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标学习讲义(模块二)

时间:2019-05-13 02:0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标学习讲义(模块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标学习讲义(模块二)》。

第一篇:语文课标学习讲义(模块二)

语文课标学习讲义

模块二 关于“阅读”的目标、教学及评价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

专题一: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课程标准中确定关于阅读的目标和内容遵循了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课程标准对阅读目标的确定,吸纳了现代阅读理念,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应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那就是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成为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同时又是承担着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语文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语文课程注重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联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围着学生转,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我们特别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受、体验,特别是有个人色彩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对话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教师是权威,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是接受者、聆听者,现在教师要处于跟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是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平等地对话。同时,教师还要承担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引领和促进的责任。

2.阅读目标中应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阅读目标不仅仅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还要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对学生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诉求。这是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课程标准更强化了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对学生,特别是少年儿童精神成长的影响作用,它具有涵养化育的功能。学生阅读活动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学生喜欢读什么,不喜欢读什么,决定着自己的文化选择。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是整合在一起的,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起着引领的作用。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某省举办的一次教学活动。一位老师教学课文《在大海中永生》。那篇课文写邓小平同志去世以后,他的亲人和部下、战友为他送行,把骨灰洒向大海。课文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鲜花的花瓣,拌着骨灰洒向大海。教材里面那个“拌”字是个动词,拌和着骨灰洒向大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情感投入了,他举手发言。他说这个“拌”字不对,应该改成陪伴的“伴”,鲜花有幸陪伴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洒向大海。这一字之改体现出这个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了,把自己的价值判断放进去了。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因素。

3.阅读是过程,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

第三个原则就是要重视阅读的过程和阅读方法。传统的课程与新课程对课程的理解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我们过去理解的课程,打一个比喻的话,就好像看运动员在操场上比赛。观看刘翔跑世界田径锦标赛,我们关注的是最后的成绩,至于比赛、训练的过程,我们是很少关注的。新课程就是关注“运动员在跑道上跑”的过程。这反映出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现在的课程标准在定义语文课程性质时加了一句话,“语文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能在阅读实践中进行。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重视知识在阅读中的实际运用。课标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应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能把知识作为“知识点”和学习的终结目标去学习,而要为了运用去学习。语文课程里面的相关知识,几乎不是在语言学的范围之内进行讨论的,而是在语用学里面讨论的。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语言运用,是如何把它转化为阅读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环境里,就是在一定的语境里理解词句。这个语言环境就会让学生联系过去的积累、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上下文去猜想。例如,某版本教科书有一篇课文《春笋》,里面有这样一个句子,“一声惊雷唤醒了春笋”。这是一个拟人化的写法。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有个学生对“唤醒”这个动词的感情总是很平淡。后来老师就启发那个学生,说你早晨在睡梦中,妈妈叫你起床,要上学了,妈妈叫你是非常亲切的,她怎么唤醒你呢?这个学生的经验被调动起来了,他再念的时候,“唤醒”就读得慢了,加重了。这就是把一种情感传达出来了。在具体的语境里,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后,学生对词语就理解得深透了。

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对话的有效途径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对话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的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切磋和探讨。阅读教学的对话涉及四对关系。

1.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借助文本和学生展开积极的对话,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然后老师和学生之间把自己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所得到的一些感想、体验进行交流,这就是一种对话。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个就是平等的交流,就是老师和学生都是读者,学生是读者的一部分,老师是读者的一部分,读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第二个就是在对话中,老师是首席的对话者。为什么这么提呢?因为老师的阅读先于学生,而且老师的阅历,老师的知识积累,应该说比学生要好一些,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障碍,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把自己得到的感想、体验和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是一个首席。

要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设计好一个非常有效的对话的情境,在这个对话的情境中间展开师生的对话。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我们如何理解作者所流露出来的花语,花透露出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在这样一种情景中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文本,去感悟花语的含义,这个对话就展开得非常顺畅。第二,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得体会,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在教学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有时候老师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得对,老师觉得很高兴,就请学生继续说下去,有时候学生说错了,或者说的跟老师原来预设的不一样,老师就马上制止学生,不让他说下去。这种态度我觉得是不对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与老师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耐心地听学生讲完,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体会学生话中的意思,这样的氛围会更好,效果也会更好。所以,要搞好对话,老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来探讨。第三,老师要创设一种很好的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和谐的,老师很和谐、很委婉、很亲切地跟学生在一起交流,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就会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往往被很多老师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伴之间的互助有时候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最有生命活力的过程。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激励、相互分享等活动最能激发他们思想的火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进行争辩。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创造学生相互之间平等对话的和谐范围。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老师们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是小组探讨。但是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设计好话题,然后尽可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中,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互相促进,互相鼓励。这样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氛围,能使学生之间的对话进行得更有效。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归根结底,阅读教学要落实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文本的表达之中,进入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融通。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甘于寂寞”,要有一种意识,就是要把时间、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亲近文本,老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去圈去批去画。一位老师在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做批画。教师让学生围绕着“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的话题,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在课文旁边做批注。实践证明,学生们通过阅读完全能够从文本中、从关键词句中,感受到小夜莺的勇敢、机智和爱国品格。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师也认识到千万不要小看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甘于寂寞”,但“甘于寂寞”不等于完全的袖手旁观,完全的不闻不问。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也需要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借助文本的词句、借助文本精彩的段落来进行。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文章的重要的词句来理解,达到理解文本和文本对话的目的。

初读课文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初读课文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为文本是先于阅读而存在的一种凝固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辨认这些文字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阶段,必须要设法激活文本的全部话语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说、写、画、演、做等形式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4.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教科书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设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一篇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而不放在那儿,一篇文章为什么这样改,单元的组合、课文之间的联系、文章的导读提示,课后练习的编写等,这些无不渗透着教科书编者的思想。一篇文章在没有进入教学之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作品,一旦选入教科书,它就会增加了教学价值。教科书的编者在选了这篇文章时更重视的是它的教学价值。教科书编选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前后课文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把课文的范例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与文本对话实际上就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实现和作者的心与心的交流。刚开始引导学生做这件事的时候,教师要有更多耐心,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学会关注单元主题、前后课文的联系、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因素,切实地与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不断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

对话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阅读过程是“三颗心一起跳动”。所谓“三颗心”,一个是文本作者那一颗心,因为文学作品也好,一般的文章也好,都有作者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感情的显现。再一个是教师的一颗心,教师为了教学需要钻研文本,他也有一个跟文本对话的过程。最后是学生的一颗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的对话过程。阅读过程的最好境界,就是文本作者和我们师生的“三颗心一起跳动”。西方有一句名言:阅读是什么呢,阅读是在你中发现我。这个你可以是教科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习共同体里面的其他的同学。

专题三: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综合性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这些都是新增加的内容。看来,新课标对教师学会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打通听说读写联系的障碍、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质量有很高的期待。

1.感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要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隔离开来。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我们首先要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中的感受能力是以感性作为基础的,所以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我们一般感性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面对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如此。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在文章解读活动中,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

2.理性分析也离不开感性

在阅读中,综合能力体现在哪里呢?经过十年课改,我们都说对文本要整体感知,其实就是强调阅读能力的基础是对文本的感受能力,所以,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阅读教学中要突出感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受到国外一些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重视理性,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课,导致了阅读教学人文资源的严重流失。这种完全逻辑化、理性的思维方式,往往揭示人与对象、事物的一种确定性的联系,而语文课,特别是文本对话课,它展现的是人与事物的多种联系,因此,感性非常重要。课程标准的目标提出要体验情感,要感受形象,要触摸语言,就是强调感受,要感性地贴近课文,贴近文本。这里有一个例子,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曾经和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一段话:“我的作品本来是一头小猪,身上可能有泥巴,可能还有猪粪,但是它是活蹦乱跳的,它是活的。到了你们的课堂里以后,你们就告诉同学们,这是猪大腿,这是猪头,这是猪尾巴。这样,我的这头小猪就死掉了,就没有生命了。”这段话说出了我们语文教学最致命的问题,我们把阅读课文当成没有生命活动的解剖过程。阅读教学不是解剖文本,感性是一切理解和探究的基础。

3.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现阅读能力的综合性

那么,阅读中要不要理性的活动?要的。理性的思维肯定是有的,要抽象,要逻辑推演,要概括,要归纳。但问题是当我们进行归纳概括的时候,因为纯粹的理性分析,我们把有血有肉的感性的东西丢在一边了。就像刚才说的,把活生生的小猪分析成猪大腿、猪头、猪尾巴。这在学术界有一个说法,叫知性的分析方法。知性的分析方法就是追求简单的概念,追求片面的局部的规定性。这是一种脱离感性的抽象,被一些人称为“稀薄的抽象”。这个思潮在我国过去长期流行。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套路:先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然后逐段逐段地分析,最后归纳出中心思想。这就是我们词、句、段、篇的线性分析套路,这种套路脱离了感性,所以理性的分析也不能离开感性。如果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感性和理性要统一起来,这就体现了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我们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它。《庄子》里面有个典故,叫“庖丁解牛”。为什么那个庖丁解牛就像舞蹈、像艺术,因为他掌握了规律,他首先是认识整体的牛,他说自己是目无全牛,但是首先是目有全牛,从目有全牛,再到目无全牛,才能游刃有余。对于文章的阅读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绝对不是各个部分的拼凑组装,它是有生命的。还有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讲《孔乙己》那篇文章时,老师讲到了这样几个字。一个是孔乙己第一次进酒店的时候,他是“排”出九文大钱,后来进店时是“摸”出四文大钱。老师就讲,为什么用“排”字,为什么用“摸”字,这里就一定离不开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他的遭遇。如果脱离对这个人整体感知,孤立地讲这几个字显然就不行。这位老师还关注到前面孔乙己用的是“大钱”,如“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大钱”,而后面的掌柜说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那个“大”字他不用了。为什么?因为不同的人身份不一样,对钱的感受不一样。这样一来,就使得对字词的抽象分析变成形象的整体的感知了。这几个点抓住了以后,对整个小说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也就到位了。这就是说,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确是一种生命的交流,一定要有整体感,不要把它变成枯燥乏味的,像对尸体解剖一样的操作。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梁启超先生当年就对他的子女讲他读文章的感受,提出“三步读书法”。第一步叫“鸟瞰”,鸟瞰就是整体看。第二步叫“解剖”,解剖这个词用得不是很恰当,用我们的话来说叫透视,因为透视不影响整体。第三步又回到整体,他叫“会通”。当你对各个部分研究以后,各个部分怎么组成整体的,形成整体以后,它给人的感受,给人的领悟会更丰富。我们要改变那种枯燥乏味的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模式,要处理好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4.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应该统一

阅读能力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不能把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分割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里都强调了创造性阅读,因为阅读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创造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探索、质疑、探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对这方面的评价,是符合阅读的价值和自身规律的。不过,课标指出创造性阅读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即与理解性阅读统一起来,两者不是对立或取代的关系。作为基础教育,既要确信阅读作为一种体验,各人的感受和结论不会完全相同;同时又要承认教材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有相对确定的理解,那种离开了文本的规定性,“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倾向,也是要不得的,应该防止。

比较好的境界是什么呢?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就体现了阅读能力综合性,像一幅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画,一旦它成为艺术品以后,就不会对线条和色彩做机械分析了,它有生命了。对阅读能力的理解有了这么一个指导思想以后,老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地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综合和分析的关系了。

专题四:

怎样理解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这里所说的关于文章的一般阅读,就是阅读各类文章时一些共通的基本要求。有一部分阅读目标是跨越各种文体的,既跨越实用性文体,也跨越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提出了关于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二、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

三、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四学段)。这些目标要求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情感方面的思想内容,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还有就是文章的表达方面的要求,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些是课标中所提出来的一般性阅读目标。在解读一般性阅读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文章的前提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

这些目标表述中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要求阅读行为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感知”。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感知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对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总和的反映,它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首先具有直观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如我们初见一个陌生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产生的,肯定是直观得来的整体印象、综合印象,不会得之于对他的面部五官等作个别的具体的分析。在感知基础上进入的理解,虽然更多是一种理性思考,但它始终伴随着对文本的具体感受,伴随着与文本情感相交织、相应和的情感活动,所以,理解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而且往往是个人化的。

对于整体感,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真正能够踏实下来专心地和文本对话。但是在我们教学中,在课堂上很短的时间内,如果老师拿不出时间达不到这样一个目的,有两种比较好的方式。一种是让学生在家预习,写一下预习的心得,把自己在第一次阅读中比较感兴趣的、比较喜欢的、比较关注的、不能理解的,或者对作者持批判态度的地方,可以画出来,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课堂上专门辟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去圈点批画。学生有了整体感知之后,老师要组织课堂交流与共享。

2.“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学段提出“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就是建立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的,它并不需要像过去流行的对文章进行分段解剖、逐层归纳,再概括一个中心思想的思路,不追求抽象的理性结论。这一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学生心志充分投入的过程,是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须臾不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常常不是关于文章的抽象结论,而是对文章的总体印象,包括文章的主体事件、形象、情感、基调等,以及对文章某一方面的特别感受和体验,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求能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的充满着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境来实现。须知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决不是抽象的判断可以概括穷尽的,其中始终伴随着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过去与这一条要求相对应的提法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现改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两者的区别:一是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而且“言传”出来,“体会”更多地伴随着感性的把握,表现形式也较自由;二是概括注重阅读的结果,体会更注重阅读的过程;三是概括往往强调规范、统一,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体会则强调自主性,鼓励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而且“思想感情”的外延比“中心思想”大得多,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阐释。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顺其自然地先从整体去把握课文。从整体出发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对课文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过分地肢解了这个课文。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执著地追求对语、词、句的理解,对于句子的分析,对于篇章的逻辑结构的分析,这样的分析脱离了文本的实际,最后得出一个抽象的结论给学生。这就是忽略了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所以,这次课程标准就特别提出了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中,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得到的肯定不是老师所给的关于课文的一些抽象的结论,而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课文的一个总体的印象,如关于主体事件、课文的形象、课文的情感基调等,以及对课文的一些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虽然我们强调整体感知,强调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整体感知和具体分析并不矛盾。在阅读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先从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在需要的时候,也是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的分析。

老师们也不要误解,不要以为语文课程反对概括。实际上概括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对一篇课文,要有一个基本把握,要言传,要表达自己的基本理解,可以用一个词语,用一个句子把它概括出来。我们反对把概括当成抽象的结论,让学生离开文本的生动活泼的内容和感情去记住它。有的老师,特别是高年段的老师,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他会要求学生在每一段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的意思,然后师生一起来讨论,一起来修正。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这是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基础。

当前,语文界有这样一些观点,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生、吴中华教授在一系列文章中突出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是教课文还是教阅读。这个问题在老师的观念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老师纷纷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现在很多阅读教学是老师跟着课文内容走,他的思维被作者牵住,他的教学设计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肯定是需要的。但有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有的课文可能就不容易。在这方面,我们的共识是:第一,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第二,内容是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内容是不能丢弃的,还需要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第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要更加关注文章的表达。

3.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第三学段提出“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还有第四学段“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里所说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表达方式”,不是拿相关的课文知识点作为起点,也不是最终归结为一些程式化的抽象表述,而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感受、思考、揣摩,对课文表达上的特殊性、与课文内容的有机联系获得自己的认识。

“理清思路,分析内容,推敲词句”,是指对课文在整体上有了印象,对内容有了基本把握后,进行比较理性的分析,但这种理性分析还是离不开学生对课文的具体感受和体验的。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些要求,都是强调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质疑、合作、探究,是把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引向深入的标志,最后得以在群体阅读的条件下,师生相互促进,共享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水平。

4.关于阅读中实现质疑、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在第三学段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第四学段提出“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些要求是在个性化的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质疑、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这个途径,教师把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引向深入,最后在群体合作的条件下,师生共享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水平。有一个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课例,讲的是季羡林老先生去德国访问回来写的一篇文章:德国人家家阳台上都有花,花是放在沿街的阳台上,让路人看而不是自己欣赏。这篇文章就涉及了民族文化的特点,这跟中国人的习惯不一样。学生们学这篇文章以后,或者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让学生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把同学提出的关于词语的问题、句子的问题、内容的问题、表达的问题,都罗列在黑板上,然后针对某些问题通过共同合作进行探究。有些问题解决了,就把它擦去。最后留下两三个难度比较大,涉及对这个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的问题,留给学生共同探索解决。这个做法很好。学生在读完之后,在学习过程之后,又生成了新的问题,然后老师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去提问题,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正是有价值的教学问题。

专题五:古诗文阅读教学有哪些问题和对策

有的地区把古诗词和文言文合在一起,统称古诗文,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古诗词的目标和文言文的目标是分开提出的。这就告诉我们,古诗词的教学和文言文的教学,它们的目标、手段、方法的区别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古诗词,西方有一句名言说,“诗歌是不可以翻译的”;而文言文的教学,大量的时间要花在扫除文字障碍,就是阅读、翻译、理解上。这两者各有各的特点。

1.古诗文阅读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古诗文阅读的目的。在我看来古诗文教学的目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学习古诗文最主要的目的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积累。一个是语言的积累。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语汇现在还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积累这些语汇对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因此要积累语言。除此之外,我们觉得还应该有一种文化的积累。比如说,古诗文中有很多名言名句、格言警句、成语故事等,还有很多鲜活的人物、动人的故事,这些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素养,都是有用的。因此,学好古诗文对语言积累和文化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学生读文言文古诗文为什么觉得难,就是缺少一种语感,缺少一种交流的氛围。要培养这种语感,就必须多读、多背、多积累,在读的过程中逐步地培养这种语感。当文言文的语感有了以后,解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反过来,如果缺乏文言文的语感,就是实词、虚词记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第三,提高欣赏品位。在我们古代的作品中有很多优秀的精华的东西。我们在小学学了一些,到了初中再学一些,这样不断地积累、不断地阅读,从这些经典作品中获取各方面的营养,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要加强古诗文的诵读和背诵

第一,要重视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就是要读。现在文言文的课堂学生读得很少,连老师的范读也很少,放一遍录音,听听名家的朗读,大家觉得很振奋,接下来看实词、虚词、注释。这样,文言文的味道就没有了。我们认为文言文教学,首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带着学生读,反复地读,读熟了,熟能生巧。

第二,要背诵。文言的名篇、古诗词的名篇都应该背诵,背下来了才是自己的积累。如果不积累、不背诵的话,过一段时间就忘掉了。我们的学生们现在正好是背诵的时候,趁这个最好的年龄段多背一些东西,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对自己人格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还是工作的发展都是有意义的。当然,背诵要建立在理解、感知、体验的基础之上,背诵要有情感。现在很多学生背诵古诗,或背一篇古文,就这么读一遍,毫无情感地读一遍,这样是不行的。将古诗文应该记在心里,在诵读、背诵的时候,应该是从你心里流出来的,这个时候这些名著才能成为你的东西。如果只是机械地识记,过一段时间就又忘掉了。所以,在背诵的时候要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关于背诵,很多人都认为要死记硬背。当然,我们主张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以后,古诗文的内容在头脑里面“活”了起来,这个时候的背诵是积极的,是能够记得住的。而且一个人记忆力比较好的年龄阶段,就是小学到初中的阶段,背诵的能力最强,到了高中这方面的能力就要衰退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一定的死记硬背也是应该的。为什么呢?因为一篇文言文从内容到形式,要让初中生全部吃透,彻底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他只能实现一部分目标,全部目标的实现需要留在以后,慢慢地像牛消化的过程一样,不断地反刍吸收营养。所以,要反对死记硬背,但是也不能要求完全理解以后再背诵。这使我想到过去的私塾教育,那时候的小孩儿读的、背的那些东西很多是不理解的,但是老师逼着你背,背不出来还要打手心,很多人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当他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那些东西就起作用了。我们好多名家,包括很多数学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苏步青先生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他说,他的文学功底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叫他背《孟子》。那个时候他对孟子的理论没有多少了解,但是他说背《孟子》比请一个数学教师教他数学还重要。所以,首先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背诵。如在背诗词的时候,头脑里一幅一幅的画面就显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就感觉到很开心,对有些东西理解不了,就要硬着头皮去背,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第三,要用。要在运用中不断地加强积累。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每天背一首诗,到了中学之后每周背一首诗,背了很多很多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敢叫他发言,他一发言就是那些诗词,老师不能判定是对还是错。当然这个老师的做法有点问题,但是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积累多了以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交流。还有一个学生,上初一的时候,写周记用骈体文写。当时老师不相信,说你这是抄的吧。他走到黑板前,当堂就用骈体文写了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现在这个孩子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对待生活的态度等各方面,都比同龄人要好很多。

3.把文言文难易度定在“浅易”

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难易度。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浅易的文言文。对“浅易”怎么理解呢?第一,就是文字的障碍比较少,学生基本上能够读得懂,有不懂的借助工具书可以看懂。第二,篇幅相对短一些,结构不那么复杂,学生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能够看完。第三,就是典故比较少,学生不需要借助大量的丰富的文化积累来读懂这些文章。当然也要有适当的典故,可以让学生积累,但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四,内容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在初中教材选的那些古诗文都是比较浅易的。

4.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我们在教学时,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文”和“言”的关系。教学一篇文言文,首先得把它作为一篇文章来读,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描写了几个人物,诉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文字障碍,如实词、虚词和句式,这时候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障碍,解决障碍的目的是要读好这篇文章。现在我们的教学是反过来的,本末倒置:教学文言文,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多少实词、多少虚词,然后是句式,哪几个句子是要翻译的。当然,对内容的理解要注意一个度。比如《桃花源记》,知道它描绘了一个平等的、安宁的美好社会,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三峡》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四时的美景,《爱莲说》歌颂了莲花像君子一样的高尚的品格。这些就是所谓的“文”,教的时候点到为止,不要做过深的追究。有一位老师教学《曹刿论战》,问学生一个问题: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还可以回答。他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基本因素有哪些?这第二个问题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和认识的水平。所谓的“言”,就是文言基础知识。读文章不等于说不要解决文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还是要的,实词还是要讲的,一词多义还是要讲的,虚词还是要讲的,翻译还是必需的,但是不是为讲实词而讲实词,不是为讲翻译而讲翻译的,而是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讲的过程中,在运用的过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读第二篇再遇到它的时候再来理解,这样循环往复,这些知识就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巩固,举一反三,那就成了他们的东西了。在读的过程中语感也就出来了,学生也爱读文言文了。现在学生为什么不爱读文言文?问题在于老师的引导,你一讲实词、虚词,学生就怕了,一怕他就不想读了。

目前,总体上讲,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重言而轻文的倾向,不把文言文当作文章讲,直接就去翻译。我们看到有些学生的课本,其他课文的笔记记得很少,唯有文言文的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老师的讲解,老师的翻译,全都写在上面,并用这样的方法对付考试。课程标准要求到一定的时候对文言知识进行适当的梳理。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学习实词、虚词、句式,是为了解决阅读的障碍,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如一年甚至是初中阶段结束之前,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些文言文知识进行整理,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既是对三年的文言文学习的文言文知识方面的整理、巩固、提高,同时也可以为中考做准备。我们反对为知识而知识,但是到一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梳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这种梳理是一种归纳,而不是演绎。要等到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之后再来归纳,使学生弄清楚实词一条线,虚词一条线,句式一条线。这样一种归纳,就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现在,很多老师是演绎,是从原理、规律出发去阅读。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老师编写了大量的文言文的语言练习,实词一条线,虚词一条线,句式一条线,不认真地引导学生读文章,或者课上的文章都没认真教,就直奔语言而去,或者课上的文章是认真教了,但是课外不引导学生自己找一些相关的比较浅易的文言文来阅读,只靠那几篇课文,要培养语感是很难的。不读文章,只让学生做练习,甚至有的是完全模仿高考的题型来做,这是本末倒置的。这样做,时间花了很多,但倒了学生的胃口,觉得文言文毫无趣味,不可能积累文言语感,更谈不到文化积累了。

专题六:为什么文学阅读要重视体验、感悟和品味

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关于文学阅读的教学没有专门提出具体建议,但其基本要求与整体的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即“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在“评价建议”中,文学阅读的评价在表述上则具体得多,不仅在总体上提出了评价的重点,即“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还在修订时把各个学段评价的侧重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即“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评价要求是“大体感受”,评价的依凭则是与儿童心智水平相适合的朗读和想象;第二学段则进了一步,评价的要求是“具体感受”,评价的依凭是重点细读;第三、第四学段是通过学生自己的“领悟”和“体验”来考查,对阅读中思维水平的要求更高了。不管是哪个学段,文学阅读的评价重点都落在形象(包括情境)、情感、语言(包括节奏、韵味)几个要素上面。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课程标准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在现行的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很高,大家在教学中也很重视。但是,我们如何理解文学阅读的目标,为什么课标在文学作品阅读上特别强调要重视体验、感悟和品味,这是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的。

1.文学作品阅读要鼓励个性化

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学作品阅读有很明确的要求。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阅读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就是“体验”、“领悟”和“品味”。这三个关键词也是对前三个学段阅读的总结,是阅读教学一以贯之的一个导向。那么为什么强调这三个关键词呢?从总体上说,它揭示了学生依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文学作品进行内化,这三个词就是一个内化过程。内化就是真正地吸收,让作品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的心灵活动完全融为一体。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叫“让三颗心一起跳动”。第一颗心是作品、作者的心在跳动;第二颗心就是老师的心,因为教文学作品,老师先要感动;第三颗心是学生的心,让学生也感动起来。让三颗心一起跳动,是我们追求内化的一个过程,是与作者、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这个要求并不是很高,它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必须具有的基础。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文学作品真的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积累不一样,个人的经验不一样,个人的性格特征不一样,关注的角度和深浅也就不一样。所以要特别重视、尊重学生对作品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反应。这是最打动他们的地方,他们会对这些地方发表一些有个性的见解,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最好不要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说,它的不确定性相对多一些,特别是对比实用性文章,它就更多一些。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面,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学作品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然这话讲得极端了一点,它的含义是不要过于追求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和感受。

2.关于体验

课标对体验是十分重视的,这一关键词前后出现过多次。之所以重视体验,较多是从文学作品的生动情境和感性形象出发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投入与阅读者的情感活动联系紧密,反对完全抽象地对待文学作品。体验要求亲身经历,在阅读中只能是我们常说的“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强调感性是阅读的基础。但过去的语文课程只关注概括而不重体验,体验就是把心放进去,把情感放进去。当教学过程变成知识结构过程的时候,就往往排除了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只有概括只有抽象思维而没有情感没有形象思维,这样的教育离开儿童的精神世界,离开儿童的精神发育,是干瘪的东西。

现在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很多老师往往比较注重人物形象分析,如分析孔乙己,孔乙己个是什么人,用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为他下一个定义就完了,然后用几句话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其实这不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而是在传授一种很僵硬的死的知识。比如讲《故乡》这篇文章,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闰土和我见面的时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到老爷。”这段话,有的老师处理得很简单:表明了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一句话就简单结束了。但是你让学生体会一下,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的神色是怎样的,为什么欢喜,为什么凄凉?这可以让学生去体验,然后还有个细节,动着嘴唇想说话,但是最终没有说话,那么他想说什么话呢,最终为什么不说话了呢?这是作者为读者的想象留下的空间。老师教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去想象他想说什么话。到最后终于恭敬起来了,这里用“终于”,表现的是他有一个思想过程,思想在斗争,有心理活动。最后分明地叫到老爷,这是他斗争的结果。如果让学生体验这个过程,学生就把握住了人物的情感。这就比抽象地概括要有血有肉得多。

3.关于感悟

这里涉及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感悟。我们要领悟“感悟”这个概念的含义,领悟就是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所以,领悟不纯粹是感性的东西,领悟相当于理解。感性要上升到理性的把握,对内涵的把握,从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情境里要获得理性的启示,获得真善美的陶冶。领悟的程度是有深有浅的。对初中生来说,这个领悟还是初步的。初中生处在这样的心理发展阶段,他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还不是非常强,还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很丰富,但抽象能力还很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教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感受这篇诗歌是完全可以的,但作者最后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说,到时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结尾反映了诗人从他的个人生活遭遇联想到国家人民命运,于小中见大,像这种地方需要学生的思想升华一下,需要学生的理解,也就是要感悟。另外一首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很有画面感,视觉形象很生动,而且色彩很鲜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后面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什么这个雪是千秋雪,这个船是万里船,这里面就有一个领悟的问题了。如果初中涉及这首诗,诗歌的重心是在后面,特别是千秋和万里,这里面有很深的含义,我觉得老师就要加以引导,这就是读文学作品中的领悟。领悟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受,就是直觉的感受,另外一个是理性的,经过思维、判断、分析之后的一种结果,两者的结合,就是领悟。现在的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到不了很高的程度,有的作品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这就是对话。老师和学生对话的时候,老师学生一起和文本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点到,让学生的思维水平、认识能力,以及体验、情感不断地提升,这样语文教学就有意义了。

4.关于品味

第三个关键词是品味。品味主要是品味语言。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本身是很精彩的,它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符号。有人把文学语言叫作情感语言。它是汉语言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所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语言最值得品味。品味语言可以说是出发点,也可以说是归结点。语文课程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汉语言文字,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品味情感语言,而不是用理性分析,更不是像过去那样去找《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桃花”这个词,在《诗经》中就有了。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你可以找到桃花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叶子是什么形状的,这是词典中的语意。但在文学作品里面,《诗经》的《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这个桃之夭夭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用桃花盛开的非常鲜活的健康的青春的形象,比喻新娘出嫁时的形象,这个比喻有血有肉,这就是情感语言,它已经不是一个词语解释了。这个时候的语言是必须品味的,它是最感性、最鲜活、最有个性光彩,跟作家的生命气息息息相关的,这是用其他学习手段很难取代的。刚才举的那个杜甫绝句的例子,既需要我们领悟,更需要我们品味,否则,怎么领悟千秋和万里呢?以现在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恐怕很难领悟。这就需要提供一点杜甫的身世和经历。他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住在成都草堂,当时整个国家战乱不已,杜甫有家难回,于是他有对万里漂泊,千秋积雪的历史思考,万里船是对归心归乡的一种思绪的表达,是有非常丰富情感的表达。

上面我们讲的问题,就是文学作品阅读的特殊性问题,就是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感受和理解的问题。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课标不把重点放在训练上,特别在文学作品阅读时不把重点放在训练上的问题。文学作品阅读强调三个关键词,也是阅读教学的三个方面,即体验、领悟、品味,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专题七: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大力提倡读书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提高多种媒体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新课程和过去的语文课程的最大区别,那就是读书,强调读书,要用读书取代繁琐的做题。

1.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国民读书问题是世界各个国家都比较焦虑的问题。国民读书涉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问题,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形势下,国民读书容易被严重地忽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读书的爱好和兴趣应该从小培养,初中阶段是培养读书兴趣,激发学生读书愿望的一个特别关键的时期。学生读书的愿望大概来自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他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书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他希望从书中找到跟自己情感相当的慰藉和激励,从读书中得到好多的乐趣。为什么有的学生不爱读书呢?我们觉得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社会的急功近利、家长的急功近利,这样的问题是老师们很难解决的。有一次在上海办书展,在书展上写《品三国》的易中天语出惊人,他跑上来说的第一句话是“读书无用”,第二句话是“开卷有益”。他说的“读书无用”的意思是不要功利化地读书,不要为了考证书去读书,不要为了具体的技艺去读书。当然这个不能是绝对的,实用的书也可以读,但是大家还是很喜欢读文学作品。他们最后做了一个统计,在上海书展上卖掉的书,70%以上是文学作品。我们觉得读书能给人带来特别的快乐。现在的学生之所以没有读书的兴趣,属于教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第一,书特别多,他们没有找到他们喜欢的书。在这个方面我们老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应该帮学生选择、推荐一些他喜欢的书,可以定一些书目,让同学互相交流,互相推荐喜欢看什么样的书。第二,我们应该根据年龄段安排一下读书的次序,给学生比较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什么性格的学生可能喜欢什么样的书,开出一个书单来,让他们去试着读一下,或者指导学生去新华书店随便看,哪一本拿起来了不想放下,就可以把它带回家去,多看一看。

2.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

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少做题、多读书,应该问题不是很大,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共识:做题培养不出真正的语文素养,真正的语文素养要原汁原味地从真实的生活中,或者体现真实生活、体现生活全貌的书籍中来获取。至于为什么要读整本的书,我们还是要认真地领会。读文学作品或者读其他的书,等于跟它交朋友,交朋友应该跟它零距离接触。当然,阅读片段也可以,也会有收获,如教材限于篇幅,只能选取片段,《水浒传》只能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者林冲火烧草料场等,但是读了片段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延伸到课外读整本《水浒传》。有时候片段是最精彩的,但是文学作品是个完整的构成,还是要读全部。当然,不排除有的书里有些内容是学生不宜读的,需要有节本,那是另外一回事。

强调读整本书还与现在媒体很发达有关系。大家从电视中看了《西游记》,就觉得可以取代读文本的《西游记》,其实不能取代的。文本、语言文字与图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特别是学生语言学习角度,更应该读原著。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水浒传》是中考必考的内容,家长非常关心,想买《水浒传》给学生读,但是家长们又担心耽误孩子时间,老是给他们买一些缩节本。学生读后觉得特别没意思,但为了应试还要背,还要记,哪个人物有什么情节,所以一提到《水浒传》他们就特别反感。在上课讲到《水浒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很多很多的乐趣。除了人物本身,他们还可能得到更鲜活的信息,包括当时的口语,小说中的人说什么话,说话方式如何,他们就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如读《武松醉打蒋门神》,小管营请武松帮他打蒋门神,他讲了很多的理由,读到这些就觉得特别有趣。管营一说这个事,武松的反应是立刻大喜,然后说今天就去打吧,也不用等了,省得他有准备。同样的话,那鲁智深听后会怎么说,林冲听后会怎么说?学生已经学过关于鲁智深、林冲的几篇文章,就特别高兴。他们之前也揣摩过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鲁智深多半不会像武松这样好事,鲁智深做什么事情都要从义出发。他会觉得,虽然这个小管营被别人欺负了,但是有点黑吃黑的性质,鲁智深打抱不平时,往往会去帮助最弱小的人。林冲一定会去息事宁人,觉得这个事与我的身份不太合适。学生对这些特别地感兴趣,要认真地想,《水浒传》这么多篇都这么好玩,干吗不去看一看。因此,读整本书能对一个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从读局部的片段到读整本书,由读这本书到读另外一本书,这时候不让他们读,他们也要去读,他们的读书习惯就逐渐地形成了。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好读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读书兴趣的培养问题。到了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兴趣其实也不晚,关键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读书的氛围。在这里有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一个是读书报告会。假期的时候给学生一个书单,根据上一学期学的内容和下一学期即将学习的内容,建议学生读一些篇目,然后要求他们选择一本书,做一个读书小报,在一张A3纸上,把关于这本书的方方面面和自己的感受简介一下,对喜欢的人物整理一下。回校之后就把这些读书笔记张贴在班里的读书交流栏里,供大家欣赏,甚至还可以评一下。还有一个就是做读书小报。学习诗歌单元,如学习唐诗,就可以做个唐诗小报,如果学宋词,就可以做个宋词小报。这个一般安排在周末,学生也不用费多少时间就可以做到。他们可以从课本上的几首诗拓展到很多,然后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我们还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的读书交流活动。每个学生按照学号轮流把自己最喜欢的书制成PPT,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给大家看一下,然后讲讲自己读书中的感动,推荐给其他的同学去读这本书。通过这种交流活动学生们知道了好多书,也知道了哪些书别的同学喜欢,因为他们是同龄人,他们喜欢读的书可以进行很好的交流。有一所小学开展了读书评比活动,从学校的层面就特别地重视这件事,学校规定,读8本书并写读书报告的是小学士,12本书的是小硕士,24本书的就是小博士,小博士可以跟校长合影,可以拿大奖状。当然,这些活动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地方,但值得大家借鉴。我们引导学生读书,也可以用书中好的片段或文章给他们读,吸引他们去读原文,读整本书。我觉得可以想很多的办法让学生去读书,一旦他们走上这条路,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己去找书读,就不用老师再动员了。

第二篇: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今天我再一次学习了语文新课标,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第三篇:语文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相关的解读资料。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围绕语言的运用”。这一表述,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二、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将原来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并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新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同时,首次明确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读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

三、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四、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

五、是写作教学。

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第四篇: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天湖小学 吴惠琴

要想当好一名任课教师,就必须要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指导我们备课和上课的标尺。假期里又将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解读,使我对课标的理解更深刻了一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对于这一理念,我的体会颇深。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它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从小热爱语文,喜欢学习语文。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更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都来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通过语文课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从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首先,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它准确、精炼、优美。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给学生以诗情画意般的享受,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其次,引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读书,读好书,遇见美文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也可以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向学生推荐,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与我们一起品味书香。随着的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语感也就更强了。

对课标的再次解读引起我更加深入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的方向,我会努力践行新课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第五篇:学习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金山小学

王之鹏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下载语文课标学习讲义(模块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标学习讲义(模块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小学语文课标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小学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本学期学校又一次组织我们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需要我们在教学前精准定......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高爱琴 要想当好一名任课教师,就必须要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指导我们备课和上课的标尺。开学初我又将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了重......

    小学语文课标学习感悟

    学习课标的感悟 2102-11.20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我真是受益匪浅、收获丰厚,同时也 感慨良深。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强调发展学生的个......

    学习2011版语文课标心得[定稿]

    2011版语文课标学习心得语文课程非常重要,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观念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

    学习小学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假期中,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教学,在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

    语文课标学习心得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林川小学:石建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通过学习新课标,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

    语文课标复习

    语文课标复习 1、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 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学段目......

    语文课标解读

    语文课标解读 十年课改,对课改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包括我们小学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教学在成长、语文教学在进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