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后的语文课标大全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复习题
红果街道沙陀小学
李启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8.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9.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0.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出 声)不(指读)。
11.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 识)和(感 想)。
12.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13.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4.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1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16.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17.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1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19.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0.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1.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2.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2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4.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5.(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6.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7.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8.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0.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31.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3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3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3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3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37.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38.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40.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42.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43.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44.(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45.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4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48.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9.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51.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字母填入题后的()内。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求:(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2)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1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1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1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7.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8.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9.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0.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2.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13.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14.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1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挑战,也是依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16.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1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第二篇:语文课标学习心得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林川小学:石建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通过学习新课标,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进一步增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的准则。目前,尽管我国全国上下使用的语文教材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在同一个教学大纲的引领下的语文教学。这次再一次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工具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更明确了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规定较以往的大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将语文教育与终身发展联系了起来。提出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2)突出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因素,主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3)强调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5)提出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6)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
二、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学的影响。过去曾有人说“只要能认识字就能教学语文”。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极大的贬低,但同时说明语文教师是比较容易当的。但现在我要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样。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现在的学习及将来的发展。还有就是真正让我们认识到的现在有人可能不太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并不需要教师进行多大的提高,其实不是这样,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只能说明这样的教师的职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本质工作也并不易。也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先要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其次还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再次,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要不断与时俱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好小学语文的教学。
三、让我更进一步系统地了解小学语文几大教学板块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发展。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活动教学的特征以及这几大板块教学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真可谓是受益匪浅。以前我们教学时大多只注重阅读和习作教学,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其实这几大板块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一个板块都为我们呈现了这个板块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时的能力特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建构以及能力的培养等。可以说是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我们指出了该如何做。
四、为我们指明了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在这些资料中教师们特别提到了我们小学语文改革的过去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分析了小学语文改革的现状,还向我们传达了小学语文在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会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林川小学:石建基
第三篇:语文课标解读
语文课标解读
十年课改,对课改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包括我们小学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教学在成长、语文教学在进步。成绩没时间多谈。但是我们也有遗憾,我最大的遗憾,至今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的教学负担仍然很重。我们的付出和我们取得的成效还不成正比,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
几经修订课程标准,终于在去年12月28日颁布了。这个课标坚持了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一些内容,也更加强调了一些方面。强调的这几点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强调加强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这是中央的精神,必须要贯彻。所以课标中有大段这样的论述。
比如加强了识字写字。这是由于教育部在调查中发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书写情况比较差,所以强调加强识字写字。
再比如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个原因是原本的语文课程设计是存在缺陷的,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表达,口头、书面的表达训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都能看出孰轻孰重。还有其它原因。这就导致了国民语言运用能力的下降。
所以课标一些大的变化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学习课程标准,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课程标准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人甚至说是语文教学领域的宪法,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我们每一位小语人都要增强课程标准意识。不要向某些名师学习,他们头脑中没有课程标准,他们想用什么上就用什么上,想上多长时间就上多长时间。我们要自觉用2011课标指导我们的教学,自觉地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规范我们的教学,减少随意性。克服在有些问题上不达标,有些问题超标的情况。
比如,低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不够落实,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模仿中高年级,把分析课文内容当作主要内容的情况,分析课文成了教学重点。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时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做的几件基本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在理解上,课标没有提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而有理解词句,从文本当中学习提取简单信息的要求。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和高年级几乎没有区别。重点抓篇章的理解,而且主要是分析整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要着重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高年级教学。
部分题材、体裁,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分析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得意而轻得言。按照课标要求,高年级不仅要抓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抓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里还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学会阅读诗歌,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方法。
总之,在把握年段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这是我们的前提。
二、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都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小学应该怎么做,应该清楚了。
低年级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识字写字为重点。在整个教学中,对识字写字学词,无论我们怎么安排,要从时间、环节、指导、练习上予以保证。低年级一定要打牢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大学中学出现的问题在于小学,小学又主要由低年级负责。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要体现认写分开的识字原则。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应该要求不同、教法不同。识字要重视复习巩固的工作,写字要加强指导。指导要具体,教师要做示范。低年级教师一定要写一笔规范字,甚至是漂亮的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我们的孩子学得太苦了,炼狱式的苦练。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学习。教低年级的儿童,就不能向教中年级、高年级一个样。不要只在内容、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要想想怎样使孩子更喜欢识字、更喜欢读文。
中年级要继续加强识字写字学习教学,要体现由扶到放,重在点拨。还要加强词语教学,重视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因为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口头和书面表达运用的是词,而不是字。老师要经常做好词语的辨析,使学生具有足够的用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词汇。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尽可能多的能灵活运用的词汇。
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写字的指导也是一样。高年级的写字指导不能低段化。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效果。
课标在第21页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随堂进行练字,要做到天天练。在教学中怎么贯彻10分钟写字?我认为不同年段是有区别的。年级都要增强练字的意识,增强书写的质量,但是各年级有区别。低年级主要是利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写词,要有具体的指导、扎实的训练。中年级除了练习书写字词以外,也包括练习书写句子和段落。另外一些随堂小练笔所用的时间也应该属于这10分钟之内。不是10分钟就是一
个一个写字。高年级在书写练习过程当中,更侧重练习句子和段,还要做到行款整齐。比如低年级用田字格,中年级用方格,高年级用条格。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总之,加强书写的练习,提高书写质量要从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
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指导,课标从第一学段讲到第四学段。还不够重视。中高年级老师要经常提醒,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各个年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注重习惯的培养。
三、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课标在前言中就提到了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又提到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运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课标修订者是有他们的用意的。
运用是学的终极目的。运用是本、运用是根,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运用才能接地气。当然运用和理解不是对立的。我认为运用应该包含理解,他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而不是过去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的“运用”。
在当前,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助于扭转语文教学重阅读、轻表达的倾向,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听说读写的实践都是运用。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全面落实。难道识字写字中没有运用吗?要在所有语文课程内容中全面落实。
我谈在阅读中加强学习运用谈几点想法:
1、理解是运用的基础
通过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也是对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促进。
比如,低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准确的能力,中年级要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高年级在对文本评价过程中培养富于个性活力的、运用母语进行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这是《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话。
2、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往更多的关注内容,有时注重一下涵义,对形式关注不够。阅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不仅如此,还要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通过这个得言。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记关注内容、有关注表达形式、文章的写法,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低年级重点抓好的词语、好的句式,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习迁移和运用。低年级主要是词语和句式。
中年级重点要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时候要学习运用。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鲜明生动。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写段话
高年级要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特点的表达。
3、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改变以往不分文体、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教给学生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同时,关注基本的表达方法。怎么记事、怎么写人。
4、适当增加结合阅读的练笔
随堂练笔不是多多益善,不要为练笔而练笔。要自然、贴切,形式多样。低年级可以用上一两个好词、常用句式写句子、写话。还有复述、创编故事,都是很好的形式。
中高年级形式更加可以丰富多样。比如可以安排结合文本内容的练笔,还有结合文本写法的练习,还有续写、扩写、缩写、改写。
防止练笔模式化,或者流于形式。防止学生在练笔中写假话、空话、成人话,责任不在学生,往往是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当造成的。
四、进一步体现训练过程,加强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1、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是学生和老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整个阅读教学当中,我们老师要“让学”,要保证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有一定的训练的量,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按照叶圣陶当年的说法,阅读教学就是三段式,自学、指导、讨论。我建议老师们减少头绪,内容要精简、环节要简约,要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读后有自己的体验的理解,让学生经历自己读通、读懂、读会、会读的过程。做到陶行知当年提出的六个解放。
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老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注重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低年级一定要保护儿童的天性,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孩子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体验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中年级教学要形成“场”,吸引住孩子专注的学。可以思考这些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2、理解词句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3、在朗读指导中培养初步语感的策略,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中间的停顿的策略,4、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低中年级考虑
5、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用整合的、有挑战的问题引导师生、生生和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方法策略。
6、读懂一段话的方法策略,主要是中年级。
7、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的阅读策略。
8、利用阅读期待,比如猜想、推测等方法进行阅读的策略。中高年级。
9、用画结构图的方法理清文章段落或文章条理的策略。
10、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
11、借助朗读,理清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策略,以读代讲
12、利用学习提示、自学提纲、作业单等引导默读思考,合作交流的策略
13、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指导策略。
14、指导略读文章粗知大意的方法策略。
15、指导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
16、利用即时评价,辨明正误,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点拨读法的方法策略。
还要提醒大家,要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朗读训练要分年段、有层次,老师的范读要自然,防止矫揉造作。
中高年级要加大默读训练的比重,课上要动静结合,通过默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0月份的语文新六能大赛的课要体现以下四点:
年段目标要吃准;识字写字要培根;语用能力要加强;阅读教学要创新。
一要体现课标精神,做到刚才谈到的四个加强,二要做到“实”与“活”。要从惯常的阅读教学中突围,呈现出个性化的、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面貌。
落实到行动上具体贯彻执行我要讲四个坚持
四个强调
四条建议 附:崔峦先生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
一、四个“坚持”
1.坚持2001年课标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理念
2001年课标实验稿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在2011年版中都坚持了。
其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里对语文素养讲的更清楚了。语文素养包括以往强调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但是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许多要素的融合,除此还包括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这些要素的集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致力于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发挥好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程在这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就要一定让学生亲身参加语文实践,让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等等的语文实践活动。3.遵循和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在识字和写字中要注意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才不会写错用错。要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辨析的
教学,另外汉字记录下来的文化典籍,文学名著、诗词歌赋非常多,浩如烟海,可读可背的精品汗牛充栋。我们要加强积累,要多读多背多记。这些都体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
其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讲的是教和学的方式的变革,这是这次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改变以往“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要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这一学习方式基础是“自主”,在落实自主的基础上适当落实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合作探究一定要有效,不能流于形式。
其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改变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孤立、凝固、僵化的问题,这涉及到语文课程体系和体制的改革。我们最终要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程体系。
2.坚持“三个纬度”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文性); 第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工具性);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愿景和努力实现的重要方面。崔峦先生比对了大陆学生与港澳台地区及澳大利亚学生的差距,来说明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教的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愚笨。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2001年版课程标准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除了要读语文教科书以外,至少要读145万字的要求。这次课程标准重申要坚持推进阅读,提出了低年级要抓兴趣,使孩子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中年级抓习惯,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包括从阅读材料中找到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而且在新的课程标准里提出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二、四个“强调”
1.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B、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C、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已经发现语文课程设置上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阅读独大,阅读的课时在语文课时中占了60%—70%,其中明显的问题是读重写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新课标在前言里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讲到语文课程性质的时候,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讲到课程基本理念的时候,讲到教学建议的时候反反复复强调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薄薄的一本课程标准33次讲到“运用”,是这部课程标准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在我们对课标的
学习实践中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新课标把低年级的识字写字量降低了,1、2年级识字量由十年前课标的1800个减到1600个,写字量由原来1000个减到800个。为什么各减少200个?是为了减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的体现幼小衔接。当然减下来的量要加到中高年级,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并没有减少。在新版课程标准中阐明了识字写字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
在这次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两个表。第一个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按音序列出300个字和17个部首。还有一个附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收录3500个常用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完成的任务。其中字表一2500个常用字是小学阶段完成的,字表二是小学初中共同完成的。这本课标本来就不厚,这两个字表占了很大的篇幅。说明对识字写字的重视,把字量、字种、字序都在课标中体现出来。针对小学生写字质量滑坡,写字姿势不正确,没有好的写字习惯,这次课标中非常明确的提出:“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低年级就是要形成工工整整的写字基础,中年级可以写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摘抄段落,不仅如此,中高年级课堂的小练笔和课堂的其他书写作业都应视为这十分钟的练习内容。尤其强调了学生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的质量。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没有说的这么具体,说明我们国人的写字质量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3.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语文的“文”很多时候是文化、文字、文学,放大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做文章,绝对不能割裂,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的这么好。既得意又得言,得意就是内容意思,得言就是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千万不能加政治尾巴。今后的语文课教学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4.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重申,小学六年要背诵诗文160篇(段),其中要背诵古诗词75首,这个数字比原来有所增加,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一学段五万字,第二学段四十万字,第三学段一百万字,共一百四十五万字。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这是许多成功人士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老师不仅要上好语文课还要把孩子引上多读书多实践多积累的自主发展之路。三、四个“加强”
1.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教好汉语拼音,依据课程标准里汉语拼音的三个功能,帮助识字、帮助正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能
帮助学生准确拼读音节,因此课标不主张、不提倡直呼音节,第二汉语拼音在书写方面的要求是: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个书写是抄写而非默写,因为默写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今后各级测试不应该出现给汉字,给词语,给句子注音的题型,因为这样的题学生必须要会默写音节,就超标了。可以反过来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低年级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到高年级要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一个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占有的词汇量的多少。
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运用。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在口头表达方面低年级我们要培养学生会听、爱说、敢问,在写的方面要鼓励孩子有写的愿望,写他们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中年级在口头表达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听能把握主要内容,说能主动和别人沟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的方面按课标要求是自由表达,是片段训练。不讲究开头结尾,只要把一个意思讲清楚就可以。既可以写写实的内容又可以写想象的内容。高年级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要能抓住要点,说能够主动大方的和别人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能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做一两分钟的发言。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写常用的应用文。
例文1:7岁学生的作文,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原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例文2: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下棋,月亮婆婆输了,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赢了,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3.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怎么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第一是“让学”(让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叶圣陶先生讲,要做到两个“自能”: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第二要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到高年级可以评价文本的内容,评价文本的语言,评价文本里的人物,评价文本的写法,总之是他自己读后的感受和见解。
最后崔峦先生从课标编者的角度向全体语文教师提出:希望通过六年的小学学习,使我们的小学生达到“五个一”:其一,写一手好字;其二,能读会写一篇好文章;其三,有一副好口才;其四,养成一种好习惯;其五,有一颗博爱的心。如果我们把孩子培养具备这“五个一”,我们老师功德无量。
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
第四篇:语文课标复习
语文课标复习
1、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
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学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4、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程。
6、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课程应急阀
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该通过优秀的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7、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
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8、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
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要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学习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9、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的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
10、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
11、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
1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13、实施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6、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17.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和行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1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表达真情实感。
19.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20、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1、评价建议: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3.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2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23.学习语言包括理解和运用两个层次。理解是把文章读懂,有所感悟。运用,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感情,包括说和写。
24.为何特别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2.运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3.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难点。4.教学现状看,运用被忽视。
25.各学段语言学习目标:一二:凸显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34:凸显词和段的教学。56: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力求读写结合。
26.写作学段目标:12: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34:以构段训练为主。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56:以谋篇训练为
主。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要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的表达需要,分段表述。能写常见的应用文。27.语文教育首要任务就是教学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关系最密切。1.语文教育的核心因素是语言,而语言是人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也是人终身学习的工具;2.语言不仅是人发展的工具,而且是人类发展的本身。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28.教语文学养第一,技术第二。
学养是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底蕴教师要做到:1.读好书、好读书。2.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多才多艺。29.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语言训练)二个基本点(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0.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1.把握对方说话的大意2.听清、记住、听懂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作出回答3.根据听到的内容推测、判断其他没有听到内容,训练学生听话的辨识力,记忆力,理解力。31.学语文的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语文教学存在的三多三少: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绝大多数教师对语文的学习中理解轻积累,更别说运用。
32.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多读、多写、多积累?1.落实两个转变。(教师观念转变“怎么教,,教师主角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教什么,人文性唱主角变为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中心。)2.坚持三少三多。三少:少问、少讲、少演。三多:多读、多写、多练。落实三少三多要做到四个吃准《吃准学段目标、编写意图、课本特点、学生实际》3.破一卷与破万卷并举。
33.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要增强培养的意识(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2.要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授之以渔)3.在日常练习中强化。4.要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语文知识清单
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
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
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第五篇: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学习语文课标有感
今天我再一次学习了语文新课标,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