法是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实施课堂教学,以教师制定的学习提示为引领指导学生学习,以学生的多感官(听、读、说、写、做)多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为方法进行学习,以课堂练习为手段检测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矫正深化、达成目标五个阶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应用。
在小班化教学中,针对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核心,以字词句篇为主要内容,以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为重点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针对每个目标的完成,采用“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的目标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为:①教师用简短、新颖、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听一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③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课时内容设计好学习指导,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读一读读文章及相关语句,做好批注或相关问题解答,完成自主学习。④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集体研讨、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说一说感受、体会,交流学习成果。古代有句名言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有行,必有我师焉”,“说一说”这一环节在小班化教学中极为重要,为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⑤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针对课堂中存在的焦点问题或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总结。孔子有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⑥。当堂检测。在第一课时,写一写重点字词及句子的书写应用;第二课时写一写感受、体会,例文等拓展训练,教师对每个学生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解决。⑦布臵作业。小班化教学中,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必做题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学习巩固基本知识,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类学生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与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要求,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自己落实双基要求,点拨B类学生发挥活潜能,进行练习,帮助C类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有机会对每个孩子面对面进行引导评价,学习任务当堂就能完成。
在小班化教学中,针对数学学科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特点,采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为:首先导入。教师用简短、新颖、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其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第三,“看一看”。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好自学指导,根据例题中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循序渐进的考查题目让学生自学,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例题,边看边思考边勾画边演算。要通过口述或小黑板的方式展示让学生明确,完成自主学习。第四,“说一说”。学生把自学提示中设计的问题的学习效果,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集体研讨、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交流,归纳总结。林格伦有句名言“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而告终”。第五,“做一做”。让学生做课后“做一做”中的练习题,并让部分学生板演,让每一位学生亲自感受、体验,教师随 时指导检查学生做的情况。第六,“议一议”。是对板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改正、纠错,说出做题的思路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小班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七,“练一练”为当堂训练,个别指导,一般设计课后练习题、拓展题或检测题,低年级完成当堂作业,检测教学效果。第八,布臵作业,作业量适中,要有梯度,教师面批面改,遇到问题及时当面解决。
在小班化教学中,针对其他学科可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按照目标教学法进行五官体验教学和动手操作教学: 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和说一说等,调动学生的五官来体验,从而产生欲望,培养经验。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体验更多的喜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六、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的追求
在小班化条件下,教师奉行“机会均等”、“阳光普照”、“不让一个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一倍关爱”的观念。小班化教学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融为一体的过程,也是一个课内课外充分互动,形成合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有平等参与各种教学 活动和平等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原国家教委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以教育均等观为基础,赋予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发展权利。小班化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为他们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目标的实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追求“以人为本”,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在现代质量观基础上的小班化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等终生发展能力。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充分性与主体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是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小班化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益,教师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师生观要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的设计不仅要备教材,更要把备课重点放在备学生和教学具的准备上。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作业力求面批以及分层作业和测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注意运用互动教学策略、合作策略、反馈教学策略,确保每个 学生接受教师单独辅导的机会。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选择,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和张扬。
总之,小班化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关注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的基础上,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教育为了学生一切。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思想都应以学生为本。让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润入学生行为,这是素质教育的行为准则。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只有使所有学生充分主体性参与,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兴奋感、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更充分地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追求的最终目标。
七、小班化教育的困惑
小班化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每个学生都应得到应有的发展。只评价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智慧是多元的,学生的发展也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应随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小班化教育更重视教育的个性化,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教育关注,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小班化教育已经成 9 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小班,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同时改变课桌原来的排列,学生每四至五人的小课桌围在一起。由于是小班额,教室内便有了五、六个学习小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总有个别学生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不肯自己动脑筋,但凡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去找组里的好学生询问。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也不利于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组员的学习能力不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有时有限的小组合作时间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中、差生只能当听众、当陪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在奖、罚制度上为了当优胜组,他们会耍一些小聪明,失去比赛的意义。同时座位的编排也给那些爱说话、爱做小动作的学生提供了方便。课堂上只要是小组讨论,学生个个嘴巴都在动,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但仔细观察,有的学生趁机还做其它的事,根本没有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那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这些是我在小班化教学遇到的困惑,望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第五篇:小班化教育感受
小班化教育感受
转眼间,小班化教育在我校实施已将近3年了,这短短三年中小班化教育使我校这颗幼小的“成功”种子茁壮长成为硕果累累的“成功”大树!。
虽然我接触小班化教育不过才2年,但是我对小班化教育的感受特别多,特别深。记得以前的课堂教育都是以教师“唯我独尊”式为主。一节课至始至终都是教师在那滔滔不绝的讲,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们都像和尚一样坐在那侧耳倾听着老师讲课,有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听懂,但那些能力薄弱的学生压根就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下了课他们又不去问老师,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渐渐滑退、各方面能力会逐渐降低。但自从小班化教育实施以后,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使教室不再是黑板白墙的简单组合,形式多样的主题黑板、墙壁四周的贴纸使原本严肃的教室充满了温馨„„小班化教育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并且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再由组长的带领下,与组员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方式展示成果。展示完后,然后由学生提出质疑,展示的同学在进行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样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能培养出学生团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优等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条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群体的教育和影响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的来说,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中,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
衷心希望我校的小班化教育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