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

时间:2019-05-13 02:0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

第一篇: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

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

一、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

区域地理具有基础性、常识性和综合性,所以区域地理也往往成为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试题命题的切入点,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如今年(新课标卷I)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第1—6题,第36、37、42、43题都以区域作为试题命题的切入点。但当前由于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安排不连续,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未得到应有重视,故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有效处理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高考区域地理考查的要求 在哪里——区域空间定位

有什么——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判断

为什么——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原理分析 怎么办——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上述四步为高考考查区域的基本要求,是逐层递进的。从近些年的高考趋势来看,区域空间定位的要求在逐步降低,大部分考生一看区域图,基本就能判断出是具体哪一区域,若不能准确判断出,一般也不会影响到后面问题的具体解答(这与早些年的高考命题有较大的差别,早些年的高考区域试题,正确解题的关键点就在区域的准确判断,区域判断对了,后面问题的答题方向才可能对,才可能得高分;否则大方向错掉,得分就会很低)。如今高考重点在于利用材料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整合相关知识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三、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

1、重视区域地理的建模

区域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范围 自然特征:地形(地质地貌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灾害 人文特征:人口与城市、产业活动(农业、工业区位分析)、交通、环境

2、注意重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

如欧洲西部有世界上最为显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①纬度位置:大部位于40ºN一60ºN,属温带;盛行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②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③地形:平原广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④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此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海洋性气候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例2014年大纲卷39(2)问。

3、通过例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右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答问:

(1)M湖是世界著名的盐湖,分析其盐度很高的成因。

(2)说明M湖表层盐度南北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说明M湖水位季节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4)M湖沿岸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能发展哪些产业?

(5)资料表明,M海的空气是地球上最干燥、最纯净的,海面上的含氧量比一般地区高出 10%。你认为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据统计显示,目前M湖海平面每年下降幅度约为1米,其面临日益缩小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图示地区的一些国家计划修建A运河引水入湖稳定水位。分析建设这条运河的不利条件。

(7)图中R国被誉为“欧洲冬季厨房”,每年有大量的水果、蔬菜出口到欧洲。请分析其 发展水果、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一、地理位置特征描述

答题要点: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五带或高中低纬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答题技巧:

1.半球位置:160ºE~180º、20ºW~180º位于西半球;20ºW~0º、0º~160ºE位于东半球。

0º~90ºN(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 0º~90ºS(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2.纬度位置:

a五带划分:热带(23.5ºN~23.5ºS)、北温带(23.5ºN~66.5ºN)、南温带(23.5ºS~66.5ºS)、北寒带(66.5ºN~90ºN)、南寒带(66.5ºS~90ºS)。

b高中低纬度划分:低纬度地区(0º~30º)、中纬度地区(30º~60º)、高纬度地区(60º~90º)3.海陆位置:位于某大洲或国家的什么位置,濒临什么大洋 4. 相对位置:在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什么方位 例题:

22012年上海卷)

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83.(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安徽)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8分)

4.(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冲积物深厚。

材料二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拥有稳定的金融市场、政治经济体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国内能源缺乏,电价是周边国家的两倍,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2008年与我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材料三 图7为智利地理位置及葡萄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1)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理由。(9分)

(2)简述智利吸引我国企业前往投资清洁电力项目的有利条件。(12分)

(3)简析图示区域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9分)

二、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1、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注意:专门描述地势特征的。

2、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3、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降水量大,径流量也大,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河段特征:地上河、河道弯曲等。例题: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10年全国卷)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11年全国卷)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气温/℃ 45 200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月)北回归线 30 15 甲 0 城市 20° 孟 加 拉 湾 黄麻 河流 200-15-3090° 等高线/m

-45 0 4 7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7.读图,回答问题。(2014年天津卷)

(1)图7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2分)(2)据图8分析,与Q城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9分)

(3)据图

7、图8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9分)

三、区域地理人文特征

(一)农业: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饮食习惯、土地价格、资金)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资源)、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农业基础)、环境因素(风向、水源、距居民区远近)、社会因素(个人动机、政策、国防、工业惯性)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例题: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课标1)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全国课标2)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参考答案】

1:右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答问:

(1)M湖地区年降水少而蒸发量大;入湖河水少,淡水稀释作用弱。(2)表层盐度分布北低南高。原因:接纳的河水量北侧大于南侧。

(3)水位夏季较冬季低。原因:夏季降水少而蒸发量大,冬季降水稍多,入湖水量较大。(4)化工、旅游

(5)①当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沉气流强烈,降水稀少;

②当地是世界陆地地势最低的地方,受重力影响,大气物质丰富; ③周边生产和生活排废少,大气污染程度低。

(6)地形起伏较大;地处处板块交界带附近,地壳比较活动;政局动荡;建设资金巨大,成本很高。

(7)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冬雨较多;重视科技运用,水果、蔬菜品种多,产量高;邻近欧洲市场,交通运输便利。

2、(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意义:纬度跨度大,地标热量差异大,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流,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基地。

3、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

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

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

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 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4、(1)东有高大山脉、北有狭长沙漠与邻国阻隔;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海洋;地处南美大陆西南边缘。每点3分。

(2)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条件良好;投资环境良好;能源短缺,电价高,市场需求量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答对4点给12分。(3)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多晴朗天气,山谷地形,昼夜温差大;有冰雪融水,水源灌溉便利;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天涯之国”拥有抵御外来害虫的天然屏障。答对3点得9分。

5、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6、(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mm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⑵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⑶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7、(1)盆地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8、(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9、(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第二篇:区域地理教学法

区域地理教学法

区域地理是在初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对区域地理位置、存在问题、开发条件、趋利避害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涉及到一个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状况三大模块。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地名等记忆量大,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难记、难区别。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下几种方法,自认为效果良好。

1、串联法: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之初,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人买了一堆小鱼,没有篮子和袋子可以拎回家,怎么办?找根细绳将鱼串起来,呵呵,拎起来是一串,放下来是一片,省心省力。那么区域地理学习中如何找到这条看不见得细绳呢?从大处来看,区域分析无非就是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入手分析;从小处来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无非就是分析成因、危害、治理措施,而成因可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入手,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和政策法规等,形成分析的套路,大部分学生能很快掌握。此方法在地名记忆中,作用也很明显:如城市用铁路线串联。在举一反三,学会迁移知识后,则进入下一个环节。

2、综合分析法:区域特征的形成实际是地理整体性的表现,其地理位置与地形会影响气候、植被、水文条件的不同,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如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环绕使气候干燥,东北地处较高纬度又近冬季风发源地,冬季漫长而寒冷等,多找几个突出的和不突出的区域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方法和学习套路。

3、比较法:区域是不同的,这就表现为区域的差异性。明显的差异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相似但又不同的最容易混淆,此时用比较法最好。比如日本和英国、鲁尔区和辽中南、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我国秦岭南北等

其实,区域地理学习最难的是空间定位,如果是哪里都不清楚,接下来的分析就可想而知了。对于这一点,没有捷径,多看、多练、多讲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篇: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高二地理

缪瑾

区域地理是高中必修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知识考察点,地位非常之重要。下面我浅谈一下区域地理教学的方法:(1)地图法

区域,简单而言就是一个地方,既然是地方,就可以借助地理图,将学生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挖掘学生的读图能力、画图能力、析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如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环境特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区域地图进行挂图教学,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总之,借助各类地图进行地理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一是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因为读图过程是发现区域地图分布规律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学会画图,因为画图过程是进一步熟悉区域地图分布规律的过程,三是使学生学会析图,因为析图过程则意味着对区域地图的真正掌握和地理空间能力的真正形成。(2)综合法

事物是有着联系的,在相同的一个地理区域中,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区域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区域综合性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如能够采用综合教学法,找到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两地,从地形上看同属于地形,有着“平原丘陵”的相似之处,从气候上看,两地属于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那么,二者的相似之处会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影响到农业,借助平原地形和降水较多的相似特点,这两地可发展种植业。通过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两地地形、气候两个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农业生产的联系进行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较为准确地理解区域内地理要素之间的综合,进而使得学生形成区域地理的综合思维能力。(3)比较法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不同地理区域的地域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使是同一区域也有不同之处。那么,在教学中,通过对比,就可以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例如,在进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从“地理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两个大方面、“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农业”、“商业”、“工业”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借助表格进行展示,让学生能跟好地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不同点,明白在不同点基础上所形成、发展的区域经济,达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对比教学法能令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的乐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归纳法

在区域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些较为分散和零乱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归纳法,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归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区域的深入理解。例如,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学习中,就可以根据各大洲的气候类型进行分类归纳:热带型: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温带型:欧洲;寒带型:南极洲;复杂型:亚洲、北美洲。

总之,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只要注重对区域的正确定位和对区域特征的分析、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正确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好区域研究的“法”,就是最好的地理方法。

第四篇:如何描述区域地理特征

如何描述区域地理特征: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以下几方面描述。

①区域地形特点:包括地形类型是否复杂多样,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特点以及典型地貌,有时也要描述主要地貌单元的分布状况,有些题目通过给出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分布图或地形剖面图进行分析。此时应根据图像给出的高度、坡度等信息具体分析其地形类型、地势特点等。

②区域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的复杂程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的分布特点以及典型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③河湖状况的描述:需要描述河流、湖泊的分布密度、类型(内流湖或外流湖),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如水量大小、含沙量高低、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的长短。

④生物、土壤特点的描述:描述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代表性的植物、动物的名称和典型土壤。

在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时我们一般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还要根据区域的特点以及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以突出重点,真正把一个区域的“特点”表现出来。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口、民族、宗教特征:包括人口的数量,增长快慢及分布密度的高低、所属种族、民族,信奉的宗教。

②农业生产特点:包括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商品率的高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状况、农业生产结构等。

③工业生产特点:包括工业生产水平、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等。

④交通状况:分析以什么交通方式为主,主要交通线路(铁路、公路、水运航线)及其分布。

⑤商业贸易:主要描述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主要贸易对象,商贸的变化情况(如外贸结构、贸易对象的变化)等。

⑥其他人文地理特点:如生活习惯、房屋建筑特点等。

第五篇:区域地理定位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区域地理定位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高考实际考查情况,发现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亟待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有:①初中地理教学以及中学对地理的重视程度较低;②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欠佳;③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的缺陷。文章从区域认知、区域重现、区域定位方法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区域地理定位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区域定位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44-02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地理背景是高中地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高考中常常以背景知识出现,以此为基础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运用和分析。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学生对于所呈现出的区域图完全不知所指何处,也不知如何入手解读。

通过对高二文科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区域定位能力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问卷分别对学生的世界地理区位和中国地理区位进行了调查,能够准确说出世界各大洲位置和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位置、名称的学生仅占到样本的31.3%。调查得知,学生已经被要求记忆并背诵中国各省市区的名称、位置、省会等信息,但结果并不明显,能够准确说出的仅占到52.6%。从这两道题的调查显示来看,学生对区域不熟悉,区域重现困难。以上结果源于番禺区“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高中区域地理有效教学实证研究”的前期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高考中区域地理的得分率,区域定位能力的提升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原因分析

1.对初中地理教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学生的深入访谈中了解到,由于地理在初中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学生、家长、学校对地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校的地理课程未能按要求开设,即使正常开设了地理课的学校,有的地理教师由于非专业出身,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认真听课”。而初中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是对区域地理的一个简单学习与了解,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区域地理基础,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区域地理背景几乎为零,对某一区域最基础的区域感知几乎都没有,更不用谈区域的定位和重现。

2.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欠佳

地理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看图用图,而从初中地理的学习开始,学生如果没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未能形成经常读图用图的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在高中的地理学习。

3.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的缺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很多地图的呈现都可以通过投影,对于区域的定位可以用现代技术很快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就缩短了教师带领学生查找的过程;同时,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很多学校都摒弃了非常具有地理特色的地理填图训练。

三、教学策略探究

1.区域认知

在区域地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以“研学后教”理念为指导,编制高效的学习学案,学生对区域的认知主要体现在研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案例1)。学案自主学习内容主要包括:①位置。该环节主要是对所学区域进行基础的定位,通过描绘出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来让学生明确该区域的大致位置,并能够明确一些特殊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②范围。该环节主要设置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让学生明确位置和名称,包括大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国家等。通过该环节的填图训练能够让学生明确该区域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地理事物;③主要地形区。该环节主要是对该区域的地形区进行熟悉与感知;④河流。该环节主要让学生描绘出该区域的重要河流。

通过研学案中对区域的4个部分的自主学习,旨在让学生能够初步熟悉所学区域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和交通位置)、重要地理事物,从而为多方位的区域定位奠定基础。

2.区域重现

区域重现是对区域感知与熟悉的一个重要反馈,也是学生区域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区域重现能力的提升主要可以从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评价两方面开展:

(1)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后,在“研学后教”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版图把基本的地理轮廓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区域重要地理事物的补充绘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感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绘制呈现出区域和相关地理事物。另外,教学过程中如遇到相关区域出现问题时,尽可能地多次呈现不同尺度的区域地图,让学生从大范围到中等范围再到小范围都能够正确把握。

(2)课后评价。在课后评价体系中,为了巩固学生的区域认知程度,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①手工绘制专题地图,如中国地理学习中,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进行“中国的地图”的分层设色绘制,通过绘制地图这个过程,让学生真正熟悉并记忆中国的重要地形区;又如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绘制世界轮廓图,而后每学习一个区域就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地图中将该区域的重要地理事物(地形区、重要经纬线、重要河湖等)描绘到相应位置,以此让学生记住整个世界的重要分区;②填图测验。通过课后专门的地理填图测验,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熟悉与记忆重要区域的重要地理事物,从而达到能够对区域进行重现的效果。

3.区域定位方法指导

学生在区域定位时,往往不是对一个区域进行简单的重现,需要调动多方面信息和地理事物来进行。区域定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

(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事物的经纬度。在记住主要经纬线附近地理事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识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为参照系,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因此,海陆位置定位法也称为相对定位法。

(3)区域轮廓定位法。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我们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4)地理景观定位法。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也可以正确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

(5)文字资料定位法。利用相关文字资料考查空间定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命题思路,这需要读懂文字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空间定位。

(6)图例、注记定位法。有些试题文字部分没有明确指出该地的具体名称,这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首都、省会与一般城市图例的不同,海岸线与国界线的不同等)、注记(城市、河流湖泊等的名称)来进行定位。

(7)综合定位法。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由于目前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往往是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小比例尺地图有所不同。解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范围显得有点困难,这时就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这样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速度,又能提高区域定位的正确性。

4.读图用图习惯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的特色,在对区域定位能力提升培养的过程中,区域认知是基础,区域重现是提升,区域定位方法是保障,而读图用图习惯则是贯穿其中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用图习惯,如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不熟悉和模糊区域,立马指导学生打开地图册查阅地图,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重要区域的重要地图,如采用多媒体呈现地图,呈现的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从而培养学生看图习惯。另外,在用图时,要让学生使用正确的读图步骤:先看图名,然后看图例,再看图。总之,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确地图的重要性,让学生时刻记住读图用图的重要性。

(编辑:陈见波)

下载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教学内容远程培训学习体会

    有效教学内容远程培训学习体会黄小桥小学陈天芝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市组织了一次特别的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活动,所有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都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

    地理教研有效

    如何提高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性(地理)一、要提高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的计划,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计划必须是切实可......

    区域地理实习(推荐五篇)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院(系):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专业年级: 07级地理科学 姓 名: 张 峰 学 号: 071060134 指导教师: 刘嘉俊 鲁迪 王磊 钱宏胜 区域......

    高中区域地理如何学习

    2013年蚌埠市中学 地理教学参评论文 论文题目:高中区域地理如何来学习—以河流的综合开发学习为例 作者:王玲 单位:安徽固镇二中 邮编:233700 电话: *** 高中区域地理......

    地理区域实习总结

    区域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 11级资旅系地理科学唐平平 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能验证和巩固地理科学知识,学习地理科学方法,端正地理科学态度,更好地......

    四大地理区域说课稿

    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材料: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三个方面 首先第一方面是说教材,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 (一)说本节在教材......

    区域地理印度教案

    区域地理南亚--印度 教材分析:南亚是中国的邻近地区,印度是南亚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在区域地理在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中国和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近年来在边界问题上......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 综合实习报告 学校: 学院: 年级: 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学号: 第1页 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目录: 1、前言-----------------2 2、山西省实习部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