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十八大报告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结合十八大报告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要求我们更好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始终坚持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用这一理论体系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发挥巨大威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快构建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难得机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
从国际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出现新的热潮,不少西方学者开始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寻找走出危机的出路,从社会主义理论中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这为我国学者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效显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的新鲜经验,为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宝贵资源。只要我们立足实践的新发展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就能不断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随着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要时期,面临极好的机遇。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取得事业新胜利,具有根本性意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立足改革开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没有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充分反映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产生的理论成果。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反映时代要求。为此,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的特点,从国际国内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争创发展新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体现时代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使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越来越强。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此,应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牢牢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重大课题,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理论指导;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坚持和丰富这一理论体系必须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应进一步总结我们党9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建设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使党的理论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全面系统地概括和总结我们党90多年来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刻揭示和阐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国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深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极对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道路作出科学概括和论述,扩大中国经验的国际影响。
第二篇: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出发,以理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个方面简要地阐释了十八大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强国;社会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因此,此次大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要求我们更好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当代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发展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主线,发展范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范畴。[2]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使该理论不断具体化,科学化,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审时度势,结合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联系中国实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更新了经济发展路径,拓展了政治体制改革途径,具体了文化强国战略,加强了社会建设力度。
一、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而十七大的主题是这样表述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仅仅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它还没有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上。
十七大以来,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社会矛盾突出,因此,对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提出了更为高度的要求和挑战。[4]其中,最重要的是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党建设的生命线,对于党的发展性命攸关。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等一系列伟大胜利,都是我党重视思想建设的结果。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尤为重要,也是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的新理论,正确地指导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文化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转变,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已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它必定指导我国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因而,党的十八大顺应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更新了经济发展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12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贸易壁垒、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等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出新的经济建设思想,确立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特别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国经济建设思想的转变,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技术集约型,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3]还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统筹城乡一体化,拓展对外开放水平。至此,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理论建设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果。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的实况下,大胆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路径。
三、拓展了政治体制改革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5]在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人民的主权意识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基层民主的建设也被置于更高的层次。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就意味着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与我国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的新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发展中国特色民主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我国人民会不断地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具体了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三个具体方面。[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的社会公德丧失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又一瓶颈。因此,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赋予时代精神的内涵,提高个人修养,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后,政府部门应该统筹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促使我国成为文化强国。
五、加强了社会建设力度
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我国的社会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就业等民生项目取得大的突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要深切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的社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八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具体要做到,“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3]调节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大难题。另外,我国的城市化也增加了社会建设的负担,正确地处理农民进城问题,其子女教育问题,医保问题,将是我国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三农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农业仍对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及其复杂多变,但是我们会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总结:
虽然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发展还有着许多可见的和未知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全面夺取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1]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范畴浅析 》 刘灵光 来自《学术论坛》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1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2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结合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业:XXX
学号:XXX
姓名:XXX
------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七个主题,分别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实践。每一个专题由最擅长的老师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回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不仅指明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阐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使我深深的明白,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从建国前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坚持四化同步,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四川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代表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既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涉及大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焦伟侠代表说。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效率,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有的地方把信息化理解偏了,以为信息化就是买设备。”新疆克拉玛依市市长陈新发代表说,“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管理,其次是标准,第三是数据,第四是软件,相对而言,硬件恰恰是最简单的。”
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陈新发代表说,“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1)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权力如何运行,不但关系到依法行政,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聆听报告的代表们心头一振,眼前一亮。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引起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代表们普遍认为,这反映了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决心,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首先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贵州民族歌舞剧院院长殷文霞代表认为,“文化创造必定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实现,过去我们是几年排不了一出戏,现在通过转企改制,面向市场,走向观众,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过去十年,中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十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13亿人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不仅是中国人的创举,也将是人类历史的奇迹。”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侯元代表说。
毕世华代表认为,要破解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奔小康的瓶颈,近要抓产业、远要抓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希望国家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尤其在交通、医疗、养老、教育上要有更多倾斜。而要真正实现小康目标,更重要的还得 靠自身埋头苦干、自力更生。
(4)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浙江省政协代秘书长孙文友代表说,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这些年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上持续推进。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12.9%;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最后,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你们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四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模版]
试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赤坎区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李金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为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1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为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奋斗;共同的奋斗,需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必须形成能够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起来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五、为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一系列严峻考验、从容应对一系列重大事件、胜利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在未来新的征途上,只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我们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对这些重大意义的认识中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第五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谈谈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谈谈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有些改革进展缓慢,以至于处于“胶着”和滞后状态;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在改革进程中遇到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干扰,改革缺乏突破力;有些改革尚处浅层,还存在一些深层的问题没有解决;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平衡,整个社会缺乏改革的协调机制。
“十一五”时期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政府改革既连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建议》中对建立和谐社会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调节分配以及文化体制、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无不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按照一般规律,这一时期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往往多种矛盾集中凸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多。而在现实生活中,收入差距拉大、侵害群众利益、群体性事件等现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 “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当前群众对行业垄断、城乡差别、干部特权、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十分不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各个地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目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着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坚决克服一切恩赐思想和包办代替的做法,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等,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要发挥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优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政治优势,更要注意创新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一些地方之所以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干群关系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群众冷暖漠然视之、不闻不问,致使群众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久拖不决,致使小事拖大、矛盾激化;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引起民愤;有的动辄使用专政工具压制普通上访群众,引起群众不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群众工作机制僵化,缺少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有效办法。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信心。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奠定的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根本利益的一致,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能够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