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实际应用
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实际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VCD、DVD、音响、实物展示台、投影机等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继进入课堂,为我们音乐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们课外接触音乐的机会增多了,他们也已不满足音乐课上传统的磁带教学,他们更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增长音乐知识。在全国进行新课改的非常时期,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喜欢音乐课,如何在音乐课上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可是,回想新课改的这十年,我们真正能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用上多媒体的有又多少呢?平时费很大劲做一个教学课件,只是为了上一两节优质课、示范课,可能对学生的音乐素质不会有很大提高,音乐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不断的培养。我想这不是音乐教师平时上课不用多媒体,而是他们没有什么素材可以用,或者说对电脑音乐等多媒体技术懂得也不多,用不上。和音乐教材配套的只有录音磁带,其他和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影像资料也没有。那么在实际音乐教学中要扩展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手段,搜寻对音乐教学有用的多媒体素材,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上又能随时、简单、直接地应用,学习电脑音乐等多媒体技术,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马上面对的重要问题,否则,只能让音乐教室里的多媒体毫无用处、天天荒废了。我们先来看一下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创造环境,诱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形象具体、形成新异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环境,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教师应提前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使学生感到进入音乐世界,与周围环境很快融为一体,然后用音乐师生问候。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而且是很好的组织教学形式,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感情。为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可以把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
二、省时省力,增大容量
电脑音乐作为全能的音乐教具,具有传统音乐教育无法比拟的优点,传统音乐理论教学具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即把音乐理论的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与其它课目的理论学习等同起来,忽略了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的理解绝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要将每一条理论同实际的音响有机地结合起来,学过的音乐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能只是文字印象与逻辑框架,最终学生应该在心里充满的是音响!拥有一个电脑音乐系统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大型的乐队。
比如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让学生进行初步的音乐制作《小星星》这一课,本课学习内容完全超出教学大纲,但紧扣教材内容,目的在于通过电脑音乐的制作,使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运用及基本的乐理知识进行熟练和巩固,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首先在多媒体硬件基础上增加一台MIDI键盘(电子琴)做为输入设备。打开MIDI制作软件:Cakewalk Pro,选好乐器音色:钢片琴、钢琴、单簧管、弦乐、大提琴、吉它、贝司及打击乐等共8轨组成一个小乐队,然后教师先演示一遍,将乐曲《小星星》用简单的配器手法使用MIDI键盘将8轨分别录入并合成,再略作一些速度与力度的处理,几分钟之后一首动听的乐曲就飘然而出了。教师在演示时适当加以讲解,并将本曲的总谱用Cakewalk软件所带的打印功能打印出来,之后便让会弹琴的同学们按照总谱一轨轨地用MIDI键盘录入计算机,对于没有键盘演奏功底的学生,可使用Cakewalk分步录音的方法将音符一次一音地录入,在录入完成后,教师使用Cakewalk的编辑功能对全曲进行一些调整与修改,这样,一首最终由同学们自己完成的器乐合奏作品《小星星》就完成了。
本课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与热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对自己亲手完成的音乐作品赞叹不已,并充满了成就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了对乐器音色的了解,并充分利用已学过的音乐基础知识来进行旋律的录入、和声的简单配置及音色的分配等技巧,第一次尝到了艺术创作的惊喜。很多学生在本节课后又自己制作了一些简单的乐曲。
让学生通过电脑音乐系统对所学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实现纯理论——实际音响——乐感的三次质变。三、由深化浅,循序渐进 欣赏音乐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电脑音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用现成的音乐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有重点的专项或综合音乐训练。如《器乐音色》这节课,传统的方法是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讲述来介绍各种乐器的音乐、音域、及在乐队中的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乐器,并由教师做一些简单的示范性地演奏。仅仅这一点就由于现实条件极大的限制而很难完成,一般的学校除了具有铜管乐队中的小号、军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乐器,即使有,通常的音乐教师也不具备这些乐器的演奏能力,如果一定要介绍,那么只有赶制一些幻灯片或者播放一些没有针对性的音乐会录像来见缝插针地为学生进行讲解。而多媒体音乐教学软件(如《震撼》),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乐器的排列图,点击其中任何一个单独的乐器,该乐器清晰的文字说明、多角度乐器画面及内部构造即时出现在屏幕上,同时点击播放按钮,该乐器精彩的独奏随即响彻课堂。本课教学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这是使用传统音乐教学工具绝对无法达到的。
在当今社会,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各种越来越方便灵活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经开发出来。作为新时代音乐教师,我想我们应该马上主动地了解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了解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电子乐器、设备和音乐教育软件,学习和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和科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计划从音乐教材内容的分析、每节课教学方法的研究、自身电脑音乐等多媒体技术的提高等多方面深入探索学习,从网络、音像等各种渠道搜寻和音乐教学内容最贴切的音乐素材,再进行多种音视频编辑,最后输出制作成标准VCD格式的视频教学光盘,接着把每节课都根据好的教学方法编辑制作成教学课件。全部完成后,就是音乐教室只有一台电视和VCD,也可以让我们平时的每一节音乐课都能用上多媒体声画同步教学,而不只是一两节优质课示范课,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让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新时代高质量的音乐课,把传统的磁带教学真正变成生动活泼的多媒体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促进学习!
总之,多媒体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教学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新课改和新教材也给多媒体音乐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多媒体音乐教学必将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实现音乐教学的最优化。
第二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小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小学生为主体,以适合少年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质即为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大部分忽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形成怎样的趋向意境,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
多媒体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指与传递教育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软件是已录制的,承载了教育信息的幻灯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CAI课件等。
一、从理论上与现在的条件上来看:
(一)、近年来,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广泛使用,普及电化教育是必然趋势。现在我们银川市的各中小学、幼儿园电教设备基本齐全,所有教师都正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于多媒体的应用。
(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容易成为学习动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形成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三)、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低年级学生是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只有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把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发掘其内在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
(四)、现在的教师大部分具备操作电教媒体的能力。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现在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经过各方面的学习与培训,都具备了操作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对多媒体设备能够正确的使用,并能自己制作一些教学用的课件,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
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幻灯、投影、录像以及音响等电教媒体相结合,运用到歌唱、音乐欣赏及节奏活动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理解乐曲性质和内容,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等,并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必将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投影将歌词内容直接化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直接读记歌词有很大的难度。如:歌词“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将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学校组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前用一节课都记不住的歌词,现在用半节课就能记下来了。
(二)、利用可视图片将音乐内容直观化
学生以前听音乐,就是听个热闹,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一点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图片,二者结合,就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如:欣赏《快乐的一天》在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音乐内容所表现的图片——早早起、上学了、上课、课间活动、好好睡。音乐是抽象的,但在图片的表现下就变的直观起来了,很多的乐曲欣赏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三)、利用录像、VCD将音乐游戏、舞蹈直观化
有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度的,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生在下边基本上都是不知所措。如果让学生对动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赶海的小姑娘》一课的舞蹈动作时,先播放舞蹈动作录像,使学生对音乐同步的舞蹈动作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然后通过模仿来学习。这样学生学得即快又好,同时也给教师省了不少做示范动作的力气,也增强了动作的准确性,对于不善于舞蹈的教师来说,更是帮了大忙。
(四)、化解音乐教学的难点,利用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特点及情感。每首乐曲都有它独自的特点及情感,教师的范唱及讲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唱录音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如:节奏的快慢、乐曲的特点(声音的欢快、是舒缓、是柔美、是诙谐„„),范唱带对学生的演唱起到直接指导作用。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生独唱和男生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的明明白白,听的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
(六)、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得音乐知识。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使用这些媒体来学习。因为现在这些媒体,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中,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那比起课堂来,将又是一片光阔的天
第三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幼儿园陈本荣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多媒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渲染教学氛围,诱发强化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使音乐活动方法方式多样化、立体化、直观化、形象化,竟而有助于发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想象,陶冶幼儿情操,激活音乐教学,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歌学唱前,运用录音或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使幼儿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如在教音乐歌曲《卖报歌》这一课时,我采用录音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新课,放动画录像的同时播放录音,音乐的内容是一段乐观、开朗的报童充满可爱、清晰、哀怨且嘶哑的童声歌曲,《卖报歌》录相的内容是在一个冰雪交加的严冬里,人们或在其乐融融的家中竞享天伦,或身着厚厚的冬装穿流于大街上。只有衣衫褴褛的报童一边奔跑着,一边叫卖着,那声音饱含着开朗、乐观和对光明的渴望,接着我用同情、低缓的语调,向幼儿讲述聂耳爷爷在上海街头遇到贫苦报童的情景。在视听的同时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简单的歌词变得具体形象,有血有肉,幼儿学唱时感情真挚,理解深刻,能正确地运用强弱、快慢的手段把握歌曲的情绪,从而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导入,把枯燥的乐理浅显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乐理,讲解音乐知识,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能加深理解。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幼儿识别延长音记号“⌒”,我自制了多媒体动画图片:小狗不拉琴了,小鸡还在唱歌。引导幼儿观看后思考,为什么拉小提琴的小狗和唱歌的小鸡表情不同,曲谱的结尾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在看和想的基础上找其原因得出结论。然后,再让幼儿在录音里听山带延长音记号和不带延长音记号的曲谱加以比较。这样,抽象的曲谱在短时间内都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X·X X·X X·X这几种节奏时,我采用了如下步骤:(1)分别放上马奔跑,搬重物和照相机拍照的幻灯片,配上模拟各自的声音,通过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和高低音区的变化,让幼儿体会了几种象声词的节奏特点。(2)请三位幼儿分别戴上头饰随着音乐摸拟三种动作,演示其节奏。(3)出示活动的多媒体图片,在马奔跑图片中出示X·X,在搬重物图片中山示X·X,在照相机拍照图片中出示X·X。(4)全班幼儿边读节奏,边模拟动作,并进行节奏综合训练。这样,把单调枯燥的节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乐于接受,且效果很好。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上活欣赏课
一节成功的欣赏课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鉴赏力和感受力,一段乐曲或歌曲光听教师弹奏演唱或说教远远达不到欣赏的效果。在欣赏教学时,运用直观形象手段,通过放录音、幻灯片、录像等手段。能够将作品更准确形象的表现出来,同时较易培养幼儿感知音乐内涵的能力,并陶冶了情操。如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先放一段录像,一幅动静并置,远近呼应的画面。同时引导他们联想,想象理解。一群牧羊迈进朝霞,山村姑娘提篮走向村野——提示乐曲情景放牧;碧草青青,溪水潺潺,顽童们在忘情地追逐嬉戏——映示乐曲欢快的情绪和节奏;星星点点的茅屋农舍,家家户户的缕缕炊烟,小姑娘头上清秀的野花,还有牛背上悠然吹笛的牧童——展示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衬托着乐曲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再配上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曲调。这样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去理解作品,神情投入地欣赏乐曲,主动达到教学目标。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声、形、色融于游戏中
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采用单一的听和唱的教学形式往往效果不佳。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喜爱的活动。他们不仅会兴致勃勃地参加,而且力争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幼儿在游戏欢乐的气氛中巩固音乐知识。如我在上《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一课后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游戏名为《小猫钓鱼去北京》,我边放歌曲《小猫钓鱼》边放录像图片:河里有许多鱼,上写旋律,有2/4拍的、3/4拍的、4/4拍的,表示3/4旋律的鱼都为活动片,小猫拿着一支特殊的钓鱼钩(2/4拍的变形)。教师提问:哪几条鱼能被小猫钓上来?幼儿在音乐声中思考、试唱,教师请幼儿扮演小猫,将表示正确答案的鱼钩出来,幼儿每答对一次教师则抽出一张活动片3/4拍,4/4拍的鱼,做这个游戏时,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同时也巧妙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于多种课型的音乐课堂之中,它省时高效、声、形、图、文并茂,可以创造一种幼儿喜闻乐见,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激活音乐课堂,使幼儿达到乐的境界,同时把现代的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多媒体之长,弥补传统手段之短,既可以调动幼儿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幼儿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提高唱歌及欣赏水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四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红
时间:2012-08-14 13:08:5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以审美为核心,是美的展现,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交叉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我在设计小学音乐《小雪橇》的时候,第一遍欣赏乐曲时,我没有放任何画面给大家,让孩子们积极想象冬天下雪的情景。第二遍欣赏音乐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雪花飞舞、狗拉雪橇、滑雪比赛等片段,通过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在寒冷的冬季,美丽的雪花给大自然带来的奇特变化,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那飞扬的片片雪花,晶莹、透明,银装素裹的大地,仿佛就象童话世界一般,使孩子们想象在雪地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等活动,尽快地进入歌曲描写的意境中,感受孩子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直观感受,更快的理解音乐,记忆歌词,感受情景。
二、具体生动、画龙点睛
互联网上丰富多样的多媒体信息,可以增强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利于更多更好的获取和保持知识,而且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为具体。
在讲授反复跳跃记号时,以前都是指着乐谱反复讲授,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此课教学中,我用Autorware软件制作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课件,一个小兔子从乐谱的开始部份开始跑,刚走完小房子1时,又赶快返回来重新走,当走到小房子1时,小兔子就自动跳过去走小房子2到结束。学生在观看时,兴趣很浓烈,理解、记忆深刻,在歌曲教学时,学生全部能够正确运用反复跳跃记号了,仅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解决了难点。效果非常明显。
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更是能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例如,为更好的表现音乐的速度概念,可以用二胡独奏《赛马》的乐曲,剪辑网上跑马一个场景,给学生展现群马飞奔、你追我赶、人声鼎沸的欢腾情景,把他们带入紧张、热烈、扣人心弦的气氛中,感受速度的快、短、急。
还可以剪辑另一个场景:金色的太阳使翠绿的草地沐浴着灿烂霞光,雪白的羊群象珍珠一样撒在大草原上在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曲《牧歌》的衬托下,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朗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感受乐曲的轻柔、缓慢,感受歌、画、情在这里完美的融合一体。
多媒体真正起到了强化认知、增强感受、画龙点睛的作用。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在这里对音乐的演绎自然贴切的恰到好处,而且在整个教学中完全让学生从看中想、想中悟、悟中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三、优化教学、开阔视野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
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那就是播放教学录像带和网上有关影象。通过观看,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红灯记》中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唱腔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一一展示他们的装束和特点,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又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中,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民乐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第一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聆听的是紧密衔接、优美抒情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好遐想的意境中,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学生在欣赏第二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画面,生动画面,再次使学生感受到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独特的自然景象,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
四、准确地表现体裁、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和制作的多媒体软件,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给学生很好的学习教材。
再例如:《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
五、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媒体充实了音乐教学的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欣赏《快乐的罗嗦》时,先用多媒体展现彝族人民热烈欢腾的舞蹈场面,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出示主题,随后要求学生将音乐进行加工,使之适合彝族热闹的舞蹈场面。结果学生不仅改变了速度、力度、旋律,有的加上了衬词“呵——嘿嘿”等,有的加上了类似竹筒的打击乐声,还有的加上了“噼噼啪啪”的脚步声。让学生尽情发挥其创造力后,教师播放了整个音乐,并通过与刚才学生自己的作品比较,讨论得出好的方面及不足之处,并再次鼓励学生二度创作。这样学生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不只是一个欣赏者,同时又是一个创造者,其创造能力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六、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例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仿佛是作者日夜在泉边追忆往事,倾诉他辛酸痛苦的一生和内心的悲愤,欣赏此曲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的听录音,听老师述说,学生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又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曲子适时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洗涤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悟了曲子,脸上似乎写上了一点忧郁、不平、深沉和无可奈何。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的那样:“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七、运用多媒体,整合音乐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建设迅速发展,不但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教学也为音乐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网络的特点是资源的广泛性和共享性。这种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如;《过新年》中,有中国的《小拜年》、《龙咚锵》,还有外国的《平安夜》和《新年快乐》,让学生感受到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圣诞节”是近几年才流传到中国的,一些风俗许多人还不太了解,“圣诞老人”是谁?圣诞树是什么?圣诞老人的红鞋子又是干什么的?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很多孩子们好奇的问题。我从网络上下载了南北过年风俗的各种视听资料,以及北方的民间艺术作品。同时也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南北方不同的过年风俗,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再比如欣赏贵州童谣《转圆圈》,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进行网络查询,制成有关需要的多媒体素材:云南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种类、服装、习俗等有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了解这些风土人情,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乃至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宽视野,带领他们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殿堂的有效途径,不仅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世界得到了满足,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将生动的视觉形象和优美悦耳的听觉艺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联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摘要]音乐可以净化人类的心灵,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量,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应遵从时效性,富有美感的原则,在对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把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显示,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视听结合的教学内容,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开发的多媒体音乐电脑软件于课堂教学中,会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电脑网络,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在网络上创作音乐等,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探索。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步入信息网络时代以来,教育正受到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可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引导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煤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作用,可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信息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形象、有趣、实用,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例如: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小动物说话》是一首活泼的歌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以新奇为主,通过请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来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精美的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画面优美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 “乐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
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发展想象美的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例如: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然后在电视上呈现象的迷面,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接着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接着请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谈话进入新课教学,充分讲述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创造美
柳斌同志在《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认为:“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强调要“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因此,音乐教学要在启迪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美,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在欣赏教学中也可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在欣赏《新疆之春》时,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貌,学生如身临其境,有的学生会不自觉的随着音乐轻轻哼唱,在表现时好多学生都投入到音乐之中,而且表现方法很多,又都各不相同,一节课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让音乐美熏陶学生,让德育潜移默化
音乐教学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还要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1.设身处地,以情感人。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可以制作、演示课件,可以放映影音作品,新旧对比,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时期的歌女,生活境况截然不同,只有社会主义的今天,歌唱演员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建设。
2.身临其境,感悟哲理。如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可以演示“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的背景,播放作品,设计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激发并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怀。
3.寻找美感,净化心灵。如欣赏冼星海《保卫黄河》,播放相关资料片,再现作品宏阔的场面,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乐曲磅礴的气势,感受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让美的教育、美的熏陶震撼心灵,热爱美、追求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油然迸发。
实践证明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而且乐意学、勇于思维、敢于创造。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所以,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优化了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