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 思考 实践——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思考•实践
——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揭开教育教学内涵特征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议题,任务分析理论为此带来了可行性。通过学习任务分析理论,既可以让教师理解自身教学模式,摆正位置,又能从客观上评价教学有效性,检验教学是否真正得偿所愿。对小学阅读教学来说,中年纪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课题,容易与低年级、高年级混淆学习任务,现就以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研究任务分析理论的具体运用,以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借鉴。
关键词:任务分析理论;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的阅读,即小学中年级阅读,是一种处于正式阅读的阶段,刚摆脱拼音的辅助。从三年级开始,学生需要学习一定的阅读技能,尝试解析文本内容、进行词句意思理解,并能够开始简单的写作。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教学对学生构建自身阅读模式,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如何让引导学生构建阅读模式,达成学习目标,是每个中年级语文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任务分析理论的内涵
(一)任务分析理论的内涵
作为教学设计理论的一种,任务分析理论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规划中,首先要分析大纲的要求或目标,再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性格特征进行层析关系分析,进而指导其制定强指向性、可行性的教学目标、计划乃至具体课程。该理论应用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做分析,包括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体系建构完善性等,然后对学生学校结果做研究,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倾向,语文高级技能的掌握情况,语文常见知识的积累程度等,对此进行以辅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为指向的分析,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任务分析主要有目标分析和目标下位技能分析。从目标着手根据学习结果类型分类,找出下位技能,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分析,将分析一直延伸到学生的起点能力。以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女娲补天》为例,利用该理论分析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词;②了解课文大意;③品读第一自然段,可以明晰教师的目标,即引导学生掌握拼音的拼读、大批量识字的方法、书写的规则和技能,能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地阅读,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教学中可以优先检测学生已具备的识字能力;再从音入手,识记生字;接着从形入手,归类记字;最后写写评评,掌握难字,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该理论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给语文教师提供阅读教学设计的导向,通过任务分析能够发现新的教学设计理念,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教学问题,从而梳理出更优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步将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高效化。二是作为自身教学行为的指导方针,实际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虽然从业多年,经验丰富性和知识储备自是不必多言,但其根据自身经验、个人对学生判断而积累下的教学方法具有滞后性、保守性和非针对性,需要根据语文教育专家的指点,以及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转化为更具实用性、创新性、引导性的教学方法,让中年级阅读教学取得更好成效。三是作为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明灯,不是所有小说、短文都能作为中年级阅读教学培养的辅助内容,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各有不同,兴趣爱好点差异显著,通过任务分析,教师能够摸清当前学生的起点能力,阅读习惯和倾向,并据此为他们找到最合适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能够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三、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任务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目标
以人教版三年级课文《西门豹》为例,通过任务分析理论分析,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定在以下三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僻字,掌握温习识字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分析字形、拼音入手,回顾自身汉字书写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书写技能、拼音读法,在短时间内掌握部分课文中的生僻字;二是让学生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掌握中心思想,具体而言就是从学生即有阅读习惯出发,要求其复述整篇文章,并通过制定初期目标引导其进行连词成句锻炼,了解文章内容,掌握故事的寓意,同时认识到故事背后的哲理;三是引导学生细品第一段,精读背诵好词好句,为培养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严密安排教步骤
首先应对学生现有识字能力进行调研,再从拼音、字形方面入手,使其认识学习生字,书写和认识归类生字。其次,在引导阅读时,应由教师做大体介绍、分析,给学生一个故事纵览,再由其自主阅读,在能够流利阅读、把握文章大意、独立思考并提出一定问题后,继而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详细分析和拓展,让学生复述故事,感受作品的独有魅力。最后,要让学生在教师给出的配乐下朗读文章,放飞思想,充分进入故事情节或自身想象中,获得个人的心得体会。参考文献:
[1]吴红耘,皮连生.《语文教学科学化,路在何方?——评章熊先生的<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课程·教材·教法》,2013(3).[2]梁丽文.《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导刊》,2014(10).[3]林红.《揭示教学背后的内在规律——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科学取向的教学创新之道》《人民教育》,2012(9).[4]王旭明.《以课标为纲,推进语文教育“四轮”驱动——再论<牢牢把握语文教育正确方向,将课标精神落到实处>》《语文建设》,2017(9).[5]姚夏倩,皮连生.《关于语文学习与教学规律的思考──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育论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9).
第二篇:任务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教学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门专门技术,它以学生为中心,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能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从而更加有效地对物理教学进行评价。本文以《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说明教学任务分析技术如何具体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实施。
关键词:任务分析;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36-4 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以经验为基础,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教学设计与教学心理学相脱节,几乎成为教师们的教学习惯和普遍现象。但是,要对学习任务以及学生将来可能达到的水平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只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教师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教学心理规律,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十年的探索研究表明,教学心理学是开启教学智慧的金钥匙。
教学任务分析理论作为教学心理学的一部分,最初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今已成为教学设计中的一项专门技术,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进行了教学任务分析技术培训,并将这门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有效地帮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使教学行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从而更加有效地对物理教学进行评价。[1]
实际上,虽然对一线教师进行的教学任务分析技术的培训越来越多,但并未引起教师们足够的重视,教师还没有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教学习惯,离实践应用的学科化和系列化更有一段距离。本文拟通过一个教学案例,说明教学任务分析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的实施。期盼能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
教学任务分析理论和方法
教学任务分析从任务分析演变而来,是基于学习心理学发展起来的一项教学设计技术,教学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加涅(r.m.gagne)。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他认为,教学是为学习的发生创造外部条件,不同类型学习的外部条件一旦被阐明了,那么教学方法的设计便有了可靠的基础。依据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不同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是加涅的教学论的灵魂。[2]
20世纪后期,教学任务分析思想有很大发展,如乔纳森等三人系统地总结了21种已得到认可的任务分析方法[3]。可见,任务分析是一门非常复杂的教学设计技术,有多少学习理论就会产生多少相应的任务分析方法。笔者在对众多专家和学者的“任务分析”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教学任务分析采用如下过程:
(1)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课时的教学目标。
(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层级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分析使能目标和子目标,分析学习的条件。
(4)安排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案例与分析
下面以高中物理选修3-5(粤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动量守恒定律》为例,说明教学任务分析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实施。
【教材分析】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所必须的知识,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主要是在前面动量定理的学习和理解中引出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得到系统中各物体的动量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动量守恒定律[4]。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系统的内力和外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运用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图式(物理意义、表达式、适用条件);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图式(物理意义、表达式、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图式。
【学习层级分析】(如图1所示)
【学习类型和学习条件分析】
学习类型: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和理论推导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因此,本课主要属于规律课(习得)的学习。
学习条件:
(1)必要条件:
①理解和掌握系统、内力、外力、合外力、动量等概念,其中“力”是学生的起点知识;“合外力”“内力”和“外力”是“力”的下位概念,不难学习,难点是能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区分和计算。
②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且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2)支持性条件是:获得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流程】
回忆原有知识→引入新课→实验探究→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1.回忆原有知识
(1)教师提问:①动量是怎样定义的?它的表达式、性质和单位如何?②动量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如何?式子中“f”指的是什么力?
(2)系统、内力和外力。
教师由动量定理的复习中引出“系统”概念:存在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可按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取。由系统的受力情况区分“内力和外力”。内力:系统内各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外力:系统外其他物体作用在系统内任何一个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为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引出问题作准备。
2.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动量定理ft=p′-p=mv′-mv,当一个物体f合=0,p'=p动量不变,那么当一个系统,其合外力f合=0,系统的总动量是否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合理外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光电门计时器两个、滑块两个、交流电源等。
实验情境:如图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滑块1和滑块2,滑块1以速度v1碰撞静止的滑块2,碰后滑块1的速度为v1′,滑块2的速度为v2′,比较碰撞前后滑块1和滑块2组成的系统总动量。
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领悟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4.理论推导
问题情境: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沿着同一直线向相同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且v2>v1,当第二个小球追上第一个小球时两球相碰,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证明两球碰撞前的动量之和等于碰撞后的动量之和。
设计意图: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再通过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运用动力学观点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领悟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5.得出结论
综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再进行合理外推,可得出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3)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6.巩固应用
(1)关于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系统受到弹力作用,动量不可能守恒
b.只要系统做加速运动,动量就不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
d.只要系统所受合外力恒定,动量守恒
设计意图:针对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条件进行检测评价。
(2)a物体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与静止在同一水平面的b物体相碰,碰后a物体继续沿原方向运动,但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已知a、b两物体质量之比是2:1,则碰后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a.1:1 b.1:2
c.1:4 d.2:1
设计意图:针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进行检测评价。
7.课堂小结
系统:由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
内力:系统中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外力:外部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
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之和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m1v1+m2v2=m1v'1+m2v'2。
定律成立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反思,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成效与反思
本课是一节物理规律的习得课,与传统教学做法不同的是,教学设计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任务分析,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规律习得的方法,理清了教学的程序,明确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规律的习得过程以科学取向教学论为指导,流畅自然,逻辑性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时先通过典型碰撞情境,借助气垫导轨、光电门(测定速度)等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相等的结论,再通过两球碰撞的理论推导,进一步论证碰撞前后总动量不变,从而得出动量守恒定律。教学方式多样化,较好地整合了多媒体和先进的实验资源,问题和问题情境设计针对性、思维性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也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很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笔者尝试运用教学任务分析优化教学设计,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发现恰当运用教学任务分析,能较好地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给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清晰的“技术路线”。并且由于任务分析方法能够基于学生的起点能力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物理学习兴趣。
第三篇: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正广泛传播世界各国。我国有关多元智能的研究也日 益增多, 但对于如何在教学设计层面应用这一理论,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较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诸多启示。作为未来一名准教师,我在研读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颇有感触,它完全可以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一 学生应成为乐观的学习者
学习心理学认为,积极的自我形象,健康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是学习成功的内在核心潜能,对学习至关重要。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我的稳定和总体认知和评价,包括潜力、认知能力、情感特征、行为和精神面貌等,同时还包含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价值观。自尊是指人们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利的意志。这一些对于学习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积极自我形象,不认为我就是能够完成学习,我是学习的料,我有这个能力,感到很自尊、自信的话,容易形成“习得无助感”,学习就很难完成。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要是正常的人,人人生来都可能具有9 种智能中的某几种,这些智能不仅是可以变化的,而且是可以通过教育与教学培养和发展的。每个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的人,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每一个智能领域的发展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具有同步性,优势智能领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也会有不平衡的发展,只要有机会,每个个体的智能都有可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作为学习者,应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成为乐观的学习者。做到轻松、自如、乐观和自信,在学习困难面前,要敢于面对、敢于说行,不能说不行。
实际操作 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一)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三)努力创设一种竞赛情境经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二. 八个方面的潜能在教学中的运用。
智能是发展的,不仅可以培养,而且在许多方面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就给了很多人以希望,特别是那些在传统智力理论看来没有优势的人。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教育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它看到了人的多种潜能,看到了“人人有才”、“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增强了人们对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信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应该注意发现和发挥学生的智能强项以往的学生观,比较强调在统一的标准下,按照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和评价学生。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学生只不过是尺寸不同的同一类型的“原材料”,他们在质料上没有什么差别,他们的差别仅仅是在尺寸、水平上,也就是说,学生的智力是一样的,只不过水平有高低而已。这当然也是一种差异。但是,这种差异背后所依据和表明的,并不是多元主义,而是一元主义。加德纳的理论从哲学上说,就是多元主义,即承认人的多样性。他明确地说,我的意图就是向这种一元化的思维观点挑战。加德纳承认人的差异和多样性,并且认为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主要表现在智能的类型上、结构上,是横向的差异而不是纵向的水平上的差异。加德纳说:“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要改变对学生一元化的评估观念,教师不应该问:“这个学生聪明吗?”而应该问:“这个学生哪些方面聪明?”这意味着承认所有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都有才能,只不过他们的才能在类型上有差异而已。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发现和发挥学生的智能强项,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才。
实际操作 语文教学处理信息阶段, 由“ 自学、讨论、答疑” 三步组成, 是先放后收的过程。放, 体现在“ 自学、讨论” 两步上。自学是学生根据“ 定向” 规定的要求和范围, 主动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 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讨论, 就是学生将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带到小组或班级里讨论解决。这样, 既发挥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又充分利用了集体的智慧。收, 主要体现在“ 答疑” 上。经过讨论仍未解决或答案有分歧的问题, 或由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解答, 或教师直接解答。这样的收放结合, 保证信息传递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的目的是真正理解(真善美和学科思维方式)并学以致用
加德纳在《未受教育的心理》一书中谈到,他通过阅读很多研究报告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即使是就读于一流学校的一流学生,也都存在对所学内容不甚理解的情况。学生并不能够用材料去分析问题、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针对这种问题,加德纳提出,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是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他说:“教育家应该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教育。”当然,加德纳提出这个观点,并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重要内容或核心概念,不只是针对问题而发的,还基于他的“智能”观,即真正的智能,不是记忆一堆知识,而是解决问题或者制造产品。如果没有理解所学,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不能运用所学知识于具体情景中,那就没有发展智力。实际操作 “ 语文知识树” 的构筑是一个收的过程引导学生先画出这棵树的主干, 接着通过分析归纳, 画出“ 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文学常识文言文”四大支干再进一步分析, 又画出各支干的若干分枝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八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包括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技巧、语言、体裁六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外国·古代·现代·当代四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更进一步分析每个分枝, 又可发现它们有若干个小权,这样层层分解, 语文知识树这棵主干就有了四根支干,分枝。用语文知识树, 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可以当公式定理用的知识, 让他们应用这些公式定理去解无数的文章, 凭借这些钥匙’ , 去打开无限丰富的语文的宝库。”构筑好“ 知识树” 后, 学生就按这张图自行学习, 这是放的过程,学生有了这张图, 就好象部队有了一张行军图, 明确了起点终点和必经之路, 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相对扩大, 先学什么, 后学什么, 想学什么, 或暂时不想学什么, 都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生都象在种自己的自留地 一样, 学习积极性得到空前的发挥。
四. 学生应成为学习情境的积极实践者
传统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具有“去情境性”的特点,即“智能仅仅存在于人的头脑里”,“评估和看待个体时,可以应该脱离他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所解决的问题和设计的产品”。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智能的情境性”,加德纳指出:“很简单,就是不能将智能看成像胃那样的生理器官,也不能看成像情绪、爱好那样的心理属性。至多只能说,智能是取决于个体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中已被认识或尚未被认识的潜能或倾向。”显然,这种智能观所强调的是:要真正发展智能,不能脱离学习者所在的文化,只有在实践或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才是智能。
实际操作 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各种智能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即使不能完全创设,也可以通过现代教学设备模拟出仿真的问题情境,如设置“自然学家之角”、“故事角”、“艺术角”、“建筑角”等多种学习兴趣角、开展多样化的单元主题活动,提供一个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去获得社会、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所以,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真实情境的实践来发展自己的智能。
五、多元智能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点是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的潜能, 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比较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每一种智能都是同等重要的, 我们在设计培养目标时不能厚此薄彼。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目标似乎形成一种思维惯势, 即认为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而音乐智能只能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培养等等。实际上,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都不是唯一的, 而是各种智能发展目标的整合。
实际操作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 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以及空间智能。同样, 在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它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积极配合, 形成合力。语文教师在制定单元和课时目标时更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思想, 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多样化: 每个人都有七种以上智力潜能, 关键在于如何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发这些潜能。每个人智能是各种智能的不同组合, 因此, 每个人智能存在差异性、个别性。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发现这种差别性, 根据不同人的智能特征, 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正如布鲁纳所说,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实际操作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我们就需要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其一, 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无任何心理压力, 说话无对错之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提出问题或争辩观点,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在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的同时就会增强其自信心。其二,学生能够频繁地说话、讨论以及解释。说话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若无大量地练习和鼓励, 说话技能就无法有效发展。有效的写作也有赖于广泛的练习和广泛而有思想的阅读。然而, 目前大多数课堂上教师讲得多, 学生听得多, 讲得少。而人只有通过听讲才能学会正确、有效而生动地使用词语。因此, 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讲。当他们有机会讨论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别人时, 就会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学生理解了课程内容, 反过来又促进他们更有信心参加讨论和讲解, 从而发展了他们的语言智能, 形成良性循环。
(三)师生关系平等化: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容易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养成。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它需要师生关系发生本质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 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探究真理;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聆听教师一再重复的事实与理论, 而是怀揣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 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 在教师指导下彼此讨论与学习, 共享认识现实的快乐。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宝库、真理的代言人, 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敢想敢说,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多元智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平等。对于教师而言, 重要的不是作为真理的化身, 而是知识探索的播种者。他的教学生涯本身即是一个披荆斩棘、探求真理的过程, 这过程既融会于教授的活动中即教学相长,也贯通于在教学过程之外的自我修炼的学习活动及学术交往中。对学生而言, 教学过程应是自己与老师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 在这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多元智能。
(四)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智能是多元的, 因此评估的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以语言和逻辑智能为特征的考试评价手段来评价其他的智能。
目前, 大多数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结果, 忽视了所必须考虑的有关教育的复杂、动态的特点, 也忽视了实践者不同的目标、过程。如果评价者由于只强调终极行为而忽视学习过程, 那么过程中非预料性的任何副作用都很难发现。何况学习情境中, 过程原本就很重要, 目标完全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 所以更应选择适用特定情境的评价手段。另外, 评价者几乎不研究先前条件和教学过程中的转化, 把它们同结果混为一谈, 也就无法实现评价目的。当前, 有许多研究趋向于改造传统评价。例如, 学者斯塔克列成双矩阵图式来表明评价的改造。描述资料矩阵包括意图和观察, 判断矩阵包括记录标准资料和判断本身。双矩阵都要求充分挖掘三大部分资料: 先前条件, 即存在于教学过程之前有关学生、教师和学习情境条件;转化, 即指教学过程的全部交往;结果, 即指教学对教师、管理者、学生等影响的测量。
实际操作 在语文课反馈信息阶段, 由“ 自测、自结” 两步构成, 也是先放后收的过程。放, 体现在“ 自测”上, 根据“定向” 的要求, 主要由学生自我测试, 有时也可互相出题测试。自测时, 题量要适中,答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 当堂答题, 当堂评分,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收, 体现在“ 自结”上。下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从好中差各类学生中各选出一定人数。这样, 学习信息就能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反馈。
第四篇:“学习地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 林 琳
思维导图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在学习、研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它对提高学习效果、个人思维能力、记忆力有一定积极作用。因此,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它。为了让学生喜欢它,我把它取名为“学习地图”。一张“学习地图”将文章内容涵盖其中,把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书读薄,并能初步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列写作提纲打下基础。
一、“学习地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
学生在阅读中时常处于“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困境之中,尤其是篇幅较长、理解难度比较大的课文,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初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学习地图”,能使困难、复杂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因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更容易地组织和记住所读材料。
(一)写景文章中的使用
写景文章对内容的处理,有的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如《五花山》按春、夏、秋的顺序写了五花山的五颜六色),有的是按地点顺序来写(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围绕着“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写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借助“学习地图”带学生阅读,能够很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文章的脉络,把握写景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学习地图”带我略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写景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课堂上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通过师生回忆,合作完成“火车式学习地图”,并归纳画“学习地图”的步骤-1.写题目;2.写中心词;3.写关键词。并延伸三篇不同文体的写景文章,与学生共同总结如何找到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有时藏在时间里,有时藏在地点里,有时还藏在内容里。”再让学生根据“学习地图”,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样,通过课内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领悟如何运用“学习地图”的方法。有了“学习地图”的带领,学生既饶有兴趣地快速阅读课文,又很容易地掌握了写景文章的脉络,粗知了写景文章的大意,不知不觉中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写事文章中的使用
写事文章中寻找“关键词”,须引导学生抓住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课堂上我与学生一同找出这些关键词:(朗志万)提问题、(伊琳娜)动手做、得结论。学生通过这张“学习地图”(见下图学生作品),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朗志万向小朋友提了个问题,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得出结论: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有了“学习地图”的引领,学生基本能抓住事情发展的几要素,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
(三)说明文中的使用
说明文中的关键词比较明显,一般为各段所介绍的内容。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八组说明文,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可以抓住:睡觉、喝水、走路、洗澡这些关键词,学生借助“学习地图”很容易地概括出:这篇课文主要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描写了太空生活的有趣。第33课《活化石》找到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些关键词。说明文中的关键词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习地图”在延伸阅读中的使用
在教学《“学习地图”带我略读》这节课,我初步尝试了运用“学习地图”带领略读的方法,以求在文本与延伸阅读素材有效结合中提升学生的略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这种画图方法,并乐于运用时,适时地延伸三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写景文章,这三篇文章描写的角度各不相同:《五花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香港迪斯尼乐园》是按照地点顺序来写的;《台湾的蝴蝶谷》是按照内容来写的。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三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先是半扶半放画“火车式学习地图”,略读《五花山》;然后小组合作画“火车式学习地图”,略读《香港迪斯尼乐园》;最后自主选择画“学习地图”的形式,略读《台湾的蝴蝶谷》。这样,变单一的学习为多样性,通过拓展阅读,在文本与延伸阅读素材有效结合中提升学生的略读能力。
三、“学习地图”在作文教学中的使用
“学习地图”也有助于组织语言材料进行写作练习。写作教学中运用“学习地图”可分以下六个步骤进行:(l)给定话题;(2)确定“中心句”;(3)使用“关键词”(围绕话题自由想象,把相关要点记下来,这些关键词最好多使用关键的动词和名词);(4)向外扩张;(5)学生通过“学习地图”,尝试做连贯陈述,确定最佳写作顺序;(6)动笔写作。
在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课《介绍自己》中,一名学生为自己的作文画了如上的一幅图——“帆船式”的学习地图。这幅“学习地图”一目了然,写作文时,她按照画的顺序,抓住中心句“我是开朗活泼的小女孩。”,借用“调味品”这个象征,从各个角度描写自己在家中的甜、酸、苦、辣,这个构思不仅巧妙,而且容易写出特点来,并取名为《我是“调味品”》。
由于“学习地图”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十分有趣,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乐趣。如在教学《“学习地图”带我略读》这课中我运用了不同形式的“学习地图”,如火车式,学生欣喜地说:“这么长的文章,变成一列小火车了,太有意思了!”;在教学第三篇文本时,还拓展了“树干式、花瓣式、宝塔式”等不同形式,学生很感兴趣,并喜欢运用它。在平时教学中,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学习地图”,学生还创编了“荷花式”“蝴蝶式”“太阳式”“毛毛虫式”“小鱼吐泡泡式”等,这样的“学习地图”多生动,多有趣,深得学生的喜爱!难怪课后,学生总告诉我:“老师,‘学习地图,太有意思了,用处太大了!我每天都要用它来学习、阅读和写作。
第五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来“打天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开创课堂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新热点,正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等。在这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语文作为人文化极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使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
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戚继光抗倭》的影片。屏幕上显示出戚继光指挥军队大败倭寇的片断。播放完后,学生很想知道: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接着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很快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他要求我们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使他们在这种发现时感到自己的进步,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达到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作用。
在教学《麻雀》一文,理解“母爱的伟大”时,我运用动态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只老麻雀为了救自己的幼儿,奋不顾身的从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飞落下来,并嘶哑的尖叫着且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用身体掩护着幼儿,和猎狗进行一场搏斗,但猎狗被它吓退了„„此时,学生感触万分,“无声胜有声”,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已明白这就是世间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之情。
再如教学《小草之歌》一文,理解小草的作用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他也是运用影片——洪水导致的家毁人亡和满天弥漫的大沙尘暴的自然灾害的两个片断,来说明课文中小草可以击退洪水和锁定沙丘的作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这远比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一窍不通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诱发思维,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图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讲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学生一下子对水泡的形状、变化、颜色、冒出时的声音都感到单调、乏味,学生只是理解文字中的内涵,没能亲身体会到潭底的水泡是如何像珍珠?因此,在教学时,一位老师用课件演示水泡从潭底里慢慢冒出来的过程及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到”珍珠泉边,学生仿佛在珍珠泉边的境界当中,脑海里突然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这位老师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潭底里冒出来的水泡,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学生想象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能想象出珍珠泉别样的景色。这样,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丰富内容,拓展知识
想学好语文,积累是关键。教材只供于教师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学会去阅读课外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掌握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但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无法达到这种境地,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阅读面狭窄,只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文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戚继光一生简介的短片。从短片中学生了解到了: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主张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强调将官必须进行德、才、识、艺修养,倡办武庠(军校),从实践中锻炼、造就精通韬略的良将。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他带领的军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 为“戚家军”,等等。使学生了解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再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森林破坏情况,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学生对课外知识也很感兴趣,认真地看各种有关环境的信息,对如何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的辅助功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2002年4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渤油三小 覃锦丽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4、儋州市新州镇中心学校 吴加柱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5、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高琴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