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研究

时间:2019-05-13 02:2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思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思性研究》。

第一篇:反思性研究

一 设计思想

教育教学活动是情感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活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原有知识的解 构和新知识的再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心里动力的支持,也有心里脱敏的阵痛。开展反思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心理动力和心理阵痛的“固液共存”中,寻求动态的平衡,使学习活动始终处于科学整理的理智状态。反思性学习不仅是对以前学习过程的反思,更提倡在反思后能积极地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能,使学习活动更加轻松

反思性教学是针对教学情况进行及时、主动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并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能力和课堂的应变能力。反思教学行为:教师应该时刻准备调整教学方法,要有必要的讲解、适时的指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反思教学方法: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就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反思学习过程: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二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召整个教学过程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着重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研究高中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探索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点带面,使全体教师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勇于改革与创新,努力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

(3)学生发展目标:以学生为本位,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转变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领学生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胆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反思性学习中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

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最难学的一门功课,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很快就出现分化现象。不会学习,不能尽快地掌握物理学习的规律和物理学习的方法,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物理问题“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以致造成物理学习的失败,失败的经历又会加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造成恶性循环。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辅以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学习规律及自我监控反思学习能力的指导,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物理学习的现状,及时发现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调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及自我监控能力均有所提高,提高自我效能感。

(2)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中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具有终身意义,学生今天的学习正是为了明天能离开教师去独立学习和工作。培养学生自我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有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所以说反思能力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学习策略掌握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学习困难,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不仅提升物理学习能力,而且可促进其他各科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物理能力提高,从学会到会学,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然也就会促进其他各科的高效学习。

(4)不仅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更能培养创新能力,反思能力与创新思维成正相关。反思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研究的内容

(1)反思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2)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现状的考察;(3)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的制定;(4)通过实验研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5)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人员分工表 篇二:反思性的研究

已经大四下学期了,这两天一直在准备一个学校的调剂复试。指定的书目是大一的时候就上过的,今天再读感受确实不同啊,理解也不同于当日。

人们常说“读100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100遍”。我想这指的就是,反复读,然后去反思的一种读书方法。篇三: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cn 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

作者:胡玲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5年第05期 【摘 要】反思性教学的提出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国外反思性实践概念的提出、反思性教学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做了综述,并分析探讨了反思性教学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

【关键词】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5-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性实践”成为一个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反复出现的话题。反思性实践在教育领域的意义重大,它对教育改革,教师地位的改变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国外学术界从各个层面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成果也颇丰,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反思性教学的实质与内涵,为我国的教育改革获得更为有益的借鉴。

一、反思性实践概念的提出

1983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首次提出了“反思”的概念,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提出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某种思维(反思)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在杜威之后,舍恩(donald schon)提出要以“反思性实践家”(reflective practitioner)这一新型专家形象来替代技术熟练(technical expert)。前者是以活动过程的反思为基础的,后者是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反思性实践的概念由此而来。舍恩认为,反思有两种时间框架:①对行动反思(reflect-on-action),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一切的思考中。②在行动过程中反思(reflect-in-action)。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反应和知觉,我们总是要考虑这些反应以调整我们的教学,这就是在行动中反思。反思性实践概念提出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教学活动中,也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进步。

二、反思性教学的研究 1.反思性教学内涵的研究。在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中“反思性教学”概念也有多种界定。在对反思性教学进行界定时,不同的研究强调的重点不同,赋予它的内涵便会不同。有的学者从宏观意义上来分析界定,有的学者从微观层次上来解释说明。

第二篇:教师自我成长反思性叙事研究

教师自我成长反思性叙事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做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要进行分析与反思。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决定开展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

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能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科研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做课题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使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此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与目标

(一)课题的界定:

“教师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就是教师以专业自我为对象,对自身的职业动机、工作动力,以及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对自我专业发展的把握等问题,不断进行审视、反省、调控、探索,以及解决自身职业问题的研究过程。它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把反思行为界定为一种根据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持续的和仔细的思考行为。他认为,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包装起来供教师运用的一套技术,而是面对问题,反映问题的一种主人翁方式。

教学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经验的重建,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积累经验并加以审视,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强自我反思意识。

(1)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预测能力和设计能力。

(2)教学中,进行教学行为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3)教学后,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总结能力。

2、在总结经验中,逐步形成自我反思习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及时反思

(2)查找原因,实践改进

(3)总结经验,撰写文稿,交流或发表 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三、研究内容

1、教学反思督促与保障机制的研究。

总结以往经验,完善教学反思的保障机制,整合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反思形式,将教学后记、教育随笔进行合并,以《教育日志》的形式进行叙事研究。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基础上,实现科研活动的最大效益。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科研骨干的主观能动性,明确责、权、利,在考核制度上给予科研骨干一定的优惠。最终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2、教学反思形式、内容的研究。

(1)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结合教研组的说、听、评活动,将教研组活动落到实处,主讲教师和参与听、评课的教师都要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认真的反思。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呈现一次再教设计。每一个周末各教研组都要将下周教研组要进行的听评课计划提前上报。

(2)学习借鉴后的自我反思。参与校外听课学习,听取专家报告,进行理论学习以后,都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发展方向。不求大而全,只求实效。

(3)集体备课后的反思。巩固前段成果,进一步搞好集体备课中的回顾反思,把反思前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优劣得失作为重点内容,借以改进优化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科研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叙事研究”,使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第一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性质、主题和范围。

2、搜集、整理各种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经验素材,整理成册。

3、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灵活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4、拟定详细、具体的课题实验方案,申报立项。

(二)课题实施阶段

分为两部分:(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第三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依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全面系统的展开实验与研究。

课题总结阶段(第四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1.整理自我反思的相关材料。

2.总结自我反思的研究成果。

3.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4.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进行“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自我反思。

运用专家的学术理论,提炼自己的朴素经验,形成个人的行动理论,依照“计划——实践——观察——反思——改进”几个步骤,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进行研究,改进教学实践。

(1)教学前确立计划,进行教学设计反思,提高预测设计能力。采用“一课多备”法,集思广益,灵活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教学情景。

(2)教学中实践观察,进行教学行为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针对师生课堂教学互动时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调整,修改课前预案,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案例《我没举手,你干嘛叫我?》)

(3)教学后反思改进,进行总结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思考教学中的得与失: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推广,哪些环节的处理有待今后改进。(课堂教学案例《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学设计——一节思品课的启示)

2、开展“叙事研究”,在经验总结中促进自我反思

“叙事研究”就是教师通过讲自己的故事,谈自己的经历,诉自己的情感,写自己的感悟,从而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借助这一模式,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形成自我反思过程:

发现问题——总结反思——实践改进——补充修改再实践——撰写文稿——形成教育案例或论文——交流或发表

(1)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思。

教学中,认真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反思案例——《都是预习“惹的祸”》)

(2)查找失败的原因,实践改进。

教学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结合发现的问题实践改进,使教学过程日臻完善。(“预习三部曲”)

坚持把在推进“基于核心能力的三环一体导学助教模式”中有价值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保存,使教学经验日益丰富,经过多次实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三环一体导学助教模式。

(3)总结经验,撰写文稿,交流或发表

把教学过程中的感触、思考和困惑记录下来,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一篇篇具有保存价值的文稿,发到博客、论坛中,与众多博友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多人共同反思中受益。整理成《还地桥镇中学我的教学反思故事集》。

2010《以网络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来源:阳朔县教育局 作者:徐学芳 时间:2010-12-30 点击:3035

一、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

1.借助网络开展叙事研究,搭建网络叙事教研平台,实现网络名师专业引领,形成网络教研互助格局,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反思,优化教师培训模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2.全县小学教师参与课题专题培训达90%;全县中心小学参与课题研究达100%;全县中心小学教师课题参与率达40%;村级学校教师课题参与率达20%。

3.加强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积极反思,在自我反思中获得专业化发展;互动合作,在交流合作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善于研究,在课题实施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研讨课题立项; 2.研讨课题报告撰写; 3.组织课题开题; 4.网络平台的创建; 5.网络技术的培训; 6.教育叙事专题培训;

7.课题实施有效性的专题讲座。

三、课题研究主要工作措施:

1.借助网络,加强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①本期借助教研网站理论前沿专栏,收集基础教育和课改的相关理论,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网络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②借助网络名师专栏栏目,收集名师讲座报告和课例,实施网络名师引领,学习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中的书籍,学习特级教师优秀课例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③收集整理教育叙事的专题学习文集,借助简报和网络,通过专题讲座和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展开学科叙事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2.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①坚持下校听课,本期结合学科教研,每位课题教研员下校听课40多节。教研员本身善于把教师们教法的选择、运用、教材的处理、教学媒体的使用,以及教学中列举的恰当事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恰当的借助网络和专题,让教师们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同时达到让教师共享教研资源。

②坚持认真评课,通过评价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功、失败以及学生在听课、答题、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践的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③坚持开展网络教育叙事,开展教师书写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做数学教学片断反思,通过下校开展(16场)课题专题讲座,对全县所有小学教师进行了课题研究培训,目前,我县各乡镇形成了以中心小学为龙头基本确立了本镇的研究课题,如实验小学通过以课堂观察为突破口,阳朔镇小以诵读经典文化为研究课题,白沙、葡萄、福利、兴坪等4所中心小学以教学片断反思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金宝小学则结合本校地域特点,以留守儿童的成长研究作为课题,展开叙事研究,通过开展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展开教学的片断和课堂观察等途径进行反思,在叙事性的反思中促进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和专业成长。

3.积极反思,在自我反思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①在专题讲座中反思。本期为提升学科课堂实效性问题,结合教研课题下乡,分乡镇进行10几场的关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思考》专题讲座,在讲座中结合课堂实例,引起教师们关注自己的课堂,反思自身的执教,书写学习体会和心得。在反思自己的教研或教学工作的同时让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方向。②在观摩活动中反思。本期结合课题实施,组织课题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讨实验课送教活动,先后组织10多位数学教师,把一些好课和教师们日常觉得难于把握的实施疑难课例送到学校,让教师在观摩活动中仔细聆听,细心体会,博采众长,不断充实和提高自我。

③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反思。为让学校教研组活动正常开展,教研员精心组织每次教研活动,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均能要求教师们做到:执教教师谈反思,听课教师谈感受,骨干教师做点评,教研员做总结和提升,与会教师写反思。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很好的教研氛围,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④在交流讨论中反思。教师主要通过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反思,工作中加强与教师间的交流对话。这种交流对话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交流对象的反馈往往也会激起教师更深入的思考,激发教师更多的创意和思路。⑤在书写叙事中反思。为推进课题实施进度,结合本县教师实际情况,本期分乡镇开展了《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与建议》专题讲座,号召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结合课题实施,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及时记录自己读书、观摩活动、交流讨论等方面的经验、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工作中的成功或不足、灵感闪光点、感受、改革创新等等。通过撰写叙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研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网站开通至今已有各类叙事文章100多篇。本人书写的《命题失误的再思考》在广西教育杂志上发表。4.引入互动机制,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①转变教研员的角色。教研员要由“专家”、“领导”和“检查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②工作重心下移,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不断深化对话交流制度。教研员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帮助学校策划教研专题任务,开展课题主题讲座,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同学习、同备课、同研究,带领教师进行跨学校交流与合作,如本期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实施的跨学校跨片区的教研展示活动,旨在利用本县优质资源,加强学科间的跨片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如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

③以实施规划课题为契机,创新交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实施以活动为载体,以课题带动,以骨干来引领,以网络为平台,以叙事为主线等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努力实现教师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转变。本期结合课题实施,顺利完成课题实施任务。4月份成功组织课题开题;5月份完善网络平台建设上传课题组成员叙事资源;出版第一期课题简报;6月-7月份开展分批办班,分别对全县300名班主任、80名科任教师进行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掌握网络学习教研要领;8月出版第二期课题简报;9月份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课题研究任务,书写课题组成员个人成长计划,结合常规检查对课题实施进行有效指导;10月份开展课题实施在学校活动,结合学科教研分乡镇开展教育叙事书写的专题讲座报告与培训,本月在实验小学、阳朔镇、杨堤乡、普益乡、白沙镇结合课题实施开展了10场课题专题讲座;11月份继续开展课题实施在学校活动,本月在葡萄镇、福利镇、高田镇、兴坪镇、金宝乡开展了10场课题专题讲座报告;12月份课题学校分别出版课题实施简报;收集课题组成员成长文集和部分学校教师成长文集;总课题组出版第三期课题实施简报;出版第一期教育叙事文集。

④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基础,通过开展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听一听,坐下来议一议,停下来想一想,静下来写一写的教研活动模式,实现教师整体教育思想的刷新。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让教师开阔眼界;通过组织本县优质教研力量,实施专业引领;通过网络平台,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不断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开展教育叙事,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达到个体成长,集体共进目标。

四、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1.树立了“网络学习叙事”观念。2.学会在网络中学习研讨。

3.教师参与网络叙事积极性明显提高,实现教师课题参与率达到预期目标。4.教师网络叙事能力有明显提高。5.学校教研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

6.出版课题简报、教育叙事、教学叙事、师生文苑等刊物的网络学习集等。7.课题组成员出版自己的成长个案集。

五、存在问题:

1.学校学科教研力量薄弱。

2.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教学技能欠强,执教能力有待加强。3.教师的科研意识整体不强,数学课堂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今后努力方向: 实施好“五个抓好”

1. 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中心。2. 抓好学生素质这个核心。3. 抓好学校教研组这个平台。4. 抓好校本教研这个支点。5. 抓好教师专业成长这个关键。

《以网络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初中物理反思性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物理反思性教学实践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物理课堂教学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程序性,反思性教学将直接影响教师物理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因此,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把物理学科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广大教师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由不会反思变成善于反思,由片面反思变成系统反思,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燃眉之急。培养初中物理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是终身教育和学习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对教师个才的基本要求。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总结经验,不仅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教学反思同时也是广大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课题目标:重在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与工作作风,积极锻炼提高自身文化职业素质,养成经常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指导一线教师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优质的教学方式、掌握教学专业的规律,探索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新思路,创出有利于课堂教学新模式;挖掘有限的教学资源,走出一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路,加快促成高效课堂。

课题内容:

(1)、如何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自我反思的内容、策略、模式。

(2)、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策略)──在行动中研究)。

(3)、中学生对物理学科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4)、物理学科反思性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情况

(1)、更新观念:收集国内外与此课题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结合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与反思案例,不断更改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采取行动: 选定实验教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控制,确认有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联系。归纳出有效反思的实施方法,并逐步推广。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见附件)(2)、收集《反思性教学典型案例集锦》。(见附件)(3)、撰写论文

2、实践成果

(1)、随着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从老师们的教学方式、课堂组织到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多改变,老师们都能尽快适应课堂,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体现以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体学习地位。

(2)、课堂教育实施我们提出“自学——合作——展示——反思”教学模式,模式的使用更加娴熟,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目标达成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了,教师的引导、点拨、组织、调控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课堂上提供了宽松、和谐、互动的氛围,学生参与性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素质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5)、导学案的运用日趋合理,学生对导学案也已经认可,师生在导学案的运用上达成共识。

(6)、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备课不充分,不能搞清楚哪些是知识问题,哪些是能力问题,没有找到共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3、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个别环节还存在粗放的现象,不能注意细节问题,细节问题是我们永恒的问题。

4、学生的讲解只注重过程,不能对知识点、关键点、重要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作出解答。

5、学生展示时,其他同学只听不记。或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不补充或者补充的不积极不到位。

6、教师缺乏预见性的课堂调节,往往随意性太大,调控力度不够,时机不准确。

7、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8、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教学反思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举办各种交流、展示会。我们实验小组拟定举办教学反思心得体会交流会,建立“反思袋”。

8、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做到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9、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实验小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有真情的回报。

第四篇:小学音乐反思性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音乐反思性教学案例研究

(311400)富阳市实验小学 杨金红

提要:反思性教学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音乐教学案例出发,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目标、策略、协作等方面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反思,寻求其规律,为反思性教学提供反思、调适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 音乐

反思性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会常常写“教学后记”或“课后随笔”,但一般只是记载音乐课堂的真实情况,缺乏对教学的深层次反思,即忽略了“教什么?”“怎么教?”“效果、目标达到了没有?”“为什么?”“如何改进?”等一系列问题。往往使课后的随笔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教学——反思——调整——改进教学的积极作用。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教学,就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其目的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能,并从中使自己逐渐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笔者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平行班教学的有利条件,运用现代教育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之后重新进行审视、评价,从而调整和改进后面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仅丰富了教学策略,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而且使课堂教学不断走向科学、优质、高效。以下通过对本人教学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案例的反思性研究,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 1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案例一:第七册《越剧欣赏》

课堂上,首先通过教师设问,让学生谈谈或即兴模仿平时生活中了解的越剧知识,接着。教师用大半节课的时间介绍了越剧的有关知识和家乡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学生们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和大家一起欣赏越剧唱腔《西湖好》并学唱其中句段。并让学生谈谈对越剧的感受。出乎意料的学生反应让人啼笑皆非:“我妈妈说,越剧是给年纪大的老人们听的。”“我觉得越剧太嗲了!”教室里霎时哄堂大笑。

反思:本例过多的非音乐化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对越剧欣赏的听觉体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着重挖掘越剧的艺术魅力,重点围绕着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越剧艺术的美感。经反思调整后,从现场演唱徐派片段引入简单介绍徐玉兰和家乡浙江的越剧,从学生欣赏与模仿中注重越剧韵味的艺术特征,从而强化了学生感受越剧的旋律美与韵律美,最后欣赏介绍《梁祝》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在哼唱优美、熟悉的旋律中,强化学生感受越剧音乐的艺术魅力。

案例二:《数蛤蟆》中的识谱与创编教学

(教学实录)学唱歌曲后,大家兴高采烈地表演起了室内“情景剧”。“哎呀!糟糕。老师忘了请你们学歌谱了!”一双双眼睛滴溜溜地望着我,好象在说“啊呀!怎么办?”。“帮帮老师!你们能自己学唱歌谱吗?”“能!”不到三分钟,大家就顺利的唱会了对他们来说稍有点难度的歌谱,声音是那么整齐,好听。“让老师来听听,有没有唱出小青蛙蹦蹦跳跳、小朋友欢欢喜喜的样子?”学生们脸上的表情更兴奋地随着旋律、节奏跳跃着、欢笑着。

“你们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歌曲前两小节)用口琴自己来编好听的音乐吗?”“好的!”“我会!”“没问题!”……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教师随机板书,并把其中的四句组合起来唱,“嗯!还蛮像民歌的!”一个小男孩情不自禁的“评语”引来了全班的开怀大笑。

反思:“识读歌谱”是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直以来,识谱的效率一直是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很多学生就因为识谱的枯燥、厌烦而挫伤了他们学习音 2 乐的积极性。“识谱是一种辅助性的,为表现音乐服务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本例识谱内容的安排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使识读乐谱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能准确的表现歌曲情境。在充满情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发即兴创编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在成功的尝试中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案例三:第七册补充教材《小青蛙你唱吧》:

教学中,以“可爱的青蛙”、“可怜的青蛙”、“我们爱青蛙”三组镜头为主线,通过欣赏录象、模仿动作、模拟叫声、多声部节奏练习感受小青蛙的活泼可爱。在凄婉的背景音乐中观看青蛙逃命、被宰杀、哭泣的图片,“小青蛙好可怜呀!你能和它说说话吗?”在背景音乐和教师语言设臵的情境中引发“爱护青蛙”的主题。在学生发自肺腑的讨论后,师生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朗读起了歌词,“小青蛙,你别害怕……”深情的歌声从心里飞出,情深之处,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反思: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本例根据小学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去体验音乐情境。由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所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激活和体验成功地达到了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音乐情感目标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案例四:第十一册欣赏《梦幻曲》、《捉迷藏》。

教学中,首先让个别学生上台介绍钢琴,创设轻松的音乐学习氛围,然后欣赏乐曲,其中重点欣赏《梦幻曲》,反复听、哼旋律音,熟悉主旋律,使学生多次感受其旋律、节奏、速度特点,激发想象音乐情境。虽然我热情洋溢,但课堂气氛从轻松到停滞,直 3 至学生呵欠连连。

反思:音乐是审美艺术,本例由于偏重音乐教学的认知目标,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实际,以至使音乐审美目标不能顺利达成。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应增加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只有注重选择直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乐审美情感这条主线,提高音乐审美目标达成的实效。

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和形象、直观的音乐感知等特点,我重新设立了教学目标:“通过对钢琴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课堂上,拆开钢琴外套,请学生直观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同时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形式,学生们惊喜愉悦、课堂气氛活跃。

三、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

音乐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案例五:第五册《八只小鹅》的识谱教学:

师生互动学会歌词后,请学生欣赏小鹅们快乐游戏玩耍的录象。可慢慢地,有不少同学象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他们看的是“无声电影”。老师非常热心地出“主意”:“是啊,想不想尝尝当音响大师的滋味儿?你们把歌谱唱出来,配上去,不就有音乐了!”在兴趣的激发中鼓励学生自学歌谱。同时,随机进行个别指导,很快,“有声电影”就开始放映了。有的学生还兴致勃勃地边唱边模拟小鹅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反思:本例教学方法从“趣”入手,“先唱歌,后识谱”首先让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感觉下识谱,接着借用相声“抖包袱”艺术手段,着眼于激活学生的内心心理活动,精心安排歌谱教学。从“无声电影”设趣到做“音响大师”激趣,最后达到放映“有声电影”的乐趣,设计创造出促使学生识谱学习的最佳内心情感激发点,使学生在兴趣的激活中感受到学唱歌谱的快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深深 的音乐审美体验。

案例六:第三册《快乐的节奏》(自组教材)

首先,引导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老鼠爬百叶窗”(八分节奏)、“老鼠偷吃”(二分节奏)和《唐老鸭当兵》片段“唐老鸭报名”(四分节奏),并把它们并列动态显示,启发学生观察、模拟、比较,在动态欣赏中形象感受二分、四分、八分节奏时值,解决感知节奏特点这个难点。后段学唱歌曲《大鹿》后,鼓励学生根据情节用打击乐器选择节奏为歌曲伴奏。学生们兴趣盎然。

反思:看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本例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反思教学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自觉、更理性的去研究完成教学,从而提升实践的质量。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集体智慧、专家启迪,在集体协作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反思教学。

案例七:第六册《哈达献给北京城》的教学

教学中,教师运用“学科综合”的现代教学理念。通过民俗——自然——歌曲——舞蹈块状进行音乐、自然学科的综合教学。前半节课学生说西藏,观西藏,深深沉醉在青藏高原特有的雪域风光美中,后半节课在情境延伸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学唱歌曲,感受、表现歌曲的情境。

课后集体反思:“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教学。”本课应以学生对歌曲“哈达献给北京城”的感受学习为主线,以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为教学着落点,进行多媒体“菜单设计”,让学生自由“点菜”,随机进行欣赏音乐、了解地貌、学习藏礼、学唱歌曲等教学。专家更指出: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点菜”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个性化教学。使音乐课的学科综合不仅音乐化而且个性化。

反思:本课例通过教师个人——集体——专家三个阶梯式层次的协作,充分体现“提倡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遵循小学生音乐感知学习的心理过程规律,从学科综合的简 单组合设计到随机教学设计最后到个性化随机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激发主体兴趣,通过学科综合实现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达到美育的整体效果,并且以艺术化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更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从实践的分析和反思中,逐步走向教学的科学化与理性化。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反思性教学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开展音乐的反思性教学,建立教学反思回路,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将音乐课堂教学得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主体合理性。同时,反思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为反思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丽莲·凯兹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新世纪呼唤“思考问题与改进教学”的反思型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曹理

何工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音乐学科教育学》

曹理等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教育》

郭声健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导论》

卢正芝 张伟平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音乐美的构成》

[日]渡边护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外国儿童音乐教育》

尹爱青 曹理 缪力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4、6、8期

2002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

第五篇:对威胁性职业倦怠研究的反思

对威胁性职业倦怠研究的反思

[摘要]近年来,职业倦怠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种研究在给人们展示某一职业从业人员生存状态的某些不利方面的同时,也可能给这些从业人员造成某种消极暗示。幼儿园教师应客观看待目前繁多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减少或避免消极暗示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幼教理论工作者也应注意选择研究的建设性立场,努力加强研究结论对幼儿园教师的正面引领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威胁性研究;韧性研究;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xx)05-0030-04

近年来,职业倦怠研究已逐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也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论题。研究者在致力于解决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倦怠研究的立场、方法和社会效益等问题。

一、威胁性研究和韧性研究

目前已有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主要是客观描述倦怠状况,分析造成倦怠的内部(健康、人格特征等)和外部(人际、社会环境等)消极因素。这类研究被称为威胁性研究,与之相对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为韧性研究,它以那些在同等压力下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职业幸福感相对更强的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是怎样承受打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实现自我职业价值的,等等。举例来说。如果有75%的幼儿园教师表示再次择业时将倾向于选择其他职业。那么韧性研究便会集中关注另外25%再次选择本行业的教师。探讨他们不改初衷的理由、应对内部和外部不利因素的态度和做法以及形成这些态度和做法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

在早期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倾向于做威胁性研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外部的威胁性因素比较容易发现。为支持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用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做一个类比: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某种尝试性努力去减轻身体疾病的痛苦。甚至尝试战胜疾病和死亡,因此“治疗医学”首先发展起来。很久很久以后,“预防医学”逐渐发展起来。随后发展起来的与预防医学密切相关的是“流行病学”和“遗传医学”研究。这可能更类似于前述的外部和内部不利因素的研究。再后来,在“心理疾病”治疗医学之后的“康复医学”研究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健康生活指导研究”和“健康教育研究”终于成为医学研究关注的对象。从医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健康问题研究和力图解决健康问题的历史。也是逐渐从“简单外部不利因素归因”研究。逐渐发展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归因”研究的。医学研究发展的史实恰恰说明:威胁性研究相对出现较早。韧性研究相对出现较晚——这是与人类认识自身能力的发展轨迹相吻合的。

二、如何看待倦怠研究

作为一种威胁性研究,倦怠研究关注的范围较广。涉及学业倦怠、职业倦怠乃至生活倦怠。已经有研究发现,倦怠研究在营造某些群体需要关心氛围的同时,也会通过社会公共媒体对公众或个人的思想产生影响,公众或个人易受倦怠研究的消极暗示,从而产生倦怠情绪。

实践证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每次摔倒时,如果周围的成人都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或偶尔采取忽视的态度,该孩子便可能逐步形成“跌倒算什么”“我能够并应该自己爬起来”甚至“跌倒也蛮好玩”的意识;而如果周围的成人总是在孩子摔倒时大惊小怪地跑过去搀扶,惊恐地询问,或愤怒地“责怪”障碍物,该孩子便可能逐渐形成过度“自爱自怜”、过度情感依赖甚至怨天尤人的非建设性人格倾向。倦怠研究即相当于上例中成人面对孩子失败时的消极态度,它容易暗示受众,使他们过于强调倦怠这一现象,从而产生倦怠心理。也就是说,职业倦怠研究很可能对幼儿园教师产生一种消极心理暗示,对此,许多接受研究者调查的幼儿园教师反映:“原来我还不知道有职业倦怠一说。现在越说倦怠就越觉得自己真的倦怠了。”

幼儿园教师目前的职业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状况的确需要改善,也的确需要社会力量关怀和帮助,然而,职业倦怠研究对此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却值得探讨。

概览目前很多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报告。其中很多建议是要求政府多办幼儿园,要求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要求家长尊重教师等,然而这样的建议较为空洞,尤其在人口众多、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实际意义不大。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客观地看待倦怠研究,在从倦怠研究中更清楚、全面地了解到各种相关不利信息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受这些信息的消极暗示。幼儿园教师要努力寻找产生倦怠的原因并提出自主消除倦怠的策略,从而使研究者辛辛苦苦搜集整理出来的信息真正帮助自己改善职业生存环境和完善自我。

幼教理论工作者则应重新审视倦怠研究。在发现职业倦怠现状、挖掘职业倦怠原因的同时,更应反省自己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适应、改善职业生存环境的策略。比如,告诉幼儿园教师怎样才能够争取到政府、社会、家长和亲友的更多支持。怎样才能不断创建团结互助、敬业乐业的团队文化,怎样才能不断发展完善一种具有“生产性”的“平易快乐”的人格,等等。

三、幼儿园教师应该怎么做

有调查发现,职业倦怠不仅在医生、护士、警察、社会工作者以及大、中、小学教师中广泛存在,在IT人员、高层社会管理人员和经济富裕家庭的全职主妇中也广泛存在。可见,职业倦怠是一种存在于各行业从业人群中的普发性的心理问题。该调查还显示,许多被访者在面对职业倦怠时,都认识到自己拥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不利外部生存环境和消极内部生存状态的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也完全有能力应对职业倦怠的问题。

一位年轻的幼儿园教师曾说:“其实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倦怠情绪,这是生活在现实社会永远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产生倦怠的程度便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位教师还写过一篇关于职业倦怠的调查报告。她表示,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幼儿年龄小,自我照顾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幼儿园教师负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但必须注意的是,职业性质和特点并非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源。这从以下两组数据可见一斑。

第一组数据(见表1)来自一次面对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出问卷82份,收回有效问卷67份)。

第二组数据(见表2)来自一次面对幼儿家长(母亲)的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9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

比较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职业倦怠并不完全取决于职业的性质,因此克服职业倦怠可以从多方面人手,如调整自己与领导、同事的关系等,一旦处理好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职业倦怠的程度便可大大降低。幼儿园教师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职业倦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这位年轻教师在调查报告的最后写道:

我做幼儿园教师四年了。是的,的确很辛苦:既要担心自己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要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既要笑着面对专家、领导的各种评价,还要笑着面对家长的不理解甚至责难……但是。我也很快乐:每天能够看见孩子们的天真笑脸。听到家长的真诚感谢,得到领导同事的诚恳帮助……最重要的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看着他们身上不断增长着我希望他们能够拥有的各种优秀品质……‘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正是怀着这样一个梦想长大的,尽管现实不如梦完美。但多了一份触手可及的真实。更带给我一份平凡生活中最可贵的快乐,我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其实,许多幼儿园教师都能在工作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也有能力应对职业倦怠。

四、幼教理论工作者应该怎么做

幼儿园教师出现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幼教理论工作者,我们应以何种姿态进行研究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我们从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如果我们总是期望别人能够以一种救世主的情怀、一种救世主的姿态来拯救或解放我们的话,其结果就是:我们自己将拯救者又当作了我们的新主人,因此我们实际上也根本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解放。

法国社会学研究者皮埃尔·布狄厄一直致力于倡导一种反思性的社会学研究立场。强调使用“我们”的研究立场——将反思批判的着眼点指向“包含自己的我们”,强调学术研究共同体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必要性。他给我们这样的启发:所有自觉投入教育问题研究的人,无论个人的专业学习背景如何,具体工作职责如何,都应该随时注意反思质疑研究的出发点。将所有相关研究可能带来的问题纳入“我们”共同反思、共同建构、共同追求的自我完善的视野。

目前有些年轻幼教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研究时。极易被自己的“假设的研究结果”所制约。从而在研究文本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消极倾向性的论述。

如A研究的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现象,最初其论文中有关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人物角色及其地位分析的一组提纲如下:

1、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教师—一忙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家长——被动的卷入者;

3、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幼儿——茫然的联系者。

值得注意的是,“忙碌”“被动”“茫然”这样的词语。实际上不但会给作者自己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也会暗示读者,使他们可能忽视教师、家长、幼儿也有从容、主动、自觉的一面。

很显然,幼教理论工作者要消除自己研究成果对读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站在帮助被研究者积极发展的立场来研究和描述问题,并设法寻找和提供中肯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遵循这种研究思路,A已经将自己的思路调整为:

1、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教师:(1)已在反思和努力改善现有模式的群体;

(2)习惯并能掌控现有模式的群体;

(3)正在学习和尝试亲师集体互动基本方式的群体。

2、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家长:

(1)渴望反思和努力改善亲子关系的群体;

(2)希望了解和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群体;

(3)尚未形成家庭、幼儿园教育互动责任意识的群体。

3、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幼儿:

(1)已经与家长和教师建立信任互动关系并初步具备主动学习管理能力的个体和群体:

(2)已经与家长和教师建立初步信任互动关系的个体和群体;

(3)尚在与家长和教师建立初步信任互动关系的个体和群体。

与职业倦怠直接相关的研究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比如,在一个有关幼儿园课程管理现状对教师职业热情影响的B研究中,在小标题“被偷走了的工作激情”下有如下论述:

xx年“全美教师团队评选指标不是……而是工作激情及感召力”,比较而言。在我国教师群体中,拥有工作激情成了难以奢求的状态。

而在另外一个关于教师养育事件对教师职业发展影响的c研究文本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访谈的过程中,10位女幼儿园教师给研究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震撼与冲击。虽然她们有时在倾诉着同样的烦恼、回味着同样的甘甜。可是她们对养育事件的认识以及养育事件与专业成长关系的理解又是如此的斑斓多彩、各具特色……因为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更主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那些看不见的内在个人特质决定了不同的人在面临相似的境况时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所以说每个人本身的特征是决定其成长路向的核心要素……由于养育事件带给教师学历进修的主要是困难,所以本研究主要从性格的意志特征(计划性、自制力、坚定性、自觉性)来分析个性特征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教师F在访谈中反复强调自己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这种计划性已经深深印刻到她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自学考试前的复习准备——不管是大专还是本科。别人只需要看一星期就能搞定。我要提前一个月看!我不会像人家那样熬夜,一个星期看完马上考试。我一定要提前一个月看,我要有十分的把握,才会去参加考试,我觉得绝对不能去靠运气。这是我的个性。

怀孕时间的选择——包括生孩子这个事情。我的计划性都非常强。我计划在我拿到本科文凭以后生孩子。我不想像人家那样有了孩子再去考试。

可见,对同一个问题,研究者用不同的话语,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很明显,后面c研究的表述更客观,也更能给读者以积极的引导。

总之,即便是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研究者也应更关注造成职业倦怠问题的具体症结在哪里,哪些问题是教师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需要幼儿园管理团队来解决,哪些问题是一些教师或教师团队正在或已经解决的,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这些教师或教师团队能够解决或能够这样解决这些问题,而另外一些教师或教师团队不能较好解决类似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努力解决问题的教师和教师团队的观念和方法能够给大家什么样的鼓舞和启发,等等。

正因为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者们不断质疑自己的研究立场,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改善自己的研究方法,努力更全面地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问题,才有了威胁性研究和韧性研究的区分,才有“自主适应”的职业生存研究视野,才有了通过研究对从业人员自身挑战压力能力的重新认识。如前所述。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任何生活着的人们都可能产生生活倦怠。对于有意义的人生来说,“倦怠”是一种找不着生命意义的状态,是一种不相信自己能够找到生命意义的状态。因此,寻找倦怠的原因和缓解倦怠状态的途径,更有价值的立场是:为了树立信念,无论是幼儿园教师个体、群体,还是幼教理论工作者个体、群体,都应该以积极的、自我挑战的心态共同去应对这个问题。

下载反思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思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性研究方法浅析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研究工具——“质的研究”方法浅析 现行的教育环境下要求广大的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可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据笔者调查,现如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潜......

    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

    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把......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1 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读与平时训练得比较多,而听说往往容易受到忽视,我觉得听说训练应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要常抓不泄,学生的听说......

    反思性作业

    1.《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追问与言说》,这是一篇反思性作业。作业要求:从追问开始,结合教学实际反思,以富有创意而又深刻分析的回答结束? -------------陈新彩 在互动的课堂中,教师......

    浅论反思性教学

    浅论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观念、思想、教学结果、教学理论、教学背景,或给予肯定、支持和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和......

    《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铜山县棠张镇中心中学数学课题组 执笔人 谢翠红 我校《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于2006年5月由......

    小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小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祝小付玉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反思能促进学生理解水平的提升。......