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师大公共管理硕士(MPA)宁德教学点简介
附件1 福建师大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电大宁德分校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合作办学项目简介
福建师大公共管理学院与福建电大宁德分校经协商确定,于2010年12月起依托电大宁德分校设立福建师大公共管理硕士(MPA)宁德市教学点,建立主动适应宁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为宁德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教学点利用福建师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MPA学科建设底蕴,由福建师大公共管理学院保证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计划,选派专家教授承担全部教学任务,安排MPA 研究生到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或其他部门从事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撰写学位论文。福建电大宁德分校利用其三十年的成人教育办学经验,完善的办学管理系统,在宁德市范围内组织招生和进行学生管理。通过紧密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合作双方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在宁德本地全程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在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机构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高级职员。MPA教学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面向高层管理所需的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培训。第二.面向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与技能。第三.面向专业领域的专门化知识技能。其专业方向包括:1.公共管理理与公共政策;2.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4.党务管理; 5.教育管理;6.文化管理7.金融管理。MPA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工作三年以上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
机构人员。培养方式为在职攻读。报名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人员,须通过全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联考,入学后完成MPA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毕业论文,即可获得教育部学位办颁发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证书。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可延长至5年。全国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时间为每年7月,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形式,考试时间为10月底,第二年春季入学。
福建师大公共管理硕士(MPA)宁德市教学点的设立是福建师大第一次在设区市设立校外教学点,填补了宁德市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空白。每届报名人数满30人,即在宁德教学点开班授课,保证学生能边工作边学习。教学点同时接收未参加和未通过全国在职硕士入学联考的学生提前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所修研究生课程成绩两年有效,通过入学考试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后可以作为申请MPA学位的依据。每年夏季由福建师大公管院派教授到宁德教学点,为当年报名攻读福建师大公共管理硕士(MPA)的考生进行考前辅导,确保考生顺利通过全国联考。
组织和人事部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省公务员局文件(闽人发〔2010〕91号)规定,对参加在职硕士学位教育的人员给予学习时间保障,可在年休假基础上再增加2周左右的时间让其参加学校的集中面授。可按单位负担不超过50%的比例报销学费。中央组织部文件(中组发[2008]20号)规定,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副主任科员。
第二篇:公共管理学硕士(MPA)简介
公共管理学硕士(MPA)简介
MPA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作为一种专业学位,MPA最早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现在,它已经在欧美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开来,它在国外的地位可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地位等量齐观。国外的MPA教育尽管模式多样,但在总体上以招收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的在职人员为主。MPA是一种应用性而非学术性的研究生学位,毕业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民间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政府职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从传统的“ 干部”角色转变到现代公务员的轨道上来。调查表明,我国最近几年晋升的处级公务员,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需要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理论、政策分析方法、经济管理知识、法学理论和相关的实用性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因此,通过培养MPA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对国家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加快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建设的步伐提出的一项重要与紧迫的任务。
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在中国设立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初步决定于2001年10月进行首次MPA联考。
我国开展公共管理(MPA)教育有关政策: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MPA教育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实际,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MPA教育制度,培养掌握公共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高层次专业性管理人才。
(3)招生对象: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有四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年龄在45岁以下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在职培训政府公务员为主,同时兼顾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的人才培养。
(4)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突出MPA学位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MPA培养方案。MPA的课程设置要突破原有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局限,从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出发,从职业要求考虑,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特点。为统一标准、选拔合格生源,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的方式,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以保证质量。学习年限二年半至四年。论文选题必须紧密联系管理实际,特别是我国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管理或服务部门的实践。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体现学生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报名手续:首先填写《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向各院校MPA办公室索要或从网上下载),并获得本单位人事部门的推荐后,交至主办院校进行资格审查(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等)。在规定时间内,持已经审查过的《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和本人的学历(学位)证明到国务院学位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行政学、管理学、综合(语文、逻辑学和数学,比例为4:3:
3)。其中政治为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考试形式以面试为主,每门课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
考试时间及地点:全国联考时间为每年的10月份。考生可在招收院校所在地指定地点考试;经招收院校同意,也可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考试。
报考办法及条件:为利于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报考办法。考生必须经本单位人事部推荐方可报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可在系统内发文部署有关推荐报名事宜。
招收人员比例:2003年起不在区分公务员与非公务员,一律平等录取。
录取原则:在符合国家录取条件的前提下,招收单位可在征询有关主管部门意见基础上负责录取工作。经有关主管部门推荐的符合报考条件、考试合格者,在录取时优先考虑。未经批准,不得超限额录取。符合国家录取条件,由于招收院校已完成录取计划而不能录取者可调剂到相关院校。
第三篇: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双证班)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家首批开展MPA教育的24所高校之一,自2003年起,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指定为自主招生学校,该项目具体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MPA项目依托交大百年积累的学术底蕴和公共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强大的教育资源,按照“优化生源、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理念,以国际化办学为导向,采取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模式,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MPA教育风格。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国首次招收全日制MPA学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合在各级政府部门、党政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类非政府公共部门工作,胜任中高层次综合性管理工作的务实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二、报考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07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05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08年9月1日前获得学位证书)。重点招收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和企业管理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9月1日以后出生);
2、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3、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三、录取人数及专业方向:
录取人数:80人。
具体专业方向:政府管理与政策分析、公共经济与城市发展、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四、报名方法
2010年专业学位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报名流程,缺一则报考无效。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的时间为10月16日至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MPA考生只能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报考点(代码:3105)进行网上报名,并只能到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现场确认。
考生必须牢记自己的报名号和登陆密码,应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的报名信息,尤其要正确填写所报考的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及其对应的代码。网报期间,考生可凭报名号和登陆密码上网修改本人信息(注意:根据网报程序,报考点、报考学校、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项目一经选定即不能修改,填报时请慎重考虑)。
2、现场确认
时间:2009年11月7-8日8:30-16:00 地点:凡报名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全日制MPA联考的考生须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建楼1楼进行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凭本人身份证(或军官证)、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同等学力考生提供专科毕业证书等证件(需原件,复印件无效),进行现场资格审查和报考信息确认,并办理报名交费和考生本人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
五、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分初试(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和复试(我校自行组织)两个阶段。
2、考试时间和地点:初试为2010年1月上旬,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复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有关信息,请关注报名网站、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b.sjtu.edu.cn、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MPA教育中心 地 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2005室 邮 编:200030 电 话:(021)62932970,62933304 联系人:李老师,陆老师,周老师
传 真:(021)32260843 主 页: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师资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师资简介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学系主任,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 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开放促进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编委,《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
汪同三
著名经济学家,国策咨询专家,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多次参与中央经济工作文件的起草工作,是当代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等多种社会职务以及十几所高等学校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财政理论。曾分别于1997年4月和2000年1月为国务院领导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作税法专题讲座和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座。
张宇燕
著名经济学家与公共政策分析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经济评论》杂志副主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倪鹏飞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城市竞争力、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经济以及企业制度和融资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和国内一些学者、官员、企业家和社会公众的热情关注。2000年10月,被聘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项目评估专家。
沈骥如
国际战略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战略、大国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
郝时远
著名民族学家、政府高级智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4年10月21日第十六次集体学习的主讲教授,就我国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讲解。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杂志主编。另担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民族研究学科规划组副组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执行会长、中华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魏后凯
研究员,博士,工经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兼职有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国土经济研究院等顾问。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
朱玲
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1年12月生于宁夏银川。1988年在联邦德国STUTTGART市HOHENHEIM大学农经系取得博士学位。国际农经学会2000-2003年期执行委员会委员,2002-2004年期亚洲奖学金基金会理事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乡村发展和贫困问题。
王德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杨光
西亚非洲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常务副会长和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经济发展和能源问题。
李扬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1984、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若干省、市政府顾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四次获得
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
李培林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198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李少军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以及当代全球问题
王逸舟
1984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为世经政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经到过30国家及地区作学术访问和客座研究。在美国福特基金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支持下,先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加入与适应的过程》和《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两个重大项目的研究。
张蕴岭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亚太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合作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亚太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荣誉称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郑秉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授,博士生导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兼职教授,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暨社会保障研究所兼职教授。
李林
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工作,1990年8月获得法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5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并在哥大国际关系学院的东亚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担任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年2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科研处长,2000年担任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2001年2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第五篇:公共管理硕士(MPA)论文参考题目
MPA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服务型政府创新研究
★服务型政府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问题研究 ★责任型政府创新研究 ★引咎辞职制度化问题研究 ★依法行政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与政府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政府行政执行力问题研究
★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 ★行政公开制度研究 ★完善听证制度问题研究 ★行政效率问题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实践研究 ★公共安全信息问题研究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难点研究 ★编制公开化、法制化问题研究 ★行政监察体制问题研究 ★行政监察问题研究 ★公务员制度研究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行政复议制度研究 ★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公共服务民营化形式研究 ★公私伙伴关系研究 ★政府形象问题研究 ★行政文化研究 ★行政伦理研究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服务型警务创建问题研究
★服务型警务与公安机构改革研究 ★城市公安机构改革研究 ★公安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公安工作绩效管理研究 ★公安行政管理研究 ★警务保障问题研究
★警员亲民形象塑造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调整,或政府经济学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经济政治学 ★政府经济学
★长三角县级市政府改革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 ★基层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建设服务型政府
★近忧与远虑——谈政府体制改革与方向抉择 ★政府成本管理
★论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作用 ★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
★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当代人事制度改革 ★政府管理方面 ★海外人力资源利用 ★青年人力资源管理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效能的关系 ★人事制度研究
★常州市民间组织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度关系之研究 ★政府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方向
★政府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协调好稳定与改革的关系 ★21世纪社会中介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政策与招商引资 ★移民及移民管理 ★政府绩效管理 ★信息化与政府创新
★浅析苏州的电子政务建设苏州开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探讨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改革
★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发展中地区政府管理模式探讨 ★公共政策改革研究 ★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乡政村治问题研究 ★香港政府管理
★台湾民进党转型研究
★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政策评估 ★海关管理与海关政策 ★公共管理与海关管理 ★公共组织创新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问责制探析
★WTO与公共管理
★海南省财政部门预算改革政策评估报告 ★积极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学相关课题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化进程中的公共财政研究 ★税务部门组织结构的优化问题
★税收管理流程再造——论国税系统税收征管改革 ★垄断国企的改革 ★行政管理支出研究
★合理布局城市粮食储备,完善城市粮食安全体系 ★市政管理方向
★经营城市或人力资源开发 ★政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乡镇政府机构运行机制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与转型时期政府的补偿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谈气象服务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银行监管的创新 ★海关职能转变
★ISO质量体系与政府管理 ★政策执行or政府治理 ★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管理(公共支出)
★有效监督在政府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质量体系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体制转轨时期基层行政管理探索 ★行政执行与调整 ★市场经济与行政法治 ★财政监督方面
★行政法律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互动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体场馆的管理 ★政府管理的效率与公平★政府外事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建设(或:政府转型)★文化体制改革
★如何改善党风廉政建设 ★政府体制改革与职能变迁 ★政府职能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高层次人才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对象是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关系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城市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失地农民和低保人群利益 ★医疗制度改革 ★医院产权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收支与财政管理 ★社会劳动保障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社会保障(住房管理)
★教育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医疗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流动人口管理
★江苏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农民户口问题研究
★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进程中央地农民的补偿与保障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探讨与实践
★关于苏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公共管理研究的视角城市化 ★城市规划和城市经营 ★城市化进程
★关于城市发展的定位策略 ★连云港城市化问题探析
★城市管理or水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
★苏州区域市化与中心城市现代化若干问题思考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和继续教育探讨 ★现行教育政策分析与实施 ★教育经济学
★淮安市人才现状与对策 ★教育产业发展与管理
★走向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模式 ★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完善税收管理系统协调机制 ★西部大型国企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与治理
★长三角区域新型政府间关系的构建 ★厦门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晋江市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方案执行的研究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伙伴关系的建构 ★市政公共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行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行政
★口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构
★《行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行政
★政府雇员制的理论与实践
★反腐败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治腐之路
★大城市治理模式的构建――以大连为例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有限政府构建
★论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的绩效评估
★民营化工具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燃气行业民营化的案例分析
★作为政府改革战略的民营化
★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职能的分离与协调——评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三分制”方案
★危机与变革:中国乡镇公共管理制度缺陷及纠错对策研究
★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选择
★上海公交定价机制与比价关系研究
★“三项改革”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机制研究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厦门公交民营化改革案例分析
★中西方行政体制比较研究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运动评述
★中西方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中央与地方关系(包括财政关系、权力分配关系、法律关系)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公共领域的治理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包括公共领域的安全问题)
★我国区域合作模式研究(以某区域为例)
★“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粤港澳政府合作研究
★广佛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跨区域的公共事务治理研究(如环境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公共交通治理、食品安全监管等)
★政府间关系研究
★乡镇公共管理体制研究
★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及其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党政关系研究
★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
★地方政府决策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竞争研究
★NGO经费筹集与管理研究
★NGO管理体制研究
★NGO行为规范研究
★NGO法制建设研究
★各类NGO组织的具体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各类不同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 ★项目绩效评估研究
★绩效审计改革与推进研究 ★行政许可制度研究 ★行政立法研究 ★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行政强制研究 ★行政和解制度研究 ★行政仲裁研究 ★行政赔偿研究
★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 ★行政监督制度研究 ★领导体制研究 ★领导责任及其追究 ★职业道德问题及其研究 ★组织冲突与摩擦研究 ★组织激励研究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度研究(包括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政府采购的制度与管理问题 ★地方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政府经济性管制和行政性监督问题 ★公私伙伴关系中管理与制度问题 ★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制度问题 ★中国地方政府部门预算改革
★中国地方政府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 ★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研究 ★中国地方教育财政体制 ★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国地方支出绩效评估改革 ★公共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人员编制管理研究
★公职人员的选拔、甄选和任用研究 ★公职人员培训制度研究 ★工作分析研究
★公职人员绩效评估研究 ★薪酬制度研究 ★激励制度研究 ★政府人工成本控制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交通研究
★城市经营研究
★城市治安研究
★城市化问题(包括城中村、村改居等)研究
★市政建设管理研究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城市小区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城市社区的功能及其作用研究
★有关公共政策理论问题的研究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研究
★公共政策评估研究
★科技与教育政策研究
★劳工问题与劳工政策研究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研究
★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研究
★卫生政策与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儿童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
★司法矫治社会工作
★非营利组织
★政府宣传与公共信息传播研究
★政府新闻发言与信息发布研究
★政府危机信息传播与负面信息调控研究
★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研究
★政府公关与形象传播(政府形象、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传播研究
★公共传媒与公众情绪研究
★行政文化管理创新研究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
★电子政务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包括采集管理、公开管理、分级管理、交换共享管理、信息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管理方式研究
★“一站式”电子政务及其应用研究
★电子监察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标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